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产业经济学郝晓燕内蒙古工业大管理学院E-mail:haoxiaoyanyan@163.com第八章产业政策第一节产业政策概述第二节产业结构政策第三节产业布局政策第四节产业组织政策第一节产业政策概述市场失败理论与政府管制产业政策的理论依据产业政策的基本类型有效产业政策的前提条件
产业政策是产业经济理论的落脚点,是产业经济学的政策体现。产业政策产业结构政策产业组织政策产业发展政策产业技术政策产业布局政策产业安全政策一、市场失败理论与政府管制1.不完全竞争与政府管制防止形成垄断,控制非法并购、控制企业合谋、对大企业进行拆分等防止利用垄断地位牟利:控制垄断企业的价格及利润2.外部性问题与政府管制对造成外部负效应的市场主体征税对旨在减少外部负效应的市场主体予以补贴合并产权:外部效应内在化3.公共物品与政府管制强制性法规对解决外部负效应有效,但对鼓励公共物品的生产无效政府必须介入公共物品的生产通过政府的介入,在基础设施建设、教育及基础科学、公共卫生等方面发挥较强的正的外部效应4.信息不对称出台强制信息披露的法规及政策支持市场中介组织的发展5.收入差距市场机制旨在解决效率问题公平问题有赖行政机制解决二、产业政策的理论依据1.后发优势理论斯密、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将使后起国长期处于不利地位李斯特的幼小产业保护理论让后起国看到了希望格申克龙的后发优势说为运用产业政策实施赶超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持2.结构转换理论配第—克拉克定理、霍夫曼比例、库兹涅茨的产业结构演变规律等揭示出产业结构高度化的发展趋势。结构转换是一个利益再分配的过程,需要政府的产业政策干预,才能适时、顺利的完成。3.规模经济理论在西方国家,产业政策研究的着眼点主要集中于反垄断,对规模经济重视不够,而日本的学者则非常重视对规模经济理论的研究。工厂规模不同于企业规模,前者决定生产成本,后者决定竞争秩序,在赶超阶段,国家应利用产业政策首先保证工厂规模,宁愿暂时容忍垄断。当某一产业的国际或国内市场已经被外国企业垄断时,为打破进入壁垒,政府应通过产业政策予以扶持。在通信、交通等最优规模水平很高的产业,由于达到最优规模前的外部经济性很高,在一定时期内政府直接投资是具有效率的。4.技术开发理论技术开发具有很强的外部经济性,社会收益率远远高于企业收益率。技术开发伴随着很高的技术与市场风险。政府的产业政策是保证技术不断进步的必要条件。三、产业政策的基本类型1.日本式产业政策以结构政策和组织政策为主要内容,具有明确的结构目标和企业竞争力目标。在结构政策方面:
20世纪50年代,有限的资源重点分配给电力、钢铁、煤炭、化肥等基础产业;
60年代,基于收入弹性基准和生产率上升基准,向重化工业发展;
70年代中期,开始重视发展知识密集型产业;
1980年提出“科学技术立国”;1994年,通产省提出“新技术立国”方针;
2000年提出“日本新生的新发展政策”,指出在未来知识经济社会中,信息技术产业、环保产业、再生资源产业、高等教育产业等将成为21世纪新经济重点发展的产业。二战后,解散财阀,鼓励自由竞争;60年代开始,倡导有效竞争,通产省鼓励并购与重组。通过市场机制发挥民间企业的积极性,尊重民间的自主性立场。制造业各行业的收入弹性
综合不发达国家高收入国家食品、饮料、卷烟0.9781.720.93纺织1.2052.120.75服装、鞋类1.3611.951.25木器1.5311.711.51纸张、纸制品2.0352.361.86印刷、出版1.7181.241.64皮革制品0.8932.010.91橡胶制品1.9821.941.12化工产品1.5471.801.12有色金属矿产品1.1572.371.14钢铁1.9912.981.16机械1.9842.231.87其他制造业1.8472.051.85制造业平均1.3691.891.30资料来源:杨治:《产业经济学导论》,第73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5。
2.前苏联式产业政策以指令性计划为主要内容,利用国家力量实行社会资源的重点配置,促进产业结构的重工业化。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了工业化历程,但造成轻重比例失调,缺乏市场竞争压力,条块分割,竞争力差。3.美德式产业政策认为市场经济具有结构的自我调整功能,以补救性政策为主,形成产业自我调整机制。可能忽视甚至损害规模经济效应,降低产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近些年来,美国放松了对企业并购的管制。
反托拉斯法控诉过美国铝业公司、杜邦公司、联合制鞋公司,以及一度统治过世界市场的美国电影业、国际商用机器公司和美国电报电话公司,永远是把下金蛋的鹅托到反托拉斯的切肉案子上去。
——罗伯特·索洛四、有效产业政策的前提条件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从事产业竞争的企业,而非政府产业的国家竞争优势是与其他国家相比较而言的,而非绝对的指标竞争优势来源于永不停息的改善和创新能力,而非短期的成本优势政府政策需致力于提升产业竞争优势,并以此带动经济繁荣展现国家竞争优势的产业通常具有地理集中性第二节产业结构政策2.1产业结构政策的目标2.1产业结构政策的内容2.3产业结构政策的手段2.1产业结构的政策目标一、产业结构政策1.产业结构政策——是政府按照产业结构的发展规律和一定时期内的变化趋势,制定的有关产业部门之间资源配置方式、产业间及产业部门间比例关系协调手段,以促进产业结构向协调化和高度化方向发展的经济政策总和。2.特征:(1)产业结构政策的核心是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2)生产要素在产业间合理流动是产业结构政策实施的关键(3)产业结构政策是具有战略性的政策3.作用(1)协调产业发展的功能(2)促进产业结构转换的功能(3)推动产业技术水平提高的功能二、产业结构政策目标在一定时期内,根据本国的地理环境、自然资源条件、经济发展阶段、科技水平、人口规模以及国际经济政治条件,通过对产业结构的动态调整,所要达到的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度化程度。产业演进的优化方向三、产业结构政策目标的设置原则1.一般化原则(1)推动产业结构按其演变的一般规律演进和发展;(2)资源在三次产业间的优化配置;(3)实现三次产业结构的动态平衡;(4)提升产业高度和促进产业结构的协调发展。2.具体原则
(1)体现经济发展战略意图的原则(2)产业结构高度化原则(3)产业结构合理化调整原则(4)产业结构合理转换原则(5)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原则(6)立足现状、坚持创新原则四、产业结构政策目标的制定方法1.产业发展顺序规划法(1)资本系数法和综合资本系数法(2)要素集中优势法(3)效益指标测定法2.数学模型法2.2产业结构政策内容一、幼小产业的扶植政策二、战略产业的扶植政策三、主导产业的选择和鼓励政策四、衰退产业的调整政策产业结构政策类型根据发展地位进行的产业分类:
一组容易混淆的概念基础产业:包括生产基本生产资料的工业产业部门和为满足生产、生活需要的基础设施。前者主要包括电力、石油、煤炭、冶金、化学、机械等工业产业部门,后者主要包括交通运输、邮电通信等第三产业部门。主导产业:具有较强的带头作用、对其他产业的发展有着广泛的影响、能够保持持续增长速度的产业。支柱产业:产出或收入比重所占比例较大的产业。新兴产业:处于生命周期成长期的产业。幼小产业:后起工业国新建起来的、没有发育成熟的产业。衰退产业:市场需求不断萎缩,在整个产业结构中地位和作用不断下降的产业。导入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先导产业支柱产业衰退产业新兴产业幼小产业产出/收入时间2.2产业结构政策内容一、幼小产业的扶植政策1.政策产生背景2.幼小产业的扶植和保护政策内容(1)贸易保护(2)外汇管制二、战略产业的扶植政策1.战略产业的选择(1)技术性和扩张性(2)经济效益的长期性(3)关联性和渗透性2.战略产业的政策(1)贸易保护措施(2)经济、法律、行政措施(3)战略产业调整措施三、主导产业的选择和鼓励政策1.主导产业选择基准(1)产业关联效应基准(2)收入弹性基准(3)生产率上升基准(4)市场需求基准(5)增长后劲基准(6)短缺替代弹性基准(7)瓶颈效应基准2.主导产业的政策(1)产业环境政策(2)产业扶植和保护政策(3)优先发展基础产业政策(4)技术引导政策四、衰退产业的调整政策1.衰退产业产生的原因(1)技术的衰退(2)需求的变化(3)资源的供给(4)效率方面的原因(5)国际竞争的原因(6)体制方面的原因参考书目:陆国庆,《衰退产业论》,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2.衰退产业的调整政策1)从法律和法规方面确定调整政策(1)规定衰退产业设备的报废时间、数量,加速固定资产折旧(2)减少生产规模或停产(3)通过提供转产贷款、减免税和发放转产补贴,促进衰退产业的资本转移2)从消除就业者退出障碍方面确定调整政策(1)建立健全劳动力市场(2)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2)从消除就业者退出障碍方面确定调整政策(1)建立健全劳动力市场(2)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3)提供就业信息(4)进行转产培训和技能指导(5)对录用衰退企业人员的企业发放补贴3)从减轻对资本要素转移的矛盾方面确定调整政策(1)通过政府订货、价格补贴等方式缓和衰退产业生产量和利润的急剧下降。(2)采取进口保护,为衰退产业的调整提供保护措施,并赢得调整时间。(3)通过发放生产补贴来保护和援助衰退产业中尚存竞争力的生产项目和生产能力。4)从减轻劳动力要素转移的矛盾确定调整政策(1)维持衰退产业工人的工资补贴和有关的补贴(2)延长对衰退产业员工的失业救济和就业保险的发放2.3产业结构调整政策的实施一、政策实施主要考虑两方面内容:1.考虑如何合理地淘汰和调整落后和多余的供给能力2.考虑如何改造和提高能够有效推动结构升级和转换的供给能力二、产业结构政策的实施手段1.间接诱导手段(1)财政支出手段(2)财政税收手段(3)金融手段(4)外贸手段(5)价格手段(6)政府订购手段2.直接控制手段(1)配额手段(2)许可制(3)对工资和价格的直接管制3.信息指导手段(1)发布指示性计划,传播国民经济发展趋势信息,引导产业调整。(2)通过劝告、诱导等方式向经济主体传播信息,减少其经济行为的盲目性。(3)提供交换信息场所,传递市场信息,减少市场不确定性。(4)引导外资投入。4.制度变革手段(1)有关流通、分配领域的体制变革。(2)有关所有制及产业组织形式的变革(3)有关劳动力方面制度的变革三、我国产业结构政策的实施类别1.倾斜性的扶植政策2.保护性的扶植政策3.鼓励性的保护政策4.竞争性的保护政策5.限制性的调整政策专题分析:如何选择区域产业结构???专门化产业—非专门化产业主导产业---非主导产业区域产业结构的分类区域产业结构分类
区域产业结构分类是一种产业结构功能性分类,是以一般产业结构为基础,根据各产业在特定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功能、地位和作用,划分区域产业类型以反映区域的优势和区域分工的要求。
区域产业结构分类要遵循的原则:要以区域优势为基础应反映区域分工的要求分类应相对完整(1)区域专门化产业
区域专门化产业是指那些能发挥区域优势的、具有区域分割意义的、主要为区域以外服务的产业。区域专门化的程度称为专门化率,是指专门化产业在区域产业结构中所占的比重,与该产业在全国产业结构中所占比重之比。一般有两种表达方式。劳动力专门化率Slij=(Lij/Li)/(Lj/L)Slij—劳动力专门化率(区位商)
Lij—I区域j部门的劳动力人数Li—
I区域劳动力总人数
Lj—全国j部门的劳动力人数L—全国劳动力总人数增加值专门化率SVij=(Vij/Vi)/(Vj/V)Svij—
增加值专门化率(区位商)
Vij—I区域j部门的增加值Vi—I区域增加值总额Vj—全国j部门的增加值V—全国增加值总额在这两种指标里,如果区位商>1,则说明j部门是I区域的专门化产业。区位商的值越大,说明该产业的专门化程度越高;反之亦然。根据专门化程度的大小及与区域经济发展阶段的适应程度,可分为主导专门化产业和一般专门化产业。
根据专门化程度的大小及其与区域经济发展适应的程度,可以分为主导专门化产业和一般专门化产业。
主导专门化产业,又称地区主导产业。是指在区域经济发展的各阶段处于支配地位的地区专门化产业(或产业群),它具有促进区域发展和带动区内其它产业发展的双重功能。地区主导产业必须具有三个条件:具有较高的劳动力专门化率有较高的区内增加值比重有较高的产业关联度
主导专门化产业我国资源加工程度与区域产业结构
从资源加工程度的角度,可将我国各地区的产业结构作如下类型划分。以采掘业为主的资源区。如晋、内蒙、黑、赣、豫、青、宁等省区以原材料工业为主的资源区。如冀、皖、湘、藏、甘等省区以重加工为主的加工区。如京、津、沪、苏、陕等以轻加工为主的加工区。如浙、闽、粤、贵、渝、川、新等资源与加工并重区。如辽、吉、黔、鲁、琼、滇等(2)辅助配套产业和非专门化产业
为地区专门化产业提供产中、产前、产后辅助配套的产业则称为辅助配套产业。辅助产业与主导产业有着最密切的纵向和横向联系,必须为主导产业服务,确保主导产业顺利健康发展。在建设规模、速度、顺序上,都必须适应主导产业的要求。辅助配套产业非专门化产业
是指专门化率小于1或略大于1、只要满足区内需求的自給性产业,包括区内基础设施、社会服务业和需求量大、不易运输、发展要求不高的普遍适应性产业。主导产业的选择一、主导产业的选择1、选择的依据—指标2、选择的条件3、选择的趋势二、非主导产业的选择1、一般专门化产业的选择。2、辅助配套产业的选择。3、非专门化产业。主导产业的选择1、区内相对比较优势度区域优势是区域内部各产业比较的结果,并随着时间推移动态发展。选择指标有三个:区内增加值比重、区内比较劳动生产率区内比较资本产出率。Wiij=(Gij/Gi)×100%Wiij——
I地区j产业的增加值比重Gij——I地区j产业的增加值Gi——I地区的GDP
一般而言,主导产业的Wiij必须大于15%。(1)区内增加值比重区内比较劳动生产率Riij=(Yj/Lj)/(YI/LI)Riij—
I地区j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Yj
—
I地区j产业的产值Lj
—
I地区j产业的劳动力人数Y
I—
I地区各产业的区域总产值LI
—
I地区各产业总的劳动力人数一般而言,区域主导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必须为Riij>2。区内比较资本产出率
资本积累是经济发展的直接动力,区内比较资本产出率是反应区内资本投向的最现实的指标。Viij=Vij/Vi=(Gij/Kij)/(Gi/Ki)Viij——
I地区j产业的比较资本产出率
Vij——I地区j产业的资本产出率
Vi——I地区各产业的平均资本产出率
Gij,Gi——含义同前Kij——I地区j产业的资本量
Ki——I地区所有产业的资本总量
一般而言,地区主导产业的比较资本产出率
Viij>2。(2)区位商
区位商是指一个地区特定产业部门的产值在特定地区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与更高层次区域该部门产值在工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二者之比,通常用来判断某一产业的专业化分工水平。Qij=eij/eiEij/EQij——
I地区j部门的区位商eij——I地区j部门的产值ei——I地区工业总产值Eij——更高层次地区j部门的总产值E——更高层次地区工业总产值(3)部门专业化系数一个地区某部门专业化水平的具体计算,是一个部门可以用于输出部分的产值与该部门总产值之比来衡量。如果以Xij
表示I地区j产业部门的专业化系数,则有:Xij
=(-)×
eijeiEjEeieij式中符号含义同前。变换后可得:Xij
=1-EjE×eieij=1-1/()=1-1/Qijeij/eiEj/E
当Qij小于等于1时,Xij
小于等于0,表示I地区j部门的专业化水平低;当Qij大于1时,Xij
小于1且大于0,表示I地区j部门的专业化水平高。主导专业化部门根据个部门专业化水平的不同,我们将区位商≧2(或专业化系数≧0.5)、在GDP中比重≧15%的部门称为一级主导产业部门;将区位商≧1.5(或专业化系数≧0.33)、产值在GDP中比重超过10%的部门称之为二级主导产业部门。2、地区主导产业的选择一个专业化部门要成为地区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必须同时具备以下四个条件。有较高的区位商或专业化水平。一般Q值在2以上或专业化系数在0.5以上。在地区生产中占有较大比重,能在一定程度上主宰地区经济发展。一般以企业产值比重高于15%。与区内其他主要产业有较高的产业关联度。能代表区域产业发展方向。(1)主导产业的条件1997年中国工业专门化的地区差异地区专业化部门数一级主导专业化部门二级主导专业化部门北京12电子设备黑色冶金上海13黑色冶金交通设备黑龙江9石油天然气开采重庆12交通设备湖北15交通设备贵州11烟草加工(2)从实际出发选择主导产业根据本区域所处经济发展阶段选择:在工业化早期、周期与后期,可选择不同生产要素密集型产业作为主导产业。根据产业发展阶段进行选择:相对于产业生命循环周期的科研创新期、发展期、成熟期和衰退期,选择处于科研创新期和发展期的产业作为主导产业。根据产业产品的收入弹性选择。主导产业应该是具有高收入弹性的产业。(3)、主导产业选择的一般趋势必须与区域经济发展的阶段和水平相适应。(1)区域经济发展初期,主导产业以农业、矿业、农产品加工和纺织业为主,并开始生产为这些产业服务的较复杂的技术的制造业,如纺织机械、农用机械。(2)快速发展阶段,主导产业采取先进技术的制造业、组装业。(3)成熟期,以高新技术产业、信息服务业为主。二、非主导产业的选择1、一般专门化产业的选择。2、辅助配套产业的选择。3、非专门化产业。1、一般专门化产业的选择(1)原主导产业,夕阳产业。(2)潜导产业,是指具有潜在发展前途的产业,在未来可能上升为主导产业。适当超前投入和引导、保护。(3)其他,具有较高的产业关联度、市场需求,但区域优势不强,能够充分利用闲置资源。2、辅助配套产业的选择(1)后向联系产业,为专门化产业提供产前服务和原料。(2)前向联系产业,为专门化产业提供产后服务,进一步加工。(3)侧向联系产业,为专门化产业提供产中服务配套,饮食、维修、中介等,还有特殊的需要,如钢铁厂与纺织厂在工人性别上的互补。3、非专门化产业(1)区域性消费倾向强或不宜长途运输。(2)广布产业,产品需求大,要求不高。红水河流域的水力资源开发红水河流域水力资源十分丰富,可开发的水力资源达1281.68万千瓦,可实现年发电量605.74亿千瓦时。根据规划,可以在红水河流域干流进行10个梯级开发,主要用于解决桂东南地区和珠江三角洲地区的能源供给。但是,如此大规模的水电开发只能主要用于电力输出。虽然电力产业区位商高,在地区GDP中所占比重大,但是它与区域内其他产业关联度小,不能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因此仍不能成为地区主导产业。案例作业题:
1996年上海市乡及乡以上工业总产值为4329.5亿元,其中汽车产业产值为399.2亿元,占上海市工业总产值的9.2%。同年全国乡以及乡以上工业总产值为64887.8亿元,其中汽车工业总产值2333.1亿元,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3.6%。计算1996年上海市汽车产业的区位商和专业化系数。第三节产业布局政策3.1政策目标3.2政策内容3.3政策实践产业经济学683.1政策目标政府为实现产业分布的合理化而采取的政策手段的总和
产业政策的目标:实现产业分布的合理化,合理化的标准却是一个动态的概念
目标实际上是:保持地区间的某种平衡关系来实现国家整体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3.1.1作用(1)加速产业空间演变的过程。(2)保证产业分布符合国家的整体利益
(3)及时纠正不合理的产业分布,增强产业分布的应变能力。产业布局正是政府对产业分布进行干预通用的手段。产业经济学703.1.2布局原则1)全局原则产业布局应该以一个国家的地域为界限,因为它是国家干预本国经济的一种方式,而这种方式涉及领土问题,因此必须以国家的领土主权为基础,一个国家是不可能在别国的领土上进行自己的产业布局的。产业布局的目标是使产业分布合理化,实现国家整体综合利益的最优,而不是局部地区利益的最优,因此一个国家的产业布局必须统筹兼顾,全面考虑。
产业经济学712)分工协作、因地制宜原则各地区要根据自己的特点形成专门化的产业部门,形成规模优势。保证专业门化生产部门的良好运行。不同地域的自然、经济和社会条件的不同,在确定地区专门化生产部门时,应该从地区区情出发,根据地区的综合具体条件,充分发挥地区优势,发展地区优势产业。
产业经济学723)效率优先、协调发展原则一个国家在进行产业布局时应该以产业空间发展的自然规律为基础。
经济水平处于低级阶段时,其产业布局应该考虑优先发展某些具有自然、经济和社会条件优势的地区
经济发展到高级阶段时,其布局应考虑重点发展那些经济落后的地区,缩小地区间的经济差距。产业经济学734)可持续发展原则注意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防止资源的过度开发和对环境的过度破坏。要注意资源的充分利用和再殖,注意发展相关的环保产业
5)政治和国防安全原则
产业布局中政治和国防安全原则高于经济原则的最高原则
产业经济学743.1.3布局模式
增长极布局模式一国经济增长过程中,不同产业的增长速度不同,其中增长较快的是主导产业和创新企业,这些产业和企业一般都是在某些特定区域或城市集聚,优先发展,然后对其周围地区进行扩散,形成强大的辐射作用,带动周边地区的发展。这种集聚了主导产业和创新企业的区域和城市就被称之为“增长极”
产业经济学75理论含义:国家在进行产业布局时,根据地区特点,选择其主导产业,然后通过各种直接和间接措施,将所选择的主导产业嵌入该地区,形成集聚经济,产生增长极。然后通过增长极的扩散作用,逐步带动其周边地区经济的发展。适用于经济发展处于初始阶段产业经济学76主导产业必须具有生产规模大,有很强的增长推动力和与地区其他产业有着广泛关联,能够与地区现有产业的很好地融合的特点。飞地”
应该围绕着增长极中心诱发和引导建立新的次一级的增长极,利用增长中心发展到一定程度后的扩散作用大于集聚作用的有利时机,建立起增长极体系或增长极系统,不断拓展增长极的吸引范围。产业经济学77点轴布局模式产业,特别是工业,总是首先集中在少数条件较好的城市发展,呈点状分布。这种产业(工业)点,就是区域增长极,也就是点轴开发模式中的点。点和点之间,由于生产要素流动的需要,需要建立各种流动管道将点和点相互连接起来,因此各种管道,包括各种交通道路,动力供应线、水源供应线等就发展起来,这就是轴。产业经济学78轴线一经形成,其两侧地区的生产和生活条件就会得到改善,从而吸引其周边地区的人口、产业向轴线两侧集聚,并产生出新的产业(工业)点。点轴贯通,就形成了点轴系统。在一定时期内,应该根据国家经济实力和经济发展状况,对不同等级的点轴系统进行梯度开发。产业经济学79重点开发条件最好、潜力最大的轴线,我们称之为一级轴线;然后逐渐扩展条件和潜力依次降低的二级开发轴线和三级开发轴线。
一般应以一级开发轴线为主干,辅之以二级轴线、三级轴线的部分开发,这就是点轴开发。点轴布局模式适用于经济发展处于中间阶段、经济相对密集的发展中区域。产业经济学80
网络(或块状)布局模式经济区域,其空间结构三大要素:“节点”、“域面”、“网络”网络式开发,就是强化并延伸已有的点轴系统这是一种比较完备的区域开发模式,它标志着区域经济开始走向成熟阶段。产业经济学81适用于布局框架已经形成,点轴系统比较完善,经济比较发达,城市密集度大的地区,以进一步完善区域经济的现代化空间结构。
(1)区域整体经济已经达到高度发达阶段,区域经济实力允许比较全面地开发新区,实行大幅度的空间网络结构布局。
(2)区域内一些增长极的集聚效应达到一定程度,形成集聚过度,导致规模不经济,于是企业布局自然开始消聚。与增长极布局模式和点轴布局模式的集中性特征不同,网络开发具有分散性特征。产业经济学82
地域生产综合体开发模式理论基础:生产循环理论。生产都是在某种原料和燃料动力资源相互结合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每个循环都包括过程的全部综合,即从原料的采选,直到获得某种成品为止的全过程某个产品之所以能在某个地域生产,是因为它拥有原料和燃料动力来源,并能够对它们进行合理利用。产业经济学83地域生产综合体的结构四个层次:(1)经营层。(2)关联层
(3)依附层
(4)基础设施层
地域生产综合体以开发特定区域丰富的自然资源为基础,形成主导产业或主导产业群,围绕主导产业(群),相应发展期前后关联火候相关联产业,合理综合利用各种资源,并对服务于生产、生活的各种基础设施进行统一的安排。重要前提是自然资源必须密集在一个不大的地域范围内,产业经济学843.1..3.5区域梯度开发模式理论基础是梯度推移理论:由于经济技术的发展是不平衡的,不同地区客观上存在经济技术发展水平的差异,即经济技术梯度,而产业的空间发展规律是从高梯度地区向低梯度地区推移优先发展高梯度地区,优先发展新技术、新产品和新产业,再逐步从高梯度地区向中梯度和低梯度地区推移,从而逐步实现经济发展的相对均衡。产业经济学85注意1)正确理解梯度推移理论的含义在重点开发高梯度区域时,考虑下一阶段的推移衔接,对低梯度区域给予—定的超前投入,创造推移的条件。
2)精确确定地区的梯度
在具体产业布局时,不能仅仅是粗略地划分一个区域的梯度,而应该尽可能详细按照地区的实际情况来具体确定其梯度。
3)反梯度开发只要一个国家政策适当,完全有可能用较快的速度赶上甚至超过中梯度国家,挤身高梯度的国家的行列。产业经济学86--在经济不发达阶段,政府的产业布局政策应该强调地区发展的不均衡性,优先发展具有某些优势的地区,使其实现超常规增产,成为区域增长极,从而带动其他地区以及整个国家经济的增长。
--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后,产业布局政策应该从社会稳定的大局出发:注重地区发展的均衡性,对经济落后地区进行重点扶持
--经济发展到相当发达水平,一个国家之内各个地区的经济比较发达之后,这时的产业布局政策就不用再对某些地区倾斜,而应该以分散布局为主。产业经济学873.2政策内容3.2.1产业布局政策的层次两个层次:国家产业布局和地区产业布局
(1)制定全国产业布局的战略规划,确定整体布局的框架;(2)划分经济区带,确定各地区的专业化发展方向和它们在全国整体布局中的地位;(3)确定不同地区开发的先后次序;(4)确定国家级经济开发区带的布局。产业经济学88(1)根据全国经济发展总目标和全国总体产业布局战略规划,针对本地区的条件和特点,制定本地区的产业布局战略和规划;(2)对本地区的重要产业进行具体的规划布局;(3)选择本地区的优势区位,确定重点开发区;(4)确定本地区内各种类型、不同规模的经济基地的布局。政策两个层次:国家产业政策和地区产业政策。
产业经济学893.2.2产业布局政策的干预方式直接干预政策
间接引导政策
财政政策
金融政策
移民政策
技术信息政策
产业经济学903.3政策实践3.3.1产业布局政策的国际经验1)制定明确的政策目标
产业布局是一个动态过程,必须根据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制定不同的布局目标。
2)政策法制化
产业布局的实施是一个长时间的过程,因此需要一个相对稳定持续的产业布局政策,而产业布局政策的法制化正是实现这一要求的必要手段。产业经济学高素英pasing@913)注重培养要开发地区的自身发展能力政府在制定产业布局政策时的重点是通过援助帮助要开发地区建立其自身发展的基础和机制,产生“造血”功能,而不仅仅是对其输血。产业经济学92(1)重视基础结构的建设。对欠发达地区公共投资的重点,是加强其基础结构的建设,以增强欠发达地区的自我发展能力。(2)诱发地方潜力,调动地方积极性。注意调动地方各级组织的积极性,鼓励民间力量的积极参与。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相结合,共同实施对欠发达地区的援助计划,产业经济学934)成立专门的具有权威性的区域经济发展政策实施机构产业经济学943.3.2我国产业布局政策的演变1)1949---1978年集中计划经济体制,整个社会生产和物资供应均由国家计划安排,政府投资是经济资源配置的最主要手段,几乎不存在市场调节。确立了加快内地经济发展,实现生产力均衡布局的区域政策目标,重点对中西部地区进行大规模的投资和建设,产业经济学952)1979--1992年
政策工具由单一指令计划下的国家预算投资转向多样化主体,市场调节和配置资源的功能逐步增强。
3)1993年至今产业经济学96本节小结产业政策是产业布局得以具体实施的手段。其目标就是使产业分布合理化,这种合理化实际上就是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对地区间经济发展作出某种平衡选择。产业政策包括国家产业政策和地区产业政策两个层次。按其对企业布局行为干预的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直接干预政策和间接引导政策。产业经济学97作为一个应用性极强的部分,本章介绍了发达国家产业布局实践的经验,这对各国产业布局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有很好的借鉴作用。我国的产业布局政策经历了一个平衡——不平衡——平衡的过程,西部大开发将是我国当前和以后相当长一段时间的产业布局重点。产业经济学98本节思考题1.产业布局政策的概念和层次。2.试述产业布局政策的目标。3.直接干预政策和间接引导政策的区别。4.试述发达国家产业布局政策的经验。
产业经济学99阅读材料1.《90年代国家产业政策纲要》,载《经济日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上海市技术合同认定的解读
- 2024店铺租赁的合同模板
- 2024至2030年中国高结合力网布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4至2030年中国铝制沙发脚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分级护理护理实施
- 2023年工业炉窑的新型燃烧装置项目综合评估报告
- 2024至2030年中国耐磨铸钢件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4至2030年中国球形细孔硅胶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4至2030年中国水平螺翼干式冷水表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4至2030年中国扫路车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物业保洁员培训教程
- 山西省太原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含答案)
- 酒店岗位招聘面试题与参考回答2025年
- 医科大学2024年12月急危重症护理学作业考核试题答卷
- 公安接处警培训
- JGJ18-2012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
- 胸部术后护理科普
- 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EPC总承包 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产业图谱】2024年青岛市重点产业规划布局全景图谱(附各地区重点产业、产业体系布局、未来产业发展规划等)
- 中药药品注册法规考核试卷
- 期中测试卷-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