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第一课使用_第1页
高中历史第一课使用_第2页
高中历史第一课使用_第3页
高中历史第一课使用_第4页
高中历史第一课使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中历史第一课——走近历史一、什么是历史?二、为什么要学习历史?三、怎样学习历史?四、怎样学习历史?五、高中新课程历史体系?六、历史分期与体系?一、什么是历史?歷:天文历法史:事件记录历史广义的历史,泛指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包括自然和社会史。通常仅指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它是史学研究的对象。——《辞海》“历史”的两个层面:一是指人类过去的往事。(客观)二是指对那些往事的记述和研究。(即历史学,带有一定的主观性)

因此在高中历史学习中,我们的重点是历史的本质以及其意义,当然历史的事件我们也要牢记!!这是学好历史的关键,是出发点,是基础,是根本!!!

初中历史和高中历史的不同要求:初中:

高中:是什么(时间、事件、人物等)为什么(原因)、怎么样(影响、评价)、横向纵向相互关联等1:历史对现实有借鉴作用二、为什么学习历史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毛泽东的的史学造诣也非常的高,他阅读并评点了《二十四史》(二十四史是我国古代二十四部正史的总称。即:《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书》、《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魏书》、《北齐书》、《周书》、《隋书》、《南史》、《北史》、《旧唐书》、《新唐书》、《旧五代史》、《新五代史》、《宋史》、《辽史》、《金史》、《元史》《明史》)。2:学习历史有利于培养我们民族意识与国家观念,维护民族利益

清朝学者龚自珍有一句名言令人警醒:“欲灭其国,必先去其史。”日本侵华期间,在占领区推行奴化教育,学校不得悬挂中国地图,不得使用“中华”字样出版的教科书,以“中日亲善……共存共荣”、“大东亚新秩序”等谬论为基本思想,企图泯灭中国人的国家意识,消除中国人的民族意识和反抗意志。《北京晨报》曾登载了一条消息,说零点调查公司对北京、上海、武汉等城市的青少年的历史知识现状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仅有1.5%及格。对于我们这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民族来说,这是一个令人不安的消息!“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列宁

“历史毕竟是一个民族的记忆。”

——约翰·肯尼迪

拒不思考历史的民族、社会和个人是不幸的。……丧失往昔的人是不幸的。世人应当认识和尊重过去,以便建设符合情理的未来。

——雅克·勒高夫(法)

3:学习历史可以提高个人的综合素质,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

“读史可以明智”——弗兰西斯·培根

“没有历史知识和以历史知识为基础的探究,人们就不可能成为见多识广、有鉴别能力的公民。而具备这种素质的公民是有效地参与政府的民主过程,在全体公民身上实现美国民主理想的追求过程中必不可少的。”

——美国历史学科《全国标准》

“使学生了解人类发展进程中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继承优秀的文化遗产,宏扬民族精神;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的历史观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学习从历史的角度去了解和思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而关注中华民族以及全人类的历史命运……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促进个性的健康发展。”

——中国最新《历史课程标准》最后一点4:会考、高考要考历史!此外,学好历史还有助于其它学科的学习,比如语文。语文里面的成语、典故几乎都来自历史。如:一鸣惊人,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等。四、怎样学习历史1.课前、课堂、课后

2.及时的整理归纳对比参照对于历史学习也是有好处的。(1)课前(超前预习)①上课前的必备工具:笔记本、课本等资料、笔(包括彩笔)。②通读教材、圈点批注、设问质疑、查阅资料。预习的本质是赶在老师讲课前自学将要学到的内容。预习可以发现疑难问题,以便及时请教老师;预习可以学会绝大部分的学习内容,使随后的课堂听课更有选择性和针对性。(3)课后(复习巩固)①整理笔记:誊写、补充、校正、完善笔记;②尝试回忆:根据笔记内容,尝试回忆课本的具体内容,不能回忆起来的内容,要及时复习;③完成作业:及时地、保质保量地完成各项作业(2)课堂(认真听课)①端正态度,认真思考;②交互探讨,积极发言;③勤于动手,做好笔记。3、要做好学习笔记。做好笔记的要求(1)内容要求①完整性(切忌丢三落四,随意省略);②正确性(切忌知识性错误);③逻辑性(切忌条理混乱,顺序颠倒)。(2)形式要求①书写规范,字间距和行间距适当(切忌字迹不清,难以辨认);②标清序号,一目了然;③图示和文字紧密配合(直观、简洁)。笔记具有四个方面的作用:①强化记忆。“好记性不如烂笔头”。②加深理解。通过对笔记的记录、整理(修正、补充、完善),对教材内容和老师所讲加以整合,使知识系统化。③复习资料。笔记是经过自己思考、总结而成的珍贵资料,比他人编写的任何资料都更加适合自己日后复习之用。④作业依据。做各种类型的作业时,笔记的内容可以作为思考的线索和依据,是作业质量和效率更高。4、要及时复习、定期复习。历史学习的一些技巧:

1、历史是一门文史类的学科,记忆是其基础,因此,掌握一定的记忆技巧,对于历史学习是十分有好处的,也是必要的!

案例1:中英《南京条约》是由中国近代史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主要内容有以下四项:

(一)五口通商。根据条约第二条规定,将中国沿海城市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开辟为通商口岸,满足了英国侵略者蓄谋已久的欲望。

(二)强占香港(岛)。根据条约第三条规定,把中国香港岛割让给英国,使得香港成为英国侵略中国的桥头堡。(三)勒所赔款。根据条约第七条规定,中国赔偿英国款项总计2100万元,分四年付清,包括赔偿鸦片费600万元,商欠费300万元,水陆军费1200万元。这笔巨款严重地削弱了清政府的财政收入,而这一费用必然转嫁到广大劳动人民身上,从而进一步加重了人民的灾难。

(四)协定关税。根据条约第十条规定,中国向英国商人征收进出口货物税,必须同英国政府商议。协定关税是近代中国工业不发达的重要原因之一。

以上是《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洋洋洒洒几百字,但是真正用于常规考试的却可以用概括记忆法简化为四个字:割、赔、通、税。其中开放的五处通商口岸我们还可以用谐音记忆法:光(广州)下(厦门)不(福州)能(宁波)上(上海)。

2、及时的整理归纳对比参照对于历史学习也是有好处的。

例如:在学完必修1专题2后,可以整理中国近代被侵略的几次重要战争,以及相关条约,相关条约的历史意义。又例如,学完必修1专题6后,我们可以将古希腊、雅典的早期政治制度和中国早期政治制度对比,从而得出相关重要结论。五、高中新课程历史体系

选修模块必修1必修2必修3必修模块着重反映人类社会经济和社会生活领域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内容着重反映人类社会政治领域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内容着重反映人类社会思想文化领域的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内容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探索历史的奥秘世界文化遗产荟萃教材说明

之一:

高中历史的总体框架和主线展现不同地区、民族、国家的横向互动勾勒纵向渊源流变,时序清晰以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为主线、古今贯通,中外关联以时间为经以空间为纬有利于帮助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认识历史发展中全局与局部的关系,辩证的认识历史和现实、中国和世界的内在联系基本要素:政治制度,政治事件,政治活动,政治家

必修一(政治文明历程)的基本线索和发展脉络中国古代史(170万年前——1840):核心: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世界古代史:古希腊的民主政治和罗马法

世界现代史:二战后世界格局的发展演变

中国现代史(1949至今):民主法治建设、外交成就中国近代史(1840——1949):线索:侵华史、抗争史、近代化

世界近代史:西方资本主义政体的建立(英、法、美、德)之三:教材体现科学历史观(人们对于历史问题的总看法)

文明史观认为,一部人类社会发展史,从本质上说就是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从横向看,人类文明史的内涵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人类文明从范围上可以分成古希腊与古罗马文明、中华古代文明、西方资本主义文明、社会主义文明等若干系统:一要注意不同文明类型的特点与主要成就,二要注意不同类型的文明之间的交流、模拟,借鉴、融合与碰撞。从纵向看,人类文明经历了渔猎采集时代、农业文明时代(包括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铁器时代)、工业文明时代(包括手工工场时代、蒸汽时代、电气时代和信息时代)。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就是现代化的过程。全球史观是历史时代的产物”,“是一种超地区、超民族的史学观念,即用全球的视角和宏观历史学的研究方法,从总体上考察、研究世界史”。

全球史观:文明史观,

强调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化,是历史的纵向发展。是人类社会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必经阶段。它是以科技为动力,以经济的工业化和政治的民主化为核心,包括经济制度、政治制度、生活方式乃至思维方式的全方位的社会变革。

社会学与历史学结合的产物,它引导人们“眼光向下”,从社会空间的视角去认识历史,以往历史关注的是“大人物”,社会史则提醒人们关注“小人物”。

革命史观(淡化):

阶级斗争是推动人类历史前进的动力的特色,是革命史观。社会史观:现代化史观:六、历史分期与体系历史分期古代史近代史现代史中国世界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170万年前——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476年公元前475年——1840年原始社会(略)奴隶社会(略)封建社会476年——1640年中国世界

1840年——1949年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6世纪初——1917年资本主义形成和发展阶段中国世界

1949年——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和发展

1917年—资本主义继续发展和社会主义形成并曲折发展约前2070年——约前1600年

约前1600——约前1046

前1046——前771

前770——前476

前475——前221

前221——前207

前202年——公元9年

公元25年——220年

220——280

266——316

317——420

420——589

439——581

581——618

618——907

907——960

9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