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框架结构下重点考点解析》(选修一、四)南京十二中张广明选修一、重大历史改革回眸一、选修一基础知识部分一、梭伦改革1、背景:必要性:(内)贵族与平民的矛盾;新兴工商业奴隶主阶层与贵族矛盾;(外)面临外敌入侵可能性:梭伦当选为首席执政官2、措施:废除债务奴隶制;确立财产等级制;改革国家权力机构;鼓励发展农工商业。3、特点:节制、折中、公平、平等等4、评价积极:促进经济发展;奠定城邦民主政治基础;对后世提供借鉴。局限:贵族仍比平民掌握更大权力和更多财富;氏族制度残余仍然存在;贵族与平民矛盾没有根本解决。二、商鞅变法1、背景:必要性:社会大变革;改革为时代潮流;秦国相对落后可能性:秦孝公主观愿望;商鞅的自我努力2、内容:经济:废井田制,土地私有;重农抑商,奖励耕织;统一度量衡;政治:废分封制,建立县制;焚诗书,制定秦律;建户籍制度,实行连坐法;军事:废除世袭制,奖励军功,实行二十等爵制;风俗:实行分异令3、评价:积极:推动经济发展;加强中央集权;对统一及后世影响深远消极:轻视教化,轻罪重罚;剥削压迫沉重;摧残文化;改革不彻底等三、北魏孝文帝改革1、背景:必要性:经济落后;阶级矛盾与民族矛盾尖锐;中央与地方矛盾突出可能性:北魏统一北方;冯太后和孝文帝的推动2、内容:前期:俸禄制、均田制、三长制、租调制后期:迁都洛阳、实行汉制、移风易俗3、评价:积极:经济的复苏与繁荣;政权封建化的加速;民族的交流与融合;为国家重新走向统一奠基消极:全盘汉化、丢掉勇武质朴、加速衰亡四、王安石变法1、背景:必要性:阶级矛盾尖锐;边境危机严重;“三冗”“两积”现象;庆历新政失败可能性:宋神宗主观愿望;王安石自身努力2、内容:富国之法:青苗法、募役法、农田水利法、均输法、方田均税法、市易法强兵之法:保甲法、保马法、将兵法、设军器监取士之法:改革科举制度、整顿太学、唯才用人3、评价:积极: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局限:用人不当,危害百姓五、俄国农奴制改革1、背景:必要性:农奴制阻碍资本主义发展,激化社会矛盾;克里米亚战争失败暴露其落后可能性:十二月党人和知识分子群体的要求;亚历山大二世的主观愿望2、内容:“二一九”法令:农奴在法律上成为自由人;可以高价赎买一块份地;仍受村社管理其它内容:政治体制、司法制度、军事、教育等方面3、评价:进步性:动摇封建生产关系,促进资本主义发展局限性:不彻底性、掠夺性、欺骗性六、日本明治维新1、背景:必要性:(内)幕府专制、重农抑商、闭关锁国导致阶级矛盾激化。(外)黑船事件,民族危机可能性:独立改革派形成;武装倒幕成功;明治新政府成立2、内容:政治:废藩置县;四民平等;帝国宪法。经济:货币改革;土地改革;地税改革;殖产兴业。文化:文明开化;教育改革;习俗西化。军事:军队改革;效忠天皇3、评价:积极:建立近代天皇制;成为亚洲强国;摆脱不平等条约;为他国提供借鉴局限:保留封建残余;对外侵略扩张七、戊戌变法1、背景:必要性:民族危机加深;清政府腐败导致阶级矛盾激化可能性: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西方近代思想的传入;早期维新思想的影响;维新派的努力2、内容:政治:允许官绅士民参政,精简机构等;经济:鼓励发展农工商业等;军事:改革军制,精练陆海军,按新法练兵等;文化:废八股,传播西学等。3、评价:积极:进步性、爱国性、思想启蒙性、社会生活变化局限:贪大求全、急于求成、树敌过多、内部分歧、理论偏激等二、选修一主体深化部分(一)对改革的理解1、改革类型(1)从改革的程度看:有社会制度的质变,如商鞅变法、孝文帝改革、明治维新;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如王安石变法(2)从改革内容看:有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习俗等。可以把这些内容进行比较、归纳、分析。(3)从改革性质看:可以分为奴隶制、封建制、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等2、影响改革成败的因素:(1)是否顺应历史潮流,与时俱进。(2)力量对比(支持和阻碍)是否有利于改革。(3)改革是利益的再分配,不是一帆风顺。(4)改革措施是否符合实际,行之有效。(5)当时的内外环境是否有利于改革的开展等(二)工业文明冲击下向近代化转变的改革(1)经济:市场化、工业化俄国:废奴法令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资金、市场、劳动力;日本:殖产兴业政府扶植,国营示范和人才培养,促进工业发展;中国:奖励农工商业,发展资本主义2、政治:民主化、法制化俄国:法律上承认农奴自由;司法改革;政治体制改革日本:四民平等;帝国宪法;中国:要求君主立宪3、思想:科学化、理性化日本:文明开化;教育改革;中国:报刊、团体等促进思想解放4、军事:现代化、西方化俄国:军队近代化;日本:建立新军队;义务兵役制;培养人才;中国:裁汰绿营,西法练兵5、社会生活:文明化、西方化日本:衣食住行改革;中国:废缠足、兴女学等文明生活方式(三)评价改革的原则1、放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下,是否顺应时代潮流2、改革的成败不能仅看改革者个人的结局,而要看改革产生的作用是否得到落实(四)改革的规律性认识1、改革是社会发展的主要手段2、改革具有艰巨性、复杂性3、改革要顺应潮流、与时俱进4、改革成败要分析力量对比5、改革没有固定模式,要依据国情三、必修一考题回顾及分析08年09年10年11年12年13年14年15年孝文帝改革之背景、内容、影响王安石教育变法俄农奴制改革背景、内容、影响明治维新经济之殖产兴业梭伦改革背景、内容、影响商鞅与孝文帝背景比较梭伦改革内容及评价明治维新之“文明开化”从题型分类看:1、整体性考察。如08年北魏孝文帝改革;10年俄国农奴制改革;12年梭伦改革;14年梭伦改革2、小切口考察:09年王安石变法中的教育改革;11年日本明治维新中的殖产兴业;15年明治维新之文明开化中生活习俗变革3、分析比较:13年商鞅变法与孝文帝改革比较困惑:1、15年的形式是否作为“常态化”,“苏派”试题风格是否延续2、全国卷此类试题风格是否具有通用性关注:1、方向:中国史;与时代密切的小切入点
2、内容:维新变法、王安石变法、商鞅变法
3、形式:15年的新变化对比近三年江苏及全国以往此部分的考题,研究探索发现其中的共性与个性(13年)孝文帝改革就其深度、广度和影响而言,可与商鞅变法相媲美。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东方文化较高诸邦,……以受古代文化之积染既深,种种因袭牵制,改革非易,……秦人在文化上之历史,较之东方诸国,亦远为落后,故转得为种种之创新。其实商鞅变法之重要内容,在东方各国,本已早为推行,商鞅不过携带东方之新空气,使西方人迎头赶上一步。而结果则后来居上,新制度之创建,惟秦为最有功焉。———马非百《秦集史》(1)据材料一,指出商鞅变法的有利条件。这些条件使秦国变法呈现怎样的特点?(4分)
条件:1、落后的秦国受传统束缚较少;2、东方诸国的变革经验。特点:1、注重创建新制度;2、变法彻底,功效明显。材料二魏初风俗至陋,……迁都之后,于革易旧俗,亦可谓雷厉风行。……民族根柢,莫如语言,语言消灭,未有不同化于他族者。孝文以仰慕中国文化之故,至欲自举其语言而消灭之,其改革之心,可谓勇矣。其于制度,亦多所厘定。———吕思勉《两晋南北朝史》(2)据材料二,归纳孝文帝“迁都”对改革的作用。从材料看,孝文帝“改革之心”坚定的原因是什么?(3分)作用:减少改革阻力,为彻底移风易俗(如禁鲜卑语、讲汉话等)创造条件。原因:(1)北魏风俗落后,迫切需要改革;(2)孝文帝仰慕汉族文化,改革热情高。材料三北魏在中原建立以后,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即如何处理这一广大地区的民族关系,其中包含如何对待汉族的先进生产方式、汉族的文化问题。是继续保存拓拔氏旧的社会制度和旧有的文化习惯,还是捐弃旧俗,接受先进的文化,在新的历史环境中获得新生,北魏的统治者必须作出抉择。———白寿彝《中国通史》(3)据材料三,与商鞅变法相比,孝文帝改革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什么?综合上述材料,分析影响改革效果的基本因素。(3分)问题:民族关系问题(或鲜卑族与汉族文化的差异)。因素:(1)对外来先进文化的学习与借鉴;
(2)改革者的信心与勇气。(14江苏)梭伦改革的重要着力点之一是调节各阶层的政治权利。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改革以前的雅典是贵族的寡头专政,平民不仅无权议政,而且处于债务奴役的状态。改革以后,贵族阶级固然还是当政的阶级,然而……从前实际上并无公民权利的平民,现在在公民大会中也听得到他们的声音了。——顾准《希腊城邦制度》请回答:(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梭伦为实现“在公民大会中也听得到他们的声音”所采取的措施。(3分)措施:1、废除债务奴隶制,让这部分平民获得人身自由;2、使他们能够参加公民大会,获得议政的权力;3、赋予他们选举权(或表决权)。材料二梭伦还必须面对雄心勃勃的新贵——那些人来自平民家族,对所谓“好父亲”集团的世袭贵族垄断特权耿耿于怀——[美]波默罗伊等《古希腊政治、社会和文化史》(2)材料二中的“新贵”指的是哪个阶层?据材料二、三,结合所学知识,从权利分享和转移的角度,指出梭伦是如何缓释他们的“耿耿于怀”的。(5分)阶层:新兴的工商业奴隶主阶层。途径:1、确立财产等级制度;2、设立四百人会议;3、部分司法权转移到陪审法庭;4、最高决策权转移到公民大会和四百人会议。材料三(梭伦)仍然把保卫法律的职责授予阿勒俄琶菊斯议会(长老会议),这个议会仍旧是宪法的监察人,它监督最大多数的和最重要的国家大事,惩处罪人尤其有最高的权力,无论是罚金或是判刑。——亚里士多德《雅典政制》(3)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从权利分配的角度,说明后世“民主制度的拥护者和反对者都拥戴梭伦为鼻祖”的理由。(2分)拥护者:梭伦改革打破贵族对政权的垄断,使平民获得参与国家政权的权利(或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基础)。反对者:梭伦改革保留了贵族的一些特权(或贵族政治没有彻底改变)。(15江苏)“文明开化”是明治维新的有机组成部分,给日本社会带来了震撼和反思。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872年太政官发布废止幕府时代服饰的布告,自天皇以下,达官贵人纷纷在正式场合身穿西洋大礼服,洋服一时成了时髦衣着。饮食结构也在变化,幕府时代禁食的牛肉被称为“开化的药铺”、“文明的药剂”,“士农工商、男女老少、贤愚贫富等成以不食牛肉为不开化”,牛肉火锅店里顾客盈门。一群群年轻人聚在店里边大嚼牛肉,饮用葡萄酒,边用蹩脚的英语谈论时事,成为众人趋之若鹜的时尚。——宋成有《新编日本近代史》(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日本文明开化的特征。(4分)特征:(1)自上而下推行;(2)涉及范围广泛;(3)国民竞相效仿;(4)学习西方表面化。材料二(1888年日本某学者认为)一国文明之进步,必基于国民本来之元气和性格,绝不是仅凭一朝一夕的模仿和虚饰就可以得到解决的。然而,我国开国以来只是眩晕于滔滔而来的泰西文明之外观,而不考究泰西文明能有如此今日之所以然。一味心醉于泰西文明之结果,便产生了崇拜泰西文明之风潮。此风潮破坏了作为国民独立之根基的国民性格,虚饰了一国之文明。——松本三之介《政教社文学集》(2)据材料一、二,说明日本人在吸收外来文明的态度上发生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前后态度产生的原因。(5分)(3)据上述材料,指出有些日本人“眩晕于滔滔而来的泰西文明”这一错误的实质。(1分)变化:由模仿虚饰变为理性对待。前因:摆脱民族危机;改变落后状况。后因:全盘西化的现实危害;传统文明的社会价值。实质:片面理解西方文明(不了解西方文明的内涵)。分析、总结:从13、14年来看:1、从材料看:一般三段(两段或四段较少)材料;并且出自三个不同的人2、从设问看:一般三问(两问或四问较少);一般第一问多“依据材料”,即使有“结合所学”的要求,但答案也与教材密切相关;第二问分析、归纳;第三问谈理解、认识3、从答案看:多与材料密切相关;需要一定的归纳概括能力;要点清晰,赋分清楚;分值不大4、从教材看:教师教授的内容可以在考试中得到体现,能够体现“教”的价值从15年来看:以上四点均有所体现,“苏派”风格尚存,只是归纳、分析的要求更高;教材内容在答案中所占的分量在减少;设问更难理解。(14全国卷1)材料:西汉建立后,“约法三章”不再适应现实需要,新的法令条文不断增加,形成《九章律》。汉武帝时,《九章律》之外的“旁章科条”迅速增至359“章”,仅关于死罪的法律条文便有1000多条,“律令颇多,百有余万言”;具有法律意义的案例汇编越编越多,《春秋》一书所记史事在判案时也用作参考。三国魏初.沿用的“秦汉旧律”竟多选906卷,770余万宇,东汉以来马融、郑玄等儒学大师对法律的注释也具有法律效力。魏晋时对法律进行了重大改革。大量行政法被编辑为“令”,由具体行政部门掌握。改定的新律以刑法为主体,共20篇、620条、27600字,大大降低了官吏判案时任意引用法令条文的可能性。与汉代明显不同的是,新律不少条文突出上下尊卑,同罪而不同罚。——摘编自张晋藩总主编《中国法制通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魏晋法律改革的主要特点。(8分)(2)根据材料并结台所学知识,分别说明儒学对西汉、东汉、魏晋时期法律的影响。(7分)根据新情况进行完善;继承有益的部分;明确责任部门;突出了等级差别儒学大师完善了该时期的法律;儒学的等级思想影响了该时期的法律(15全国1)材料:从秦朝铸造“半两”钱开始,铸币主要以重量为名。汉代的“五铢”钱,“重如其文”,直到隋代,都被实为标准性的钱币,由于盗铸、剪凿良币以取铜等原因,钱币实际重量与钱币上铭文不符的现象市场发生。隋末,劣币盛行,“千钱初重二斤,其后愈轻,不及一斤”,币值混乱、影响流通。针对这种情况,武德四年(621)唐高祖下诏铸“开元通宝”钱,即在钱币上铸“开元通宝”字样(或视读成“开元通宝”),大小仿汉“五铢”,称作一文,亦称一钱,每十钱中一两,“新钱轻重大小最为这种,远远甚便之”,这成为衡法由十六进位制度变为十进位制的关键,“钱”取代“铢”成为“两”一下的重量单位,伺候历代钱币均称“通宝”或“元宝”,钱币上不再标识重量。宋代以后,使用皇帝的年号作为钱名逐渐成为常例,如“熙宁通宝”“光绪元宝”等。——摘编自彭信威《中国货币史》等(1)根据材料,指出唐代币制改革的主要内容。(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唐代币制改革的意义。(9分)变化:1、推动衡法向十进位制转变;2、不再直接以钱币重量体现币值影响:1、终止五铢钱长期流行的历史,开启了新的货币体系2、币值与钱币重量脱钩,为非金属货币产生创造了条件3、方便了流通,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4、为年号钱的出现奠定了基础分析、总结:1、从材料看:多出在一个人,一本书里2、从设问看:只有两问;第一问与材料关系密切;第二问问意义或影响,有超越材料的内容3、从答案看:有的与材料有关,有的没有;考察学生归纳,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要点有时不很清晰,分值较大,较难把握4、从教材看:脱离教材,完全考察学生能力与“苏派”相比,考察能力相当,但脱离教材,防止猜题押题,分值较大,容易拉开差距,方便教授命题;但缺点在于会形成固定的程式化,技巧性更强,与史学提倡的理念(孤证不立)有所背离,历史教育功能的“魂”丢失(情感态度价值观)。如何应对?选修四、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古代中国世界政治家:秦始皇、康熙帝思想家:孔子思想家: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近现代中国政治家: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科学家:李时珍世界革命家:华盛顿、拿破仑、甘地、马克思、列宁科学家:牛顿共计:15人(其中增加李时珍、牛顿;减少唐太宗、克伦威尔)一、选修四基础知识部分(一)古代中国政治家人物时代贡献局限评价秦始皇封建社会初期完成统一;建立中央集权制度;巩固统一措施赋税沉重;严刑峻法;焚书坑儒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奠基人康熙帝封建社会后期巩固统一;维护主权文字狱;闭关锁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康乾盛世的开启者(二)古代东西方的思想家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孔子环境古希腊奴隶制城邦民主体制春秋时期社会变革思想理念论、理想国、强调法治批评理念论、博学家、中庸之道仁、礼、中庸行动建立阿卡德米学园建立吕克昂学园办私学、周游列国著作《理想国》《政治学》《六经》影响西方思想文化的重要奠基人儒学是传统文化的主流;影响亚洲和世界(三)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杰出人物华盛顿拿破仑贡献领导独立战争;推动建国立宪;捍卫民主稳定秩序;颁布法典;反对外来干涉局限对奴隶制的妥协恢复君主制;实行独裁统治;后期进行侵略战争影响沉重打击封建势力(美国除外),确立资本主义的基本原则;为资本主义发展扫清道路(四)亚洲资产阶级的代表人物人物孙中山甘地性质双半社会的民族民主革命英属殖民地的民族独立运动贡献提出三民主义;领导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帝制;建立共和政体;维护革命成果;开创新三民主义提出非暴力主义;领导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推动印度独立;晚年调节教派矛盾局限前期对帝国主义本质认识不清非暴力限制群众运动的发展;对英国抱有幻想影响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推动民族独立和解放,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五)无产阶级革命家时代背景主要贡献影响马克思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矛盾暴露创立马克思主义;投身实践;建立国际组织为社会主义革命提供理论指导,推动社会主义运动开展列宁俄国沙皇专制,矛盾尖锐创立政党;领导十月革命;创立列宁主义;推行新经济政策发展马克思主义;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毛泽东双半社会;十月革命;马克思主义传播创立毛泽东思想;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邓小平文革结束全面整顿;纠正错误;形成邓小平理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六、中外科学家李时珍牛顿条件成就方法影响二、选修四主体深化部分1、评价历史人物的基本方法:(1)特定的历史背景(2)确定评价标准:道德标准与生产力标准(3)防止以偏概全:一分为二、全面客观;阶级性与时代性(4)克服英雄史观:处理好“时势造英雄”与“英雄造势时”的关系2、评价遵循的基本原则(1)主要依据:是否顺应历史发展潮流(2)分清主流与支流的关系(3)处理好主观愿望与客观效果间的关系(4)正确处理道德评价与历史评价间的关系3、寻找评价视角(1)中国古代政治家:分别从政治、经济、民族关系、对外关系等角度比较(2)东西方先哲:可以从环境、政治、思想、教育等角度比较(3)资产阶级革命家:可以从对民主与专制的态度;战争、法治等角度(4)亚洲觉醒的先驱:对国家独立的贡献(5)无产阶级革命家:理论的继承与发展角度(6)中外科学家:科技内容、特点、精神及大环境等方面入手三、必修四考题回顾及分析08年09年10年11年12年13年14年15年华盛顿与拿破仑比较甘地领导印度人民斗争康熙收复台湾影响马、毛、邓对社会主义认识孔子与柏拉图对理想社会的追求克伦威尔与拿破仑平等观的认识孙中山三民主义唐太宗的为君之道关注:1、方向:世界史
2、内容:亚里士多德、列宁、牛顿、李时珍从题型分析:1、整体考察:09年甘地2、小切口:10年康熙收台湾;14年孙中山三民主义;15年唐太宗的为君之道3、比较分析:08年华盛顿与拿破仑;11年马、毛、邓思想继承与发展;12年孔子与柏拉图;13年克伦威尔与拿破仑对比近三年江苏及全国以往此部分的考题,研究探索发现其中的共性与个性(13江苏)克伦威尔和拿破仑是欧洲近代革命的杰出人物。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克伦威尔在他建立新模范军的时候,不论阶级出身和社会地位,一律论功行赏,但后来当平等派提出普选权的要求时,克伦威尔却竭力加以反对。他在一次向议会发言时说,穷人就是坏人,并且说,如果共和国注定要受苦受难的话,那么在富人之下受苦,比在穷人之下受苦更好一些。———王觉非《欧洲史论》(1)据材料一,概括克伦威尔平等的变化。分别指出前后平等观产生的原因。(3分)变化:先提倡平等,后来反对普选权(或主张贫富有别)。前因:建立新模范军(推翻封建王权),以“平等”激励革命;后因:反对平等派,需要以“不平等”维护其独裁和富人利益。材料二拿破仑认为,法国发生革命不是因为法国渴望自由,而是因为要求平等。他所了解的平等是法律上所保证的同样的公民权利,而不是公民生活的同样的社会经济条件。因此他就决定用自己的法典确保公民权利的平等。……他消灭了政治自由,把他所了解的“平等”巩固下来,编成了法典。———(苏联)塔尔列《拿破仑传》(2)据材料二,归纳拿破仑对政治“平等”的理解。材料二认为“平等”被拿破仑法典巩固下来,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拿破仑法典“巩固”平等带来的深远政治影响。(4分)
理解:1、平等是法律上的同样的公民权;
2、平等是革命的目标(或用法典确保公民平等权)。影响:1、法典巩固了资产阶级革命成果;2、法典成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立法规范。材料三克伦威尔对爱尔兰和苏格兰的征讨均以胜利而结束。以后,爱尔兰的土地被英国占领军没收,大部都落入英国高级军官之手。克伦威尔等人都成了爱尔兰的大土地所有者。———刘祚昌《世界史(近代史编)》(3)综合上述材料,概括克伦威尔平等观的主要政治倾向,并分析立法途径与革命战争对资产阶级文明扩展的价值。(3分)倾向:满足社会上层(如富人、高级军官)的利益。价值:1、冲击封建统治,维护资产阶级利益;
2、客观上传播革命思想。(14江苏)1923年孙中山这样概述其创立“三民主义”的思想路径:“有因袭吾国固有之思想者,有规抚(汲取)欧洲之学说事迹者,有吾所独见而创获者”。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民族主义观中国历史之所示,则知中国之民族,有独立之性质与能力,其与他民族相遇,或和平而相安,……余之民族主义,特就先民所遗留者,发挥而光大之;且改良其缺点,对于满洲,不以复仇为事,而务与之平等共处于中国之内,此为以民族主义对国内之诸民族也。对于世界诸民族,务保持吾民族之独立地位,……以期与诸民族并驱于世界,以驯致于大同,此为以民族主义对世界之诸民族也。(1)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孙中山分别因袭、规抚和创获了哪些思想主张?请将答案填写在下列表格中相应的位置。(8分)
材料二民权主义……余游欧美,深究其政治、法律之得失,知选举之弊,决不可无以救之。而中国相传考试之制、纠察之制,实有其精义,足以济欧美法律、政治之穷。故主张以考试、纠察二权,与立法、司法、行政之权并立,合为五权宪法;更采直接民权之制,以现主权在民之实,如是余之民权主义,遂圆满而无憾。——以上材料见孙中山《中国革命史》(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从孙中山的成长和活动轨迹,说明上述思想路径形成的原因。(2分)(1)主张:①民族独立;和平共处。②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反对民族压迫;中国民族自求解放,反对帝国主义侵略。③考试、监察(纠察)二权。④三权分立原则。⑤五权宪法:实行直接民权制度。(2)原因:1、幼读私塾,接受传统教育;
2、游历欧美日等,受西方思想影响。(15江苏)唐太宗论“明君”执政之“君道”,为此后历代帝王所推崇。阅读下列材料:材料贞观元年,太宗令长孙无忌和房玄龄修定法律,并说“法者,非朕一人之法,乃天下之法”,“不可任情以轻重”。此后,太宗提出:“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岂如广任贤良,高居深视,法令严肃,谁敢为非?”贞观二年,太宗问魏征:“何谓为明君?”魏征说:“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太宗以为然,并说“主欲知过,必藉忠臣”,“冀凭直言鲠议,致天下太平”。贞观期间,太宗屡屡对“一士之谔谔(直言)”表示“此言是也,当为卿改之”,并赐绢帛。贞观六年,太宗对侍臣说:“‘可爱非君,可畏非民’,天子者,有道则人推而为主,无道则人弃而不用,诚可畏也。”——摘编自袁行霈《中华文明史》(1)据材料,就“明君”执政概括唐太宗的“君道”内涵。(3分)(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唐太宗“君道”产生的客观因素。(3分)(3)以帝王政治为视角,综合评价唐太宗的“君道”。(4分)(1)内涵:严肃法令,遵守法律;减少独断,广任贤良;兼听纳谏,激励直言。(2)因素:隋朝无道而亡(农民战争的威力);传统儒家的民本、仁政思想;大乱初定,经济凋敝。(3)评价:唐太宗的“君道”是古代开明政治的典范,促成了封建治世的出现,成为古代治者的“明君”理想。但唐太宗的“君道”是为了维护李唐王朝的统治,其实施有赖于帝王的个人品质,唐太宗晚年背离了自己的这一“君道”。(15全国)材料:丘处机(1148~1227年),登州(今属山东)人,19岁时投入道教全真派。全真派是当时新出现的一个道教派别,主张兼修儒、释。丘处机潜心研习,成为一方道教领袖。其时黄河南北陷于战乱,全真派徒众剧增,成为蒙古、金、宋竞相争取的对象。1220年,应成吉思汗之召,丘处机偕弟子西行,历时四年,行程万余里,到达成吉思汗驻跸的雪山(在今中亚地区)。成吉思汗常与他交谈,丘处机“每言欲一天下者,必在乎不嗜杀人。及问为治之方,则对以敬天爱民为本”。成吉思汗深为认同,“命左右书之,且以训诸子”。史载:某日暴雷异常,成吉思汗询问是何预兆,丘处机借此回答说:“人罪莫大于不孝,不孝则不顺乎天,故天威震动以警之。似闻境内不孝者多,陛下宜明天威,以导有众。”成吉思汗采纳了他的建议。丘处机的弟子李志常撰写了《长春真人西游记》一书,记录了丘处机西行谒见成吉思汗的经历与见闻,流传至今。--------据《元史》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丘处机的意见被成吉思汗接受的原因。(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丘处机西行的意义。(9分)原因:1、丘处机是一方道教领袖;2、全真派势力较大成为蒙古争取对象;3、成吉思汗从谏如流。意义:1、扩大了全真教派的影响;2、有利于中原文化的传播;3、有利于蒙古族的进步;4、有利于元朝统治的进步;5、有利于民族融合。分析:1、从材料看:多出在一个人,一本书里2、从设问看:只有两问;第一问与材料关系密切;第二问问意义或影响,有超越材料的内容3、从答案看:有的与材料有关,有的没有;考察学生归纳,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要点有时不很清晰,分值较大,较难把握4、从教材看:脱离教材,完全考察学生能力与“苏派”相比,考察能力相当,但脱离教材,防止猜题押题,分值较大,容易拉开差距,方便教授命题;但缺点在于会形成固定的程式化,技巧性更强,与史学提倡的理念(孤证不立)有所背离,历史教育功能的“魂”丢失(情感态度价值观)。如何应对?新增内容在07年宁夏卷、08年广东卷、14年全国卷1有考察材料一牛顿的《原理》公认是科学史上的最伟大的著作。在对当代和后代思想的影响上,无疑没有什么别的杰作可以同《原理》相媲美。二百多年来,它一直是全部天文学和宇宙学思想的基础……无怪乎牛顿力学的非凡成功甚至给诸如心理学、经济学和社会学等各个不同领域的工作者也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以致他们试图在解决各种问题时以力学或准力学为楷模。——摘自《十六、十七世纪科学、技术和哲学史》材料二启蒙思想家们在牛顿革命的启发、激励下进行了种种思考。伏尔泰曾写道:“如果全部自然界,一切行星,都要服从永恒的规律,而有一个小动物,五尺来高,却可以不把这些定律放在眼中,完全任意地为所欲为,那就太奇怪了。”但由于牛顿学说本身的机械决定论性质,充满机械唯物论精神的启蒙思想也不可避免地带有形而上学的武断(主要是忽视了人的心灵的复杂性)。
——摘编自《世界文明史》⑴资本主义不断发展;启蒙思想兴起与传播;近代科学不断取得进展。哥白尼、开普勒、伽利略、笛卡儿、巴罗。⑵在物理学、数学、天文学等领域做出杰出贡献,并确立了相关学科的科学体系和科学的研究与思维方法;为心理学、经济学和社会学等学科树立了楷模;推动了启蒙运动。机械决定论对启蒙思想及某些社会科学研究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回答下列问题。(15分)⑴牛顿说:“假如我看得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们的肩上。”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牛顿生活的时代特征,并列举两位影响了牛顿的“巨人”。(5分)⑵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牛顿学说对近代社会发展的主要影响。(10分)(08广东)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兔[释名]……[集解]……(对珍曰)……或谓兔无雄,而中秋望月中顾兔以孕者,不经之逆也。……肉[气味]辛,平,无毒。……(弘景曰)兔肉为意,系人。……(藏器曰)兔……,子从口出,故妊妇忌之,非独为缺器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网络直播》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弱电入地施工方案
- 2025年度煤矿基建项目施工安全责任协议书4篇
- 2025年度会议会展行业发展趋势研究合同2篇
- 二零二五版餐饮连锁企业员工派遣及管理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集团内部贷款合同信息化管理协议2篇
- 江苏省盐城市明达中学2025届中考生物适应性模拟试题含解析
- 二零二五年度空调内外机清洗与智能化节能系统升级协议3篇
- 二零二五年度临建场地安全防护工程承包合同4篇
- 二零二四年度上海升学家庭教育培训与规划合同3篇
- 领导沟通的艺术
- 发生用药错误应急预案
- 南浔至临安公路(南浔至练市段)公路工程环境影响报告
- 绿色贷款培训课件
- 大学生预征对象登记表(样表)
- 主管部门审核意见三篇
- 初中数学校本教材(完整版)
- 父母教育方式对幼儿社会性发展影响的研究
- 新课标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教材解读
- (人教版2019)数学必修第一册 第三章 函数的概念与性质 复习课件
- 重庆市铜梁区2024届数学八上期末检测试题含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