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登高诗歌鉴赏_第1页
杜甫登高诗歌鉴赏_第2页
杜甫登高诗歌鉴赏_第3页
杜甫登高诗歌鉴赏_第4页
杜甫登高诗歌鉴赏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登高杜甫

醉里眉攒万国愁杜甫结论:忧国忧民的形象

杜甫(712—770),字子美,是初唐名诗人杜审言的孙子,曾任工部右拾遗。杜甫在长安时曾在杜陵东南的少陵住过,其族又出自少陵,所以诗人常自称为“少陵野老”、“杜陵野老”、“杜陵野客”、“杜陵布衣”等。杜甫是我国文学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一生写了一千四百多首诗,博得后人广泛的称赞。他的诗不仅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鲜明的时代色彩和强烈的政治倾向,而且充溢着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崇高精神。

“诗圣”杜甫

他的诗歌全面地反映了唐朝由盛到衰的历史过程,是当时历史的真实写照,成为那个时期的一面镜子,所以素有“诗史”之称。杜甫的诗歌创作不仅表现了现实主义诗歌的集大成,对后代文学产生了巨大影响。人们称杜甫的诗是“千古绝唱”,称誉杜甫是“诗学宗师”,“诗圣”。

杜甫当年因谏言触怒肃宗,从右拾遗贬为华州司功。他由洛阳回华州任所,经过新安、石壕、潼关等地,将一路见闻写成了“三吏”、“三别”。是指杜甫的现实主义杰作。“三吏”:“三别”:《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其他名作:《春望》、《望岳》、《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兵车行》、《丽人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杜甫生平(一)、读书和壮游时期(712—746年)杜甫在20岁之前,主要是在家读书。20岁以后是他的壮游时期。这个时期的漫游生活,使杜甫有机会游览了祖国的锦绣河山和文化古迹,开阔了视野,陶冶了性情,结交了友人。这个时期他曾写下著名的《望岳》诗,抒发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雄心壮志和蓬勃朝气。诗歌创作具有盛唐诗歌的特质。(二)、困守长安十年(746—755年)

天宝五年(746),来到京城长安。贫困的生活体验,使他与下层人民的思想感情逐渐贴近;当权者的排斥,使他对政治的黑暗有了切身的体验。诗人性格也逐渐由清狂转为深沉。写出了第一篇为人民呼喊的杰作——《兵车行》,还写了揭露杨国忠兄妹荒淫享乐生活的《丽人行》。这些作品都标志这杜甫作为一个忧国忧民的伟大诗人的成熟,奠定了他客观写实的创作方向和沉郁苍凉的诗歌风格

(三)、陷贼和为官时期(756—759年)

在长安,杜甫写下了《悲陈陶》、《春望》、《哀江头》、《月夜》等著名的诗篇。强烈的政治性和炽热的忧国忧民感情,是这个时期作品的突出特色,它标志着诗人的创作进入高潮期。许多叙事性优秀诗作更是思想性和艺术性的完美结合,代表了杜甫诗歌写实艺术的独特成就。(四)、漂泊西南时期(760—771年)

上元元年(760)春,他在成都城西浣花溪畔建筑了草堂,结束了四年流离转徙的生活。766年迁往夔州,杜甫对诗歌的格律、形式等写作技巧也有更深入的探讨,他创作的大量七言律诗,如《登高》及《秋兴八首》等在艺术上都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被后世奉为圭臬。杜甫在大历三年(768)正月起程出三峡。大历四年(769)正月,诗人来到潭州,后又到了衡州。最后他在大历六年(771)冬死于长沙与岳阳之间湘江上的破船一漂泊西南时期(760—771年)条,终年59岁。。

登高

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长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整体感知这首诗给你的总体感受是什么?凄楚、悲伤、痛苦、孤独、沉郁、顿挫杜甫诗风:【沉郁顿挫】沉即“深”,深刻、深厚。郁即“积”,凝重、含蓄。沉郁,是指思想感情上的丰富深厚。顿挫,是指语言上的凝练沉着,以节奏的缓急相间,音调的抑扬顿挫和旋律的铿锵跌宕形成一种动人心魄的音乐美写作背景杜甫身逢战乱,从48岁开始,一直到59岁去世为止,11年中,一直在外飘零,写这首诗时已是第八个年头了,3年后病死在出蜀途中。这首诗是大历二年(公元767年)作者寄寓夔州(重庆奉节)时写的。此时“安史之乱”已结束4年,但地方军阀乘机争夺地盘,国家仍是一片混乱;再加上好友李白、高适、严武相继辞世——所有这些,像浓云一样压在杜甫心头,他是为排遣抑郁而抱病登台的。研讨思想内容一、首联写登高俯仰所见所闻,一连出现哪六个特写镜头?渲染了秋江景物的什么特点?

迅疾的秋风、高远的天空、哀鸣的猿啼、孤零冷落的小岛、水落而出的白沙、低飞盘旋的水鸟。

这些都是具有夔州三峡秋季特征的典型景物,捕捉入诗,不但形象鲜明,使人读了如临其境,而且所展示的境界,既雄浑高远,又肃杀凄凉。风急高啸哀清白飞回意境凄凉孤独无依漂泊痛苦品味语言天猿渚沙鸟意象“意”——诗人的思想、情感、意念、感兴。“象”——物象、形象。渗透着诗人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是“意”与“象”的统一。意象是诗歌中浸染了作者感情的东西,是诗人感情的载体。意境:“意”就是指作者的主观感情,“境”是指的是作者所创设的生活图景,主要是由景物构成。“意境”就是将作者的思想感情和生活图景融合在一起所塑造的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二、颔联写了萧萧而下的“无边落木(落叶)”、滚滚东流的“不尽长江”两种景物。这样的景物,对于当时55岁(逝世前3年)、飘零流落在外,同时又是一个现实主义的有阔大胸襟的诗人的杜甫来说,会产生怎样的感慨?

既感到人生短暂而渺小,历史悠远而不可逆转,因壮志未酬而产生惆怅;也会感到豁达、坦荡、胸襟开阔。

如何理解诗中出现的“猿鸣”、“飞鸟”、“落叶”、“长江”这四个意象?使人听到它的叫声感到非常悲凉。猿鸣——在空中盘旋,说明它无处停息,比喻孤独无依。飞鸟——落木——落叶飘零,已是晚秋,暗喻杜甫的人生也走到了生命的晚秋。一泻千里,比喻时间的流逝。长江——

飞鸟——在空中盘旋,说明它无处停息,比喻孤独无依。

落木——杜甫看到落叶飘零,肯定想到自己像树一样,已是晚年,已经走到了生命的晚秋。

长江——一泻千里,比喻时间的流逝。落木长江无边不尽萧萧滚滚生命之短暂时间之永恒意境:苍凉、雄浑、沉郁而悲壮沉郁高昂豁达、坦荡、开阔的胸襟品味语言下来三、如果说前两联是写景,后两联是什么?抒情。直接倾诉内心的重重愁苦。四、从“万里”、“作客”、“百年(老年)、“多病”、“独”这些字眼中,你能领悟出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身逢战乱、时值悲秋、离乡万里、漂泊他乡、人到老年、体弱多病、孤独无依,再加上国家多难,诗人身受八重愁苦。倍感老病孤独,身世凄凉,十分眷念家乡和亲人,也为国家多难忧心忡忡。五、尾联中“艰难”、“潦倒”二词形容的是国家还是个人?“苦恨”二字如何理解?这一联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境界?

既是国家,也是个人。客观上,“国破”与“家亡”是因果关系;主观上,诗人一直忧国忧民,为国家破亡忧心如焚。

从联句的对仗关系看,“苦恨”与“新停”相对,应是副词加动词,“苦”是副词“很”,“恨”是动词“遗憾”,诗人很遗憾过早的白了双鬓,不能多为国家出力。

古代知识分子大多以“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自勉,而杜甫无论穷达,都心忧天下,其思想境界之高,不愧被称为“诗圣”。

诗三、四两联是抒情,有哪些字眼充分表现了作者的情感?品味语言万:表明了离国别家,漂泊路途之远常:表明了离家万里,流浪他乡的时间之久作客:客居他乡多:感叹年老多病,精神疲惫不堪.独:感叹独自登台,形单影只,万分凄凉.恨:感叹过分的愁苦和愤恨,以致两鬓过早地斑白了.停:感叹因穷困潦倒没酒可喝,只好停下酒杯,郁积在胸中的愁闷得不到渲泄的情状.苦:是极度;极度(痛恨两鬓染霜)登高写景抒情首联仰观云天秋风俯察江水洲渚颔联仰观无边的落木俯察不尽的江水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