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讲
加快推进收入分配体制改革省委党校刘娟
热门话题
收入分配问题经济社会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就是收入分配问题。对于中国这样一个经济体制处于转轨时期的经济社会来说,处于探索阶段、还没有理顺的分配关系所导致的利益分配的非规范性和不确定性,更加重了人们对收入分配问题的关注程度。
近年来,收入分配问题始终是人们谈论的热门话题……收入分配的合理程度是衡量社会进步的重要指标当前社会关系概况[自从1990年以来,我国居民的收入差距、财富差距以及由此引发的社会心理差距日益严重。]讨论收入分配问题有较强的现实意义胡锦涛在200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加大国民收入分配调整力度,增强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众的消费能力”;“要扩大居民消费,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温家宝在2010年中央党校举办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班指出:我们不仅要通过发展,做大社会财富这个“蛋糕”,也要通过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把“蛋糕”分好,让全体人民人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要不断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改革分配制度,逐步扭转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如果说把做大社会财富这个“蛋糕”看作是政府的责任,那么,把分好社会财富这个“蛋糕”,那就是政府的良知。
目录一、改革开放以来收入分配体制的演进二、当前收入差距过分扩大问题
三、如何认识当前的收入差距四、缩小收入差距的对策措施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收入分配体制的演进切实贯彻按劳分配的原则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
效率和公平关系的变化
不同收入群体结构的变化
对缩小收入差距的关注
1、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我国实行的是平均主义分配,这种收入分配格局无法对个人产生激励作用,导致生产效率低下,而这反过来又制约了收入提高的可能性,结果导致了共同的贫穷。甚至会发生大面积饥荒。1978年,贫困率64%。1978年,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在党的文献中,第一次提出了要打破平均主义。邓小平同志在1978年底提出:分配制度的改革首先要打破平均主义的大锅饭,要让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起来。
平均主义只讲精神鼓励不讲物质利益,对少数人可以,对多数人不行;短期可以,长期不行。上工人喊人,下地人等人,干活人看人,收工人赶人。
平均主义“懒汉”束缚生产力
2、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十二届三中全会
1984年召开了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在十二届三中全会上,通过了一个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在这个决定中,第一次提出了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并首次提出,我国现阶段的按劳分配不是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的,而是在一定经济组织范围内进行的,职工收入的高低同企业经营好坏和个人贡献大小是紧密相连的,从而突破了按劳分配一统天下的传统观念。
3、党的十三大
1987年召开了十三大,十三大报告指出:“我们必须坚持的原则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它分配方式为补充,除了按劳分配这种主要方式和个体劳动所得以外,企业发行债券筹集资金,就会出现凭债权取得利息;随着股份经济的产生,就会出现股份分红;企业经营者的收入中,包含部分风险补偿;私营企业雇佣一定数量劳动力,会给企业主带来部分非劳动收入,以上这些收入,只要是合法的就应当允许。”关于分配制度和分配政策主要有两点突破:第一点,第一次提出了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方式为补充。第二点,第一次提出了非劳动收入只要是合法的,都应当允许。
4、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
1993年召开了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十四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个人收入分配要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体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允许属于个人的资本等生产要素参与收入分配。”主要有三点突破:第一点,第一次提出了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第二点,在效率和公平这个问题上,作出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这样一个选择。第三点,就是在党的文献里面,第一次提出了允许属于个人的资本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
当代西方经济学中的收入分配:四大要素的价格劳动——工资资本——利息土地——地租企业家才能——利润(管理)
5、党的十五大和十五届四中全会
1997年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允许和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
党的十五大会场1999年十五届四中全会提出:董事会、经理层等成员按职责和贡献取得报酬。
6、党的十六大2002年召开了党的十六大,在十六大报告里面,关于分配制度和分配政策主要两个突破。
第一点,第一次提出了要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
按生产要素分配,就是根据各个生产要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投入的比例和贡献大小给予相应的报酬。主要有五种形式:(1)按资本要素分配。例如,利息收入。(2)按劳动力要素分配。按劳动力的价值分配,按市场所认可的劳动量参与分配。(3)按土地等自然资源要素分配。国家、集体可以通过转让土地使用权来获取租金。(4)按技术要素分配。主要包括以专利权的形式获得专利收益或者以专利入股获得分红。(5)按管理要素分配。6、党的十六大
第二点突破,就是第一次提出了扩大中等收入者的比重。党的十六大提出:“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要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逐步提高扶贫标准和最低工资标准,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扩大转移支付,强化税收调节,打破经营垄断,创造机会公平,整顿分配秩序,逐步扭转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趋势。(1)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2)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3)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7、党的十七大热点:十七大•词典:财产性收入
“财产性收入”一般是指家庭拥有的动产(如银行存款、有价证券等)、不动产(如房屋、车辆、土地、收藏品等)所获得的收入。它包括出让财产使用权所获得的利息、租金、专利收入等;财产营运所获得的红利收入、财产增值收益等。
现在统计中常用的“人均可支配收入”,由四部分构成,按照占比大小分别是:工资性收入(工资等)、转移性收入(养老金等)、经营性收入(商业买卖收入等)和财产性收入。在“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以“工资性收入”为主,大约占到70%左右。财产性收入占比位置较小,占比大约在2%左右。在效率与公平的关系上:
——在促进效率提高的前提下,体现社会公平(十三大)——兼顾效率与公平(十四大)——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十四届三中全会)
——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十六大)——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十六届五中全会)——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十七大)
在收入分配的结构上:
——扩大中等收入者的比重,形成“橄榄型”分配结构中高低橄榄型金字塔型
中等收入者占主流的收入结构被形象地称作“橄榄型”结构,这种结构能够比较好地体现效率与公平,有利于开掘出符合大多数人利益的公平、公正的政治制度与经济制度,既促进经济发展,又保持社会稳定。从目前我国收入分配的格局看,中等收入者所占比重约为20%左右。党的十七大强调,到2020年实现“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中等收入者占多数”的目标。高收入群体控制在30%,中等收入群体扩大到62%左右,低收入群体控制在8%左右。政治家伯克说过:在成熟的社会里,
享乐将不会过分,而福利将大为普及;科学将不会特别突出,而无知将大为减少;情感将不会过于执拗,而行为将更加稳健;虽然还会有不良行为,但犯罪行为将大为减少。
富人不会太多,而穷人将大为减少。以上就是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现在,我国分配制度和分配政策的变化过程,从这个过程我们可以看出,从打破平均主义开始,到生产要素参与分配,我们分配的体制在一步一步地深化。其结果是打破了平均主义,调动了广大劳动者生产经营积极性,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提高。
二、居民收入差距过分扩大问题
调查:您认为目前我国居民的收入差距是什么状况?A、收入差距根本不严重B、收入差距不太严重C、收入差距比较严重D、收入差距很严重二、居民收入差距过分扩大问题
(一)收入差距扩大的表现(二)收入差距产生的原因(三)收入差距扩大的影响(一)收入差距扩大的表现1、整体差距扩大,收入分配的结果不公
基尼系数不断上升最高20%的收入组的收入相当于最低20%收入组的8.3倍。
柯拉多·基尼是意大利著名统计学家。基尼系数测算是按人口的百分比占全社会收入的的百分比来衡量全社会收入差距,其经济含义是:在全部居民收入中用于进行不平均分配的部分占总收入的比例。人口收入G=A/(A+B)洛伦茨曲线
1978年以来,我国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经历了由逐渐扩大到逐渐缩小,再由逐渐缩小到逐渐扩大的过程。目前,我国的基尼系数是多少?改革开放20多年来,收入差距扩大了,基尼系数也扩大了。目前我国的基尼系数有不同的版本:按照2000年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基尼系数是0.417。按照2006年8月WorldBank公布的数据,我国基尼系数是0.467(“尤其是1985年以来,中国的基尼系数上升速度创下了世界记录”)。目前已经达到0.47。不加控制地按这样速度发展下去,基尼系数还会持续上升。收入差距的剧变带来巨大的社会冲击力。根据世界银行《世界发展报告2006》提供的127个国家近年来收入分配不平等状况的指标表明,基尼系数低于中国的国家有94个,高于中国的国家只有29个,其中27个是拉丁美洲和非洲国家,亚洲只有马来西亚和菲律宾两个国家高于中国。这种状况说明,中国的基尼系数高于所有发达国家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也高于中国的历史高点。一些主要发达国家的基尼系数
2.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
年份城乡收入比年份城乡收入比
19782.5720053.2219851.8620063.2819942.8620073.3219972.4720083.3120033.2320093.33
20043.202013
3.03
2013年城乡居民收入之比连续4年下降,由2009年的3.33:1下降到3.03:1。城乡居民收入的绝对差距不断拉大2004-2013年,城乡居民收入的绝对差距从6459元扩大到18059元(26955-8896)
2008年始城乡收入绝对差距突破万元城乡居民消费差距明显消费的基础环境差异
消费的金融环境差异
消费的信息环境差异
消费的流通环境差异《社会蓝皮书》指出城市居民人均消费是农民人均消费的3.6倍.胡鞍钢的研究表明:“第一世界”为上海、北京、深圳人口占全国总人口3%,高于世界上中等收入国家水平;“第二世界”为江浙闽辽等6省人口占21.8%,高于中下等收入国家水平;“第三世界”为冀华北中部东北等地区人口占26%,低于中下等收入国家水平;“第四世界”为西部地区人口占49.2%,处于低收入水平。3.区域之间差距扩大
4.行业之间收入差距明显扩大
年份最高/最低
19851.6019901.7619952.2320002.6020054.8820107-8
广东电力系统抄表工年薪15万元、浙江某烟草公司中层年薪30万元。5、两个比重偏低的问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偏低(国民收入分配中国家所得过高,居民所得过低);劳动者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偏低(要素收入分配结构失衡)。国民收入结构及用途非生产性基本建设基金劳务费用上缴国家利润或税收劳动者工资收入资本及企业收入国家预算价格杠杆银行信贷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再分配消费基金积累基金扩大再生产基金社会后备基金个人消费基金社会消费基金近几年,国民收入在三者之间的分配出现了明显的失衡,相对于企业收入和政府收入,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呈持续下降的趋势。
两个“偏低”表明:在再分配领域,百姓劳动收入增长赶不上国家财政收入增长,国民财富向政府倾斜;在初次分配领域,过于“亲资本”,劳动者工资增长赶不上企业利润增长,企业财富向资本倾斜。城乡居民收入构成工资性收入经营性净收入财产性收入:家庭拥有的动产(银行存款、有价证券)、不动产(房屋、车辆、收藏品等)收入转移性收入:离退休金、失业救济金、赔偿金、保险索赔、住房公积金、家庭间的赠送和赡养费等城市居民农村居民大农业收入:占总收入的50%工资性收入:
占总收入的40%财产性收入:占总收入的4%转移性收入:占总收入的6%根据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近日发布的《2014中国财富报告:展望与策略》,目前中国收入前1%的富裕家庭,平均年家庭收入为115.2万元。家庭资产前10%的中国家庭,拥有63.9%的总资产.(3)地区收入差距
1997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收入最高的是上海,最低的是山西,两者差距是1.69倍,2004年这一差距增加到2.31倍(上海与宁夏)。
2004年,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最高的上海与最低的贵州两者差距为4.1倍。中等收入者比重偏低什么是中等收入者的标准?中国社科院曾经公布我国有23%的人是中产阶级,遭到质疑。亚洲开发银行近日以每日消费2—20美元为标准,认为中国有8.13亿人是中产阶级,一片哗然。2005年,我国曾宣布人均年收入2万元,户均收入6万元的为中等收入者,也没有得到公众认同。
(二)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
1.体制改革因素。2.二元经济结构体制和政策的影响
。
3.自然、地理和历史原因。4.政府对收入分配调控不到位。5.少数人通过非法手段获得非法收入。
1.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因素。
市场化改革的结果。市场经济规律的作用以及生产要素参与分配都会扩大收入差距。
——国企改革的推进和产业结构的调整,造成城镇居民下岗、失业。
——收入分配受教育程度、年龄及个人能力等个体差异因素的影响越来越大。2、市场体系与机制尚不健全。一是由于垄断和价格未理顺,造成不同行业的收入差距。垄断产业高价横行二是要素市场不完善,使社会成员的贡献无法通过市场达到正确的评价。三是市场的分割和封闭,使商品和生产要素无法在全国范围内自由流动,造成社会成员参与市场活动机会不均等而形成了较大的收入差距。*****3、制度转轨时期管理的漏洞和现行政策法规不完善、不配套,使少数人获得大量非法收入。
2.二元经济结构体制和政策的影响。
(1)对农业剩余的转移
(2)身份和机会的不平等国粹见国情象棋~中国政治的象征:一切为了保帅;麻将~中国国民的象征:互相算计,只为自己成功;京剧~中国社会的象征:所有角色已固化,从分工到举止;围棋~中国思维的象征:非白即黑,一切皆有可能;军棋~中国官场的象征:官大一级压死人;杂技~中国现状的象征,怎么折腾都为维稳;武术~中国军事的象征,架式吓人,很少制服过谁;权力、资源继承3、区位环境、历史文化、人口素质等原因东部沿海地区优越的自然条件、相对良好的基础设施、较高的人口素质和便于形成对外开放的区位优势,加上国家给东南沿海地区的特殊优惠政策,创造了比中西部地区较高的生产力,也使东、中、西三大地带收入分配差距拉大。3.自然、地理和历史原因。
地区差距
4.政府对收入分配调控不到位。
——对一些特殊行业的收入缺乏有效的监督和合理调节。——再分配调节手段不完善
垄断行业高收入的根源是什么造成了垄断收入的不正常增长?根源在于垄断经营体制本身以及其不合理的内部收入分配制度。
一方面,这些垄断企业把持着诸多关键行业,他们依靠行政性垄断经营,无偿占有和低偿使用社会公共资源,获取超额垄断利润;作为国有资产产权的代理者,一些企业从短期利益出发,把垄断利润转化为工资和福利。另一方面,当前政府部门对企业的控制与监督相对薄弱,对企业的财务约束严重偏软。允许高收入发放高福利,一些地区甚至出现了高于本地平均工资数百倍的公积金存缴额。
5.少数人通过非法手段获得非法收入。
——红、黄、蓝、白、黑,各有其道
[这是一个繁华而浮躁的年代,是一个在利益目标驱动下人人都在奔波忙碌的年代,是一个有些人在私欲膨胀之下而不惜铤而走险、滑向深渊的年代。]
寻租问题钟馗想喝酒,无须巧安排,后门开个缝,自有鬼进来。
——《光明日报》2005/2/16方成前腐后继65曾锦城:“我以一个党员的名义向组织保证,我绝不收人家的一分钱,绝不做对不起组织的一件事……”;张昆桐:“让廉政在全省高速公路上延伸”;石发亮:“一个‘廉’字值千金”,“不义之财分文不取,人情工程一件不干”。吴敬琏:“主要是机会不平等造成当前贫富差距拉得更大。”而造成机会不平等的原因,一是腐败,二是垄断。
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在作专题报告
(三)收入差距扩大的影响
1.积极影响:克服了平均主义,调动了生产要素的积极性
2.消极影响:(1)严重损害经济效率;(2)不利于扩大消费需求;(3)不利于社会稳定。(1)严重损害经济效率过大的差距不利于低收入者及家庭成员身体素质和文化素质的提高,且会引起利益冲突。近年来,很多城市的垄断行业不同幅度地提高了水、电、煤气、油等生活必需品的价格,提价的主要理由是价格过低,企业经营困难甚至亏损。但事实上,这些垄断行业员工享受着比其他行业高得多的工资和福利。居民生活必需品频繁涨价加重了居民生活负担,恶化了低收入群体的生活状况。非法高收入严重挫伤合法经营者的生产积极性,破坏人们守法经营的意愿,诱使更多的人从事非法经营(拉关系、走后门),并且导致错误价值观的形成,人人都希望通过捷径[劳动以外的方法]获取财富。不合理的行业差距不仅不会调动积极性,反而引起人们的不满和攀比(吃利润、吃资本、用于积累的公共收入减少);在行业收入差距过大的情况下,对劳动者就业而言,选择行业比提高自身素质更重要;从而对生产要素特别是劳动力流动产生误导,影响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还会形成既得利益集团,阻碍改革的顺利进行,造成体制僵化。
(2)不利于扩大消费需求:
不同收入群体形成消费断层
高收入者:有消费能力与边际消费倾向递减的矛盾
中等收入者:有一定消费能力与缺乏良好预期不敢消费的矛盾
低收入者:有消费欲望与无力消费的矛盾
高收入者的平均消费倾向为0.64
中收入者的平均消费倾向为0.89
低收入者的平均消费倾向为0.87(3)不利于社会稳定
国内外的实践证明,收入差距过分扩大特别是出现两极分化时,也是社会矛盾集中爆发时期。
我国当前既是一个发展的黄金机遇期,又是一个矛盾凸显期。宋朝.杨万里莫言下山便无难,赚得行人错喜欢,走入万山圈子里,一山过后一山拦。“相对剥夺感”——我虽然得到了很多,但我比别人得到的要少,所以有一种“相对被剥夺”的感觉,也就是“端起碗吃肉,放下碗骂娘”的心态。首先必须承认,这是很正常的现象,但现在面临的问题是怎么样来对待这种“仇富”或者“仇外”的心态。相对剥夺感遍布各行各业:教师对行政人员、技术人员对非技术人员、国有企业对民营企业、农民对城里人……从职业看,领导人或负责人和在政府或企事业单位任中层管理人员的相对剥夺感(心理不平衡感)最低,而政府或企事业单位的一般办事人员以及专业技术人员的相对剥夺感非常高,超过农工商一般从业人员。低收入者的相对剥夺感比中高收入者略高。弱势群体相对剥夺感强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调查中心组织的一次调查显示,仅有5.3%的人认为中国富人的财富是通过正当手段获取的。相关调查收入差距
危
害
性
如果收入差距扩大来自于人们认可的原因,如劳动贡献、知识能力,甚至个人机遇,收入差距不仅不会引起人们的不满,反而会成为提高效率的激励因素,这也是我们改革的初衷和目标。反之,通过利用一些非法手段,借助于权力和垄断力量来获取个人私利的行为,它在人们的心理上产生的不满效应却是巨大的。三、如何认识当前收入差距扩大问题
1.当前分配中的问题是改革和发展过程中的问题,是旧分配体制被打破而新体制未建立起来的结果,相对于计划体制下的分配体制是进步而不是退步。在现行分配制度下,收入差距存在和扩大,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一个必经阶段,但必须把收入差距控制在合理的限度内,还需要继续通过深化改革和完善体制来解决分配不公问题。
2.在从传统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的过程中,收入差距呈现扩大趋势是绝大多数工业化国家普遍存在的现象。
美国经济学家西蒙·库兹涅茨对18个国家的收入差距和经济发展水平作了对比之后,在1955年提出了“倒U曲线假设”。即收入分配的长期变动轨迹是先扩大,后缩小。倒U曲线假设:
3.当前我国收入差距处于过大区间,处在中等偏上水平,但还没有达到明显出现两极分化的程度。(1)铁饼型(2)金字塔型(3)橄榄型(1)铁饼型特征:所有社会成员的收入差距很小。好处:人与人之间的收入平等程度高,大家在收入水平上没有什么可攀比的。坏处:每个人的经济贡献不能够显示出来,不能有效形成激励机制。高收入群体中等收入群体低收入群体(2)金字塔型。特征:社会上少数人的收入水平远远处于平均水平之上,而少部分人的收入处于中等水平左右,大多数社会成员的收入水平很低,仅处于贫困线和温饱水平之间。优点:能够在短期内打破平均主义的分配格局,鼓励竞争。坏处:容易形成贫富分化,处于低收入群体的人社会认同感很低,容易引起社会动荡。高收入群体中等收入群体低收入群体(3)橄榄型特征:最富的人是少数,社会大部分成员的收入处于中等水平,而且贫困的人也是少数。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收入分配结构。要扩大中等收入阶层的比重,使分配结构更加合理化。中等收入者阶层从经济、从政治上可以构成社会稳定的基础。高收入群体中等收入群体低收入群体四、缩小收入差距的对策措施
(一)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和劳动者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二)破除城乡分割的二元分配机制,加大公共财政支农力度,调节城乡之间的收入分配差距(三)改革现行财政体制,调节地区之间的收入分配差距(四)推进垄断行业改革,调节行业之间的收入分配差距(五)健全再分配机制调节功能和力度,缩小不同群体之间的收入分配差距进一步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把蛋糕做大把蛋糕切好(一)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和劳动者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和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努力使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不低于经济增长,使劳动报酬增长不低于、甚至应略高于经济增长和企业收入增长。提高居民收入比重,实现国民财富收入分配结构改革的关键就在于重新构建财政、企业、居民三者间的利益合理分配机制。政策思路的关键在于:要把“让利于民”作为长期发展战略,彻底扭转居民收入增长速度落后于财政收入增长速度的问题。一方面,政府通过减免税费的方式让利于企业,然后由企业通过提高劳动者报酬的方式让利于职工;在企业内部,则要增强员工的利益话语权力,避免资本过度侵占劳动力报酬分配。另一方面,政府通过清理不合理收费、罚没的方式直接让利于民。
提高劳动者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完善有利于提高劳动者报酬的薪酬形成机制
1、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一是要加强国家对企业工资的调控和指导,发挥工资指导线、劳动力市场价位、行业人工成本信息对工资水平的引导作用。二是改善一线职工工资偏低、工资增长缓慢的现状。关键是监督和规范企业的分配行为,使职工工资与企业效益挂钩,随企业效益的增长而同步增长,由此限制企业利润的无序扩张,使其保持在一个合理的区间,避免企业利润侵蚀工资现象的发生。三是解决农民工的同工不同酬和工资拖欠问题,保证工资按时足额发放,让农民工真正实现“劳有所得”。提高劳动者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完善有利于提高劳动者报酬的薪酬形成机制2、进一步健全最低工资制度。加强劳动监管,规范用人单位工资支付行为,积极促进各地区根据其经济发展水平、职工平均工资、城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就业状况等相关因素变化情况,及时调整月最低工资标准和小时最低工资标准。提高劳动者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完善有利于提高劳动者报酬的薪酬形成机制3、积极推进工资集体协商制度。通过平等协商来确定本单位的工资水平、工资制度、工资标准和工资支付办法等。为此,要完善相关法律,将建立工资集体协商制度作为一种强制性的要求在企业推行。还要积极推动建立区域性、行业性和基层工会组织,加强协商谈判的主体建设。提高劳动者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完善有利于提高劳动者报酬的薪酬形成机制4、规范用工行为,严厉打击非法用工行为。防止部分国有企业一边以改革改制为名大量减员,却又从社会上大量招收临时聘用人员,变相降低劳动力成本的现象蔓延;针对一些私有、民营以及外资企业,设法降低雇工的福利待遇,随意让员工加班加点、没有节假日、没有加班费等现象,遵循《劳动合同法》给予应有的处罚。(二)破除城乡分割的二元分配机制,加大公共财政支农力度,调节城乡之间的收入分配差距打破城乡户籍藩篱,建立新型的现代城乡户籍管理制度。改变农业和农村经济长期在资源配置和国民收入分配中所处的不利地位,尽快形成有利于加强“三农”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保护劳动者按劳分配收入,创造公平择业竞争环境,逐步放开限制劳动者竞争、自由流动的制度以及一些限制劳动力流动的地方性保护规章。建立进城农民工的社保制度和公共服务制度,建立失地农民的补偿制度和社保体系。(三)改革现行财政体制,调节地区之间的收入分配差距
改革财政体制的最终目标就是让全体社会成员,不论居住地域,都能享受大体均等的公共服务。合理调节地区之间财力分配,既要有利于经济发达地区继续保持较快的发展势头,又要通过中央财政对地方的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扶持经济不发达地区的发展和老工业基地的改造。一是要真正打破既得利益的羁绊。要按照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要求,用科学规范的“因素法”代替“基数法”,重新测算地方的财政收入能力,根据科学标准确定地方的支出水平,将增量分配和存量分配统筹考虑,逐步降低保既得利益的不合理因素。选取一些不易受到人为控制的、影响各地财政收入能力和财政支出需要的客观性因素,如人口数量、城市化程度、人均GDP、人口密度等,对这些变量综合加以测算和分析,确定各地的转移支付额。根据因素来衡量各地的财政地位,提高转移支付的透明度、可预见性和客观公正性,规范中央与地方之间的财政关系,避免讨价还价现象,提高财政管理的科学化程度。二是进一步完善转移支付制度。要加大对地区间财力差异起平衡作用的一般性转移支付力度,尽量提高一般性转移支付占整个转移支付的比重;对现有专项资金进行整合,专款补助也应随着转移支付的不断完善而逐步减少,并尽量统一到一般性转移支付中来;明确财政部门为转移支付的唯一实施主体,把部门管理的资金统一归并于财政转移支付中,简化形式、规范管理,逐步建立以均等化转移支付为主,专项拨款为辅,适当向困难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倾斜的规范化转移支付制度。
三是建立横向转移支付制度。要从体制上扼制地区间差距拉大的趋势,根据区域间经济、财力的不平衡程度和省以下政府的公共服务水平等客观因素,设置横向均等化转移支付项目和指标,有效实现全国地区间财力横向均衡的调节目标。(四)推进垄断行业改革,调节行业之间的收入分配差距针对当前垄断行业改革和公平准入改革滞后的突出问题,要完善市场竞争机制,推进垄断性行业体制改革,保护民间投资合法权益,吸引更多民营资本进入垄断性行业。
3月24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四条措施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发展,其中包括“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交通电信能源基础设施、市政公用事业、国防科技工业、保障性住房建设等领域”、“鼓励和引导民营企业通过参股、控股、资产收购等多种方式参与国有企业改制重组”等内容。
第一,抓紧取消行政保护,破除垄断行业高收入的体制基础
要根据不同垄断行业的特点分类深化改革:一类是,对于已经实行政企分开、政资分开和进行初步改革,引入一定的竞争机制的电力、电信、民航、石油等行业,要完善改革措施,分清自然垄断性业务和非自然垄断性业务。对于非自然垄断性业务必须引入新的厂商参与竞争,以提高效率。另一类是,对于尚未进行深入改革的铁路、某些城市的公用事业等,要积极加快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的改革。第二,实行垄断行业利润和工资调控制度。
实行资本经营预算制度,提高垄断企业利润上缴国家的比例;对垄断行业企业收入进行全口径调控,不但要调控工资,同时要调控工资外各种收入,包括住房公积金等福利待遇和企业年金等延期支付待遇等;对垄断行业的工资总额或人工成本总额和工资水平或人均人工成本水平实行双重控制;在税收调节方面,对垄断行业加征或提高利润特别调节税。
第三,强化审计。
不仅对企业利润等主要经济指标的真实性进行审计,对企业员工特别是经营者获得的各种货币性、实物性的隐性收入,也要进行重点审计。对于违规违法的,要加大惩处力度。
第四,建立严格的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家具厂承包合同
- 2025年度智能交通系统规划设计专家聘用合同2篇
- 二零二五年度教育贷款担保人连带责任合同2篇
- 二零二五年度大型数据中心建设合同5篇
- 2024框架合同范本采购
- 2024年版软件开发项目委托合同
- 2025版特种空调销售与售后维护服务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广告发布合同的广告内容与投放渠道3篇
- 2024年水电材料供应合同3篇
- 2024建筑防水补漏工程监理合同
- 非急救转运管理制度
- 第18课《天下第一楼(节选)》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 活动策划部培训课件
- 江苏省盐城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 稻草购销合同模板
- 执法中队竞聘演讲稿
- 国有企业员工守则
- CSR社会责任管理手册模板
- 毛泽东军事思想概述(新)
- 锚杆框格梁施工技术交底
- 商户清场协议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