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八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一、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选择过程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第一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一、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选择过程
(一)新中国建立以后,我国逐步选择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在经济发展极其落后的情况下,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能集中人力、物力为大规模经济建设创造条件。1956年7月15日,国产第一辆解放牌汽车驶下装配线,中国不能制造汽车的历史宣告结束。
在没有自己现成经验的条件下,高度集中的“斯大林模式”作为当时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典型模式,必然会对我国经济体制的建立产生直接影响。
资料:新中国成立后不久,为了介绍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在经济、文化、建设等方面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学习苏联经验,中共中央决定于1955年3月在上海举办苏联经济及文化建设成就展。
因此,1955年3月建成中苏友好大厦,建筑面积计54108平方米,展出面积达2万平方米以上。1984年改名为上海展览中心。(见左图)
普遍存在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本质特征之一的思想理论认识。
1953年我国宣布第一个“五年计划”,实行计划经济。为了适应人民生活的基本需求印发了各种票证,最早是粮票、食用油票、布票等,以后各种票证几乎涉及生活的各个领域。
(二)我国原有的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体制曾起过重要的历史作用,但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经济规模的日益扩大和经济联系的日益紧密,这种体制的弊端越来越明显地凸现出来主要表现:(1)政企不分,条块分割,国家对企业统得过多过死;(2)忽视商品生产、价值规律和市场的作用;(3)分配中的平均主义严重;(4)经济形式和经营方式单一化。
(三)以毛泽东、陈云等为代表的党中央领导同志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对适合中国国情的计划经济体制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等著作中,开始对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进行反思,提出要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认为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不能只顾一头,必须兼顾三个方面。他指出,把什么东西都集中在中央和省市,不给工厂一点权力、一点机动的余地、一点利益,恐怕不妥。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和发展(1)1978——1983年: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
(2)1984——1987年: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计划与市场相结合
(3)1992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第一阶段:突破完全排斥市场调节的大一统的计划经济观念,形成了“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思想。
1979年11月26日,邓小平在会见美国不列颠百科全书出版公司编委会副主席吉布尼和加拿大麦吉尔大学东亚研究所主任林达光等谈话时指出:“说市场经济只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只有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这肯定是不正确的。社会主义为什么不可以搞市场经济,这个不能说是资本主义。”
(《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236页。)
1981年,《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正式提出,要发挥“市场调节的辅助作用”。
第二阶段,确认社会主义经济是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突破了长期以来把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重新解释了计划经济的内涵。
《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提出,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1987年党的十三大提出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新体制是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图为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
第三阶段,从根本上破除了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看作属于社会基本经济制度范畴的思想束缚,确认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1992年,邓小平提出:
“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73页。)
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图为1992年邓小平在广东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一方面体现社会主义的制度特征,另一方面又具有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作为社会主义的制度特征的主要表现: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在分配制度上,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以共同富裕为目标。在资源配置上,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起基础性作用,更好地发挥计划与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
作为市场经济一般特征的主要表现:资源配置方式:是以市场作为基础性配置手段微观层面上:企业都是独立的市场主体和法人实体在经济活动中:市场经济规律起着支配作用宏观层面上:政府的宏观调控主要是通过经济手段来实现的经济运行上:法制起着基本的保障作用市场机制配置资源过程价格生产供求企业政府调控
第一次调节(微观领域)
第二次调节(宏观领域)价值规律计划市场第二,社会主义初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制度的确立二、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三、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制度的确立
(一)我国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在所有制结构上重全民、轻集体、排挤个体、消灭私营,盲目求纯,力图建立单一的公有制经济结构。新中国成立之初,集中全国的财力人力,建成一大批国有企业,成为新中国工业化的领头羊。国有企业在新中国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从1949年的26.3%迅速攀升到1960年的90.6%,到1978年的改革开放之初,仍为77.6%。
(二)改革开放后,我党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有制结构的认识不断深化。党的十二大肯定“劳动者的个体经济是公有制经济必要的补充”。党的十三大把私营经济、中外合资合作经济、外商独资经济同个体经济一起作为公有制经济必要的和有益的补充。党的十四大强调多种所有制经济成分共同发展,是一项长期的方针。党的十五大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作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十六大提出必须毫不动摇的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不能把两者对立起来。
(三)确立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基本经济制度的依据。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这一制度的确立,是由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国情决定的:第一,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第二,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第三,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
二、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
(一)全面认识公有制的含义。
党的十五大报告明确指出:公有制经济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二)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是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必须要遵循的一条基本原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性质的根本体现,是劳动人民当家作主的经济基础公有制是社会化大生产发展的客观要求公有制对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具有关键性作用
我国的国有经济,是指生产资料归全体社会成员共同所有、并与较高的社会化生产力相适应的公有制经济。中国电信、国有银行、中国石化、长虹电子集团公司、中粮集团、上海宝钢集团公司等。
集体经济是指部分劳动群众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并与社会化生产相适应的一种公有制经济。乡镇企业、街道工厂、农村信用社等。
(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它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作用和对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上。
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这是就全国而言,有的地方、有的产业可以有所差别。公有资产占优势,要有量的优势,更要注重质的提高。国有经济发挥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三、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非公有制经济主要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非公有制成分等。
1.个体经济,是指劳动者个人占有生产资料,并以个人(包括家庭成员)劳动为基础,劳动所得由个体劳动者支配的一种小私有制经济。日常生活中的小商店、理发店、小吃部
2.私营经济,是指以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和雇佣劳动为基础,以获取利润为生产经营目的的私有制经济。
3.中外合资合作经济和外商独资经济是指外国投资者和港澳台投资者根据我国法律、法规在我国大陆开办的独资企业,合资企业和合作企业中的外商和港澳台投资部分。
(二)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加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邓小平:“我们吸收外资,允许个体经济发展,不会影响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这一基本点。相反地,吸收外资也好,允许个体经济的存在和发展也好,归根到底,是要更有利地发展生产力,加强公有制经济。”(《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49页。)
(三)促进非公有制经济的健康发展促使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既要对它们鼓励和支持,又要对它们进行引导。一方面要放宽市场准入与其他企业享受同等待遇支持非公有制中小企业的发展,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做强做大完善保护私人财产的法律制度依法加强监督和管理改进对非公有制企业的服务和监管讨论:以下面的事件为例,你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成功的关键是什么,你赞成哪种观点?
去年年初,“黄勇广告打假案”作出一审判决,有期徒刑7年。黄勇向309家电视台敲诈240余万元。
观点一:不能射杀森林里的啄木鸟。观点二:做了一件大好事。第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
收入差距拉大的现状
收入分配领域开始出现利益关系失衡现象,其中有些问题已经十分突出。总收入差距扩大。基尼系数已由1988年的0.341扩大为2003年的0.448;2004年0.47;
2011年达到0.55。基尼系数,按照联合国有关组织规定:
若低于0.2表示收入绝对平均;
0.2-0.3表示比较平均;
0.3-0.4表示相对合理;
0.4-0.5表示收入差距较大;
0.5-0.6以上表示收入差距悬殊;
0.6以上代表随时可能发生社会动乱。
一、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
二、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三、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一、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一)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
1.在社会主义社会,个人收入分配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则,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马克思:“消费资料的任何一种分配都不过是生产条件本身分配的结果。”
2.社会主义所以必须实行按劳分配是由社会主义公有制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的。(1)社会主义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所有制基础。(2)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
3.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和客观要求
以劳动作为分配个人收入的尺度,按照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数量和质量分配个人收入,等量劳动领取等量报酬,多劳多得,少劳少得,有劳动能力而不参加社会劳动的人,没有权利向社会领取报酬。
(二)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体现在按劳分配是全社会分配领域中主体的分配原则,也体现在它是公有制经济内部主体的分配原则。资料:宝钢岗效薪级工资制
宝钢将企业的整体效益和岗位的劳动要素、劳动贡献作为工资分配的基本要素,建立起以岗效薪级工资制为主要内容的基本工资制度,将企业的整体效益和岗位的劳动贡献作为工资分配的基本要素。
岗效薪级工资由岗位薪级工资、年功工资、业绩工资(即奖金)3个工资单元组成。
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十分重视坚持按劳分配原则,反对平均主义的问题。指出:“不讲多劳多得,不重视物质利益,对少数先进分子可以,对广大群众不行,一段时间可以,长期不行。革命精神是非常宝贵的,没有革命精神就没有革命行动。但是,革命是在物质利益的基础上产生的,如果只讲牺牲精神,不讲物质利益,那就是唯心论。”
(三)坚持按劳分配原则,必须克服平均主义分配倾向。1.按劳分配以外的多种分配方式,其实质就是按对生产要素的占有状况进行分配。
社会生产要素可以分成两大类,一类是各种物质生产条件,如土地等自然资源以及生产厂房、设备、原材料等;另一类则是人的劳动,包括人们在生产过程中提供的活劳动、技术、信息、管理等。二、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一)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是必然的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必然性
(1)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长期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决定了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结构。(2)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多样化也决定了分配形式的多样化。(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
按生产要素分配有多种不同的分配形式,就其内容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一是以劳动作为生产要素参与分配。二是劳动以外的生产要素所有者参与分配。三是管理和知识产权类的生产要素,如科技发明、创造、信息、专利等参与分配。(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类型
资料:我国收入分配政策的演变
(1)1949-1957年。1952年第一次工资改革,统一以“工资分”为计算单位,确定职工、工人的工资等级制度,1957年,全国实行了以工资制取代供给制的工资改革措施,全民所有制职工年平均工资比1952年增长42.8%。
(2)1958-1978年。在工资政策上,1958年起对工资制度作了改革,取消了计件工资,一律实行计时工资,超额奖改为综合奖。加上文化大革命,职工货币工资大幅度下降,加上物价上涨,职工实际工资逐年下降。
(3)1978年底--1986年。为打破平均主义,坚持按劳分配。1978年从农村兴起的联产承包制以“交足国家的、留够集体的、剩下全是自己的”分配方式,否定了长期以“工分”为标准的平均主义分配,体现了按劳分配的多劳多得原则。
十二届三中全会的《决定》提出:“农村实行承包责任制的基本经验适用于城市”,企业工资和奖金同经济效益挂钩,企业内部分配扩大工资差别;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实行职务工资为主的结构工资制,工资收入与本人责任、劳绩相联系;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依靠勤奋劳动先富起来。
(4)1987-1992年为突破单一化分配方式,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方式为补充阶段。随着改革的发展,出现承包、租赁按经营成果分配与外资、私营、股份制企业按资、按劳动力价值分配等多种形式。十三大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分式不可能是单一的,应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分式为补充。”十四大强调允许资金收入、经营收入。
(5)1993-1996年,为实行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阶段。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确定,推动市场经济与非公有经济发展,引起收入分配结构的更大变化。十四届三中全会的《决定》总结提出: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体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6)1997年至今,为推行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阶段。十五大不仅提出个人分配制度实行“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起来”,并强调“允许和鼓励资本、技术等要素参与收益分配。”
党的十六大再次明确要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原则,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三、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一)深化分配制度改革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必须注意的两个问题:正确认识“先富”与“共富”的关系注重社会公平,防止两极分化1.正确认识“先富”与“共富”的关系。
(1)平均主义分配不能实现共同富裕。改革开放以前,虽强调按劳分配,但基本上实行的是“大体平均,略有差别”的分配政策,“大锅饭”现象严重,严重挫伤了人们的劳动积极性。背景资料:大锅饭的由来。
1958年,全国开始了人民公社化运动。人民公社之前,农民的口粮是分到一家一户的。而进入大跃进、人民公社后,口粮就由公社、生产队掌管了--这也就是众所周知的办“食堂”、“大锅饭”。当时“大锅饭”是相对于口粮分配到一家一户小锅做饭的。“大锅饭”是对分配方面存在的平均主义现象的一种形象比喻。
(2)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提出“先富带后富”的政策。
(3)在实现共富的过程中,存在富裕程度差别的客观必然性。劳动者的个人禀赋和家庭负担不同实行多种所有制经济和多种分配方式市场经济规律发生作用的结果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之间,以及不同经济领域和部门之间客观存在的差别(4)允许一部分人先富是途径,实现共同富裕是目标允许和鼓励一部分人依靠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先富”和“共富”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重点发展到一定时期,实现“共富”是重点2.注重社会公平,防止两极分化。(1)先富带后富政策不能导致两极分化
邓小平:“社会主义的目的就是要全国人民共同富裕,不是两极分化。如果我们的政策导致两极分化,我们就失败了;如果产生了什么新的资产阶级,那我们就真正走上邪路了。”
(2)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存在多种所有制和实行市场经济体制,客观上存在产生两极分化的可能性。
收入分配领域出现的利益关系失衡主要表现六个方面:总收入差距扩大城乡之间收入差距扩大地区之间收入差距扩大行业之间收入差距扩大城乡居民财产总量增加,但分布差距较大。城乡弱势人群,生活艰难。AB资料:基尼系数
基尼系数是国际上惯用的判断国民收入差距程度的一个指标,是由意大利经济学家基尼根据洛伦茨曲线发明。如下图所示,图中横坐标为人口百分比,纵坐标为收入百分比,斜线为收入分配绝对平等曲线,曲线为实际收入分配曲线,斜线和曲线之间的面积A与斜线下部的全部面积(A+B)的比值被称为基尼系数。一般地说,曲线的弧度越小,基尼系数越小,收入差距也越小。反之,弧度越大,基尼系数越大,收入差距也越大。
(3)改革收入分配制度,规范收入分配秩序,构建科学合理、公平公正的社会收入分配体系
党的十四大以来,相继提出了兼顾效率和公平与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党的十六大进一步提出,在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方面既要提倡奉献精神,又要落实分配政策,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悬殊。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发挥市场的作用,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再分配注重公平,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职能,调节差距过大的收人,规范分配秩序。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强调要注重社会公平,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切实采取有力措施解决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加大调节收入分配的力度,使全体人民都能享受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果。
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就是要通过完善分配政策使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可避免存在的收入差距保持在合法和适度的范围。
适度,就是使收入差距保持在合理的范围之内,不使因收入差距扩大而形成的社会矛盾发展到尖锐对立的地步。
合法,就是来自诚实劳动和守法经营而产生的收入差距为此必须取缔非法收入,整顿不合理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对侵吞公有财产和用偷税逃税、权钱交易等非法手段牟取利益的,坚决依法惩处对凭借行业垄断和某些特殊条件获得个人额外收入的,必须纠正要完善个人所得税制,开征有利于调节收入分配的新税种,使收入差距趋向合理,防止两极分化(二)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1.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意义江泽民:建立健全同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是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思考讨论:为什么要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2.社会保障体系的内容
社会保障体系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优抚安置和社会互助、商业保险与慈善事业等。
3.现有社会保障制度的主要内容
职工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失业保险制度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我国目前社会保障体系存在着覆盖范围窄、制度不健全、管理基础薄弱等问题,不适应人口老龄化、城镇化和就业方式多样化的要求。
按照统筹城乡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加快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逐步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有条件的地方探索建立多种形式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加强对困难群众的救助,完善城市低保、农村五保供养、特困户救助、灾民救助、城市生活无着落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等制度。贫困的农村家庭第四,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一、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三、推进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四、统筹区域发展五、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六、积极扩大就业
(一)工业化,是推动一个国家(地区)由经济不发达走向发达的重要动力,是现代化进程中不可逾越的重要阶段。
工业化,即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化过程,是近代以来经济发展的核心性内容。发达国家(地区)的经济技术之所以先进,是因为它们实现了工业化;落后国家(地区)要追求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也必须实现工业化。
一、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二)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的工业化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工业产出在整个经济中的比重提升很快,使我国在较短的时间内建成了一个初具规模、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
改革开放以来的20多年,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工业化又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但工业化的任务还远远没有完成。
广交会场馆一角广交会场馆一角
目前我国既具有各国工业化中期阶段的典型特征,同时又存在着明显的差距。如何在现有的工业化成果的基础上,尽快地完成好工业化的历史任务,仍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三)纵观世界经济发展史,工业化发展极大地推动了社会文明和进步的同时,也带来了“副产品”,失业加剧、污染严重等“工业病”。我国在工业化过程中也付出了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城乡差距拉大等巨大的代价。
小资料:我国绝大多数自然资源的人均占有量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人均矿产占有量约为世界人均水平的1/2,人均耕地、人均水资源约为世界人均水平的1/3,人均森林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1/6。我国自然资源、资本资源不足世界总量的10%。我国自然资源不仅短缺,而且开发利用不尽合理。据测算,我国每一个GDP的能耗相当于印度的1倍、美国的2.6倍、日本的5倍;每万元产值所投入的钢材是发达国家的4倍,水泥是11倍,矿产则是13倍。建国50多年来,我国的GDP增长了10多倍,矿产资源消耗却增长了40多倍。
云南偏远地区一简易桥靠卖血为生的人群
当这两个孩子长大之后,我们又该用什么来保证他们所代表的两个阶层的和睦相处?
(四)党的十六大报告强调指出,我国要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1.新型工业化道路是以信息化带动的工业化,是以科技进步为动力、以提高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为中心的工业化,是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相结合的工业化,是充分发挥我国人力资源优势的工业化。
2.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目标,是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
据分析,发达国家信息部门的贡献占到了国民生产总值的40%~65%,新兴工业化国家也已达25%~40%。信息产业的销售额早已超过了汽车、钢铁等产业部门,成为世界上名副其实的第一大产业。3.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必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是保持我国国民经济又快又好发展的一个带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
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过多地依靠扩大投资规模和增加物质投入,这种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使我们在发展过程中付出了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城乡差距拉大等巨大的代价,经济发展与能源、资源、环境的矛盾越来越尖锐,已经难以为继,不改变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就很难在越来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站稳脚跟。
对湘江水质造成严重威胁的“铬渣山”4.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要从我国特殊国情出发,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优势。
人口多,劳动力成本比较低的现实国情,要求我们既要充分利用工业化来提高劳动生产率,又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扩大就业,避免大量劳动者失业;既要在推进工业化的同时,千方百计发展高科技产业,增加就业,同时又要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优势和其他方面的优势,处理好发展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传统产业的关系,将比较优势转化为现实的国内外市场竞争能力。5.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就必须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加快二元结构的转换。
要促进城乡间资源和生产要素的流动,尽快改变农业的传统生产方式,加大对农村的支持力度,缩小城乡间差距。贵州一小煤矿的矿工
(一)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实现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城乡二元结构”:一是城乡之间的户籍壁垒;二是两种不同的资源配置制度;三是以户籍制度为基础的城乡壁垒,事实上是将城乡两部分居民分成了两种不同的社会身份。
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一个滑轮、一根麻绳、一把青草、7秒钟飞过近200米的怒江江面……为了求学,云南福贡县马吉乡的很多孩子,天天都需要冒着生命危险,依靠飞索渡江的方式,往返于波涛汹涌的怒江两岸,稍有不慎就有可能葬身怒江。
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二坪村海拔2000多米,自然气候十分恶劣,生活条件十分艰苦。李桂林、陆建芬夫妇,抛弃一切物质享受,毅然留在那块贫瘠的土地,那个悬崖上环境恶劣的村庄,这一坚持,就是18个春秋。
(二)我们党对农民、农业和农村的“三农”问题历来是高度重视的。1956年4月,毛泽东在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作了《论十大关系》的报告,初步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对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初步的探索。他提出发展国民经济必须以农业为基础;发展工业必须和发展农业同时并举;在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同时,必须充分注意发展农业和轻工业;并且强调必须十分注意处理好国家同农民的关系。
(三)改革开放以后,以邓小平为代表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十分重视农业问题。
邓小平早在1975年8月就指出:“工业支援农业,促进农业现代化,是工业的重大任务。”邓小平:“农业要现代化,才能适应工业的现代化。工业越发达,越要把农业放到第一位。这就要求工业支援农业。”
在此基础上,我们党先后制定了许多具体政策解决农村问题。比较大的有土地制度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以及农村税费改革。
(四)当前农业和农村发展仍然处在艰难的爬坡阶段,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矛盾依然突出,解决好“三农”问题仍然是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重大而艰巨的历史任务。
跨越城乡之间的鸿沟已经不是梦想。(重庆日报记者魏中元摄)
1.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实现全面小康目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必然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发展的进程明显落后于城镇。城乡之间反差巨大:一是城乡居民收入存在巨大反差。二是城乡社会事业发展存在巨大反差。三是城乡基础设施和面貌存在巨大反差。四是城乡公共资源分配存在巨大反差。扩大内需的潜力在农村,出路也在农村。
2.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破解“三农”难题的战略选择。
当前我国农业和农村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是资源短缺与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矛盾。二是农户小规模生产与实现农业集约经营的矛盾。三是农村劳动力大量富余与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的矛盾。四是农业和农村投入不足与农村要素外流的矛盾。除上述矛盾之外,扩大农业对外开放与加强国内产业保护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
(五)在工业已经发展壮大的情况下,应该并且也有条件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政策。
胡锦涛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明确提出了“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即在工业化初始阶段,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在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也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
(六)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200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了《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对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了全面部署。
“十一五”时期要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协调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2005年12月31日)
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强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产业支撑
大力提高农业科技创新和转化能力。加强农村现代流通体系建设。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积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发展循环农业。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的部署
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夯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经济基础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保障务工农民的合法权益。稳定、完善、强化对农业和农民的直接补贴政策。加强扶贫开发工作。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物质条件
大力加强农田水利、耕地质量和生态建设。加快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村庄规划和人居环境治理。
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健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体制保障
进一步深化以农村税费改革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综合改革。加快推进农村金融改革。统筹推进农村其他改革。
加强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完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乡村治理机制不断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和创造力。切实维护农民的民主权利。培育农村新型社会化服务组织。
(一)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提出。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综合分析世界发展大势和我国所处历史阶段,作出了推进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决策。三、推进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
(二)创新型国家提出的背景:
进入21世纪,在科学技术的引领和推动下,人类正经历着从工业社会向知识社会的演进。
胡锦涛:进入21世纪,世界新科技革命发展的势头更加迅猛,正孕育着新的重大突破。信息科技将进一步成为推动经济增长和知识传播应用进程的重要引擎,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将进一步对改善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发挥关键作用,能源科技将进一步为化解世界性能源和环境问题开辟途径,纳米科技将进一步带来深刻的技术变革,空间科技将进一步促进人类对太空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基础研究的重大突破将进一步为人类认知客观规律、推动技术和经济发展展现新的前景。
(三)创新型国家的含义。
将科技创新作为国家基本战略,大幅度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从而形成强大的国家竞争优势。
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贯穿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方针
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自主创新,是从增强国家创新能力出发,加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重点跨越,就是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选择具有一定基础和优势、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的关键领域,集中力量、重点突破,实现跨越式发展。支撑发展,就是从现实的紧迫需求出发,着力突破重大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支撑经济社会持续协调发展。引领未来,就是着眼长远,超前部署前沿技术和基础研究,创造新的市场需求,培育新兴产业,引领未来经济社会发展。
(五)建设创新型国家,科技是关键,人才是核心,教育是基础。
邓小平说:“我们的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素量和质量。一个十亿人口的大国,教育搞上去了,人才资源的巨大优势是任何国家比不了的。有了人才优势,再加上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我们的目标就有把握达到。”(《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20页)
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
(一)区域经济是指一定区域范围内的经济活动。
一个国家不同区域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制约与影响,其发展是不平衡的。采用适当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对一个国家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统筹区域发展,促进地区协调发展,缩小区域间的发展差距,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则。
(三)改革开放以来,各地区都有很大发展,但地区发展的差距也在不断扩大。统筹区域发展,缩小区域间的发展差距,不仅是经济问题,也是政治问题,不仅关系现代化建设的全局,也关系社会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四大功能板块的GDP总值及所占比例表GDP(亿元)所占比例(%)全国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东北地区163240.4488433.1032088.3027585.1715133.87100.054.119.716.99.3注: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北京、天津和上海采用户籍人口计算,其他地区采用常住人口计算。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5》
(四)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立足现实,面向未来,为我国制定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提出了包括促进东西部地区经济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的“两个大局”思想。
邓小平在1988年9月指出:“沿海地区要加快对外开放,使这个拥有两亿人口的广大地带较快地先发展起来,从而带动内地更好地发展,这是一个事关大局的问题。内地要顾全这个大局。反过来,发展到一定的时候,又要求沿海拿出更多力量帮助内地发展,这也是个大局。那时候沿海也要服从这个大局。”(《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77~278页)深圳市民在邓小平像前照相留念,表达怀念之情
为了实现国家“三步走”的发展战略,鼓励一部分有条件的地区先发展起来,发挥增长极的作用,从1979年开始,全国经济重心开始向东部倾斜。东南沿海地区的经济得以飞速发展。
1979年7月1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试办经济特区。1980年8月,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完成设置特区的立法程序。
此后,“三来一补”、“外来妹”、“合资厂”等名词渐进人们视野。深圳与对面的香港
(五)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进一步提出了促进地区协调发展的战略布局:坚持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加快发展,形成东中西互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新格局。这是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加快现代化全局出发作出的总体战略部署。
资料:十六届五中全会一致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首次对东、中、西、东北“四大板块”的战略布局作了完整的表述,即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并首次明确了区域协调发展的“四大机制”,即市场机制、合作机制、互助机制和扶持机制。1.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提出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按照邓小平的“两个大局”思想,在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上明确提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这是面向新世纪新形势新任务而作出的重大决策。
西部地区(12省、区、市)人均收入和支出及占全国比例表年份19901995200020032004人均年收入(元)占全国比例(全国=1)人均消费性支出(元)占全国比例(全国=1)1401.740.921156.420.903773.520.883191.030.905516.950.874534.690.907742.680.855859.540.908601.170.856433.580.90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5》。2006年4月17日,停放在北京马连道附近大街旁的车辆落满沙尘。当日,北京出现浮尘天气。
法新社在一则电讯中这样描绘沙尘暴向北京炫耀其威力:一觉醒来,北京市民发现他们的城市覆盖了一层薄薄的黄土。开车上班的人发现,由于夜间吹来的黄土,他们的汽车已经变成了棕黄色。
这些沙尘再次提醒他们,沙漠正在不断向中国的首都推进,进一步的沙漠化已经影响到4亿多人的生活。西部大开发必须考虑西部的地理条件为实现西部大开发的战略目标,今后的四大战略重点工作: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是西部大开发的基础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是西部大开发的根本性措施调整产业结构,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经济,是西部大开发的关键发展科技教育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条件新华网乌鲁木齐2006年9月4日电9月3日,银川中阿语女子学校开学,该校今年招收的38名维吾尔族贫困女童将在这里进行为期三年的阿拉伯语言学习。由宁夏爱心人士捐助设立的“民间春蕾计划”开展五年来,帮助近200名维吾尔族女孩完成学业,在教育、外贸、物流等行业从事阿拉伯语翻译工作,依靠自己所学的知识告别贫困。2.振兴东北战略
东北有较好的产业基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国家把东北视为国家建设的“基石”,东北成为国家的重点工业基地。改革开放后,特别是在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由于资源枯竭、设备老化、观念陈旧等诸多原因,东北经济发展缓慢。
东北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面积近80万平方公里,人口达1亿1千万,约占全国人口的8%。东北是我国一个重工业的生产基地,其中以设备和原料生产尤为重要。主要的工业有钢铁业、汽车制造业、船舶制造业、飞机制造业、军用设备制造业等。
振兴东北,重点要突出体制机制创新,着力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和国有企业改革,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扩大对内对外开放;抓好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大力发展科技教育文化事业。沈阳夜景
振兴东北战略实施以来,取得了较大成绩。2004年,辽宁省、吉林省和黑龙江省的GDP为6872.65亿元、2958.21亿元和5303亿元,比2003年增加870.11亿元、435.59亿元和873亿元。
由于近年资源价格的上升,导致东北三省的GDP增长速度比以前有所提高,整个区域的GDP增长速度达到12.3%,增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8个百分点。大连一角3.中部崛起战略
中部六省是全国粮棉油等农产品主产区和主要能源、原材料工业基地,其能源和低成本的劳动力资源为东部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支持。近年来中部地区发展面临较多问题,在全国的增长速度处于后列,形成了事实上的“中部塌陷”。
中部六省土地面积102.7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10.7%;2004年,总人口3.65亿人,占全国的28.1%;2004年GDP总量为32088.30亿元,占全国的19.7%。
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是我国发展新阶段整体战略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是统筹区域发展,促进东中西互动,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充分发挥中部发展潜力、推进我国经济发展和扩大对外开放的迫切需要;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2005年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一五’’规划《建议》正式写进了“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并指出,中部地区要抓好粮食主产区建设,发展有比较优势的能源和制造业,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建立现代市场体系,在发挥承东启西和产业发展优势中崛起。由此,中部崛起正式成为我国区域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歌舞《中华情》。(中国江西新闻网记者魏传举摄)
东部地区在改革开放以后得益于国家政策的支持,经济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如深圳特区、海南经济特区的设立,带动了“珠三角”经济的崛起;国家开发上海浦东政策令“长三角”经济出现迅速超越。
4.东部率先发展长三角示意图珠三角示意图
东部在经济起飞过程中,支撑经济增长的动力,有相当一部分是靠高投人、高消耗和高污染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实现的。土地日趋紧张、能源难以为继、城市超负荷承载、环境严重透支等难题,已经成为东部地区经济继续发展的制约因素。
东部地区区域内各个地区发展也是不平衡的,有些地区经济较发达,有些地区经济较落后。
在金温铁路沿钱上,小贩利用停车的机会用竹竿挑起食品和乘客交易,这种买卖方式对双方的诚信都是一种考验。在利益的驱使下,小贩们只能承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窗帘安装方案的DIY指南
- 作业安全领域
- 如何开展好集教活动
- 新教师入职培训心得总结
- 脑科症状护理个案分析
- 青少年防灾教育方案
- 第二类医疗器械市场准入管理流程
- 《社戏》公开课课件
- 建筑供配电与照明技术 课件 第一章 基础知识
- 2024年办公工位收购合同范本
- 工程项目管理习题及参考答案
- 工字钢承重表
- 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第一学期期中科学阶段性检测试卷
- JTG-T 3652-2022 跨海钢箱梁桥大节段施工技术规程
- 骨科健康科普知识
- 重症医学科主任述职报告
- 高中数学奥赛辅导教材(共十讲)
- 警航无人机培训考试题库大全-下(判断题)
-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第八版
- 教学整本书阅读课《安徒生童话》(教案)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 2024年河南资本集团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