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西医治疗儿童过敏性鼻炎临床观察_第1页
2023年中西医治疗儿童过敏性鼻炎临床观察_第2页
2023年中西医治疗儿童过敏性鼻炎临床观察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西医治疗儿童过敏性鼻炎临床观察[摘要]目的:观看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过敏性鼻炎的效果。方法:86例随机分为对比组和观看组各43例。两组均用盐酸西替利嗪片治疗,观看组加用皂荚外治。结果:总有效率观看组高于对比组(P<0.05),治疗后症状总积分观看组低于对比组(P<0.05),复发率观看组低于对比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过敏性鼻炎效果较好。

[关键词]过敏性鼻炎;儿童;中西医结合;对比治疗观看

过敏性鼻炎又称变应性鼻炎,主要表现为鼻黏膜病变的变态反应,儿童、青少年为高发群体[1]。目前西医常用糖皮质激素鼻喷剂、抗过敏药物治疗,由于家长对药物不良反应存在较多顾虑,故造成临床用药有较大局限性[2]。我院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过敏性鼻炎取得较好效果,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共86例,均为2022年6月至2022年12月我院门诊收治的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各43例。对比组男24例,女19例;年龄6~11岁,平均(8.41±1.62)岁;病程3个月~6年,平均(2.53±1.89)年。观看组男25例,女18例;年龄6~12岁,平均(8.52±1.83)岁;病程5个月~4年,平均(2.56±1.76)年。两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诊断标准:西医参照《儿童变应性鼻炎诊断和治疗指南(2022年,重庆)》[3]制定。①具备临床症状(打喷嚏、流清涕、鼻痒、鼻塞)2个以上;②血清特异性lgE检测任何1项结果呈阳性。中医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4]。鼻黏膜苍白、水肿,伴有乏力、气短、多汗、面白,舌淡苔薄白,脉浮。纳入标准:①符合西医及中医诊断标准;②病程大于等于3个月;③年龄6~12岁;④30日内未使用激素类、抗组胺药物;⑤知情同意。排解标准:①合并鼻息肉;②肝、肾、心等重要疾病;③精神障碍。

2治疗方法

两组均予盐酸西替利嗪片(深圳致君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00386)口服,每次10mg,日1次。观看组加用皂荚。取皂荚3g(去皮、籽),切碎并以蜜水拌,微炒黄(文火)后研为细末,每次取0.1~0.2g,吹入鼻腔或和水点鼻腔,同时取皂荚末和食醋,调和成膏,取豆粒大小,敷于双侧鼻旁迎香穴,早晚各1次。两组均治疗2周,并随访6个月。

3观看指标

据《变应性鼻炎的诊治原则和推举方案(2022年,兰州)》[5]的评分法对4个主要个症状(喷嚏、鼻痒、流涕、鼻塞)进行评分。计分标准:1分(喷嚏3~5个/次,擤鼻次数小于等于日4次,有意识吸气时有鼻塞感觉,存在间断性鼻痒);2分(喷嚏6~10个/次,擤鼻次数日5~9次,存在间歇性或交互性鼻塞,存在蚁行感鼻痒,但可忍受);3分(喷嚏大于等于11个/次,擤鼻次数日大于等于10次,几乎全天用口呼吸,存在蚁行感鼻痒,难以忍受)。用SPSS17.0软件处理,计数资料以(%)表示、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疗效标准

[6]痊愈:症状消逝,随访期间未复发。显效:症状改善显著,随访期间有偶然复发状况,但次数较治疗前少。有效:症状有所改善,发病次数、严峻程度较治疗前少(低)。无效:症状无明显改善。

5治疗结果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两组症状总积分比较见表2。

6争论

过敏性鼻炎季节性较强,具有缠绵难愈、迁延反复特点[7]。西医治疗虽短期临床效果明显,但易存在复发状况,且药物不良反应易对患儿生长发育产生影响。盐酸西替利嗪可抑制变态反应初期组胺传递,削减炎症细胞在体内移动,对嗜酸粒等感染细胞的趋化与活化及其在皮肤组织的浸润有极好的抑制效果[8]。鼻炎属中医“鼻鼽”范畴。脏腑虚损、感受风寒为其病机,且与肺、脾、肾关系亲密。由于小儿形体娇嫩,脏腑功能发育不成熟,易受风邪侵袭,且随季节变换会夹杂其他邪气,从而引发鼻鼽。鼻病用皂荚治疗自古有之,明代《丹溪心法附余》记载:“通关散吹少许入鼻取嚏”。通关散由皂荚、细辛、鹅不食草组成,具有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