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第二讲_第1页
国际贸易第二讲_第2页
国际贸易第二讲_第3页
国际贸易第二讲_第4页
国际贸易第二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贸易的静态利益和动态利益静态利益1、交换什么?(国际贸易模式)2、为什么会交换?(国际贸易发生的原因)3、交换会产生什么影响?(国际贸易的利益)静态利益开展贸易后,贸易双方所获得的直接的经济利益,即在经济总量不增加、生产技术条件没有改进的前提下,通过贸易交换而实现的实际福利的增长。

贸易利益的源泉贸易的利益主要来源于生产贸易利益的获得必须以国际贸易为条件动态利益开展国际贸易,必然使市场竞争机制充分发挥作用,从而刺激企业素质的提高,增强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出口企业国内企业进口商品外国生产同类产品的企业国际市场国内市场开展国际贸易,有利于开拓新的市场,促进经济增长出口进口市场扩大规模经济成本降低就业增加经济增长引导新产业成长进口替代工业的发展工业化开展国际贸易,必然激发企业的创新机制,推动技术进步进口竞争出口国际竞争的压力创新的动力使创新活动所获得的收益上升信息的交流,不断完善技术技术的出口技术创新技术的进口开展国际贸易能加速资金积累开展国际贸易,有利于促进一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开展国际贸易,必然带来人员的交流、文化的传播和思想的交换,从而对一国的政治、文化和社会进步产生积极影响国际贸易发展的历程

(一) 古代的国家贸易(二) 地理大发现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三) 工业革命后的国际贸易(四) 战后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古代的国家贸易公元前3500年前后公元100年前后公元11C—13C公元14C

人类文明开始在中东出现

基督教、犹太教、伊斯兰教发源于中东

农业、城市、贸易也最早在中东出现

地中海的罗马帝国

中东的帕提亚帝国

印度的贵霜帝国

中国的汉王朝

十字军东征—使西欧融入了世界

使地中海成为欧亚大陆贸易的海上通道

地中海贸易区

北海和波罗的海贸易区罗斯贸易区丝绸之路东亚贸易区

南亚贸易区欧亚地中海红海印度洋地中海波斯湾阿拉伯海公元14C末—15C公元1431年公元1492年公元1497年维尔和 葡萄牙

土耳其奥斯曼帝国的崛起

欧洲国家寻找新的贸易通道哥伦布 意大利葡萄牙 达.迦马公元1519年西班牙 麦哲伦地理大发现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世界贸易造船航海设备火药指南针传播上帝福音的宗教动力贸易牟利地理大发现对国际贸易发展的影响使欧洲的经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出现了商业革命引发了了长达两个世纪的殖民扩张和殖民贸易,推动了洲与洲之间的贸易欧洲——美洲 纺织品、金属制品、家具、家庭用具、酒和其他消费品非洲——美洲 奴隶美洲——欧洲 黄金、白银、烟草、棉花、粮食、海洋产品、糖欧洲——亚洲 香料、丝织品、茶、咖啡贸易流向工业革命后的国际贸易第一阶段1770年—1870年第二阶段1870年—20C初以英国为中心纺织、冶金、煤炭成为英国工业革命中建立起来的三大支柱产业阿克莱—水力纺纱机哈格里夫斯—多轴纺纱机(珍妮机) 瓦特—蒸汽机 德尔比父子—煤与焦碳混合石灰炼铁法主要发生在德国和美国科学指导下的技术革命在工业生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贝色麦、西门子-马丁、托马斯—炼钢法 发电技术照明技术 电讯技术、化学产品产业革命对国际贸易发展的影响大大提升了劳动生产力,促进了生产大大促进了交通的发展,铁路、轮船、汽车以及电报电话的应用将整个世界连为一个整体,国际贸易变得更加迅速和方便工业革命使世界从单一的农业社会转向以工业生产为主的现代经济18C初—19C初1800—1870年1870年—1913年1倍多9.6倍51.3--184亿美元贸易总额的变化贸易结构的变化机器纺织品特别是棉纺织品成为欧洲的大宗出口产品大宗工业原料成为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国家主要出口产品机器设备和金属制品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迅速上升农产品特别是谷物贸易大大增加战后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二战后国际贸易飞速增长(1950—2000)

610—61328

名义100

实际15

6%1914年—1945年世界经济和国际贸易波动和萧条时期世界出口总额(亿¥)1924年—275.95

1929年—327.50

1937年—254.80传统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

一、重商主义的理论与政策背景重商主义是十五世纪至十七世纪欧洲资本原始积累时期代表商业资本利益的经济思想和政策体系。地理大发现以前,欧洲的商业贸易活动主要是在城镇及其周边地区进行的地方性经济活动。当时欧洲的社会经济形态仍是以农业为主体的自然经济,只是在少数人口聚集的大城市和中小城镇分布着一些工匠店铺和手工业作坊,生产少量的生活日用品,交由商人向市场销售。即便有些长途贸易,也只是零星进行,且规模很小。十五世纪末十六世纪初的地理大发现打开了欧洲通往东方的航路,出于对海外贸易丰厚利润的贪婪追求,国际贸易彻底地冲破了地域的限制,地中海沿岸的帆船和马可•波罗时代的驼队,已被往来穿梭航行于各大洋的大型商船队所取代。商业活动,尤其是海外贸易的大发展,在给各欧洲大国带来源源不断的金银财富的同时,亦使商品货币关系渗透到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社会财富的重心由土地向黄金白银等贵金属转移,进而一方面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金银即为财富,财富就是金银”成为了社会各阶层的普遍共识。另一方面也使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商人阶级凭借雄厚的经济实力,社会地位大大提高,迅速上升到了支配地位。农民、手工业者,甚至封建统治者,都在相当程度上产生了对商业资本的依赖性。这种社会大变革反映到上层建筑的思想意识形态领域,就表现为重商主义的兴起。托马斯·孟和重商主义托马斯·孟(ThomasMan,1571—1641):英国晚期重商主义最主要的代表,英国东印度公司的董事和政府贸易委员会委员,贸易差额论的创始人。1621年发表了《英国与东印度的贸易》,后经彻底改写,在他死后,于1664年由其子约翰·孟以《英国得自对外贸易的财富》书名发表(又名《对外贸易差额是衡量我国财富的尺度》),马克思称它为重商主义的“福音书”。(一)重商主义的基本思想重商主义用静止的观点看待社会财富。认为特定时期社会拥有的金量总是一定的,故在两国间的贸易中,“A国于贸易之所得,恰为B国于贸易之所失”。也就是说,重商主义认为贸易是“零和游戏规则”(RulesoftheZero-or-sumGame)。重商主义经历两个发展阶段早期重商主义阶段和晚期重商主义阶段。大约从15世纪到16世纪中叶是早期重商主义阶段,这一时期的重商主义又被称为“货币主义y(Monetar5:m),或“重金主义”(BMmonism),晚期重商主义.或称之为“重工主义”(1ndMstria比m)。约从16世纪上半叶到17世纪中叶。两个阶段重商主义的基本思想是一致的,他们都把货币作为衡量一国富裕程度的标准。但是,在如何增加货币财富的问题上,他们有不同的看法和主张,各自采取的措施和办法也不尽相同。

货币差额论以约翰•海尔斯(JohnHales)和威廉•斯塔福德(WilliamStafford)为主要代表的早期重商主义要求在每一宗贸易中都要严格地实现出超,以赚取金银,他们的主张被称为货币差额论。在他们看来,“必须想方设法使出口大于进口,因为差额部分一定会带来金币或金条的流入”,一旦因贸易入超,金银货币就会外流,早期重商主义是将货币与商品绝对地对立起来,他们还不明白原料贸易可以带来丰厚利润的道理。

贸易差额论晚期重商主义最大的进步就在于他们已经看到了原料贸易与成品贸易之间巨大的利润差额,明白了“握有货物的人不缺钱花”的道理,主张在必要时,应日日夜夜地寻找机会把国家的剩余货物以制成品形式推销给外国人,以换取黄金与白银。晚期重商主义最主要的代表人物是托马斯•孟(ThomasMun)。1、社会财富观货币、金银等贵金属是社会财富的主要形态,只有能真正实现为货币的东西,才可以算做财富,因此.财富就是货币,货币就是财富。坚持一切经济活动的目的都是为了获取货币或金银的观点,并把货币的多寡视为衡量富裕程度的标准。2、财富源泉观。重商主义认为,财富的源泉,除了开采金银矿藏之外,就是对外贸易。商人手中的货币,只有通过流通才能增加。因此,重商主义的着眼点只局限于流通领域,认为流通领域是财富的源泉,只有依靠流通领域才能使社会财富不断增加;也只有在流通领域中产品价值的追加即贱买贵卖才能获得利润,才能获得更多的金银货币。他们还认为,外贸不仅能使本国的产品通过出口化为金银流回本国,而且也是利润的源泉。但是,在国内贸易中,一部分人得到的是另一部分人所失去的,这种贸易不能给一国带来利润,从而不能增加货币财富总量。只有对外贸易才能使财富增加,使资本增值,使国家富足。而在对外贸易中,又必须遵循多卖少买、多收入少支出的原则,做到出口大于进口,保证贸易顺差,使金银源源不断地流入本国。3、国家干预经济的主张。在重商主义者看来,同家干预经济活动,是保障财富增长的重要于段,也是国家致富的可靠保证。为了使外国货币大量流入国内,就必须发展对外贸易,必须出国家来控制国民经济的活动。因此,重商主义者提出巩固和增强户央集权国家的实力,并极力主张国家采取各种立法手段和行政措施,制定保护工商业的政策,以保证整个国民经济活动符合扩大出口和货币输入的要求。(二)重商主义的政策措施重商主义的政策措施为了实现通过取得海外贸易顺差尽可能占有金银财富的目的,重商主义在国际贸易政策上坚决地主张:1、采取一系列强制性的措施和手段,促进出口抑制进口。重商主义实行的是典型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集中地体现为政府对贸易活动,尤其是对同殖民地之间贸易的高度垄断和管制、高筑关税壁垒保护国内市场以及严格禁止输出金银等等。2、财富来自对外贸易的顺差,即来自出口大于进口。但不可能各国都有顺差,即贸易中一国之获利必为另一国之损失,因此,倡导民族主义,并主张用强大的海军和舰队保护自己国家的利益。3、对本国不能生产的原料免税,但对本国能生产的制成品和原料保护,并严格限制原料出口。4、殖民化和对殖民地贸易的垄断。5、反对阻止国内贸易的各种通行费、税收和其他限制。这就是实行国内自由贸易。6、实现这些政策需要一个强大的中央政府。7、鼓励人口增加和辛勤劳动。(三)对重商主义的评价作为一种经济学说,重商主义最早从理论上考察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提出关于国家财富、财富形式和增加财富的方法等问题。重商主义代表人物在研究以上问题时,由于受到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运动的很大影响,开始从中世纪封建社会传统观念的束缚中摆脱出来。他们逐渐抛弃封建社会神学家的那种用宗教来解释经济现象的方法,并根据世俗的精神而不是根据神学的精神来寻找经济现象之间的联系。但是他们把研究对象仅仅停留在流通领域,并从商业资本运动出发来观察经济现象、分析经济问题。从商品流通领域来研究货币一商品一货币(c—w—c’)的运动,并认为一切活动都只是为了攫取金银货币,这充分反映了资本积累时期新兴的资产阶级对金银财富、对货币资本的强烈渴望。正因为他们把研究问题的视野局限于市场交换,他们寻找的这种联系也就只能是流通领域内的联系

二绝对优势理论

英国政治经济学家。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代表和理论体系的建立者。出生于苏格兰,父亲是律师兼海关官吏。17岁获格拉斯哥大学硕士学位,又入牛津大学学习,1746年毕业。先后在爱丁堡大学和格拉斯哥大学任教授、副校长,讲授自然哲学、伦理学、法学、政治学。1759年出版《道德情操论》。1762年获格拉斯哥大学博士学位。1764年任布克莱希公爵的私人教师,曾前往法国,与重农学派的经济学家交往。1767年回家乡从事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和写作,1776年出版《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简称《国富论》)。后被选为格拉斯哥大学名誉校长

Adam

Smith(1723~1790)亚当·斯密1776年出版了《国民财富的性质与原因的研究》AnInquiryintotheNatureandCausesoftheWealthofNations在这部划时代的著作中,斯密对重商主义进行了全面的理论清算,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了古典国际贸易理论的基本框架。斯密经济思想的核心——自由放任斯密将新兴的资产阶级关于人人都享有生而具之的自由、生活和拥有财产的“天赋权力”的政治主张引入经济学研究领域,提出了“自由放任”(LaissezFaire)的经济思想。在斯密看来,在每个社会成员都有其自身的物质利益,且都为着实现个人物质利益最大化而孜孜追求的社会里,政府对经济的管制与垄断不仅没有必要,而且是有害的。倘若政府反其道而行之,推行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则国民财富自然会极大地涌流出来,个人利益与社会公众的利益不仅没有矛盾,反而还会完美和谐地结合在一起。这是因为有一只“看不见的手”(InvisibleHand)在起着具有决定意义的支配作用。斯密批评了重商主义将金银等贵金属同财富等同起来的错误财富观,认为“一个国家的财富并不仅仅由黄金和白银构成,而是还应该包括该国拥有的土地、房产和各种可供消费的商品”开展海外贸易固然可以获得黄金和白银,但海外贸易更具意义的作用在于开拓国际市场,增强本国的生产能力,增加商品生产,进而增加“一个国家拥有的真正的财富”(RealWealthoftheNation)。由此可见,斯密已经正确地认识到了商品与货币的关系,所谓“正真的财富”,其实就是一国所掌握的与别国交换商品的能力。

亚当•斯密认定诚如“各自拥有某种技艺的工匠都具备其他工匠所没有的优势,它们都认为互相交换彼此的产品比自己制造更为有利一样”,参与国际贸易的各国也都具备各自为他国所不具备的特有优势,只要发挥了它们各自的优势,各国就都能够获得贸易利益。亚当•斯密还积极地倡导自由贸易,并对普遍存在的贸易利益进行了较为透彻的分析论述。后人将亚当•斯密提出并加以论述的贸易思想冠之以“绝对优势理论”(AbsoluteAdvantagesTheory)之名

(一)绝对优势理论的基本思想绝对优势,是指某两个国家之间生产某种产品的劳动成本的绝对差异,即一个国家所耗费的劳动成本绝对低于另一个国家。

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说主要阐明了如下内容1、分工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国民财富。斯密认为,交换是出于利己心并为达到利己目的而进行的活动,是人类的一种天然倾向。人类的交换倾向产生分工,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巨大进步是分工的结果。他以制针业为例说明其观点。分工前,一个粗工每天至多能制造20枚针;分工后,平均每人每天可制造4800枚针,每个工人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几百倍。由此可见,分工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国民财富。

2、分工的原则是成本的绝对优势。斯密进而分析到,分工既然可以极大地提高劳动生产率,那么每个人专门从事他最有优势的产品的生产,然后彼此交换,则对每个人都是有利的。即分工的原则是成本的绝对优势或绝对利益。他以家庭之间的分工为例说明了这个道理。如果一件东西在购买时所费的代价比在家里生产时所费的小,就永远不会想要在家内生产,这是每一个精明的家长都知道的格言。裁缝不想制作自己的鞋子,而向鞋匠购买。在每一个私人家庭的行为中是精明的事情,在一个大国的行为中就很少是荒唐的了。如果外国能以比我们自己制造还便宜的商品供应我们,我们最好就用我们有优势的产业生产出来的物品的一部分向他们购买。——《国富论》第424~425页3、国际分工是各种形式分工中的最高阶段,在国际分工基础上开展国际贸易,对各国都会产生良好效果。斯密由家庭推及国家,论证了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的必要性。他认为,适用于一国内部不同个人或家庭之间的分工原则,也适用于各国之间。国际分工是各种形式分工中的最高阶段。主张,如果外国的产品比自己国内生产的要便宜,那么最好是输出在本国有利的生产条件下生产的产品,去交换外国的产品,而不要自己去生产。

4、国际分工的基础是有利的自然禀赋或后天的有利条件。斯密认为,有利的生产条件来源于有利的自然禀赋或后天的有利条件。自然禀赋和后天的条件因国家而不同,这就为国际分工提供了基础。因为有利的自然禀赋或后天的有利条件可以使一个国家生产某种产品的成本绝对低于别国而在该产品的生产和交换上处于绝对有利地位。各国按照各自的有利条件进行分工和交换,将会使各国的资源、劳动和资本得到最有效的利用,将会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增加物质财富,并使各国从贸易中获益。这便是绝对优势理论的基本精神(二)绝对优势理论下的政策主张斯密大力倡导自由贸易,主张政府应该减少直至放弃对对外贸易的垄断与管制。因为在斯密看来,即便是在国际贸易领域中,那只神奇的“看不见的手”依然在冥冥中支配着人们的经济行为,对于如何通过对外贸易实现自身的经济利益,政府只有改弦易辙,推行自由贸易的政策,才能加快本国生产与对外贸易的发展,并从中获取最大的贸易利益。“每一个人从其所处的地位出发所能做出的判断,显然比任何政治家或法典制定者为他们做出的判断要高明的多”

亚当·斯密站在新兴的产业资产阶级的立场上,坚持自由放任的经济思想,从批评重商主义的财富观入手,揭示了重商主义国际贸易政策的经济利己主义本质。在此基础上,亚当·斯密提出了自己的贸易思想,并且倡导自由贸易政策,搭建起了古典国际贸易理论和政策体系的基本框架,为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掀开了新的一页。

(四)对绝对优势理论的评价1、斯密在未作论证的情况下,假定国际贸易要求出口商品的生产具有绝对利益;那就是说,生产出口商品的产业用一定量的资本和劳工必须能生产出比任何一个对手都多的产品,这个“未作论证情况下的假定”就是著名的“斯密假定”(AdamSmith’sAssumption)根据斯密假定,如果某个国家连一个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都没有,处于全面的绝对劣势(AbsoluteDisadvantages),这个国家是否会在外界有力的竞争压力下被迫与世隔绝?在这种情况下是否还应该进行贸易?如果还进行贸易,是否还存在普遍的贸易利益?各国是否还应该坚持自由贸易的政策取向呢?这样的一系列尖锐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都不能从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贸易理论中求得答案。2、亚当•斯密的贸易理论还只是停留在或者说还只是局限于对国际贸易实践中的某个特例(其实主要是针对当时英国这一特例)展开的研究,带有极大的局限性3、斯密对于国际贸易的研究基于古典经济理论,这一理论的前提假设诸如贸易无壁垒、运输没有成本、完全竞争的市场条件等,也使得绝对优势理论具有一定的局限性4、绝对优势理论深刻指出了分工对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巨大意义。各国之间根据各自的优势进行分工,通过国际贸易使各国都能得利。解决了具有不同优势的国家之间的分工和交换的合理性。

三比较优势理论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代表。生于犹太人家庭,父亲为证券交易所经纪人。12岁到荷兰商业学校学习,14岁随父从事证券交易。1793年独立开展证券交易活动25岁时拥有200万英镑财产,随后钻研数学、物理学。1799年读亚当.斯密《国富论》后开始研究经济问题,参加了当时关于黄金价格和谷物法的讨论,1817年发表《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1819年选为下议院议员。

DavidRicardo(1772~1823)大卫•李嘉图(DavidRicardo,1772-1823)的父亲是从荷兰移民到英国的一位犹太金融家,李嘉图从十多岁起就开始在他父亲的交易所随其父从事证券金融业务。孩提时代起的耳濡目染,长期实践经验的积累,为李嘉图以后的事业辉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他执意娶一位贵格教教徒(Quaker)为妻,被其父剥夺了财产继承权以后,大卫•李嘉图开始自立门户,独立从事证券交易和房地产买卖,很快就取得了成功,二十来岁的李嘉图已经腰缠万贯,成为了伦敦证券交易所和房地产市场上炙手可热的投资家,后来又当上了英国下院议员。在经济理论研究方面,大卫•李嘉图算得上是一位大器晚成的奇才。他27岁时才第一次读到斯密的《国民财富的性质与原因的研究》,37岁发表他的第一篇经济学论文。随后就一发而不可收拾,在他14年短暂的学术生涯中,为后人留下了大量的著作、文章、笔记、书信、演说。其中,1817年出版的《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PrinciplesofPoliticalEconomyandTaxation)最具盛名。李嘉图的著作不像斯密那样结构严谨,行文没有斯密那样流畅,词句也不如斯密那样华美,但《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以更为精炼的理论架构,更加贴近现实的语言与例证,全面论述了他所生活的那个年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运行机制,使他成为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集大成者,19世纪初叶最伟大的经济学家(一)比较优势理论1、李嘉图认为国际贸易中各方的利益全然系于国际市场上各类商品的交换价值,即相对价格水平。一国国内各地区、各产业间资本、劳动等各类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是利润率均等化的根本原因。但国与国之间的要素流动则势必因各种原因而被强制性地打断,甚至完全不流动。由此,李嘉图断定,正是国际间的这种生产要素的不流动性,决定了“支配一个国家中商品相对价值的法则不能支配两个或更多国家间相互交换的商品的相对价值”。各类生产要素在国际间完全不流动,打断了国际间利润率均等化的进程,因而使一国能够比较稳定地保持在某种商品生产上的比较优势地位。

2、李嘉图认为既然国际间生产要素的不流动性打断了各国间利润均等化的进程,既然基于各种原因,每一个国家都可能有“某种具有优势的产品”,而且“这种优势还相当可观”,那么,“各国都更为合理地分配它的劳动资源,生产这种具有优势的产品”,并“将其用于相互交换,各国就都能得到更多的利益”由此可见,“两优择其甚,两劣权其轻”,是比较优势理论的基本原则。(三)比较优势理论的政策主张和积极作用1、从经济自由主义思想出发,李嘉图也极力主张推行自由贸易的政策。“所有贸易,其目的无非是为了增加生产。……同在煤炭供应不足情况下的产量相比,如果向某一制造商充分供应煤炭,他利用相同数量的资本能生产出更多的铁,这对一个国家说来是有利的。如果煤炭短缺,该制造商用同样多的资本和劳动生产出某种商品,并用该种商品去进口铁,且能达到煤炭充足供应条件下的同样数量,那么,国内铁的增加同样给国家带来利益”2、比较优势理论,尽管自李嘉图提出至今已近二百年,但仍不失为指导一般贸易实践的基本原则。不仅如此,比较优势理论的原理除了可以用于对国际贸易问题的分析以外,还有较为广泛的一般适用性。3、李嘉图站在当时新兴的产业资本家阶级的立场上,为了给产业资本所掌握的超强的工业生产能力以及由此产生的大量剩余产品寻找出路,从供给的角度,论证了开拓国际市场推进国际贸易的重要性,以及推行自由贸易政策的必要性和合理性。从这个意义上说来,可以将斯密和李嘉图的贸易思想归于贸易理论研究上的“供给派”(SchoolofSupply)。(四)评价比较优势理论第一,工业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量大大增加,产业内贸易迅速发展。这使比较优势理论在解释现实上遇到了难题。

第二,技术密集型产品贸易的比重迅速上升。在世界出口总额中,制成品出口所占比重一直在上升,其中技术密集度更高的工程产品,如汽车、飞机、科学仪器、电子产品和其他机械产品出口上升更为迅速。比较优势理论把技术作为一个外生的变量,显然无法解释这一现象。

第三,比较优势理论也存在着理论上的“硬伤”,或者说,存在理论分析上的“死角”。这是因为,在李嘉图的理论分析中,比较优势所以能够成立,全然取决于两国间两种商品生产成本对比上“度”的差异。但是,如果只是考察经过高度抽象的“2×2贸易模型”,势必存在着这样一种情况,即两国间在两种商品生产成本对比上不存在“度”的差异。

第四,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迅猛增长,且跨国公司内部贸易迅速增长。外生比较优势理论不考虑规模报酬,假定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因而没有实实在在的公司存在,这也就无法讨论范围限于公司内部的公司内贸易问题。

比较利益陷阱原因

所谓“比较优势陷阱”是指一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完全按照比较优势,生产并出口初级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则在与技术和资本密集型产品出口为主的经济发达国家的国际贸易中,虽然能获得利益,但贸易结构不稳定,总是处于不利地位,从而落入“比较利益陷阱”。

比较优势陷阱可以分为两种类型:第一种是初级产品比较优势陷阱。它是指执行比较优势战略时,发展中国家完全按照机会成本的大小来确定本国在国际分工中的位置,运用劳动力资源和自然资源优势参与国际分工,从而只能获得相对较低的附加值。并且比较优势战略的实施还会强化这种国际分工形式,使发展中国家长期陷入低附加值环节。由于初级产品的需求弹性小,加上初级产品的国际价格下滑,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条件恶化,甚至是贫困化增长现象的出现就不可避免了。

第二种类型是制成品比较优势陷阱。由于初级产品出口的形势恶化,发展中国家开始以制成品来替代初级产品的出口,利用技术进步来促进产业升级。但由于自身基础薄弱,主要通过大量引进、模仿先进技术或接受技术外溢和改进型技术等作为手段来改善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并有可能进入高附加值环节。但是这种改良型的比较优势战略由于过度的依赖技术引进,使自主创新能力长期得不到提高,无法发挥后发优势,只能依赖发达国家的技术进步。

比较优势陷阱之所以形成,首先是因为比较优势理论所讲的比较优势产品是本国产品间的比较,而在一国国内具有优势的产品并不一定在国际竞争中具有竞争优势,而竞争优势才是产品通过市场检验的资格。所谓竞争优势是指企业在向顾客提供有价值的商品或劳务时所创造的独特的并持久的属性,这种属性可能来自于产品或劳务的本身固有的属性或产地,也可能来自于生产方法等。具有竞争优势的产品应是具有垄断性的产品。

随着全球化进程加快,资本、劳动力、资源等生产要素可以在国际间流动,再加上技术的进步和对人力资本投资增加,推动了资本对劳动力的替代、新材料对资源的替代以及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对数量不足的弥补,使得大部分发展中国家所具有的自然资源和劳动力的比较优势,在国际竞争中已不再具有垄断优势,所以根据本国拥有的比较优势来参与国际分工,虽然可以获得一定的贸易利益,但却不能缩小与发达国家的经济差距。

国际贸易发展的现实表明:比较优势战略不能改变发展中国家经济落后面貌,也无法改变国际贸易利益分配中不公平现象。比较优势战略由于过分地强调静态的贸易利益,而忽略了贸易的动态利益,即对外贸易对产业结构的演进、技术的进步以及制度的创新的推动作用。长期执行单纯的比较优势战略会造成一国的产业结构不能得到升级,而且具有固化原有产业分工的作用,使发展中国家处在国际分工的不利地位。由于侧重于发挥资源和劳动力的优势,还会引起对与强化资源和劳动力优势关系不大的先进技术特别是劳动替代技术或资源替代技术的不重视甚至是排斥,这会使发展中国家享受不到现代高新技术进步带来的利益。

长期执行比较优势战略还会使国内的要素所有者收入发生分化,产生出一批既得利益者。在现有贸易制度下的既得利益者会采用各种方法阻止对制度的创新,而另外的人又因为经济和政治的影响力低,无力改变现有制度,使发展中国家无法突破贫困制度陷阱。所以发展中国家必须要调整自己的贸易发展战略。

四、H-O-S模型埃利·赫克歇尔(EliF.Heckscher,1879~1952),犹太裔瑞典经济学家,1897年起在瑞典乌普萨拉(Uppsala)大学研修史学与经济学,1907年获得博士学位,1909年受聘于新成立的斯德哥尔摩大学经济学院任经济学与统计学教授。赫克歇尔的学术成就主要是在经济史学领域,他最负盛名的著作是1931年出版的两卷本《重商主义》(Mercantilism,TwoVolumes)。埃利·赫克歇尔在国际贸易理论上的卓越贡献集中体现在他1919年发表的长篇论文《对外贸易对收入分配的影响》(TheEffectofForeignTradeontheDistributionofIncome)中。在那篇重要论文中,赫克歇尔在学术界第一次提出并论述了后来被概括为要素禀赋理论(FactorEndowmentTheory)的基本观点

瑞典经济学家伯梯尔·俄林(BertilOhlin,1899~1979)继承和发展了赫克歇尔的贸易思想。作为赫克歇尔的学生,俄林对乃师推崇之至,自陈“从赫克歇尔的教学和各式精彩演讲中受益匪浅”。俄林1924年在斯德哥尔摩大学获得博士学位,1925~1930年任教于丹麦哥本哈根大学,1930年以后的36年时间里,一直在斯德哥尔摩大学商学院任教。俄林1933年出版了他的成名著作《地区间贸易与国际贸易》(InterreginoalandInternationalTrade),对要素禀赋理论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与论证。由于俄林在国际贸易理论研究领域里的卓越贡献,他与詹姆斯·爱德华·米德分享了197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一)要素禀赋理论劳动被看作是等同于资本、土地和其他经济资源的一种一般生产要素,虽然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依然是各国的比较优势,但比较优势赖以建立的基础却已经不再是劳动,而是变成了“上帝的恩赐”(TheGiftsGivenbytheNature)。古典劳动价值论在赫克歇尔和俄林那里已经荡然无存,国际贸易理论研究同古典劳动价值论彻底地分道扬镳了。技术商品价格要素价格要素供给偏好收入分配要素的派生需求最终产品需求商品成本H-O一般均衡框架丰裕、稀缺、密集要正确地理解与掌握要素禀赋理论的基本原理,必须弄清楚丰裕(Abundance)、稀缺(Scarcity)和密集(Intensity)这样三个概念。只有这样,才能够解决如何正确判断一个国家的生产要素自然禀赋状况以及如何正确判断一种商品的要素密集性质的问题。首先,要对一个国家生产要素的自然禀赋状况做出合乎实际的判断,即认定一个国家同它的某一个贸易伙伴国相比究竟何种生产要素相对丰裕(RelativeAbundance),何种生产要素相对稀缺(RelativeScarcity),需要使用两个既相互区别又相互关联的标准。各个国家之间生产要素自然禀赋的相对差异是产生国际贸易的原因。因而,一国在相对密集地使用该国相对丰裕的生产要素的那种商品的生产上享有比较优势。在使用劳动和资本两种要素的贸易模型中,或比率相对较低的国家,劳动要素相对丰裕而资本要素相对稀缺,因而在劳动密集型商品的生产上享有比较优势;或比率相对较高的国家,资本要素相对丰裕而劳动要素相对稀缺,因而在资本密集型商品的生产上享有比较优势。据此,前者应该集中致力于生产和出口劳动密集型商品,进口资本密集型商品;后者应该集中致力于生产和出口资本密集型商品,进口劳动密集型商品。如此开展国际贸易,两国都能够获得贸易利益。要素禀赋理论的扩展命题

自要素禀赋理论问世以来,众多经济学家在赫克歇尔和俄林的基础上进行了大量理论研究,先后提出了诸多与各国生产要素的自然禀赋及其相对差异相关的贸易理论观点,丰富和发展了要素禀赋理论其中较为著名且对国际贸易理论界产生较大学术影响的是被称为要素禀赋理论两大扩展命题的“斯托尔帕——萨缪尔森命题”和“雷布钦斯基命题”

五、里昂惕夫之谜LeontiefParadox

华西里·里昂惕夫(WassilyLeontief)1906年生于彼得堡。1921年,考入了彼得堡大学,专修社会学,1925年取得了社会学硕士学位,毕业后被校方留任为助教。当苏维埃政权建立起来时,急需恢复和发展经济。里昂惕夫的父亲参加了编制1923~1924年苏联国民经济平衡表的工作,社会与家庭各方面的影响和时代的需要,使这位还在攻读硕士学位的年轻人,对经济学问题发生了浓厚的兴趣,开始这方面的探索。他一边担负繁重的教学工作,一边阅读有关经济学理论的书籍。他于1927年来到马克思的故乡德国,进入柏林大学博士研究生班继续深造。1928年,取得了柏林大学的博士学位。

里昂惕夫在青年时期的研究工作就开始涉及投入产出分析法的内容。早在1925年,当他还在柏林大学读书时,曾在德国出版的《世界经济》杂志上发表了《俄国经济平衡——一个方法论的研究》的短文,第一次阐述了他的投入产出思想。1930年,他移居美国后,正式从事投入产出方法的研究。

1987年,里昂惕夫随美国总统尼克松来华访问。他很欣赏中国的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经济体制,回国后发表了《社会主义在中国行得通》的评论文章,高度地评价了新中国建国以来的经济恢复和发展。这篇评论轰动了西方世界,对西方国家了解中国起到了积极作用。

里昂惕夫因发展了投入产出分析方法及这种方法在经济领域产生的重大作用,而备受西方经济学家所推崇。里昂惕夫的投入产出分析法,已被世界广泛采用。据西方报刊报道,1979年运用投入产出理论编制和发表投入产出表的国家已有80多个,联合国社会经济部门建议成员国,把投入产出分析方法作为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

按照要素禀赋理论的基本原理,“一般说来,美国的制造业拥有大量的资本,而劳动的数量相对较少,因而在资本密集使用的产品的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正是因为如此,“美国在国内生产劳动密集型产品是不经济的,而用我们的资本密集型产品从国外交换这些劳动密集型产品对美国说来要有利得多”

里昂惕夫以及当时一些经济学家们怀疑是否因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刚刚结束,美国经济尚处在某种非正常状态,故而影响到此次验证所采用的美国1947年统计资料的真实性,进而使验证结果发生了偏移。所以,在1956年,里昂惕夫又使用同样的方法,根据美国1951年对外贸易的统计资料,再一次对要素禀赋理论进行了经验验证。然而,令人遗憾的是,里昂惕夫的第二次验证得出了同第一次验证几乎完全一样的结果

按照要素禀赋理论的基本原理,日本应该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资本密集型产品。但建元正弘和市村信一却发现,在日本的整个对外贸易中,出口商品的资本密集程度大于进口商品,再现了里昂惕夫之“谜”。

“谜”之求解与贸易新理论

(一)人力资本说人力资本说的主要代表人物有克拉维斯(IrvingKravis)、凯南(PeterKenen)等人。他们认为,一个国家或某一个人为其未来的长远发展所进行的投资,并不仅仅局限于表现为企业、厂房、机器、设备、技术发明等物质形态,同时在很大程度上也表现为在教育、训练、医疗、保健、卫生、社区服务等各种人力资源开发(DevelopmentofHumanResources)上的投入。前者为物质形态的实物资本(PhysicalCapital),后者可以概括为人力资本(HumanCapital)凯南在其1965年的研究中,指出许多关于h-o模型的悖论,包括里昂惕夫悖论都是因为传统贸易理论中采用特殊资本概念。(注:由于贸易理论分析的是一种长期现象,因此,贸易理论中的资本是“等待”意义上的资本,而不是一系列的实物资产的集合。肯恩认为,传统贸易理论将“等待”意义上的资本作为一种直接进入生产函数的要素的作法是不妥的,是许多悖论和矛盾产生的根源。)肯恩在瓦尼克、舒尔茨和贝克尔的研究基础上,拓宽传统贸易理论中资本的概念,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个模型解释许多H-O模型无法解释的现象。

1、凯南认为,资本自然(指土地和劳动)是生产过程中最原始的生产要素。只有对土地和劳动进行投资,土地和劳动才能产生有用于生产的要素服务流,否则,土地和劳动是没有任何作用的。

2、土地服务流、劳动服务流和在其上的投资存在稳定函数关系。3、土地服务流和劳动服务流是直接用于生产的生产要素,资本并不直接介入生产过程。

和人力资本相关的另一个因素是科学研究对美国出口的影响。科学研究和进步带来的“知识”资本提高了从等量材料和人力资源获得的产出水平。即使是最粗略的统计也表明美国大部分出口是科研和技能密集型的。基辛在1996年发表的文章指出,对于相当多的制造工业而言,国际贸易是基于各国技能禀赋差异进行的。他认为里昂惕夫1947年的发现与其说是一个悖论,倒不如说美国在技术水平上具有比较优势,出口高技能密集型产品。为了验证其假说,基辛运用1960年美国的技术系表,对14个国家的46个产业1962年的进出口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美国出口产品的技术密集程度远远高于其他国家。(二)技术差距理论

该理论由美国学者波斯纳于1959年提出。该理论认为,技术实际上是一种生产要素,并且实际的科技水平一直在提高,但是在各个国家的发展水平不一样,这种技术上的差距可以使技术领先的国家具有技术上的比较优势,从而出口技术密集型产品。随着技术被进口国的模仿,这种比较优势消失,由此引起的贸易也就结束了。

美国作为科技最发达的国家,出口大量的高新技术产品。但是,当外国生产者获得新技术后,他们就凭借其较低的劳动力成本最终占领外国市场,甚至美国市场。

(三)新要素贸易理论该理论综合了技术差距理论、人力资源理论、人力技能理论,认为,在考虑国际贸易中的商品时,不但要考虑传统的资本、劳动、自然资源要素,还要考虑技术、信息等要素,从而来确定商品的比较优势。

里昂惕夫之谜的一种解释是里昂惕夫使用的是两要素(资本、劳动)模型,忽略了其他要素如自然资源(土地、矿藏、森林等)的影响。一种商品如果是自然资源密集型的,在两要素模型中将其划分为资本或劳动密集型,显然是不正确的。Diab将美国贸易商品分为两类:加工制造品和初级产品。

Vanek为Diab的结论提供了进一步的证据。发现,美国出口品和进口替代品所需的劳动、资本和自然资源之比分别为,1.07、0.83和0.54。他进一步认为在生产过程中,自然资源和资本是互补的。在上述发现基础上,Vanek认为,美国进口替代品资本密集程度较高原因在于自然资源,一种在美国稀缺的生产要素,只有同大量资本结合才能在生产中发挥效率。

(四)要素密集度逆转以明哈斯(B.S.Minhas)为代表的一批经济学家注意到在不同的国家之间,某种特定商品的要素密集性质并不一定具备趋同性。通过研究各国间生产过程中的要素投入比例与要素价格的相互关系,明哈斯提出了商品的要素密集性质“逆转”说,并用以解释里昂惕夫之“谜’”

要素密集度逆转也是里昂惕夫之谜的一种代表性解释。指的是这样一种情况:一种给定商品在劳动丰裕的国家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在资本丰裕的国家是资本密集型产品。一旦要素密集度颠倒发生,则要素均等化定理不再成立,因此,赫—俄理论不再成立。

明哈斯运用19个国家的24个工业部门在生产过程中要素投入比例的资料,对其进行了实证研究。明哈斯发现,其中有5个工业部门,在不同的国家之间存在商品的要素密集性质“逆转”的现象FactorIntensityReversal实证研究表明不同国家之间特定商品的生产要素密集性质的“逆转”不仅是完全可能的,而且是现实存在。

依照要素禀赋理论的基本原理,从由自身的要素禀赋状况决定的比较优势出发,A国出口M商品,进口T商品,B国出口T商品,进口M商品,都是天经地义的。但如两国相互站在自己的立场上观察对方的对外贸易结构,就势必出现“劳动要素丰裕的国家进口劳动密集型商品,出口资本密集型商品”;“资本要素丰裕的国家进口资本密集型商品,出口劳动密集型商品”这样一种“反常”现象。(五)偏好相似理论偏好相似理论由瑞典经济学家林德尔于1961年的《贸易的转变》一书提出,该理论主要解释的是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如何产生的问题。

(六)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上世纪60年代中期,以美国经济学家雷蒙德·维农(RaymondVernon)为主要代表人物的一批学者在波斯纳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某项新技术和体现该项技术的新技术产品在国际间传递和转移的规律,以及此种技术转移或产品转让对国际贸易结构和国际贸易商品流向的影响。他们借用商品销售学中关于产品生命周期(ProductCycle)的概念,并将这一概念以及产品生命周期销售模型导入了对生产国际化问题和国际贸易问题的研究领域,建立起了“产品生命周期贸易模型”(TradeModelintheProductCycle)

美国经济学家弗农小传弗农·雷蒙德(VernonRaymond)是二战以后在国际经济关系研究方面一位最多产的作者。他的著作反映了他多方面的职业生涯,包括将近20年在政府部门供职,短时期从商,担任过3年“纽约市区研究”中心的主任,以及从1959年开始与哈佛大学有成果的合作,先是在商学院,在那里他是国际商业的教学和研究骨干,后来是在约翰·F·肯尼迪(JohnF.Kennedy)管理学院,在那里直到退休他一直是克拉伦斯·狄龙(ClarenceDillon)国际问题讲座教授。他的著作的政策导向,以及反映他对外国政府及其制度构成与局限的兴趣和观点的真知灼见,无疑主要归功于他在国务院工作数年的经历。他对重建国际贸易、投资和支付体系、经济发展——特别是拉美的经济发展,以及东西方经济关系的持久兴趣,肯定也与他在国务院经历有关。

弗农早期的研究贡献之一是区位经济学。在“纽约市区研究”中心工作时,他把“外在经济”的概念应用于城市聚集的特定环境,说明位于市区的企业所享有的成本优势。信息和专业化服务也很显著地出现在弗农论述多国公司的大量著作中。在这时,弗农揭示了信息和专业化服务是如何内在化的和怎样转化为专有知识,多国企业利用这种知识获取在国内和国际市场上的垄断地位。通过把生产转移到位于常规的生产要素最便宜的国家中的子公司,同时把总部放在新产品和新工艺的发祥地——最发达的市场,从而使这些企业的垄断地位从“产品周期”的初始阶段一直延续到成熟阶段。1、一般产品的生命周期是由新产品、成熟品和标准品三个发展阶段组成;2、在产品不同的发展阶段,该产品的资本和劳动比是不同的。一般而言,在新品阶段,最需要熟练工人;在成熟阶段,营销和资本占主导地位;在标准化阶段,大量非熟练工人和原材料是最需要的。弗农认为他的理论有助于解释里昂惕夫之谜。因为,美国出口的产品是处于新产品阶段,这时,生产过程比较依赖熟练劳动投入,而当美国进口该种产品时,该产品已发展至标准化阶段,生产过程更加依赖资本。

NetexportNetimportt0~t2:introductorystage(USmonopolizeandexportthenewproduct)t2~t3:growthstage(Europeancountriesproduct)t4~t5:declinestage(USbecomethenetimporter)t3~t4:maturitystage(Europeancountriesbenetexporter;

LDCSproduct)Aftert5:LDCSbecomethenetexporter在产品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对要素投入的要求是不一样的,产品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 技术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劳动密集型不同国家的要素禀赋的差异, 使得比较优势可以在不同类型的国家之间转移产品生命周期贸易模型”比较完满地解释了技术进步条件下的国际贸易结构和国际贸易的商品流向以及有关国家的国际贸易地位的动态变化,因而是具有一定的理论说服力的。波斯纳和维农等学者实际上是将赫克歇尔和俄林在建立要素禀赋理论体系时抽象掉的技术因素重新纳入了要素禀赋理论的理论框架,使之同现实的经济生活实际更为贴近,是对要素禀赋理论的重要发展。在一个国家的总体科学技术水平同其国际贸易地位呈高度正态相关,而且不同类型的国家之间科学技术总体水平上的差距呈拉大趋势的当今世界,“技术差距贸易模型”和“产品生命周期贸易模型”具有较强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是显而易见的。产业集聚理论产业集聚(C1ustem)是国际竞争优势产业的一个共同的特征。产业集聚是指经营同一种产业的一群企业在地理上的集中。它的提出是为了解决如何改善企业环境的问题。产业集聚这种新的空间产业组织形式,获取竞争优势的主要来源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外部经济效应。集聚区域内企业数量众多,从单个企业来看,规模也许并不大,但集聚区域内的企业彼此实行高度的分工协作,生产率极高,产品不断出口到区域外的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从而使整个产业集聚区获得一种外部规模经济;

四、国际分工(一)国际分工的含义国际分工(InternationalDivisionofLaboure)是指世界上各国之间的劳动分工.国际分工是社会分工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国民经济内部分工超越国家界限发展的结果。国际分工是国际贸易和世界市场的基础。

(二)国际分工发展的阶段国际分工的萌芽阶段(16-18世纪中叶)资本主义以前各个阶段,存在不发达的社会分工和区域分工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15世纪末16世纪初始),社会分工水平进一步提高,出现宗主国和殖民地间的最初分工形式

国际分工的形成阶段

(18世纪60年代----19世纪60年代)

第一次工业革命及其作用国际分工的特点:

大机器工业的建立为国际分工的发展奠定物质基础国际分工基本以英国为中心随之发展,市场交换的商品种类发生变化

国际分工的发展阶段(19世纪中叶—二战)

第二次产业革命爆发,交通发展,促进形成新的国际分工新体系。特点:

亚、非、拉美国家形成单一经济.

分工的中心由英国变为一组国家。各国之间的依赖性增强,对国际分工的依存性加强。

国际分工的深化阶段(二战后)

第三次产业革命及国际分工发生变化特点:1、分工格局上,工业国与工业国分工居主导地位.2、工业部门分工上,各国间工业部门内部分工逐渐增强;3、工业国与农业国、矿业国的分工削弱,而不同层次的工业部门分工逐步发展;4、所有制上,不仅有资本主义国家,还有社会注意国家在参与分工;5、经济一体化上,区域性经济集团内部分工趋势加强;6、分工类型上,垂直分工向水平分工过渡;7、商品形式上,从有形向无形商品形式扩展,二者有相互渗透之势(三)影响国际分工发展的因素国际分工受制于各种因素,这些因素主要有社会生产力、自然条件、各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及其政策。1、社会生产力是国际分工形成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国际分工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生产力的增长是社会分工的前提条件,一切分工都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

各国的生产力水平决定了其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从世界不同类型国家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的变化可见一斑.生产力的发展决定国际分工的形式、广度和深度生产力的发展决定国际分工产品的内容2、自然条件是国际分工产生和发展的基础自然条件是一切经济活动的基础随生产力发展,自然条件对国际分工的作用逐渐减弱3、人口、劳动规模和市场制约着国际分工的发展人口分布的不均衡使分工和贸易成为需要劳动规模或生产规模制约和影响国际分工国际分工的实现还受制于国际商品市场的规模4、资本国际化是国际分工深入发展的重要条件资本国际化促进国际分工的迅速发展5、国际生产关系决定了国际分工的性质国际生产关系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各国在国际分工中地位及其在国际分配、交换和消费中的各种关系。(四)国际分工对国际贸易的影响1、国际分工是当代国际贸易的基础国际分工影响国际贸易发展速度,从国际贸易发展看国际分工是国际贸易发展的主动力。国际分工影响国际贸易地区分布,从国际贸易发展过程看,一般在国际分工中处于中心地位的国家或地区,在国际贸易中处于支配地位

2、国际分工影响国际贸易地理方向各国对外贸易的地理方向与各国相互分工的程度成正方向变化。3、国际分工影响国际贸易的商品结构随着国际分工的发展,国际商品结构与各国进出口商品结构不断发生变化。

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利益国际分工可以扩大整个国际社会劳动的范围,发展社会劳动的种类;可以使贸易国扬长避短,发挥优势,有利于世界资源的配置;可以节约社会劳动时间,提高国际社会生产力处于国际分工体系中不同地位的不同国家所获的贸易利益不同。

国际贸易与对外贸易依存度对外贸易依存度又称对外贸易系数。是一国对外贸易额(出口额与进口额之和)在该国国民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国际分工的发展使各国对外贸易依存度不断提高。

**保护贸易的理论政策

一、保护贸易自斯密以来的各种自由贸易理论,所揭示出的理论含义和政策含义都是相同的,不管哪种理论模型多么优美和完善,所得出的基本结论就是自由贸易可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各国福利,而贸易保护政策却是有害于经济发展的。世界贸易总的走向是向自由贸易的方向发展,并且任何一国要想发展经济,实现现代化,必须不断降低保护程度,这也是属于不争的事实。

各国经济尤其是各国对外贸易政策演变的事实表明,贸易自由化是属于一个过程,准确地说在总体保护程度上是一个由高到低的演进过程。与此相对应的是,自重商主义以来的贸易保护理论(准确地说,重商主义没有完整的贸易理论,贸易保护理论是从李斯特等人的研究开始的),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国际贸易发展的现实。而且,在任何一个国家,即使是目前的发达国家,还存在程度不等、侧重点不同的贸易保护政策。保护贸易政策的理论及其发展

重商主义的保护贸易学说和政策主张汉密尔顿的保护关税思想李斯特的保护贸易理论保护贸易理论的发展保护贸易政策理论的评价

1 发端于15世纪,全盛于16-17世纪,衰落于18世纪

2 早期重商主义把增加国内货币的积累,防止货币外流视为 对外贸易的指导原则,提出保护关税政策;晚期重商主义 认为国际贸易顺差是获取财富的唯一手段,是衡量一国财 富多寡的唯一尺度。主张保持贸易总值的顺差,从而增加 货币流入量。国家由管理金银进出口政策转变为管制货物 的进出口,力图通过奖出限入保证贸易出超,达到金银流 入的目的重商主义

美国与德国保护贸易政策的兴起

18世纪末至19世纪处,当工业革命在英国等国蓬勃发展时,美国和德国的资本主义工业还处于起步阶段。其生产的工业品不仅在国际市场缺乏竞争力,在国内市场也由于外国先进制成品的竞争而面临被淘汰的危险。若继续实行自由贸易,必将沦为英国等国工业制成品的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因此,新兴的民族资产阶级迫切要求本国政府对尚处幼稚产业给予适当的保护,以便本国民族工业能够在适当的环境下成长起来。《关于制造业的报告》1791年12月观点 没有工业的发展,一个国家很难保持其独立地位

制造业将为国家带来诸多直接和间接的经济利益政策主张 向私营工业发放政府信用贷款

实行保护关税制度,保护国内新兴工业

限制重要原料出口,免税进口极端必须的原料

为必需品工业发放津贴,给各类企业发放奖励金

限制改良机器出口

建立联邦检查制度,保证和提高制造品质量汉密尔顿的保护关税思想亚历山大·汉密尔顿亚历山大·汉密尔顿AlexanderHamilton,1757—1804),美国独立后的首任财政部长。当时美国经济凋蔽,工业落后。北方的工业资产阶级要求实行保护贸易,南方的种植园主则反对。汉密尔顿代表工业资本家的利益,向国会提出《关于制造业的报告》,阐述保护制造业的必要性。他认为,制造业对国家利益关系重大,发展制造业可促进社会分工,推广机器使用,扩大就业,诱使移民流入,发挥个人才能,提供开创各种事业的机会,保证农产品的销路等。这份报告反映了美国工厂主为了防止外来竞争,加速资本主义的发展,敦促国家在市场和劳动力方面提供保障的要求。李斯特(FriedrichList)

1789年出生于德国符藤堡的罗伊特林根。早期生活并不引人注目。1818年成为蒂宾根大学管理和政治经济学的教授。1825年流亡美国,1827年出版《美国政治经济学大纲》,1832年他作为驻莱比锡的美国领事回到德国,1841年出版代表著作《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1843年创立《关税同盟报》。然而李斯特最终感到自己的经济政策理想在现实生活中无望实现,绝望之余,于1846年自杀身亡。李斯特的保护贸易理论李斯特对自由贸易理论的批判1、普遍的自由贸易理论是无边无际的世界主义经济学,它完全忽视了国家的存在,不考虑如何满足国家利益,而以所谓的增进全人类利益为出发点。对每一个国家而言,民族利益高于一切。自由贸易制度和政策不适合经济落后国家,它们应当实行保护贸易制度。 2、流行学派只考虑交换价值,而没有考虑到国家的精神和政治利益,眼前和长远的利益以及国家的生产力。财富本身固然重要,但发展生产力更为重要,生产力是树之本,可以由此产生财富的果实,因为结果子的树远比果实本身价值更大。一国在对外贸易中实行什么样的贸易政策,首先必须考虑的,是国内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是从交换中获得财富增加多少。为了生产力的发展,暂时在消费上作出牺牲是必要、值得的。短期的损失所赢得的力量永远可以生产出难以估量的价值

3、普遍的自由贸易理论是狭隘的本位主义和个人主义,完全抹杀了国家和国家利益的存在。国家利益独立于私人利益,私人利益应当服从于国家利益。追求私人利益不一定必然促进整个社会的利益,有些在私人经济中是愚蠢的事,在国家中却会成为聪明之举。在经济落后国家实行保护政策,实际上是为个人投资提供保护,为本国商品提供市场,这才符合个人利益。经济发展的五个阶段 原始未开化时期 畜牧业时期 农业时期 农工业时期 农工商时期保护对象的选择 农业不需要保护 工业即使幼稚,没有强有力的竞争时不需要保护 刚刚发展且存在强有力的外国竞争的幼稚工业须保护保护的目的

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李斯特的保护贸易政策主张国家的角色

国家为国民生活中的慈父和有力的指导者,国家可以对国民经济进行一定的干预和指导保护期限

30年为限 保护关税的运用 从低到高从高到低李斯特的保护贸易政策主张李斯特的政策主张对德国的经济和社会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促进了德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封建制度向资本主义制度的过渡。其后,美国对外贸易政策的制订也以其为依据,并对美国工业的发展、经济实力的增强起到了积极作用。保护贸易理论的发展

关于幼稚产业的选择标准

约翰穆勒的选择标准巴斯塔布尔的选择标准小岛清的选择标准

约翰穆勒的选择标准

正当的保护只限于对从外国引进的产业的学习 掌握过程,过了这个期限就应该取消保护

应限于那些被保护的产业,在不久之后,没有 保护也能生存的产业

经过一段时间后,有可能变为比较优势产业穆勒提出三标准论:A、正当的保护只限于对从外国引进的产业的学习掌握过程,过了这个期限就应取消保护。B、保护只应限于那些被保护的产业,在不久之后,没有保护也能生存的产业。C、最初为比较劣势的产业,经过一段时间保护后,有可能变为比较优势产业

巴斯塔布尔引进了经济分析的现值概念,认为保护、扶植幼稚产业所需的社会成本不能超过该产业将来利润的现值,因此增加了两个选择标准:A、受保护的产业在一定时期后,能够成长自立。B、受保护产业将来所能产生的利益,必须超过现有因为实行保护而必然受到的损失。肯普综合了穆勒和巴斯塔布尔的幼稚工业选择标准,又加进了产业在被保护期间所获得的学习成果应具有外部经济效应的标准。他认为,其一,如果企业所学习的知识经验具有内部性(即只能为该企业应用,具有垄断性),且未来在保护后所获利润现值可补偿保护代价并有余,即使国家不采取保护措施,企业也会为追求未来利益而自主发展,因此政府没有给予扶植的必要;

其二,如果企业所学习的知识经验具有外部性(即企业所掌握知识、技术可为其他企业模仿和无偿使用),这样与该企业竞争的企业数量增加,而先行学习的企业生产率尽管提高了,但却由于进入行业的企业增加,竞争增强,先行企业利润却不能增加。这样,该企业便无法以未来利润来补偿投资成本,这时国家便应采取保护政策对该产业予以保护。日本经济学家小岛清在其《对外贸易论》一书中对此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认为应根据要素禀赋比率和比较成本的动态变化,选择一国经济发展中应予保护的幼稚产业。具体要考虑以下三个方面的客观条件:A、所保护的幼稚产业,要有利于对潜在资源的利用。如果保护政策能促使该国创造出利用潜在资源的国内外市场等条件,从而带动经济增长,那保护政策就是正当的。B、对幼稚产业的保护要有利于国民经济动态变化。一国的要素禀赋比率是动态的、变化的,比如,如果资本积累率超过劳动力增加率,资本与劳动的比率就会转变。如果资本密集型产业是幼稚产业,那对资本密集型产业的保护,就有利于国民结构的动态转变。C、保护幼稚产业,要有利于要素利用率的提高。开发一种新的产业,也就意味着引进一种新的生产函数。如果一种幼稚产业在保护下成长起来以后,能对其密集使用的要素加以大规模的节约,从而能在既定的资源下维持其产量的增长,那么该产业就能实现自给甚至出口。此外,各种保护措施本身不可能具有促进经济发展的根本效果,但它们对贸易关系的干预,可以作用于市场、资本、技术、资源等因素,从而影响经济发展

小岛清的选择标准根据要素禀赋比率和比较成本的动态变化,选择一国经济发展中应予保护的幼稚产业所保护的产业要有利于对潜在资源的利用要有利于国民经济结构的动态变化要有利于要素利用率的提高二、贸易政策的演变和运用国际贸易政策概述

对外贸易政策的含义和特点国际贸易政策 多边贸易政策 诸边贸易政策(双边/区域) 对外贸易政策对外贸易政策,即指一国政府为了某种目的而制定的对进出口贸易活动进行管理的有关方针和法规。一般情况下,各国制定对外贸易政策的目的在于:第一,保护本国市场,发展民族工业;第二,扩大商品或劳务出口,占领国际市场;第三,推进本国产业结构的改善与升级;第四,积累资本或资金,缩小和弥补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资金缺口;第五,维护本国或地区的对外政治关系。对外贸易政策的两种基本形式自由贸易政策保护贸易政策

大危机与贸易保护1929年10月12日,华尔街上的一条爆炸性新闻震撼了美国,震撼了欧洲,震撼了全世界。从华尔街股票暴跌开始,美国跌进了深渊,欧洲跌进了深渊,几乎全世界都跌进了灾难的深渊一一这就是历史上最大的经济危机。在经济危机的冲击下,西方国家之间的经济斗争、经济冲突空前加剧,展开了空前激烈的经济大战。救命稻草人人想抓,可是救命的稻草毕竟有限,抓不到就抢,于是你争我夺;你有你的“法宝”,我有我的“护身符”,各不相让,于是混战一团。关税历来是西方国家保护本国市场、打击外来竞争对手的惯用手段,各国无不视之为护宝法衣。危机爆发前,随着各国工业、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关税斗争已经相当激烈。在1925到1929年间,德国关税提高了29%,法国提高了38%,比利时提高了50%。经济危机爆发后,关税战更是激化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美国第一个投下新关税战的炸弹。1930年5月19日,美国国会通过了《霍利——斯穆特关税法》。根据这项法令,约有75种农产品和925种工业品提高了关税率,其中农产品关税的平均水平从20%提高到34%,全部关税的总平均水平从33%提高到40%,美国率先筑起了高关税的厚垒,其税率创历史最高纪录。美国的这一记“杀手锏”着实厉害,直杀得各国叫苦不迭。该法令对英国、法国、日本的丝、棉、毛织品,德国的化学制品,瑞士的钟表,比利时的水泥、玻璃,加拿大的木材等传统出口商品打击沉重。因此,美国的这一行动使得各国怨声载道,气恼不已,马上招致了33个国家的严重抗议,并有7个国家立即对美国采取了报复性的措施。加拿大决定大幅度提高对美国商品的征税率,法国对进口的美国小汽车增税60%。英国于1931年制定紧急关税法,对棉纱和棉织品征收50%的重税。1932年,德国推行新税法,对许多进口商品征收100%的重关税,日本和欧洲其他各国也纷纷效尤,高筑关税壁垒。中世纪时期的贸易政策对外贸易政策的演变鼓励进口限制禁止出口维持国内生活必需品的供给,特别是粮食的供应建立强大的军事力量增加财政收入背景物资短缺总供给相对不足对外贸易政策的演变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准备时期保护贸易政策民族国家已经形成,世俗国家政权代替了宗教神权,以资产阶级个人主义为基础的民族意识和国家主义成为社会思想的核心西欧各国封建自然经济不断衰落,商品货币经济迅速发展。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国家采取军事手段,如加强海上力量,争夺殖民地;通过贸易公司对殖民地进行垄断贸易;采取立法手段,颁布一系列法令禁止进口;采取行政手段,实行保护关税和发展本国工业、奖励出口等政策手段。16C-18C对外贸易政策的演变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期18世纪后期到19世纪中叶,欧洲各国和美国相继完成产业革命,建立了大机器工业,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得以完全确立并占据统治地位商品经济高度发达,社会分工向纵深发展,国际分工体系得以建立,使国家的一切生产和消费都具有世界性各国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在世界市场上的竞争地位不同,采取的贸易政策也不同英国—自由贸易政策其他—贸易保护政策18C末-19C70年代对外贸易政策的演变二战前垄断资本主义时期超保护贸易政策对象—衰落的垄断工业目的—巩固和加强对国内外市场的垄断性质—侵略性进攻性手段—非关税壁垒奖出限入19C70年代-20C30年代两次贸易保护主义浪潮始于1875年(法国/德国)始于1930年(美国)对外贸易政策的演变战后发达国家的贸易自由化表现特点大幅度减让关税尽力降低或撤消非关税壁垒是垄断资本对外扩张的要求,代表了垄断资本利益是有选择的贸易自由化以贸易自由化为基调,各发达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