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未来(鸽子)_第1页
相信未来(鸽子)_第2页
相信未来(鸽子)_第3页
相信未来(鸽子)_第4页
相信未来(鸽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相信未来食指*了解朦胧诗

“朦胧诗”又称新诗潮诗歌,是新诗潮诗歌运动的产物,因其在艺术形式上多用总体象征的手法,具有不透明性和多义性,所以被称作“朦胧诗”。“朦胧诗”

1、心灵化

2、意象化

3、象征手法

4、意象间的“飞白”,蒙太奇

“朦胧诗”代表人物

舒婷《致橡树

》《神女峰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顾城《一代人》《远和近》《眨眼

梁小斌《我热爱秋天的风光》《中国,我的钥匙丢了》

北岛《回答》《一切》

一、了解作者和时代背景

食指,原名郭路生。1948年生,山东鱼台人,他生长在一个正统的革命干部家庭,母亲在行军途中分娩了他,起名路生。他小学时就热爱诗歌,20岁时写的名作《相信未来》《海洋三部曲》《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等以手抄本的形式在社会上广为流传。阿城插队内蒙古时托人抄录了食指的全部诗作,陈凯歌考电影学院时曾朗诵食指的《写在朋友结婚的时候》。1973年食指被诊断患有精神分裂症,入北医三院就医。出院后继续写作,1978年再次焕发创造力,并首次使用食指笔名(意为别人背后的指点损伤不了诗人的健全人格)。1990年至今在北京第三福利院接受治疗。2001年4月28日与已故诗人海子共同获得第三届人民文学奖诗歌奖。著有诗集《相信未来》《食指、黑大春现代抒情诗合集》《诗探索金库·食指卷》《食指的诗》。

食指的创作主要集中20世纪60年代的中后期,这正是“文化大革命”开始并进入高潮的阶段,在那个史无前例的狂烈的年代,食指和当时许多年轻人一样陷入了迷惘和失望之中,现实环境的恶劣和内心理想的冲突,使得诗人处于一种矛盾复杂的心态之下。但年轻、热情、执着,又让诗人挣扎着摆脱现实的羁绊,憧憬着美好的未来。1、挖不完的敌人,清不完的队;做不完的检讨,请不完的罪。

2、草房成行,光棍成帮,白薯面当细粮,鸡屁股当银行(用鸡蛋换钱)。了解背景:1968年

这首诗写于1968年,当时被称作“文化大革命”的红色风暴正席卷神州。工厂停工,学校停课,就在全国上下陷入一片疯狂之时,作者比常人更先看到了整个社会都在被一种政治所扭曲。年轻的诗人投进了诗歌的怀抱,写出了一首首不满现实处境、向往美好未来的诗篇,并被大批青年学生追捧,但也因此受到了政治迫害。“地下诗歌”第一人疯狂岁月——大字报大字报不知是否为文革的发明,但肯定在文革发展到了极致。从城市到乡村、从大街到小巷,铺天盖地,势如潮涌。

疯狂岁月——红卫兵当红卫兵象流星般划过中国的政治天空之后,留下的,是对中国文化遗产前所未有的破坏和对几代中国人(也包括他们自己)从精神到肉体的摧残。

疯狂岁月——个人崇拜毛泽东的个人崇拜在文革中发展到登峰造极的地步,以致于一代伟人变成了全国人民顶礼摩拜的神。

疯狂岁月——批斗会大到成千上万的群众集会,小到车间、班组的现场会,各式各样的批斗会层出不穷;上至国家主席,小到一个平民百姓,都可以成为批斗会的对象。

有人说,食指是中国当代新诗第一人

有人说,食指是中国朦胧体诗歌的创始人

更有人不乏景仰地把食指称为一代诗魂

因为他的诗歌曾经那么深深地影响

鼓励陶冶过整整一代人这位1948年降生的中国诗坛的巨匠,顽强地走过了那个特殊的黑暗时代。

郭路生,那是位天才吧。在同龄人捧着四书五经,啃着四大名著时,他,却被现代诗歌所吸引。

“那是一种令我激动,热血澎湃的抒情方式,我热爱着它的韵律和一切。”

所以他才会被诗歌所陶醉。

所以才会在9岁时就写下第一首诗。

鸟儿飞上了树梢,

三八节就要来到。

在这愉快的节日里,

问一声老师阿姨您好。

多么稚气而纯朴的文字,用最原始的方式去表达诗歌本身的魅力。

从中,我们不难看到小郭路生开朗而充满希望的内心,那双瞳孔,会有多明亮,多渴望着看到这个世界。

于是他,在诗歌这条路上,一走,就是一生。

所有的,都倾进去了。

“鱼儿跳出水面,落在冰块上,它的前途是死,和冰块一起消亡,但是它,却看不到冰块的消亡。”

1964年,郭路生(十六岁)经历了人生的第一次挫折,初中升高中的失败,让他在看到一条两岸已封冻的河流时有感而发。那冰层之下,鱼儿该怎样地生活,于是1967(十九岁)年《鱼儿三部曲》诞生了。

他,真的是个天才,天才到已经看到当时扭曲的社会必将结束,天才到让自己最爱的诗歌覆毁了自己。

“我相信自己会战胜死亡,这已进了一步,我还年轻,我能看到冰块消亡的那天。”

所以他于1968年(二十岁)写下了《相信未来》,相信自己必将获胜,相信光明的一天终会到来。

因为他相信,他能看到冰块消亡的那天。

问题1:第3节有两种读法:

读法一:我要用手/指那涌向天边的排浪,我要用手/掌那托住太阳的大海,摇曳着曙光/那枝温暖漂亮的笔杆,用孩子的笔体写下:相信未来。

读法二:我要用手指/那涌向天边的排浪,我要用手掌/那托住太阳的大海,摇曳着曙光/那枝温暖漂亮的笔杆,用孩子的笔体写下:相信未来。

那一种是对的?为什么?

明确:读法二——正确,诗人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分别将“手指”比作“排浪”(提示:用手指模拟排浪),“手掌”比作“大海”。全部诗句可改写为正常语序大意如下:

我要用像那涌向天边的排浪一般的手指,

我要用像那托住太阳的大海一般的手掌,

摇曳着温暖的曙光作为我漂亮的笔杆,

用孩子那稚嫩的笔体写下:相信未来。

引导:“摇曳着曙光那枝温暖漂亮的笔杆”两种读法中断句相同,可以作为一个解读的切入点。事实上,诗人在此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曙光”比喻做“笔杆”(二者的相似点:都是笔直的),推及到诗歌前两句,是否也是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呢?本体和喻体又都是什么呢?

问题2:仔细阅读1、2、5、6四节,找一找作者用到的诗歌意象,并体会这些意象所表达的意思。

蜘蛛网、炉台、灰烬的余烟、美丽的雪花紫葡萄、深秋的露水、鲜花、凝霜的枯藤腐烂的皮肉

脊骨第一节蜘蛛网黑暗势力炉台基本物质来源、希望之源灰烬的余烟残存的希望美丽的雪花希望的火花生活上贫困但保持乐观第二节紫葡萄追求的精神果实,思想产物深秋的露水失望的泪水鲜花美好的事物凝露的枯藤被摧残的空虚、寂灭的生命心理上失落但一往情深

*问题3:从前两节的诗歌意象,可以看出当时的社会是怎样的社会?

明确:贫穷、落后、动荡、黑暗第五节、第六节能拯救中国命运的中国的脊梁

问题4:“我依然固执地铺平失望的灰烬,用美丽的雪花写下:相信未来”、“我依然固执地用凝霜的枯藤,在凄凉的大地上写下:相信未来”、“我——用孩子的笔体写下:相信未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固执”折射出现实无奈、窘迫、绝望,也透露出作者的顽强与不屈。

“孩子的笔体”一方面是幼稚的、可笑的,另一方面我依然要努力地书写,又透露出我的坚定与执着。主旨不管人生多么艰辛,无论命运多么坎坷,都应该坚韧不拔,百折不回,相信未来,热爱生命。☆解读“反复”的表现手法

问题:反复手法的运用是本诗在表现形式上的一大特色。本诗的前三节,都用大致相同的语言形式表明作者相信未来的信念,每一节最后都由“相信未来”四个字结尾,而且用冒号把它们凸显出来,这样做,有什么作用?

归纳:反复咏叹,表达强烈情感,形成气势,强调主题(突出主旨),使诗文的格式整齐,而又回环起伏,充满语言美。

☆教师小结,理清脉络

阐述:第1、2节结构类似,和第3节一起,对残酷的现实(文革)进行了象征式描绘,表达了自己不屈的信念(相信未来)

第4至6节,以“我之所以坚定地相信未来,是我相信未来人们的眼睛——”为转折,深入推进,诗人热切期望“未来——她”能“拨开历史的风尘”,去掉“我们腐烂的皮肉”,看到“我们的脊骨”,从而能“给予热情、客观、公正的评定”。——历史会为“我们”(文革中被打击的真诚、善良的人)做出公正的评定。

第7节,诗人放弃意象的转换,直抒胸臆,呼唤人们“相信未来,热爱生命”,点明主旨。

五、文革档案

1、文革中部分自杀者名单

1.邓拓人民日报总编辑,杂文家1966.5.17服毒致死。

2.吴晗北京市副市长,历史学家1968.10.11狱中自杀,死前头发被拔光。

9.熊十力国学大师1968.5.24绝食身亡。

11.严凤英著名黄梅戏演员1968.4.8服安眠药死于医院,传死后被解剖,说是要在体内找发报机。

68.马连良京剧表演大师1966.12.16在天津全副剧装服毒死。

12.老舍著名作家1966.8.24跳北京太平湖溺死。

16.傅雷著名翻译家1966.9.3与妻子朱梅馥上吊自杀。

53.郭世英郭沫若之子,直接的导因是他跟女朋友打电话时用了英语,当时是为了练习英语口语,结果被同学听见,说他里通外国,把他抓了起来关押在学校里,遭批斗后从关押处跳楼身亡。

2、文革十年——冯骥才

在当今中国,已经看不到任何文革的景象。再没人去穿那种炫耀暴力的文革服装;曾经铺天盖地的小小红宝书已然了无痕迹;充满了荒唐感的光怪陆离的领袖像章也只有在古董市场里才能见到;文革话语几乎成了一种笑料。连那些面孔肃杀的“阶级斗争脸儿”和一直盘踞到八十年代的“左爷”们,今儿一个都见不到了|——

然而,文革真的消失得这么无影无踪?

如果悲剧真的结束得如此干净彻底,我们应该无比庆幸。

可是历史的大河在地面消失,往往会转为精神的暗流;思想的阴云扩散之后,渐渐化为心中的迷雾。

我们不是常常感到,当今中国社会一切难解的症结,都与文革深刻地联系着,甚至互为因果。比如,我们缺乏历史精神,不是与文革灭绝传统有关?我们轻贱自己的文化,不正是文革践踏文化的直接结果?为此,至今我们对自己的文化仍然缺乏光荣感与自信。至于人本精神的低靡辄由於文革把封建主义发挥到了极致。更别提文革对中国人朴素的人性本质的破坏!文革将猜疑与敌意注射到人们的血液里,如果我们没有将它彻底地清除出去,在当今充满现实功利的市场中,它必然会恶性地发酵。

从历史学角度看,文革已经成为上个世纪的“过去”;从文化学角度看,文革依然活着。因为文革是一种特定的文化,它有着深远的封建文化的背景。而且,它活着——不仅因为它依靠一种惯性,还因为它有生存土壤。究其根本,是因为我们一直没有对这块土壤彻底清除。尤其是二十世纪的八十年代,全民的注意力还在文革上。那时如果对文革进行割皮抽筋般的反省与批评,必然会深入人心,积极地影响整个社会。如今文革的一代都已离开生活的中流。文革早已不在人们关注的视野之内了。本来,彻底批评文革是使中国社会良性化的必不可少与至关重要的一步,但我们把这大好的历史时机耽误过去了。时至今日,做为政治文革的一页已然翻过去,再不复生;但做为一种精神文化——文革却无形地潜入我们的血液里。

我常常悲哀地感到,我们的民族过于健忘。文革不过10年,已经很少再见提及。那些曾经笼罩人人脸上的阴影如今在哪里﹖也许由于上千年封建政治的高压,小百姓习惯用抹掉记忆的方式对付苦难。但是,如此乐观未必是一个民族的优长,或许是种可爱的愚昧。历史的过错原本是一宗难得的财富,丢掉这财富便会陷入新的盲目。

一句话,终结文革的方式,唯有彻底真实地记住文革。

明确:第1节

蜘蛛网——黑暗势力

炉台——其一,代指我的物质生活的基本来源。被“查封”,意味维持温饱的基本需求被剥夺。其二,由于它是热源,是生活物质力量的源泉,又能带来精神上希望。可以说希望之源,产生希望的地方。

灰烬的余烟——残存的希望(如果“灰烬”昭示一种失望,那么,余烟就是残留的希望)

美丽的雪花——严冬中唯一的亮色、残存的美好、希望和信念(当“炉台”被“查封”,只剩下“灰烬”时,世界也就象处在寒冷的冬季。然而“美丽”和“纯洁”的“雪花”产生了,它是物质匮乏寒冬,激发出的精神产品。是纯洁而美好的信念。)第2节

紫葡萄——我追求的精神果实,思想的产物

深秋的露水——失望的泪水,果实的虚化和消解和被否定

鲜花——美好的事物,我所收获的成果,机会、荣誉、成就、爱情

凝霜的枯藤——被摧残的空虚、寂灭的生命。(承“我的紫葡萄”而来。“我的紫葡萄”化作“深秋的露水”后,只剩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