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高三历史(通史版)大一轮复习课件-模块一专题二第4课时魏晋至隋唐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思想文化_第1页
【课件】高三历史(通史版)大一轮复习课件-模块一专题二第4课时魏晋至隋唐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思想文化_第2页
【课件】高三历史(通史版)大一轮复习课件-模块一专题二第4课时魏晋至隋唐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思想文化_第3页
【课件】高三历史(通史版)大一轮复习课件-模块一专题二第4课时魏晋至隋唐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思想文化_第4页
【课件】高三历史(通史版)大一轮复习课件-模块一专题二第4课时魏晋至隋唐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思想文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二中国古代文明的成熟与繁荣——魏晋至隋唐时期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公元220年曹丕代汉—公元907年唐代灭亡)是中国古代文明的成熟与繁荣时期,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时期魏晋南北朝隋唐政治中央集权制度在魏晋南北朝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选官制度由察举制演变为九品中正制隋唐时期形成了三省六部制、科举制,标志着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时期魏晋南北朝隋唐经济思想文化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冲突激烈,农耕经济遭到一定程度上的破坏,经过三百多年的融合,游牧文化大都融入中原文化随着新的生产工具曲辕犁的推广,隋唐农业达到新的高峰社会主流思想方面出现了儒、佛、道“三教并存”的局面,士族阶层深刻影响了中国艺术的发展方向科举制度扩大了知识分子队伍,推动了文学艺术的进步,书法成就突出,唐诗繁荣。科技取得进步,出现雕版印刷术和火药第4课时魏晋至隋唐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思想文化[考纲要求]1.从汉到元的政治演变2.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手工业的发展;商业的发展3.科技成就;汉字的起源、演变和书画的发展;文学成就考点一唐代政治制度考点二

魏晋至隋唐时期的经济与思想文化唐代政治制度1.中央:完善_____________,中书、门下和尚书分别负责决策、审议和执行,尚书省之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2.地方:实行道、州、县三级制;唐中期以后在边境重镇设节度使,最终导致安史之乱,平叛后出现藩镇割据的局面。三省六部制3.选官:实行_____________,是一种通过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吏的制度。(1)实施:_____________以后成为主要选官制度,明清时期发展为八股取士。(2)进步性:科举制破除了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局面;保证了专制政府行政人员的来源及文化素养,提高了行政效率;有益于社会_____________风气的形成;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社会公平与公正。(3)局限性:科举考试的内容多为_____________,压抑了知识分子的进取精神和创造意识。科举制隋唐重学儒家经典[巧思妙记]三省六部制的职能中书草拟颁诏令,门下审核是否行,尚书六部行政令,各司其职责任明,相互监督效率增。[误区警示]隋朝以后,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科举制成为选官的主要途径,但不是唯一途径。恩荫制度、举荐制度、破格提拔等方式在选官途径中,起着辅助的作用。主题一隋唐时期君权与相权的关系[史料研读]史料一“宰相之职,佐天子总百官、治万事,其任重矣。然自汉以来,位号不同,而唐世宰相,名尤不正。初,唐因隋制,以三省之长中书令、侍中、尚书令共议国政,此宰相职也。”……(三省六部制)实即将以前如汉代丞相之权,分隶三省,而总于皇帝……以期达到既能加强集权又能提高决策和行政效率的后果……——《新唐书·百官志》史料二“汉代宰相是首长制,唐代宰相是委员制。最高议事机关称‘政事堂’,一切政府法令,需用皇帝诏书名义颁布者,事先由政事堂开会决议,送进皇宫画一‘敕’字,然后由政事堂盖印中书门下之章发下。”——钱穆《国史新论》[问题]依据史料一指出“名尤不正”的含义。依据史料二分析唐代君权与相权的关系。[解读]抓关键信息获结论(1)史料一信息“名尤不正”表明唐代三省长官皆为宰相,共议国事,分散了宰相权力,与实际宰相地位不相符。(2)史料二中“委员制”表明唐代宰相人数增加,既相互牵制,又互为补充,加强了皇权,削弱了相权。[史论拓展]唐朝三省六部制的特点1.相权三分:中书省制定法令,门下省审核法令,尚书省执行法令。这样可互相制衡,也能分工合作,从而提高了行政效率。2.职掌分明:三省职权按行政程序划分,一切政令由起草(中书)、审核(门下)至执行(尚书),都经由三省处理。3.节制君权:皇帝所颁政令,未经政事堂通过,不能施行;以相权节制君权,可弥补君主才干之不足。主题二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要点拓展]1.古代中国选官制度的演变历程和规律(1)历程: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主要经历了从西周至战国前的世卿世禄制、战国时期的军功爵制、汉代的察举制、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九品中正制、隋唐开始的科举制等五种选官制度。(2)规律①标准:由门第到才学,趋向公开公平。②选官权:从地方收归中央。③方式:由举荐到考试,趋向严密、科学。2.古代中国选官制度的影响(1)有利于维持中国古代政治体制的正常运转。在先秦时期,维护了以宗法制为核心的奴隶制政治体制的运转,保证了贵族政治、经济特权和王权的正常过渡;在封建社会,维护了封建皇权的至高无上和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保证了封建政治体制的正常运转。(2)有利于维护国家的“大一统”局面。从中央政权体系看,通过选官制,选拔效忠于最高统治者的中央官员,保证了王朝统治机器的正常运转。从对地方官员的选拔和任命看,有效地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更加有效地治理与统治人民,维护多民族国家“大一统”的局面。(3)选官制度的标准化、制度化对国家选拔官员、维持统治的长治久安起了重大作用,保证了中央对地方的赋税征收,防止了人民的反抗。(4)选官制度的变化和完善,有利于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使官员素质不断提高,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史料探究][解读]

史料一与分封制相适应,商周的官员选拔采用“世卿世禄制”……从诸侯到士,根据出身的高低贵贱来兼任政府职务,世代为官。——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1)由史料一信息可知西周实行世卿世禄制,即根据出身任命官吏,属于贵族政治。史料二科举制一方面扩大了专制统治的社会基础,冲破了“九品中正制”造成的“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的封闭局面,使出身寒微的知识分子也有可能通过努力改变自己的社会地位,获得从政机会。另一方面,使统治集团具有一定的开放性,缓和了社会矛盾,对社会和政治产生了相当的稳定作用。——倪峻、姚立建《科举制的历史作用》↓(2)由史料二信息可知科举制通过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吏,突破了九品中正制的封闭局面,扩大了统治基础,有利于统治稳定。[史学新论]史学界对古代选官制度优缺点的扬弃【史界观点】观点一应防止重走读书做官的老路选官制度给中国古代社会带来的最大影响,莫过于由它所造成的畸形发展的读书做官道路和官本位思想。我国历史上,孔子“学而优则仕”的思想是把读书和做官相连结这方面的集大成性的总结。世官制以后的各种占主导地位的选官制度,基本上都在这一思想指导下制定,并为实现这一思想而服务,而科举制对这一思想的贯彻是最全面最彻底的。在科举制下,读书的目的更加一元化,那就是做官。社会上一切以官为中心,以官为转移,有官便有一切,失官便失一切。随着科举制向成熟阶段发展,读书做官的道路日益凝固,与之俱来的官本位思想也日益严重化。中国古代社会之所以从先进变落后,从文明变愚昧,与此不无关系。我们应记取这沉重的历史教训。观点二应建立有效的逆向制衡,变个人意志为社会意志选官制度的逆向制衡,指的是官吏的退免制度。官吏有选用必须有退免。在选拔与退免互为制衡、互为补充的矛盾运动中,一可防止某一阶层或某一家族长期垄断政治,有利于扩大政权的阶级基础;二是可以形成官吏队伍的良性循环,为新进士子提供施展政治抱负的舞台,避免造成中气不继,才路壅塞;三可以不断更新官吏队伍的年龄结构和智力结构,保持其应有的活力与稳定,从而提高国家机构的运转效能。我国历史上把非惩治性的退免称作“致仕”,或作“致事”“致政”。中国古代虽然很早就有了退免制度,但由于它是自上而下的集权型的,在制衡过程中君主个人意志至高无上,而社会意志完全没有制约作用,因此这种退免制度的逆向制衡功能受到了极大的限制,远不具备资本主义制度下建立的逆向制衡的有效性。这实际是造成中国社会行政效率低下,官僚主义严重的根源之一。所以,从此中吸取应有的历史教训,是有其特殊意义的。观点三应克服学用脱节、轻视实际才能的弊端中国古代的统治者,为了维持皇权的“万世一系”和宗法等级社会的长治久安,特别重视以明人伦为核心的道德伦常教育,并使之与选官制度相结合,而儒家的经典,则是实施这种教育的基本教材。这种教育总体上存在一个致命的弱点,就是学用脱节,轻视实际才能。由于治才教育与选官制度是紧密相关的,所以古代的官吏选拔也就不能不具有这一弱点。明清两代,由于科举制、八股文的强化作用,学用脱节的距离被扩展到了最大的限度,轻视实际才能的弊端,亦达到无以复加的程度。这一历史教训,值得我们认真记取。【思考感悟】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是一笔巨大的历史遗产,尤其是科举制度被西方誉为“第五大发明”。今天,运用唯物史观,总结这份珍贵的遗产,剔其糟粕,取其精华,使之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人事管理科学服务,无疑是件意义深远的工作。[对点训练](2015·河北保定模拟)有历史学家说道:中国历史五千多年以来,所有改朝换代、革命成功,或是王朝的建立者,没有一位是状元出身的,甚至于有的还是落第秀才。请问:这是不是一个科举制度的笑话?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是(

)A.考试内容单调乏味B.考生知识局限C.选用人才文化素养低D.选用人才主要为统治者服务D解析:本题考查古代科举制。该制度实行的主要目的是为统治的需要,选拔的人才是为统治者服务的,所以很少出现科举制出身的人进行反抗斗争,反而是没有接受过科举制熏陶的人成为了反抗斗争的发起者。一、魏晋至隋唐时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成熟1.(2013·高考江苏卷)某学者评唐朝三省制时指出:“凡未加盖‘中书门下之印’,未经政事堂议决副署,而由皇帝直接发出的命令,在当时是被认为违制的,不能为下属机关所承认。”这里所谓“违制”的论断,主要指皇帝背离了(

)A.诏令须由政事堂议决的制度B.门下省执掌诏令草拟的职能C.中书省监察地方政务的惯例D.尚书省负责执行诏令的定制A解析:唐朝中央机构设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分别负责决策、审议和执行。B、C两项混淆了门下省、中书省的职能,可以排除。当时,在门下省设置政事堂,作为三省长官共同议定军国大政的场所。凡军国大事必须经政事堂会议议决,商定后再奏请皇帝裁决。“凡未加盖‘中书门下之印’,未经政事堂议决副署,而由皇帝直接发出的命令”属于“违制”,这里的“违制”是决策运作程序的“违制”,并没有涉及尚书省的执行权力,A项正确,D项表述错误。2.(2012·高考山东卷)唐初以三省长官为宰相。高宗时,打破宰相任用资历限制,允许三省中四品以下官员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名义行宰相权,参预朝政。其目的是(

)A.重用人才,推行科举取士B.分割相权,加强君主专制C.分工协作,提高行政效率D.缓和矛盾,抑制朋党之争B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注意“高宗时,打破宰相任用资历限制”“允许……行宰相权”等关键语句。唐高宗这样做的根本目的是分割相权,加强皇权,所以B项正确。“推行科举取士”与题目无关,排除A项;“分工协作,提高行政效率”是表现形式,不是目的,排除C项;“抑制朋党之争”与史实不符,所以D项错误。二、选官制度的演变3.(2012·高考四川卷)合理的制度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力量。下列制度促进了社会公平的是(

)A.世袭制B.分封制C.科举制

D.行省制C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世袭制、分封制、科举制和行省制四个历史概念和把握题干的要求“促进了社会公平”。世袭制注重财产和门第,将官职限定在贵族范围内,下层人士一般没有参政的机会,故排除A项。分封制是按血缘关系将宗族姻亲分派到各地,广建封国,属于贵族政治,故排除B项。科举制是一种考试选官的制度,有利于打破特权阶层对官职的垄断,科举制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公平,选择C项。元朝创立行省制度,行省长官行使权力时受中央节制,便于加强中央集权,与促进了“社会公平”无关,故排除D项。4.(2011·高考广东卷)隋唐以前,官府设有谱局,考定父祖官爵、门第。此后该现象逐步消失,主要原因是(

)A.宗法制的终结B.察举制的完善C.三省六部制的设立D.科举制的推行解析:据材料信息“隋唐以前”“官府设有谱局,考定父祖官爵、门第……”可判断该选官制度是魏晋以来的九品中正制,其选拔官吏的主要依据是门第高低。“该现象逐步消失”说明隋唐以后实行新的选官制度,即科举制,故选D项。D5.(2011·高考江苏卷)下图所示为《唐书》所载830名进士的出身分布比例,由此可见,唐代科举制(

)A.为选拔士族子弟而设立B.仍然是九品中正制翻版C.缩小了人才选拔的范围D.兼顾多个阶层但不完善D解析:从唐朝进士出身的分布比例可以看出,唐代的科举制扩大了选拔人才的基础,扩大了官吏的来源,因此科举制并不是为选拔士族子弟而设,A、C两项错误;科举制打破了九品中正制的特权垄断局面,并不是它的翻版,B项错误;但是,士族子弟仍占71%的录取比例,说明科举制还不完善,D项正确。6.(2011·高考山东卷)钱穆在评论中国古代某制度时说,它“可以培植全国人民对政治之兴味……可以团结全国各地域于一个中央之统治”。这一制度是(

)A.郡县制

B.察举制C.科举制

D.行省制解析:题干材料“可以培植全国人民对政治之兴味”就是提高全国人民的政治兴趣,让人们积极参与到政治中来,由此判断出是科举制;第二句话“可以团结全国各地域于一个中央之统治”是指通过科举考试,士子群集于中央,有力地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统治。C7.(2014·高考福建卷)从隋朝开始的科举制在中国延续了1300多年,至1905年被宣布废除。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隋创进士科之后)历代踵行,时加修正,以迄于明清,防闲之法益密,取人之道益公……——邓嗣禹《中国考试制度史》材料二(科举制)西国莫不慕之,近代渐设考试以取人才,而为学优则仕之举。今英、法、美均已见端,将来必至推广。——丁韪良《西学考略》材料三贫苦子弟,类皆廉谨自勉,埋首窗下……即纨绔子弟,亦知苦读,以获科第,否则虽富不荣……因此之故,前清时代,无分冬夏,几于书声遍野,夜静三更,钻研制义。是皆科举鼓励之功有甚于今日十万督学之力也。——邓嗣禹《中国考试制度史》材料四邑聚千数百童生,擢十数人为生员;省聚万数千生员,而拔百数十人为举人;天下聚数千举人,而拔百数人为进士;复于百数进士,而拔数十人入翰林,此其选之精也。然内政外交,治兵理财,无一能举者,则以科举之试以诗文楷法取士,学非所用、用非所学故也。——梁启超《公车上书请变通科举折》材料五1905年全国工矿企业已达400家左右,铁路、轮船等新式交通事业也逐渐兴办,这些无疑需要大量科学技术人才来操作和管理。同时,新式学堂的急剧增加需要众多的具有新知识的教师;清末新政中增设的许多政府机构如外交部、商部、学部……等,也都需要懂得相关专业的干员。显然,科举制无法培养、选拔这类新式人才。——徐辉《废除科举制与中国社会的现代转型》(1)据材料一,归纳科举制的主要特点。(2)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科举制的积极影响。(3)据材料四,概括梁启超对科举选才的基本看法。分析梁启超上述议论的目的。(4)在近代,科举制“西国莫不慕之”,而在中国却难逃被废除的命运。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评述。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最大限度地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第(1)问根据材料“隋创”“迄于明清”“修正”“防闲之法益密”“取人之道益公”等信息归纳科举制的特点。第(2)问根据材料二信息“西国莫不慕之,近代渐设考试以取人才”回答对西方国家的影响;根据材料三信息“贫苦子弟……埋首窗下”“纨绔子弟,亦知苦读”“无分冬夏,几于书声遍野”回答对当时社会风气产生的影响;再结合所学知识从人才素质、统治基础、社会稳定等角度分析。第(3)问第一小问抓住材料“童生”“生员”“举人”“进士”“翰林”“学非所用、用非所学”等信息,从人才选拔程序、对所选拔人才的影响角度回答“看法”;第二小问从对科举制弊端的反思与当时的社会背景等角度回答“目的”。第(4)问综合近代中西方不同国情与材料四梁启超的看法进行回答。答案:(1)延续时间长;不断发展完善;选拔方式规范;公平(公正)。(答三点即可)(2)被西方国家借鉴;打破世家大族对仕途的垄断;促进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提高官员文化素质;扩大统治的社会基础;促进社会稳定。(答五点即可)(3)看法:科举制层层精选人才;学非所用,用非所学;所选人才缺乏实际治国能力。目的:改革科举制,培养实用人才;挽救民族危机。(4)西方:用考试方式选才,体现公平择优,符合西方平等观念。中国:八股取士束缚思想;民族危机加深;西学东渐,近代工业发展和近代学堂创办。(答二点即可)科举考试难以适应近代实用人才培养和选拔的需要。1.魏晋至隋唐时期的经济(1)农业①北魏到唐朝前期曾推行_____________,国家授田给农民,农民承担相应的义务。②隋唐五代时期,北方已经使用立井水车作为提水灌溉工具;在长江流域,还发明了高转_____________以引低处水灌溉高处农田。③南北朝时期形成了称为“草市”的民间集市。魏晋至隋唐时期的经济与思想文化均田制筒车(2)手工业①私营纺织作坊兴起,官营纺织业也有相当大的规模。②唐朝独特的美术陶制品“___________”曾风行一时。③唐代制瓷业已经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越窑的青瓷享有盛名,_____________的白瓷制作精美。(3)商业①唐朝:“草市”的作用已经十分显著;“___________”繁盛,反映了商业的发展,原有的“市”的管理制度已不能完全适应新的经济形势。②唐朝时_________、洛阳最为繁盛,扬州“雄富冠天下”;作为地区经济中心的杭州、湖州商业十分发达。唐三彩邢窑夜市长安2.魏晋至隋唐时期的思想文化(1)思想①魏晋时期新思潮流行,道教和佛教广泛传播,冲击了儒家思想作为核心价值观念的地位。②唐代出现“三教合一”的局面,唐朝中后期,李翱和___________的思想成为北宋儒学复兴和理学创立的先声。(2)科技:唐末火药开始用于军事;唐代中国发明雕版印刷术,《_____________》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雕版印刷品。韩愈金刚经(3)文学:唐代是中国古典诗歌发展的鼎盛时期,浪漫主义诗人李白有“_____________”的美誉;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则有“诗圣”的美誉,“三吏”“三别”是其代表作。(4)艺术:东晋_____________被称为“书圣”,擅长行书和草书。唐代欧阳询、柳公权和颜真卿分别创立了楷书中的欧体、柳体和颜体,张旭和怀素是著名的草书家。诗仙王羲之[辨析比较]封建土地所有制与地主土地所有制封建土地所有制包括地主土地私有制、国有土地所有制、农民土地所有制三种主要形式。其中地主土地私有制占主导地位,是封建生产关系的基础。国有土地所有制的具体形式包括屯田制、均田制等。农民土地所有制广泛而分散地存在,但由于农民经济力量薄弱,土地往往被兼并。[易混辨析]翻车出现于三国时期,动力是人力;筒车出现于隋唐时期,动力是水力,且不受时间限制,效率比翻车高;高转筒车是在筒车的基础上改进而成,其优点是可以将水提到更高的山上进行灌溉。[误区警示]印刷术、雕版印刷术和活字印刷术是不同的科技概念,印刷术是二者的统称,雕版印刷术是唐代的发明,活字印刷术宋代才出现。[巧思妙记]七种字体的特点主题一隋唐时期商业与城市的发展[史料研读]史料以(令狐)熙为汴州刺史。下车(到任)禁游食,抑工商。民有向街开门者,杜(杜绝)之。两京诸市署:令一人,从六品上,丞二人,正八品上。掌财货交易、度量器物,辨其真伪轻重……凡市,日中击鼓三百以会众,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而散。——《新唐书·百官志》[问题]依据史料提炼出唐朝有关商业的政策,并分析唐朝商业的特点。[解读]抓关键信息获结论(1)“抑工商”“向街开门者,杜(杜绝)之”(1)表明唐代实行抑商政策,禁止沿街开设店铺。(2)“令一人……而散”(2)说明有专门官员管理市场,交易活动有严格的时间限定。[史论拓展]隋唐时期的城市特征1.绝大多数城市是因为属于各地政治中心而建设起来。地方上的中小城市也多因为是各地郡县治所而发展起来。2.这时期的城市,政治、军事意义大于经济意义,消费意义大于生产意义,商业的繁荣远远超过了商品生产的水平。因为这一时期,城市中的绝大部分居民是官僚、地主等消费人口。这时期的城市一般是坊市分区,即住宅区与商业区分开。白天定时开市、闭市。唐朝政府允许外商在境内自由贸易,胡商遍布各大都会。西市就有西域以及波斯、大食商人,“胡风”“胡俗”流行。长安城的人口不下百万,这样庞大的人口对商品的需求,造成长安城商业的繁荣。尽管城市里有商业者,但一方面是绝对少数,另一方面城市商业在手工业作坊不够发达的条件下,只能以转运远地的奢侈品为主要的业务,以满足王公贵族对奢侈消费品的需求。农村集市也有了进一步发展,尤其是在水陆交通要道附近,集市不断增多,有些还发展成重要的市镇。主题二社会环境对古代绘画风格的影响[要点拓展]1.魏晋时期:社会动荡,佛教、道教的传播,引发人们对儒学的反省,一些崇尚气节的文人在政治上碰壁后形成一个以道德情操和理想人格为号召的士人群体,反映在绘画作品上,凸现个性的文人画开始出现。2.隋唐时期:政治统一和社会经济繁荣,对外开放,画家们追求法度,表现雍容华贵的盛唐气象;同时吸取印度、波斯等外来美术风格,绘画风格多样,如宗教画、人物画、山水画等。[史料探究][解读]史料初唐(自高祖武德至玄宗开元前)①虽继六朝余绪,然同时孕育了大唐风神。六朝以来佛画独盛的局面遂被打破,道教绘画勃兴。于阗国尉迟跋质那、尉迟乙僧父子,以画仕于中国,他们带来的凹凸晕染法对唐代绘画影响巨大。以现实生活,特别是表现上层统治者生活为题材的绘画作品,与日俱增。绘画风格崇尚细致艳润。山水花鸟尚不为时人所普遍重视。↓(1)史料信息①表明隋至初唐时期绘画艺术受六朝影响很大,但画风已开始转变。玄宗开元至德宗建中,唐朝经济繁荣,文化昌盛。②文学艺术一变六朝细润之风,崇尚雄健清新。人物、山水、花鸟画都在蓬勃发展。帝王宗亲跻身书画,抬高了书画的身价。画坛极为活跃,名家蓬起,艺术全面繁荣。↓(2)史料信息②表明唐代经济繁荣和文化昌盛改变了画风,也促进了艺术全面繁荣。这说明艺术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史学新论]史学界对唐诗兴盛原因的评论【史界观点】从七世纪初建国到八世纪中叶安史叛乱之前这一百年,唐帝国的经济一直是上升的。经济的发展必然导致文化的繁荣……其四,唐帝国为了巩固其统治,制定和执行了通过科举从庶族地主中选拔人才的制度,以打破高门大族对仕途的垄断。进士是科举中最贵重的,而进士的考试以诗赋为主要内容。这种决定士子前途的考试和因之而派生的行卷之风,也直接促进了诗歌的创作。——程千帆《唐诗鉴赏辞典·序言》【思考感悟】观点表明唐朝国家统一、国力强盛;各民族之间、中外之间的文化交流频繁;开明、兼容的文化政策以及科举制发展等促进了诗歌的繁荣。[对点训练](2015·北京海淀区模拟)李泽厚在《美的历程》中评价某位诗人的成就,认为“盛唐艺术在这里奏出了最强音,痛快淋漓,天才极致,似乎没有任何约束,似乎毫无规范可循……却都是这样的美妙奇异、层出不穷和不可思议”。获此评价的这位诗人应当是(

)A.孟浩然

B.杜甫C.李白

D.王维解析:结合材料中信息“盛唐”“似乎没有任何约束,似乎毫无规范可循”反映的是盛唐时期浪漫主义艺术,符合上述特点的是李白。C一、魏晋至隋唐封建经济的发展繁荣1.(2014·高考天津卷)《齐民要术》自序:“盖神农为耒耜,以利天下。尧命四子,敬授民时。舜命后稷,食为政首。……殷周之盛,《诗》《书》所述,要在安民,富而教之。”这段话主要强调(

)A.儒家对农业的重视B.改进生产工具的意义C.历法与农业的关系D.农业技术的重要性A解析:由“为耒耜,以利天下”“敬授民时”“食为政首”“要在安民,富而教之”可知神农氏、尧舜、殷周均强调农业的重要性,且《诗》《书》均为儒家经典,A项概括全面,为最佳选项。其他三项仅涉及题干的某一个方面,故排除B、C、D三项。2.(2014·高考广东卷)唐代某诏令批评当时存在“恣行吞并,莫惧章程”和“口分永业(国家授予的田地),违法卖买”的现象。这表明当时(

)A.井田制瓦解B.分封制恢复C.均田制受到破坏D.“市”突破空间限制C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注意两点:一是时间“唐朝”,二是材料内容。通过“唐朝”可以排除A项,因为井田制瓦解是在春秋战国时期。题干材料中“口分永业(国家授予的田地),违法卖买”说明唐朝时均田制受到破坏,故C项正确。唐朝时未恢复分封制,且材料中也没有体现,故B项错误。“市”突破空间限制是在宋朝,故D项错误。3.(2014·高考江苏卷)唐前期规定“诸非州县之所不得置市”。后期则规定:“中县户满三千以上,置市令一人、史二人,其不满三千户以上者,并不得置市官。若要路须置,旧来交易繁者,听依三千户法置”。由此可见唐后期(

)A.市的建置制度已有所调整

B.县不满三千户绝不许设市C.市的交易不再受官府监管D.只有州县所在地才许设市A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唐朝有关市的规定。依据材料“诸非州县之所不得置市”可知,唐前期只有县以上的城市才能设市;依据唐后期的规定可知,唐政府放宽了对市的限制,故A项正确。材料“其不满三千户以上者,并不得置市官”等说明允许设市,只是不满三千户的不设官员管理,故B项错误。依据“要路须置”(交通要道设置市)可知D项错误。“市令”等的设置表明市的交易仍受官府监管,故C项错误。4.(2013·高考安徽卷)下图是据有关资料绘制的汉唐间安徽境内水利兴修统计示意图。它反映了这一时期(

)A.安徽农业生产居全国领先水平B.安徽农业生产总体呈发展态势C.长江流域为农业生产重要区域D.我国经济重心已经转移到南方B解析:解答本题要抓住两个关键点:一是时间“汉唐间”,二是汉唐间安徽境内水利兴修次数。汉唐间我国的经济重心在北方,黄河流域为农业生产重要区域,居全国领先水平,故排除A、C两项。从统计示意图中可以看出汉唐间安徽境内水利兴修次数总体上呈逐年增加态势,所以它反映了当时农业生产总体呈发展态势,故B项正确;南宋时我国经济重心才转移到南方,故D项错误。5.(2013·高考重庆卷)白寿彝《中国通史》指出:“自北魏产生,经历隋唐的均田制,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国家所有的田制。”在这一“田制”下(

)A.土地全部归国家所有B.土地都可以自由买卖C.农民只需向国家缴纳赋税D.无主荒地由国家重新分配D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准确理解均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