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II卷文言文题评讲(赵熹)课件_第1页
2017年II卷文言文题评讲(赵熹)课件_第2页
2017年II卷文言文题评讲(赵熹)课件_第3页
2017年II卷文言文题评讲(赵熹)课件_第4页
2017年II卷文言文题评讲(赵熹)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7全国II卷)

《后汉书·赵憙传》西汉末年,社会矛盾空前激化。西汉王朝最后一任皇帝刘婴即位时只有两岁,当他5岁时,西汉实际掌权者宰相级的王莽代汉建新朝,命名为“新”,西汉王朝灭亡。王莽以儒家思想为指导,开始一系列的政治、经济、社会变革,史称王莽新政。然而,王莽改制触动了大豪强与许多上层官僚的既得利益,遭到激烈的反对与排斥,加之改革的理想化与盲目崇古。终适得其反,反而激化了社会矛盾,且新朝末年水旱灾害不断,终于在新莽天凤年间爆发了绿林、赤眉起义。一时间,四方响应,天下大乱。

更始政权公元23年二月,绿林军领导者王匡、王凤等人拥立刘玄为帝,恢复汉朝国号,建立更始政权,自称玄汉王朝。消灭王莽政权后统治天下两年。因为他在王莽新朝之后,又恢复了刘姓汉朝的统治,所以多年来史家一直把他作为西汉的最后一任皇帝。两年后的更始三年,更始政权在赤眉军和刘秀大军的两路夹击之下,土崩瓦解,刘玄向赤眉军出降,献出传国玉玺,更始政权灭亡。不久,刘玄亦被赤眉军所杀。

东汉建立

刘秀是汉高祖刘邦九世孙,赤眉、绿林起义爆发后,新朝地皇三年(22年),刘秀与长兄刘縯为恢复刘姓统治,起事于舂陵,组成“舂陵军”。王莽地皇四年(23年),刘秀在昆阳之战中一举摧垮新莽大军,标志着新莽赖以维持统治的军事力量消耗殆尽。同年绿林军攻破许昌,王莽死于义军之手,新覆灭。更始帝刘玄北都洛阳后,刘秀被派往河北地区镇抚州郡。乃破王郎,河北之豪强地主率宗族、宾客、子弟先后归附,使他在河北站稳了脚。此后,刘秀拒听更始政权的号令。同年秋,又迫降和收编了铜马等部农民起义军逐渐自立。不久,与更始政权彻底决裂。

更始三年(25年)六月,赤眉军拥立汉朝后裔刘盆子为帝,史称建世帝。同月二十二己未日(25年8月5日),刘秀在鄗(今河北柏乡县)南千秋亭五成陌(今河北十五里铺)即位称帝,国号仍为“汉”,史称汉世祖光武帝,改元建武。时关西号为铜马帝。

刘秀定都洛阳后,把南阳设为陪都,并开始东汉统一战争,先后消灭了盘踞关中、号称百万的赤眉军,割据陇右称王的隗嚣与盘据西蜀的公孙述等大小数十个割据势力。经过十一年的东征西讨,刘秀终于在公元36年扫灭了最后一个割据势力成家帝公孙述。自此,历经新莽末年长达近十九年的纷争混战,中国再次归于一统。赵憙字伯阳,南阳宛人也。少有节操。从兄为人所杀,无子,憙年十五,常思报之。乃挟兵结客,后遂往复仇。而仇家皆疾病,无相距者。憙以因疾报杀,非仁者心,且释之而去。顾谓仇曰:“尔曹若健,远相避也。”结客:结交豪侠距:抵挡因:趁着顾:回头尔曹:你们拥城:占据城池因yīn动:1.凭借、依据、利用。如:「因地制宜」、「因陋就简」。2.承袭、沿袭。如:「因袭」。《论语·为政》:「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3.增添、积累。《论语·先进》:「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名:原由、缘故。如:「起因」、「诱因」介:1.经由、透过。《史记·卷五八·梁孝王世家》:「梁王恐,乃使韩安国因长公主谢罪太后,然后得释。」2.由于。如:「因公出差」、「因事请假」。唐·李白〈崔秋浦柳少府〉诗:「因君树桃李,此地忽芳菲。」3.乘、趁。《史记·卷七·项羽本纪》:「此天之亡楚之时也,不如因其机而遂取之。」连:是、从而。《史记·卷五五·留侯世家》:「良业为取履,因长跪履之。」副:就、乃。《史记·卷七·项羽本纪》:「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赵憙字伯阳,南阳宛人也。少有节操。从兄为人所杀,无子,憙年十五,常思报之。乃挟兵结客,后遂往复仇。而仇家皆疾病,无相距者。憙以因疾报杀,非仁者心,且释之而去。顾谓仇曰:“尔曹若健,远相避也。”赵憙字伯阳,南阳宛郡人。年轻时就有节操。堂兄被人杀害,没留下儿子,赵憙当年十五岁,常常想着报仇。于是带着兵器结交宾客,后来就去复仇。但是仇人全重病,没人能抵抗。赵憙认为趁别人生病报仇杀人,不是仁爱的人所为,就暂且放过他们离开了。临走前回头对仇人说:“你们如果健康了,请远远地避开我。更始即位舞阴大姓李氏拥城不下更始遣柱天将军李宝降之不肯云闻宛之赵氏有孤孙憙信义著名愿得降之更始乃征憙。熹年未二十,既引见,即除为郎中,行偏将军事,使诣舞阴,而李氏遂降。引见:旧时皇帝接见臣下或外宾,须由官员引领,叫“引见”大姓:指世家大族,人口众多的姓氏或某一地域人数众多、势力强大的姓氏行:代理诣:到更始即位舞阴大姓李氏拥城不下更始遣柱天将军李宝降之不肯云闻宛之赵氏有孤孙憙信义著名愿得降之更始乃征憙。熹年未二十,既引见,即除为郎中,行偏将军事,使诣舞阴,而李氏遂降。更始即位,舞阴(地名)大户人家李氏拥城不投降,更始皇帝遣柱天将军李宝去招降他们。李氏不肯,说:“听说宛人赵氏有孤孙赵憙,以信义闻名,愿意向他投降。”更始就征召赵憙,赵憙不到二十岁,引见来了,于是把赵憙任命为郎中,行使偏将军的职务,让他到了舞阴,李氏就投降了。光武破寻、邑,憙被创,有战劳,还拜中郎将,封勇功侯。邓奉反于南阳,憙素与奉善,数遗书切责之,而谗者因言憙与奉合谋,帝以为疑。及奉败,帝得憙书,乃惊曰:“赵憙真长者也。”

寻、邑:王寻、王邑,王莽政权大司空、大司马被创:受伤切责:严厉责备相:汉时诸侯王国的实际执政者,相当于郡太守长者:有德行的人相xiàng动1.审视、察看。《左传·隐公十一年》:「量力而行之,相时而动,无累后人。」2.占视、辨察,以断吉凶祸福。如:「相字」。《史记·卷九二·淮阴侯传》:「相君之面,不过封侯,又危不安。」3.辅佐、帮助。如:「相夫教子」。《书经·大诰》:「周公相成王。」4.掌管、治理。唐·柳宗元〈梓人传〉:「是足为佐天子、相天下法矣,物莫近乎此也。」5.挑选、选择。《三国演义·第六五回》:「良禽相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相xiàng名1.容貌、外形、模样。如:「长相」、「福相」、「吃相」、「窘相」、「穷酸相」。《西游记·第三五回》:「(孙行者)​现了本相。」2.职官名:➊​百官之长,辅佐国君治理国政的人。如:「宰相」、「丞相」、「相国」。➋​古代典礼中,辅导行礼的人。如:「傧相」。《论语·先进》:「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光武破寻、邑,憙被创,有战劳,还拜中郎将,封勇功侯。邓奉反于南阳,憙素与奉善,数遗书切责之,而谗者因言憙与奉合谋,帝以为疑。及奉败,帝得憙书,乃惊曰:“赵憙真长者也。”光武帝刘秀打败王寻、王邑时,赵熹受伤,有战功,回朝后被任命为中郎将,封勇功侯。邓奉在南阳反叛,赵熹一向和邓奉友善,多次写信严厉地责骂他,而那些说坏话的人就说赵熹和邓奉合谋,光武帝怀疑此事。等到邓奉失败,光武帝得到赵熹的信,才惊讶地说:“赵熹真是有德行的人。”后拜怀令。大姓李子春先为琅邪相,豪猾并兼,为人所患。憙下车,闻其二孙杀人事未发觉,即穷诘其奸,收考子春,二孙自杀。京师为请者数十,终不听。相:汉时诸侯王国的实际执政者,相当于郡太守豪猾:强横狡猾并兼:吞并,兼并穷诘:诘,追究,查办。彻底追究下车:官员到任收考:逮捕拷问后拜怀令。大姓李子春先为琅邪相,豪猾并兼,为人所患。憙下车,闻其二孙杀人事未发觉,即穷诘其奸,收考子春,二孙自杀。京师为请者数十,终不听。后来赵憙被任命为怀县县令。大户人家李子春原先先做过琅琊相,强横不守法度,掠夺兼并,大家都很怕他。赵憙到任,听说他的两个孙子杀了人没有被查出来,就不断地追查其奸情,并把李子春收捕拷问,他的两个孙子都自杀了。京城里有很多人为他求情,最终赵憙都没有理会。考:

检查,查核:~察。~勤。稽~。

推求,研究:~古

老,年纪大:寿~。

多指已死的父亲:先~。如丧~妣。

击,敲:“而陋者乃以斧斤~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

通“拷”时赵王良疾病将终,车驾亲临王,问所欲言。王曰:“素与李子春厚,今犯罪,怀令赵憙欲杀之,愿乞其命。”帝曰:“吏奉法,律不可枉也,更道它所欲。”王无复言。临:亲临探问素:向来枉:歪曲时赵王良疾病将终,车驾亲临王,问所欲言。王曰:“素与李子春厚,今犯罪,怀令赵憙欲杀之,愿乞其命。”帝曰:“吏奉法,律不可枉也,更道它所欲。”王无复言。当时赵王刘良快病死了,(皇帝)车驾来到赵王身边,问他还想要什么。赵王说,我向来和李子春关系不错,现在他犯了罪,怀县县令赵憙要杀了他,希望能让他活命。皇帝说,官吏依法行事,法律是不可违犯的,你再说个别的想法吧。赵王无语了。其年,迁憙平原太守。时平原多盗贼,憙与诸郡讨捕,斩其渠帅,余党当坐者数千人。憙上言:“恶恶止其身,可一切徙京师近郡。”帝从之,乃悉移置颍川、陈留。于是擢举义行,诛锄奸恶。后青州大蝗,侵入平原界辄死,岁屡有年,百姓歌之。渠帅::首领。旧时统治阶级称武装反抗者的首领或部落酋长。泛指魁首。坐:判罪恶恶:汉语词语,指憎恨邪恶的人擢举义行:举荐提拔有善行的人有年:丰收,年成好其年,迁憙平原太守。时平原多盗贼,憙与诸郡讨捕,斩其渠帅,余党当坐者数千人。憙上言:“恶恶止其身,可一切徙京师近郡。”帝从之,乃悉移置颍川、陈留。于是擢举义行,诛锄奸恶。后青州大蝗,侵入平原界辄死,岁屡有年,百姓歌之。这年,赵憙升任平原太守,平原有很多盗贼,赵憙与其他各郡追捕他们,杀了他们的大帅,余党受株连的有好几千人。赵憙上书说:憎恶邪恶的人只应限于他自身就可以了,可以把所有人都迁移到京城边上的郡里。皇帝听从了他的意见,把他们安置到颍川、陈留。于是赵憙推荐有义行的人,除掉恶人。后来青州闹蝗虫闹得很厉害,这些蝗虫一进入平原郡就死了,平原境内丰收了很多年,百姓歌颂赵憙。二十七年,拜太尉,赐爵关内侯。时南单于称臣,乌桓、鲜卑并来入朝,帝令憙典边事,思为久长规。建初五年,憙疾病,帝亲幸视。及薨,车驾往临吊。时年八十四。谥曰正侯。入朝:指属国、外国使臣或地方官员谒见天子典:主持、掌管规:规划,谋划临吊:临丧哭吊二十七年,拜太尉,赐爵关内侯。时南单于称臣,乌桓、鲜卑并来入朝,帝令憙典边事,思为久长规。建初五年,憙疾病,帝亲幸视。及薨,车驾往临吊。时年八十四。谥曰正侯。建武二十七年,赵憙升任太尉,赐爵关内侯,当时南单于降服,乌桓、鲜卑一起来朝贡,光武帝命令赵憙主管边疆事务,想一个长治久安的办法。建初五年,赵憙病重,皇帝亲自前去探视。等到他去世的时候,皇帝前去吊唁。时年八十四。谥号为正侯。5.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更始即位/舞阴大姓李氏拥城不下/更始遣柱天将军李宝降之/不肯/云/闻宛之赵氏有孤孙憙/信义著名/愿得降之B.更始即位/舞阴大姓李氏拥城不下/更始遣柱天将军李宝降之/不肯云/闻宛之赵氏有孤孙憙/信义著名/愿得降之C.更始即位/舞阴大姓李氏拥城不下/更始遣柱天将军李宝降之/不肯云/闻宛之赵氏有孤/孙憙信义著名/愿得降之D.更始即位/舞阴大姓李氏拥城不下/更始遣柱天将军李宝降之/不肯/云/闻宛之赵氏有孤/孙憙信义著名/愿得降之5.A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下车,古代可以代指官吏就职。后来又常用“下车伊始”表示官吏初到任所。B.收考,指先行将嫌犯拘捕关进监狱,然后再作考察,进行犯罪事实的取证工作。C.车驾,原指帝王所乘的车,有时因不能直接称呼帝王,于是又可用作帝王的代称。D.京师,古代指国家的都城,《三国演义》中就经常提到“京师”,现代泛指首都。6.B考,通假字,“拷,”拘捕拷问,而非“考察”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赵憙耿直磊落,为人光明正大。他自小有节操,从兄被害,为给从兄报仇,他有备而往,但知道仇家患病后,不愿乘人之困,因而暂时放过仇家。B.赵憙忠于朝廷,除恶得到支持。他虽与邓奉友善,但屡次谴责邓谋反,最终受到皇上赞赏。担任怀令时,坚持诛杀李子春,皇上也拒绝了赵王求情。C.赵憙制止祸患,大力推崇义行。他担任平原太守时,诛杀盗贼首领,但对待余党却能区别处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