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忌讽齐王纳谏》公开课课件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acb98a0b02640859055e54348046aa81/acb98a0b02640859055e54348046aa811.gif)
![《邹忌讽齐王纳谏》公开课课件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acb98a0b02640859055e54348046aa81/acb98a0b02640859055e54348046aa812.gif)
![《邹忌讽齐王纳谏》公开课课件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acb98a0b02640859055e54348046aa81/acb98a0b02640859055e54348046aa813.gif)
![《邹忌讽齐王纳谏》公开课课件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acb98a0b02640859055e54348046aa81/acb98a0b02640859055e54348046aa814.gif)
![《邹忌讽齐王纳谏》公开课课件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acb98a0b02640859055e54348046aa81/acb98a0b02640859055e54348046aa81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1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导入新课唐朝名臣魏征曰:“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君主要成就一番霸业,身边没有几位敢进谏的大臣是不成的。战国时期诸侯林立,一批谋臣策士周旋其间,因势据时为国君出策献计。齐威王就非常幸运地遇到了这样一位贤臣──邹忌。今天,我们就来欣赏选自《战国策》的历史散文《邹忌讽齐王纳谏》。
作家作品本文选自《战国策·齐策一》。《战国策》是一部先秦历史文献,杂记东西周及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诸国之事。上接春秋,下至秦并六国,记事约二百四十年(前460—前220)。是一部国别体史书。刘向(约前77年—前6年),字子政,沛县(今属江苏)人,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学习目标
1.积累常用的文言实词、虚词,疏通文义。 2.理清行文思路,复述情节,背诵课文。 3.体会邹忌的劝说方式,并从中得到启发。 4.培养正确认识自己、谦虚听取意见的态度。文体常识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
讽谏,用含蓄的话委婉地规劝。规劝国君、尊长或朋友改正错误。兼语句邹忌进谏齐王纳谏讽:婉言规劝谏:直言规劝
听读课文·动手标记整体感知听读课文·动手标记整体感知 1.把握停顿节奏,读熟成诵。
2.利用工具书、对照文下注释,结合语境,疏通文义,扫清阅读障碍。 3.把握文章主要内容。昳()丽窥()镜间()进期()年谤()讥()朝()服衣冠皆朝()于齐读准字音yì
kuījiànjībàngjīzhāocháo读准句读1.邹
忌
修
八
尺
有
余2.今
齐
地
方
千
里3.王
之
蔽
甚
矣4.此
所
谓
战
胜
于
朝
廷疏通文义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长,身高光艳美丽早晨穿戴,名→动照对……说“与…相比怎么样,表示比较。甚美,太美了比得上邹忌身高八尺多,而且身材容貌光艳美丽。有一天早晨他穿戴好衣帽,照着镜子,对他的妻子说:“我与城北的徐公相比,谁更美丽呢?”他的妻子说:“您美极了,徐公怎么能比得上您呢!”城北的徐公,是齐国的美男子。
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即“信自”。宾语前置又第二天省略句。(邹忌)与(客)坐谈补足音节,无意义“与……相比,谁更……”
及、比得上美丽、漂亮邹忌不相信自己会比徐公美丽,于是又问他的小妾说:“我和徐公相比,谁更美丽?”妾说:“徐公怎么能比得上您呢?”第二天,有客人从外面来拜访,邹忌和他坐着谈话。邹忌问客人道:“我和徐公相比,谁更美丽?”客人说:“徐公不如您美丽啊。”
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第二天同“熟”,仔细他,指徐公太远了在晚上。名→状表顺接认为……美偏爱,形→动对又过了一天,徐公前来拜访,(邹忌)仔细地端详他,自己觉得不如他美丽;再照着镜子看看自己,更觉得远远比不上人家。晚上,他躺在床上想这件事,说:“我的妻子认为我美,是偏爱我;我的小妾认为我美,是惧怕我;客人认为我美,是想要有求于我。”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
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实在的比土地方圆君主左右近侍之臣没有谁用在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所受的蒙蔽于是邹忌上朝拜见齐威王,说:“我确实知道自己不如徐公美丽。可是我的妻子偏爱我,我的妾惧怕我,我的客人对我有所求,他们都认为我比徐公美丽。如今的齐国,土地方圆千里,有一百二十座城池,宫中的姬妾和身边的近臣,没有不偏爱大王的;朝廷中的大臣,没有不惧怕大王的;国内的百姓,没有不对大王有所求的:由此看来,大王受蒙蔽一定很厉害了。”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齐威王说:“说得真好。”于是下令:“所有的大臣、官吏、百姓,能当面批评我过错的,可得上等奖赏;能够上书劝谏我的,得中等奖赏;能够在众人集聚的公共场所指责、议论我的过失,并能传到我耳朵里的,得下等奖赏。”政令刚一下达,群臣都来进言规劝,宫门庭院就像集市一样喧闹。几个月以后,有时偶尔还有人进谏。一年以后,即使想进言,也没有什么可说的了。燕、赵、韩、魏等国听说了这件事,都到齐国来朝见(齐王)。这就是在朝廷上取得胜利。对,好当面指责过失上等的议论公共场合使……听到集市常常间或、偶然满一年即使概括内容课文通过邹忌借用自己家庭亲友的事情和切身感受,讽劝齐王纳谏除弊的故事,说明国君必须广泛采纳各方面的批评建议。精读文本1.针对邹忌“我孰与城北徐公美?”的问题,妻、妾、客的回答有什么异同?相同点:赞扬邹忌比徐公美;不同点:妻子热情赞扬邹忌,反映了妻的偏爱(如“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妾在家中的地位卑微,因为怕,回答比较敷衍(如“徐公何能及君也”);客因为有事相求,所以回答用了一个陈述句,比妾的反问句,语气更轻(如:“徐公不若君之美也”)。2.面对妻、妾、客的不同程度的赞美,邹忌从“不自信”到“暮寝而思之”,反映出他怎样的品质?不盲目轻信,对别人的褒奖能理智判断、冷静思考,能正视自己。3.邹忌讽谏齐王,用了逻辑中的类比推理方法,说说邹忌讽谏是怎样把家事、国事进行类比的?
妻私臣—宫妇左右私王妾畏臣—朝廷之臣畏王客求臣—四境之内有求于王4.邹忌认为“王之蔽甚矣”的原因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
因为齐王身边的人阿谀奉承(私王、畏王、有求于王),不可能听到真实的情况。
5.“王曰:‘善。’”请你结合文意品析“善”字的表达作用。
一是说明邹忌艺术的进谏,起到了良好的效果;二是说明齐威王善于纳谏。
6.齐威王下令后,进谏者由“门庭若市”到“时时而间进”,再到“无可进者”,这种变化说明了什么?齐王纳谏后,朝政的弊端越来越少。(或齐王纳谏后,需要改进的地方越来越少。)合作探究
1.邹忌的讽谏为什么能够成功?概括邹忌和齐威王的形象。邹忌说头脑冷静有智慧目光敏锐有自知之明有魄力
多谋之臣齐威王听从谏如流心胸宽广有气度贤明君主善设喻说理类比推理2.这篇文章篇幅短小,妙趣横生,采用了一种奇特的三叠排比的结构样式,你能找出来吗?提示:如邹忌的“三问”等。(1)邹忌有三问:问其妻:“我孰与城北徐公美?”问其妾:“吾孰与徐公美?”问其客:“吾与徐公孰美?”
(2)其妻、妾、客先后有三答:“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徐公何能及君也?”“徐公不若君之美也。”(3)邹忌解蔽,当晚有三思: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4)邹忌入朝见威王,有三比:臣之妻私臣宫妇左右莫不私王臣之妾畏臣朝廷之臣莫不畏王臣之客欲有求于臣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结论: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5)齐王纳谏,下令有三赏:能面刺寡人之过者上赏上书谏寡人者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下赏(6)纳谏之后,齐国有三变:令初下门庭若市数月之后间进期年之后无可进写作特色1.采用了一种奇特的三叠排比的结构样式前后呼应,上下关照,层层推进,句式整散错落有致,读来琅琅上口。2.运用类比、设喻说理,具有极强的说服力。3.在叙事进程中对语言和句式的安排也很见匠心。有的叙述,对话有重复有排比,有的变化就大一些,邹忌与妻、妾、客的三问三答,有详有略,有重复处,也有小小变化处。课堂小结这篇文章讲述了邹忌讽喻齐王广开言路、纳谏除弊,结果使齐国政治修明、国势强盛的故事。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遇到一些劝解问题时,也要采取恰当的方式,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文章结构拓展延伸邹忌的劝说方式对我们今天的人际交往有什么启示?请任选以下话题设想劝阻。
话题:
1.讽谏同学不要迷恋网吧。
2.讽谏长辈不要吸烟、酗酒。
3.讽谏同学要讲究公共卫生。
4.讽谏上级领导注意环保。一词多义美
上吾妻之美我者动词,认为……美不若君之美也形容词,漂亮好看时时而间进间或、偶然又何间焉参与受上赏形容词,上等上书谏寡人者动词,呈上下若朝受下赏形容词,下等乃下令动词,下达不若君之美也动词,如门庭若市动词,好像朝服衣冠名词,早晨入朝见威王名词,朝廷皆朝于齐动词,朝见间孰私有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哪一个,谁孰视之同“熟”,仔细宫妇左右莫不私王偏爱不宜偏私私情邹忌修八尺有余通“又”欲有求于我与“无”相对文言词语积累邹忌讽齐王纳谏古今异义邹忌修八尺有余明日徐公来私我也今齐地方千里左右莫不私王能谤讥于市朝古义:今义:古义:今义:古义:今义:古义:今义:古义:今义:古义:今义:古义:今义:讽谏,用含蓄的话委婉地规劝。用含蓄的话指责或劝告,侧重于批评或嘲笑。长,这里指身高。修理。次日,第二天。将要到来的下一天。偏爱。属于个人的或为了个人的。土地方圆。地点、处所。君主左右近侍之臣。方位词,大致范围;或作动词,控制。议论。诽谤、恶意中伤。通假字词类活用①邹忌修八尺有余②徐公来,孰视之。
“有”通“又”,用于连接整数和零数。“孰”通“熟”,仔细。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美: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美。私:形容词作动词,偏爱。朝服衣冠。能面刺寡人者。服:名词作动词,穿戴。面:名词作状语,当面。闻寡人之耳者。闻: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听到。文言特殊句式判断句: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省略句:
1)()与()坐谈2)皆以()美于徐公
3)()问之客曰固定句式:
1)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2)吾与徐公孰美?(“……者也”,表判断)邹忌客我(“……也”,表判断)邹忌这两句都是表选择的句子,也是文言文的固定句式。倒装句:宾语前置:【忌不自信】→忌不信自状语后置:【欲有求于我也】→欲于我有求也【皆以美于徐公】→皆以于徐公美【能谤讥于市朝】→能于市朝谤讥【皆朝于齐】→皆于齐朝【此所谓战胜于朝廷】→此所谓于朝廷战胜21邹忌讽齐王纳谏九年级语文•下(R版)第六单元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朝服衣冠(cháo)形貌昳丽(yì)B.窥镜而自视(kuī)孰视之(shú)C.王之蔽甚矣(bì)期年之后(qī)D.暮寝而思之(qǐn)谤讥于市朝(páng)•••••••••点拨A项“朝”应读zhāo,C项“期”应读jī,D项“谤”应读bàng。B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邹忌修八尺有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明日徐公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今齐地方千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宫妇左右莫不私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能面刺寡人之过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期年之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长,这里指身高。次日,第二天。土地方圆。君主左右近侍之臣。指责。满一年。3.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与例句中的加点词活用类型相同的一项是(
)例:能面刺寡人之过者A.吾妻之美我者B.闻寡人之耳者C.朝服衣冠D.其一犬坐于前D•••••点拨D项和例句都是名词用作状语;A项“美”,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认为……美;B项“闻”,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听到;C项“服”,名词用作动词,穿戴。4.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孰视之B.徐公不若君之美也吾妻之美我者C.朝服衣冠皆朝于齐D.上书谏寡人者事父母几谏••••••••D点拨A项两个“孰”分别为“谁”“仔细”;B项两个“美”分别为“美丽”“认为……美”;C项两个“朝”分别为“早晨”“朝见”;D项两个“谏”都是“规劝”的意思。5.对句中“于”字的意思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欲有求于我也②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③以其无礼于晋④皆以美于徐公⑤且贰于楚也⑥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⑦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⑧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CA.①③⑤/⑥⑦⑧/②/④B.①③⑤⑦/②④/⑥⑧C.①②③⑤/④/⑥⑧/⑦D.①③⑤⑦/②⑥⑧/④
6.下列对文言句式的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判断句,“者也”是判断句的标志)B.与坐谈。(省略句,省略了主语“邹忌”和宾语“客”)C.忌不自信。(倒装句,宾语前置,应为“忌不信自”)D.王之蔽甚矣。(倒装句,属于状语后置)D点拨D项是被动句,“蔽”在句中是“蒙蔽,这里指所受的蒙蔽”的意思。7.名句默写填空。(1)文中邹忌对齐威王分析自己的妻、妾、客认为自己比徐公美的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邹忌分析齐威王受蒙蔽的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8.《邹忌讽齐王纳谏》是流传千古的名篇,后人依据这篇文章的内容撰写了许多精妙的对联。请你把下面的对联补充完整。(1)上联:邹忌比美谈国事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上联:妻美妾美客美,美丑自晓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上赏中赏下赏,赏罚分明威王下令改过失一、对比阅读阅读下面的三则古诗文,完成问题。【甲】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范仲淹《江上渔者》【乙】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邹忌讽齐王纳谏》【丙】景公①之时,雨雪三日而不霁。公被狐白之裘,坐于堂侧陛②。晏子入见,立有间,公曰:“怪哉!雨雪三日而天不寒。”晏子对曰:“天不寒乎?”公笑。晏子曰:“婴闻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今君不知也。”公曰:“善!寡人闻命矣。”乃令出裘发粟以与饥寒者。令所睹于涂③者,无问其乡;所睹于里④者,无问其家;循国计数,无言其名。士既事者兼月⑤,疾者兼岁。孔子闻之曰:“晏子能明其所欲,景公能行其所善也。”——《晏子春秋》【注】①景公:春秋时期齐国的国君。②陛:殿堂的台阶。③涂:同“途”,路上。④里:小于乡的行政单位,周代以二十五家为里。⑤兼月:两个月。兼,两倍的。9.选文【乙】出自西汉__________等人编订的史书《________________》。战国策刘向10.下列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闻寡人之耳者孔子闻之曰B.时时而间进立有间C.王之蔽甚矣横柯上蔽,在昼犹昏D.但爱鲈鱼美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D点拨A项两个“闻”分别为“使……听到”“听到”;B项两个“间”分别为“间或、偶然”“一会儿”;C项两个“蔽”分别为“蒙蔽,这里指所受的蒙蔽”“遮蔽”;D项两个“但”都是“只是”的意思。11.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窥镜而自视雨雪三日而天不寒B.欲有求于我也令所睹于涂者C.上书谏寡人者乃令出裘发粟以与饥寒者D.吾妻之美我者婴闻古之贤君••••••••C点拨A项两个“而”分别为“连词,表修饰,可不译”“连词,表转折,但是”;B项两个“于”分别为“介词,向”“介词,在”;C项两个“者”都是“代词,……的人”;D项两个“之”分别为“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助词,的”。12.翻译下面的句子。(1)我孰与城北徐公美?(2)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自己)吃饱且知道百姓的饥饿,(自己)穿暖且知道百姓的寒冷,(自己)安逸且知道百姓的劳苦。我与城北徐公相比,哪一个美?13.从【甲】诗中可以看出作者表达的情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丙】两选文中邹忌和晏子劝谏的目的分别是【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希望景公关心天下百姓疾苦对渔民疾苦的同情与关心,也含有对岸上人的规劝之意劝谏齐王广开言路,虚心听取意见,去除蒙蔽14.简要比较邹忌和晏子两人的谈话技巧有什么不同。邹忌采用“迂回战术”,先从小事切入,取得对方认同,然后从家庭小事顺理推入国家大事,让对方自然接受。晏子则从大处入手,巧妙运用古代贤君的做法进行侧面暗示,使景公顿悟。【丙译文】景公在位时,雪下了好几天却不转晴。景公穿着用狐狸腋下白毛皮做成的皮衣,坐在朝堂的台阶上。晏子进宫谒见,站了一会儿,景公说:“奇怪啊!雪下了几天,但是天气却不寒冷。”晏子回答说:“天气不冷吗?”景公笑了。晏子说:“我听说古代贤德的国君,(自己)吃饱且知道百姓的饥饿,(自己)穿暖且知道百姓的寒冷,(自己)安逸且知道百姓的劳苦,现在您不知道。”景公说:“说得好!我听从您的教诲了。”他于是下令拿出大衣和粮食给挨饿受冻的人。命令在路上见到的,不必问他们是哪个乡的;在里巷见到的,不必问他们是哪家的;巡视全国统计数字,不必记他们的姓名。士人已任职的发给两个月的粮食,病困的人发给两年的粮食。孔子听到这件事后说:“晏子能阐明他的愿望,景公能施行他认识到的德政。”二、深层阅读公输(节选)子墨子曰:“然胡不已乎?”公输盘曰:“不可,吾既已言之王矣。”子墨子曰:“胡不见我于王?”公输盘曰:“诺。”子墨子见王,曰:“今有人于此,舍其文轩,邻有敝舆而欲窃之;舍其锦绣,邻有短褐而欲窃之;舍其粱肉,邻有糠糟而欲窃之——此为何若人?”王曰:“必为有窃疾矣。”子墨子曰:“荆之地方五千里,宋之地方五百里,此犹文轩之与敝舆也。荆有云梦,犀兕麋鹿满之,江汉之鱼鳖鼋鼍为天下富,宋所谓无雉兔鲋鱼者也,此犹粱肉之与糠糟也。荆有长松文梓楩楠豫章,宋无长木,此犹锦绣之与短褐也。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王曰:“善哉。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15.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是(
)A.胡不见我于王于舅家见之(王安石《伤仲永》)B.今有人于此所欲有甚于生者(《鱼我所欲也》)••••DC.舍其文轩醒能述以文者(欧阳修《醉翁亭记》)D.江汉之鱼鳖鼋鼍为天下富复立楚国之社稷(司马迁《陈涉世家》)••••16.下列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A.然胡不已乎这些胡人不会停止进攻B.此为何若人这是什么样的一个人呢C.荆之地方五千里楚国的土地,方圆有五千里D.宋无长木宋国没有多余的木材A17.选文中,通过“文轩之与敝舆”“①________________”“锦绣之与短褐”对比,墨子得出楚国攻宋是“②_______________”的结论。粱肉之与糟糠为与此同类18.《邹忌讽齐王纳谏》与这一段选文都围绕“劝说”展开,下表对此进行了梳理。请在空缺处填写相应内容。项目人物
劝说性质
劝说目的
劝说方式
劝说效果
墨子外交劝说楚王放弃攻宋以窃疾设喻②邹忌内政劝谏齐王广开言路①齐王欣然纳谏楚王必定取宋以家事设喻三、拓展阅读客见赵王①曰:“臣闻王之使人买马也,有之乎?”王曰:“有之。”“何故至今不遣?”王曰:“未得相马之工也。”对曰:“王何不遣建信君乎?”王曰:“建信君有国事,又不知相马。”曰:“王何不遣纪姬乎?”王曰:“纪姬,妇人也,不知相马。”对曰:“买马而善,何补于国?”王曰:“无补于国。”“买马而恶,何危于国?”王曰:“无危于国。”对曰:“然则买马善而若②恶,皆无危补于国。然而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深入探讨科技企业如何通过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来提升品牌形象和竞争力
- 现代绿色办公楼的设计与施工经验分享
- 生产制造中基于智能算法的调度系统设计
- 2023三年级英语上册 Unit 3 My friends第4课时说课稿 牛津译林版
- 2024年春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 5 大自然的语言说课稿 新人教版
- 9 乌鸦喝水(说课稿)-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
- Unit 4 My Family Lesson 2(说课稿)-2023-2024学年人教新起点版英语三年级下册
- Unit 6 Useful numbers Lesson 2(说课稿)-2024-2025学年人教PEP版(2024)英语三年级上册
-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 第16课 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教学说课稿 岳麓版必修2
- 2025淮安市城东花园小区门禁系统工程合同
- 精神分裂症合并糖尿病患者护理查房课件
- 销售调味品工作总结5篇
- 2024年江苏省劳动合同条例
- 成人鼻肠管的留置与维护
- 《中电联团体标准-220kV变电站并联直流电源系统技术规范》
- 中国主要蜜源植物蜜源花期和分布知识
- 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的应用
- 数据中心基础知识培训-2024鲜版
- 供电企业舆情的预防及处置
- 【高中语文】《氓》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 T-WAPIA 052.3-2023 无线局域网设备技术规范 第3部分:接入点和控制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