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公开课生物课堂教案_第1页
初一公开课生物课堂教案_第2页
初一公开课生物课堂教案_第3页
初一公开课生物课堂教案_第4页
初一公开课生物课堂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11初一公开课生物课堂教案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学要将生活移植到生物课堂中,教师要理解教材内容的特点,掌握学生实际生活中的生物知识情况,从而更好地开展生活化教学。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初一公开课生物课堂教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初一公开课生物课堂教案1教学目标知识和技能目标:描述出人体血液循环系统的组成和功能;概述血液循环;概述人体的血量以及输血与血型和血量的关系。过程和方法目标: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调查、收集和分析资料的能力;教学重难点(1)知识方面:描述出人体血液循环系统的组成和功能;概述血液循环;(2)科学方法、能力方面:合作学习、自主探究的能力,调查和收集资料的方法;(3)科学价值观方面:形成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和结构与功能统一的思想,养成关爱生命的良好品质。教学过程一、教学引入1.用美国红十字会主席伊丽莎白说过的一句话的引导学生,启发学生思维。2.过渡语:输血对人类有重要意义,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那么,血液有什么作用呢?它的成分是什么?引入课题,并举例说明血液与人类的关系。二、解读血常规化验单1、让学生说出验血过程,引出血常规化验单的作用。2、投影一张血常规化验单,并指导学生解读,引导学生提出自己的意见。投影血液各成分正常值,对异常值作简要说明。三、血液的成分1、演示实验——血液的分层。2、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推断和归纳。提出问题:为什么把血液称做“流动的组织〞?(铺垫)四、血液各成分的主要功能1、组织学生表演或观看小品——血管中的奇遇。2、解释贫血、化脓和伤口处血液逐渐凝固等相关知识。3、小结比拟血浆、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的功能。五、实验——用显微镜观察人血的永久涂片1、指导学生用显微镜观察人血的永久涂片,巡视、检查。2、显示正确的显微镜下血细胞图,小结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的形态特点3、提出问题,引导分析,积极评价。六、课外阅读——造血干细胞和干细胞的研究1、指导学生看课外阅读,与学生一起探讨热点话题。2、布置作业:63页课后练习题。初一公开课生物课堂教案2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教案一、教学目标:1、说出调查的一般方法,初步学会做调查记录。2、描述身边的生物和它们的生活环境。3、关注周围生物的生存状况。二、教学重点:使学生初步学会设计调查方案、说出调查的一般方法和会做调查记录,同时培养学生的分工合作能力。教学难点:描述局部所调查生物的特征三、课前准备:帮助学生分组,确定调查范围。了解要调查的生物状况,并查找相关资料。四、教学过程:1、把全班同学分成八个小组,选出小组长,说明本节调查课的目的,步骤,各小组自由选择调查范围(不可在教学区)然后汇报到老师处,每小组长把组员的名单交到老师处。强调调查范围的要求是生物种类较多,环境有较多变化的路线。2、考前须知:如平安、不伤害动植物、不破坏生物的生活环境等。应特别关注一些小生物。如树皮上、草丛中的小生物和天空中飞行的生物。3、据报告册P2~3内容进行调查,并及时记录,布置作业是星期四交齐。4、纪律要求:出入教室不可吵,不可影响其他班同学。各小组提前十分钟回到教室,各小组要跟老师对好时间,要求本小组长组织好纪律。5、利用下课前十分钟帮助学生归纳总结出调查的生物,(可按P9的分类方法)并对个别小组作出表扬。总结本节课全班同学的表现。(问题:1.你们组调查了多少种生物?2.你们是按什么特征对它们进行分类的?分多少类?各多少种?每类选1-2种生物,说说它们的生活环境?调查中,你又想到哪些新的问题?)教学后记:初一(2)班没有说明细节,学生不明确调查的意义和方法,把抓昆虫等作为调查的主要目的,抓昆虫成为本班男生的主要任务。还应强调生物包括,动物,植物,真菌等其他生物。初一(9)班事前说好了各种考前须知,强调了纪律,所以每个人都能完成好这次调查活动。初一(10)班没有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该班学生较文静,气氛太沉闷初一(3)班课堂纪律太乱,几位同学特意捣蛋,但小组间团队精神不错,调查到的种类较多,有些学生的知识面很广,认识植物种类多。初一(5)班守纪律,调查生物最少19种,最多29种,证明每组都有认真调查的学生,学生积极性高,对老师的布置完成得很好。初一(4)班户外活动时纪律管不好,很多男同学在玩蟾蜍等生物,男同学一堆,女同学一堆,纪律不好,但调查到最多的生物种类有40种,最少的也有25种,证明该班学生对生物有浓厚的兴趣,但事后发现很多生物不是真正看到的,是联想到和想到的,缺乏科学精神。教学反思:在户外活动前要多强调各种规章制度,考虑问题要面面俱到,,不然学生不了解活动的规那么会发生很多意想不到的事。初一公开课生物课堂教案3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描述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描述其他排泄系统。2、能力目标:能概述尿液的形成和排出过程。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同肾脏的结构是与它承当的功能相适应的。教学重难点1、肾单位的结构及其功能;2、尿的形成和排出。教学过程一、引起兴趣观看与尿毒症有关的新闻二、新课导入学习人体生命活动产生的代谢废物。引出排泄的定义。提问人体生命活动中会产生哪些废物呢?三、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1、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器官;2、泌尿系统各器官的功能。课件展示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图片。引导学生认识人体泌尿系统各组成器官及其功能。四、尿的形成和排出1、形成尿液的器官2、肾脏的结构和功能的根本单位3、肾单位的组成4、原尿的成分5、尿液(终尿)的成分五、其他排泄途径1、二氧化碳的排出途径2、水的排出途径3、无机盐和尿素的排出途径指导学生学习人体其他排泄途径通过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等为例,引出皮肤和呼吸系统的排泄途径。初一公开课生物课堂教案4关注合理营养与食品平安一、教学目标1.举例说出什么是合理营养。2.关注食品平安。3.尝试运用有关合理营养的知识,设计一份营养合理的食谱,并关心长辈的饮食。4.认同环境保护与食品平安之间的统一性。二、教学重点1.关注合理营养与食品平安在健康生活中的意义。2.通过分析,认同环境保护与食品平安之间的统一性。三、教学难点设计一份营养合理的食谱,将所学知识上升为意识,再将意识转化为行为。四、教学准备教师:课前收集假设干食品包装袋和包装盒,以备教学需要;电视报刊中关于食品平安的信息;课前培训学生,指导小组长如何展开调查和收集、整理资料;设计评比栏和课前课后学生设计午餐食谱营养差异性的比照图。让学生明确科学知识在指导健康生活中的价值。学生:四人小组合作,展开调查或收集有关合理营养、食品平安方面的信息;课前尝试为家长或自己设计一份午餐食谱;自带各种食品包装袋;课前询问家长购置肉类、鱼类及其他食品时是怎样挑选的。五、课时分配2课时教学过程一、合理营养1.1不注意合理营养的危害课前为家长设计一份午餐食谱;自主讨论不良饮食习惯、不合理营养的危害。1.2什么是合理营养?观察、讨论、归纳:怎样做才是合理营养。1.3“我〞该怎么做?师生合作,为本班制定一个合理营养的文明公约。运用知识指导生活,设计午餐食谱再次为家长设计一份午餐食谱,并比照哪一份更合理。先在全班评一评,比一比,然后参加全年级的设计赛,并把好的作品办成生物专刊。合理营养4人小组合作进行自主性学习,阅读书上提供的信息并观察书上的插图或自制投影片,结合身边实例讨论交流,在教师引导下进一步明确什么是合理营养及其在健康生活中的重要意义;设计一份合理的午餐食谱并利用节假日亲自烹调,为长辈献上一份爱心。阅读课后“营养师〞资料,拓宽视野创设问题情境,列举在生活中了解到的典型实例,指导学生阅读书上提供的报刊信息,引入课题;引导学生讨论,组织并参与全班交流、点评,保证交流的正确性、有效性。归纳并用投影片展示该如何做到合理营养。关注健康生活,进行情感教育(注:书上第三节内容可作为学生调查过程中查阅的资料之一)课前提出课题。指导学生开展调查(访问或查阅资料),组织交流,做出评价。二、食品平安2.1整体感知食品平安的重要性根据课前布置,发布收集到的有关食.品平安的信息听取学生的资料发布,引导学生分析,组织学生讨论。2.2怎样购置平安食品a.平安的包装食品。(会读包装袋上的内容)b.非平安的包装食品(练就一双“火眼金睛〞)学生阅读食品包装盒上的内容,分组讨论,并推举小组代表进行发言。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对学生发言予以肯定并纠正或补充某些内容。就课前了解的知识进行组间交流。听取学生发言,鼓励学生多观察、多比拟,建议学生课后到菜市场进行“实战演习〞。三、预防食物中毒3.1小专家进行现场小讲座,听取有关知识,并提问和补充。和学生一起听取小讲座,对进行讲授的同学予以充分肯定。防止食品污染通过讨论,认同环境保护与食品平安的统一性思考问题,展开讨论,解决问题。3.2讨论:能用发霉变质的残羹剩饭或饲料喂养家禽家畜吗?为什么?有人说有“虫眼〞的蔬菜水果农药含量少,可放心购置,对吗?在教师启发下思考:实际生活中,哪些行为最终会导致食品的污染?通过讨论,认同环境保护与食品平安的统一性。认真听取学生讨论并及时点拔。引导学生深层次地从防治环境污染的角度认识食品平安问题。肯定学生的分析,再次强调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四、了解绿色食品阅读有关资料,思考并了解绿色食品的积极意义和重要作用。指导学生课本中有关绿色食品的资料,鼓励学生上网查询,进一步了解这方面的信息。通过多种途径,了解相关知识初一公开课生物课堂教案5教学目标1.了解并说出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多方面的影响。2.设计并完成酸雨或废电池对生物影响的探究实验。3.能够开展课外调查并完成调查报告。教学重难点1.知识方面:掌握调查和收集资料、科学探究的方法;设计两个探究实验的方案;开展课外调查并完成调查报告;拟定保护当地生态环境的方案2.科学方法、能力方面:调查和收集资料的方法,合作学习、自主探究的能3.科学价值观方面:充分认识到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危害,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以及人和自然和谐开展的意识,树立环境保护的紧迫感、责任感,培养团结协作精神。教学过程课前准备:1.指导学生分成四组,明确组长及组员名单2.布置调查任务:①人类破坏森林的实例②人类活动引起沙尘暴的实例③各种野生动物被捕杀的实例④结合广州珠江水的污染状况,收集我国河流、湖泊被人类污染、破坏的实例⑤空气污染的原因及实例⑥生物入侵及其危害的实例⑦酸雨、废电池产生危害的实例⑧温室效应和臭氧层破坏小组讨论:这些现象的后果是什么?面对这些问题,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公民,我们应该怎样要求自己的行为?3.每组选两个标题(彼此不重复)进行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做成幻灯片(最好图文并茂),在课堂上汇报。小组讨论内容每个同学都要做好发言的准备。设计意图:考虑到学生的时间和精力有限,因此将下一课时的调查内容也纳入本节课,每个小组选做其中两项内容,负担不会太重,再通过堂上的汇报交流,到达资源共享的目的。这里将课外阅读(⑥⑧)也纳入查阅范围,一方面拓展学生的视野,一方面引导学生关注当前生态环境中的热点和焦点问题以及有关科学研究的新进展。教学引入:通过大屏幕展示组图:青山—绿水—蓝天—小鸟天堂—繁华的都市—拥挤的人群—密集的厂房—高高耸立的排污烟囱—荒山—污水—灰蒙蒙的天空—垂死挣扎的小鸟教师:美丽的青山绿水没有了,带给我们的是一幅幅触目惊心的画面。人类在制造巨大财富的同时,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负面影响也是巨大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讨这个问题。课前同学们都做了大量的工作,有了充分的准备,我们看看哪一小组做得最好!先请出我们第一组的代表来发言。学生堂上展示阶段:学习活动:由每组选派发言人1~2人,用ppt展示资料收集结果第1组汇报:人类破坏森林的实例,空气污染的原因及实例第2组汇报:人类活动引起沙尘暴的实例,生物入侵及其危害的实例第3组汇报:各种野生动物被捕杀的实例,温室效应和臭氧层破坏第4组汇报:结合广州珠江水的污染状况,收集我国河流、湖泊被人类污染、破坏的实例,收集酸雨、废电池产生危害的实例师生互动:教师可向学生发问,学生也可以向老师提问生生互动:一个小组汇报结束后,不同小组成员之间可提问设计意图:这个环节是学生课前资料收集整理成果的展示,也是这节课的主要环节。学生学生将课外查找到的资料,以制作的演示文稿进行汇报,在课堂上同其他同学共同分享,互相交流。组内可以分工,每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