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平面控制网的布设1_第1页
第2章-平面控制网的布设1_第2页
第2章-平面控制网的布设1_第3页
第2章-平面控制网的布设1_第4页
第2章-平面控制网的布设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平面控制网的布设

[本章提要]2.1国家平面控制网的布设原则和方案

2.2工程平面控制网的布设原则和方案

2.3平面控制网的技术设计

2.4平面控制网的精度估算

2.5平面控制网的选点、造标、埋石[习题]

本章提要

本章讲述平面控制网的布设,目的是解决平面控制点位置的选择问题。内容涉及平面控制网的布设原则、布设方案;平面控制网的技术设计、精度估算;平面控制网的选点、造标埋石。[重点]平面控制网的技术设计、精度估算

本章提要

本章讲述平面控制网的布设,目的是解决平面控制点位置的选择问题。内容涉及平面控制网的布设原则、布设方案;平面控制网的技术设计、精度估算;平面控制网的选点、造标埋石。[重点]平面控制网的技术设计、精度估算

2.1.1国家平面控制网的布设原则

1.分级布网、逐级控制

2.应有足够的精度

3.应有足够的密度

4.应有统一的规格

1.分级布网、逐级控制我国领土辽阔,地形复杂,不可能用最高精度和较大密度的控制网一次布满全国。为了适时地保障国家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用图的需要,根据主次缓急而采用分级布网、逐级控制的原则是十分必要的。即先以精度高而稀疏的一等三角锁尽可能沿经纬线方向纵横交叉地迅速布满全国,形成统一的骨干大地控制网,然后在一等锁环内逐级(或同时)布设二、三、四等控制网。

2.1.1国家平面控制网的布设原则

2.应有足够的精度控制网的精度应根据需要和可能来确定。作为国家大地控制网骨干的一等控制网,应力求精度更高些才有利于为科学研究提供可靠的资料。为了保证国家控制网的精度,必须对起算数据和观测元素的精度、网中图形角度的大小等,提出适当的要求和规定。这些要求和规定均列于《国家三角测量和精密导线测量规范》(以下简称国家规范)中。2.1.1国家平面控制网的布设原则

3.应有足够的密度控制点的密度,主要根据测图方法及测图比例尺的大小而定。比如,用航测方法成图时,密度要求的经验数值见下表,表中的数据主要是根据经验得出的。各种比例尺航测成图时对平面控制点的密度要求测图比例尺每幅图要求点数每个三角点控制面积三角网平均边长等级1:500001:250001:1000032~31约150km2约50km2约20km213km8km2~6km二等三等四等2.1.1国家平面控制网的布设原则82.1.1国家平面控制网的布设原则

由于控制网的边长与点的密度有关,所以在布设控制网时,对点的密度要求是通过规定控制网的边长而体现出来的。对于三角网而言边长与点的密度(每个点的控制面积)之间的近似关系为将上表中的数据代入此式得出因此国家规范中规定,国家二、三等三角网的平均边长分别为13km和8km。2.1.1国家平面控制网的布设原则4.应有统一的规格

由于我国三角锁网的规模巨大,必须有大量的测量单位和作业人员分区同时进行作业,为此,必须由国家制定统一的大地测量法式和作业规范《国家三角测量和精密导线测量规范》,作为建立全国统一技术规格的控制网的依据。

返回本节首页2.1.2

国家平面控制网布设方案

根据国家平面控制网施测时的测绘技术水平,我国决定采取传统的三角网作为水平控制网的基本形式,只是在青藏高原特殊困难的地区布设了一等电磁波测距导线。国家三角网的布设方案分为一、二、三、四等4个等级。2.1.2

国家平面控制网布设方案

1.一等三角锁布设方案一等三角锁是国家大地控制网的骨干,其主要作用是控制二等以下各级三角测量,并为地球科学研究提供资料。一等三角锁尽可能沿经纬线方向布设成纵横交叉的网状图形,如下图所示。

一等锁在起算边两端点上精密测定了天文经纬度和天文方位角,作为起算方位角,用来控制锁、网中方位角误差的积累。一等天文点测定的精度是:纬度测定中误差,经度测定的中误差,天文方位角测定的中误差。一等锁两起算边之间的锁段长度一般为200km左右,锁段内的三角形个数一般为16~17个。角度观测的精度,按一锁段三角形闭合差计算所得的测角中误差应小于。一等锁一般采用单三角锁。根据地形条件,也可组成大地四边形或中点多边形,但对于不能显著提高精度的长对角线应尽量避免。一等锁的平均边长,山区一般约为25km,平原区一般约为20km。1.一等三角锁布设方案2.1.2国家平面控制网布设方案2.二等三角锁、网布设方案

二等三角网是在一等锁控制下布设的,它是国家三角网的全面基础,同时又是地形测图的基本控制。因此,必须兼顾精度和密度两个方面的要求。

20世纪60年代以前,我国二等三角网曾采用二等基本锁和二等补充网的布置方案。即在一等锁环内,先布设沿经纬线纵横交叉的二等基本锁(见下图a),将一等锁环分为大致相等的4个区域。二等基本锁平均边长为15~20km;按三角形闭合差计算所得的测角中误差小于士1.2"。另在二等基本锁交叉处测量基线,精度为1:200000。2.1.2国家平面控制网布设方案2.二等三角锁、网布设方案图a图b

在一等三角锁和二等基本锁控制下,布设平均边长约为13km的二等补充网。按三角形闭合差计算所得的测角中误差小于士2.5"。

20世纪60年代以来,二等网以全面三角网的形式布设在一等锁环内,四周与一等锁衔接,如上图b所示。为了控制边长和角度误差的积累,以保证二等网的精度,在二等网中央处测定了起算边及其两端点的天文经纬度和方位角,测定的精度与一等点相同。当一等锁环过大时,还在二等网的适当位置,酌情加测了起算边。二等网的平均边长为13km,由三角形闭合差计算所得的测角中误差小于士1.0"。由二等锁和旧二等网的主要技术指标可见,这种网的精度,远较二等全面网低。3.三、四等三角网布设方案2.1.2国家平面控制网布设方案三、四等三角网是在一、二等网控制下布设的,是为了加密控制点,以满足测图和工程建设的需要。三、四等点以高等级三角点为基础,尽可能采用插网方法布设,但也采用了插点方法布设,或越级布网。即在二等网内直接插入四等全面网,而不经过三等网的加密。三等网的平均边长为8km,四等网的边长在2~6km范围内变通。由三角形闭合差计算所得的测角中误差,三等为±1.8",四等为±2.5"。三、四等插网的图形结构如下图所示,图(a)中的三、四等插网,边长较长,与高级网接边的图形大部分为直接相接,适用于测图比例尺较小,要求控制点密度不大的情况。图(b)中的三、四等插网,边长较短,低级网只附合于高级点而不直接与高级边相接,适用于大比例尺测图,要求控制点密度较大的情况。

3.三、四等三角网布设方案2.1.2国家平面控制网布设方案2.1.2国家平面控制网布设方案

(b)3.三、四等三角网布设方案182.1.2国家平面控制网布设方案(a)(b)三、四等三角点也可采用插点的形式加密,其图形结构如下图(a)所示。其中,插入A点的图形叫做三角形内插一点的典型图形;插入B、C两点的图形叫做三角形内外各插一点的典型图形。插点的典型图形很多,这里不一一介绍。3.三、四等三角网布设方案2.1.2国家平面控制网布设方案4.国家三角锁、网的布设规格及其精度三角锁、网的布设规格及其精度见下表。表中所列推算元素的精度,是在最不利的情况下三角网应达到的最低精度。国家三角锁、网布设规格及其精度工测控制网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在各项工程建设的规划设计阶段,为测绘大比例尺地形图和房地产管理测量而建立的控制网,叫做测图控制网;另一种是为工程建筑物的施工放样或变形观测等专门用途而建立的控制网,我们称其为专用控制网。建立这两种控制网时亦应遵守下列布网原则。2.1.3工程平面控制网布设原则1.分级布网、逐级控制2.要有足够的精度3.要有足够的密度4.要有统一的规格1.分级布网、逐级控制对于工测控制网,通常先布设精度要求最高的首级控制网,随后根据测图需要,测区面积的大小再加密若干级较低精度的控制网。用于工程建筑物放样的专用控制网,往往分二级布设。第一级作总体控制,第二级直接为建筑物放样而布设;用于变形观测或其他专门用途的控制网,通常无须分级。2.1.3工程平面控制网布设原则222.要有足够的精度以工测控制网为例,一般要求最低一级控制网(四等网)的点位中误差能满足大比例尺1:500的测图要求。按图上0.lmm的绘制精度计算,这相当于地面上的点位精度为0.1×500=5(cm)。对于国家控制网而言,尽管观测精度很高,但由于边长比工测控制网长得多,待定点与起始点相距较远,因而点位中误差远大于工测控制网。2.1.3工程平面控制网布设原则3.要有足够的密度不论是工测控制网或专用控制网,都要求在测区内有足够多的控制点。如前所述,控制点的密度通常是用边长来表示的。《城市测量规范》中对于城市三角网平均边长的规定列于下表中。2.1.3工程平面控制网布设原则三角网的主要技术要求等级平均边长(km)测角中误差(″)起算边相对中误差最弱边相对中误差二等9±1.01/3000001/120000三等5±1.81/200000(首级)1/120000(加密)1/80000四等2±2.51/120000(首级)1/80000(加密)1/45000一级小三角二级小三角10.5±5±101/400001/200001/200001/100004.要有统一的规格为了使不同的工测部门施测的控制网能够互相利用、互相协调,也应制定统一的规范,如现行的《城市测量规范》和《工程测量规范》。2.1.3工程平面控制网布设原则返回本节首页1.三角网的布设方案工测三角网具有如下的特点:①各等级三角网平均边长较相应等级的国家网边长显著地缩短;②三角网的等级较多;③各等级控制网均可作为测区的首级控制。④三、四等三角网起算边相对中误差,按首级网和加密网分别对待。2.1.4工程平面控制网布设方案2.导线网的布设方案如下表。2.1.4工程平面控制网布设方案电磁波测距导线的主要技术要求等级附合导线长度(km)平均边长(m)每边测距中误差(mm)测角中误差(″)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三等四等一级二级三级15103.62.41.530001600300200120±18±18±15±15±15±1.5±2.5±5±8±121/600001/400001/140001/100001/6000电磁波测距导线共分5个等级,其中的三、四等导线与三、四等三角网属于同一个等级。这5个等级的导线均可作为某个测区的首级控制。3.GPS网的布设方案

2.1.4工程平面控制网布设方案等级平均距离(km)a(mm)b(1×10-6)最弱边相对中误差二等9≤10≤21/120000三等5≤10≤51/80000四等2≤10≤101/45000一级1≤10≤101/20000二级<1≤15≤201/10000GPS网的主要技术要求注:当边长小于200m时,边长中误差小于20mm。各等级GPS网相邻点间弦长精度式中σ——标准差(基线向量的弦长中误差mm)

a——固定误差(mm)

b——比例误差系数(1×10-6)

d——相邻点间的距离(km)*4.边角网的布设方案*5.测边网的布设方案

2.1.4工程平面控制网布设方案现阶段主要采用GPS网结合电磁波测距导线网的布设方案。2.1.4工程平面控制网布设方案返回本节首页桥梁三角网对于桥轴线方向的精度要求应高于其他方向的精度,以利于提高桥墩放样的精度;隧道三角网则对垂直于直线隧道轴线方向的横向精度的要求高于其他方向的精度,以利于提高隧道贯通的精度;用于建设环形粒子加速器的专用控制网,其径向精度应高于其他方向的精度,以利于精确安装位于环形轨道上的磁块。专用控制网的布设特点

专用控制网的用途非常明确,因此建网时应根据特定的要求进行控制网的技术设计。例如:2.2平面控制网的技术设计2.2.1技术设计的意义2.2.2技术设计的内容和方法国家大地控制网已经完成,只讨论工程平面控制网的技术设计。2.2.1技术设计的意义控制测量的技术设计是关系全局的重要环节,技术设计书是使控制网的布设既满足质量要求又做到经济合理的重要保障,是指导生产的重要技术文件。

技术设计是根据工程建设对控制网的精度要求,结合测区的具体情况,选择最佳布网方案(控制点的位置和网的基本形式)、选择适当的作业方法和仪器、编制作业计划,解决作业生产的组织和测量成果验收等一系列生产管理和技术管理问题。返回本节首页2.2.2技术设计的内容和方法1.搜集和分析资料

(1)测区内各种比例尺的地形图。(2)已有的控制测量成果(包括全部有关技术文件、图表、手簿等等)。(3)有关测区的气象、地质等情况,以供建标、埋石、安排作业时间等方面的参考。(4)现场踏勘了解已有控制标志的保存完好情况。(5)调查测区的行政区划、交通便利情况和物资供应情况。若在少数民族地区,则应了解民族风俗、习惯。

对搜集到的上述资料进行分析,以确定网的布设形式,起始数据如何获得,网的未来扩展等。其次还应考虑网的坐标系投影带和投影面的选择。此外还应考虑网的图形结构,旧有标志可否利用等问题。2.网的图上设计

根据对上述资料进行分析的结果,按照有关规范的技术规定,在中等比例尺图上以“下棋”的方法确定控制点的位置和网的基本形式。图上设计对点位的基本要求是:(1)从技术指标方面考虑图形结构良好,边长适中,对于三角网求距角不小于30°;便于扩展和加密低级网,点位要选在视野辽阔,展望良好的地方;为减弱旁折光的影响,要求视线超越(或旁离)障碍物一定的距离;点位要长期保存,宜选在土质坚硬,易于排水的高地上。(2)从经济指标方面考虑充分利用制高点和高建筑物等有利地形、地物,以便在不影响观测精度的前提下,尽量降低觇标高度;充分利用旧点,以便节省造标埋石费用,同时可避免在同一地方不同单位建造数座觇标,出现既浪费国家资财,又容易造成混乱的现象。(3)从安全生产方面考虑点位离公路、铁路和其他建筑物以及高压电线等应有一定的距离。

2.2.2技术设计的内容和方法返回原处图上设计宜在中比例尺地形图(根据测区大小,选用1:25000~1:100000地形图)上进行,其方法和步骤如下:展绘已知点;按上述对点位的基本要求,从已知点开始扩展;判断和检查点间的通视;估算控制网中各推算元素的精度;据测区的情况调查和图上设计结果,写出文字说明,并拟定作业计划。2.2.2技术设计的内容和方法图上设计的方法及主要步骤3.编写技术设计书技术设计书应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1)作业的目的及任务范围;(2)测区的自然、地理条件;(3)测区已有测量成果情况,标志保存情况,对已有成果的精度分析;(4)布网依据的规范,最佳方案的论证;(5)现场踏勘报告;(6)各种设计图表(包括人员组织、作业安排等);(7)主管部门的审批意见。2.2.2技术设计的内容和方法返回本节首页2.3平面控制网的精度估算2.3.1精度估算的目的和方法2.3.2导线网的精度估算2.3.1精度估算的目的和方法精度估算的目的是推求控制网中边长、方位角或点位坐标等的中误差,它们都是观测量平差值的函数,统称为推算元素。1.公式估算法2.程序估算法目的方法2.3.1精度估算的目的和方法

1.公式估算法是针对某一类网形导出计算某种推算元素(例如最弱边长中误差)的普遍公式。且得出的结果都是近似的。而对另外一些推算元素,则难以得出有实用意义的公式。不仅能用于定量地估算精度值,而且能定性地表达出各主要因素对最后精度的影响,从而为网的设计提供有用的参考。以最小二乘法中条件分组平差的精度计算公式为依据列出公式如下:公式估算法的优点推导估算公式的方法根据两组平差的步骤,首先按第一组条件式进行平差,求得第一次改正后的观测值,然后改化第二组条件方程式。设改化后的第二组条件方程式为则F的权倒数为如果平差不是按分组平差法进行的,即全部条件都是第一组,没有第二组条件,则在计算权倒数时应将上式的后两项去掉。F的中误差为式中,为观测值单位权中误差。2.程序估算法

此法根据控制网略图,利用已有程序在计算机上进行计算。方法和步骤如下:在设计图上量取各未知点的近似坐标x,y,以起算数据一起反算出一套网中将要观测的边长、角度(水平方向)的模拟观测值。利用这套模拟观测值上机模拟平差。当计算进行到求出法方程系数阵的逆(也就是平差未知数的协因数阵Qxx)之后,即可转入精度评定计算。在精度评定时,利用设计单位权中误差(一般为方向或角度观测中误差),代替正常平差时的验后单位权中误差,计算推算元素的精度。2.3.1精度估算的目的和方法设计者可根据精度估算结果,修改设计方案,重新上机计算,直到设计方案实际可行,并满足精度要求。2.3.2导线网的精度估算等边直伸导线的精度分析导线网的精度估算1)附合导线经角度闭合差分配后的端点中误差下图所示的等边直伸附合导线,经过角度闭合差分配后的端点中误差包括两部分:1.等边直伸导线的精度分析观测误差影响部分和起始数据误差影响部分式中,为导线边数;为边长测量的中误差;为测距系统误差系数;为导线全长;为测角中误差(以秒为单位);为边长的中误差;为起始方位角的中误差;为导线的平均边长。

1.等边直伸导线的精度分析计算公式如下:测量数据引起的端点纵、横向中误差起算数据引起的端点纵、横向中误差导线的端点中误差为由上述公式可以看出,对于等边直伸附合导线而言,因测量误差而产生的端点纵向误差完全是由量边的误差而引起的;端点的横向误差完全是由测角的误差引起的。如果导线不是直伸的,则测角的误差也将对端点的纵向(指连结导线起点和终点的方向)误差产生影响,同样量边的误差也将对导线的横向误差产生影响。也就是说,无论是纵向误差还是横向误差,都包含有两种观测量误差的影响。1.等边直伸导线的精度分析2)附合导线平差后的各边方位角中误差现就=1的情况算出不同的和对应的值列于下表。直伸等边导线平差后各边方位角误差系数导线边号导线边数

46810121416123456789101112131415160.630.550.550.630.730.730.660.660.730.730.790.860.810.750.750.810.860.790.820.950.930.870.820.820.870.930.951.820.851.011.030.990.940.900.900.940.991.031.010.850.871.061.111.101.051.000.980.981.001.051.101.111.060.870.891.101.181.181.151.101.061.031.031.061.101.151.181.181.100.89平均0.590.710.800.880.951.021.091.等边直伸导线的精度分析可以看出:①平差后各边方位角的精度最大仅相差约0.3〞(当=16时);②对于=12~16的导线,各边的的平均值近似等于测角中误差;③方位角精度的最强边当<10时在导线中间,当>10时在导线两端;④方位角精度的最弱边大约在距两端点1/5~1/4导线全长的边上,如下图所示。3)附合导线平差后中点的纵向中误差

4)附合导线平差后中点的横向中误差

因导线全长为,所以上式还可写成1.等边直伸导线的精度分析5)起始数据误差对附合导线平差后中点点位的影响起始数据误差对平差后的附合导线中点的纵、横误差也有影响,边长的误差对端点纵向中误差的影响为,则它对导线中点纵向误差产生的影响为至于起始方位角误差对中点产生的横向误差可以这样来理解:当从导线一端推算中点坐标时,产生的横向误差为而中点点位的平差值可以看做是从两端分别推算再取平均的结果。因而起始方位角误差对导线中点引起的横向误差为1.等边直伸导线的精度分析附合导线平差后中点的点位中误差应为6)附合导线端点纵横向中误差与中点纵横向中误差的比例关系返回本节首页1.等边直伸导线的精度分析计算支导线终点点位误差的公式上式略去了起始数据误差的影响,其中。由此式可见若不考虑起始数据误差,则在一定测量精度和边长的情况下,支导线终点点位误差与导线全长有关。这种关系如用图解表示可以看得更清楚。以城市四等电磁波测距导线为例。设导线测量的精度为导线边长分别为500、1000、1500和2000m,导线总长为1~l0km,代入上式计算支导线终点点位误差M。2.导线网的精度估算将所得结果以L为横坐标,以为M纵坐标作图,如下图所示。由图可知,这些曲线都近似于直线,因此,在一定的测量精度与平均边长情况下,导线终点点位误差M大致与导线长度L成正比。设以长度L0为的导线终点点位误差M0作为单位权中误差,则长度为Li的导线终点点位的权Pi及其中误差Mi可按下列近似公式计算2.导线网的精度估算式中,。所以式中,Li′是导线长Li以L0为单位时的长度。由上式可知,如果已知线路的权Pi,则可求出相应的单一线路长度Li′

;反之如果已知线路长度Li′,则可求出相应的权Pi。现以下图所示的一级导线网为例,说明如何运用以上公式估算网中结点和最弱点的点位精度。图中A,B,C为已知点,N为结点。各线路长度如图所示。试估计结点N和最弱点W的点位中误差(不顾及起始数据误差影响)。2.导线网的精度估算为了估计导线网中任意点的点位中误差,需设法将网化成单一导线,然后按加权平均的原理计算待估点的权,再设法求出单位权中误差,最后即可求出待估点的中误差。设以lkm长的一级导线的端点点位中误差为单位权中误差,则上图中各段线路的等权线路L′即为已知的线路长,所以相应的权为

从线路BN和CN都可求得N点的坐标,如取其加权平均作为N点的坐标,则此坐标的权为这个权值相应的虚拟等权线路长为2.导线网的精度估算这就相当于把BN,CN两条线路合并成一条等权的线路,其长度为LBCN′=0.74km,如上图(b)中虚线所示。现在原导线网已成为一条单一导线A-BC,其等权线路长为对于A-BC这条单一导线而言,其最弱点W应在导线中点,即距两端为处。现在来求N点和W点的权。N点的坐标可看做是从AN和BCN两条线路推算结果的加权平均,则N点的权为W是导线的中点,其权应为线路AW的权的2倍,即2.导线网的精度估算再来计算单位权中误差即长为lkm的一级导线端点的点位中误差。设导线的平均边长为s=200m,测距精度为Ms=±12mm,,,;则于是结点M和最弱点N的点位中误差为2.导线网的精度估算用同样的方法可以估算多结点的导线网的精度。但是这种方法不能解决全部导线网的精度估算问题,例如带有闭合环的导线网等图形。对于其中几类特殊的网形,有人提出过其他的一些估算方法,然而要估算任意导线网的精度,如今只能用电子计算机进行。对于某些典型的导线网,人们已用上述等权代替法以及其他的一些方法进行了研究,其结论可作为设计导线网时的参考。2.导线网的精度估算右图若干种典型导线网图形可转化为单一的等权线路。设附合在两个高级控制点之间的单一等边直伸导线的容许长度为1.00L,如右图a所示,则规定其他图形的最弱点点位误差与上述导线最弱点点位误差相等(亦即规定二者等权)的条件下,按等权代替法,算得各图形中高级点之间的容许长度及导线节的容许长度,它们的容许值分别在图中标出,网的最弱点位置以黑点标志。2.导线网的精度估算返回本节首页在进行导线网的初步设计时,若某一级单导线的规定容许长度为L,则同等级导线网中导线节的长度可由该图中所示的比例关系来规定。按这种方式设计导线网,其最弱点点位误差将等于上图(a)中单导线的最弱点点位中误差。只要这一误差满足设计要求,则全部导线网的点位误差也必满足要求。2.导线网的精度估算2.5平面控制网的选点、造标埋石2.5.1实地选点2.5.2觇标高度的确定2.5.3觇标的建造2.5.4标石的埋设2.5.1实地选点一.

实地选点:就是把控制网的图上设计放到地面上。图上设计是否正确以及选点工作是否顺利,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所用的地形图是否准确。如果差异较大,则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点位,对原来的图上设计作出修改。选点时使用的工具主要有:望远镜、小平板、测图器具、花杆、通讯工具和清除障碍的工具、设计好的网图和有用的地形图等。根据图上设计的控制点位置,在实地找到大概位置,再按控制点选点要求,确定控制点的具体位置。点位确定后,打下木桩并绘选点图,点之记,如下图。选点任务完成后,应提供下列资料:

(1)选点图;(2)点之记;(3)控制点一览表,表中应填写点名、等级、至邻点的概略方向和边长、建议建造的觇标类型及高度、对造埋和观测工作的意见等。2.5.2觇标高度的确定式中,、分别代表地球曲率和大气垂直折光影响,s为测站与目标间的距离,R为地球半径。为大气垂直折光系数1.影响通视的因素1.两控制点间有挡住视线的障碍物2.地球表面弯曲3.大气垂直折光4.地球表面弯曲及大气垂直折光改正数为2.5.2觇标高度的确定2.确定觇标高度的方法在下图中,、为选定的三角点点位。由于在视线方向上存在障碍物C,再加上球气差的影响,则A、B间互不通视。现在用解析法来确定在A点和B点上建造觇标的高度。2.确定觇标高度的方法用解析法计算觇标高度,在相似和中存在

即而故则

2.确定觇标高度的方法例:由选点图上得到下列数据:

s1=4.6km,s2=9.5km,HA=62.5m,HC=67.5m,HB=63.0m,要求a大于等于2m,不点上觇标高度拟定4m,求点上的觇标高度。解:按上述公式,全部计算在下表中进行。2.5.3觇标的建造

经过选点确定了的控制点的点位,要埋设带有中心标志的标石,将它们固定下来,以便长期保存。当相邻点不能在地面上直接通视时,应建造觇标作为相邻各点观测的目标及本点观测的仪器台。由于现时很多平面控制网已采用导线网的形式,此外GPS已用于控制网的布设,所以如今已很少有造标的需要,特别是双锥标,更少使用。故以下对造标和埋石工作仅作概略介绍。测量觇标有多种类型,比较常见的有以下几种:(1)寻常标。常用木料、废钻杆、角钢、钢筋混凝土等材料做成(见下图(1)),凡是地面上能直接通视的控制点上均可采用这种觇标。观测时,仪器安置在脚架上,脚架直接架在地面上。(2)双锥标。当控制网边长较长、地形隐蔽、必须升高仪器才能与邻点通视时则采用如下图(2)中(a)和(b)所示的双锥标,可用木材或钢材制成。这种觇标分内、外架。内架升高仪器,外架用以支承照准目标和升高观测站台,内、外架完全分离,以免观测人员在观测站台上走动时影响仪器的稳定。(3)屋顶观测台。在利用高建筑物设置控制点时,宜在稳定的建筑物顶面上建造1.2m高的固定观测台。如下图(3)(a)和(b)所示。2.5.3觇标的建造1.测量觇标的类型

⑴⑵1.测量觇标的类型(a)(b)(3)1.测量觇标的类型2.微相位差照准圆筒

无论上述何种觇标,其顶部都要装上照准圆筒,作为观测时的照准目标。目前广泛采用的是微相位差照准圆筒(下图)。它由上、下两块圆板(木板或薄钢板)及一些辐射形木片组成,圆筒全部涂上无光黑漆。采用这种微相位差照准圆筒作照准标志时,无论阳光从哪个方向射来,整个圆筒均呈黑色,若用实体目标,在阳光照射下会出现阴阳面,使远处经纬仪瞄准它时产生偏差。当背景明亮时,十字丝会偏向目标的阴暗部分;背景暗淡,十字丝会偏向目标的光亮部分。这种目标的阴阳面引起的测角误差叫相位差。该图所示的照准圆筒可以基本上消除相位差,所以称为微相位差照准圆筒。

2.微相位差照准圆筒照准圆筒通过标心柱固定在觇标上。标心柱漆成红白相间的颜色,像花杆一样,以便于从远处寻找,也可供观测低等控制网时(边很短)作为照准目标使用。准照圆筒的大小,要与控制网的边长相适应。经验表明,目标成像约占望远镜十字丝双丝宽度的1/2~2/3左右较利于照准。由于一般光学经纬仪十字丝的双丝宽度约为0"~40",所以目标宽度宜为20"~30"左右。设控制网的平均边长为s,若目标成像占十字丝宽度的1/2,双丝宽度为40",则照准圆筒的直径应为

当s=4km时,d=0.4m。圆筒的高度宜为其直径的2~3倍。2.微相位差照准圆筒测量觇标的作用是供观测照准和升高仪器之用,它的建造质量直接影响观测精度。另外每座觇标都要求保存一定的年限,以便布设低级网时使用,因而要求造得牢固、稳定端正。建造觇标是一项细致而繁重的工作,其实用技术应在实际作业中学习和掌握。下面就造标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作一概略的介绍。

1)实地标定橹柱通常采用透明纸标定坑位法,此法简单可靠,且不受通视条件的限制。

3.觇标的建造3.觇标的建造具体作法:取一张透明纸,在其中间部分任取一点O(如右图),以O作为中心,每隔120°画方向线OA、OB、OC这就代表三脚标的三个橹柱方向(如为四脚标则每隔90°画一条方向线)。考虑到橹柱的直径并保证视线距橹柱方向有一定的距离(国家规范中有规定),在三条方向线左右各划出10°的范围作为不通视区(图中的阴影部分)。

首先在设计图上确定坑位方向。即将透明纸的中心与选点图上欲建标的三角点重合,转动透明纸,使待测的三角点方向都落人通视区内,并选出最佳位置用量角器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