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蜂窝移动网络_第1页
第三章-蜂窝移动网络_第2页
第三章-蜂窝移动网络_第3页
第三章-蜂窝移动网络_第4页
第三章-蜂窝移动网络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章蜂窝移动网络提纲第一代模拟系统第二代数字系统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PRS第一代模拟系统美国AMPS、北欧的NMTFDMA(频分多址)分配两个25MHz频段基站到移动设备869MHz~894MHz移动设备到基站824MHz~849MHz每个频段分为两部分,供两个运营商使用信道带宽30kHz,每个运营商416个信道,21个用于控制,395用于传送呼叫LSJ_ADDAdvancedMobilePhoneSystem(AMPS)高级移动电话系统。由美国AT&T开发的最早的蜂窝电话系统标准。工作方式(MTSOMobileTelephoneSwitchingOffice)用户键入被叫号码,按发送键初始化呼叫MTSO验证用户号码有效性,及用户是否有权发出呼叫MTSO向用户的蜂窝电话发布一条消息,告知使用哪个业务信道发送和接收MTSO向被叫方发出振铃信号当被叫方应答时,MTSO在两方之间建立一条环路并初始化计费信息当一方挂机时,MTSO释放环路,释放广播信道并完成计费信息第一代模拟系统的缺点随着模拟蜂窝技术的引入,移动通信的发展向前迈进了一大步至1990年,模拟蜂窝系统的用户数已超过八百万随着模拟蜂窝系统的发展,其弱点也日益突出,频谱利用率不高,容量有限;制式太多,互不兼容;提供的业务有限;易被窃听;…第二代数字系统第二代移动通信以GSM、CDMA、DAMPS为主。一代与二代的差别数字业务信道加密错误检测与纠错信道接入(每个信道通过TDMA或CDMA可支持多个用户)GSM接入方式:TDMA基站发射波段:935~960(MHz)移动站发射波段:890~915(MHz)信道带宽:200kHzIS-95接入方式:CDMA基站发射波段:869~894(MHz)移动站发射波段:824~849(MHz)信道带宽:1250kHz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是一种能提供多种类型、高质量多媒体业务,能实现全球无缝覆盖,具有全球漫游能力,与固定网络相兼容,并以小型便携式终端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进行任何种类通信的通信系统日益增长的无线业务需求希望更高质量的语音业务希望引入高速数据和多媒体业务基本十年一代的移动通讯发展速度3G技术体制WCDMA由标准化组织3GPP所制定cdma2000体制是基于IS-95的标准基础上提出的3G标准,目前其标准化工作由3GPP2来完成TD-SCDMA标准由中国无线通信标准组织CWTS提出,目前已经融合到3GPP关于WCDMA-TDD的相关规范中LSJ_ADDTD-SCDMA是英文TimeDivision-SynchronousCodeDivisionMultipleAccess(时分同步码分多址)的简称,是一种第三代无线通信的技术标准,也是ITU批准的三个3G标准中的一个,相对于另两个主要3G标准(CDMA2000)或(WCDMA)它的起步较晚。RTT技术WCDMAcdma2000-1xTD-SCDMA信道间隔5MHz1.25MHz1.6MHz多址方式单载波直接序列扩频CDMA多址单载波直接序列扩频CDMA多址单载波直接序列扩频时分多址+同步CDMA多址双工方式FDDFDDTDD码片速率3.84Mcps1.2288Mcps1.28Mcps基站同步异步(无GPS)可选同步同步(需GPS)同步(主从同步,需GPS)帧长10ms20ms10ms越区切换软切换,频间切换与GSM间的切换软切换,频间切换与IS-95B间的切换接力切换,频间切换,与GSM间的切换语音编码自适应多速率可变速率可变速率功率控制内环、外环控制速率1500Hz开环、闭环控制速率800Hz内环、外环支持可变数据速率最高为2.048Mbps1X最高307kbps,1XEV支持2.4Mbps最高为2.048Mbps业务特性适合于对称业务。适合于对称业务。支持对称业务,支持不对称业务具有突出的表现。LSJ_ADD接力切换是一种改进的硬切换技术,可提高切换成功率,与软切换比,可以克服切换时对邻近基站信道资源的占用,能够使系统容量得以增加。在接力切换过程中,同频小区之间的两个小区的基站都将接受同一终端的信号,并对其定位,将确定可能切换区域的定位结果向RNC报告,完成向目标基站的切换。所以,所谓接力切换是由RNC判定和执行,不需要基站发出切换操作信息。接力切换可以使用在不同载波频率的TD-SCDMA

基站之间,甚至能够使用在

TD-SCDMA系统与其它移动通信系统(如GSM,CDMAIS-95等)的基站之间

LSJ_ADDRNC(RNC,RadioNetworkController),即无线网络控制器是新兴3G网络的一个关键网元。它是接入网的组成部分,用于提供移动性管理、呼叫处理、链接管理和切换机制。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

BGSM移动通信系统体系结构

BTS

BSCMSC/VLR

BTS

SMSGMSC/IWMSC

BSCMSC/VLR

BTSC/DABis

AF

E,GMSgsmSCFJLPSTN/ISDN/PLMNEIRHLR/AUCUmLSJ_ADDBaseTransceiverStationBaseStationControllerSMS是一种存储和转发服务。也就是说,短消息并不是直接从发送人发送到接收人,而始终通过SMS中心进行转发。如果接收人处于未连接状态(可能电话已关闭),则消息将在接收人再次连接时发送。LSJ_ADDGMSC(GatewayMobileSwitchingCenter)GSM移动通信系统体系结构MS用户使用的设备类型:手机、车载台、便携台通过无线接口接入GSM系统;提供与使用者间的接口用户识别模块SIM:包含所有与用户有关的信息和某些无线接口的信息,其中也包括鉴权和加密信息处理异常的紧急呼叫时(如119、110、120、122等),可以不插入SIM卡GSM移动通信系统体系结构基站子系统(BSS):通过无线发送和接受信息,负责提供和管理移动台与网络和交换子系统间的传输路径。BSC:管理设备,控制BTS,负责所有的无线接口管理控制和处理,主要是无线信道的分配、释放、切换处理及功率控制。

BTS:是传输设备,包括无线发射和接收设备、天线及所有无线接口特有的信号处理设备(基带、载频、控制、天馈单元)。GSM移动通信系统体系结构网络和交换子系统(NSS):GSM系统的交换功能,管理GSM用户之间和其他电信网络用户之间的通信,以及对用户数据、移动性管理、安全性管理所需的数据库功能。移动业务交换中心(MSC-MobileSwitchCenter)访问位置寄存器(VLR-VisitedLocationRegister)归属位置寄存器(HLR-HomeLocationRegister)鉴权中心(AC-AutheticationCentre)设备标识寄存器(EIR-EquipmentIdentifyRegister)操作维护中心(OMC)GSM移动通信系统体系结构MSC是网络的核心完成系统的电话交换功能呼叫建立、控制、终止;选路;业务的提供;计费处理;区内切换;功能实体间及网络间接口;公共信令等从HLR、VLR、AUC中获取位置登记和呼叫请求所需的数据提供移动性能和其他网络功能HLR:归属位置寄存器是GSM系统的数据中心,它存储着固定区域内归属所有移动用户的信息存储信息用户信息:用户的入网信息,注册的有关业务信息等;位置信息分配给移动用户的两个号码:IMSI、MSISDN静态数据库GSM移动通信系统体系结构GSM移动通信系统体系结构VLR:负责存储MSC管辖区域范围内已登记的移动用户的相关信息(例如用户号码,所处位置区的识别,向用户提供的服务等参数)动态用户数据库通常VLR与MSC合设于一个物理实体AC:用于GSM系统的安全性管理,对无线接口上的话音、数据和信号信息进行保密,防止无权用户接入系统,并保证通过无线接口的移动用户信息的安全。

AC一般与HLR一起实现,存储鉴权信息和加密密钥。EIR:防止非法使用偷窃的、有故障的或未经许可的移动设备存储信息:移动设备的国际移动设备识别码(IMEI)OMC:(Operations&MaintenanceCenter)用于对GSM系统中MS、BSC和MSC工作情况进行监控和维护GSM移动通信系统体系结构GSM的无线覆盖区结构编号移动用户的ISDN号码MSISDN主叫用户为呼叫GSM用户所需的拨叫号码号码结构国家码CC:我国为86国内有效ISDN号:移动业务接入号NDC(N1N2N3

):13S

(S=9~4属于中国移动;S=0~3属于中国联通)HLR识别号:H0H1H2H3移动用户号:ABCD编号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IMSI用于在国际上唯一识别移动用户结构(15位):如图所示我国MCC为460MNC的值中国移动为00、中国联通为01编号临时移动用户识别码TMSI为了对IMSI保密,IMSI仅在空中传送一次,便由VLR给来访移动用户分配一个惟一的TMSI号码替代仅在本地有效,当用户离开此VLR服务区后释放由VLR临时分配移动用户漫游号码MSRN用于在呼叫时为移动用户选路VLR临时分配,接续完成后即释放在被访VLR区域内是惟一有效的编号国际移动设备识别码IMEI用于在国际上惟一地识别一个移动设备结构(15位):TAC(6)+FAC(2)+SNR(6)+SP(1)TAC为型号批准码,由欧洲型号中心分配;FAC为工厂装配码,由厂家编码,表示生产厂家及装配地;SNR为序号码,由厂家分配;SP为备用IMEI可在待机状态下按“*#06#”读取读取的IMEI码与手机后盖板上的条码标签、外包装上的条码标签应一致GSM移动通信系统的接口Abis接口:BSC与BTS的接口A接口:BSC与MSC的接口,底层承载为七号信令的MTP、SCCP,上层协议为BSSAP。B接口:MSC与VLR的接口,一般为内部接口。C接口:MSC与HLR的接口,D接口:VLR与HLR的接口E接口:MSC之间的接口F接口:MSC与EIR的接口H接口:HLR与AC的接口,一般为内部接口。J接口:HLR与gsmSCF的接口L接口:MSC与gsmSCF的接口G接口:VLR之间的接口其中,C、D、E、F、G、J接口底层承载为七号信令的MTP、SCCP、TCAP,上层协议为MAP。L接口上层协议为CAP。GSM系统的主要接口网络子系统内部接口GSM系统的信令协议体系MSBTSBSCMSCCMMMRRLAPDm物理层第1层第2层第3层RRBTSMLAPD物理层物理层LAPDmRRBTSMLAPD物理层SCCPMTPBSSAPBSSAPMMCMSCCPMTPA-bis接口A接口Um接口物理层物理层基本工作原理—位置登记流程MSMSCVLR(新)HLRVLR(原)位置登记请求位置更新请求插入用户数据响应插入用户数据请求位置删除响应位置更新确认确认位置登记请求位置更新请求位置更新确认位置删除请求MSBSMSC/VLR信道请求立即分配业务请求鉴权“鉴权”响应加密加密完成“呼叫开始”指令“信道指配”指令与固定用户接续回铃音连接建立呼叫请求“信道指配”完成基本工作原理—移动用户呼叫固定用户的接续过程GMSCHLRMSC/VLRBSMS固定用户拨号查询路由信息查询路由信息响应拨号信息寻呼请求寻呼响应加密呼叫建立呼叫证实信道指配回铃音连接完成拨号应答连接连接确认提供漫游号码请求提供漫游号码响应信道指配完成鉴权鉴权响应基本工作原理—固定用户呼叫移动用户的接续过程DCS1800和PCS1900DCS1800基于GSM发展而来,网络结构与GSM相同DCS1800容量高,提供374个无线信道,而GSM900只能提供124个信道DCS1800发送功率低PCS1900是针对北美市场在GSM基础上配置,与DCS1800主要区别是使用了增强的全速率语音编解码器我国GSM网络我国GSM移动网络的通信频段900Mhz与1800MhzGSM900Mhz频段:890~915Mhz上行,935~960Mhz下行DCS1800Mhz频段:1710~1785Mhz上行,1805~1880Mhz下行相邻两个频点间隔为200Khz每个频点此阿用TDMA,分为8个时隙(全速率信道)或16半速率信道中国移动905~909Mhz上行,950~954Mhz下行中国联通909~915Mhz上行,954~960Mhz下行目前只有中国移动申请GSM1800Mhz网络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PRSGPRSGeneralPacketRadioService(通用分组无线业务):它是利用“包交换”(Packet-Switched)的概念发展出的一套无线传输方式。GPRS作为GSM向第三代移动通信(3G)的过渡技术,由英国BTCellnet公司早在1993年提出的,是GSMPhase2+(1997年)规范实现的内容之一,是一种基于GSM的移动分组数据业务,面向用户提供移动分组的IP或者X.25连接。通俗地讲,GPRS是一项高速数据处理的科技,它以分组交换技术为基础,用户通过GPRS可以在移动状态下使用各种高速数据业务,包括收发E-mail、进行Internet浏览等。

GPRS与GSM是一种基于GSM的新的传输服务;大大加强和简化对分组数据网络(如Internet)的无线接入能力。数据层面GPRS对数据通道进行专门设计信令层面增加了数据通道管理的信令协议移动用户必须首先在GPRS移动网上注册GPRS附着GPRS分离GPRS分离可由用户或网络执行在GSM系统的基础上构建GPRS系统GPRS采用与GSM相同的频段、频带宽度、突发结构、无线调制标准、跳频规则以及相同的TDMA帧结构。因此,在GSM系统的基础上构建GPRS系统时,GSM系统中的绝大部分部件都不需要作硬件改动,只需作软件升级。构成GPRS系统的方法是:在GSM系统中引入3个主要组件GPRS业务支持结点(SGSN,ServingGPRSSupportingNode)GPRS网关支持结点(GGSN,GatewayGPRSSupportNode)分组控制单元(PCU)对GSM的相关部件进行软件升级现有的GSM移动台(MS),不能直接在GPRS中使用,需要按GPRS标准进行改造(包括硬件和软件)才可以用于GPRS系统。GPRS定义了3类MS:A类可同时工作于GPRS和GSMB类可在GPRS和GSM之间自动切换工作C类可在GPRS和GSM之间人工切换工作

GPRSAirInterface0124356701234012435670123401243567012340124356701234UplinkDownl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