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城市地理学UrbanGeography第四章城市化原理学习重点
城市化的定义
城市化的运行机制第一节城市化定义第四节城市化近域推进和郊区化第二节城市化的机制第三节城市化的类型和测度第一节城市化定义一、城市化的概念二、城市化地域空间过程三、城市化含义的三个争论问题城市等级上升城市数量增加城市人口增加,城市范围扩大乡村变为城市从图中可以看出,1985年到2000年,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发展有哪些变化?1911年用地1949年用地1990年用地538万54万1911年1949年1990年1324万一、城市化的概念1、普遍提法:
人口向城市集中的过程即为城市化。第一节城市化定义2、各学科理解:(1)人类学、社会学观点:L·沃思(L·Wirth)从社会生态学观点出发,对城市化进行阐述,认为:“城市化意味着从农村生活方式向城市生活方式发展、质变的全部过程。”美国社会学家P·索罗金(P·Sorokin)也认为:城市化就是变农村意识、行动方式和生活方式为城市意识、行动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全部过程;第一节城市化定义(2)经济学观点城市化现象经济基础过程城市化现象社会文化过程城市化现象城市性质的增强(人口数量、密度,Ⅱ、Ⅲ产业比例上升等);城市向外膨胀重视“区域经济结构的转换过程”(农业活动向非农业活动转换)第一节城市化定义人类学乡村生活方式——城市生活方式经济学农业活动——非农业活动地理学一个地域空间的变化过程城市化还应当包涵城市空间形态和空间结构变化的过程,即一定范围内城市数量的增加和每一个城市地域的扩展两个方面。(3)地理学观点第一节城市化定义城市化人口结构的转型经济结构的转型地域空间的转型生活方式的转型第一节城市化定义城市化Ⅰ包括人口和非农业活动在规模不同的城市环境中的地域集中过程,非城市型景观转化为城市型景观的地域推进过程;是可见的物化了的或实体性的过程。城市化Ⅱ包括城市文化、城市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在农村的地域扩散过程;是抽象的、精神上的过程。3、美国学者弗里德曼〖城市化过程=城市化Ⅰ
+城市化Ⅱ〗第一节城市化定义城市化Ⅰ:即“物化了的城市化”(实体的城市化),即物质上和形态上的城市化,包括:①人口的集中:城市人口比重增大,城镇密度加大,城镇规模扩大等;②空间形态的改变:城市建设用地增加,城市用地功能分化,土地景观变化等;③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产业结构的变化,社会组织结构的变化等。第一节城市化定义城市化Ⅱ:即“无形的城市化”(精神上的城市化、意识上的城市化,生活方式的城市化),包括:①城市生活方式的扩散;②农村意识、行动方式、生产方式转为城市意识、方式、行动的过程;③城市市民脱离固有的乡土生活态度、方式,采取城市生活态度、方式的过程。〖城市化Ⅰ和城市化Ⅱ是相互交织、相辅相成,作用于整个国家的地域空间,促进全社会的发展。〗第一节城市化定义边陲小镇老深圳全貌(1982)流光溢彩的深圳(2000年)从前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宁静的渔村生活今日封闭厂房内长长的流水线上的机械化生产深圳三十多年间的变化:农村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城市人口数量增多农村地域转化为城市地域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劳动力从第一产业转移到二、三产业第一节城市化定义伦敦城市化发展的基本形式
美国学者诺瑟姆
(Ray.M.Northam)1979年发现,各国城市化发展过程经历的轨迹,可以概括为一条被拉平的“s”型曲线。第一节城市化定义二、城市化地域空间过程只有城市文化的地域扩散,而没有或很少有人口和非农业活动的地域集中。
(抽象)既有人口和非农业活动的地域集中,城市景观的地域推进,又有城市文化的地域扩散,它们之间协调发展。(实体+抽象)312只有人口和非农业活动的地域集中,也就是说可能在城市中居住着大批没有城市化的人。(实体)
第一节城市化定义我国(乡村城镇化)
:在我国一些经济较发达农村,由于大批农业剩余劳动力开始转向非农业活动;生活方式也已开始向城市型转化,并享受城市型公共设施(交通、供水、供电等)和社会文化娱乐设施的变化过程。国外:①厌恶城市环境,追求较宽裕的活动空间,新鲜空气;②由于交通信息发达,人口和工业、商业事务等活动纷纷迁往郊区,出现了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第一节城市化定义逆城市化现象三、城市化含义的三个争论问题1、城市化究竟表示一种结果?还是一种过程?还是两者兼而有之?国内外大多数学者都认为城市化概念应该是一种过程,但在这一过程中包含某种结果,城市化是一个动态过程,但如果没有一定结果的话,城市化无从继续发展,对此进行研究也是不可能的。第一节城市化定义2、城市内部从一般地域向更繁华地域的转化,算不算城市化?例如,建筑密度较为稀疏的地域,随着商业服务网点的增多、交通线路的开辟,人流将逐渐稠密,建筑密度升高。再如,随着城市发展,城市内部一些设施较为落后的地段逐渐实现基础设施现代化。像这些城市内部地域级差的变化,是否属于城市化概念的范畴?三、城市化含义的三个争论问题①英国学者施梅莱斯、瑞典学者亚历山德逊认为:城市化概念不能包括城市内部的地域级差转化。城市性地域与农村性地域之间存在一条明确的界限。城市化,指的是超越这条界限的转换过程,至于界限内部的转化过程不属于城市化。这种理论即为农村城市二元论。三、城市化含义的三个争论问题②美国的哈里斯(C.D.Harris):城市内部的地域级差变化完全是城市化中的一种现象,它从属于从农村地域向城市地域转化的总过程。他们认为,城市性地域与农村性地域,在时间与空间上都是衔接的、渐变的、连续的。即使进入城市性状态,“质”与“量”上的转化也仍在进行。这种理论即为农村城市连续论。(亚历山大、查博特)三、城市化含义的三个争论问题3、城市化究竟始于何时?一种观点:城市化自工业革命始,因为在此以后城市才大规模扩展,才在社会经济生活中显示出举足轻重的力量。另一种观点:城市是滋生于地表的一种渐变的人文地理现象,现代城市是古代城市的继承和变革,因此从城市产生之日起就开始了城市化进程。因此,目前赞同第二种观点的学者有增多趋势。三、城市化含义的三个争论问题发达国家——产业革命以来;发展中国家——独立以来一、城市兴起和成长的一般前提四、城市化的政治经济学解释二、经济增长与城市化三、乡村-城市人口迁移的动因分析第二节城市化机制机制:本义是指机械的结构与工作原理,生物学和医学借用来指有机体内部各个部分的工作方式及其相互间的关系,现泛指事物的组织及其运行变化规律。第二节城市化机制一、城市兴起和成长的一般前提人类第二次社会劳动大分工——城市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是城市兴起和成长的前提。剩余粮食的生产能力剩余农业劳动力农业生产力第二节城市化机制城市(非农业人口的集聚地/第二、三产业人口集中地)生产的社会化、专业化不同产业构成在空间场所上的分工城市不能生产农产品,由城市外部农业提供剩余粮食的生产能力(第一前提)第二节城市化机制个例:国外:英国——依靠其军事、政治力量、现代交通工具日本——贸易中国:粮食基本自给耕地数量农业技术进步——粮食产量(现状)耕地减少:
实施退耕还林还草还湖的政策城镇、交通建设、农民建房剩余农业劳动力城市第二、三产业第一产业
提供新工具、新技术、各种服务提供更多剩余粮食和劳动人口从事非农业生产活动农村是城市规模扩大、数量增加的劳动力来源地,城市化本身就包含着农村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的过程。只有当农业生产发展到能将部分劳动力从土地中解放出来,流入城市Ⅱ、Ⅲ产业的行列中来,城市化才能发展。(第二前提)发展:城市产生初期工业革命时期——圈地运动(英国)、国际移民(美国)20世纪(2)发展中国家:农业现代化水平低农村人口激增人多地少矛盾尖锐城镇(过度城市化)(1)经济发达国家:农业技术、农业经营方式(革命)农业的人口抚养能力提高
第二、三产业的发展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城市发展二、经济增长与城市化城市化的动力结构是探讨城市化机制的核心课题。不同的观点:城市化的动力经济原因(资本的积累和循环——经济学)非经济原因人类精神个性解放——社会学政治状态第二节城市化机制
1、工业化与城市化近代城市化始于工业革命。工业是推动城市化的基本动力。(1)韦伯:城市化是由工业化所产生的劳动力分工在空间上的反映。(2)斯科特:从劳动过程的角度分析,提出了竖向结合和竖向分离的企业发展过程(劳动过程连接方式)。第二节城市化机制第三产业是城市化的后劲和新方向 。
2、第三产业与城市化第二节城市化机制〖总之,城市越大,第三产业越发达;发达的第三产业又吸引更多的工业和城市居民的集聚,城市居民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也越来越丰富多彩,对城市化的促进作用也越明显。〗产业影响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村劳动力过剩,农业人口向城市大量转移工业是城市经济支柱,工业化进程为进城的农民工从事加工制造、建筑、服务等行业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农民工已成为城市劳动力重要组成部分经济繁荣的城市,服务业相对发达,能安排大量的劳动力就业。进城的农民工为第三产业提供廉价劳动力,也为服务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三大产业的发展对城市化的影响:人口和经济之所以向城市集中是集聚经济和规模经济作用的结果。经济增长必然带来城市化水平的提高,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无疑又加速经济增长。3、经济增长与城市化3、经济增长与城市化对低收入国家来说,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绝对差异不大,但是所对应的城市化水平差异很大。对中等收入国家来说,由于处于经济起飞阶段,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与城市化水平之间的相关性最高;对发达国家来说,当前已进入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阶段,因此用城市人口比例表示的城市化水平与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之间不存在着显著相关;三、乡村-城市人口迁移的动因分析(1)伯格:人口迁移是其原住地的推力和迁入地的拉力两种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推力(迁出地)农业机器的使用农村人口的增长人均耕地减少环境恶化受教育机会受到限制发展前途受到限制拉力(迁入地)就业机会较高的生活水平较高的生活质量文化和教育机会1、“推—拉”假说:农村推力城市拉力农村资源减少收入和生活水平较高农业生产成本增加就业机会剩余劳动力增加,就业机会减少服务水平生活贫困,收入增长缓慢受教育机会社会保障缺乏社会保障制度第二节城市化机制(2)李(E.S.Lee)对“推—拉”假说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将影响迁移行为的因素进一步概括为4各方面。与迁入地有关的因素与迁出地有关的因素各种中间障碍个人因素(过量的劳动力、家庭的理解等)(就业机会、经济活动差异等)(交通、信息、政策等)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第二节城市化机制发达国家:以城市拉力为主因,农村是被动地被拉发展中国家
:推是主导,而城市是被动地接纳第二节城市化机制2、两部门模型(“刘易斯-费-拉尼斯模式”)
美国发展经济学家刘易斯从发展中国家经济二元结构的角度,提出了两部门模型。假定现代部门的劳动转移率和就业创造率与现代部门的资本积累率成比例1农村存在剩余劳动力,而城市实现了充分就业2现代部门存在一个竞争性的劳动力市场3模型有三个前提:3、芝加哥经济学派代表人物——舒尔茨
迁移行为是个人的一种经济投资过程,使人们追求更大经济收益的行为决策过程,迁移者预期通过实施这一行为将会得到比较大的收益。迁移成本:货币成本(迁移费用及迁移时的机会成本)非货币成本(迁移的时间成本、体力劳动的支出迁移收益:货币收入(迁移后收入的增加)非货币收入(社会关系改善、个人心理满足)迁移收益>迁移成本——迁移发生4、托达罗——人口流动模型人口流动过程:人们对城乡预期收入差异而不是实际收入差异作出的反应。预期差异是由实际的城乡工资差异和在城市部门成功获得就业机会的概率这两个变量之间的相互作用决定的。5、斯塔克和布罗姆——移民的新经济学解释移民是由家庭集体决策的结果。迁移不仅为了获得预期的收入,同时也为了使家庭收入的风险最小。
区域间的收入差异是人口迁移的必要条件。城乡人口迁移的原因不仅在于移民本身,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在于城市和乡村控制次系统及整个社会经济文化的调节机能,它们是控制移民数量的机制。6.马卜贡杰的城乡人口迁移模式(系统分析模式)①农村组织发挥出色→经济发展→就业机会多→生活水平提高→对迁移的控制能力强。②教育水平提高→对迁移的控制能力弱。③家庭、婚姻等的牵制。农村控制次系统的调节作用,通过农村各种组织机构、家庭和家族来实现。第二节城市化机制城市控制性次系统:主要通过寻找住房、就业机会、管理政策等来实现。社会经济文化的调节机能自身的适应过程(建立新的社交网络、生活方式的改变)城市自身的调节(创造就业机会、解决住宅问题等)农村的调节机能(提高劳动生产率,改变产业结构,适应失去劳动力)第二节城市化机制我国:多以城乡二元结构理论为基础,认为城乡经济发展差距形成推-拉两种力,是造成乡-城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1)宁越敏:推-拉模式拉力:沿海城镇的经济发展和人口老龄化——低级劳动力的巨大市场。推力:区域之间发展差异(2)农民外出动因:对外出收入高于农业收入的预期和家庭抚养负担劳动力外出就业实质:农户家庭人力资源的重新配置和优化过程。第二节城市化机制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过程、速度、方向、方式均直接影响城市化的发育和运行。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方式主要有:①农业内部的转移:不直接影响城市化;②农业外部的转移:在本区域转向乡镇企业、城市工业、第三产业——影响城市化进程;
③区域性转移:转到区外从事工业、农业、第三产业——影响城市化进程;
④国际性移动(劳务输出):与本国城市化无关。第二节城市化机制四、城市化的政治经济学解释其代表人物有英国的哈唯、美国的卡斯特尔斯。哈唯等人认为,对资本主义社会城市化的研究应从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分析入手,只有这样才能揭露资本主义社会城市化的本质及所产生的城市问题的根源。他提出了资本“三次循环”的概念。第二节城市化机制资本“三次循环”的概念
哈维所称的资本三次循环中,以第二次循环和城市化的关系最为密切,因为生产性建成环境(工厂、仓库等)和消费性建成环境(住宅、居住区道路等)共同组成城市建成环境。哈维给建成环境(BuiltEnvironment)下的定义是,由无数不同要素——道路、运河、港口码头、工厂、仓库、下水道、公共建筑、住宅等组成的复杂的、混合的商品,其中每一种要素都是在不同条件下按不同的规律进行生产的,而某些要素,如交通网络,既起生产性建成环境的功能,又起消费性建成环境的功能。第二节城市化机制
与传统理论和人口指标分析城市化相比,新的理论和指标有以下一些特点:
(1)反映城市经济结构和空间结构的转换;(2)周期性特点;(3)当前发达国家正处在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的阶段;第二节城市化机制①人口增长快,对土地压力大②收入低,社会服务短缺③受自然灾害影响大①就业机会多②社会福利保障程度高③文化设施齐全④交通便捷拉力推力第三节城市化的类型和测度一、城市化的类型二、城市化的指标和测度4向心型与离心型1235景观型与职能型积极型和消极型自上而下型和自下而上型一、城市化的类型外延型与飞地型第三节城市化的类型和测度
1、向心型城市化与离心型城市化(以大城市为中心)
城市中的商业服务设施以及政府部门、企事业公司的总部、银行、报社等脑力劳动机关,都有不断向城市中心集聚的特性,这就是向心型城市化,也成为集中型城市化。离心型城市化:与上述部门相反,有些城市设施和部门则自城市中心向外缘移动扩散,这被称之为离心型城市化,也称扩散型城市化。向心型城市化:决策部门(政府、公司总部等)与服务对象直接交流的部门(文化、体育、娱乐等)以稠密人流作为服务对象的部门(商店、酒楼等)集中向心型结果:中心土地利用率高,向立体发展,形成中心商业事务区需有宽敞用地的单位(如大型企业,自来水厂等)灾害与污染企业(如煤气厂、垃圾处理厂等)需安静环境的单位(如精神病院等)特殊使命的单位(如兵营、监狱、火葬场等)离心型扩散结果:城市外围农村地域变质、城市面积扩大2.外延型城市化与飞地型城市化外延型城市化:一直保持与建成区接壤,连续渐次向外推进大城市:在外围条件适宜地区建卫星城离心型飞地型城市化:空间上与建成区分开,但职能保持联系迁都、开辟新中心3.景观型城市化与职能型城市化景观型城市化:城市性用地逐渐覆盖地域空间的过程,是传统的城市化表现形式,也称直接城市化职能型城市化:现代城市功能在地域系列中发挥效用的过程,也称间接城市化对城市地域的划分和城市化水平的衡量有重要影响4.积极型城市化与消极型城市化积极型城市化:与经济发展同步的城市化消极型城市化:先于经济发展水平的城市化,也称假城市化或过度城市化城市经济的发展缓慢农村经济的破产城市化Ⅰ与城市化Ⅱ同步5.自上而下型和自下而上型自上而下型城市化指国家投资于城市经济部门,随着经济发展产生的劳动力需求而引起的城市化,具体表现为原有城市发展和新兴工矿业城市产生两个方面自下而上型城市化指农村地区通过自筹资金发展以乡镇企业为主体的非农业生产活动,首先实现农村人口职业转化,进而通过发展小城市(集)镇,实现人口居住地的空间转化。农村自筹资金乡镇企业职业转化空间转化城市化国家投资吸引人口城市化城市工矿业发展自上而下型:自下而上型:【发展乡镇企业,走自下而上的城市化道路是我国实现城市化的重要途径。】5.自上而下型和自下而上型农村从事非农业人口数量1978-198819891110万9000万
(一)主要指标法
1.人口比例指标
⑴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它能直接反映人口的集聚程度和劳动力的转移程度——是最常用、最重要的指标。该指标也被用于划分城市化的进程。
二、城市化的指标和测度第三节城市化的类型和测度城市人口区域总人口城市化水平=×100%城市化水平<30%:初级城市化;30%<城市化水平<60%:城市化;城市化水平>60%:高度城市化第三节城市化的类型和测度①各国划分城市的标准是不同→影响各国间城市化水平的可比性;②不同学科对城市人口的理解也不同→影响了城市化水平的计算;③仅能反映城市化中人口集聚的程度,不能反映城市化的其它性质;④只能反映城市化的相对水平,不能反映城市化的总体规模(因为是比重)。人口指标的局限性:⑵大城市人口占城市总人口的比重⑶城镇的平均人口和人口平均增长率⑷人口密度和城镇密度⑸人口的通勤率⑹人口的就业结构第三节城市化的类型和测度2.土地利用指标——从土地性质和地域范围上反映城市化水平其指标:①城市用地占可用地的比重;②非城市用地转化为城市用地的速度。局限性:①各国各地区城市的人均用地标准不一致,仅用土地利用指标计算不够科学;②土地利用的变化速度难以统计、难以测定。(二)复合指标——对与城市相关的指标予以综合分析由于城市化涉及的范围广泛,其量化测度仅靠一两个孤立指标是难以准确反映城市化进程的,应当选择与城市化有关的多种指标予以综合分析,科学考察城市化的进展水平。
方法特点:指标多,针对性强、通用性差所以,复合指标法多半是对具体城市地域,或者具体国家地区作城市化分析时使用,而无法进行国际间的比较分析。
城市化的近域推进:城市Titleinhere范围扩大城市数目增多Titleinhere第四节城市化的近域推进城市圈层:建成区城乡结合部城市外围未城市化的城市地区内部市区外围市区郊区乡村一、城市化近域推进的主要动力城市外部形态演变的基本方式均与交通设施发展有关,交通工具的变革、交通设施的完善是近现代城市发展的重要条件。1.对外交通设施的伸展第四节城市化的近域推进⑴当马车为主要交通工具,步行为主要出行方式时,人们的活动半径小→城市狭小、紧凑;⑵铁路(含地铁)的出现,在加速人口、工业集聚的同时,城市的通勤半径迅速扩大→城市膨胀,并沿铁路线两侧呈触须状扩展;第四节城市化的近域推进⑶公共汽车等支线交通的发展→铁路线间的空地得到开发→城市呈圆状,城市面积大大增加;⑷高速公路的发展和小汽车的普及→外围市区的扩展进一步加快,距离越来越远→出现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第四节城市化的近域推进工业的扩展与对外交通伸展联系在一起,并带动城市扩展,是城市化的传统推进方式。现代城市工业扩展的特点:向外迁移,但不会脱离城市2.工业的扩展大型工厂、重型企业外迁特殊工厂为主导的外迁联合企业的外迁第四节城市化的近域推进3.住宅的扩散
居住是城市的主要功能之一,住宅面积在城市各类用地中占有最大比重→住宅扩散对城市外延扩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第四节城市化的近域推进两种形式:住宅扩展商服职能扩展工业扩展;工业扩展住宅扩展商服职能扩展。②住宅扩散会带动商业、服务业、文化卫生事业等城市其它职能部门的扩散,逐步提高外围市区城市化的质量。①城市人口增长和居民对改善居住条件的迫切愿望是住宅不断兴建,并不断向城市外围扩散的主要原因。第四节城市化的近域推进流失中的集中:大城市体系的发展绝对集中:人口向中心市集中,城市化水平增加迅速相对集中:城市化高速发展阶段,都市区人口增长迅速相对分散:郊区人口的增长速度超过中心市绝对分散:人口中心向郊区迁移流逝中的分散:中心市人口大量外迁二、城市化近域推进演化模型彼得·霍尔将城市演变过程归纳为五个时期六个阶段:第四节城市化的近域推进三、美国郊区化及其机制分析1、郊区化的概念2、郊区化的过程3、郊区化的动力机制4、郊区化的作用与影响第四节城市化的近域推进1、郊区化的概念
二战后,若干发达国家从乡村到城市的人口迁移逐渐退居次要地位,人口的主要流向是城市中上阶层人口移居市郊或外围地带,一个全新的规模庞大的城乡人口流动的逆过程开始出现。这就是所谓郊区城市化。第四节城市化的近域推进据统计,几乎4000万(占全美国人口的1/5)的美国人因变换工作及其它原因,每年至少搬家一次一般认为,现代郊区化的过程起源于20世纪中叶。50年代后,由于特大城市人口激增,市区地价不断上涨,城市扩展带来环境恶化等一系列“城市病”;加上战后人们生活水平得到改善,开始追求低密度的独立住宅;而汽车的广泛使用,交通通讯网络设施的现代化等原因,则大大加速了郊区城市化的进程。第四节城市化的近域推进2、郊区化的过程①住宅郊区化。如美国从1948~1980年,中心城市人口占大都市人口的比重由64%降到43%,70年代初,美国费城、底特律、克利夫兰、波士顿、巴尔的摩、华盛顿诸城,新建住宅的80%分布在郊区。巴黎60年代后期共有320万个居住单元,其中200万个位于郊区。以住宅郊区化为先导,市区各类职能部门也逐步迁往郊区。第四节城市化的近域推进②紧随住宅迁往郊区的是商业服务部门。人口的向外迁移,势必使作为为城市居民提供服务的商业服务部门随之外迁。50年代以来,在地价便宜的郊区,兴建了大量交通便利且具有大型停车场的郊区购物中心、超级市场、巨型市场等商业服务部门。如美国从1948~1980年,中心城市中零售业就业的比重由75%下降为49%。其中,芝加哥市1950年的零售商业职工,73%分布在中心市区,郊区只占27%。到了1970年,这个比例已经各占一半了。第四节城市化的近域推进③在商业服务部门外迁的同时,工厂也向郊区迁移。由于郊区能够提供地租低廉的广阔土地,而卡车运输和公路系统的现代化又使通勤者和物资的移动更加便捷,加上税收的差异、郊区的企业吸引政策等,那些以追求低成本和规模经济的现代企业纷纷在郊区建设大工厂,这样既能降低地租成本,又能减轻对城市环境的污染,并因大量工厂在郊区建设而形成集聚效应。如美国从1948~1980年中心城市中制造业就业的比重由67%下降到48%。第四节城市化的近域推进④在商业服务部门之后外迁的是办公事务部门。办公事务所高度集中的中心商务区能为不同机构从业人员的交流、聚会提供方便,但自20世纪70年代后,由于城市中心地价太高,某些事务部门不得不向郊区搬迁。同时,不断发展的现代电子通讯技术,开始部分地取代某些业务需要面对面的接洽要求,使办公事务部门有可能脱离闹市区,进入郊区。第四节城市化的近域推进表1970~1975年美国郊区占大都市区就业的百分比巴尔的摩丹佛费城圣路易斯新奥尔良纽约旧金山华盛顿地区197039.333.348.851.627.045.158.954.1197549.645.356.761.538.650.359.063.2第四节城市化的近域推进941980年洛杉矶城市人口与就业岗位的分布形态第四节城市化的近域推进3、郊区化的动力机制郊区化的实质就是城市的“离心力”超过“向心力”,推动城市人口及职能由市区向郊区扩散转移的过程。第四节城市化的近域推进①政治因素:战后大量复员军人返乡导致的人口剧增是郊区化的客观前提。在西方国家,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大量复员军人返乡定居并结婚生育,使人口迅速增多,随之对住宅、就业岗位的需求也急剧增加。例如,战后10年里,美国新增大约1000万个新家庭,新增人口远超过可提供的城市住宅,而且大批劳动力从军工行业转向民用产业,于是,住宅郊区化和产业郊区化现象开始普遍起来。第四节城市化的近域推进②土地因素:市中心区房租地价的迅速上涨是引起郊区化的直接原因之一。大城市中心区内,建筑密集、空间有限、环境恶劣,而且房租地价不断攀升,甚至高于郊区几十倍,土地短缺矛盾日益尖锐。大部分位于市区的工业、商店均缺乏进一步扩展的城市用地,迫使城市发展不得不在外部地域空间寻找出路。地价低廉、环境优美的郊区,成为城市住宅和产业扩散的理想场所。第四节城市化的近域推进③社会因素:中产阶级的郊迁带动整个社会的郊区化发展。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中,中产阶级队伍日益壮大,成为了社会生活的主导力量,这时城市中一大部分人已有足够财力配备私人小汽车,为生活在郊区提供可能性。而内城由于城市集中式的城市化发展导致环境恶化、用地紧张、交通拥挤和公共设施匮乏等多种城市病,生活质量日渐下降。于是,出于对高质量生活的追求,中产阶级纷纷在郊区购置房产,推动了整个社会的郊区化进程,并使郊区文化成为城市生活的主流。第四节城市化的近域推进④经济因素:经济结构变化和经济高速增长是郊区化发生的根本原因。20世纪五六十年代,第三次科技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极大提高,社会生产率迅速增长,导致经济结构出现显著变化。汽车、化学、电子、航空和航天技术等新兴工业有了很大发展,这类工业对高环境的高要求使郊区成为最合适的生产地。另一方面,科技革命和经济结构改变带来了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尤其是1960年代西方盛行的福特主义(Fordism),使西方世界城市结构和城市生活发生了深刻变化。科技进步带来大生产,大生产又带来高产出和高工资。城市居民收入提高后开始追求高生活质量,引起住宅与产业郊迁的普遍化。第四节城市化的近域推进⑤交通因素:交通工具的机动化为郊区化的兴起创造必要条件。战后私人汽车的普及,大大地扩大了人类的居住范围,使富裕阶层和中产阶级居住在郊区,工作在中心区的生活方式成为可能。而公共交通事业的发展,尤其是地铁和轻轨捷运系统的形成,由于起客运能力大、通勤费用低、以及快速、准时和安全的特点,更加扩大了人们日常工作、生活的通勤范围。第四节城市化的近域推进⑥政策因素:政府对郊区建设的干预政策是郊区化的重要保证。鉴于一些城市无限制发展、市区过度拥挤、大城市病日益严重的问题,政府开始有意识地引导人口和产业向郊区迁移,并制定了鼓励开发郊区的政策。如住宅和基金补贴、新开发区产业的减免税等,规划建设能够提供充足就业、消费和基本社区服务的卫星城及新城,以促进内城中心人口的疏散,从而促进和推动了郊区化的过程。二战后,西方国家对社会经济干预的增强,使政府负担起各种基础设施的投资和建设,特别是公路建设使交通道路网更加完善,为人口与产业的迁往郊区创造了条件,成为郊区化发展有力的政策保证。第四节城市化的近域推进⑦科技因素:新的通讯技术引发城市空间结构的改变,进一步促进郊区化发展。计算机和新兴电子通信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电话、电视、传真的普及,缩短了郊区与市中心区的交流空间距离,增大了现代工业及其他职能活动区位选择的灵活性,使郊区成为吸引了政府部门和私人的投资的热点地带,人口和产业开始呈现由集中向分散发展的趋势。第四节城市化的近域推进4、郊区化的作用与影响①现代郊区化给西方国家的社会经济及城市结构带来重大改变。郊区化使市中心区人口得以疏散,缓解了集中式发展的大城市中因规模扩大而带来的人口密集、交通拥挤、住房紧张、地价上涨、环境恶化等等种种城市问题,改善城市生活的质量,提高城市整体形象,从而促进城市化的健康发展。第四节城市化的近域推进②郊区化过程中工业、商业、办公业等逐渐迁出市中心区,有效地降低了企业生产的成本,为各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也有利于规模经济和集聚经济的形成,促进城市边缘地区的开发,并使市中心区的功能布局得以有序化。第四节城市化的近域推进③导致大都市区这一崭新城市形态的出现。郊区化的低密度蔓延成为20世纪城市空间增长的主导方式,在此背景下,欧洲各国开展了大量的城市规划实践活动。圈层扩张与绿带控制大规模的新城建设轴线引导开发城镇集团与城市群规划第四节城市化的近域推进尔湾市Irvine是人口约20万人左右的小城市,离洛杉矶大概40分钟的车程,由名建筑师WilliamPrira精心规划出的梦想城市。案例:Irvine,California(尔湾,加州)
美国最大、最成功的综合规划(MasterPlanDevelopment)郊区化项目之一,是住宅郊区化成功的典范。始于上世纪60年代,由IrvineCompany负责规划和开发建设生态型、可持续发展的社区,目前已为20万居民提供住宅,25万人的办公空间。
案例:Irvine,California(尔湾,加州)
Irvine的社区以环境优美、犯罪率低、高品质教育、宽广的公共空间及休闲娱乐设施闻名。案例:Irvine,California(尔湾,加州)
地址:48SeasonsIrvine,CA92603价格:$529,000
人民币:370.3
万卧室:
3
卫生间:3类型:Condo/Townhouse建筑面积:149平米建筑年份:2003
第五节逆城市化一、逆城市化二、逆城市化的本质三、内城衰退与市区重建一、逆城市化与郊区化不同的是,逆城市化并不是指人口从城市中心向周围的郊区和农村地区的迁移,而是指人口从大城市区域向较小的城市和城镇的移动。“逆”并不是指城市人口的农村化,更不是指城市文明和生活方式的农村化,而是指大城市人口向卫星城迁移的倾向。“逆城市化”不是城市化的反向运动,而是城市化发展的一个新阶段,是更高层次的城市化。第五节逆城市化二、逆城市化的解释1、“大都市区结束”论这是七、八十年代欧美对逆城市化的主流观点。这种观点认为,美国的城市时代行将结束,人口分布模式将由城市化向逆城市化和乡村化转变,美国将进入“后都市区时代”(post-metropolitanera)。第五节逆城市化第五节逆城市化2、“大都市区发展”论这种观点认为,非都市人口的增长主要是由于郊区化越过了大都市区的界限,或者由于小城镇的发展达到大都市区的规模,却仍被视为非都市区的结果。由于非都市区人口的增长主要靠近大都市区的边缘地带,应视为大都市区的进一步发展。第五节逆城市化第五节逆城市化3、逆城市化的本质和影响从1980年以后城市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以上关于逆城市化产生的解释,“大都市区发展”的观点更能得到充分证明。①从更大的区域层面上看,人口是进一步向大城市地区和另一些大城市地区集中,例如美国人口向西南方“阳光地带”的大城市地区转移;②从更普遍意义上看,城市内部人口及就业岗位的分布扩散范围更广,甚至扩散到大城市区外的农村地区;③由前两者共同作用所导致的大城市功能区进一步分散及内城的衰退。第五节逆城市化第五节逆城市化所谓“逆城市化”实质上是城市分散化发展的继续,是郊区越过大都市区的界限向更为广泛的地区的延伸,是大都市区空间规模的进一步膨胀,是城市有机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GB/T 44918-2024城镇供水单位节水管理规范
- 有关法律服务所律师工作计划例文
- 高二英语下整整学期教学计划
- 工作计划农业干部学习计划
- 春季幼儿总园学期工作计划范文
- 小学语文四年级教学工作计划表
- 任职目标2025年干部综合科个人写作目标计划
- 公司会计、财务工作计划文稿
- 《多基因病》课件
- 《蛋白质化学最终版》课件
- 学会正当防卫课件
- 温室大棚改造施工方案及日光大棚设计方案
- 木质吸音板施工工艺
- 文华财经-半自动程序化交易使用指南101212
- 全国优质课大赛一等奖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土壤》精美赛课课件
- 2023北京市第一次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数学试卷真题(含答案详解)
- 产品合格证标签出厂合格证模板
- GA/T 2007-2022法庭科学气枪弹检验技术规范
- 《孔乙己》改编剧本
- 化工自动化控制仪表作业安全操作资格培训教材课件
- 绘画心理治疗专家讲座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