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湘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24古诗两首 4 敕勒歌 教学设计_第1页
小学语文湘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24古诗两首 4 敕勒歌 教学设计_第2页
小学语文湘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24古诗两首 4 敕勒歌 教学设计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敕勒歌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4个生字,了解字义与诗意之间的联系。2通过朗读,领略辽阔壮美的草原风光,增强热爱大自然的感情。3体会本文语言之美,结构之妙。2学情分析《敕勒歌》是一首北朝时期的“乐府民歌”。这首民歌描绘了我国内蒙古阴山脚下土地辽阔、牧草丰茂、牛羊肥壮的草原风光。反映北方少数民族的生活,表现了他们对生活、对家乡的热爱。整首诗场面宏大,意境高远,层次清楚,语言通俗,充分表达了牧民对草原风光的热爱之情。3重点难点教学重点领略辽阔壮美的草原风光教学难点体会本文语言之美,结构之妙。4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导学案敕勒歌语文实践活动设计(预习案)我能读准下列词语。敕勒歌穹庐笼盖天苍苍野茫茫二、“勒”在本文中读,扩词,它还有一种读音是,扩词;“笼”在本文中读,还有一种读音是;“似”在本文中读,还有一种读音是。三、课外链接1、读音小常识:“野茫茫”的“野”念yě,而“笼盖四野”的“野’念yǎ,这是古音,只有这样才押韵。类似的读法还有“远上寒山石径斜(xiá)”、“乡音无改鬓毛衰(cuī)”等。2、作家作品常识:《敕勒歌》是南北朝时北方敕勒族的民歌。敕勒族又名丁零、高车、回鹘,是今天维吾尔族的主要族源。《乐府诗集》将《敕勒歌》收入《杂歌谣辞》。《乐府诗集》是宋代郭茂倩编著的乐府诗总集,主要集录了两汉到唐五代的乐府诗,兼集先秦歌谣,共一百卷。传世名篇佳作众多,如《木兰辞》、《陌上桑》、《十五从军征》、《孔雀东南飞》等。四、拓展延伸(课内习题)1、天苍苍野茫茫山水2、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地似,。河似,。似,。3、课外选读《木兰辞》、《陌上桑》、《十五从军征》、《孔雀东南飞》等乐府诗歌。活动2【讲授】导学案导学案导学激疑回顾古诗学习方法小结学法:1、知诗人;2、解诗题;3、明诗意;4、悟诗情二、板书课题,说说发现了什么?了解北朝、民歌、敕勒族的相关知识自学质疑检查自学情况。

读诗歌,读准字音、读出韵味。

学习生字,理解重点字词的意思。互学析疑一、自由练说诗句含义。二、交流诗歌意思。三、读诗歌,读出意境。群学释疑自主学习:画出你最喜欢的诗句,并在旁边标注喜欢的原因。二、小组讨论交流自己的标注,并想想北魏将士们为什么喜爱《敕勒歌》?歌声为何让他们个个饱含热泪?集体交流

读诗歌,读出感情。导学提升一、拓展延伸1、天苍苍野茫茫山水2、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地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