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职业道德与专业发展内容概要_第1页
教师职业道德与专业发展内容概要_第2页
教师职业道德与专业发展内容概要_第3页
教师职业道德与专业发展内容概要_第4页
教师职业道德与专业发展内容概要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教师职业概述第一节职业与教师职业了解职业的含义含义:所谓职业,是指人们为了满足社会生产和生活需要,由于社会分工和劳动分工而长期从事的具有专门业务和特定职责的、作为主要生活来源的、相对稳定的社会活动。对教师职业的认识认识:其一,教师职业是培养造就下一代”的职业;其二,教师职业是传道、授业、解惑的职业;其三,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含义:所谓教师职业,是指人们终身或较长时期所从事的、按照一定社会的需要和标准,传授文化科学知识,以培养人的能力和思想品德为目的的一种职业。第二节教师职业的形成与发展教师职业的形成教师职业的形成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其中,教育活动的出现和学校教育的存在是其前提条件,传授知识是教师的职业责任。此外,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分工也都是教师职业形成的必要条件。教师职业的发展教师职业,在生产有了一定发展但又发展得不充分的条件下形成,又随着生产的不断发展而发展。同时,学校是教师劳动的主要阵地,与学校共始终的教师职业也随着学校的产生而产生,并伴随着学校的发展而不断向前发展。具体来讲,教师职业经历了古代教师职业的发展、近代教师职业的发展和当代教师职业的发展第三节教师职业的特点复性。教师职业的复杂性是由四个方面决定的:教师职业劳动对象的复杂性;教师职业劳动内容的复杂性;教师职业劳动过程的复杂性;教师职业劳动能力要求的复杂性。创性。教师职业的创造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四点:教师传授知识需要具有创造性;教师培养学生需要创造性;教师需要具有创造性的教育机智;教师在教学内容和方法上需要创造性。示范性教师职业的示范性是由以下四点决定的学生的“向师性”决定了教师职业的示范性学生的模仿性决定了教师职业的示范性;教师品德言行的示范性决定了教师职业的示范性;教师教育教学过程的示范性决定了教师职业的示范性。长性。教师职业劳动是一个周期长、见效慢的过程,具有明显的长期性,即教师职业劳动培养人才的周期长;教师职业劳动见效慢。第四节教师职业的社会作用教师职业促进人类社会物质文明的发展教师劳动对人类社会物质文明发展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教师劳动传递人类社会物质财富;教师为社会造就进行物质财富生产的人才。教师职业促进人类社会精神文明的发展教师劳动对人类社会精神文明发展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教师劳动传递人类社会精神文明;教师劳动传播人类文化科学知识,教师劳动“再生产”类社会精神文明;教师为社会造就进行精神财富生产的人才。教师职业促进人类社会制度文明的发展教师劳动对于人类社会制度文明的发展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教师通过自身的劳动,传播社会制度及其文化,传递社会制度文明的思想,使人们对不同的社会制度产生一定的认识,从而形成评价社会制度优劣的能力;在教育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使人类社会制度文明的思想凝结为个体的政治信仰,促使人们维护合理的现行社会制度;在某种历史条件下,教师还可以塑造超越现行社会制度的信仰,推动人们去改变不合理的社会制度,从而引导人们不断追求和创造人类社会的制度文明。教师职业促进人的素质的提高

教师劳动在人的素质的发展中具有不可忽视的促进作用:教师劳动开发人的智力资源;教师劳动培养人的思想品德;教师劳动促进人类的自我完善。第二章教师职业道德第一节道德与职业道德道德的含义及共同性含义:道德是由一定的经济关系决定的,依靠社会舆沦、传统伦理习俗和人们的内心信念来维系的,表现为善恶对立的社会意识和行为规范的总和。共同性:道德的共同性主要包括:特殊的规范性;广泛的渗透性;比其他社会意识形态具有更大的稳定性;显著的实践性。职业道德的含义及特征含义:一般地讲,职业道德就是指人们在从事各种职业活动的过程中,思想和行为所应遵循的道德准则和道德规范,也就是调整职业内部、职业之间、职业与社会之间的各种关系的行为准则。特征:职业道德带有具体职业或行业活动的特征,这些特征主要表现在:第一,职业道德同人们的职业活动相联系;第二,往往表现为世代相袭的职业传统;第三,在形式上,职业道德具体、多样,有较大的适用性。职道德的内容:形成对职业道德价值的正确认识;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培养对职业的真挚情感;锻炼职业意志;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行为和习惯。第二节教师职业道德及其形成教师职业道德所谓教师职业道德是指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活动时所应遵循的行为规范和必备的品德总和。它从道义上规定了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以什么样的思想、情感、态度和作风去待人、接物、处理问题,做好工作,为社会尽职尽责。它是教师行业的特殊道德要求,是调整教师与学生、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校领导、教师与学生家长以及教师与社会其他方面关系的行为准则,是一般社会道德在教师职业中的特殊体现。教师行为规范及内容含义:教师行为规范是指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活动时必须遵守的教育思想和进行教育活动的基本准则,是国家为教师规定的教育原则、教育规划、言行标准、职业修养和各项纪律。它要求每一个教师必须牢记在心、认真执行和严格遵守。内容:教师行为规范的内容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国家和政府制定的有关教师行为标准的法律、政令、政策、条例、守则等,这些都具有法律效力或行政效力;另一方面是早已存在于社会活动中并被人们所公认,为每个教师内心认可并自觉遵守的纪律,习惯、规矩等。教师职业道德的形成基础任何一种教师职业道德,都是在教育劳动实践基础上产生,既受一定社会生产关系和阶级利益所制约而建立和发展,同时又是在批判继承历史上优秀教师道德遗产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的,这是教师职业道德形成和发展的一般规律。第三节教师职业道德的特点由于教师职业道德与教育教学活动的特点紧密相联,因而,有着与其他职业道德不同的特点,即较高的责任性;独特的示范性;高度的自觉性。鲜明的独特性;广泛的继承性。第四节教师职业道德的功能与社会作用教师职业道德的功能含义:所谓教师职业道德的功能或职能,是指教师职业道德的作用,即教师道德对教师个人、对教师集体、对社会的作用。所以,教师道德的功能问题实质上是一个关于教师道德对教师个人、对集体、对社会有哪些价值的问题。功能:教师职业道德的功能是多方面的,其中调节功能、教育功能和示范功能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最基本功能。

教师职业道德的社会作用教师职业道德是社会道德的一部分,它的作用不仅体现在学校教育过程中.而且直接或间接地以各种方式对社会生活起影响和促进作用。这些作用主要表现在:教师职业道德对社会精神文明建设起促进作用;教师职业道德对社会物质文明建设起推动作用;教师职业道德对社会生活发挥着广泛的影响作用。教师职业道德教师职业道德是指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活动时所应遵循的行为规范和必备的品德总和职业道德情感职业道德情感是人的一种精神活动是联系认识与行动的桥梁它和道德信念一起表明自己的道德立场,是职业人员从事职业活动的巨大精神力量。职业意志职业意志指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大无畏的精神去克服职业工作和劳动中的困难。著名教育__________认为,教师应该是道德卓异的优秀人物。A爱尔维修C.卢梭

B.夸美纽斯D.洛克答案B.“有教无类”主张是我国古代著名教育家__________提出来的。A孟子C.孔子

B.老子D.荀子答案)教育工作者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人师表”是__________先生提出来的。A陶行知C.徐特立

B.叶圣陶D.吴玉章答案B吸收和借鉴历史上优秀教师道德是教师职业道德形成的_A社会基础C.客观基础

B.阶级基础D.思想基础答案A第三章教师的职业理想第一节理想与职业理想理想的含义及其分类含义理想是指对未来事物的想象或希望。多指有根据的、合理的想象或希望。理想作为人生的奋斗目标,是一种符合现实情况和需要的正确想象。特点:理想不同于幻想、空想,它具有以下特点:客观必然性、社会性、阶级性。分类:理想又是一种社会意识现象,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区分为不同的种类:第一按照理想所属的范围来划分,可以分为个人理想和群体理想;第二按照理想奋斗的时间来划分,可以分为长远理想和近期理想。长远理想是经过较长时间的奋斗才能实现的理想第三按照理想的内容来划分理想可以分为社会理想、生活理想、职业理想、素质理想等。职业理想及其特点含义:所谓职业理想是指人们对未来工作部门和工作种类的向往,包括对未来职业将达到什么水平、什么程度的向往。它是人们实现个人生活理想、道德理想和社会理想的手段,并受社会理想的制约。特点:与其它理想不同,职业理想有其差异性、发性、时代等特点。职业理想的作用职业理想具有导向作用、调节作用、激励作、实现自价值的作用等。第二节教师职业理想的核心教师职业想的内容热爱社会主义祖;坚持和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教师职业想的核心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

第三节教师职业理想的求全面贯彻和国家教方针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正确贯彻和落实教育方针,推动我国教育事业健康发展,必须明确教育事业的服务方向、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教育的总的培养目标,把握时代性,尊重教育规律,体现素质教育,坚持以人为本。切实遵循育规律教育规律通常是指教育活动与其他社会活动及教育活动内部各构成要素之间本质的必然的联系或关系。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必须遵循教育规律,方能实现作为教师的职业理想。认真履行书育人的责教书育人”,是教师职责的通俗说法。教书育人这个命题中,其核心是育人,为了育人的需要而教书,教书是为了育人。教师树立正确职业理想的途径有:确立榜样我激励扎实业务、自我提升、坚定信念、迎接挑战。第四章教师的职业纪律第一节纪律与职业纪律纪律的含义及特征含义:纪律是在一定社会条件下形成的、一种集体成员必须遵守的规章、条例的总和,是要求人们在集体生活中遵守秩序、执行命令和履行职责的一种行为规则。特征:纪律具有历史性、阶级性和强制性的特征。职业纪律及其特征含义职业纪律是职业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所应遵守的劳动规则和劳动秩序它是保证劳动者执行职务、履行职责、完成自己承担的工作任务的行为规则。特征:职业纪律具有职业性、安全性、自律性和制约性等基本特征。教师职业纪律含义:教师职业纪律是指为保证教育、教学工作正常进行,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行为规则。意义:教师遵守职业纪律对约束自己行为、履行职业责任、体现人民利益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教师职业纪律是依法治教的必然要求;第二,教师职业纪律是体现人民利益的重要手段;第三,教师职业纪律是现代学校管理的重要内容;第四,教师职业纪律是约束教师行为的重要准则;第五,教师职业纪律是履行职业责任的重要保证。作用:首先,有利于规范办学行为;其次,有利于维护学校、教师及学生的合法权益;第三,有利于提高学校工作效率;第四,有利于培育良好的校风;第五,有利于学校改革的推进。第二节教师职业纪律的主要内容遵守国家法律,依法执教.认真执行《规范》和《规定人师表。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第三节

教师职业纪律的要求对师职业纪律的要求:树立起职业纪律意识;系统学习教师职业纪律的有关规定;在教育劳动中恪守教师职业纪律;提高依法从教的自觉性;教师不得做违反职业纪律的行为。教师职业纪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歧视、排斥后进生非法限制学生人身自由4)对学生乱收费、乱罚款侵犯学生隐私权。3违反教师职业律的责任违反教师职业纪律是指一切不符合现行各项教育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所要求的行为。违反教师职业纪律的责任是违反者对违反行为必须承担的责任。中国教育法规体系由____、____、____、地方性法规、部门规章、民族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地方政府规章等构成。答案:(宪法中的教育条款、法律、行政法规)

2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体现了教师职业特点对师德的本质要求和时代特征,____与____是贯穿其中的核心和灵魂。答案:(“爱”“责任”)第五章教师职业素养第一节素养和职业素养素养以及与素质的相同与相异之处含义:素养是指人们通过经常的努力学习、刻苦锻炼和自我修养所取得的某种收获、成果或所达到的水平和境界,它是从事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其实质是一个人的总体能力和倾向性。相同之处:与素质概念的基本含义没有什么不同之处;素养的内容所指与素质基本相同;素养与素质都依赖于重视行为主体的文化程度。相异之处:(1)选择性对象不同选择的方法也不同资格性。对具有特定会身份和对社会做出巨大贡献的人,一般多用“素养,反之,则一般多用素质”。(3)层次性。对在社会职业文化水平、政治地位、道德品质等方面居于较高层次的人,常多用“素养”,反之,则一般多“素”方法性。对坚持以自我修养为主从而使自己的发展水平居于较高层次的人,常多“素养,而对主要靠塑造方法提高发展水平的人,则一般多用“素质”。职业素养及其作用含义:所谓职业素养是人类在社会活动中需要遵守的行为规范,是职业内在的要求,是一个人在职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职业素养具体量化表现为职(英文quotient称现一个社人在职场中成功的素养及智慧。内容:职业素养涵盖的内容非常广泛,个体行为的总和构成了自身的职业素养。从表现形式上分为内化素养和外化素养。内化素养是职业素养中最基本的部分,包含个人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等范畴;外化素养指属于技能范畴的素养,如计算机和外语,是通过学习、培训比较容易地获得,在实践运用中日渐成熟的。简而言之,职业素养是职业人在从事职业中尽自己最大的能力把工作做好的素质和能力。作用:从个人的角度来看,适者生存,个人缺乏良好的职业素养,就很难取得突出的工作业绩,更谈不上建功立业;从企业角度来看,唯有集中具备较高职业素养的人员才能实现求得生存与发展的目的,他们可以帮助企业节省成本,提高效率,从而提高企业在市场的竞争力;从国家的角度看,国民职业素养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国家经济的发展,是社会稳定的前提。教的职业素养:指教师从事教育活动所具有的一种职业品质。有人认为,这包括三个方面:经师(教学生求知的素质师(教学生做人的品质)和教育的有效性,即教师如何有效地教书育人的素质。第二节教师职业素养的主要内容主要内容:知识素养、能力素养和人文素养。知识素养:牢固的学科专业知识、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扎实的教育科学知识。能力素养:教育教学能力素养、学习与科研能力素养,其中教育教学能力是其能力素养的核心部分。人素养:教师职业素养的核心就是人文素养,它决定着教师的职业意义和价值。教师的人文素养就是教师所具有的人文精神及在教师的日常活动中体现出来的思想、道德、情感、心理、性格、思维模式等方面的气质和修养。它表现为在教师的日常教学和管理活动中对学生的尊重和对学生成长的关心,表现为教师教书育人的强烈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具有人文素养的最典型标志是具有人文精神,使一切追求和努力都归结为对人本身的关怀。它表现为教师在日常教学管理中对学生的尊重和对学生成长的关心,表现为教书育人的强烈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第三节

提高教师职业素养的要求学校的支持:创设优良的学校度环境,提供有效的教师培训。教师个体的改进:树立现代教观念、创新教学风格,广泛深入地读书、认真刻苦地学习,反思与研究结合、实践与思考同步。.广博的文化素养对教育教学活动有什么重要意义?

(1)有助于提高学质量(2)有助于提升业能力(3)有助于增进生关系如何提供针对性强的校本培训?培训可以采取如下方式:讲故事与谈感受结合;)课例与研结合;)训导与研修合;)体反思与同伴互助、专家引领结合。第六章教师的职业作风第一节

职业作风职业作风:是指从业者在其职实践和职业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一贯的态度和行为。社会上各种职业都有自己的作风。一般来讲,作风都包含着道德的内容。职业作风是职业道德在从业者职业行为中的习惯性表现,是职业道德的重要范畴。教师职业作风:所谓教师的职业作风,就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一贯态度和行为。由于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和重要性,教师更应该树立优良的职业作风。教师的职业作风主要包含以下几点:实事求是,坚持真;工作积极,认真负责,忠诚坦白,平等待发扬民主,团结互助。第二节教师职业作风的具体体现热爱学生,诲人不倦热爱学生是指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地对待学生。诲人不倦是指教师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耐心、仔细、持久、不厌倦地谆谆教导。热爱学生是诲人不倦的前提和基础,诲人不倦是热爱学生的表现和结果。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所谓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就是教师要思想进步,品行端正,秉公办事,言行一致,谦逊诚实,平易近人,要在思想上、品德上、工作上、为人上、学习上和生活上都成为学生学习和效法的表率和榜样。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使教师职业活动对教师的一种起码要求,是教师从业者所必备的职业作风。严谨治学,敢于创新严谨治学是指教师在学习、教学的过程中,要严肃、谨慎、一丝不苟,包括优良职业作风的树立、教育教学规律的探索、教学科研水平的提高。敢于创新就是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敢于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见解、创造新方法、积累新经验,既广泛继承先人知识,又善于提炼与吸纳新知识,做到推陈出新。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关心集体是指教师维护集体荣誉,有主人意识,服从集体利益,用集体主义原则指导自己。团结协作是指教师谦虚谨慎、尊重同志、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维护其他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维护学校荣誉,共创文明校风。第三节树立优良教师职业作风热爱学生诲人不倦的道德要求:关心爱护学生了解研究学生重信任学生平等对待学生严格要求学生耐心教导学生。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的道德要求仪表端庄,言行得体;品行端正,道德高尚严于律己,言传身教。严谨治学、勇于创新的道德要求树立优良学风苦钻研业务,不断改革创新。关集体、团结协作的道德要求:关心集体,维护集体利益;团结协作,妥善处理与他人的人际关系;正确处理教师与学校领导的人际关系;正确处理教师与家长的人际关系。校风是指学校全体成员在共同目标下,在认识一致的基础上,经过长期实践而逐渐形成的一种特有的、相对稳定的道德风尚、治学态度和学习风气。它是学校办学的指导思想、工作作风、精神状态的反映,是学校集体力量的一种表现状态。第七章教师心理健康第一节教师心理健康的含义

健是指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也就是说健康的人要有强壮的体魄和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并能与其所处的社会及自然环境保持协调的关系。世界卫生组织关于健康的十条标准:第一,有充沛的精力,能从容不迫地担负日常工作和生活而不感到疲劳和紧张;第二,态度积极,勇于承担责任,不论事情大小都不挑剔;第三,精神饱满,情绪稳定,善于休息,睡眠良好;第四,能适应外界环境的各种变化,应变能力强;第五,自我控制能力强,善于排除干扰;第六,体重得当,身体匀称,站立时头、肩、臂的位置协调;第七,眼睛炯炯有神,善于观察,眼睑不发炎;第八,牙齿清洁,无空洞,无痛感,无出血现象,牙齿和牙龈颜色正常;第九,头发有光泽,无头屑;第十,肌肉和皮肤富有弹性,走路轻松协调。心理健康首先是指没有心理疾病,在此基础上,主体能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稳定的心理状态。教心理健康不仅仅要包含一般的心理健康的内容,还应该具有其角色所赋予的必备的健康心理,有着一般性和特殊性的两个层面上的内涵。教师心理健康特殊层面上的含义:首先,教师必须热爱教育事业,有着健康的从事教学工作的心理状态;其次,教师要有良好的人际关系;第三,教师能正确地了解自我、体验自我和控制自我;第四,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有独创性;第五,教师应有健全的人格和正确的自我认识;最后,在教育活动和日常生活中教师都要能真实地感受情绪并恰如其分地控制情绪。第二节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意义对教师自身成长发展的意义:增进教师自身生活的幸福感;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对生成长发展的意义:有助于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学生品德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和发展。第三节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马斯洛等提出的十条标准)充分的全感充分了解自己,并对自己的能力做适当的评估生活的目标能切合实际4)能与现实环境保持接触)能保持人的完整和和谐)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当的情绪表达及控制)不违背集体要求的前提下,对个人的需要能作有限度的个性发挥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前提下,对个人的需要能作恰如其分的满足。奥尔波特提出的七条标准)自我意识延良好的人际关系情绪上的安全性直觉客观5)具有各种技能,并专注于工作现实的自我形象内在统一的人生观。林崇德提出的十条标准了解自我,对自己有充分的认识和了解,并能恰当地评价自己的能力信任自我,对自己有充分的信任感,能克服困难,面对挫折能坦然处之,并能正确地评价自己的失败悦纳自我,对自己的外形特征、人格、智力、能力等都能愉快地接纳认同4)控制自我,适度地表达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调节自我,对自己不切实际的行为目标、心理不平衡状态、与环境的不适应性,能做出及时的反馈、修正、选择、变革和调整)完善自我,能不断完善自己,保持人格的完整和和谐发展自我,具备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充分发展自己的智力,能根据自身的特点,在集体允许的前提下,发展自己的人格调适自我,对环境有充分的安全感,能与环境保持良好的接触,理解他人,悦纳他人,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设计自我,有自己的生活理想,理想与目标能切合实际;(10)满足自我,社会规范的范围内,适度地满足个人的基本要求。俞良提出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第一,对教师角色的认同;第二,有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第三,能正确地了解自我,体验自我和控制自我;第四,具有教育独创性第五,在教育活动和日常生活中能真实地感受情绪并恰如其分地控制情绪。

第四节促进教师心理健康的基本要求教心理健康问题的表现:心理疲劳,情绪不稳定,职业枯竭,人格缺陷,人际关系紧张,社会适应不良(1)心理疲劳:是指人长期从事一些单调、机械的工作活动,致使人对工作、对生活的热情和兴趣明显降低,直至产生厌倦情绪。心理疲劳常常带有主观体验的性质,并不完全是客观生理指标变化的反映。(2)情绪不稳定所谓情绪是指个体受到某种刺激后所产生的一种身心激动状态。情绪与个人认知有关,心理学上把它分为喜、怒、哀、惧四大类。情绪可以说是像天气一样是短暂性的表现,产生某种情绪的原因是我们接受了外部的信息,对这种信息的处理产生了当下的情绪,所以,如果处理这种信息的方法不正确,就会出现非期望的情绪。(3)职业枯竭:“工作倦怠”,是指在工作重压下的一种身心疲惫的状态,厌倦工作的感受,是一种身心能量被工作耗尽的感觉。职业枯竭可表现为身体疲劳、情绪低落、创造力衰竭、价值感降低,工作上的消极状态还会进而影响整个生活状态。格缺陷:是介于正常人格与人格障碍之间的一种人格状态也可以说是一种人格发展的不良倾向或是说某种轻度的人格障碍。常见的人格缺陷有自卑、抑郁、怯懦、孤僻、冷漠、悲观、依赖、敏感、多疑、焦虑或对人格敌视、暴躁冲动、破坏等等,这些都是不良的心理因素。(5)人际关系紧:教师的人际关系问题主要体现在于家人、同事、领导以及学生四个方面。(6)社会适应不:是指个体在社会中以及在工作、维持家庭和社会人际关系中对新情境的适应伴有压力和生理及心理上的功能障碍,其症状按严重性表现为有轻微的自卑感或内疚感、心身障碍和精神神经症、器质性或功能性精神病等。影响教师心理健康的因素:人因素:个人因素对教师个体心理健康的影响从某种层面来说是决定性的也就可以解释为什么即使是在相同的环境下工作,面对着相同的教学任务,有的教师可以积极自信地面对,有的教师却畏缩沮丧,抑郁成疾。个人因素主要包括人格因素、家庭和生活原因两个方面。(2)职业因素:由教师职业关系着一个国家未来建设者的素质,因此社会对教师职业提出了很多严格的要求,在这样的职业要求下容易使教师产生心理压力,成为教师心理健康的杀手。(3)工作环境因:教师的教学活动主要是在学校进行,学校环境不佳容易给教师造成心理障碍。在我国,教师工作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工作环境闭塞和教学工作评价单一这两个问题。(4)社会因素:社因素也是影响教师心理健康的最重要因素。这些因素主要包括:公众对教师不切实际的期望,教师权威地位的丧失,社会支持系统的缺乏等。促进教师心理健康的基本要求:(1个人层面的提高与促进从个人层面提高教师心理健康的关键就是提高教师对压力的应对能力。较为常用的提高教师压力应对能力的方法有放松训练、时间管理技巧、认知重建策略与反思。学校层面的提高和促进:一,正确认识教师心理健康问题,提高教师的心理保护意;第二,加强学校的参与式管理;第三了解教师的深层次需求并创造条件满足教师的合理需求;四尽量给每位教师提供业务进修的机会使每个人都能积极应对教学改革;五制定合理的评价和奖罚制度;六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组织教师开展文体活动,丰富教师的文化娱乐生活;七,定期举办心理健康知识讲座。社会层面的提高与促进:一过体提升教师在公众心中的形象;第二实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三,给与学校一定自主权;第四促进教师群体职业化做好教师的筛选和培训工作;五为学校和教师提供充足的资源。.教健康的情绪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教师的健康情绪主要表现为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2)绝将生活中不愉快的情绪带入课堂,不迁怒于学生能冷静地处理课堂情境中的不良事件)克制偏爱情绪一视同仁地对待学生5)不会将工作中的不良情绪带入家庭。

中国教师知识枯竭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情绪上的疲惫感二是人际上的疏离感三是工作上的无意义感四是知识上的耗尽感.教的人际关系问题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教师的人际关系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亲情离散和疏远引起心理失衡2)与校领导的相处抱有不恰当想法产生不健康心理同事间人际关系紧张产生孤独心理)不了解、理解学生,处理不好师生关系,造成师生之间的对立。第八章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第一节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含义及意义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含义养:是指人们在理论、知识、艺术、思想等方面进行的自我改造、自我培养、自我陶冶、自我教育等活动。业道德修养:是指从事各种职业活动的人员按照职业道德基本原则和规范在职业活动中所进行的自我教育、自我改造、自我完善,使自己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质和达到一定的职业道德境界。(3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是指教师按照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和规范,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所进行的自我教育、自我改造、自我完善,使自己形成良好的教师职业道德品质并达到一定的职业道德境界。(4教师职业道德修养与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的区别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是各级教育部门有组织有计划地对教师进行职业道德教育的活动,体现了社会对教师的要求;而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是教师按照职业道德基本原则和规范,自觉对自己进行锻炼、教育、改造和陶冶的过程,是教师的自我修养。(5)教师职业道修养的特点:内省性,自主性,实践性,持恒性。教职业道德修养的意义:主要体现在每个教师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品质的巨大作用上,以及教师就培养高尚品德而进行自我修养这个过程本身所体现出来的教育意义上。第二节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目标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目标设计的依据和原则依据(以各级国家机关制定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条例为法律依(2)以现教育的发展要求,特别是素质教育的实施为现实依据。原则坚持广泛性和先进性相结合的原则)持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原则3)持继承优良道德传统和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的原则。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目标体系目标体系: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目标体系呈现出明显的层次性特点。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基础目标是将公民道德内化为自身具备的道德品质,然后教师要通过自我修养实现教师职业所要求的特定道德品质目标。公民道德目标:教师首先应成为一名合格公民,则公民道德目标就是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最低目标,是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所必须达到的基本要求,例如“爱国、“守法;明礼”、诚信;“结、友善;敬业”、“奉献。教师职业道德目标教师是以培养人作为职业的专业工作者,教师的劳动是特殊的生产性劳动。所以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目标除了实现公民道德目标外还有特定的更高层次的追求,即培养良好的教师职业道德品质。这是每个教师加强职业道德修养所要达到的根本目标。要达到这一目标,具体来说,教师第一,应全心全意热爱人民教育事业;第二,为人师表;第三,不断更新知能结构,终身学习;第四,教师对待生命健康要做到身心和谐。第三节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内容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内容包括:高教师职业道德认识、陶冶教师职业道德情感、锻炼教师职业道德意志、坚定教师职业道德信念、培养教师职业道德行为和习惯五个方面。第四节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途径和方法

中华民族传统的道德修养途径和方法:自省”、“慎独、“防微渐”。新时期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途径和方法: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加强学习,投身实践相结合。教师职业道德认识教师职业道德认识是教师对其职业道德概念、意义、目标和内容的理解和掌握以及对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各种现象和行为进行道德判断的能力。道德判断能力道德判断能力是指人们运用已经掌握的道德规范对自己和他人的行为进行是非、对错、善恶评判的能力。10.教职业道德情感教师职业道德情感是教育工作者根据一定的教师职业道德观念,在处理相互关系、评价某种行为时所产生的内心体验,它在教师职业道德品质的培养中起着重要的催化和调节作用。11.教师职业道德意教师职业道德意志是教师在实践道德行为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自觉克服困难和障碍的能力和毅力,是教师为达到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而自觉努力的心理过程。12.教职业道德信念教师职业道德信念是教师对职业理想、职业人格、职业原则、职业规范坚定不移的信仰,是深刻的职业道德认识、炽热的职业道德情感和顽强的职业道德意志的统一,是把教师职业道德认识转变为教师职业道德行为的中间媒介和内驱力,并使教师职业道德行为表现出明确性和一贯性。13.教职业道德行为教师职业道德行为是教师在一定的道德意识支配下,按照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表现出来的,对他人和社会有道德意义的活动。14.“慎独”慎独”是我国古代儒家创造出来的具有我国民族特色的自我修身方法的是人们在个人独自居处的时候,也能自觉地严于律己,谨慎地对待自己的所思所行,防止有违道德的欲念和行为发生,从而使道义时时刻刻伴随主体之身。教师职业道德水平的提高可以通过

两方面来实现。答案师职业道德教育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教师职业道德意志包括、、

三个主要成分。答案职业道德动机斗争、作出职业道德判断和选择、按照职业道德选择去行动)锻炼教师职业道德意志的主要内容是培养教师职业道德的、、、和。答案觉性

果断性

坚韧性

自制性)锻炼坚强的教师职业道德意志的主要内容有哪些?锻炼坚强的教师职业道德意志的主要内容包括第一,自觉性,是指即教师对其行为的目的和社会意义有正确而深刻的理解,使自己的行动服从于社会的要求;第二,果断性,是指教师在复杂的情境中,当即作出适当的决定,取得理想的效果;第三,坚韧性,是指教师对待教师职业和从教过程中的困难所持的坚持到底、有始有终的心理特征和态度;第四,自制性,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能够自觉、灵活地控制自己的情绪,有意识地调节和约束自己言行。教师职业道德行为的训练包括哪两个阶段?教师职业道德行为的训练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掌握一定的教师职业道德行为方式或技能,比如教师可以选择良好的道德榜样,从小事做起,有意识地重复良好的道德行为等。第二个阶段是养成良好的教师职业道德行为和习惯。道德行为习惯是人们在道德规范的调节下,在行动上对他人、对社会所作出的习惯性的反应。习惯一旦形成,就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它是衡量人的道德品质高低的标志。第九章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第一节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的意义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是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学校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教师自身发展的迫切要求。

第二节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的原则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的原则主要有1.引性原则2.内化性原则3.认知与实践相结合原则4.差异性原则;连贯性原则。第三节职前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职前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主要以师范院校的教师教育以及教师岗前培训为主。职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的目标定位,是指职前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应达到的境地或标准。由于教师担负着培养教育下一代的重任,因而对职前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的目标定位应当是比较高的。具体讲:(1)准教师应具备较高水准的师德意识准教师应对教育劳动的特点和价值具有深刻的认识3准教师应对师德的原则、规范有较高的认同)准教师应养成从事教师职业的个性心理品质。职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目标的确立主要依据是1)教育机构培养师的教育目标)我国现行师德规范之蓝本3)社会对教师提出的职业素养要求4)教师教育中存在的实际问题。职前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的途径和方式:一“显性课程”,如大学通修课程业课程教育必修和选修课程以及活动课程等;二“隐性课程”如校园文化、自学悟道、社会实践、科研活动、课余生活、专业实践等。第四节职后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职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的意义:有助于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完善和发展教育观念;有助于师生关系的发展;有利于教师教育职场中的团结协作。职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结合自身的教育教学实践,强化教师角色意识和培养教师职业情感,以达到教师终身发展的目标。职后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的方法:主要是采取校本培训模式。开职后教师职业道德教育需要注意的问题注重教师的主体性发展注意教师教育观念向行为的转化采用榜样学习和反面事例相结合)德教育与培养和一般道德教育相结合师德教育的过程要坚持重复性、渐进性和长期性。校本培训模式校本培训模式就“以学校为中”职后培训模式,也“以学校为定的职后培训模式。校本教师培训的初衷在于解决教育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分离,强化教师专业的实践性,加强教育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联系。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原则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的原则是指教育者在进行师德教育时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是教育者在师德教育过程中处理一些带有普遍性和基本矛盾关系的准则。师德意识师德意识是教师职业道德中对思想意识方面的要求,指对教师职业的观念、想法及态度,包括教师的职业认识、职业理想、职业信念和职业意志等内容,它是教师职业感情和职业行为的基础。职后教师的角色意识职后教师的角色意识是指职后教师对自身角色地位、相应角色行为规范及角色扮演的觉察、认识、理解与体验。它在教师教育观念中居于核心地位,影响着教师心理体验与感受,支配着教师的教育行为。教师个性心理品质教师个性心理品质是指教师在从事教书育人的实践中形成和表现出来的,具有一定倾向性与稳定性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它是教师的认知、情感和意志等心理过程以及性格、气质、能力等个性特征的综合体现教师职业情感教师职业情感是指教师感受教育需要的心理活动。它是基于教师对教育客体关系的认识,在对可以直接引起愉快或痛苦的事物关系认识的基础上产生心理体验。第十章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第一节教师职业道德评价概述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含义(1)道德评价及点

含义:道德评价,简单地说,就是一种善恶的评价,它从某种既定的或为某一社会、群体(集团)所认同的道德价值准则出发,对人们的行为做出正当与否的评估。特点:道德评价的主要特点:第一,具有价值倾向性;第二,稳定性;第三,非逻辑性;第四,广泛性。(2)教师职业道评价含义:教师职业道德评价,是指教师自己或他人、社会根据教师职业道德标准,通过一定形式对自己或同行、他人的行为所作的道德判断和判定活动。特征: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独特的特征:一是思想的深刻性;二是空间的广泛性;三是时间的持久性。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类型(1)自我评价与人评价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主体有两种,一种是教师自己作为评价者,另一种为非教师本人作为评价者。前者为主体的教师职业道德评价活动称为自我评价,后者称为他人评价。(2)绝对评价、对评价与个体内差异评价绝对评价也称为目标参照评价,是指在教师职业道德评价活动中以既定的目标为标准,对评价对象达成目标的程度进行的评价。相对评价又称为常模参照评价,是指在教师团体内,以自己的职业道德水平所处的地位与他人相比较而进行的评价。个体内差异评价是指以教师的某一状况作为评价标准而实施的评价,评价过程中可以比较教师道德状况前后的变化,也可以对教师职业道德的不同侧面进行相互比较。(3)量化评价和性评价量化评价是指对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对象进行定量分析后,制定出量化标准,然后按照一定的量化标准进行价值判断的评价方法。质性评价是指在自然情境中通过评价者对教师的互动来收集教师职业道德相关信息如采用参与式观察、开放式访谈、调查、查阅文献等方法对教师的职业道德状况做出描述与分析,从而进行价值判断。(4)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诊断性评价又称为准备性评价,是在教师职业道德评价活动开始之前,为了使其更为有效地实施而进行的评价。形成性评价又称为即时评价,是指在评价对象道德活动过程中,不断了解活动进行的情况,以便及时对活动进行调整,保证活动过程不偏离活动目标的实现而进行的伦理评价。总结性评价又称为终结性评价,是指在某项教育活动告一段落时,对活动结果进行道德评价。(5)具体评价与评价具体评价是指对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具有道德因素的行为和活动的评价。元评价是按照一定的理论框架和价值标准对教师职业道德评价本身所进行的评价和研究。教职业道德评价的意义:是维护教师职业道德原则和规范的重要保障;是师德规范转化为职业信念和职业行为的“指向标”;是良好教育人际关系形成与发展的重要手段。第二节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原则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原则就是对教师职业道德进行评价所必须遵循的基本规则主要包括实践性原则,主体性原则,责任明确性原则,自我评价原则,发展性原则。第三节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标准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一般标准:善恶是道德评价的一般标准。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最高标准教育伦理中的“至善”即人的全面和自由发展是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最高标准。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具体标准)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4教书育人)为人师表6)终身学习。目教师职业道德评价存在的主要问题:第一,评价对象扩大化,责任泛化;第二,评价标准层次不够

系统化;第三,教师职业道德评价标准缺乏质性标准和量化标准的有机统一。对教师职业道德评价标准的指导建议首先,评价内容方面,应在尊重教育规律的前提下满足社会意义上的道德原则和规范的需求,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师德传统,吸收西方师德人文精华;其次,评价的具体标准应充分体现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相结合的特点,突出自我评价的自觉性,增强评价对象的责任感和自律意识。再次,从实施层面来看,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具体标准应该更便于评价活动的可操作性。第四节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依据道评价的依据:道德评价的依据,就是道德评价的条件范围,即依照哪些因素对人们的行为进行道德评价。通常道德评价的根据包括动机与效果、目的和手段两方面的内容,其中,动机和效果在道德评价中尤为重要,成为重要的依据。关于教师职业道德评价依据的一般观点(1动机论是以动机作为衡量行为道德性质及其价值大小的主要依据,认为行为的道德价值只存在于行动的动机之中,与其效果无关。在教师职业道德评价活动中,动机论将教师的动机作为评价的基本方法和唯一依据。(2)效果论:是张以教育的效果评判人们行为的道德价值。教育效果是指教育活动对学生、对社会所产生的实际影响,即教育导致的人的发展、社会发展等方面的变化。(3动机与效果统一论动机与效果统一论就是在教师职业道德评价中既看到动机又看到效果,坚持动机与效果的统一,在此基础上,偏重于行为的动机,在检验动机时主要依据行为的效果,以防单纯从动机出发或单纯从效果出发来评价的片面性。教师职业道德评价根据应该扩展为动机、实践态度、行为过程和效果四个层面,四者有机统一。第五节

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方法按教师职业道德评价主体分析评价方式按照评价主体的不同,教师职业道德评价方式包括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两种。自我评价是指被评价者自己参照评价指标系对自己的道德活动状况或发展状况进行自我鉴定。教师自我评价的基本要求有:第一,坚持实践性评价,力实现动机与效果的统一;第二,坚持客观性评价,努力实现道德目的和道德手段的统一;第三,坚持发展性评价,努力实现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的统一。他人评价的评价主体是开放的可以是利益相关者也可以其他的关注者主要包括学生评价和社会评价。教师职业道德评价中的学生评价,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与学的相互作用中,学生依据教师职业道德的原则和规范对教师的行为予以判断的一种道德评价方式。社会评价是指狭义的社会评价,是指教师所在学校之外的个人或组织对教师的行为进行的评价。评价形式主要依靠社会舆论和传统习惯。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三个基本环节对评价对象道德信息的采集、道德评价标准的运用与评价结论的形成、评价结果的反馈控制。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方法:行为观察法,等级评定法教职业道德评价方法的发展趋势:强调量化评价与质性评价互补,结果评价与过程评价并重,他人评价与自我评价相结合,正式评价与非正式评价并存。十一章

教师专业发展概述第一节教师专业发展的涵义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教师专业发展,是指一个人历经职前师资培育阶段,到在职教师阶段,直到离开教职为止,在整个教职生涯过程中,都必须持续学习与研究,不断地发展专业内涵,以逐渐迈向专业成熟的境界。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包括了三个观点:把教师视为专业人员、把教师视为发展中的个体、把教师视为学习者与研究者。根据以上界定,教师专业发展是作为主体的教师自己主动发展的过程;是教师自身能力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是教师本人综合专业素质不断提升的过程教师专业化与教师专业发展的联系与区别

联系:教师专业发展可以说是教师专业化的一个层次或一个阶段而教师专业化则可以理解为教师专业发展的终极目标。也可以说,教师专业发展是促进教师个体专业不断发展的历程,而教师专业化则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主题与目标。区别:“教师专业化”与教师专业发展”提出的时代背景不同“教师专业化”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也有所不同。我推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轨迹重视职前教育和培训,提升教师的职前素质实施教师资格制度,严格教师任职条件3)加强职后培训,确保教师专业发展。第二节

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理论教师专业发展阶段是指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以其教育教学行为或技能质的变化如教学关注教师角色、课堂教学行为和专业发展需求等)为发展特征的时段或阶段的序列。国外教师发展阶段理论费朗.富勒的教师教学关注阶段论伯顿的教师生涯循环发展论)费斯勒的教师职业生涯循环论等。国内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研究概况我国对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的研究始于纪八九十年代林崇德申继亮等从认知心理学角度对教师素质结构的研究成果和叶澜等从教育学、伦理学研究视角出发构建的教师专业化理论框架,为我国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第三节教师职业生涯设计教师职业生涯设计的界定教师的职业生涯就是指一个人作为教师从事教师职业的整个过程,也就是教师对职业发展的设想和规划。具体包括:对教师职业的选择,对教师职业目标与预期成就的设想,对工作单位和岗位的设计,对成长阶段步骤以及环境条件的考虑从理论上讲教师职业生涯设计的主体应该是教师个人纯属一种个人行为,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种种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师职业生涯计的主体往往演变为教师工作的单学从而教师的职业生涯设计演变成为一种组织行为。影教师职业生涯设计的关键因素:自我反思是教师职业生涯设计的基础;成长目标制定是教师职业生涯设计的核心;成长阶段设计是教师职业生涯设计的关。教职业生涯设计的内容:对教师职业的选择、对教师职业目标与预期成就的设想、对工作单位和岗位的设计、对成长步骤以及环境和条件的考虑。教师职业生涯设计的一般规范教师的职业生涯设计最终要以一定的成果形式表现出来,不论是用计划式文章的形式表达还是用表格和图表的形式来表达,其所包含的主要内容都应该是一样的。教师职业生涯设计方案一般应包括以下几部分:前言与说明,外部环境分析,自身素质的分析,成长历程的回顾与分析,自我定位及总目标,阶段目标,其他事项。第四节教师专业发展与教师教育改革新课改的实施和深入迫切要求教师教育改革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将使广大中小学教师面对新课程、新教材、新教学方法的挑战。改革的成败在教师,只有教师的专业水平的不断提高才能造就高质量的教育水平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广大教师的新要求,在教师教育改革中,为了增强教师对基础教育改革的适应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教育行政部门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提高师德水平(2)提教师专业知识水平(3)进教师角色的转变促教师间的相互合作,(5)学会开发利用课资源,(6)提信息技术的运用能力,(7让教师学会学习)断提高学术水平和研究能力。教育考评机制的健全和实施能够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教师教育改革要取得成效,除了有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目标和方向外,还必须建立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教育与考评机制,从制度层面来推动和保障教师专业的发展,进而推动教师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向前发展。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教育考评机制体现在以下两方面1实施教师资格制度,提

高教师职业水准2)开展有效培训工作,提高教师教育质量。教师专业化发展机制的建立和完善极大制约教师专业发展要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教育考评机制建立和完善是非常必要的,而在考评机制的建立过程中,教师专业化发展机制的建立和完善又显得尤为突出,其内容涵盖以下几方面)建立完善的教师专业教育体系)努力改善教师队伍专业结构3)实施教师专业评制度。教师教育理念的更新和转变积极引导教师专业发展为了满足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教师素质的高要求,教师教育必须更新和转换教育理念1)教师教育要着力培养教师专业发展的意愿与能力教师教育要注重教师自身经验的价值)教师教育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全程支持。第十二章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第一节职前教师教育职前教师教育的概念职前教师教育就是教师的资格教育,是教师的专业预备教育。广义的职前教育指所有准备从事教师职业的大学生在高校接受教育的过程,狭义的职前教师教育就是指职前师范教育阶段,其主要任务是为毕业后从事教师职业打下必要的思想和业务基础。职前教师教育的主要内容及目标内容:普通教育、专门学科教育、专业教育和教育实践课程。目标通过普通文化课程的学习,使未来教师打下扎实的科学文化知识基础2)通过门学科课程的学习,使未来教师掌握所教学科扎实的专门知识通过教育理论课程的学习,使未来教师掌握从事教学工作所需的基本教育理念和教育专业的判断能力;(4)通过教育专业实践课程的训练,使未来教师掌握基本的教学技能并发展初步的专业能力。职前教师教育的模式:高校为本”的前教育模式和教师专业发展学校”模式。职前教师教育质量政策保障1建立教师教育机构认可制度建立教师教育课程鉴定制度格教师资格证书制度。第二节教师的入职辅导新教师入职辅导的含义及意义含义:新教师入职辅导是相对于职前教育和在职进修而言的,与新教师头几年的教学实践同步进行。具体地讲,入职辅导就是根据教学专业的特点和要求,针对刚出校门的新教师存在的不足等问题,通过在实际教学情境中老教师的现场指导与评价,使新教师适应并胜任学校教学工作,成为合格教师。新教师的入职辅导,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的阶段,是改进教师教育培养模式,提高师资水平的一个重要举措。意义有利于构建教师专业化建设体系2)利于新教师进入职业角色)利于新教师尽快形成归属感。新师入职辅导的基本原则)入职辅导与中学的实际工作相结合的原则突出以第一线教师辅导为主的原则3辅导活动的系统性和新教“轻负荷”则4)前教育机构与中小学进行合作的原则。新教师入职辅导的模式:师指导、岗前集中培训和课题研究与入职培训一体化新师入职辅导的质量保障:政府部门的制度和经费保障;学校内部的质量保证体系;高一级师资培训管理机构控制的质量保证。第三节教师的在职教育教师在职教育的概念:教师在教育是职前教师教育和教师入职辅导基础上的专业继续教育。主要指教师在担任教学工作之后,为加深对指导教育的理论与技术的理解,改进教学方法,提高业务能力与个人学术修养而进行的主动或被动学习的全部活动,贯穿于教师的全部工作期间。教师在职教育的主要内容思想政治教育和教师职业道德教育)业知识的更新与扩展3)现代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培训教育科研方法的培训)代教育技术与教育教学技能培训培训)

现代科技与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培训。教师在职教育的原则:主体性原则,校本原则,发展性原则,制度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教师在职教育的模式:学校本位模式“教师本位模式“课程本位”模式,短期进修”模式,网络培训模式。第十三章

教师专业发展评价第一节教师专业发展评价概述教师专业发展评价就是对教师个体由不熟练、不成熟逐渐成长为专业性强的的专家型教师过程的评价,包括对教师个体历经的职前培训阶段、在职阶段直至教师离职阶段的整个过程的评价。教师专业发展评价的内容对教师专业发展的评价,首先要看到教师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教师的成长也是随着经验的成熟与对自身的不断反思中实现的。通过评价,教师的成长也是随着经验的成熟与对自身的不断反思实现的。教师专业发展评价的出发点是教师自身,目的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学校的发展。通过教师专业发展评价,既要引导教师审视以往经验的优势,也要鼓励教师改进不足。教师专业发展评价的实施教师专业发展应该有明确的目标,教师在整个职业生涯中应持续不断地学习,专业发展既要考虑教师个体又要考虑教师所在组织。具体来讲:(1)学反应2参与者的学习组织和支持的变化应用新知识和新技能5)学生学习结果。我国教师专业发展评价的实施我国教师专业发展评价尚处于起步阶段,在借鉴上述理论与实践研究的基础上,立足于我国的实际,在了解教师需求、教师发展历程的前提下,按照不同教师专业发展水平,实施教师专业发展评价。具体来讲:(1)确定教师作专业发展主体的基本理念)重教师专业发展评价的周期性强调教师专业发展评价的过程性4)倡导教师专业发展评价标准的个性化坚持教师专业发展评价的激励性。第二节教师专业发展评价的原则教育性原则教育性原则是指教师专业发展评价应在教师专业发展中发挥指导和促进作用,而不仅仅注重鉴定和选拔功能;教师专业发展评价是教师专业发展承前启后的一个关键环节,而不仅仅是一个工作总结。教育性原则是教师专业发展评价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原则。贯彻教育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是1明确教师专业发展评价的目的2)发挥教师专业评价的指导作用3)时提供反馈信息。真实性原则真实性原则是指教师专业发展评价要在客观性事实资料的基础上,对评价教师专业发展活动的过程和结果做出准确的价值判断。贯彻真实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是)统一价值标准)面了解真实情况3)严格执行操作程序4)调控各种不良心态。动态性原则动态性原则是指教师专业发展评价中为了达到改进教师工作、提高教师专业水平的目的,应该成为一个活动的、持续的过程。贯彻动态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是(1)视过程性评价)发展性地看待评价结果;(3)适时调整评内容和评价标准。协商性原则协商性原则是指教师专业发展评价的双方就评价的主题协商讨论、达成共识,形成一种平等交流的信任关系,以促进教育活动的开展。贯彻协商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是)价者在确定评价内容和评价标准时应征求评价对象的意见2重视评价对象的自我评价3正确地看待评价中的问题。多元化原则多元化原则是指教师专业发展评价中的主体、评价内容、评价标准、评价方式方法应该是多样的,而不是单一的。贯彻多元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是)评价主体的元化评价内容的丰富性和评价标准的差异性3)评价方法的多样性4)注重多元价的适用范围。

第三节教师专业发展评价的标准教师专业发展评价的主要标准就是教师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专业知识含义:专业知识是指个体必须掌握的人类知识的成果或结晶教师的专业知识是指教师从事教师这一职业必须具备和拥有的科学文化知识及其掌握程度。内容:通用知识,专业学科知识,教育科学知识,教学实践知识。特点)合理专业知识是依据教师教学目标而建立的)基础理论知识实践密不可分教师所具有的专业知识含量应远远超过教科书的知识含量。教师的专业能力含义:教师的专业能力是一种特殊能力,它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活动所需要的职业和技巧的总称。教师专业发展离不开教师专业能力。内容:中小学教师的专业能力包含的内容较多,大致可以分为基础能力和专业能力两大部分。基础能力包括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记忆能力、审美能力、口语表达能力、体语表现能力、书写能力等。专业能力包括教育能力、教学能力、自我完善和发展能力等。培养和提升:建设一支具有较高质量的中小学教师队伍,关键在于教师专业能力的培养和提升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技能训练与知识学习相结合)我反思与教学实践相结合4)学研究和实验探索相结合。第四节教师专业发展评价的依据我国教师专业发展评价的依据主要有:我国需要专业化的教师队伍,教师应提升自己的职业理想,教师应成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教师应是终身学习的楷模,教师应是校本课程的开发者等。第五节教师专业发展评价的方法质性评价方法和量化评价方法统一(1)质性评价方质性评价方法是通过收集反映评价对象发展状况的丰富资料,并对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然后用描述性、情感性的语言对教师的能力发展和人文素养等方面作出评定的方法。质性评价方法的主要特征在于:一是强调评价的目的在于促进主体人的整体性发展;二是强调评价的情境性,认为评价方式存在许多可能性,具体的操作方法因具体情境不同而不同,难以预设确定不变的具体程序;三是强调教育教学时需要不断反复检查、反省、修正可持续的、动态的、变化的过程。(2)量化评价方量化评价方法是一种运用数学、统计学工具,收集、处理评价对象资料,通过数量化的分析和计算,进而对教师专业发展做出价值性判断的评价方法)量化评常用的方法有:①观察法,②调查法,③实验法,④测量法。(3)质性评价和化评价相结合质性评价和量化评价各自都有自己的优点,也有一定的适用范围与局限,不可片面夸大任何一种评价的作用。科学、有效的教师专业发展评价不是追求自然科学或完全数量化的范式取向,而是以准确地反映教师专业发展客体以及教师专业发展主体关系的客观状态为导向,因此,在教师专业发展评价过程中,量化评价和质性评价是一种互补的关系,应该综合使用。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1)诊断性评价诊断性评价,一般指教师专业发展评价活动开展之前,为使其有效地实施而进行的评价。(2)形成性评价形成性评价,也称即时评价,是指教师专业发展活动中,为不断了解活动进行的状况以便能及时了解活动进行调整,用以调节活动过程,保证活动目标的实现而进行的评价。(3)总结性评价

总结性评价也称终结性评价,是指教师专业发展评价活动告一段落时,对活动结果进行评价。(4)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相结合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是根据评价的作用和功能进行的分类,无论是目的还是实施过程,评价的侧重点和评价技术的使用,这几种评价均有区别。三者不仅在评价目的上有明显区别,具体评价方法也不一样,三者应该相互借鉴,交叉使用。例如,当评价教师专业发展活动效果的总结性评价也注意找出问题及原因时,它便具有形成性评价的功能,是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相结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与专业发展考试答案1生”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关爱学生,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2身学习”是时代对教师的要求,教师应从哪些方面加强学习?答身学习“首先要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计划。广大教师要梳理自身知识结构制订符合自己的学习目标和计划并努力完成。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