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3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单元测试卷(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左旗林东四中)一、选择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15分)1.“海带炖排骨”和“紫菜蛋汤”是人们喜爱的佳肴,你知道海带和紫菜与下列哪种植物同属一类吗?()A.水绵 B.蕨 C.白菜 D.葫芦藓2.下列各组生物中,两种生物生活环境和繁殖方式最相似的是()A.墙藓、蕨 B.水绵、水稻 C.海带、雪松 D.白菜、紫菜3.炸油条要用到面粉和花生油,它们分别来自()A.小麦的子叶花生的子叶 B.小麦的胚乳花生的子叶C.小麦的子叶花生的胚乳 D.小麦的胚乳花生的胚乳4.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相同的特征是()A.果皮保护着种子B.种子中的胚珠有子房壁包被着C.都靠种子进行繁殖D.都能产生果实5.小明在山间的伯父家住了一段时间,他很喜欢吃伯父家的板栗、玉米、蕨菜和银杏,他想要这些植物的种子带回家去种.他不可能要到哪种植物的种子()A.板栗 B.玉米 C.蕨菜 D.银杏二、解答题(共1小题,满分0分)6.如图为菜豆种子和菜豆幼苗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内填写图中数字,横线上填写恰当的文字)(1)在菜豆种子中,[]是新生植物体的幼体;它是菜豆花在完成传粉、受精后,由受精卵发育而成的.(2)菜豆种子的[]发育成菜豆幼苗[7],它在发育过程中所需的营养主要来自[].三、选择题(共2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6分)7.把完整的活种子分成甲、乙两组,在约25℃的条件下分别播种.甲组种在肥沃、湿润的土壤中,乙组种在贫瘠、湿润的土壤中,这两组种子的发芽状况是()A.甲先萌发 B.乙先萌发 C.同时萌发 D.都不萌发8.如图是菜豆幼苗示意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菜豆幼苗是由种子的胚发育而来的B.[1]是由胚芽发育而来的C.菜豆种子萌发初期所需营养物质来自胚乳D.[3]是由胚根发育而来的四、解答题(共2小题,满分0分)9.如图所示,根据探究种子萌发必需条件的实验设计回答下列问题(图中每个烧杯中均放有7粒新鲜而饱满的豌豆种子):(1)种子能萌发的烧杯是(2)此实验实际上包含了三组对照实验,其中以温度为变量的一组对照实验是和.(3)从实验的结果可以看出、和是种子萌发所必需的外界条件.(4)在实验的烧杯中各放7粒种子而不是1粒种子的原因.(5)测定种子的发芽率,应该让种子处在与上表哪个瓶子相同的环境中?.10.如图有六粒完好而饱满的种子,所处条件各不同,据图回答问题.(1)最先萌发的种子是号;提高温度的即可萌发的种子是号;供给水分即能萌发的是号;供给空气即能萌发的是号.(2)甲与乙对照的条件是.(3)在甲乙两装置中有多组对照实验,如(举出任意两组).(4)可以看出:种子的萌发必须要有、、等外界条件.五、选择题(共2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6分)11.“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万千枝条及其绿叶,都是由植物体哪一结构发育而来()A.根 B.芽 C.叶 D.茎12.在蚕豆根尖上画上等距离的细线,培养一段时间后会发现细线之间距离最大的是()A.根冠 B.分生区 C.伸长区 D.成熟区六、解答题(共1小题,满分0分)13.如图是一朵花的主要部分及传粉后的变化情况示意图,请分析回答:(1)图中所指的1是,它是在里产生的.(2)图中4是,根据这一结构的生长情况分析,说明这朵花还没完成作用.这一作用一经完成,将发育成果实.七、选择题(共9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27分)14.植物生活离不开水,其原因不包括()A.环境中水越多植物生长的越好B.干种子必须吸足水才能萌发C.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需要水D.土壤中的无机盐必需溶解在水中才能被根吸收15.下列有关植物含水量的叙述,正确的是()A.晒干的种子中不含水B.幼嫩的叶中含水量比衰老的叶中含水量多C.植物细胞中的水都贮存在液泡里D.瓜果果肉的含水量约为50%16.在制作叶片横切面的临时切片时,正确的切叶方法是()A.缓慢地切下 B.迅速地一次切割C.迅速地来回拉切 D.缓慢地来回切拉17.水分吸收的主要部位、运输的通道、散失的门户依次是()A.根毛、导管、气孔 B.气孔、根毛、导管C.根毛、气孔、导管 D.表皮、叶脉、气孔18.使叶片呈现绿色的结构主要是()A.上表皮 B.下表皮 C.叶肉 D.叶脉19.植物叶片的上下表皮都有气孔,但一般植物叶片上表皮的气孔总比下表皮的少,这是因为()A.上表皮的气孔少可以减少氧的散失B.上表皮的气孔少可以减少水分的散失C.下表皮的气孔多可以加速水的散失D.下表皮的气孔多可以吸收更多的二氧化碳20.图中甲是在有光照条件下验证氧气是否由绿色植物释放出来的装置;乙和丙是另2个装置,通常可作为甲的对照实验的装置是()A.只有乙 B.只有丙 C.乙和丙都是 D.乙和丙都不是21.在天气晴朗的早晨,摘取一植物的叶片甲,于100℃下烘干,称其质量,到黄昏时,再取同一植株的相同位置、相同形态大小的叶片乙,同样处理,称其质量,其结果为()A.甲叶片比乙叶片质量小 B.甲叶片比乙叶片质量大C.两叶片质量一样 D.不一定22.如图若将某植株一片叶的主脉切断(图中甲),另一片叶两面都贴上不透明的锡箔纸(图中乙),黑暗中放置24小时后再光照4小时.取下两叶经脱色后用碘液处理,发现A部位呈棕褐色,B部位呈蓝黑色,C部位不呈蓝黑色.以上实验能够证明光合作用需要()A.水和二氧化碳 B.叶绿素和阳光 C.水和阳光 D.水和叶绿素八、解答题(共1小题,满分0分)23.二十世纪,科学家希尔曾做如下实验如图所示,请你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1)据你分析,图b气泡中的气体是,如何设计实验来验证气体中所含的气体成分?.(2)通过实验可以看出,光合作用进行的场所是.(3)通过图b和图c的比较,可以说明什么问题?.(4)希尔的这个实验证明了光合作用的条件是.九、选择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9分)24.如果白天光照充足,下列条件中对作物增产最有利的是()A.白天晚上均为30℃ B.白天15℃,晚上30℃C.白天晚上均为15℃ D.白天30℃,晚上15℃25.若想提高冬暖大棚中蔬菜的产量,可采取下列哪些措施?()(1)增加二氧化碳浓度(2)增加氧气浓度(3)适当延长光照时间(4)形成高温环境(5)人工形成昼夜温差较大的条件(6)多施化肥.A.(1)(3)(4) B.(2)(3)(4)(6) C.(1)(3)(5) D.(2)(5)(6)26.如图表示一昼夜中二氧化碳、氧进出植物叶片的情况,你认为哪幅图所示的现象发生在夜间()A. B. C. D.十、解答题(共2小题,满分0分)27.据如图回答问题:(1)装置B内的绿色植物在光照下可进行作用.(2)把D处夹紧、E处打开,当光照一段时间后,绿色植物会产生一种气体,该气体的检验方法是(3)若要加强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可在A装置中加入适量的此时把D打开).(4)若用黑纸片将B装置罩上一(D处扎紧),绿色植物主要进行作用,若向C瓶中加入,可观察到现象.28.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为研究植物的生命活动,设计了如图实验装置,请据图分析回答(注: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吸收二氧化碳):(1)首先将甲、乙两个装置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目的是,然后将甲、乙装置放在光下照射几小时,从甲装置和乙装置中各取一片叶,经酒精脱色后,滴加碘液,变蓝色的是装置中的叶片.此实验现象可以证明是光合作用的原料.(2)如果乙装置中的清水换成澄清的石灰水,要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混浊,乙装置必须放在环境中,其目的是防止植物进行.(3)在实验过程中,玻璃罩内壁出现的水珠主要来自植物的,水分是通过叶片上的散失的.十一、选择题(共2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6分)29.绿色植物能在光下进行的生命活动是①光合作用②呼吸作用③蒸腾作用④根的吸收作用()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30.在完全封闭的玻璃瓶中,蜡烛能够燃烧更长一段时间的一种实验装置是()A.植物、光照和土壤中适量的水B.光照、动物和土壤中适量的水C.植物、动物和土壤中适量的水D.植物、动物和光照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3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单元测试卷(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左旗林东四中)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15分)1.“海带炖排骨”和“紫菜蛋汤”是人们喜爱的佳肴,你知道海带和紫菜与下列哪种植物同属一类吗?()A.水绵 B.蕨 C.白菜 D.葫芦藓【考点】藻类的主要特征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分析】自然界中的植物多种多样,根据植物种子的有无和繁殖方式的不同一般把植物分成种子植物和孢子植物,种子植物用种子繁殖后代,孢子植物不结种子,用孢子繁殖后代.【解答】解:根据植物种子的有无和繁殖方式的不同一般把植物分成种子植物和孢子植物,海带和紫菜都是孢子植物中的藻类植物;题中水绵属于藻类植物,白菜属于种子植物,蕨属于蕨类植物,葫芦藓属于苔藓植物.故选:A.2.下列各组生物中,两种生物生活环境和繁殖方式最相似的是()A.墙藓、蕨 B.水绵、水稻 C.海带、雪松 D.白菜、紫菜【考点】植物的分类.【分析】植物主要分成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五种.【解答】解:A、墙藓属于苔藓植物,蕨属于蕨类植物,都生活在阴湿的环境中,都用孢子繁殖,A符合题意;B、水绵属于藻类植物生活在水中,用孢子繁殖;水稻生活在陆地上,用种子繁殖,B不符合题意;C、海带属于藻类植物生活在水中,用孢子繁殖;雪松属于裸子植物,用种子繁殖,生活在干旱的陆地上,C不符合题意;D、白菜属于被子植物,用种子繁殖,生活在干旱的陆地上;紫菜属于藻类植物生活在水中,用孢子繁殖,D不符合题意.故选:A.3.炸油条要用到面粉和花生油,它们分别来自()A.小麦的子叶花生的子叶 B.小麦的胚乳花生的子叶C.小麦的子叶花生的胚乳 D.小麦的胚乳花生的胚乳【考点】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结构的异同.【分析】回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种子的结构和各部分功能.【解答】解:面粉是由小麦加工而来,小麦属于单子叶植物,其种子的结构包括:种皮、胚乳和胚.种皮起保护作用;胚乳里贮存着营养物质,面粉就是小麦的胚乳加工来的;胚包括胚根、胚芽、胚轴和子叶,胚根将来发育成根,胚芽将来发育成茎和叶,胚轴将来发育成连接茎和根的部位,子叶将胚乳里的营养物质转运给胚根、胚芽、胚轴;花生油是由花生加工而来,花生是双子叶植物,其种子的结构包括:种皮和胚.种皮起保护作用;胚包括胚根、胚芽、胚轴和子叶,胚根将来发育成根,胚芽将来发育成茎和叶,胚轴将来发育成连接茎和根的部位,子叶肥厚,贮存营养物质.花生油就是由花生子叶加工而成的.故选:B4.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相同的特征是()A.果皮保护着种子B.种子中的胚珠有子房壁包被着C.都靠种子进行繁殖D.都能产生果实【考点】种子植物的主要特征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裸子植物的主要特征;被子植物的主要特征及经济意义.【分析】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都属于种子植物,据此答题.【解答】解: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都是种子植物,是植物界最高等的类群;所有的种子植物都有发达的输导组织:导管和筛管,有发达的韧皮部和木质部;能产生种子并用种子繁殖.种子植物可分为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裸子植物的种子裸露着,其外层没有果皮包被.被子植物的种子的外层有果皮包被.故选C5.小明在山间的伯父家住了一段时间,他很喜欢吃伯父家的板栗、玉米、蕨菜和银杏,他想要这些植物的种子带回家去种.他不可能要到哪种植物的种子()A.板栗 B.玉米 C.蕨菜 D.银杏【考点】蕨类的主要特征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种子植物的主要特征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分析】此题主要考查的是种子植物和孢子植物的主要特征,据此解答.【解答】解:种子植物都能产生种子,用种子繁殖后代,受精过程不需要水.种子植物可分为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都不产生种子,靠孢子繁殖后代,属于孢子植物.题中的板栗、玉米和银杏都结种子,用种子繁殖后代.而蕨菜则属于蕨类植物,不结种子,产生孢子,用孢子繁殖后代.因此他不可能要到蕨菜的种子.故选:C二、解答题(共1小题,满分0分)6.如图为菜豆种子和菜豆幼苗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内填写图中数字,横线上填写恰当的文字)(1)在菜豆种子中,[5]胚是新生植物体的幼体;它是菜豆花在完成传粉、受精后,由受精卵发育而成的.(2)菜豆种子的[2]胚芽发育成菜豆幼苗[7],它在发育过程中所需的营养主要来自[4]子叶.【考点】种子的结构和成分;种子萌发的条件和过程.【分析】此题可从种子的结构和成分、种子的萌发过程来切入,看图结合题意答题.【解答】解:(1)菜豆种子由6种皮和5胚两部分组成,胚由2胚芽、1胚轴、3胚根和5两片肥大的子叶组成,子叶中储存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在种子萌发过程中,胚根发育成植物的根,胚芽发育成植物的茎和叶,子叶中的营养物质供胚根、胚轴、胚芽发育,可见胚是新植株的幼体,胚由受精卵发育而成.(2)在种子萌发过程中,胚根发育成植物的根,2胚芽发育成图中7茎和叶,4子叶中的营养物质供胚根、胚轴、胚芽发育.故答案为:(1)[5]胚(2)[2]胚芽[4]子叶三、选择题(共2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6分)7.把完整的活种子分成甲、乙两组,在约25℃的条件下分别播种.甲组种在肥沃、湿润的土壤中,乙组种在贫瘠、湿润的土壤中,这两组种子的发芽状况是()A.甲先萌发 B.乙先萌发 C.同时萌发 D.都不萌发【考点】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分析】种子萌发必须同时满足外界条件和自身条件,外界条件为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自身条件是有完整而有活力的胚及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以及种子不在休眠期.【解答】解:种子萌发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来自种子自身与土壤肥沃或贫瘠无关,因此,“把完整的活种子分成甲、乙两组,在约25℃的条件下分别播种.甲组种在肥沃、湿润的土壤中,乙组种在贫瘠、湿润的土壤中”,这两组种子的发芽状况是同时萌发.故选:C8.如图是菜豆幼苗示意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菜豆幼苗是由种子的胚发育而来的B.[1]是由胚芽发育而来的C.菜豆种子萌发初期所需营养物质来自胚乳D.[3]是由胚根发育而来的【考点】种子萌发的条件和过程.【分析】此题考查种子的萌发过程,据此答题.【解答】解:菜豆种子由种皮和胚两部分组成,胚由胚芽、胚轴、胚根、两片肥大的子叶组成,子叶中储存有丰富的营养物质,种子在适宜的条件下才能萌发,种子萌发时,胚根生长最快,突破种皮向地生长,并发育成图中的3根,随后胚轴伸长,发育成图中的2连接根和茎的部分,胚芽突破种皮背地生长,发育成图中的1茎和叶,通过这个过程,种子的胚就发育成了幼苗,因此,选项C符合题意.故选:C四、解答题(共2小题,满分0分)9.如图所示,根据探究种子萌发必需条件的实验设计回答下列问题(图中每个烧杯中均放有7粒新鲜而饱满的豌豆种子):(1)种子能萌发的烧杯是③(2)此实验实际上包含了三组对照实验,其中以温度为变量的一组对照实验是③和④.(3)从实验的结果可以看出适宜的温度、充足的空气和一定的水分是种子萌发所必需的外界条件.(4)在实验的烧杯中各放7粒种子而不是1粒种子的原因减少偶然因素的影响.(5)测定种子的发芽率,应该让种子处在与上表哪个瓶子相同的环境中?处在黑暗状况下,其余条件都相同.【考点】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分析】由题意可知,图表中的实验设计可知:为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该实验方案设计了三组对照实验,①与③以水为变量形成一组对照实验,目的是探究种子萌发需要一定的水分;③与④以温度为变量形成一组对照实验,目的是探究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②与③以空气为变量形成一组对照实验,目的是探究种子萌发需要充足的空气.【解答】解:(1)实验中只有③中的种子满足了种子的萌发的外界条件为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能萌发.(2)我们发现③组是不施加实验变量处理的对照组,满足种子萌发的条件,应为对照组.又对照性的探究实验应注意变量的惟一性.所以③和D④可形成对照,惟一变量是温度.(3)由上面形成的三组对照,①③对照说明种子的萌发需要水分,②③对照说明种子的萌发需要充足的空气,③④对照说明种子的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因此可以得出种子的萌发的外界条件为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4)因为种子萌发同样需要满足自身条件且种子不处在休眠期.实验时如取1粒种子偶然性太大.所以实验时为避免实验的偶然性常取多粒种子,如10粒.(5)如果要测定种子的发芽率,③号瓶是在有光的环境中,而根据探究实验变量的惟一性,所以设⑤号瓶应处在黑暗状况下,其余条件都相同,观察二者萌发的情况.)测定种子的发芽率,应该让种子处在与上表哪个瓶子相同的环境中.故答案为:(1)③(2)③④(3)适宜的温度;充足的空气;一定的水分(4)减少偶然因素的影响(5)处在黑暗状况下,其余条件都相同10.如图有六粒完好而饱满的种子,所处条件各不同,据图回答问题.(1)最先萌发的种子是2号;提高温度的即可萌发的种子是5号;供给水分即能萌发的是1号;供给空气即能萌发的是3号.(2)甲与乙对照的条件是温度.(3)在甲乙两装置中有多组对照实验,如图1中的1号种子与2号种子、图1中的2号种子与图2中的5号种子(举出任意两组).(4)可以看出:种子的萌发必须要有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充足的空气等外界条件.【考点】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分析】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它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对照实验;分析图甲和图乙的实验设置可知:该实验装置可形成三组对照实验:图甲中的1号种子与2号种子、3号种子与2号种子、图甲中的2号种子与图乙中的5号种子.【解答】解:(1)种子萌发的条件有自身条件和环境条件;自身条件是指种子的胚是完整的、活的,并且已过休眠期,环境条件是指适宜的温度、充足的空气和充足的水分;装置中2号种子满足了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会最先萌发;5号种子已具备了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因此提高温度即可萌发;1号种子已经具备了充足的空气和适宜的温度两个条件,因此再供给水分即能萌发;3号种子已经满足了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水分,因此再提供充足的空气即能萌发.(2)观察图甲与图乙可知:这两组实验装置所处的环境中除温度不同外其它条件都相同,因此图甲与图乙对照的条件是温度.(3)图甲中的1号种子与2号种子以水为变量形成了一组对照实验,目的是探究种子的萌发需要水,图甲中的2号种子与图2中的5号种子是以温度为变量形成的一组对照实验,目的是探究种子的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4)该实验的预期结果是:图甲中的2号种子萌发,其余的种子都不能萌发.比较图甲中的1号种子与2号种子的实验结果可知:种子的萌发需要一定的水分;比较图甲中的2号种子与图乙中的5号种子的实验结果可知:种子的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比较图甲中3号种子与2号种子的实验结果可知:种子的萌发需要充足的空气.故答案为:(1)2;5;1;3(2)温度(3)图1中的1号种子与2号种子或图1中的2号种子与图2中的5号种子(4)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适宜的温度五、选择题(共2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6分)11.“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万千枝条及其绿叶,都是由植物体哪一结构发育而来()A.根 B.芽 C.叶 D.茎【考点】叶(枝)芽的结构和发育.【分析】叶(枝)芽的结构,如图:【解答】解:由叶芽的结构可知:生长点可以使芽轴不断伸长;叶原基将来发育成幼叶;幼叶将来发育成叶;芽轴将来发育成茎;芽原基将来发育成侧芽.所以万千枝条及其绿叶,都是由芽发育而来的.故选:B.12.在蚕豆根尖上画上等距离的细线,培养一段时间后会发现细线之间距离最大的是()A.根冠 B.分生区 C.伸长区 D.成熟区【考点】根尖结构以及与吸收功能相适应的特点.【分析】根尖的结构一般可以划分为四个部分:根冠、分生区、伸长区和成熟区.【解答】解:A、根冠,根尖最先端的帽状结构,罩在分生区的外面,有保护根尖幼嫩的分生组织,使之免受土壤磨损的功能.B、分生区,是具有强烈分裂能力的、典型的顶端分生组织.个体小、排列紧密、细胞壁薄、细胞核较大、拥有密度大的细胞质(没有液泡),外观不透明.C、伸长区,位于分生区稍后的部分.是根部向前推进的主要区域,其外观透明,洁白而光滑.生长最快的部分是伸长区.D、成熟区,也称根毛区.内部某些细胞的细胞质和细胞核逐渐消失,这些细胞上下连接,中间失去横壁,形成导管.导管具有运输作用.表皮密生的绒毛即根毛,是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根冠和成熟去的细胞基本上已经不分裂了,而分生区的细胞主要负的是分裂,只会使细胞的数目增加,伸长区的细胞长长,让根部变大!因此所画线段间距变化所示:成熟区、分生区、根冠出的间距基本不变,而伸长区的间距明显增长.故选:C六、解答题(共1小题,满分0分)13.如图是一朵花的主要部分及传粉后的变化情况示意图,请分析回答:(1)图中所指的1是花粉,它是在花药里产生的.(2)图中4是花粉管,根据这一结构的生长情况分析,说明这朵花还没完成受精作用.这一作用一经完成,子房将发育成果实.【考点】传粉和受精;果实和种子的形成.【分析】本题考查传粉与受精的过程和果实与种子的形成.传粉是高等植物的特有现象,精子借花粉管传送到胚珠,使植物受精不再以水为媒介.这对适应陆生环境具有重大意义.【解答】解:由图可知1是花粉,2子房壁,3珠被,4花粉管,5极核细胞,6卵细胞.(1)花粉是花药中的一些黄色颗粒.(2)由图中可知4是花粉管根据这一结构的生长情况分析,说明这朵花还没完成受精作用,一但完成子房的发育为故答案为:(1)花粉;花药(2)花粉管;受精;子房七、选择题(共9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27分)14.植物生活离不开水,其原因不包括()A.环境中水越多植物生长的越好B.干种子必须吸足水才能萌发C.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需要水D.土壤中的无机盐必需溶解在水中才能被根吸收【考点】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的原因.【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水对植物体的重要作用.解答时可以从水对植物体的作用方面来切入.【解答】解:水是组成植物细胞的重要成分,即使干燥的种子里也含有水分;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和水,因此水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土壤中的无机盐必须溶解在水中才能被植物的根吸收利用;种子萌发时吸收的物质必须是溶于水的,因此干种子必须吸足水才能萌发.植物的生活需要水,但是如果水过多,水淹使土壤中的氧气过少,植物的根无法呼吸,时间长了容易导致植物死亡.故选:A.15.下列有关植物含水量的叙述,正确的是()A.晒干的种子中不含水B.幼嫩的叶中含水量比衰老的叶中含水量多C.植物细胞中的水都贮存在液泡里D.瓜果果肉的含水量约为50%【考点】水的作用及其对植物分布的影响.【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水对植物体的重要作用.解答时可以从水对植物体的作用方面来切入.【解答】解:水是组成植物体的重要成分,即使晒干的种子里也含有水分;瓜果的果肉的含水量可以超过90%,幼嫩的叶的含水量为80%左右;细胞内的含有水分;植物细胞中的水大部分贮存在液泡里,还有一部分贮存在细胞质中.故选:B.16.在制作叶片横切面的临时切片时,正确的切叶方法是()A.缓慢地切下 B.迅速地一次切割C.迅速地来回拉切 D.缓慢地来回切拉【考点】用显微镜观察叶片的横切面和叶片的表皮.【分析】徒手切片的制作过程是:用镊子取一片新鲜的植物叶片,平展在载玻片上.用手捏紧两个并排的双面刀片,迅速切割载玻片上的叶片.将切下的薄片放入盛有清水的培养皿中.用毛笔蘸取最薄的一片,将切片平整展放在滴有清水的载玻片上,盖上盖玻片,用吸水纸吸去多余的水分,制成临时玻片.【解答】解:制作徒手切片时切割叶片的方法是刀片沾水,刀口向着自己迅速地切割.所以在制作叶横切面的临时切片时,正确的切割方法是迅速地切割.故选:B.17.水分吸收的主要部位、运输的通道、散失的门户依次是()A.根毛、导管、气孔 B.气孔、根毛、导管C.根毛、气孔、导管 D.表皮、叶脉、气孔【考点】根尖结构以及与吸收功能相适应的特点;导管的位置和对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气孔的功能结构及开闭原理.【分析】此题主要考查的植物体内水分的吸收、运输以及散失等的知识,思考解答.【解答】解:植物吸收水的主要器官是根,根吸水的主要部位主要是根尖的成熟区,成熟区生有大量的根毛,可以吸收水分.水在植物体内的运输路径大致是:土壤中的水分→根毛细胞→表皮内的层层细胞→根内的导管→茎内的导管→叶脉的导管→叶片的导管→叶肉细胞→气孔→大气(水蒸气).因此水分吸收的主要部位是根毛,水分运输的通道是导管,水分散失的门户是气孔.可见A符合题意.故选:A18.使叶片呈现绿色的结构主要是()A.上表皮 B.下表皮 C.叶肉 D.叶脉【考点】叶片的基本结构及其主要功能.【分析】本题考查叶片的基本结构及其主要功能.【解答】解:叶片的结构包括叶肉(包括海绵组织和栅栏组织)、表皮(包括上、下表皮)和叶脉三部分.表皮是由无色细胞组成,排列紧密,具有保护作用.叶肉是位于叶上、下表皮之间的绿色组织,是叶内最发达和最重要的组织.叶肉细胞内含有大量的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部分,也是叶片呈现绿色的主要原因.叶脉就是生长在叶片上的维管束,具有支持和输导作用,但为无色.故选:C19.植物叶片的上下表皮都有气孔,但一般植物叶片上表皮的气孔总比下表皮的少,这是因为()A.上表皮的气孔少可以减少氧的散失B.上表皮的气孔少可以减少水分的散失C.下表皮的气孔多可以加速水的散失D.下表皮的气孔多可以吸收更多的二氧化碳【考点】叶片的基本结构及其主要功能.【分析】此题考查叶片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解答】解:由于上表皮直接接受阳光的照射温度比下表皮相对较高,叶片中的水分比较容易从上表皮的气孔散失.气孔作为蒸腾作用水分出入的门户,如果水分蒸发过多,尤其是炎热的夏季,会让植物萎蔫甚至死亡,所以下表皮气孔多会避免该种现象发生.故选:B20.图中甲是在有光照条件下验证氧气是否由绿色植物释放出来的装置;乙和丙是另2个装置,通常可作为甲的对照实验的装置是()A.只有乙 B.只有丙 C.乙和丙都是 D.乙和丙都不是【考点】探究光合作用的条件、原料和产物.【分析】本题以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实验为载体,考查学生设计对照实验、控制单一变量、分析实验现象的能力.【解答】解:依题意,由图可知:甲、乙构成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光照,得出的结论是光照是绿色植物产生氧的条件;甲、丙构成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绿色植物,得出的结论是:氧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乙与丙的变量是光和绿色植物,不可作为对照实验.故选:B21.在天气晴朗的早晨,摘取一植物的叶片甲,于100℃下烘干,称其质量,到黄昏时,再取同一植株的相同位置、相同形态大小的叶片乙,同样处理,称其质量,其结果为()A.甲叶片比乙叶片质量小 B.甲叶片比乙叶片质量大C.两叶片质量一样 D.不一定【考点】光合作用的概念.【分析】植物的光合作用是植物在光下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的过程.呼吸作用是植物在线粒体里分解有机物的过程.【解答】解:在光下既进行呼吸作用又进行光合作用,在黑暗处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因此在早晨摘的叶片甲经过一夜的时间通过呼吸作用将其内的有机物基本被分解掉,质量减少.而在黄昏摘的乙则经过一天的光合作用合成了很多的有机物,要增重一些,故乙比甲重.故选:A22.如图若将某植株一片叶的主脉切断(图中甲),另一片叶两面都贴上不透明的锡箔纸(图中乙),黑暗中放置24小时后再光照4小时.取下两叶经脱色后用碘液处理,发现A部位呈棕褐色,B部位呈蓝黑色,C部位不呈蓝黑色.以上实验能够证明光合作用需要()A.水和二氧化碳 B.叶绿素和阳光 C.水和阳光 D.水和叶绿素【考点】探究光合作用的条件、原料和产物.【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光合作用的条件和原料,能准确找出实验的变量.【解答】解:此实验在黑暗中放置24小时的目的是把叶片内原有的淀粉耗尽.乙叶片,遮光部分(两面都贴上不透明的锡箔纸)和未遮光部分的变量是光,可以得出结论:光是光合作用的条件.C处遮光,未进行光合作用,故滴加碘液不变蓝.甲叶片A和B的变量是水,将主脉切断后,切断部位的导管被切断,导致水分无法运输到叶片的A处,A处因为无法得到原料而停止了光合作用,因此淀粉无法生成,所以滴加碘液不变蓝,B处在切断部位以下,因此能得到导管输送来的水分进行光合作用,所以A处能产生淀粉,滴碘液变蓝色.故选:C八、解答题(共1小题,满分0分)23.二十世纪,科学家希尔曾做如下实验如图所示,请你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1)据你分析,图b气泡中的气体是氧气,如何设计实验来验证气体中所含的气体成分?把产生的气体收集起来,可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2)通过实验可以看出,光合作用进行的场所是叶绿体.(3)通过图b和图c的比较,可以说明什么问题?光合作用只有在光下才能进行.(4)希尔的这个实验证明了光合作用的条件是光.【考点】探究光合作用的条件、原料和产物.【分析】光合作用: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从而使大气中的氧和二氧化碳的含量相对稳定,据此答题.【解答】解:光合作用的表达式:二氧化碳+水有机物(储存着能量)+氧气(1)把绿叶研磨过滤的滤液中有叶绿素,在光下能进行光合作用,释放出氧气,由于氧气具有助燃性,所以可以把产生的气体收集起来,可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则证明释放出的气体为氧气.(2)由光合作用的概念可以知道:光合作用的进行的场所是叶绿体.(3)由b装置在光下有气泡产生,而c装置在黑暗处则无气泡产生,说明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需要光.(4)由以上分析可以知道:希尔的这个实验证明了光合作用的条件是光.故答案为:(1)氧气;把产生的气体收集起来,可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2)叶绿体(3)光合作用只有在光下才能进行(4)光九、选择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9分)24.如果白天光照充足,下列条件中对作物增产最有利的是()A.白天晚上均为30℃ B.白天15℃,晚上30℃C.白天晚上均为15℃ D.白天30℃,晚上15℃【考点】光合作用原理在生产上的应用.【分析】影响植物光合作用的因素有光照强度、二氧化碳浓度等,影响植物呼吸作用的因素有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浓度、温度等,据此答题.【解答】解:光合作用只能在光下才能进行,因此增加光照可以使光合作用增强;在一定范围内,环境温度越高,植物的呼吸作用就越强,环境温度越低,呼吸作用就越弱;因此降低温度可以使呼吸作用减弱,减少有机物的消耗,从而增加有机物的积累.就是说昼夜的温差越大,积累的有机物就越多.在A、B、C、D中D的昼夜温差是最大的,最有利于有机物的积累.故选:D.25.若想提高冬暖大棚中蔬菜的产量,可采取下列哪些措施?()(1)增加二氧化碳浓度(2)增加氧气浓度(3)适当延长光照时间(4)形成高温环境(5)人工形成昼夜温差较大的条件(6)多施化肥.A.(1)(3)(4) B.(2)(3)(4)(6) C.(1)(3)(5) D.(2)(5)(6)【考点】光合作用原理在生产上的应用.【分析】影响植物光合作用的因素有光照强度、二氧化碳浓度等,影响植物呼吸作用的因素有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浓度、温度等,据此答题.【解答】解:光合作用进行的场所是叶绿体,表达式为:二氧化碳+水有机物(储存能量)+氧气;呼吸作用进行的场所为线粒体,表达式为:有机物+氧→二氧化碳+水;白天有光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所以二氧化碳的浓度越高、光照时间越长,植物的光合作用越强,制造的有机物就越多,而在夜晚无光植物只能进行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由于在一定范围内,温度越低,植物的呼吸作用就越弱,消耗的有机物就越少,所以蔬菜的产量越高;而增加氧气可以提高呼吸作用的强度,在高温环境中植物体的气孔关闭,植物的生理作用受限,多施化肥,可以使植株长的比较健壮,同时化肥被分解也可以增加二氧化碳的浓度,利于植物生长,同时过量会造成烧苗现象,所以应适时适量地施肥.故选:C26.如图表示一昼夜中二氧化碳、氧进出植物叶片的情况,你认为哪幅图所示的现象发生在夜间()A. B. C. D.【考点】光合作用的概念;呼吸作用的概念.【分析】在白天有光,植物体能进行呼吸作用、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夜晚能进行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据此答题.【解答】解:光合作用实质上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细胞内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叫做呼吸作用,白天有光,进行光合作用,晚上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气,放出二氧化碳,可见D的表达是正确的.故选:D.十、解答题(共2小题,满分0分)27.据如图回答问题:(1)装置B内的绿色植物在光照下可进行光合作用作用.(2)把D处夹紧、E处打开,当光照一段时间后,绿色植物会产生一种气体,该气体的检验方法是将快要熄灭的卫生香(或竹签),插入C瓶中;(3)若要加强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可在A装置中加入适量的二氧化碳此时把D打开).(4)若用黑纸片将B装置罩上一(D处扎紧),绿色植物主要进行呼吸作用,若向C瓶中加入澄清的石灰水,可观察到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现象.【考点】探究光合作用的条件、原料和产物.【分析】此题考查光合作用、呼吸作用以及氧气和二氧化碳的特性.【解答】解:(1)光合作用: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公式:二氧化碳+水有机物(储存着能量)+氧气光合作用的原料:二氧化碳和水;产物:有机物和氧气;条件:光能;场所:叶绿体(2)氧气有能助燃的特性,能使快要熄灭的细木条重新燃烧.(3)光合作用的强度随着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而加强.(4)呼吸作用: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生命活动的需要的过程.呼吸作用主要是在线粒体内进行的.公式:有机物+氧→二氧化碳+水+能量,二氧化碳具有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特性.故答案为:(1)光合作用;(2)将快要熄灭的卫生香(或竹签),插入C瓶中;(3)二氧化碳;(4)呼吸;澄清的石灰水;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28.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为研究植物的生命活动,设计了如图实验装置,请据图分析回答(注: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吸收二氧化碳):(1)首先将甲、乙两个装置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目的是让叶片内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然后将甲、乙装置放在光下照射几小时,从甲装置和乙装置中各取一片叶,经酒精脱色后,滴加碘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伐木工劳务合同范本
- 农村塑料收购合同范本
- 订婚宴致辞(集合15篇)
- 从个人手购房合同范本
- 科技助力下的老年人身体康复训练
- 人工草地流转合同范例
- 农村用水合同范本
- 白水泥行业的客户满意度与忠诚度研究
- 公司制定合同范本
- 东莞合租商铺转租合同范本
-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教材解读PPT课件
- 【2022】154号文附件一:《江苏省建设工程费用定额》(2022年)营改增后调整内容[10页]
- 二年级剪窗花
- 分子生物学在医药中的研究进展及应用
- 《对折剪纸》)ppt
- 03SG520-1实腹式钢吊车梁(中轻级工作制A1~A5_Q235钢_跨度6.0m、7.5m、9.0m)
- 以虚报注册资本、虚假出资、抽逃出资为由对实行认缴资本登记制的公司进行处罚无法律依据
- 风电场生产运营准备大纲11.14
-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教材研说
- 《机械制造装备设计》ppt课件
- 中学家访记录大全100篇 关于中学家访随笔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