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慢》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_第1页
《扬州慢》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_第2页
《扬州慢》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_第3页
《扬州慢》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_第4页
《扬州慢》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扬州慢

—姜夔

学习目标1.通过“析字品句生情”解读文本,赏析艺术技巧。(重点)2.比较阅读《望海潮》《扬州慢》,鉴赏诗歌异同。(难点)3.体会本词所表达的“黍离之悲”,领悟其现实意义。(共情)解题慢词:依曲调舒缓的慢曲填写的词。“盖调长拍缓,即古曼声之意也。”慢,古书上写作曼,延长引伸之意。由于曲调变长、字句增加、节奏放慢,与小令相比慢词在音乐上的变化更加繁多,悠扬动听。于是,这也就适宜表达更为曲折婉转、复杂变化的个人情感。在柳永以后,长篇的慢词才开始流行。《卜算子慢》(柳永)慢词与长调有别,长调单指字数,习惯上58字以内为小令,59—90为中调,91字以上为长调。《扬州慢》共98个字,是一首长调,也是一首慢词。

靖康之变(1126年)后,北宋灭亡,南宋王朝南渡,此后金人屡次南侵。绍兴三十一年(公元1161年),金人十万铁骑破扬州,大肆掳掠,“横尸二十里”,破坏极其惨重。1176年姜夔写作这首词时,虽已时隔十五年了,扬州依然四顾萧然、疮痍满目。眼前的景象和爱国的情思,激起他强烈的情感,于是便写下了这千古佳作。

写作背景诗词大意

扬州是淮东著名的都市,有竹西亭这样的名胜之地,我解下马鞍少为停留,这是最初的路程。过去是十里春风一派繁荣景色,而如今却长满一片青青的荠麦。自从金兵进犯长江回去以后,荒废了的池苑,伐去了的乔木,至今还讨厌说起旧日的战争。天气渐渐进入黄昏,凄清的号角声随着凛冽的寒风飘过,回荡在荒凉的空城之上。像杜牧那样才华横溢的诗人,如果今日重到扬州,一定会为之大吃一惊。即使“豆蔻”词语精工,青楼美梦的诗意很好,也很难表达出此时的所感。二十四桥仍然还在,桥下江中的波浪浩荡,凄冷的月色寂静无声。想想桥的芍药花,每一年又都是在为谁而开放呢!预习检测小序有何作用?“黍离之悲”指什么?作用:交代词作时间、眼前所见所闻扬州景色、写作缘由、其他人的评价,交代写作背景为全词奠定“黍离之悲”的感情基调。“黍离之悲”——表示家国残破之痛。黍离之悲表示指对国家残破,今不如昔的哀叹,也指国破家亡之痛。语出《诗经·王风·黍离》:“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毛诗序》云:“《黍离》,闵宗周(西周)也。周大夫行役路过宗周镐(hào)京,见旧时宗庙宫室遗址,黍稷茂盛,因悲周室颠覆,乃作此诗。这首诗两千年来不断被传唱着。后人把对国家残破,今不如昔的哀叹称为“黍离之悲”。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扬州慢

姜夔合作探究名句赏析1.“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运用了什么手法,请赏析?

(1)采用了虚实结合,今昔对比的方法。(2)“过春风十里”化用唐代诗人杜牧的诗句“春风十里扬州路”象征昔日的繁华,此处为虚写。“荠麦青青”,为实写今日的萧条冷落。上下两句,对照鲜明,突出了今日扬州的荒凉不堪的景象。进一步表现诗人的黍离之悲。名句赏析2、.如何理解“废池乔木,犹厌言兵”?

(1)运用拟人的手法,废池、乔木是没有知觉的东西,词人将它们人格化,赋予池、木以人的感情,以充分表达战乱的凄惨景象。(2)毁坏的城池和大树至今仍厌恶谈到战争。物犹如此,人何以堪?(由物及人)借以表达了对战争的厌恶,对敌人的痛恨,对人民的同情,对祖国山河破碎的痛惜之情。3.“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好在哪里?(赏句)(1)抓关键词:如“渐”字表明词人伫立时间之久,“清”修饰“角”,渲染了凄清的氛围,跟“寒”“空”用在一起,表明了扬州的荒凉冷落。“寒”不仅表明号角声在寒气中飘荡,而且让人内心涌起一股寒流,让人觉得心寒。“空”字,表现城池的萧条,呼应“废池”。而用一“都”字总括,更显得凄凉。(2)抓表现手法:情景交融,借助“黄昏”“角”“空城”等几个意象,从视觉与听觉双重角度,黄昏时候,凄清的号角声随着凛冽的寒风飘过,回荡在荒凉的空城之上,描绘了一幅凄清荒凉的空城图,突出诗人不胜今昔之感。4.“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好在哪里?

(1)虚实结合,对比反衬。“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所写是明月当空,萧笙聒耳,何等热闹,而姜词所写却是冷月浸在冬至日的水里,寂静无声,何等冷清。通过对比反衬,把“黍离之悲”渲染的愈加浓烈。

(2)情景交融。月亮本就“无声”,也无所谓冷暖。但词人移情于物,描绘了一个疏淡清冷、凄寂萧条的意境:一轮凄冷的孤月悄然无声地倒映在动荡的水波之中。月仿佛像一位见证人一样,见证了扬州城曾经的繁华也见证了如今的衰败。5.“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难生”好在哪里?

以景结情,故意虚写(想象)写那桥边的红芍药花,不知人们的悲苦,依然笑迎春风,不禁质问:(你)一年年为谁开得那样艳丽?芍药花年年开放却无人欣赏,照应上片的“空城”,花开依旧,人事已非,花开也不过徒增空城的感伤而已,含蓄地抒发词人的今昔之慨。

本词情感真切,贯穿黍离之悲(对国家衰亡的哀痛),请结合全词分析作者是如何表达这种情感的。(6分)

①上片借景抒情(情景交融)(1分),作者以沉郁的笔触勾画了一幅荒凉凄婉的画面,野麦萋萋,废池寒水,枯木西风,暗淡斜晖,清角空城(1分),具体表现了战后扬州的荒芜萧条,情景交融地抒发了亡国之悲。(1分)②下片先直抒胸臆(1分)说杜牧如果现在故地重游,也一定会大为震惊。战后扬州如此惨状,即使杜牧有杰出的才能也难以表达我此刻悲怆的心情(1分)后借景点染,二十四桥水波荡漾,冷月悄然,以冷清荒寂之景表达黍离之悲。(1分)词作小结昔日:名都、佳处今日:荠麦青青比对黄昏、清角正面渲染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杜郎重到须惊冷月无声侧面烘托

扬州春风十里劫后萧条景象红药为谁生空城黍离之悲比较《望海潮》与《扬州慢》,有何异同?当堂检测——比较阅读异柳永《望海潮》姜夔《扬州慢》内容“盈”“空”情感“盛世之歌”“黍离之悲”风格豪放壮美婉约悲凉手法主用“点染”今昔对比同柳永《望海潮》姜夔《扬州慢》体裁均为自度曲手法均寓“意”于“象”,借景抒情……布局(内容)开篇均借托城市之繁华以展开下文姜夔在这首词中化用许多杜牧的诗句,找出来,并理解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原句、出处作用①表崇拜之情②形象更加鲜明,增加了文采。③又以昔日的繁华,反衬了今日的荒凉,反而使词更沉郁,内容更丰厚。有力地表达了作者对扬州昔盛今衰的感伤。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

——《题扬州禅智寺》春风十里扬州路,卷起珠帘总不如。

——《赠别》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