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解读
《GB/T 19531.1-2004 地震台站观测环境技术要求 第1部分:测震》这一标准主要规定了地震台站测震观测的环境技术要求,包括台站选址、噪声控制、电磁环境、物理环境等方面的具体指标和测试方法。然而,您提供的信息中没有直接对比的另一个标准或版本,因此无法直接指出与某个具体标准相比的具体变更内容。
若要对比该标准与其他相关标准或前一版标准的差异,通常需要明确参照的另一标准编号或版本号,进而详细分析两者在观测环境的技术要求、测试方法、限值设定等方面的异同。例如,更新的标准可能会纳入新的科学研究成果,对台站周围环境的干扰源设置更严格限制,或是引入更先进的测量与评估技术等。
如需了解该标准与某一特定前期标准或相关标准的具体变更,请提供详细的对比对象。
如需获取更多详尽信息,请直接参考下方经官方授权发布的权威标准文档。
....
查看全部
- 现行
- 正在执行有效
- 2004-06-21 颁布
- 2004-09-01 实施





文档简介
ICS91.120.25P1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19531.1-2004地震台站观测环境技术要求第1部分:测震Technicalrequirementfortheobservyationalenvironmentofseismicstations-Part1:Seismometry2004-06-21发布2004-09-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19531.1一2004三次前言引言1范围2规范性引用文件3术语、定义和符号4环境地噪声水平5地震计安放位置与主要干扰源之间的最小距离附录A(规范性附录)地震台站测震观测环境地噪声观测与计算方法附录B(规范性附录)地球正常膜声模型······…···……·………….附录C(规范性附录)中国大陆背景地噪声区域划分
GB/T19531.1-2004GB/T19531《地震台站观测环境技术要求》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第1部分:测震-第2部分:电磁观测:第3部分:地壳形变观测;第4部分:地下流体观测本部分为GB/T19531的第1部分。本部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为规范性附录本部分由中国地震局提出。本部分由全国地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25)归口。本部分起草单位: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云南省地震局、中国地震局地震信息中心、中国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本部分主要起草人:杨建思、黄媛、徐智强、姜旭东、童汪练、赵仲和、冯义均、薛兵、张东宁、吴忠良、刘瑞丰
GB/T19531.1一2004我国是世界上多地震的国家,也是蒙受地震灾害最为深重的国家之一。减轻地震灾害,是保障社会经济持续、快速、稳定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措施地地震台站是获取多种学科观测数据的基地,而确保这些数据的质量和连续性是减轻地震灾害最基础的工作。制定GB/T19531的目的是向社会各方面提供保护地震台站观测环境的技术依据和规范地震台站选址,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第十四条和第十五条。本部分通过对中国大陆现有数字地震台站实际观测数据统计计算和分析得到中国大陆不同地区背景地噪声,并由此提出中国大陆背景地噪声分区和地震台站测震环境地噪声等级划分,根据各类地震仪特性和用涂对背景地噪声各分区提出地震台站测震环境地噪声要求;通过实际野外观测实验、数据对比分析、国际和国内同类工作的实验和观测结果得到铁路、公路、机场、重型机械厂和火力发电厂、矿山和采石厂、水库和湖泊、海洋、输油管线、江河和瀑布、高大建筑物、低建筑物和高大树木以及高围栏和低树木等与地震台站地震计安放位置之间的最小距离
GB/T19531.1-2004地震台站观测环境技术要求第1部分:测震T范围本部分规定了地震台站测震观测环境的技术指标、地震计安放位置与主要干扰源之间的最小距离要求和相应的测试与计算方法。本部分适用于地震台站的选址和观测环境的保护与管理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GB/T19531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勒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GB/T3241-1998倍频程和分数倍频程滤波器GB/T10084—1988振动、冲击数据分析和表示方法3术术语、定义和符号31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部分3.1.1地噪声groundnoise地面的物理运动。3.1.2地噪声水平groundnoiselevel地面运动速度记录的功率谱密度(PSD)在1Hz~20Hz频带范围的均方根(rwa)值3.1.3背景地噪声backgroundgroundnoise大区域范围的平均正常地噪声。3.1.4环境地照声environmentgroundnoise具体地点的地噪声,它是背景地噪声和其他干扰地噪声的总和.3.1.5短周期地震仪shortperiodseismograph工作频带的低频端在0.5Hz~1Hz内,高频端在20Hz或20Hz以上的地震仪3.1.6宽频带地震仪broadbandseismograph工作频带的低频端在0.01Hz~0.05Hz内·高频端在2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最新文档
- 校服供需匹配自查报告范文
- 科研论文市场分析报告2025版
- 高端定制鞋履设计与生产的高效解决方案
- 社交电商行业发展报告及运营模式解析
- 文化产业创新与投资机会分析研究报告
- 教育机构的网络信息安全管理策略报告
- 大气水发电装置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 法务部门年度合同审查与法律风险控制报告
- 区块链技术应用于金融行业报告及未来市场潜力评估
- 金融交易系统安全检测报告
- 根管治疗期间疼痛的处理
- 客服兼职聘用合同范例
- 调味品供应合同范本
- 2024年葡萄糖注射液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国家职业技术技能标准 4-04-02-02 信息通信网络线务员 人社厅发20199号
- 垃圾清运方案、安全作业制度、环保管理制度
- 【互联网消费金融风险管控探究:以蚂蚁花呗ABS为例(论文)11000字】
- 安全操作规程汇编(服装厂)
- 国企集团公司各岗位廉洁风险点防控表格(廉政)范本
- 人事专员合同范本
- 山东省德州市禹城市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下学期道德与法治期末检测试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