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考一轮复习16 美苏争锋课时作业附答案解析_第1页
2023年高考一轮复习16 美苏争锋课时作业附答案解析_第2页
2023年高考一轮复习16 美苏争锋课时作业附答案解析_第3页
2023年高考一轮复习16 美苏争锋课时作业附答案解析_第4页
2023年高考一轮复习16 美苏争锋课时作业附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时作业16美苏争锋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1.[2022·漳州市联考]1944年,罗斯福曾经形象地做了一个比喻:“这好比一场橄榄球赛,我们是坐在旁边长凳上的预备队。现在上场的第一队是俄国人,还有中国人,在某种程度上还有英国人,我们预定要充当球赛进行高潮时最后得分的跑垒手。”这个比喻反映了当时()A.美国主导的世界秩序形成B.美国称霸世界的野心膨胀C.美苏冷战的格局基本奠定D.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增强2.[2022·漯河市期末]有学者认为,如果英国在二战后比苏联更强大,冷战仍然会发生,英国将取代苏联成为美国安全的主要威胁。最符合这一观点的论断是()A.冷战源于美苏意识形态冲突B.国家利益分歧导致美苏冷战C.雅尔塔体系是美苏冷战根源D.美苏争霸威胁双方国家安全3.[2022·河南洛阳期中]“美苏之间战后形成的猜疑和冲突已经使它们相互把对方视为永久性的威胁,而双方又都用自己不乏武断的政治和军事行动去抗拒这些威胁。由此,越来越严酷的冷战就扩散为地区性冲突和政治对抗。”材料意在说明战后美苏冷战是由于()A.政治互信的缺失B.力量对比的失衡C.军事同盟的结束D.意识形态的对立4.[2022·安徽阜阳阶段练习]1953年,美国在联邦德国的美占区投入400万美元改进广播电台设备,每年的广播电台日常运营费用达300万美元,广播电台几乎可以覆盖到民主德国的每一个角落,很多民主德国人甚至把美占区广播电台当作自己的电台。据此可知,当时美国()A.加大了对民主德国的援助B.改善联邦德国民生赢得人民支持C.帮助德国实现了民族和解D.已将心理战作为冷战的重要方式5.[2022·黑龙江哈尔滨期末]1953年1月20日,艾森豪威尔宣誓就任美国总统。此时,美苏冷战日趋激烈,艾森豪威尔上台后不久就制定了新面貌战略,强调美国的安全“仅凭借军事力量是不能衡量的”,应提升诸多非军事手段的作用,例如经济援助、技术支持、心理战、同盟等。这反映了二战后初期()A.美国改变了霸权主义政策B.美国冷战政策具有隐蔽性C.美国的军事力量正在下降D.马歇尔计划实施的合理性6.[2022·陕西宝鸡一模]马歇尔计划实施中,西欧从美国获得131.5亿美元的援助,其中88亿元用于进口货物,主要购买粮食、化肥原料半成品、机器、车辆和烟草等。虽然西欧向美国出口贸易额很低,但各国间的进出口贸易迅速发展。据此可知,马歇尔计划()A.为经济区域联合创造有利条件B.导致西欧成为美国的经济附庸C.有利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D.制定带有浓厚的意识形态色彩7.[2022·安徽省怀宁中学阶段练习]1946年1月,杜鲁门在给国务卿贝尔纳斯的一份备忘录中写道:“除非让俄国看到铁拳和听到强硬的语言,否则战争就很难避免;我们不应当再搞什么妥协了……我对哄孩子似的迁就苏联人感到厌倦了。”这说明()A.美国将对苏采取强硬政策B.意识形态影响政府的政策C.美苏争霸中美国攻势强势D.两大阵营的斗争日趋激化8.[2022·邢台市模拟]二战后美苏争霸期间(20世纪50~90年代初),双方都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经济不堪重负;仅在工业品的出口方面,苏美两国落后于西德和日本。由此可见,美苏争霸()A.使美国和苏联的霸权地位削弱B.不利于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的多极化C.直接导致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D.加剧了世界政治局势的动荡与不安9.[2022·随州市模拟]1947年12月,杜鲁门开展“忠诚调查计划”。曾与共产党组织或激进的民主组织接触者被认为是“不忠诚”,大学教授被要求进行“忠诚宣誓”,好莱坞的导演们手中都拿着一份“黑名单”——上面的演员都被国会宣布为共产主义者,绝对不能雇佣。这一做法()A.规范了教育文化的发展B.导致美苏之间两极对峙格局形成C.反映出其固守冷战思维D.表明文化宣传成为冷战主要手段10.[2022·广西玉林阶段练习]1950年1月12日,美国国务卿艾奇逊在谈到美国的亚洲政策时说:“太平洋地区的安全就是美国的安全”。美国的防区“自阿留申(群岛)起,经日本直到琉球群岛”,自“琉球群岛起,到菲律宾”。美国亚洲政策的提出()A.反映了美国对外政策的调整B.使“冷战”的范围扩大到亚洲C.体现了美苏争夺重点在亚洲D.体现了美国推行霸权主义政策11.[2022·广东佛山一模]1956年,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要求将西柏林建设成繁荣的橱窗,向居民输送大量的牛排、猪肉和大米。这反映了()A.美国极力推动欧洲联合B.杜鲁门主义的影响C.冷战思维渗透经济领域D.柏林出现经济危机12.[2022·杭州市模拟]中国人民志愿军第9兵团3个军,在朝鲜长津湖地区迫使美军王牌部队经历了有史以来“路程最长的退却”。这次战役,收复了三八线以北的东部广大地区。志愿军在东西两线同时大捷,一举扭转了战场态势,成为朝鲜战争的拐点,为最终到来的停战谈判奠定了胜利基础。关于朝鲜战争及其半岛分裂问题表述正确的是()A.以38度纬线为半岛分界线B.使美苏冷战局面出现C.日内瓦会议解决了该问题D.体现了大国强权政策13.[2022·天津南开区期末]赫鲁晓夫在回忆录中谈到古巴导弹危机时说:“尽管我们的阶级对抗是不可调和的,肯尼迪和我……却找到了共同的立场和共同的语言”。这里所说的“共同的立场和共同的语言”实际上是指()A.避免战争并通过政治谈判解决危机B.停止在全球进行军事扩张C.相互妥协并努力促进世界和平发展D.抛弃零和思维与冷战思维14.[2022·娄底市模拟]1962古巴导弹危机爆发。美国出动大量军舰和飞机,将古巴“隔离”。美苏军队都进入战备状态,并摆出一副不惜动用核武器的姿态。但是,美苏对危机的处理十分谨慎,双方领导人多次通信,通过秘密谈判,结束了危机。这说明()A.冷战中包涵着自我控制的机制B.冷战局势得到缓解C.两极格局是不完全和不对称的D.军备竞赛回归理性15.[2022·揭阳市模拟]观察下面漫画《约翰逊总统的伤疤》,图中的伤疤为越南地图。该漫画最有可能创作于()A.一战爆发之时B.二战胜利之日C.美苏冷战之际D.苏联解体之后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6题28分,第17题12分,共40分)16.[2022·鹤岗市模拟](28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1945~1946年的饥荒笼罩着日本,许多美国官员并未参与粮食救济。但在日本民众持续不断的请求、抗议以及美国人日益害怕日本民众的抢粮暴动和共产主义扩大影响时,美国官员为稳固其统治才改变政策,出手相助。经过美国占领当局和日本政府的共同努力,到了20世纪50年代初期,日本的农业生产已经恢复到战前水平,粮食供应状况有了初步的好转。但是,美国的粮食巨头和跨国粮商却出现了农业生产过剩状况,于是,美国一方面趁日本国内麦类自给体系尚未形成就对其渗透和破坏,另一方面策划让日本人更多地进食面食。因此,日本经济复苏所付出的代价是牺牲日本农业,向美国开放国内农产品市场。美国通过各种显性和隐性渗透的途径打开日本的农产品市场,侵蚀日本的粮食主权,从而强化日本对美国粮食的依赖。从国际层面来看,美国对日本的粮食援助是美日共同防御和相互安全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最终目标是实现对日本的牢牢控制,强化美国在亚太地区的霸权。——摘编自徐振伟《二战后美国对日本的粮食战略及其影响》(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战后初期美国对日粮食战略的变化及原因。(10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对日粮食战略产生的影响。(18分)17.[2022·宜宾市模拟](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综合图1、图2提取一个主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释。(要求:主题明确,阐释充分,史实准确,逻辑清晰)课时作业161.解析:根据材料可知,罗斯福把国际关系比作一场橄榄球赛,美国在比赛中“充当球赛进行高潮时最后得分的跑垒手”,这个比喻反映了美国称霸世界的野心,B项正确;二战后形成了两极格局,并非美国主导世界,排除A项;1944年冷战还没有开始,更谈不上多极化格局问题,排除C、D两项。答案:B2.解析:根据学者观点,冷战的发生主要是国家利益的分歧,而非国家利益之间的差异,B项正确;意识形态冲突不是主要原因,排除A项;雅尔塔体系不是根源,排除C项;D项不是强调原因,排除D项。答案:B3.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二战后美苏之间因猜疑使它们相互把对方视为永久性的威胁,进而将冷战扩散为地区性冲突和政治对抗,这表明战后美苏冷战是由于政治互信的缺失,A项正确;“力量对比的失衡”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军事同盟的结束,排除C项;材料未体现“意识形态的对立”,排除D项。答案:A4.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美国在联邦德国的美占区改进广播电台,目的就是加强对民主德国的舆论攻势,即心理战,D项正确;改进广播电台是在联邦德国,不属于对民主德国的援助,排除A项;二战后德国分裂成为美苏冷战的前沿阵地,在德国的措施都是服务于美苏冷战的需要,排除BC两项。答案:D5.解析:材料“应提升诸多非军事手段的作用,例如经济援助、技术支持、心理战、同盟等”体现的是美苏冷战的手段呈现多样化的特征,具有较强的隐蔽性,B项正确;美国并未放弃霸权主义政策,排除A项;美国军事实力下降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材料与马歇尔计划的推行无关,排除D项。答案:B6.解析:从材料中“虽然西欧向美国出口贸易额很低,但各国间的进出口贸易迅速发展”可以看出,马歇尔计划在推动西欧经济增长的同时,推动西欧国家间进出口贸易的迅速发展,从而为西欧实现经济联合创造了有利条件,A项正确;美国通过马歇尔计划企图实现对西欧的经济控制,但“西欧成为美国的经济附庸”不符合材料主旨,B项排除;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于1944年,马歇尔计划实施于1947年,时间不符合,C项排除;美国利用马歇尔计划,控制西欧国家以抵制苏联,带有浓厚的意识形态色彩,但不符合材料主旨,D项排除。答案:A7.解析:根据题干的时间信息“1946年1月”以及材料信息“让俄国看到铁拳和听到强硬的语言”“我们不应当再搞什么妥协了”,可以确定这一时期的美国将对苏采取强硬政策,A项正确;材料不涉及“意识形态”的信息,排除B项;美苏争霸是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的,排除C项;这一时期还没有出现两大阵营,排除D项。答案:A8.解析:材料主旨是说明美苏争霸削弱了双方的实力,即削弱了美国和苏联的霸权地位,A项正确;美国和苏联实力的削弱,有利于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的多极化,排除B项;美苏地位的削弱和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没有必然的联系,排除C项;D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项。答案:A9.解析:冷战时期,美国开展“忠诚调查计划”,与共产党组织或激进的民主组织接触者、大学教授、演员受到影响,反映出美国固守冷战思维,C项正确;美国推行冷战政策,加速意识形态对抗,国内教育文化事业发展受到限制,排除A项;通过材料来看受影响的是与共产党组织或激进的民主组织接触者、大学教授、演员等人员,并未涉及两极格局形成的信息,排除B项;材料不能表明文化宣传成为冷战的“主要手段”,排除D项。答案:C10.解析:根据材料“太平洋地区的安全就是美国的安全。”美国的防区“自阿留申(群岛)起,经日本直到琉球群岛”,自“琉球群岛起,到菲律宾”。美国亚洲政策的提出体现了美国在亚洲反苏反共,实现美国称霸世界的目的。(“防区”实际上是美国对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和中国的包围线),故D项正确;美国对外政策一直都是实行霸权主义,排除A项;使“冷战”范围扩大到亚洲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B项;美苏争霸的重点在欧洲,排除C项。答案:D11.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二战后,因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等方面的矛盾加剧,美苏形成冷战局面,采取除战争以外的一切形式对抗。在美苏冷战影响下,1949年德国分裂,美英法占领的德国西部及西柏林,实行资本主义制度,苏战区的德国东部及东柏林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1956年苏共二十大以后,东欧一些社会主义国家一度动荡,民众因经济生活困难等因素对政府不满,举行游行示威。此时,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要求将西柏林建设成繁荣的橱窗,向居民输送大量的牛排、猪肉和大米,这反映了冷战思维渗透经济领域,C项正确;材料与欧洲联合无关,排除A项;杜鲁门主义是冷战在政治上的表现,排除B项;当时柏林没有出现经济危机,排除D项。答案:C12.解析:日本投降后,美苏军队以北纬38度线为界进驻朝鲜,形成南北两个占领区,导致朝鲜的分裂,朝鲜内战遭到美国的干预,中国出兵抗美援朝,都体现了大国强权政策,故选D项;美苏两国以北纬38度线为朝鲜半岛南北分区占领的军事分界线,A项表述不准确,故排除A项;朝鲜战争是美苏冷战背景下的第一次大规模局部战争,属于“热战”故排除B项;日内瓦会议没有彻底解决朝鲜问题,故排除C项。答案:D13.解析: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古巴导弹危机是对世界和平的严重威胁,所以美苏之间的共同立场是避免战争,解决危机,保持世界的和平局面,A项正确;美苏都没有停止在全球的军事扩张和抛弃冷战思维,排除B、D两项;美苏间以对抗为主流,并努力促进世界和平发展,排除C项。答案:A14.解析:材料反映古巴导弹危机中美苏在对抗的同时,为避免军事冲突引发核战争而寻求对话,形成了一种自我控制的机制,A项正确;此后的冷战局势没有得到缓解,排除B项;材料体现不出两极格局不完全和不对称,排除C项;危机之后,军备竞赛依然在进行,且材料没有体现“军备竞赛回归理性”的史实,排除D项。答案:A15.解析:据材料“《约翰逊总统的伤疤》,图中的伤疤为越南地图”可知,此“伤疤”是越南战争。越南战争是北越在苏联和中国的支持下同美国和南越的战争,是二战后冷战背景下爆发的一次大规模局部战争,C项正确;一战爆发是1914年7月,A项与材料不符;二战胜利是1945年,B项错误;苏联解体是1991年,故D项错误。答案:C16.解析:(1)变化:根据材料中“许多美国官员并未参与粮食救济”“美国官员为稳固其统治才改变政策,出手相助”“美国一方面趁日本国内麦类自给体系尚未形成就对其渗透和破坏,另一方面策划让日本人更多地进食面食”可知,战后初期美国对日粮食战略的变化经历了拒绝援助—援助—限制的变化。原因:根据材料中“但在日本民众持续不断的请求、抗议以及美国人日益害怕日本民众的抢粮暴动和共产主义扩大影响时,美国官员为稳固其统治才改变政策,出手相助”及所学知识可知,战后美国对日单独占领;美苏冷战使美国调整远东战略扶植日本,日本民众的请求与抗争;根据材料中“美国的粮食巨头和跨国粮商却出现了农业生产过剩状况,于是,美国一方面趁日本国内麦类自给体系尚未形成就对其渗透和破坏,另一方面策划让日本人更多地进食面食。”可知,美国农业生产过剩。(2)影响:根据材料中“经过美国占领当局和日本政府的共同努力,到了20世纪50年代初期,日本的农业生产已经恢复到战前水平,粮食供应状况有了初步的好转。”可知,缓解了战后初期日本严重的粮食危机;根据材料中“美国一方面趁日本国内麦类自给体系尚未形成就对其渗透和破坏,另一方面策划让日本人更多地进食面食”可知,改变了日本人的饮食结构与饮食习惯;根据材料中“美国通过各种显性和隐性渗透的途径打开日本的农产品市场,侵蚀日本的粮食主权,从而强化日本对美国粮食的依赖。”可知,侵蚀日本的粮食主权;加强了美国对日本的控制;根据材料中“美国对日本的粮食援助是美日共同防御和相互安全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最终目标是实现对日本的牢牢控制,强化美国在亚太地区的霸权。”可知,美日两国形成了相互依赖的关系;有利于美国建立亚太霸权。答案:(1)变化:拒绝援助—援助—限制。战后美国对日单独占领;美苏冷战使美国调整远东战略扶植日本,日本民众的请求与抗争;美国农业生产过剩。(2)缓解了战后初期日本严重的粮食危机;改变了日本人的饮食结构与饮食习惯;侵蚀日本的粮食主权;加强了美国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