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概况和总体建设目标_第1页
学校概况和总体建设目标_第2页
学校概况和总体建设目标_第3页
学校概况和总体建设目标_第4页
学校概况和总体建设目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部分学校概)兄和总体建设目标一、学校概况安徽工业大学位于长江中下游,坐落在安徽省东大门的马鞍山市。学校前身校址是始建于1958年的马鞍山钢铁工业学校。1977年经国务院批准,原冶金工业部从其所属院校及安徽省属院校中调入一大批基础和专业等主干课程的骨干教师和管理干部,在此校址上创建了原冶金部在华东地区设立的一所具有鲜明行业特色的本科院校——马鞍山钢铁学院,1985年更名为华东冶金学院,时隶属冶金工业部。1998年9月起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安徽省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2000年10月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安徽工业大学。学校占地面积2800亩,校舍建筑面积65.5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15亿元,图书文献资料200.8万册。学校设有工学、经济学、管理学、文学、理学、法学六大学科门类、55个本科专业,有4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31个硕士学位授权点、5个领域的专业硕士学位授予点。在校研究生1230人、全日制本科生16353人。自1996年以来,学校分别在冶金工程、材料加工工程等6个学科分别与北京科技大学、东北大学等重点大学联合招收培养博士研究生。学校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努力,已基本具备培养博士研究生的条件和能力。经过长期办学实践的探索和总结,学校形成了明确的办学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立足地方、面向全国、服务安徽和冶金行业的办学定位,以教学工作为中心、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全面履行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职能;秉承“高标准、严要求”的治学宗旨,坚持注重质量、强化特色、提高水平、科学发展的办学方针,大力实施“人才强校、特色兴校、改革创新”三大战略和“教学质量建设、学科建设”两大工程,不断提高办学实力、办学质量、办学水平,努力建设具有鲜明特色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几年来,学校认真贯彻落实这一办学指导思想,有力地推进了学校改革、建设和发展,呈现出办学特色和办学实力明显增强,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明显提高,各项事业蓬勃发展的局面。学校基本数据详见附表1-1。(一) 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教师队伍建设不断加强,形成了一支规模适度、结构合理、整体学术水平较高的教师队伍多年来,学校采取公开招聘、重点引进、扶持培养等多种形式落实人才强校战略,推进教师队伍建设。通过引进双聘院士参与指导科学研究,设立特聘教授、讲席教授岗位,着力加强学科带头人培养;通过引进和联合、委托、在职培养博士研究生,着力提高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比例;通过实施“带头人+团队”科研创新计划,着力加强学科梯队建设。目前,有专任教师1013人,其中,教授142人、副教授419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169人,硕士学位教师537人。冶金、材料申报学科教师的博士学位数占60%左右,主要工科的博士、硕士学位教师占90%以上。教师队伍的整体实力和水平有较大提高,较好地适应学校发展的需要。(二) 大力实施学科建设工程,整体学科水平尤其是重点学科水平得到了明显提升,形成了重点学科具有鲜明特色,其他学科具有明显支撑作用的各学科协调发展的良好格局学科建设的地位与作用不断得到强化。学校按照“整体规划、突出重点、强化特色、全面提高”的学科建设思路,扎实推进学科建设,尤其注重学科内涵建设,促进学科水平的提升和学科特色的形成,凝炼出一批具有自身特色的学科研究方向,形成了冶金工程、材料加工工程等一批以工科为主的有优势、有特色的省级重点学科和优势特色学科群。学科面向行业和产业发展需求,围绕产业链的基础研究和技术开发攻关目标,开展重大技术、关键技术和集成技术研究,同时瞄准科学发展前沿,开展系统深入的战略性和前瞻性的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交叉学科研究,为推动国民经济建设、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储备。整体学科水平有较大提高。五年来,一批以工科为主的有优势、有特色的学科,通过大力开展科学研究,学科内涵得到扩展,学科水平得到提高,获得了一大批国家级、省部级课题,取得一批科研成果,既凝炼形成了有明显特色的研究方向,也形成了结构合理、学术水平较高的学科队伍。重点学科数量大幅增加,省级重点学科12个,冶金工程学科成为安徽省重中之重学科。理学类学科注重开展应用基础性研究,以科研项目为纽带,通过理工交融与渗透,突出了对工科的支撑作用。经济、管理类学科和法学等人文社会学科,注重行业与工程背景,着力解决行业发展中的经济、财务、管理和法律等相关问题,并承担了一批国家和省部级软科学课题和人文社科研究课题,取得了一些具有较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形成了稳定且有特色的研究方向和学术梯队。重点学科研究方向特色明显。重点学科大都在自己的主体领域具有突出的优势,并以行业的应用贯穿和体现其中,体现出鲜明的行业特色。例如,冶金工程学科形成了冶金理论、新工艺、新装备和二次资源循环高效利用、节能降耗与高炉长寿等特色方向;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在保持传统冶金材料特色的基础上,形成了金属塑性成形、金属结构材料高性能化、能源与环境材料、金属材料表面工程、分子组装功能材料等特色方向;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形成了以煤化工、焦化副产品加工与技术为标志的特色方向;机械工程学科形成了冶金设备优化设计与故障诊断、机械液压振动装备与工程特种机器人等特色方向;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形成了电能质量控制、冶金流程自动化检测与智能控制等特色方向。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环境工程、网络工程等通用性专业也与冶金行业有较大的关联度。经、管、文、法类专业也强调与冶金等工程学科相互支撑,在服务面向和内涵建设上要充分体现冶金等工程特色与背景。科研平台及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完善。学校重视加强学科平台建设,构建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公共服务平台、分析测试平台和学科专业群研究平台。目前,已拥有国家发改委金属矿产资源高效循环利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863计划新材料成果产业化基地依托单位,以及教育部液压振动与控制工程研究中心、安徽省磁性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安徽省高效建筑用钢工程研究中心等跨学科研究基地省部级工程研究中心8个;省级重点实验室4个,科研创新团队4个,还拥有9个功能齐全的实验中心以及15个与国内外研究机构、大型企业等合作成立的研究所。学科平台建设成效明显,为科研和高层次人才培养提供了良好条件。校园网功能较为完备,新建数字化校园网络工程正在加紧实施,图书文献与大型数据库建设基本满足现有教学与科研的需要,在建图书馆在使用面积、藏书量、数字资源、功能等方面均按照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的要求设计实施。(三)大力推进科技创新,科研工作不断加强,形成了产学研结合日益紧密,科技创新能力与服务行业和区域经济发展的能力不断增强的良好态势积极推进科学研究与科技创新,科技成果丰富。学校坚持“以特色求生存、以创新求发展、以贡献求支持”的建设理念,紧密结合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瞄准行业科技发展的前沿和需求,为发展行业共性技术和解决前瞻性关键问题提供条件和基础,将基础研究与共性技术、专门技术、中试与成果推广相结合,加强以提升行业科技创新能力为重点的科技工作。学校大力开展冶金、金属材料、煤焦化等学科的基础研究,积极组织承接相关领域的国家基金项目和“863”、“973”等各级各类国家计划项目,在承接项目的数量、层次上不断有新的突破,尤其是特别注重开展对国家重大冶金工程建设关键技术的研究,进而全面提升科研实力,有效实现从产学研合作到科研、教学和经济互动的飞跃。近三年,共承担各类科研项目1462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5项,973、863计划14项,国务院部委项目28项,安徽省各类科技项目398项;五年来,获得各类奖项94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3项,省部级科技成果奖34项;获准发明专利24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4992篇,被三大检索收录论文736篇,公开出版专(译)著、教材182部;五年平均年科技经费约7500万元。积极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学校重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突出科技产业为学校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的服务作用。科技产业园2004年成为合肥国家大学科技园马鞍山分园;2008年实际销售收入2.8亿元,年出口创汇近500万美元;科技成果转化和实际收入在全国高校科技型企业百强排名中稳步上升。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液压破碎机械及生活污水处理设备,并牵头制定了国家相关的行业技术标准,为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发挥了重要作用。积极推进产学研合作与科技创新。近几年,校企合作在新能源、新材料、新装备等交叉学科,以及冶金工艺、资源综合利用、节能降耗、电气控制、设备故障诊断等工程领域取得了一批重大技术创新或集成创新成果,建立了牢固互利的产学研联盟,建立了稳定的产学研合作模式和运行机制。例如,学校与马钢、宝钢等企业以及马鞍山市政府双方建立了实体性的产学研联合体,共建实验室,搭建科技创新平台,不仅仅是战略上的合作关系,而是双向互赢和相互依赖的协作关系。多年来马钢大部分攻关与技术改造成果均属校企合作的结果;宝钢确定十三个战略性合作研究领域,其中“冶金资源综合利用”、“煤焦化”领域与我校共建;莱钢与我校的战略合作协议中明确共建“煤化工综合实验室”,连续三年每年投入100万元研究费用,首批预研课题已经开展;同时与省内芜湖、马鞍山等建立的实体性的产学研联合体或科技创新平台也有多年的合作实践;利用我校与铜陵有色集团公司、中钢集团马鞍山矿山研究院联合申报并获准的“金属矿产资源高效循环利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平台,开展了与铜陵有色公司在系统节能、废弃物循环利用等方面的联合攻关,并取得了实质性的合作成果。不断推进国际合作与交流。多年来,学校不断推进国家合作与交流,与美、德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与德国亚琛工业大学,瑞典皇家工学院、韩国国立昌原大学等联合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开展教师、留学生互派,与美国LONGWOOD大学实施了本科生合作培养项目。学校与韩国、瑞典等国家的高校进行了一系列实质性的国际合作研究,其中有4项科研课题被列为两国政府间重点合作项目。(四)大力实施质量工程,不断提高培养质量,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广泛欢迎和好评,形成了“进口旺、出口畅”的良好局面坚持教学的中心地位,确保和提高本科生培养质量。在2004年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优秀成绩。尤其是近几年来,学校通过深化教学改革,实施质量工程和创新教育,在长期办学实践中形成的“夯实基础、强化实践,培养扎根基层、适应发展、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的高级应用型人才”的人才培养特色得到了强化,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不断增强,培养了一批批受到用人单位肯定的“基础实、能力强、素质高、下得去、用得上、干得好”的具有安工大特色的高级应用型人才。深化教学改革,固化教学成果。继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承担“面向21世纪高等教育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课题后,进入新世纪以来,主持“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国家级课题5项,承担省级教改立项课题88项(其中重点27项);获省级优秀教学成果奖46项,其中特等奖1项、一等奖11项、二等奖23项。近年来,在国家、省、校三级质量工程建设中,获国家一类特色专业3个,国家精品课程1门,国家规划教材4部;获省级精品课程19门,省级基础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省级教改示范专业3个,省级规划教材27部。本科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不断增强。注重注意夯实基础,学生对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进一步牢固,考研录取率逐年提高;注重实践环节教学,学生实践能力增强,毕业设计质量提高,解决了不少生产实际中课题;注重加强创新教育,学生创新精神得到激发、创造力得到开发。五年来,学生申请专利410项,获准授权205项(2项发明专利),在“挑战杯”大赛中成绩优秀,学校连续三届成为“挑战杯”全国赛事的联合发起高校;在数学建模、电子设计、英语演讲等全国大赛中也取得好成绩;在亚运会、全运会、大运会等各类体育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不断创新研究生培养模式,不断提高培养质量。多年来,校依据行业发展对科学研究型人才与工程应用型人才的迫切需求,特别是行业的快速发展对原创性科技成果的需求,高度重视和积极推进研究生教育与经济建设、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求相结合,促进以产学研结合为特点的研究生教育改革,不断健全完善硕士研究生培养体系、培养模式、培养机制,加强各培养环节的质量监控,培养既具有深厚学术造诣的科学研究人才,又培养具有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的高水平工程科技人才,提升研究生发现和研究科学问题的能力。在培养体系上,按照基础理论牢固的要求,不断优化一级学科下的学位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体系,加强学位课程建设,突出新理论、新方法、新工艺、新技术的教学;按照知识面宽广的要求,优化选修课的设置,并在教学内容上突出前瞻性、交叉性和创新性;按照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强的要求,着力加强实践、实验和学位论文环节,强调论文选题的综合性和交叉性。在培养模式上,以实践和创新教育为依托,实施产学研合作培养。多年来,坚持利用行业优势与企业和科研单位的专家共同指导和联合培养研究生,例如,与宝钢研究院签订了长期研究生合作培养协议,与马钢合作申报并获准安徽省首批“研究生产学研创新合作培养基地”;与莱钢成立了联合共建实验室等。研究生直接参与马钢、宝钢、北京钢铁研究总院等国家级课题研究;坚持理论教学与实践、实验相结合,研究生选题全部来自教师的科研课题,并鼓励尽早进入课题组工作;按照“满足需要、解决问题、分层次、多元化”的原则积极创建具有多学科、交叉性、开放性的研究生创新基地或创新实践中心,利用拥有的国家工程中心、省级重点实验室与校企共建的研究基地,加强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区域合作,着力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坚持让硕士研究生参加诸如教学研讨、科技交流、博士研究生论坛和国内外学术交流等各种形式,扩大学术视野和活跃学术思维;支持研究生自主进行立项课题研究,鼓励参加国家各类创新创业大赛,要求撰写发表研究论文等,推进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向博士研究生培养模式靠拢。在培养机制上,注重开放、灵活和国际化的视野,积极寻求和开拓研究生国际合作培养的新路,冶金、材料、化工、机械等学科分别与瑞典皇家工学院、韩国昌源大学、香港大学互派研究生,按照意大利达涅利公司的国际人才培养计划要求,合作定向培养精英工程师等;重视校内外硕士生导师的遴选和年度考核,通过组建跨学科导师组,变研究生由指导教师单独指导为课题组或团队指导,使研究生接受不同学科学术思想的熏陶、不同思维方式的影响,使不同专家的经验、智慧和才华共同作用于培养研究生的创造性目标;建立健全科学、规范的研究生教学、实践、论文、学籍、学位等管理制度,严格全过程质量监控和学习预警,始终把研究生培养质量放在首要位置。长期以来,我校培养的本科毕业生、硕士毕业生主要就业于安徽及华东地区,并主要集中在冶金行业。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建功立业,彰显了我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和特色。目前,在我校就业于马钢、宝钢、莱钢、沙钢等大型冶金企业的本科毕业生、硕士毕业生中,已经成为企业建设的骨干力量。(五)大力实施改革创新战略,各项改革不断深化,体制机制不断创新,激发出促进学校事业全面协调发展的勃勃生机和旺盛活力学校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任务,主动适应创新型国家建设和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要求,始终坚持以教学改革为核心,不断深化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着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推动学校事业不断发展。坚持以立项研究为手段,教学改革不断推进、不断深化,坚持以学生为本,改革教学管理制度,创新教学管理模式,实行学分制,调动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积极性,有力地促进了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和培养质量的提高。积极推进科研管理体制改革,完善科研政策,鼓励产学研结合,调动了教师科研积极性,提高了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大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深化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形成了有利于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和稳定的制度、机制和政策环境。实施管理重心下移,增强了学院的办学积极性和责任感;实行民主管理、校务院务公开,既保障了教职工的民主权利,又加强了民主监督;加强工作考核,调动了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各项改革的不断深化、体制机制的创新、以改革创新为主要标志的管理特色的形成,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科技创新能力和服务社会能力,加强学科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促进各项事业快速健康发展,既提供了强大动力,又提供了有力保证,增强了学校的竞争力。、总体建设目标(一)总体建设指导思想2008年12月,学校第二次党代会根据安徽省第八次党代会提出的“建设若干所高水平大学”的要求,明确提出了建设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学校发展战略目标。进一步发挥特色学科优势,发展多学科交叉的新兴学科,优化学科结构和布局,重点支持可能实现重大突破或具有一定国际竞争优势的学科领域和重要科研基地,增强学校的综合竞争力;建设一批具有突出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的创新学术团队,汇聚一支以高水平学术带头人为核心的学科队伍,大力提高学科创新能力和技术攻关能力;围绕国家科技发展和地方、行业、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合理配置资源,使科学研究更好地为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强化具有时代特征的教育质量观,深化质量工程建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改革研究生培养制度和培养方式,大力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培养具有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工程应用型高级人才;以改革、创新为先导,进一步促进管理体制和机制创新,努力形成完善的校内治理结构、健全的管理体制、高效的运行机制,营造竞争、有序的发展环境。(二)总体建设目标1、 进一步加强学科建设,增强学科优势、强化学科特色,提高整体学科的水平,并通过学科交叉融合,培育新兴学科,进一步形成能更好服务安徽工业强省需要的学科群。尤其是注重加强申报博士学位授权学科冶金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及其支撑学科的建设工作,2009年使冶金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两个一级学科进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博士点规划建设立项,争取较早地通过博士学位授予单位规划项目的中期检查和验收,开展博士研究生的招生和培养,基本建成本科教育、硕士研究生教育、博士研究生教育并举,人才培养质量高,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能力强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2、 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整体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提高教学科研能力。尤其是注重加强申报博士学位授权学科、支撑学科以及省级重点学科的学科带头人、学科骨干的选拔、培养、引进和学科梯队、教学科研团队的建设,形成有在国内较高学术地位和较大学术影响的学科带头人,有整体实力较强的学科骨干队伍和学科梯队,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和较高的科研水平,有满足科研和博士研究生培养需要的学科平台,并在整体学科建设中更好地发挥示范、引领和幅射作用。3、 大力开展科学研究,加强产学研结合,推进科技创新,为地方和行业的经济社会发展、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服务。进一步发挥好作为安徽省工程领域和华东地区重要的冶金科研和人才培养基地的作用,为国家科技进步尤其是安徽冶金工业科技进步作出贡献,为安徽工业强省战略的实施和冶金行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和知识贡献。4、 进一步加大质量工程建设力度,加强和创新人才培养工作。不断推进教育创新,优化教育结构,改革培养模式,提高本科生和研究生教育质量。形成同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相适应的教育教学体制,为安徽经济社会发展和冶金行业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5、 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加强与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密切相关的研究平台、基础公共平台以及公共服务平台等建设,尤其是申报博士学位授权学科和重点学科建设需要的实验室、研究基地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构建若干有助于解决科学前沿问题、重大工程问题、面向国家、行业和区域重大战略需求的学科平台。进一步推动管理创新,完善校内治理结构、健全管理体制、优化运行机制。为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建设和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建设提供良好的条件保障和健全、科学、高效的管理体制机制保证。(三)具体建设目标1、教师队伍建设继续实施人才强校战略,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优化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和稳定的制度、机制和政策环境,在增强教师队伍整体实力的同时,重点加强各学科尤其是重点学科、申报博士点学科领军人物、学科骨干培养、引进和学科梯队建设。加强人才引进工作,至2015年,教师队伍规模达到1300人左右,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人数达到400人左右,重点学科和申报博士点学科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比例达到50%左右。加强学科带头人培养、引进工作,认真落实特聘教授、讲席教授岗位的聘任人选;新增教授80人左右,教授总数达到200人左右。加强教学科研团队建设,建设省级教学团队7个左右、校级教学团队15个、校级以上科研创新团队15个左右。教师队伍的师德水平、教学水平、学术水平进一步提高。尤其是通过科学研究、科研合作、学术交流、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等途径,加强学科带头人、学科骨干和学科梯队的培养,实现各个学科都有水平较高学科带头人和一批学科骨干;申报博士点学科和重点学科有在国内同类学科中有较大学术影响、在学科前沿领域取得高水平学术成果的学科带头人,有一批在国内同类学科中有一定学术地位和学术影响、在学科前沿领域取得较大学术成果的学科骨干,并形成结构合理、整体力量强、发展潜力大的学科梯队,为尽快提高申报博士点学科和重点学科水平,培养高层次人才,提供强有力的人才队伍支撑。2、学科建设进一步加强学位点学科的建设,充分发挥学科建设在人才和资源建设上的凝聚作用,在学位点建设和专业建设上的支撑作用,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上的基础作用。按照学校授权学科和支撑学科的建设目标和内容规划要求,加强学科建设,使博士授权申报学科、支撑学科的水平有较大提高。力争较快地使冶金工程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通过博士点授权验收;加强一般省级重点学科的基础建设,努力抓好化学工程与技术、机械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应用经济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等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的建设,进一步优化学科学位点的布局和结构。鼓励学科的融合和交叉,培育新兴学科,更好地满足安徽和华东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积极扩大硕士点数量,到2015年,新增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8-12个左右,硕士学位授予点达到45-50个以上,研究生规模达到1800人。按照“注重基础、强化优势、扶持新兴、突出重点、形成特色”的原贝皿以工学为主,优化配置资源,统筹各学科门类的学科建设,提高整体学科水平;同时,紧紧抓住影响21世纪科技发展趋势的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纳米技术与新材料技术等,特别注重企业节能减排与环保技术,大力发展新兴、边缘、交叉学科,建设好科技创新平台,鼓励和促进资源-能源-环境领域,化学-化工-生物领域,数学-物理-信息领域,纳米技术-材料科学-信息技术领域,数学-经济-管理领域等的交叉融合,加大资源整合力度,尽快在12个学科领域实现重点突破。加强学科平台建设,形成开放共享的研究实验基地和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根据学校学科建设和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需要,加大投入,在充分发挥现有金属矿产资源高效循环利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马鞍山国家863新材料产业化基地依托单位平台作用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冶金废弃物高效利用安徽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安徽省磁性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及教育部液压振动与控制工程研究中心等建设;协调发展和建设好安徽省冶金工程与资源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金属材料与加工重点实验室、电力电子与运动控制重点实验室、公司治理与运营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研究中心等;进一步整合和加大学校理化分析中心与材料测试与表征中心的建设,努力实现实验装备水平的跨跃和研究实验水平的提升。为科学研究和博士生培养提供良好的研究实验手段和条件支撑。进一步整合现代冶金与材料过程工程科技创新平台、流程工业综合自动化科技创新平台、冶金资源-能源-环境科技创新平台等,推进各类平台的综合性和交叉性,形成多层次、开放式的科技创新研究实验基地和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3、科学研究面向地方、区域和行业重大战略需求,立足学术前沿,鼓励交叉攻关,较大幅度地提高科研水平和科技创新能力,力争多出高水平成果、高水平人才。紧紧围绕国家基金,国家重大科技专项、863计划、973计划及地方科技攻关计划,力争在重大纵向项目数量上有较多增长,在重大高新技术领域有所突破。以学科优势和科技创新引领、促进产学研,增强自主创新能力,重点做好与马钢、宝钢、山东钢铁、铜陵有色等大企业战略合作项目的联合攻关研究,解决行业重大、关键性共性技术问题。今后3年,承担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及企业科技攻关项目300项左右,年均科技总经费力争达到1.2亿元;在冶金资源综合利用、新材料、新工艺、节能环保等领域取得一批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科研成果,获省级以上科技成果25项左右,被三大检索收录论文500篇以上。高度重视和进一步加强与国际同行的交流与合作,在巩固现有国际交流合作良好局面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交流合作的视野和范围。4、 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坚持把服务安徽和华东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作为学校的一项重要职能,为加快安徽崛起,加速安徽工业化进程,建设工业强省、经济强省,为华东地区尤其是长三角构筑产业高地、科技高地、人才高地,进一步扩大其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领先优势和辐射作用,在人才培养、科技创新、产业结构升级等方面作出应有的贡献。积极调整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充分发挥工科优势,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方法,强化人才培养特色,培养安徽和华东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各类尤其是工科类高素质专门人才。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围绕安徽和华东地区冶金企业科技进步,充分发挥冶金工程、材料加工工程等重点学科的优势和特色,加强产学研结合,加大科研成果推广应用力度,充分发挥我校大学科技园的窗口和辐射作用,建设若干个科技成果孵化基地和转移中心,加速成果产业化的进程,促进企业技术更新、产品升级和节能降耗,为冶金企业解决质量品种、资源环境两大关键问题,在冶金新工艺、新装备、二次资源循环高效利用,高炉长寿、金属塑性成形,金属结构材料性能化、功能材料、炼焦工艺与技术、冶金设备故障诊断、冶金流程自动化检测与智能控制等方面,形成并转让应用50项左右成套新工艺、新技术。围绕安徽实施工业强省战略及“861行动计划、华东地区构筑长三角产业高地,充分发挥我校学科专业相关度高的优势,为安徽以合肥为中心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以马芜铜城市为中心的金属冶炼、机械制造产业基地及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以两淮地区和安庆为中心的能源、化工产业基地建设,为长三角冶金工业基地、材料工业基地、化工基地、机械制造业基地、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建设,提供较强的学科支撑、技术支撑和人才支撑,提供良好的理论、技术、信息等服务,促进安徽及华东地区产业结构优化、产品质量升级。5、 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继续大力实施质量工程,强化具有时代特征的教育质量观,不断创新教学体系、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坚持科学研究为人才培养服务,科研成果转化为教育资源,并通过改革教学、科研组织,充分发挥优质教育资源的作用,实现培养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的目标。以国家、省、学校三级质量工程项目建设为重点,推动教学工作进一步加强,本科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高。改革研究生培养制度和培养方式,大力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充分利用区域性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平台,加强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的合作,着力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推动研究生创新能力和培养质量的不断提高,促进研究生教育改革和发展。在已经获准的安徽省研究生产学研创新基地的基础上,以创新人才培养理念和培养机制为先导,紧密结合解决行业、区域重大问题和安徽工业强省的需要,积极进行多种形式的探索,进一步优化产学研的长效合作机制。继续支持研究生到国内著名大学访学,参加研究生暑期学校,参加研究生精品课程班学习,通过博士后工作站,接受国内其他高等学校的博士生访学。通过国家公派留学、安徽省地方出国留学以及我校的境外合作高校等渠道到境外高水平大学访学或作为交换学生联合培养,倡导研究生基于导师的国际研究项目短期赴国(境)夕卜开展学位论文研究工作,支持研究生出国参加所在学科领域的重要学术会议。积极开展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和管理模式改革的研究与实践,探索新型的研究生教育管理办法和模式。进一步优化以一级学科为基础的研究生培养方案,加强学位课程建设,进一步提高课程教学质量,使研究生牢固掌握学科专业基本理论。进一步加强研究生实习基地建设,强化研究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加强学位论文的选题和评审等重要环节,提高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省级优秀学位论文的比例达到参评数的50%以上,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和为经济建设服务的能力。6、办学条件建设根据教育、科技和社会服务的需求,加强办学条件建设与国家、地方计划的相互支持和衔接,注意引进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办学条件对基础研究和高新技术发展、教育教学的支撑保障能力。在2008年-2015年的规划期间,学校进一步加大学科建设的投入,主要用于博士学位授权申报学科和重点学科、重点研究基地及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建设和优化整合一批高质量的教学、科研和科技实验设施,显著改善教学、科研条件。进一步加强实验室、实践教学基地和科技创新工程实践中心建设,进一步充实图书资料,加强图书文献等信息资源的数字化、网络化建设,使申报博士学位授权学科及支撑学科的实验装备水平和研究条件满足博士生培养的要求。学科整体办学条件满足本科教育、高层次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需要。7、管理体制机制建设面对学校办学的新形势、新任务、新目标和新要求,积极推动管理创新,努力形成完善的校内治理结构、健全的管理体制、高效的运行机制。完善校内管理体制,进一步优化调整机构,明确职责范围,理顺关系,强化岗位责任,完善各类人员考核办法。继续深化人事制度改革,探索实施全员聘任制的有效途径,以业绩和质量为导向完善分配制度,建立健全激励和约束机制。继续完善管理重心下移工作,进一步明确责、权、利的关系,充分发挥学院在教育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建立健全各种形式的委员会,强化功能,发挥作用,推动教授治学、民主管理。建立健全学校重要规划、项目设备设资、重要制度出台和大宗物资采购的专家咨询论证体系,完善民主管理和议事决策的各项制度和规定。进一步转变机关管理职能,强化机关的服务和协调功能,提高机关工作效能。以健全、高效的管理体制机制为各项建设目标的实现提供保证。实现上述建设目标,既是实现学校成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的需要,也是学校建设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的需要。学校将加强组织领导,按照上述建设目标,进一步制定具体实施计划,分解任务,落实任务、落实措施、落实投入、落实责任,用扎扎实实的建设行动和实实在在的建设成效,保证各项建设目标的实现。

申请单位名称(代码):安徽工业大学(10360)项目统计时间基 本 数 据学术队伍2008.12(在编)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务者)142人副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务者)419人讲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务者)315人具有博士学位169人具有硕士学位537人科学研究2004.12008.12发表学术论文共4992篇在学术刊物发表4406篇在学术会议 SCI、El、ISTP收录发表586篇 736篇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五年平均发表学术论文 1.98篇/年人出版学术专者共76部出版译者共1部获国家级科技奖共3项获省部级科技奖共35项获高校人乂社科奖共0项获其他科研奖共56项获得发明专利共24项科研成果转让共146项科研成果被采用共459项直接经济效益107800万元2006.12008.12—年内支配科研项目经费台计 25814万儿,平均每年8604万儿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三年平均科研项目经费 16.62万元/年人2008.12目前承担科研项目共906项其中国家及国务院各部门项目4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5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项国防科研项目2项目前承担的科研项目的经费合计 13970万元教学与人才培养2004.12008.12招收硕士生合计 2095人已授予硕士学位合计 858人和甫步纬仆丢敷缶里矽廿 nTiK获省部级优秀教学成果奖共27项门秀教学 项4获省口P级1儿1 [、(—J—) 〜/J成果J—奖/、出版教材(教学用书)共105部基本条件2008.12专业实验室面积 2合计96528M万元以上仪器设备合计1284台(件)仪器设备值合计11544万元中外文臧书合计 175.8万册,中外文期刊6997种2004.12008.12仪器设备费合计7432万元购置图书经费 改善工作条件的其他投入合计1862万元 合计30490万元备注附表1-1附表1-1申请新增列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基本数据第二部分申请新增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的必要性和特

殊性安徽省实施工业强省战略,走建设具有安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对发展安徽博士学位授权体系,加大工科高层次人才培养力度,提出了新的要求;安徽及华东地区经济建设尤其是冶金行业发展,迫切需要新增冶金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及相关配套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培养高层次人才。我校作为一所省属重点建设的具有鲜明行业特色的工科大学,主动适应安徽、区域和行业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主动适应完善安徽工科博士学位授权体系尤其是填补安徽冶金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金属材料类)及相关配套学科博士点空白的需要,加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建设,争取尽早新增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独立开展博士研究生教育,具有必要性、特殊性和不可替代性。一、安徽实施“工业强省”战略的需要(一)安徽“工业强省”的战略布局改革开放以来,安徽省委省政府牢牢把握国家大力促进中部崛起的宝贵机遇,提出实施工业强省、东向发展、创新推动发展战略,大力推进“861”行动计划,走具有安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即发挥比较优势,以提高制造业整体素质和竞争力为核心,以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为重点,加强技术创新和体制创新,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和升级,推进产业集群,实现产业规模有效快速扩张,加快制造业跨越式发展,使制造业成为推动全省奋力崛起的重要力量。(二)安徽主要产业的贡献安徽省统计资料表明,制造业增加值2006年为1466.849亿元,占全省GDP的比重为23.86%;2007年为2364.8亿元,占全省GDP总量的32.2%。从增加值构成看,居前几位的行业分别是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制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等,其中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三大制造业所占比重最大,占到其中的32.89%。可见,冶金及与其相关的重点行业(产业链)对安徽省制造业行业增加值拉动明显,但是与国际先进水平及周边省相比差距仍然存在:如产业集群能力不强、制造业比重不高效益较低、产品技术含量不高和技术创新能力不强等问题。因此,需要加快高新技术在资源密集型制造业的应用,把资源型制造业改造成技术含量高的制造业,提高资源加工深度和综合利用程度,拉长产业链条,推动资源型产品向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延伸,提高资源增值能力和产品附加值,形成资源密集与技术密集相结合的产业特色。就安徽省钢铁行业的产业链而言,汽车产业、机械装备产业和家电产业等制造业是钢铁业最具潜力的用户,产业链上下游行业之间的协调发展,是钢铁产业链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随着重大技术装备的大型化、参数的极限化,制造业需要钢铁业开发更多具有耐高温、高压及耐辐射、腐蚀等性能要求的新品种钢材。同时,冶金工业作为安徽省一个重要的原材料产业,也急需提高其产业规模,改造工艺流程,提高节能、降耗、环保和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大力发展高加工度、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产品,降低消耗,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含量,促进原材料产业结构升级。(三)安徽对接“长三角”的发展态势国务院就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建设国际先进制造业基地,需要全面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工业结构优化升级,做大做强高技术产业和优势支柱产业,集中力量积极发展新材料、新能源、电子信息等战略性高技术产业,进一步做大做强石化、钢铁、汽车制造等优势支柱产业,加快形成核心关键技术和提升规模水平,积极推动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和梯度转移;需要优化发展产业链长、带动性强的石化、钢铁、汽车、船舶等产业,重点推进新材料、新能源、电子信息、先进制造等领域的自主创新。为实现关键领域和核心技术的创新突破,需要加快构建技术创新体系,鼓励有条件的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建立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大力培育建设与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相适应的高层次人才队伍。《安徽省“十一五”规划纲要》也指出,充分发挥我省毗邻长江三角洲经济圈的优势,推进产业互补发展,提供资源支撑,主动迎接辐射,积极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主动承接沿海地区产业转移,形成互利双赢的开放格局。以马钢、铜陵、海螺等是省内支柱产业,近5年内将投资1500亿元左右,年产值有可能突破2500亿元大关,钢铁产业规划建设沿江马芜优质钢铁材料及制品集群产业带;省会经济圈的合六巢优质钢铁材料及制品的产业集群;有色金属产业规划建设铜产业形成铜芜宣合深加工、精加工产品的集群产业带;铝产业形成合肥、淮北两个深加工产业集群;稀有稀土金属形成合肥、马鞍山、池州三个产业集群等,均离不开冶金工业的发展和支撑。近期,省委省政府出台的《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实施意见》,提出围绕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医药、新能源、节能环保等领域,形成一批极具增长潜力的新兴产业群;并重点围绕汽车及零部件、装备制造、煤化工和精细化工、家用电器等支柱产业,运用高新技术改造和提升产业创新水平,提升工艺水平、产品质量,争创名牌产品。可见,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这些新兴产业和支柱产业链更是与钢铁行业的大力发展和支持分不开。(四)安徽产业链与我校学科链密切相关一个强势学科背后往往都连接着一个广阔的产业市场。 新技术产业与学科发展这两者不是孤立静态的,而是相互促进相互依托相互循环的。安徽产业结构调整、安徽融入长三角既需要有与其相适应的学科专业链布局,更需要有与之相适应的科学研究、特别是工科院校与企业密切合作的自主创新成果以及高层次人才培养,尤其是随着制造业向中部地区的转移,更需要大批具有坚实理论基础又有工程实践创新能力的高层次工程人才。我校作为一所中央与地方共建、以省管理为主的,办学基础较好、综合实力较强的工科大学,一直坚持立足地方、面向全国、服务安徽和冶金行业的办学定位,以安徽省产业为引擎,用产业链串起学术珠、带动学科链,实现学科链与产业链全面功能的对接,并在冶金、材料、煤化工、机械制造、自动化等领域形成了一批省级重点学科和鲜明的学科特色。 例如,冶金工程学科形成了冶金理论、新工艺、新装备和二次资源循环高效利用、节能降耗与高炉长寿等特色方向;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在保持传统冶金材料特色的基础上,形成了金属塑性成形、金属结构材料高性能化、能源与环境材料、金属材料表面工程、分子组装功能材料等特色方向;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形成了以煤化工、应用化学等为标志的特色方向;机械工程学科形成了冶金设备优化设计与故障诊断、机械液压振动装备与工程特种机器人等特色方向;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形成了电能质量控制、冶金流程自动化检测与智能控制等特色方向。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环境工程、网络工程等通用性专业也与冶金行业有较大的关联度。经、管、文、法类专业也强调与冶金学科相互支撑,在服务面向和内涵建设上要充分体现冶金特色。可见,这些重点学科尤其是申报博士学位授权学科和支撑学科及其优势和特色,与安徽产业基地和基础工程建设的需要具有较好的吻合性,与长三角区域建成国际先进制造业基地,做大做强高技术产业、优势支柱产业具有很强的学科一致性和对高层次工程人才需求的适应性。因此,新增我校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对安徽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有效融入长三角发展经济圈,加速工业化进程,建设工业强省、经济强省,缩小与东部沿海发达省份的差距,加快实现安徽崛起的发展目标,将起到重要的学科支撑、技术支撑和人才支撑作用。二、冶金行业推进科技创新的需要(一) 冶金行业发展面临的新问题国务院《钢铁工业2020年发展规划》、《钢铁产业发展政策》和《钢铁产业调整和振兴计划》均把钢铁产业列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华东地区就集聚了一批大型冶金企业,钢产量占全国的1/3,也是技术、资金、资源、能源利用率较高的区域。但是,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进一步推进结构调整、改善产业布局、发展循环经济、节能减排以及环境友好等任务仍较艰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冶金行业的必须从品种结构质量、资源与能源、节能减排、废弃物循环高效利用等着手,积极开展贯穿于整个金属提取与成材过程的新工艺、新技术、新方法的研究开发及其相关理论的研究,开发新一代各类高、新、特种钢铁结构与功能材料,以实现冶金行业的持续发展。这就对冶金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及相关配套学科的建设、科学研究以及高层次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也迫切需要培养一大批能推动冶金行业科技进步、技术创新和持续发展的高层次人才。(二) 学校的行业特色对冶金科技创新的贡献19981998年,随着学校由原来直接为行业服务为主的部委所属高校划转为安徽省管理为主的高校,仍然十分注重从宏观上主动适应冶金行业科技、经济的发展及结构调整的需要,保持和发挥为冶金行业服务的学科特色和优势。重点学科大多具有冶金行业的特色,在理论研究和工程实际密切结合的基础上,紧紧跟踪行业科技前沿,加强与冶金企业的产学研合作,形成了符合新一代钢铁材料研发趋势的学科特色方向,并形成了学科交叉融合的群体优势,以及相关学科硕士点的支撑。例如,在冶金工程方面,以金属熔体熔渣热力学性质和金属冶炼有害杂质元素定向脱除与控制为核心的冶金熔体物理化学基础研究,其铁基熔体热力学和动力学部分数据填补了国内外数据库的空白;冶金复合矿及其渣系清洁分离技术基于选择性控制有价元素的定向富集,实现“废物”向“资源”的转化,进而实现大宗量、高效利用;高粘着力不定型系列耐火材料组分、性能控制与制备技术填补了我国高炉喷补料空白,成为科技部推广产品;以高品质无缺陷铸坯先进技术研究为先导的高效异型坯连铸技术及其质量控制技术,为)令镦钢、桥梁钢、车轮钢等高品质特种钢冶炼工艺开发和优化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在金属材料方面,围绕第二代CSP高洁净度、超均匀化、细晶粒及组织超细化、微合金化技术的研发,满足了石油平台、高层建筑和超长大桥特殊用钢的生产要求;以“管”、“轮”数值仿真为基础的金属板管成型研究,提出拉伸弯曲矫直、矩形轧制、圆坯斜横轧以及二辊斜轧穿孔等设计理论和方法,研究与应用处于领先地位。在煤加工方面,以非炼焦煤预处理提质和连续热成型低成本控制为核心的炼焦新工艺,结合配煤专家系统和焦炉清洁生产,不但有利于扩大炼焦煤资源,且引领炼焦技术的发展和完善。在过程控制方面,以冶金工业流程节能降耗、质量综合控制技术研究与开发为依托,在热工自动化及系统、冶金生产过程特种检测、基于网络环境的控制理论与系统、电能质量控制与复杂传动系统等方面形成了具有明确工业应用背景的研究方向,取得了一批具有特色和领先水平的研究成果。在科研方面,五年来,学校承担的国家科学基金项目、 973和863计划项目、国务院部委项目、安徽省科技项目中,大部分都与冶金工业在新产品、新材料、新工艺等方面的研究开发密切相关。目前,学校还承担有企业攻关项目515项,而且,近几年,学校获得的3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一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如“马钢H型钢研制”、“马钢转炉-CSP流程批量生产冷轧板技术集成与创新”、“HYJ-01轧钢加热炉喷补料的研制与应用研究”、“空气质量和污染源环境光学监测技术系统与应用”等成果,都是面向企业迫切需求的重大科技创新并与企业或科研单位合作取得的。在人才培养方面,我校80%的本科毕业生和毕业研究生在安徽及华东地区就业,并主要集中在冶金企业,成为企业技术和管理骨干我校重点学科尤其是申报博士学位授权学科及支撑学科的特色方向,以及与之相关的科研项目和成果,既提升了冶金企业的科技水平,反映了学校的科研实力和人才培养水平,又表明我校已具备培养博士研究生的能力和条件。新增我校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并在冶金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等学科独立培养博士研究生,对满足冶金行业科技创新、持续发展、产品结构优化、产品质量升级,提高国际竞争力,将在技术研发、人才支撑和知识贡献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具有特殊意义。三、完善安徽省博士学位授权学科结构的需要改革开放以来,安徽高等教育有了较大发展,为安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历史原因,安徽高等教育总体发展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和博士点少,且学科与专业布点不均衡。省属高校博士学位授予单位仅有5个,博士点也只有44个,占全国博士学位点总数不到2%,博士生培养数量仅为全国的0.21%,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同时与安徽经济建设高度相关的工学等门类中的一些学科博士学位点明显偏少,占安徽工业产值和利税1/5的冶金工业领域,至今仍没有冶金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金属材料类)及相关配套学科的博士学位人才培养单位和博士点。对此匕,安徽省第八次党代会提出,要积极调整优化学科结构,增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建设若干所高水平大学和一批具有特色、优势的重点学科。安徽“十一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也提出,以规模和质量为着力点,积极提升高等教育,实施高等教育“双百工程”、“质量工程”和高校重点建设工程;重点建设4-6所省属综合性和工科性大学,重点建设一批学科,大力推进学位建设,促进我省研究生教育健康快速发展;加大结构调整力度,优化高等教育布局结构,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加强工科及应用型学科建设,努力形成适应我省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强大学科与专业群。我校作为以工科为主、以冶金为特色的省属重点建设的大学,在冶金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机械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等学科已形成了优势和特色,基本具有独立培养博士研究生的能力。新增我校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并在冶金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等学科设置博士点,既可以填补安徽冶金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金属材料类)及相关配套学科博士点的空白,对完善安徽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和授权学科结构布局,适应华东地区学位授权体系发展的需要,满足安徽和华东地区对冶金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金属材料类)及相关配套学科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具有难以替代的重要作用。综上所述,新增我校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并增设冶金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两个申报学科为我校首批博士学位授权学科,是安徽及华东地区经济发展尤其是冶金工业发展的需要,是完善安徽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和授权学科结构布局,填补冶金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金属材料类)及相关配套学科博士点空白的需要,是学校自身发展、整体实力日益增强的需要,既具有必要性,也具有可行性,更具有当前和未来一定时期内难以替代的特殊性。第三部分授权学科建设规划一、冶金工程学科(一)学科沿革与发展冶金工程学科1996年获得原冶金工业部重点学科,目前为安徽省重中之重学科、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本学科从1985年开始与东北大学和北京科技大学合作招收培养硕士研究生,1990年获钢铁冶金硕士授予权,2003年获工程硕士授权资格,2005年获得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自1996起,挂靠北京科技大学、东北大学、上海大学等高校招收培养博士研究生,目前已毕业7名,现有3名博士研究生在我校从事学位论文工作。学科拥有一支高水平的教学科研团队,其中双聘院士1名,42名教师队伍中有教授24名,其中博士研究生导师4名,副教授11名,具有博士学位教师26名,占教师总数的62%。省部级学术和技术带头人或拔尖人才8名。历年来,在教学与科研方面获得各种荣誉称号的有11人,其中国家级荣誉称号2人,省级荣誉称号3人,获宝钢优秀教师奖4人,并有12名教师获国务院或省政府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2006年冶金工程学科的“台金资源与环境保护”科研团队获准安徽省“科技创新团队”。2002年获准成立安徽省台金工程与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2006年我校台金工程学科利用在资源利用研究领域的优势与与马鞍山矿山研究院(以下简称矿院)、马鞍山钢铁股份公司(以下简称马钢或马钢股份)、铜陵有色金属公司(以下简称铜陵有色)共同联合申报并获准建立“金属矿产资源高效循环利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2007年获准成立“安徽省冶金废弃物综合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近五年,承担包括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和面上项目、国家科技部国际合作重点项目、科技部重大基础研究项目(973预研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863项目、国际合作项目等26项,省级科研项目16项,还承担了马鞍山钢铁股份公司、宝山钢铁股份公司、铜陵有色集团公司等国家大型企业科研项目120余项。年均发表论文80多篇,获得国家和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6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9项等。申请专利20项,已授权发明专利6项。长期以来,围绕国家和行业的科技创新,积极开展科学研究,逐步形成了5个稳定的学科方向:(1)基于对于冶金资源体系,通过对人工矿物组织形成条件的调节与控制,实现有价元素定向富集研究的“台金资源高效、循环利用研究”方向;(2)以高品质无缺陷铸坯先进技术研究为先导的高效异型坯连铸技术开发、应用和质量控制技术研究的“高品质钢冶炼与凝固过程基础理论与应用技术研究”方向;(3)以氢强化还原、高效低CO2排放富氢纯氧的高炉炼铁新技术与新理论研究的“高炉炼铁新技术与新理论”方向;(4)以低耗、高效、高品质台金原燃料制备的新工艺与技术应用为主的“高炉原燃料质量控制与系统节能”方向;(5)以多元铁基熔体、锰基熔体、铬基熔体和台金熔渣热力学和动力学研究为主的“台金熔体与熔渣性质及组元定向控制的物理化学基础”方向等。本学科近五年的基本情况数据汇总见附表3-1。二)现有基础1、学科主要研究方向依据世界和我国钢铁产业的发展规划,我校冶金工程学科紧紧把握学科发展趋势与前沿,围绕冶金生产节能减排、环境保护、资源综合利用等重点领域,开展科学研究,形成了以下5个具有鲜明行业特色的稳定的研究方向:研究方向一:冶金二次资源大宗量、高效利用与可循环利用本学科方向主要研究冶金二次资源大宗量、高效利用、高附加值利用、有价或目标组分的绿色分离与循环利用中的关键性的、共性的基础与技术问题。该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经过近20年的发展,已在该领域形成了自己的研究特色、优势。其核心在于:对于冶金二次资源体系(主要是冶金固废),基于较为深入的相关基础研究,选择性地控制所设定的目标组分走向,使其由分散走向相对集中,将其“垃圾”特性转化为“资源”特性,进而实现对其大宗量、高效利用、全组分利用或循环利用。已形成三个特色与优势的研究子方向:(1)复合矿及冶金固废中低品位有价元素清洁分离与全组分利用新技术的开发与基础理论的研究;(2)冶金二次资源的高附加值精细化利用研究;(3)难处理冶金固废的分步分离、分步利用的基础与应用研究。在关于冶金渣中钒有效利用的基础研究方面,相关理论成果在自然科学重点基金中期验收中,被评为“优秀”,获得追加60万元研究经费,并获得科技部973计划支持。二次资源的高附加值取得了以系列发明专利,其中两项产品已成功转化,并获国家科技部中小企业创新基金资助。在难处理冶金固废的分离与应用方面,一些重要理论结果发表于包括ISIJ在内的国内外一些重要冶金期刊上,相关理论成果获得国家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研究方向二:高品质钢冶炼与凝固过程基础理论与应用技术研究本研究方向已连续进行了近30年的研究,承担了国家“八五”、“九五”攻关项目,“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以及863项目,研究成果分别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安徽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一种用于连铸机控制铸坯凝固结构的方法”获发明专利。近 5年来,本研究方向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研究论文70余篇,出版专著2部,多项研究成果被转让或采用,取得了明显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本方向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高品质无缺陷连铸及近终成型冶金技术的开发与应用;(2)冶金熔体非等温流动与传热的基础研究;(3)特种钢冶炼工艺开发及优化研究;(4)场效应下钢液夹杂物去除与凝固过程组织控制的基础与应用研究等。在高品质无缺陷连铸坯的研究中,针对我国引进的第一条异型坯连铸机生产线存在的不足之处,对引进设备和技术进行系统吸收和创新改造,大幅提高生产能力,异型坯连铸机生产实现了高效化,研究与应用水平整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高效异型坯连铸技术”获得安徽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热轧H型钢产品开发与应用技术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在高速车轮钢大型夹杂物的控制研究中,对大型夹杂物的形成机理,提出用夹杂非均质形核中心和凝固过程三次夹杂物理论,解释大型AI203夹杂物形成的机理,解决了车轮钢大型夹杂物的危害,为我国快速车轮的开发、火车的提速提供了基本保证。在冶金过程控制的数学建模研究方面,建立了炼钢过程和炉外精炼过程的数学模型,开发出转炉炼钢静态控制模型等冶金过程控制的软件和硬件,其成果在马钢、梅山钢铁公司等国内大型钢厂得到采用。在炼钢工艺方面主要开展铁水预处理同时脱磷脱硫、特种钢冶炼工艺开发与优化、钢水炉外精炼工艺优化研究,承担了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低碳低硅钢种生产工艺的优化研究”,冶炼目标可控制钢中硫含量在5ppm以下、增碳量1ppm、增硅量2ppm,开发出低成本、高等级和高品质的系列冷镦钢生产工艺。研究方向三:炼铁新工艺、新技术和新理论研究本学科方向多年来围绕着炼铁工艺过程,已经形成了3个有特色与优势的子方向:(1)以氢强化还原炼铁新工艺、新技术与理论研究;(2)高炉长寿技术及相关基础研究;(3)高炉喷吹含能固体废弃物应用技术与理论研究。在高炉冶炼新技术方面,本学科首先提出高炉富氢纯氧强化还原炼铁新工艺和实现系统能源优化的学术思想。率先开展了利用传统高炉工艺,混合喷吹富氢燃气、煤粉和纯氧鼓风高炉新工艺的理论研究。该工艺具有强化高炉内间接还原、大幅度降低焦比、提高冶炼效率以及有效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等优点。在非高炉炼铁新工艺研究领域,重点研究了铁矿粉流态化还原粘接失流的机理研究,提出了铁原子重新结晶粘接机理,解释了流态化还原失流现象,并为解决失流提供了理论基础。目前我校与中国钢研科技集团、上海宝钢股份公司合作,承担科技部“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基于氢冶金的熔融还原炼铁新工艺开发》,开展流态化还原过程气力输送特性和不同还原气配比对铁矿粉还原效果的影响研究。有助于充分利用细颗粒矿粉,减少烧结工艺,降低焦炭利用等作用。在高炉长寿方面坚持与企业结合展开了系列研究,不仅成功开发了高炉运行状态监测系统,并开发了高炉喷补技术和相应的喷补料,实现了高炉快速喷补修复。尤其在相关理论研究方面形成自己的特色和优势,还在国内拥有系列专利技术以及实施实例。该技术所涉及的不定型耐火材料,填补了我国在该项技术上的空白,并在宝钢等大型钢铁企业实施,成果于1998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进一步延伸的“高炉热喷补料的应用研究”获2006年冶金科技进步三等奖。利用高炉工艺处理社会固体废弃物的研究是本学科在国内开展较早的研究方向之一。通过高炉风口在正常的炼铁过程中喷吹废塑料、废轮胎,不仅可以将社会上难以处理的大量废塑料和废轮胎比较好地进行处理利用,还能为高炉提供一定的还原剂和热量,从而代替部分焦炭。研究方向四:高炉原燃料质量控制与系统节能本方向基于大高炉用原料要求和质量控制以及炼铁流程工艺系统节能降耗要求,已经形成3个具有特色与优势的子研究方向:(1)炼焦资源优化配置与冶金焦炭质量控制的相关基础研究;(2)低燃耗烧结与球团矿质量控制的技术与相关基础研究;(3)冶金焦炭制备工艺过程优化与系统节能。本研究从大高炉冶炼对焦炭质量的要求出发,剖析焦炭在高炉中的劣化原因,找出了焦炭热性质的主要控制因素,其理论与应用成果达到国际领先地位,1998年曾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基于焦炭光学显微结构图象分析,从煤岩配煤理论出发,预测和控制焦炭质量,2008年该项目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炼焦配煤专家系统,根据各企业的具体特点,增加了价格较低的弱粘煤和气煤用量,降低了炼焦成本,该技术2006年获得安徽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在烧结原燃料研究中,围绕高炉对精料技术的要求,结合铁矿粉造快工艺,系统地研究低了燃耗烧结与球团矿质量控制的技术与相关基础。针对铁矿石烧结过程控制复杂性问题,提出将其分解为烧结矿化学成分控制和烧结终点控制的方案;系统开发出低燃料比优质烧结矿烧结添加剂,应用于国内大型烧结生产。在炼焦过程节能方面,提出焦炉火用(有用功)分析理论,为系统节能提供了理论支撑,开发实施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焦炉加热优化串级控制系统,具有节能3%5%的明显效果,该成果2004年获得安徽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研究方向五:冶金熔体与熔渣性质及组元走向控制的物理化学基础本方向主要在金属熔体、熔渣和炉外处理方面,开展铁基熔体、锰铁熔体、铬铁熔体、炉外处理炉渣等方面的研究,对金属熔体组成与热力学性质、铁水预处理脱硫脱磷、锰铁和铬铁熔体的氧化脱磷、氧化脱磷过程的脱磷保锰和脱磷保铬、熔渣组成对铁水脱磷脱硫效果的影响、钢水脱铜、顶渣组成对炉外精炼钢水杂质和夹杂物含量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大量实验和理论研究。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3个子研究方向:(1)多元金属熔体的热力学性质;(2)低氟低钠渣系物理化学性质及其冶金过程行为的研究;(3)金属焰体中磷含量的控制。在对铁合金焰体中溶质性质的研究中,引入溶剂因子的溶质组元活度系数计算式,建立了相应体系的计算公式。基于冶金过程的绿色与环保理念,开展了新型低氟低钠冶金熔渣物理化学基础研究。综合系统研究使用替换物去取代含氟、钠的钙基、钡基冶金渣系中的钠化物和氟化物,研究不同钙基渣系、钡基渣系熔渣的硫容量、磷酸盐容量、氮容量、渣系的粘度和熔化温度的影响规律;以及它们对熔渣的脱氧、铁水三脱处理、防止钢液二次氧化、控制回磷、吸收钢液中的夹杂、改善铸坯表面质量的能力的影响及变化规律,为冶金生产积累一系列理论数据。在铁水预处理脱硫脱磷、锰铁和铬铁熔体的氧化脱磷和还原脱磷过程的脱磷保锰和脱磷保铬等方面进行了大量实验和理论研究。从控制体系氧势角度分析相关脱磷问题,对氧化脱磷传统认识进行了突破,在钢液中磷含量的控制规律等方面的研究走在全国前列,在国际上首次系统地研究了氧势和硅含量对铁合金脱磷影响的定量规律,为工业应用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2、学科队伍目前,冶金工程学科有一支水平较高的教学科研群体。42名在职教师中有教授24名、副教授11名、讲师7名,其中博士生导师4人,26名具有博士学位、15名具有硕士学位、5名正在攻读博士学位。本学科拥有中国工程院双聘院士1名,安徽省教学名师1名,安徽省学术带头人2名,安徽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2名,安徽省中青年骨干教师1名,安徽省拔尖人才2名,并有12名教师获国务院或省政府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学术队伍依据研究方向由5个研究团队组成,师资队伍的结构与梯队简况见表2-1和表2-2。表2-1 冶金学科师资队伍的结构职称数量年龄结构学历<40岁40-50岁50-60岁>60岁博士硕士教授24213451310副教授118300110讲师7700025合计421716452615表2-2 本学科各研究方向学术梯队情况研究方向学术带头人学术梯队博士教授副教授讲师博导学科方向一李辽沙董元篪、武杏荣64222学科方向二王建军王世俊、周俐54211学科方向三李家新顾明言、王平56210学科方向四水恒福郑明东、汪志全55221学科方向五王海川吴昭金、陈燕553103、2004年以来承担的主要科研项目及学术成果(1)科学研究项目近5年来,本学科承担和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863、973、科技部国际合作、科技部“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优秀青年科技基金等纵向项目42项,经费1171万元。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5项(含重点项目1项),国家科技部863、973,“十一五”重点支撑计划以及国际合作等项目5项,教育部重点科技基金项目1项;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重大科技支撑计划、省科技人才基金等项目11项。承担的大型钢铁企业产学研合作项目100余项,经费2822万元。项目总经费额达到3893万元,年均科研经费720余万元。目前在研的纵向项目24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973、科技部“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等国家级课题19项,承担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及科技攻关计划项目5项,合计经费733万元。来自马钢、南钢、宝钢等企业的在研横向科研项目48项,合计经费1156万元。(2) 科研获奖与成果近五年,共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成果奖15项。其中,本学科与马钢合作开展的“热轧H型钢产品开发与技术应用研究”获得2006年度冶金技术特等奖和2007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高效异型坯连铸技术的开发与应用”获得安徽省科技进步一等奖,“近终形异型连铸坯裂纹的形成及控制”、“马钢高炉高配比使用高铝矿”分别获得安徽省科技进步二等奖,“钢铁生产过程磷含量的控制”获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获准或申请的专利20项,其中发明专利19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已经授权发明专利6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一种水合二氧化硅的制备方法”和“烧结催化助燃剂”等专利已经转化为实际产品。各类成果鉴定7项,3项达到国际领先水平,4项达到国际先进水平。(3) 2004年以来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与专著在相应的应用基础研究中,五年内公开发表学术论文408篇,其中被SCI、El、ISTP等收录93篇。本学科在开展基础理论研究的同时,注重研究成果的应用和整理总结,共出版教材和专著9部,另外1部安徽省“十一五”规划教材《冶金物理化学》即将出版。这些教材和专著也有力地促进本方向的研究深化和本专业的人才培养。4、人才培养(1) 本科生培养基本情况冶金工程专业(前身为炼钢专业、炼铁专业、钢铁冶金专业)成立以来,共培养本科毕业生28届合计1866名,现有在校本科生575名。在华东地区各大钢铁企业冶金专业的工程技术骨干中,有40%以上是我校冶金工程专业毕业的,马钢则达到70%。在1866名毕业生中,超过15%的比例走上中高层以上管理岗位。他们正在为我国冶金工业的建设和发展贡献着自己的聪明才智。(2) 硕士研究生培养基本情况本学科1985年开始与北京科技大学、东北大学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1990年钢铁冶金获得硕士点授权,2003年冶金物理化学获得硕士点授权,同年获得冶金工程专业学位授权,2005年获得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冶金工程学科(含专业学位)累计培养硕士研究生211人。(3) 博士研究生联合培养基本情况多年来,本学科4位教师被外校聘为博士研究生导师,开始联合招收和培养博士研究生。1996年开始分别与北京科技大学、东北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2005年与瑞典皇家工学院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2007年与德国亚琛工业大学合作培养博士研究生。目前,通过联合培养已获博士学位7人,其中与北京科技大学联合培养5人(其中,2005年与瑞典皇家工学院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2007年与德国亚琛工业大学合作培养博士研究生。),与东北大学联合招收2人;在读博士研究生3人,联合招收博士研究生的论文和答辩工作均在我校内进行。5、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的支撑条件(1) 已有的产学研合作研究与人才培养基础平台本学科拥有的产学研平台:①金属矿产资源高效循环利用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1个;②冶金工程与资源综合利用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③冶金废弃物高效利用安徽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2) 已有的产学研合作与成果转化基地①与马鞍山钢铁股份公司联合共建的实验室成果转化基地 冶金二次资源综合利用技术研发基地;②与马鞍山华冶高科技工程公司进行成果转化方面的实质性合作,共同建成了成果转化基地一一安徽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