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下学期期末物理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1页
初二下学期期末物理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2页
初二下学期期末物理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3页
初二下学期期末物理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4页
初二下学期期末物理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页第=page22页,共=sectionpages22页初二下学期期末物理试卷(含答案解析)(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0分)在物理学史上,首先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科学家是()A.牛顿 B.托里拆利 C.阿基米德 D.伽利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要估测一些数据,下列估测符合实际的是()A.一个鸡蛋的重大约为5N

B.一个中学的质量大约为45kg

C.甘肃省定西市所在地的大气压强大约为104Pa

D.八年级下册物理课本面积约0.01m2如图所示,物块在光滑斜面上由静止开始下滑,依次经过a、b两个点,不计空气阻力,比较物块在a、b两点的能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块在a点动能大

B.物块在b点动能大

C.物块在b点重力势能大

D.物块在a、b两点的重力势能一样大

下列实例中,为了增大摩擦的是()A.在旅行箱下端装有底轮

B.在冰壶比赛中运动员用力刷冰面

C.汽车轮胎上制有较深的花纹

D.磁浮列车运行时使车身与轨道分离形成间隙下列情况中力对物体做功的是A.举重运动员把1000N的杠铃举高2m

B.举重运动员举起杠铃在空中停留了5s

C.重200N的小车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匀速运动

D.起重机吊着重物水平移动10m小雷在草莓采摘园里摘了一些草莓,装在袋子里用木棒挑着回家,如图所示,下面对里面包含的物理知识分析正确的是()A.图中所示的木棒是一个省力杠杆

B.图中手与木棒接触的位置为杠杆的支点

C.袋子的位置越靠近肩膀越省力

D.手的位置越远离肩膀越费力

下列事例违背科学原理的是()A.坐在汽车前排的人要系上安全带

B.烧水的水壶壶身和壶嘴一样高

C.被宇航员带入太空中的拉力器质量变小

D.密封瓶中的氧气用掉一部外后,剩余气体的密度变小第24届冬奥会将于2022年在北京张家口举办。如图所示,当运动员穿着滑雪板在水平雪地上进行滑行训练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穿滑雪板是为了减小对雪地的压力

B.匀速转弯时,运动员的运动状态不变

C.滑行到终点时运动员不能立即停下来是因为受到惯性力的作用

D.雪地对滑雪板的支持力和滑雪板对雪地的压力是相互作用力

如图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的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容器中装有不同种类的液体,将A、B两个完全相同的长方体物块分别放入甲、乙两个容器的液体中,静止时两个容器中的液面恰好相平。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受到的浮力

FA>FB

B.容器对桌面的压力

F甲<F乙

C.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

p甲>p乙

D.物体下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强

pA>pB如图所示为长江某水坝的示意图,水坝左侧水面高,B和C两点处于同一高度,A和C两点到各自液面的距离相等。水在A、B和C三点产生的压强分别为pA、pB和pC,则()A.pA<pB=pC

B.pA=pC>pB

C.pA>pB=pC

D.pA=pC<pB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6.0分)如图所示,在水平地面上,小明用20N的水平推力将重为100N的木箱匀速向右移动了5m。在此过程中,木箱受到的摩擦阻力为______N,推力所做的功为______J,重力对木箱做的功为______J。小明在学习“阿基米德原理”时,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由图可知物体A所受浮力为______N;由阿基米德原理可知,丙图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应为______N。

如图所示,是汽车进行风洞实验,将汽车固定在风洞中,用吹风机对汽车高速送风,汽车相对于风洞中的空气是______(选填“运动”或“静止”)的,此时汽车______气体对汽车的压强大。(选填“上方”或“下方”)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30.0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各种轿车已经走进我们的家庭,轿车的一些设计和使用过程中的出现许多现象与物理知识有关,请你用学过的物理知识解答下面的问题:

(1)如图甲是小丽家新买的轿车,总质量1.2×103kg,车轮与地面总接触面积8dm2,则轿车空载停放在水平地面时,车对地面的压强为______Pa;

(2)如图乙是同向行驶的两辆轿车发生“追尾”的情形,后车刹车后因为______仍撞到前车,前车尾部发生形变,说明力______。

(3)轿车采用四轮鼓式制动,有效地减少了制动距离.通过测量获得轿车以不同速度v行驶时对应的制动距离s(即从操纵制动刹车到车停下来的距离),数据如下表所示:请在图丙中描点作出s-v2图像,写出S和v的定量关系式:s=______。速度/m•s-123456制动距离/m0.51.132.003.134.50小明为了探究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他设计了如图甲、乙所示的实验.

(1)让质量相同的两个小球沿同一光滑圆形轨道分别从A处和B处开始向下运动,然后与放在水平面上的纸盒相碰,纸盒在水平面上移动一段距离后静止,如图甲所示.

(2)让不同质量的两个小球沿同一光滑斜面分别从A处开始向下运动,然后与放在水平面上的纸盒相碰,纸盒在水平面上移动一段距离后静止,如图乙所示.

上述甲、乙两组实验中:

①要探究动能与物体运动速度的关系应选用

图;

②乙图中让不同质量的两个小球从同一高度滚下的目的是

③甲、乙两组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④实验时是通过观察

来比较小球动能的大小,从而得出结论的.若水平面绝对光滑,该实验还能得出结论吗?

,理由是:

.“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实验数据如下表:实验次数物重G(N)物体上升高度h(m)拉力F(N)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s(m)机械效率η140.12.00.366.7%250.10.369.4%360.12.60.3(1)根据表格中数据画出滑轮组绕线方式。

(2)实验时,应沿竖直向上的方向______拉动弹簧测力计;第2次实验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所示为______N;

(3)如果用这个滑轮组提升7N的重物,则它的机械效率可能是______(选填序号)。

A.60%B.70%C.80%

(4)实验中换用更重的动滑轮机械效率会______。

如图所示,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实验中(每个钩码重0.5N,杠杆上每小格等距):

(1)当杠杆如图甲所示时,小宏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其目的是______。

(2)杠杆平衡后,小宏同学在图乙所示的A位置挂上2个钩码,可在B位置挂上重______N的钩码,才能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3)小宏取下B位置的钩码,改用弹簧测力计拉杠杆的C点,使杠杆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如图丙所示,当弹簧测力计由位置1转至位置2的过程中,杠杆始终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测力计示数将如何变化:______。

(4)接着小宏把支点选到B点,如图丁所示,在A点挂重0.5N的钩码,在C点挂重1.5N的钩码,杠杆也恰好水平静止,小宏觉得此时不满足杠杆平衡条件,小宏的问题在于______。如图所示,为小明设计的“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实验,A、B是两个体积相同的实心圆柱体,弹簧测力计示数已经标出。

(1)比较实验①②,可知A、B两个圆柱体的质量__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

(2)比较实验①③④,可知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排开液体的体积______(选填“有关”或“无关”)。

比较实验②⑥______(选填序号),可知物体所受浮力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比较实验①④⑤,可知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______(选填“有关”或“无关”)。

比较实验①②⑤⑥,可知物体所受浮力大小与物体的密度______(选填“有关”或“无关”)。

(3)分析图中数据,可知A物体浸没在水中时所受到的浮力为______N,A物体的密度是______kg/m3。四、计算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4.0分)容器的底面积为S容=100cm2,高12.5cm。向容器内倒入1000g的水,一个木块A(不吸水,如图乙)放入容器内漂浮,此时从容器中溢出400g的水,将一个重6.5N的物体B放在木块A上,木块A恰好没入水中,如图丙所示。(g取10N/kg,ρ水=1.0×103kg/m3)求:

(1)将木块A放入水中后,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增加了多少?

(2)木块A的密度是多少?

“雪龙”号极地考察破冰船是我国最大的极地考察船,某次破冰时,破冰船与冰面的接触面积是10m2,冰面受到压强为2×106Pa,则破冰船对冰面的压力是多大?“雪龙”号补给了100吨的物资后,船体进入水中深度为8m,则“雪龙”号排开海水的体积增加了多少?(ρ海水=1.0×103kg/m3,g=10N/kg)

一辆水陆两用车的质量为1t,其轮胎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为200cm2,当水陆两用车承载两人(平均每人质最为50kg)在水中以4m/s的速度匀速直线航行时,所受的阻力为500N.(g取10N/kg)

(1)两用车承载两人进入水中后浮在水面上,求它所受到的浮力是多大?

(2)此时,车在水中以4m/s的速度匀速直线行驶4km,则发动机的输出功率为多大?

(3)当空车静止在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强为多大?

五、综合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0.0分)(8分)为了控制疫情,全国很多地方使用无人机进行常态化安全巡查,如图所示,是正在巡查的无人机,无人机起飞前,放在地面上时要确保“四脚”着地,启动后,利用遥控器可控制它运动和工作。无人机的部分参数如表。(g取10N/kg)求:机身质量/kg26“四脚”着地的总面积/cm210最大上升速度/(m/s)1最大水平速度/(m/s)5(1)该无人机靠螺旋桨旋转向下吹风时从而产生升力,它利用了力的作用是______;无人机在空中竖直加速时受到的升力与重力______(选填“是”或“不是”)平衡力,此时的机械能______(选填“守恒”或“不守恒”)。

(2)升空的无人机停放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强是多少?

(3)无人机从地面飞到离地30m高处,再以最大水平速度匀速水平飞行20m,此过程中重力做的功是多少?注射疫苗新冠疫苗时,先用注射器吸取药液,此时是利用______把药吸取上来的;注射器的针头做的很尖,是为了增大使用时的______,以便容易刺入人体。

答案和解析1.【答案】A

【解析】解:A、根据物理学史的知识可知,牛顿在开普勒等人的基础上总结出万有引力定律。故A符合题意;

B、托里拆利做了著名的托里拆利实验,最早精确测出了大气压的数值。故B不符合题意;

C、阿基米德发现了著名的阿基米德原理和杠杆平衡条件。故C不符合题意;

D、伽利略最早提出了“物体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发明了天文望远镜,发现了摆的等时性原理。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根据对物理学家及其成就的了解作答。

本题考查物理学史,是常识性问题,对于物理学上重大发现、发明、著名理论要加强记忆,这也是考试内容之一。

2.【答案】B

【解析】解:A、一个鸡蛋的质量约50g,即0.05kg,故重力大约为:G=mg=0.05kg×10N/kg=0.5N,故A错误。

B、一个中学的质量大约为45kg,符合实际,故B正确。

C、甘肃省定西市所在地的大气压强大约为标准大气压,即105Pa,故C错误。

D、八年级下册物理课本面积约:S=0.26m×0.18m=0.0468m2,故D错误。

故选:B。

首先要对选项中涉及的几种物理量有个初步的了解,对于选项中的单位,可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换算或转换,排除与生活实际相差较远的选项,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

此题考查对生活中常见物理量的估测,结合对生活的了解和对物理单位的认识,找出符合实际的选项即可。

3.【答案】B

【解析】解:物块在光滑斜面上由静止开始下滑(不计空气阻力),在下滑过程中,高度减小,重力势能减小,速度增大,动能变大;

由于a点的位置要高于b点的位置,所以a处的重力势能大于b处的重力势能;物块在下滑过程中动能变大,所以物块在b点动能大,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1)动能大小的影响因素:质量、速度。质量越大,速度越大,动能越大。

(2)重力势能大小的影响因素:质量、被举得高度。质量越大,高度越高,重力势能越大。

掌握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的影响因素,属于基础知识。

4.【答案】C

【解析】解:A、在旅行箱下端装有底轮,用滚动摩擦代替滑动摩擦,属于减小摩擦;故A不合题意;

B、在冰壶比赛中运动员用力刷冰面,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减小摩擦力,故B不合题意;

C、汽车轮胎上制有较深的花纹,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故C符合题意;

D、磁浮列车运行时使车身与轨道间形成间隙,使接触面脱离,属于减小摩擦,故D不合题意。

故选:C。

(1)增大摩擦力的方法: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增大压力;在压力一定时,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2)减小摩擦力的方法: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减小压力;在压力一定时,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使接触面脱离;用滚动摩擦代替滑动摩擦。

本题考查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以及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摩擦力问题在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解答此题类问题时要利用控制变量法研究。

5.【答案】A

【解析】【分析】判断人是否做功的依据就是看在这个过程中,是否同时具备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①作用在物体上的力,②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了距离。

明确三种情况不做功:一是有力无距离(例如:推而未动),二是有距离无力(靠惯性运动),三是力的方向与运动方向垂直。【解答】A.举重运动员把1000N的杠铃举高2米,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了距离,所以做功,符合题意;

B.举重运动员举起杠铃在空中停留了5s,有力作用在物体上,但物体没有移动距离,所以不做功,不合题意;

C.重200N的小车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匀速运动,重力方向与物体运动方向垂直,所以不做功,不合题意;

D.起重机吊着重物水平移动10m,拉力方向向上,移动方向水平,二者相互垂直,所以不做功,不合题意。

故选A。

6.【答案】C

【解析】解:

A、图中所示的木棒在使用时,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一个费力杠杆,故A错误;

B、木棒能围绕肩膀转动,所以肩膀处为支点,故B错误;

C、袋子的位置越靠近肩膀时,阻力臂越小,在动力臂、阻力不变的情况下,阻力臂越小,越省力,故C正确;

D、手的位置越远离肩膀动力臂越大,在阻力和阻力臂不变的情况下,越省力,故D错误。

故选:C。

动力臂大于阻力时,为省力杠杆;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时,为费力杠杆;动力臂等于阻力臂时,为等臂杠杆;根据杠杆平衡条件,找出不变量,找出变化量,判断动力大小变化。

本题考查了杠杆的分类、杠杆平衡条件的应用,难度不大,要掌握。

7.【答案】C

【解析】解:

A、坐在汽车前排的人要系上安全带,防止汽车紧急刹车时由于惯性带来的伤害;故A符合科学原理;

B、水壶的壶身和壶嘴组成了连通器,则水壶壶身和壶嘴一样高,故B符合科学原理;

C、拉力器被宇航员带入太空后,只是改变了拉力器位置,质量不会改变,故C不符合科学原理;

D、密封瓶中的氧气用去一部分,密封瓶内氧气的质量m变小,而瓶内氧气能充满密封瓶内的空间,体积不变,由密度公式ρ=可知剩余氧气的密度变小,故D符合科学原理。

故选:C。

(1)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

(2)连通器里只有一种液体,在液体不流动的情况下,连通器各容器中液面的高度总是相平的;

(3)质量是指物体中所含物质的多少,它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它的大小不会随着位置、形状、状态及温度等的变化而改变;

(4)氧气瓶中的氧气用去一部分,氧气瓶内含有氧气的量变小、质量变小,而瓶内氧气的体积不变,再利用密度公式ρ=判断剩余氧气的密度变化。

本题考查知识点比较多,主要考查学生对所学物理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

8.【答案】D

【解析】解:A、滑雪板一般都做成较大的面积,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对雪地的压强,防止陷下去,不是减小压力,故A错误;

B、匀速转弯时,运动员的运动方向发生了改变,所以运动状态改变,故B错误;

C、滑行到终点时运动员不能立即停下来是因为运动员具有惯性,惯性不是力,故C错误;

D、雪地对滑雪板的支持力和滑雪板对雪地的压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是相互作用力,故D正确。

故选:D。

(1)减小压强的方法: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减小压力来减小压强;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

(2)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包括运动方向、运动速度的改变;

(3)惯性是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

(4)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必须同时符合四个条件,即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两个物体上、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从运动员滑雪的一个场景中,挖掘一些细节的具体的动作或设备的特点,将其与对应的物理知识联系起来,是解决此题的重点。

9.【答案】B

【解析】解:

A、根据图示可知,A、B漂浮,所以其所受的浮力与其自身的重力相等,故FA=FB,故A错误;

B、由图知B排开液体的体积小于A排开液体的体积,

FA浮=FB浮,

所以根据F浮=ρ液gV排知,甲中液体的密度小于乙中液体的密度,即ρ乙>ρ甲,

由图知,乙液体体积大,

根据G=mg、ρ=知,乙液体重力大,

A、B完全相同,则重力相同,

容器对桌面的压力等于容器的重力和容器内部物体重力之和;

故容器对桌面的压力F甲<F乙,故B正确;

C、ρ乙>ρ甲,静止时两个容器中的液面恰好相平,即h相等,

因此由p=ρgh可知,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

p甲<p乙,故C错误;

D、因为物体上、下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力差等于物体受到的浮力,

AB上表面受到的压力为零,

因此AB下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力等于浮力,且相等,

A、B完全相同,则底面积相同,

根据p=知,物体下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强相等,即pA>pB,故D错误。

故选:B。

(1)当物体漂浮时,其浮力等于自身的重力;

(2)容器对桌面的压力等于容器的重力和容器内部物体重力之和,根据图示并结合阿基米德原理得出两种液体的密度大小,然后利用重力和密度公式得出其重力大小;又知两物块的重力关系,据此判断;

(3)液体内部压强和液体的密度和液体的深度有关;

(4)物体上、下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力差等于物体受到的浮力,据此分析物块下表面所受压力大小,然后根据压强公式p=比较压强。

本题考查了液体压强和阿基米德原理的理解和应用,理清题意,分析清楚各种情况的状态是解决该题的关键,其难度较大。

10.【答案】D

【解析】解:由图知:A、B、C三点处的深度为hB>hA=hC,由于水的密度确定,由公式p=ρgh知:此三点的压强关系为:pB>pA=pC。

故选:D。

液体中某一点到自由液面的距离叫深度,水对容器底压强的大小关系,利用公式p=ρgh比较。

此题考查的是液体压强的比较,正确判断液体深度是解答液体压强问题的关键。

11.【答案】20;100;0

【解析】解:(1)因木箱匀速向右移动时处于平衡状态,受到的摩擦力和推力是一对平衡力,

所以,木箱受到的摩擦力f=F=20N;

(2)小明对木箱做功:W=Fs=20N×5m=100J。

(3)重力方向竖直向下,木箱沿水平方向移动,所以重力不做功,即重力做的功为0J。

故答案为:20;100;0。

(1)木箱匀速向右移动时处于平衡状态,受到的摩擦力和推力是一对平衡力,二力大小相等;

(2)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据此先判断是否做功,若做功,利用W=Fs计算。

本题考查了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以及力是否做功的判断以及功的计算,是一道基础题目。

12.【答案】1;1.5

【解析】解:

(1)由图甲可知物体A的重力GA=2N;

由图乙可知物体A所受拉力F=1N;

由称重法可知,图乙中物体A所受的浮力F浮=GA-F=2N-1N=1N;

(2)由阿基米德原理可知排开液体的重力G排=F浮=1N;

由于F丙-F丁=G排,所以,F丙=G排+F丁=1N+0.5N=1.5N。

故答案为:1;1.5。

(1)物体A浸没在水中时所受的浮力可通过图甲、乙利用称重法求出;

(2)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物体的受到的浮力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据此即可求出。

本题考查阿基米德原理,称重法是本实验中求浮力的基本方法,注意溢出液体重力的测量。

13.【答案】运动

下方

【解析】解:以风洞中的空气为参照物,汽车相对于风洞中的空气的位置发生了改变,所以汽车是运动的;

风高速吹来时,因车身的形状是“上凸下平”的,在相同时间内空气通过汽车上方的路程大,根据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可知,汽车上方的空气流速大、压强小,而汽车下方的空气流速小、压强大。

故答案为:运动;下方。

(1)研究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首先要选取一个物体作为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研究对象的运动情况是怎样的,就看它与参照物的相对位置是否变化。由此来突破此题。

(2)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流体在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流体在流速小的地方,压强大。

知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并熟知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是解答该题的关键。

14.【答案】1.5×105

惯性

能够改变物体的形状

【解析】解:(1)小轿车的总重力:

G=mg=1.2×103kg×10N/kg=1.2×104N,

小轿车对地面的压力:

F=G=1.2×104N,

小轿车的车轮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受力面积):

S=8dm2=8×10-2m2,

小轿车对地面的压强:

p===1.5×105Pa;

(2)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即一切物体都有惯性,后车刹车后由于惯性继续向前运动,所以撞到前车;前车尾部发生形变,说明力能够改变物体的形状。

(3)根据表中的数据,在坐标图中先描点(22-0.5)、(32-1.13)、(42-2.00)、(52-3.13)、(62-4.50),再连线,横坐标为速度的平方、纵坐标为距离。如图所示:

通过对表格中数据的分析可知,速度越大制动距离越大,即制动距离与速度有关,但不是正比例关系。可以想到可能与速度的平方成正比,通过计算:

,≈8s,,,,

由此可知,制动距离与速度的平方成正比,即s═;

故答案为:(1)1.5×105。

(2)惯性;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3);s═。

(1)知道小轿车的质量,利用重力的计算式G=mg可以计算其受到的重力,在空载时小轿车停放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力等于重力,知道受力面积,利用公式p═,求出小轿车对地面的压强。

(2)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即一切物体都有惯性;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也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3)根据表中数据,先描点,再连线,第n次实验,速度vn,制动距离mn,根据表中数据所反映的规律列出关系式,利用此规律计算即可。

本题考查了压力和压强的计算,关键是知道水平面上物体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计算过程要注意单位的换算,该题还涉及到惯性、力的作用效果等,熟练掌握相关的知识,应用它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15.【答案】①甲图.

②使小球到达斜面底端与纸盒相碰时速度相同.

③物体质量越大,速度越快,动能越大.

④纸盒被推动的距离的远近;不能;纸盒一直运动下去,不能根据纸盒移动的距离判断小球的动能大小.

【解析】试题分析:①和③实验过程要采用控制变量法,当研究动能大小与质量的关系时,要让小球沿斜面的同一高度下落,这样保证下落速度相同当.

研究动能大小与速度的关系时,应选择同一小球,这样可以保证小球的质量相同.

钢球把木块推出的距离长,说明的动能大,这是一种转换的方法.

②球起始点的高度,可以反映球的速度.高度相同是为了控制速度相同.

④球对纸盒做功,球把纸盒推出的距离长,说明对纸盒做的功越多,球的动能越大.这是一种转换的方法.牛顿第一定律:物体在不受力时,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和静止状态.

①为了探究动能与物体运动速度的关系,应该保证小球的质量相同,并且让小球的高度不同,其运动的速度不同,甲图满足这两个条件.

②起始点的高度在这题代表了速度的大小,让不同质量的两个小球从同一高度滚下的目的是:使小球到达斜面底端与纸盒相碰时速度相同.

③图甲中两个小球的质量相同,但小球撞击木块时的速度不同,高度越高的小球运动到底端时速度越大,把木块撞击的更远,因此说明其动能越大;

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物体质量相等时,运动速度越大,动能越大.

图乙中两个小球撞击木块时的速度相同,但它们的质量不同,并且质量越大的钢球把平面上的木块撞击的更远,说明钢球的动能越大;

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运动速度相等时,物体质量越大,动能越大.

甲、乙两组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物体质量越大,速度越快,动能越大.

④球对纸盒做功,球把纸盒推出的距离长,说明的动能大这是一种转换的方法;可由纸盒被推动的距离的远近,反应物体动能的大小.

若水平面绝对光滑,水平方向上,不受力,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小车和木块将匀速直线运动下去,无法通过纸盒移动的距离判断小球的动能大小.

故答案为:

①甲图.

②使小球到达斜面底端与纸盒相碰时速度相同.

③物体质量越大,速度越快,动能越大.

④纸盒被推动的距离的远近;不能;纸盒一直运动下去,不能根据纸盒移动的距离判断小球的动能大小.

16.【答案】匀速

2.4

C

变小

【解析】解:(1)由表格中第1次数据可知,绳子的段数n===3,n=3是奇数,从动滑轮的挂钩开始依次绕线,如下图所示:

(2)实验时,应沿竖直向上的方向匀速缓慢拉动弹簧测力计。

第2次实验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所示,测力计分度值为0.2N,示数为2.4N;

(3)第3次实验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

η==×100%=≈76.9%;

由表中数据知,提升物体的重力越大,机械效率越高,故如果用这个滑轮组提升7N的重物,则它的机械效率要大于76.9%.故可能是80%,选C。

(4)在不计绳重和摩擦时,η===,若换用更重的动滑轮机械效率会变小。

故答案为:(1)如上图;(2)匀速;2.4;(3)C;(4)变小。

(1)根据第1次物体上升的高度和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来判断绳子的段数n,根据“动奇定偶”可知从动滑轮的挂钩开始绕线。

(2)实验时,应沿竖直向上的方向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此时系统处于平衡状态,拉力大小等于测力计示数;根据测力计分度值读数。

(3)根据η==×100%求出第3次实验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由表中数据知,提升物体的重力越大,机械效率越高,据此回答。

(4)不计绳重和摩擦,提高动滑轮效率的方法:一是增大提升的物重,二是减小动滑轮重力。

本题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考查注意事项、测力计读数、机械效率计算和影响机械效率大小的因素。

17.【答案】左

便于测量力臂

1.5

先减小后增大

支点没有位于中间位置,杠杆的重心不在支点上,杠杆的重力对杠杆转动产生了影响

【解析】解:

(1)因为杠杆右端下倾,所以应将杠杆平衡螺母向左移动,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力的方向与杠杆垂直,力臂的长度可以直接从杠杆上读出来;

(2)设一个钩码的重为G,一格的长度为L,

根据F1×L1=F2×L2,

2G×3L=nG×2L,解得,n=3,

即可以B位置挂上3个钩码,重3×0.5N=1.5N,使杠杆仍然在水平位置平衡。

(3)由图可知,OC为最长力臂,当弹簧测力计由位置1转至位置2的过程中,动力臂先变长后变短,而杠杆在水平位置始终保持平衡,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知,测力计示数先减小后增大;

(4)图丁中,支点没有位于中间位置,杠杆的重心不在支点上,杠杆的重力对杠杆转动产生了影响,导致不能满足杠杆平衡条件;

故答案为:(1)左;便于测量力臂;(2)1.5;(3)先减小后增大;(4)支点没有位于中间位置,杠杆的重心不在支点上,杠杆的重力对杠杆转动产生了影响。

(1)为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平衡螺母向上翘的一端移动;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力的方向与杠杆垂直,力臂的长度可以直接从杠杆上读出来;

(2)由杠杆平衡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判断出左边四个钩码挂2格处时,右边B位置应挂几个钩码。

(3)当拉力F向右倾斜时,分析出力臂的变化结合杠杆的平衡条件判断力的变化;

(4)图丁中,支点没有位于中间位置,杠杆的重力对杠杆转动产生了影响。

本题探究杠杆平衡条件,考查器材的调试、杠杆的平衡条件的运用,常见题目。

18.【答案】不同

有关

无关

无关

2

1.5×103

【解析】解:(1)比较实验①②可知,物体AB的重力不同,根据G=mg知A、B两个圆柱体的质量不同;

(2)比较实验①③④可知,液体的密度相同,排开液体的体积不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同,根据称量法F浮=G-F知物体受到的浮力不同,可以得出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

要探究物体所受浮力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有关,需要控制液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改变液体的密度,图②⑥⑦符合题意;

比较实验①④⑤可知,液体的密度相同,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深度不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相同同,根据称量法F浮=G-F知物体受到的浮力相同同,可以得出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无关;

由①②知,物体的体积相同,重力不同,根据公式ρ==知,密度不同;

比较实验①⑤可知物体A的浮力为F浮=GA-F5=3.0N-1.0N=2.0N

由②⑥可知物体B的浮力为F浮′=GB-F6=4.0N-2.0N=2.0N,

由实验知物体的密度不同,浮力却相同,所以可以得出物体所受浮力大小与物体的密度无关;

(3)由(2)知物体A的浮力为F浮=2.0N,

根据浮力公式:F浮=ρgV排得,

物体的体积:

VA=V排===2×10-4m3;

物体A的质量为:mA===0.3kg,

物体A的密度为:

ρA===1.5×103kg/m3。

故答案为:(1)不同;(2)有关;⑦;无关;无关;(3)2;1.5×103。

(1)根据G=mg分析解答;

(2)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是液体的密度和排开液体的体积,根据实验控制的变量与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然后分析答题;

(3)根据称量法算出水中的浮力;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算出排开水的体积,由G=mg算出物体的质量,由密度公式算出物体A的密度。

本题考查了弹簧测力计读数、实验现象分析、求盐水的密度,应用控制变量法分析图示实验、应用浮力公式即可正确解题。

19.【答案】解:(1)根据密度公式可得容器内水的体积:

V水===1000cm3,

容器内倒入1000g的水后水的深度:

h水===10cm,

将一个木块A(不吸水,如图乙)放入容器内漂浮,此时从容器中溢出400g的水,

所以此时水的深度:

h水′=h容=12.5cm,

所以,将木块A放入水中后,水的深度变化量:

△h=h水′-h水=12.5cm-10cm=2.5cm=0.025m,

则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增加量:

△p=ρ水g△h=1×103kg/m3×10N/kg×0.025m=250Pa;

(2)放入木块A后,木块排开剩余在容器内的水的体积:

V排剩=S容△h=100cm2×2.5cm=250cm3,

木块排开剩余在容器内的水的质量:

m排剩=ρ水V排剩=1g/cm3×250cm3=250g,

所以,木块排开水的总质量:

m排=m排剩+m溢=250g+400g=650g,

木块A在容器内漂浮,则木块的重力:

GA=F浮=G排=m排g=0.65kg×10N/kg=6.5N,

木块的质量:

mA===0.65kg,

将一个重6.5N的物体B放在木块A上,如图丙所示,A和B整体漂浮,

则此时木块A受到的浮力:F浮′=GA+GB=6.5N+6.5N=13N,

因为F浮=ρgV排,

所以,此时木块A排开水的体积:

V排′===1.3×10-3m3,

木块A恰好没入水中,则VA=V排′=1.3×10-3m3,

所以木块A的密度:

ρA===0.5×103kg/m3。

答:(1)将木块A放入水中后,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增加了250Pa;

(2)木块A的密度是0.5×103kg/m3。

【解析】(1)利用密度公式求出1000g水的体积,利用体积公式求出水的深度,然后求出将木块A放入水中后,水的深度变化量,再利用液体压强公式计算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增加量;

(2)物体漂浮,浮力等于重力,利用阿基米德原理求出木块受到的浮力,进而可求木块的质量;利用物体漂浮条件求出A和B受到的浮力,然后利用F浮=ρgV排求出排开水的体积,即A的体积,最后利用密度公式计算木块A的密度。

此题考查液体压强和密度的计算,同时考查阿基米德原理和物体浮沉条件的应用,是一道综合性很强的题目,步骤繁琐,计算量大,需要认真解答。关键是利用好物体漂浮条件,并注意题目中的隐藏条件:木块A恰好没入水中,此时木块A的体积等于其排开水的体积。

20.【答案】解:(1)破冰船与冰面的接触面积是10m2,冰面受到压强为2×106Pa,根据p=可知破冰船对冰面的压力F=pS=2×106Pa×10m2=2×107N;

(2)因为船始终漂浮,所以F浮=G物,

则增大的浮力:△F浮=△G物=100×103kg×10N/kg=1×106N,

由F浮=ρgV排可得,排开海水的体积增加量:

△V排===100m3。

答:破冰船对冰面的压力是2×107N;“雪龙”号排开海水的体积增加了100m3。

【解析】(1)破冰船与冰面的接触面积是10m2,冰面受到压强为2×106Pa,根据p=可知破冰船对冰面的压力;

(2)因为船始终漂浮,根据△F浮=△G物=△mg得出增大的浮力,由F浮=ρgV排可得,排开海水的体积增加量。

本题考查压强、浮力的有关计算,属于对基础知识的考查,有一定综合性。

21.【答案】解:

(1)两用车承载两人进入水中后浮在水面上时,受到的浮力和总重力相等,

则它所受到的浮力:

F浮=G总=(m车+m人)g=(1000kg+2×50kg)×10N/kg=1.1×104N;

(2)当水陆两用车承载两人在水中以4m/s的速度匀速直线航行时处于平衡状态,受到的牵引力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