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解读
《GB/T 16840.1-2008 电气火灾痕迹物证技术鉴定方法 第1部分:宏观法》与《GB 16840.1-1997 电气火灾原因技术鉴定方法 第1部分:宏观法》相比,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变化:
-
标准性质调整:最显著的变化是从强制性国家标准(GB)转变为推荐性国家标准(GB/T),意味着从必须执行变为推荐执行,给予实际应用更多的灵活性。
-
技术内容更新:2008版标准在原有基础上,对电气火灾痕迹物证的识别、分类和鉴定方法进行了细化和补充,引入了更先进的技术和更科学的方法论,以适应电气设备和技术发展的新情况,提高了鉴定的准确性和实用性。
-
术语和定义:更新并扩充了相关术语和定义,使得专业术语更加规范、明确,便于行业内的统一理解和应用。
-
鉴定程序和方法优化:详细规定了鉴定程序,包括现场勘查、物证收集、实验室分析等步骤的具体要求和操作流程,增强了可操作性。同时,对宏观痕迹的观察、记录和分析方法进行了改进,增加了对新型电气故障特征的描述。
-
证据评估与报告:强化了证据评估的标准和要求,明确了鉴定报告应包含的内容和格式,确保鉴定结果的客观性、准确性和法律效力。
-
质量控制:新增或加强了质量控制条款,强调了鉴定过程中的质量管理和控制措施,以保证鉴定工作的可靠性和一致性。
-
参考文献更新:引用了更多最新研究成果和国际标准,反映了电气火灾鉴定领域的新进展,提升了标准的先进性和国际化水平。
如需获取更多详尽信息,请直接参考下方经官方授权发布的权威标准文档。
....
查看全部
- 现行
- 正在执行有效
- 2008-07-02 颁布
- 2009-05-01 实施
![GB/T 16840.1-2008电气火灾痕迹物证技术鉴定方法第1部分:宏观法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20671eb5b42338e8397ddf7ebae52d9/020671eb5b42338e8397ddf7ebae52d91.gif)
![GB/T 16840.1-2008电气火灾痕迹物证技术鉴定方法第1部分:宏观法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20671eb5b42338e8397ddf7ebae52d9/020671eb5b42338e8397ddf7ebae52d92.gif)
![GB/T 16840.1-2008电气火灾痕迹物证技术鉴定方法第1部分:宏观法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20671eb5b42338e8397ddf7ebae52d9/020671eb5b42338e8397ddf7ebae52d93.gif)
文档简介
犐犆犛13.220
犆8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犌犅/犜16840.1—2008
代替GB16840.1—1997
电气火灾痕迹物证技术鉴定方法
第1部分:宏观法
犜犲犮犺狀犻犮犪犾犱犲狋犲狉犿犻狀犪狋犻狅狀犿犲狋犺狅犱犳狅狉犲犾犲犮狋狉犻犮犪犾犳犻狉犲犲狏犻犱犲狀犮犲—
犘犪狉狋1:犕犪犮狉狅狊犮狅狆犻犮犿犲狋犺狅犱
20080702发布200905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书
犌犅/犜16840.1—2008
前言
GB/T16840《电气火灾痕迹物证技术鉴定方法》由以下部分组成:
———第1部分:宏观法;
———第2部分:剩磁法;
———第3部分:俄歇分析法;
———第4部分:金相分析法;
……。
本部分为GB/T16840的第1部分。
本部分代替GB16840.1—1997《电气火灾原因技术鉴定方法第1部分:宏观法》。
本部分与GB16840.1—1997的主要差异如下:
———标准由强制性标准改为推荐性标准;
———标准名称由“电气火灾原因技术鉴定方法第1部分:宏观法”改为“电气火灾痕迹物证技术鉴
定方法第1部分:宏观法”;
———第1章范围,调整了原标准的适用范围;
———第2章术语和定义,在保留和完善原标准的基础上,增设了2.7条样品,更改了2.4条一次短
路熔痕、2.5条二次短路熔痕的有关内容;
———第3章原理,在保留原标准内容的基础上,对部分词句进行了编辑调整;
———第4章设备,调整了章名,并对内容进行了修改;
———本部分将原标准的第5章方法步骤,分解为本部分的第5章试样和第6章方法步骤;
———本部分的第5章试样,主要从试样提取和试样的截取等方面做出了规定;
———本部分第6章方法步骤,主要从试样处理和观察试样等方面做出了规定;
———删除了原标准中第7章送检及鉴定时应履行的书面程序。
本部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消防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第六分技术委员会(SAC/TC113/SC6)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公安部沈阳消防研究所。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邸曼、高伟、赵长征、张明。
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16840.1—1997。
Ⅰ
书
犌犅/犜16840.1—2008
电气火灾痕迹物证技术鉴定方法
第1部分:宏观法
1范围
GB/T16840的本部分规定了电气火灾痕迹物证技术鉴定方法———宏观法的定义、原理、仪器、试
样、方法步骤和判据。
本部分适用于在火灾原因调查时,对火灾现场提取的铜、铝导线熔痕,根据外观特征或熔珠截面孔
洞内表面形态特征进行技术鉴定,鉴定其熔化性质。
2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部分。
2.1
熔痕犿犲犾狋犲犱犿犪狉犽
在外界火焰或短路电弧高温作用下,在金属表面,特别是铜、铝导线上形成的圆状、凹坑状、瘤状、尖
状及其他不规则的微熔或全熔痕迹。
2.2
熔珠犿犲犾狋犲犱犫犲犪犱
铜、铝导线受外界火焰或短路电弧的高温作用,在导线的端部、中部或迸溅后形成的圆珠状熔化
痕迹。
2.3
火烧熔痕犿犲犾狋犲犱犿犪狉犽犱狌犲狋狅犳犻狉犲犫狌狉狀犻狀犵
铜、铝导线在火灾中受火灾现场高温作用发生熔化,在导线上形成的熔化痕迹。
2.4
一次短路熔痕狆狉犻犿犪狉狔狊犺狅狉狋犮犻狉犮狌犻狋犲犱犿犲犾狋犲犱犿犪狉犽
在正常环境条件下,铜、铝导线因本身故障发生短路,在导线上形成的熔化痕迹。
2.5
二次短路熔痕狊犲犮狅狀犱狊犺狅狉狋犮犻狉犮狌犻狋犲犱犿犲犾狋犲犱犿犪狉犽
在火灾环境条件下,铜、铝导线产生故障而引发短路,在导线上形成的熔化痕迹。
2.6
短路熔珠内部孔洞犻狀狊犻犱犲犮犪狏犻狋狔犮犪狌狊犲犱犫狔狊犺狅狉狋犮犻狉犮狌犻狋犲犱犿犲犾狋犲犱犫犲犪犱
铜、铝导线因短路而形成熔珠时,在熔珠内部存有的孔洞。
2.7
样品狊犪犿狆犾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最新文档
- 小学四年级数学三位数乘两位数单元监控训练题
- 信息安全运维月报
- 志愿填报指南
- 英语全球通行
- 传媒融合电商
- 河南省郑州市惠济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
- 职中学生会申请书
- 银行评级申请书
- 二级建造师之二建建设工程法规及相关知识题库【全国】
- 初级银行管理-银行专业初级《银行管理》模拟试卷2
- 《燃放烟花的利与弊》课件
- 医院护理培训课件:《病区环境管理查房》
- 《小羊和蝴蝶》绘本故事
- 钢筋工理论考试题库及答案
- 大数据技术基础及应用教程(Linux+Hadoop+Spark) 习题答案
- 中国古代史年代尺
- 数字经济学导论-全套课件
- 医药代表经验分享
- 钉钉培训使用手册培训课件
- 高等数学(新标准教材)高职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法语专四四级词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