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雄女侠秋瑾_第1页
竞雄女侠秋瑾_第2页
竞雄女侠秋瑾_第3页
竞雄女侠秋瑾_第4页
竞雄女侠秋瑾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竞雄女侠秋瑾概述秋瑾(公元1875-1907)的爱国救民之心萌生于少女时代。被称为“鉴湖女侠”的她不但是一名伟大的女革命家,也是一名著名的演说家。除了从事大量的宣传组织工作之外,对中国妇女解放事业也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作为中国近代妇女运动的先驱,她提出了系统的妇女人权思想。秋瑾猛烈抨击了封建制度及压迫,提倡妇女享有人身自由权,主张男女地位平等、恋爱自由、婚姻自主、女子有受教育权和参加革命的权利。她还指出了妇女获得自身权利的途径:要勇于与封建纲常伦理礼教抗争;放弃依赖思想,掌握一技之长以求经济独立,要积极参加革命,去推翻封建专制统治。从婚姻革命到思想革命1903年的北京之行是秋瑾人生的分水岭。那一年,她的丈夫王廷钧带着秋瑾到北京赴任。他们的邻居是一位颇负文名且思想进步的女子吴芝瑛。秋瑾与吴芝瑛情投意合,义结金兰。通过吴芝瑛,秋瑾经常看到当时出版的一些新书、新报,接触到一些新思想。《辛丑条约》签订以后,神州大地危象丛生,秋瑾读了陈天华的《警世钟》和《猛回头》以后,深受感动,她称陈天华是自己的“启蒙开智”的人。她赋诗言志:“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以后,秋瑾就穿起男装,表示永不再穿清朝女服。男装成为秋瑾的标志性服装,她直到就义时仍身着玄色纱长衫。秋瑾的思想发生了飞跃,与整天沉缅于官场应酬和花天酒地中的丈夫,冲突越来越多。“知己不逢归俗子,终身长恨咽深闺。”这是秋瑾对自己婚姻的感叹。留学日本的动机1904年2月,秋瑾在吴芝瑛家中结识了一个日本女子服部繁子。从服部繁子那里,秋瑾了解到日本女子学校的种种优点,她决定去日本留学。当年5月,“悲中国教育之不兴,国权之不振”,秋瑾自筹旅费到日本留学。她说,她要学习救国家、救同胞尤其是两亿女同胞的本领。6月秋瑾便从塘沽登上日本人租借的德国客轮“独立号”,踏上赴日旅途。此时的日本正是明治维新以后,一切欣欣向荣,资本主义飞速发展,西方的民主、自由、人权思想广为传播。秋瑾首先进入日语讲习所补习日语,第二年转入东京青山实践女校的清国女子速成师范专修科。在学校,秋瑾顽强苦读,毅力惊人,别人都已熄灯就寝,她仍写作、阅读到深夜,每每写到沉痛处,捶胸痛哭,愤不欲生。现收入《秋瑾集》中的诗文,很多是这个时期写的。日本经历到日本不久,秋瑾穿和服,拿短刀,去照相馆郑重留影,以示与满清决裂。学习之余,秋瑾积极参加当地留学生组织的各种社团活动,广泛结交革命志士。她与陈撷芬发起的共爱会,提出了妇女解放的口号,是近代中国妇女最早成立的爱国团体。1905年8月,孙中山在日本成立同盟会。秋瑾所在的学校恰好与同盟会举行筹备会议的地方在同一条街上。秋瑾就在这时结识了孙中山。不久,经冯自由的介绍,秋瑾在黄兴寓所履行了加入同盟会的手续。她对孙中山的革命方略非常信服。此后,她的思想,受同盟会政治纲领的精神影响颇多。《白话》报及《中国女报》秋瑾身体力行,奔走呼号,为维护妇女的人权做了大量的工作。她在东京参与编辑《白话》,回国后又在上海创办了《中国女报》,发表了大量杂文和诗歌,以警醒女界。秋瑾热心教育事业,曾号召国内女子赴日留学,回国后先后在绍兴明道女校、吴兴县浔溪女校以及大通学堂任教,希望妇女学得一技之长,独立生活,许多女子深受教育,走上了革命道路。秋瑾积极参加辛亥革命,致力于推翻封建专制统治,为维护妇女的人权,献出了年青的生命。一.《白话》报秋瑾在东京留学时参与主办了以演说练习会的名义创办的一份期刊——《白话》,在报上撰写了《敬告中国二万万女同胞》以及《敬告我同胞》等杂文,唤醒同胞的国民意识,提倡男女平等、女子读书择业,抨击封建礼教,反对女子缠足,宣传反清革命,探索保障妇女人权、获得彻底解放的道路。二.《中国女报》秋瑾回国后,又在上海创办了《中国女报》,辟有《社说》、《译编》、《文苑》、《新闻》等栏目。该报以通俗易懂的文字鼓吹妇女解放,呼吁妇女走向社会。“以开通风气,提倡女学,联感情,结团体,并为他日创设中国妇人协会之基础为宗旨。”女报以女界为对象,考虑到女子文化水平不高,“内中文字都是文俗并用的,以便姐妹的浏览,却也就算为同胞的一片苦心了。”《中国女报》的办刊人员只有秋瑾、陈伯平、徐小淑,秋瑾集总务、印刷、发行、编辑、撰稿与一身。女报主要刊登关于妇女的文章,秋瑾在报上发表了《敬告姐妹们》,只出了中国妇女处于无权的低位,倡导男女平等,勉励女子自立。另外还发表了《勉女权歌》,勉励女子奋起抗争,争取自由,参加革命,获得解放。《中国女报》只出了两期,因秋瑾被捕而不幸夭折。勉女权歌(1907年)我辈爱自由,勉励自由一杯酒。男女平权天赋就,岂甘居牛后。愿奋然自拔,一洗从前羞耻垢。若安作同俦,恢复江山劳素手。旧习最堪羞,女子竟同牛马偶。曙光新放文明候,独立占头筹。愿奴隶根除,智识学问历练就。责任上肩头,国民女杰期无负。秋瑾,作为一名杰出的传播者被孙中山先生誉为“巾帼英雄”的秋瑾具有多方面罕见的才干,她显赫的革命业绩、悲壮的牺牲场面,都令我们对其满腔热情为宣传资产阶级革命奔走号呼的精神所感动。在一个历史事件中,作为事件领导者的人往往具有两个不可忽略的特点,一是能提出适应社会发展先进思想和主张,在时代大潮中起领导者和发起者的作用,二是能根据先进思想和主张,动员和组织大众与反动势力进行斗争。而秋瑾作为这样一个出色的革命领袖也不无原因。秋瑾杰出的宣传才干首先,秋瑾掌握了当时先进的理论武器——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她痛恨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对中国人民的奴役,强烈希望祖国富强人民幸福。第二,秋瑾具有广博的知识,广泛的兴趣,琴棋书画,文韬武略,路路精通,为宣传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第三,秋季积极投身到学校教育,具有成为出色教育家的能力,这是秋瑾宣传成功的关键。(演说练习会)第四,她具有突出的组织协调能力,体现在她接替徐锡麟任大通学堂督办和组织武装起义上。秋瑾宣传活动的特点一.声泪俱下、口若悬河的演说风格,带有强烈的爱国主义色彩,常使听者动容、热血沸腾二.创办革命报刊利用报刊作阵地,揭露清政府的腐败,宣传妇女解放,号召人民起来革命(两个报刊)三.积极从事学校教育,利用三尺讲坛,传播科学知识,宣传民主革命思想,唤起民众秋瑾诗词文风特色秋瑾为了宣传革命,打倒满清,写下了不少音调高亢,气魄宏伟,闪耀着爱国主义和革命思想的光辉诗文,在中国文学史上占着重要的地位。秋瑾的诗歌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其中洋溢着的那种豪放、刚健的气势,连须眉也为之折服。如《对酒》一诗:“不惜千金买宝刀,貂裘换酒也堪豪。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在这首只有四个句子的短诗中,她把李白“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的名句,赋予新的内容:千金买刀,仗以报国,杀身成仁的英雄形象跃然纸上。一、想象丰富形象生动诗人善于运用丰富的想象,抒发自己的豪情。如《秋风曲》:“秋风起兮百草黄,秋风之性劲且刚,能使群花皆缩首,助他秋菊傲秋霜。秋菊枝枝本黄种,重楼叠瓣风云涌。秋月如镜照江明,一派清波敢摇动?昨夜风风雨雨秋,秋霜秋露尽含愁。青青有叶畏摇落,胡乌悲鸣绕树头。自是秋来最萧瑟,汉塞唐关秋思发。塞外秋高马正肥,将军怒索黄金甲。金甲披来战胡狗,胡奴百万回头走。将军大笑呼汉儿,痛饮黄龙自由酒”。秋是历代文人抒写的一种传统题材。总是被染上萧瑟的气氛。然而秋瑾的感受与众不同,她一扫过去文人悲秋的情调,以此来抒发她壮情豪怀,寄托革命理想。诗人笔下的秋风“劲且刚”,秋月“照江明”,秋菊“傲秋霜”,显得生机勃勃,诗人由此展开想象的翅膀——将士们定会在“塞外秋高马正肥”的好季节,奋勇去“战胡狗”,为国雪耻,期待着与“将军大笑呼汉儿,痛饮黄龙自由酒”的欢乐场面。透过诗人的丰富想象,我们仿佛看到了将士们披甲戴盔,金枪铁马,英勇杀敌的激战场景,以及敌人弃甲丢盔、大败而逃的狼狈相。写得形象生动,栩栩如生。二、直抒胸臆崇尚自然《六六和乘补遗》记秋瑾弟秋宗章云:“姊天性伉爽,诗词多为兴到之作,别有意境,弗加雕琢,恍如天马行空,不受羁勒,非若寻常腐儒之沾沽于格律声调、拾古人唾余者可比。”这段话表明秋瑾的文风特色就是直抒胸臆,不假雕琢,崇尚自然,别具意境。如速的《日人石君井素和即用原韵》诗:“漫云女子不英雄,万里乘风独向东。诗思一帆海空阔,梦魂三岛月玲珑。铜驼已陷悲回首,汗马终渐未有功。如许伤心家国恨,那堪客里度春风”孚诗中表现出一个忧国忧民的女子,单身一人,万里东渡日本的英雄气概,以及她对祖国的深沉的关注。《毛诗序》说:“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秋瑾的诗正是心之“志”的真实表露。由于她有真情实感,故其直抒胸臆之作,能感人至深,即使现在读来,仍是虎虎而有生气。这种艺术特点,与她豪爽、坦诚的性格特点有关。惟其坦诚、豪爽,她一贯反对虚饰、雕琢,而崇尚自然、质朴。“国色由来夸素面,佳人原不藉浓妆”的诗句便透露出她喜爱素雅、质朴的本色。三、以物喻人移情于物王国维在《屈子文学之精神》中说:“诗歌之题目,皆以描写深邃之感情为主,其写景物也,亦必以自己深邃之感情为素也,而始得于特别之境遇中,用特别之眼观之。”他讲的是自然人格化的问题。把自然之物赋以人的感情,可给人以亲切之感。秋瑾的诗歌中,把大自然的一切,如花草树木,鸟兽虫鱼,都赋予人的感情:“一出江城百感生,论交谁可并汪伦?多情不若堤边柳,犹是依依远送人!”(《去常德舟中感赋》)。“莺愁蝶怨,空阶似觉闻长叹”。(《七娘子·褪红帘外东风晚》)“喜得蟾光,长天今夜清如水。许多心身,欲诉珠帘底”。(《南浦月·喜得蟾光》)诗人以物拟人,增强了诗歌的形象性及感情色彩。四、清丽流畅雄健奔放秋瑾诗歌的语言自然质朴,清新流畅。犹如“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已是秋来无限愁,那禁秋里送离舟?欲将满眼汪洋泪,并入湘江一处流”。(《秋日感别》)“柳阴深处带黄鹏,芳草婆婆绿满堤。笑指谁家楼阁好?珠帘斜卷海棠枝”。(《踏青纪事》)诗人以质朴而深情的语言抒发了自己的秋愁,尤其是送别亲人,更是愁绪万端,把它看作汪洋的湘江水,没日没夜,滔滔不断的流着。语言通俗,类似口语。在第二首诗中,秋瑾写于少女时代随父侍安长沙时,诗中描述她与女友踏青的情景及她们在欣赏楼台窗口海棠枝时互相戏笑的情态。欢畅明快,生机盎然。意境优美,语言清新流畅,朴素自然。秋瑾的诗歌语言还表现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