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解读

《GB/T 15805.2-2008 鱼类检疫方法 第2部分: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IHNV)》相比于其替代的部分《GB/T 15805.1-1995》,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更新和调整:

  1. 检测技术的更新:新标准引入了更先进的检测技术,如实时荧光PCR等分子生物学方法,以提高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性,相比旧标准中可能使用的较为传统的方法,能更快更准确地识别IHNV。

  2. 诊断标准的明确:对IHNV的诊断标准进行了详细规定,包括病毒的分离培养条件、病原鉴定的详细步骤以及PCR检测的具体操作流程和判读标准,这为实验室诊断提供了更为精确的操作指南。

  3. 采样策略的优化:新标准对样品的采集部位、数量以及保存运输条件给出了更具体的指导,有助于减少因采样不当导致的假阴性或假阳性结果,确保检测结果的可靠性。

  4. 生物安全要求的加强:强调了在进行IHNV检测过程中,实验室生物安全的重要性,明确了操作人员应遵循的防护措施及实验室的生物安全等级要求,以防止病毒扩散和人员感染。

  5. 质量控制体系的完善:建立了更加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包括内部质控、外部质控以及定期的能力验证,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6. 信息更新与国际接轨:参考了国际上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标准,使得我国鱼类检疫方法与国际标准保持一致,有利于国际贸易中的疫病防控和交流。

  7. 适用范围的调整:虽然未直接说明,但作为针对特定病毒(IHNV)的专项标准,实际上是对原有标准内容的细分和深化,专注于一种重要鱼类病原体的检疫,而非笼统涵盖多种疾病。

这些变化旨在适应鱼类养殖业发展需求,提升检疫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加强对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的监控与防控能力。


如需获取更多详尽信息,请直接参考下方经官方授权发布的权威标准文档。

....

查看全部

  • 被代替
  • 已被新标准代替,建议下载现行标准GB/T 15805.2-2017
  • 2008-07-31 颁布
  • 2008-11-01 实施
©正版授权
GB/T 15805.2-2008鱼类检疫方法第2部分: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IHNV)_第1页
GB/T 15805.2-2008鱼类检疫方法第2部分: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IHNV)_第2页
GB/T 15805.2-2008鱼类检疫方法第2部分: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IHNV)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9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免费下载试读页

文档简介

犐犆犛65.020.30

犅4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犌犅/犜15805.2—2008

部分代替GB/T15805.1—1995

鱼类检疫方法

第2部分: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

(犐犎犖犞)

犙狌犪狉犪狀狋犻狀犲犿犲狋犺狅犱狊狅犳犳犻狊犺—

犘犪狉狋2:犐狀犳犲犮狋犻狅狌狊犺犪犲犿犪狋狅狆狅犻犲狋犻犮狀犲犮狉狅狊犻狊狏犻狉狌狊(犐犎犖犞)

20080731发布20081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犌犅/犜15805.2—2008

前言

GB/T15805《鱼类检疫方法》分为下列部分:

———第1部分:传染性胰脏坏死病毒(IPNV);

———第2部分: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IHNV);

———第3部分:病毒性出血性败血症病毒(VHSV);

———第4部分:斑点叉尾病毒(CCV);

———第5部分:鲤春病毒血症病毒(SVCV);

———第6部分:杀鲑气单胞菌;

———第7部分:脑粘体虫;

……

本部分为GB/T15805的第2部分。

本部分代替GB/T15805.1—1995《淡水鱼类检疫方法第一部分》中的第4章。

本部分与GB/T15805.1—1995的第4章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增加了用PCR方法鉴定IHNV;

———增加了资料性附录“IHN病毒N基因的全序列(1176bp)”;

———结构格式按GB/T1.1—2000的规定,作为部分编写。

本部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附录B为资料性附录。

本部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水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农业部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中华人民共和国深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孙喜模、江育林、陈爱平、陈辉、朱泽闻。

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15805.1—1995。

犌犅/犜15805.2—2008

鱼类检疫方法

第2部分: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

(犐犎犖犞)

1范围

GB/T15805的本部分规定了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

(IHNV)的方法。

本部分适用于IHNV的分离与鉴定,IHN的流行病学调查、诊断、疫情监测,以及口岸出入境、国内

跨区域移动的检疫。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GB/T15805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

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GB/T6682—1992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neqISO3696:1987)

GB/T18088—2000出入境动物检疫采样

3试剂和材料

3.1IHNV参考毒株:由农业部指定的动物病原微生物菌(毒)种保藏机构提供。

3.2水:GB/T6682—1992,一级,并要用焦碳酸二乙酯(DEPC)处理,除去DNA和RNA酶。

3.3Taq酶:-20℃保存,不要反复冻融或温度剧烈变化。

3.4逆转录酶AMV:-20℃保存,不要反复冻融或温度剧烈变化。

3.5RNA酶抑制剂(Ranase):-20℃保存,不要反复冻融或温度剧烈变化。

3.6dNTP(含dCTP、dGTP、dATP、dTTP各10mmoL/L)。

3.7引物:所选取的基因为IHNV的N基因中的片段,两对引物,浓度为40μmoL/L,F1和R1扩增

该基因中的786bp片断,而F2和R2则从786bp片断中再扩增323bp片断。

上游引物F1:5′TCAAGGGGGGAGTCCTCGA3′;

下游引物R1:5′CACCGTACTTTGCTGCTAC3′;

上游引物F2:5′TTCGCAGATCCCAACAACAA3′;

下游引物R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