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级经济师考试重点复习资料基础知识中级经济师考试重点复习资料基础知识35/35中级经济师考试重点复习资料基础知识第一章市场需求,供应及均衡价格需求:在确定时间内和确定价格条件下,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或服务情愿而且能够购买的数量。需求构成要素:一是消费者情愿购买,即有购买的欲望;二是消费者能够购买,即有支付实力。市场需求:在确定时间内,确定价格条件下和确定的市场上全部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或服务情愿而且能够购买的数量,市场需求是消费者需求的总和。影响需求的主要因素:1消费者偏好,2消费者个人收入,3产品价格,4替代品价格,5互补品价格,6预期,7其他因素。在一般状况下,需求及价格的变动成反方向变化。供应:某一时间内和确定的价格水平下,生产者情愿并可能为市场供应商品或服务的数量。市场供应是全部生产者供应总和。影响供应的因素:1产品价格,2生产成本,3生产技术,4预期,5相关产品价格,6其他因素。供应曲线:市场上商品或服务的供应量和市场价格呈正向关系变化。在我国,最高限价属于政府对市场价格的干预措施。在我国,爱护价属于政府对市场价格的干预措施。由于爱护价格高于均衡价格,因此会刺激生产,限制消费,导致市场过剩。爱护价格只宜在少数产品上实行。需求价格弹性系数=需求量的相对变动/价格的相对变动,价格和需求量呈相反方向变化的,价格下跌,需求量增加;需求价格弹性系数总是负数。需求价格弹性基本类型:1需求弹性系数大于1,需求富有弹性或高弹性,2需求弹性系数等于1,叫需求单一弹性,需求弹性系数小于1,叫需求缺乏弹性或低弹性。影响需求价格弹性因素:1替代品数量和相近程度,2商品的重要性,3商品用途的多少,4时间及需求价格弹性的大小至关重要。需求收入弹性:需求量的变动引起这一变动的消费者收入变动之比,用以徇需求变动对消费者收入变动的反应程度。一般商品而言,收入弹性的大小,可作为划分“高档品”和“必需品”的标准。凡是收入弹性大于1的商品,都可以称为“高档品”,小于1的则称为“必需品”,收入弹性为负值的商品称为低档物品。供应价格弹性系数=供应量的相对变动÷价格的相对变动。由于供应规律的作用,价格的变化和供应变化总是同方向的。影响供应价格弹性因素:1时间是确定供应弹性的首要因素,2资金有机构成不同影响供应弹性的大小,3供应弹性还受到生产周期和自然条件的影响,4投入品替代性大小和相像程度对供应弹性的影响也很大。第二章消费者行为理论效用:商品或服务满意人们某种欲望的实力,或是消费者在消费商品时所感受到的满意程度。效用是人们的一种心理感觉,是消费者对商品或服务满意自己的欲望的实力的主观心理评价,因此效用没有客观标准。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是分析消费者行为的不同方法,基数效用理论是运用边际效用论分析的,而序数效用理论是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约束线来分析的。二者得出的分析结论基本是相同的。效用可分为总效用和边际效用。一般来说,总效用取决于消费数量的多少,在确定范围内,消费量越大,则总效用就越大。边际效用就是总效用函数的斜率。在确定时间内,随着消费某种商品数量的不断增加,消费者从中得到的总效用是在增加的,但以递减的速度增加的,即边际效用是递减的。无差异曲线:描述消费者的偏好。消费者偏好的基本假定:1完备性,2可传递性,3消费者总是偏好于多而不是少。无差异曲线:表示能够给消费者带来相同满意程度的两种商品的全部组合的曲线,在这条曲线上的全部各点的两种商品的组合带给消费者的满意程度是完全相同的,消费者对这条曲线上各个点的偏好程度是无差异的。无差异曲线特征:1离原点越远的无差异曲线,消费者的偏好程度越高。2随意两条无差异曲线都不能相交。3无差异曲线从左向右倾斜,凸向原点。无差异曲线某一点的边际替代率就是无差异曲线上该点的切线斜率的确定值,无差异曲线是凸向原点的。确定预算线变动因素:商品的价格,消费者收入。收入改变,会使预算线出现平行移动,收入增加使预算线向右平移,收入削减使预算线向左平移。预算线的斜率取决于商品的价格。一个消费者关于两种商品的预算线只能有一条,但该消费者关于两种商品的无差异曲线由于偏好的不同却有多数条。商品价格的变化会产品两种效应,即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对于正常物品而言,替代效应及价格成反方向变动,收入效应也及价格成反方向变动,从而总效应必定及价格成反方向变动。生产及成本理论企业包括个人企业,合伙制企业和公司制企业。合伙制企业特点:1合伙人是财产全部者,共同拥有资源运用权和生产决策权,2合伙人共同对其他要素全部者进行监督和管理,3合伙人共同担当债务,共同享有企业剩余索取权。公司制企业包括:有限责任公司,股份。公司制企业特点:1公司为股东全部,2公司股东担当有限责任,3全部权及经营权相分别,4可通过发行股票和债券的形式筹集资金。企业存在的根本缘由:交易成本的节约。交易费用包括:1交易费用是产生于签定契约交易双方面临的偶然因素所可能带来的损失,2交易费用是签订契约及监督和执行契约所花费的成本。导致市场机制和企业的交易费用不同的主要因素在于信息的不完全性。有形物质产出包括:食品,机器设备,日常用品等。无形服务产出包括:医疗,信息服务,金融,旅游服务等。产出是企业获得销售收入的基础。生产要素一般被划为四种类型:劳动,资本,土地和企业才能。投入一般可分为:可变投入,不变投入。当各种投入要素都可变时,一般是探讨企业的长期行为,当某种或几种要素不可变时,一般是探讨企业的短期行为。生产函数表示生产过程中生产要素投入量及产品的产出量之间的关系。边际产量:指在其他投入保持不变的条件下,由于新增一单位的投入而多生产出来的产量或产出。规模酬劳:也称规模收益,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状况下,企业内部各种生产要素依据相同比例变化时所带来的产量的变化。规模酬劳分类:1规模酬劳不变,2规模酬劳递增,3规模酬劳递减。隐成本是企业自己拥有并运用的资源成本,它事实上也是一种机会成本。短期成本函数和长期成本函数的区分:是否含有固定成本。总成本分:固定成本,可变成本。固定成本:指在短期内不随产量增减而变动的成本,主要包括厂房和设备折旧,以及管理人员工资费用等。可变成本:随着产量变动而变动的成本,主要包括原材料,燃料和动力以及生产工人的工资费用等。平均成本分:平均固定成本,平均可变成本。总固定成本曲线是平行于横轴的一条直线。平均固定成本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平均可变成本曲线是一种U形曲线。市场结构理论市场结构:指某种产品或服务的竞争状况和竞争程度。市场类型划分标准:市场的竞争程度或垄断程度。竞争程度高,则垄断程度就低,而竞争程度低,则垄断程度就高。划分行业市场结构:1本行业内部生产者数目或企业数目,2本行业内各企业生产者的产品的差别程度(主要区分),3进入障碍的大小。市场类型分为:完全竞争市场,垄断竞争市场,寡头市场,垄断市场。完全竞争市场:1市场上有很多生产者及消费者,2企业生产的产品是同质的,即不存在产品差别,3资源可自由流淌,企业可自由进入或退出市场,4买卖双方对市场信息都有充分的了解(小麦,玉米)。完全垄断市场包括:1政府垄断,2对某些特殊原材料的单独限制而形成的对这些资源和产品的完全垄断,3专利权形成的完全垄断,4自然垄断。完全垄断特征:1只有一个生产者,因而他是价格的确定者,而不是价格接受者,2没有合适替代品的独特性产品,3其他企业进入这一市场特别困难(公用事业,电力,)。垄断竞争市场特征:1具有很多生产者和消费者,2产品具有差别性,3进入或退出市场比较简单,不存在什么进入障碍。寡头垄断市场特征:1在一个行业中只有很少几个企业进行生产,2所生产的产品有确定的差别或完全无差别,3它们对价格有较大程度的限制,4进入这一行业比较困难(汽车业,钢铁)。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时,企业的利润最大。企业的边际成本曲线是其供应曲线。完全垄断企业的需求曲线就是行业的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斜率为负。在完全垄断市场上,企业的平均收益仍旧等于单位产品的价格,但完全垄断企业的边际收益不等于其平均收益或价格,而是小于平均收益。完全垄断企业进行产量和价格决策的基本原则也是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价格卑视:也叫差别定价,指企业为了获得更大的利润,对同一产品规定的不同价格,分三级:一级价格卑视,二级价格卑视,三级价格卑视。实行价格卑视的基本条件:1必需有可能依据不同需求价格弹性划分出两组或以上不同购买者,2市场必需是能够有效地隔离开的,同一产品不能在不同市场之间流淌。企业实行价格卑视的基本原则:不同市场上的边际收益相等并且等于边际成本,垄断企业可对需求价格弹性较小的市场规定较高的价格,实行“少销厚利”;而对需价格弹性较大市场规定较低价格,实行“薄利多销”。市场失灵和政府干预市场失灵:由于市场机制不能充分发挥作用而导致的资源配置缺乏效率或资源配置失当的状况。市场失灵的缘由:垄断,外部性,公共物品,信息不对称等。外部性分:外部经济,外部不经济。依据经济活动主体是生活者还是消费者,外部性分:生产的外部性,消费的外部性。私人物品具有特征:1竞争性,2排他性。公共物品特点:1非竞争性,2非排他性。公共物品分类:纯公共物品,准公共物品。纯公共物品是具有完全的非竞争性和完全的非排他性物品。一般认为,国防,治安等都是最典型的纯粹公共物品。纯公共物品一般通过纳税间接购买而被动消费,消费时无法分割,只能由政府供应。准公共物品:具有有限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物品。典型的是教化,医疗卫生,收费马路。公共物品的市场需求曲线是全部消费者需求曲线沿纵向相加得到的。政府对市场的干预:1为了限制和消退垄断,促进竞争,政府可通过法律手段限制垄断和反对不正值竞争。2消退外部性的传统方法包括,运用税收和补贴手段,将相关企业合并从而使外部性内部化的手段。消退外部性另一个重要方法就是明晰产权。3为了供应适当水平公共物品,政府担当了主要供应者的职责。4为解决信息不对称所造成的市场失灵,政府对很多商品的说明,质量标准和广告都作出了详细的法律规定。国民收入核算和简单的宏观经济模型国内生产总值三种形态:价值形态,收入形态,产品形态。在实际核算中,国内生产总值计算方法:生产法,收入法,支出法。用支出法核算国内生产总值:1消费支出,2固定投资支出,3政府购买,4净出口。收入主要指供应生产要素所取得的收入,也包括一部分非生产要素(间接税,折旧,公司未安排利润等)的收入。国内生产总值既可以从收入方面核算,也可从支出角度核算,从两方面核算出来的GDP在理论上是完全一样的,即储蓄-投资恒等式。两部门经济中的储蓄-投资恒等式:消费者,企业,三部门经济储蓄-投资恒等式:消费者,企业,政府部门。四部门经济储蓄-投资恒等式:消费者,企业,政府部门,国外部门(境外部门)。国外部门的经济活动分:对外贸易,资本流淌。消费理论:1凯恩斯理论: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收入是确定消费的最重要因素,平均消费倾向会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削减。莫迪利安尼生命周期理论:消费取决于民延的生命周期阶段。弗里德曼长久收入理论:消费者的消费支出是依据他的长久性确定的,人们的收入分为短暂性收入和长久性收入。储蓄函数:储蓄=收入-消费,平均储蓄倾向和平均消费倾向是相像的。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关系: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互为补数,二者之和总是等于收入。投资:购置物质资本的活动,即形成固定资产的活动投资,一般不包括金融投资在内。确定投资因素:实际利率,预期收益率,投资风险等。预期的通货膨胀和折旧等也在确定程度上影响投资。凯恩斯认为,实际利率越低,投资量越大。假如企业贷款进行投资,则投资的成本就是利息,如用自有资本投资,利息是投资的机会成本,因此仍可认为投资的成本是利息。确定利息的直接因素即为实际利率,投资成本取决于实际利率,如投资的预期收益率既定,则实际利率越高,利息越多投资成本越高,投资就会越少。反之,实际利率越低,利息越少,投资成本越低,投资就会增加。自主投资:由于人口,技术,资源等外生变量的变动所引起的投资,及利率无关,即使利率为零也会存在。投资乘数:也叫倍数,即一个因素或变量的变化对整个社会经济活动的影响程度。确定收入和各种因素变化都会对国民收入产生乘数作用。投资乘数为边际储蓄倾向的倒数。第七章宏观经济运行分析用现行价格计算GDP,可以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规模,用不变价格计算的GDP可用来计算经济增长速度。经济增长率的凹凸体现了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在确定时期内经济总量的增长速度,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总体经济实力增长速度的标准。经济发展包括:经济增长,技术进步,结构优化,制度变迁,福利改善,人及自然之间关系进一步和谐等内容。确定经济增长基本因素:1劳动的投入数量,2资本的投入数量,3劳动生产率,4资本的效率。一般来说,确定经济增长的因素包括:科学技术进步,自然资源状况,社会制度经济体制及经济政策,人口的增长状况等。经济增长率=工作小时数的增加率+每小时产出的增加率,经济增长取决因素:1劳动时间,2劳动生产率。三因素分解法:把经济增长依据劳动投入,资本投入和全要素生产率三个因素分解。经济周期三种类型:长周期,中周期,短周期。经济周期分两阶段:1扩张阶段(复苏阶段,旺盛阶段),2紧缩或衰退阶段。度量价格总水平方法:1编制各种价格指数,2计算国内生产总值缩减指数(GDP)。价格指数:用于反映报告期及基期相比价格水平变化程度的相对数。如消费者价格指数,批发价格指数等。很多国家或地区都用消费者价格指数,简称CPI作为度量价格总水平的主要指标。确定价格总水平因素:1货币供应量,2货币流通速度,3总产出。价格总水平变动及货币供应量,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化成正比,而及总产出变化成反比。价格总水平变动对经济效应影响:1对工资影响,2利息率影响,3间接效应。就业三个方面界定:1就业者条件,指确定年龄,2收入条件,获得确定劳动酬劳或经营收入,3时间条件,即每周工作时间长度。属于失业人口状况:1没有工作,2当前可以工作,3正在找寻工作。在发达国家,失业率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劳动力资源利用状况的最重要的指标,是失业总人数及民用劳动力总人数的比率。失业率=失业总人数/民用劳动力总人数×100%,就业率=就业人口/民用成年人口总数×100%。失业类型:自愿失业,需求不足型失业。自愿失业包括: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需求不足型失业:也叫非自愿失业,周期性失业,指劳动者在现行工资水平下找不到工作的状况,或指总需求相对不足削减劳动力派生需求所导致的失业。摩擦性失业:劳动者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偏好和技能的工作须要确定时间而引起的失业。奥确定律:失业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GDP就会下降2个至3个百分点。菲利普斯曲线:描述通货膨胀及失业或经济增长之间相互关系的曲线,是分析宏观经济问题的重要工具。失业率越低,工资增长率越高,工资增长及失业水平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我国就业和失业特点:二元结构,一个是现代城市工业部门,一个是传统农村农业部门。第八章宏观经济调控目标和手段政府经济职能:经济调整,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经济调整职能包括:对社会总需求和总供应进行总量调控,对收入安排的调整,对经济结构的调整,对进出口贸易,国际收支等国际经济关系的调整和限制等方面。经济调整主要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宏观调控的基本目标: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价格总水平,爱护国际收支平衡。政府把扩大就业作为最重要的调控目标。政府在选择宏观调控的政策目标时,应遵循原则:1在制定目标时,不能只追求单一目标,顾此失彼,而应综合考虑。2要遵循适度原则,以免对经济运行形成较大冲击和引起社会震荡。3为实现宏观调控的政策目标,在经济政策运用上,既要驾驭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松紧力度,又要留意政策相互协作,还要把握好实施政策的时机,以增加政策的有效性。宏观经济调控基本手段: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在我国,宏观经济调控的基本手段除了财政政策,货币政策,还有国家支配或规划。财政政策包括:财政收入政策,财政支出政策。财政收入政策的基本内容是税收政策,我国目标的货币政策主要工具包括:法定打算金率,公开市场业务,贴现率,还有利率,汇率及窗口指导等。财政政策的四种搭配方式:双松,双紧,一松一紧和均为中性。政策把经济增长作为宏观调控的政策目标,通常要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以刺激总需求,一般状况下,这会导致价格水平上升或通货膨胀。政府把稳定价格水平作为宏观调控政策目标,通常要实行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一般状况下,这会导致经济增长速度放慢。第九章国际贸易和国际资本流淌国际贸易:指一个国家同其他国家(或地区)之间进行商品和劳务交换活动,从一个国家的角度来看,这种商品和劳务交换活动,称对外贸易。国际贸易分类:1依据货物移动方向,分出口贸易,进口贸易,过境贸易。2按商品形式,分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服务贸易内容包括:1及商品进出口有关而发生的从属性费用,如运费,保险费,装卸费,船只修理费等,2及商品进出口无关的贸易,如国际旅游收费,贷款利息,投资利润,技术转让,询问服务,信息等。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主要区分:货物贸易的进口和出口需经海关手续,而表现在海关的贸易统计上,后者不经过海关手续,通常不显示在海关的贸易统计上,二者都是国际收支的组成部分。影响国际贸易因素:1自然资源的丰裕程度,2生产实力和技术水平凹凸,3汇率水平的凹凸,4一国出口贸易水平的凹凸。影响一国进口贸易因素:1一国的经济总量或总产出水平,2汇率水平,3一国出口贸易水平凹凸同国际市场商品的供应状况和价格水平凹凸。政府对进出口贸易进行干预或限制的目的:主要为了爱护国内产业受国外竞争者的损害,维持本国的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政府对国际贸易干预包括:进口贸易的干预,出口贸易的干预。政府对进口贸易干预实行方式:关税限制(关税壁垒),非关税限制(非关税壁垒)。非关税壁垒:采纳关税以外手段对外国商品进口设置障碍的各种措施,如进口配额制,自愿出口限制,卑视性公共选购 ,技术标准和卫生检疫标准等。政府除利用关税和非关税措施限制和调整进口贸易外,还常常实行各种激励出口的措施,对出口贸易进行干预。政府干预出口贸易以刺激出口增加的主要措施:出口补贴。出口补贴分:直接补贴,间接补贴。间接补贴:财政上优惠待遇,如出口退税,出口信贷等。实行出口补贴的目的:降低本国出口产品的价格,提高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扩大出口。国际资本流淌从时期长短分:长期资本流淌,短期资本流淌,从资本流淌方式分:外国直接投资,国际证券投资,国际贷款。外国直接投资详细方式包括:1在东道国开办独资企业,2收购或合并国外企业,3及东道国企业合资开办企业,4对国外企业进行确定比例以上的授权投资,5利润再投资。一般来说,资本在国际间流淌的主要动因:追求利润。国际资本流淌的动因:1不同国家或地区间收益率的差异促使资本跨国流淌,从收益率较低的地方向收益率较高的地方流淌。2由汇率变动产生的国际资本流淌以及国际收支造成的国际资本流淌。3由于各种风险因素造成的资本国际流淌,如汇率风险,市场风险等。4其他因素。国际资本流淌影响:(输入国)主动作用:1资本流入可缓解本国资本不足,促进本国经济增长和就业,也有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2资本流入意味着本国外汇收入的增加,有利于平衡国际收支。3促进本国对外贸易的发展。消极作用:1短期简单造成本国货币金融秩序混乱,有可能引发金融危机。2资本流入过多会加重外债负担,并可能陷入债务危机。3对长期投资假如利用不当,还可能成为资本国输出国的附庸。(输出国)主动作用:为相对过剩资本找到更有利的投资场所,获高额利润,2会带动本国贸易发展,扩大本国商品在外国市场份额和占据世界市场。消极作用:长期过度的资本流出会导致资本输出国经济增长停滞,并削减本国的就业机会。世界各国对资本流淌的干预手段:1实行外汇管制,2颁布特地的政策法规及条例,3对偿债实力进行限制,4制定财政政策和金融政策,利用政策手段对资本的国际流淌加以限制。第十章公共财政职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经济活动是由政府,企业和个人家庭三大经济主体构成的。我们把以企业为主体的理财活动称为企业财务或公司理财,把以个人家庭为主体的理财活动称为家计或家政,而把以政府为主体进行的理财活动称为财政。公共财政基本职能:资源配置,收入安排,经济稳定,发展职能。公共财政:国家(政府)集中一部分社会资源,用于为市场供应公共物品和服务,满意社会公共须要的安排活动或经济行为,公共财政既有财政的一般特征,又具有现代市场经济特征的财政形态。公共财政配置资源范围大小确定于政府职能范围的大小。公共财政配置社会资源的机制和手段:1依据政府职能动态变化确定社会公共须要的基本范围,2优化财政支出结构,3为公共工程供应必要的资金保障,4通过政府直接投资,财政贴息,税收优惠等方式,引导和调整社会投资方向,提高社会整体投资效率,5通过实行部门预算制度,建立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和绩效评价制度等体制,机制改革,提高财政自身管理和运营效率。财政经济稳定职能包括:实现充分就业,稳定物价水平,国际收支平衡。财政实现经济稳定和发展职能机制和手段:1通过财政政策,货币政府协调协作,推动社会总需求和总供应的基本平衡,保证物价和经济发展的稳定,实现充分就业和国际收支平衡,2通过税惦,财政补贴,财政贴息,公债等,调整社会投资需求水平,影响就业水平,使经济保持确定增长。3通过税收等调整个人消费水平和结构,4财政加大对节约资源能源和环境爱护的投入。第十一章财政支出概述财政支出体现着财政的目的和财政职能的基本内涵。财政支出原则:1公允安排原则,2效益原则,3稳定及发展原则。财政支出分类:1按政府职能分两大类:社会管理职能,经济管理职能。财政支出分:社会管理支出,经济管理支出。财政社会管理支出包括:国防支出,社会文教支出,行政支出,其他支出。财政经济管理支出:经济建设支出。2按支出访用部门,财政支出分:外交部,国防部,建设部,文化部,教化部,卫生部等部门的支出。3按支出经济分类:支出经济分类,支出功能分类。4按财政支出能否直接得到等价补偿分:购买性支出(政府投资性支出,政府消费性支出),转移性支出(政府补助支出,捐赠支出,债务利息支出)。我国财政预算支出经济分类包括:工资福利支出,商品和服务支出,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对企事业单位的补贴,赠及,债务利息支出,债务还本支出,基本建设支出,其他资本性支出,贷款转贷及产权参股和基他支出共12类。财政支出规模是衡量确定时期内政府支配社会资源的多少,满意公共须要实力凹凸的重要指标,反映着政府对社会经济发影响力的强弱。衡量财政支出规模指标:确定规模指标,相对规模指标。常用相对规模指标衡量财政支出的规模。财政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反映政府干预经济的程度,中央财政支出占全国财政支出的比重,反映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限制程度。财政支出规模增长的理论观点:1瓦格纳法则——政府活动扩张法则,2皮考克和魏斯曼——梯度渐进增长理论,3马斯格雷达——经济发展阶段增长理论,4鲍莫尔——非均衡增长理论。财政支出结构存在问题:1财政支出越位,2财政支出缺位。依据公共财政要求优化支出结构:1严格限制一般性开支,2大力支持教化事业发展,3大力支持医疗卫生事业发展,4大力支持社会保障和就业工作,5大力支持生态环境建设。财政部门对政府各部门的项目实施绩效考评,国会对政府部门实施绩效考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主体:政府及其财政部门,绩效评价的对象是运用财政资金的部门或机构,绩效评价的内容是公共托付-代理事项,绩效评价是按某种确定的规则,绩效目标和指标进行的。3E原则: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实施部门预算支出绩效考评原则:1统一领导原则,2分类管理原则,3客观公正原则,4科学规范原则。绩效考评实行方式:定性,定量。财政支出考评方法:1比较法,2因素分析法,3公众评价法,4成本效益分析法。绩效考评指标选择原则:相关性,可比性,重要性,经济性。第十二章财政收入概述财政收入表现为政府部门在确定时期内(一般为一个财政年度)所取得的货币收入。财政收入是衡量一国政府财力的重要指标。财政收入基本原则:1发展经济,扩大财政收入来源原则,2兼顾国家,企业和个人三者利益关系的原则,3规范政府间收入安排关系的原则。财政收入分类:税收收入,国有资产收益,国债收入,收费收入等。税收按征税对象分:流转税,所得税,财产税,还可再分资源税类,行为税类。税收按计量标准分:从价税,从量税,税收及价格关系分:价内税,价外税,按税负能否转嫁分:直接税,间接税,按税收管理权限和运用权限分:中央税,地方税,中央和地方共享税。国家对国有资产拥有全部权,企业则拥有法人财产权。作为一种收入形式,国有资产具有强制性和固定性的特征。国债收入特点:自愿性,有偿性,敏捷性。收费分:运用费,规费。规费分:行政收费,司法规费。收费收入特点:有偿性,不确定性,不宜作为政府财政收入的主要形式。财政收入规模是衡量一个国家政府财力的重要指标,它表明该国政府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职能范围大小。保证财政收入的持续稳定增长是一个国家政府的主要财政目标之一。影响财政收入规模因素:经济发展水平,收入安排政策,价格。税收:政府为实现其职能的须要,凭借其政治权力并依据特定的标准,强制,无偿地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形式。收税的征收主体是政府,包括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其他任何组织或机构都无权征税,政府征税的过程就是把一部分社会资源强制地转变为政府全部的过程。税收的基本特征:1强制性,2无偿性,3固定性。税收基本原则:1古典税收原则(同等,确实,便利,最少征收费),2现代税收原则(效率,公允)。税收效率原则包括:经济效率,行政效率。税负转稼:指纳税人在缴纳税款后,通过各种途径将税收负担全部或部分转移给他人的过程。最初缴纳税款的法定纳税人不确定是该税收的最终负担者,只要某种税收纳税人和负税人不是同一个人,便发生了税负转移。税收负担转嫁的最终结果形成税负转移。税负转移方式:前转,后转,混转,消转,旁转,税收资本化。前转是税收转嫁最典型和最普遍的形式,多发生在流转税上。混转在实践比较常见,消转事实上税负并没有转嫁,而是由纳税人自己负担了,是一种特殊的转嫁形式。部收资本化是现在担当未税收,最典型的就是对土地交易的课税。影响税负转嫁因素:1应税商品供应及需求的弹性,2课税商品的性质,3课税及经济交易的关系,4课税范围的大小。税负转嫁状况如何还及商品的竞争程度有关。国债:国家债务,通常指一国中央政府作为主体,依据有借有还的信用原则取得的资金来源,是一种有偿形式的,特别常性的财政收入。国债产生具备条件:1在经济方面,商品货币经济发展到确定水平,社会存在比较充溢闲置资金和比较健全信用制度。2财政方面,国家财力不充裕,存在财政困难,有资金和经济上的须要。国债特点:自愿性,有偿性,敏捷性。国债种类:1按发行地域分:内债及外债,2按借债还债时间长短分:短期国债,中期国债,长期国债。3按利率变动分:固定利率国债,浮动利率国债。4按是否流通分:上市(流通)国债,非上市(流通)国债。5,按债务本位不同分:货币国债,实物国债。一般状况下,能够上市流通的国债多为中短期国债,不能上市流通的国债多为长期国债。国债功能:1弥补财政赤字,2筹集建设资金,3调整货币供应量和利率,4调控宏观经济。国债制度构成:发行制度,偿还制度,市场交易制度。国债发行制度构成:国债发行条件,国债发行方式。国债发行方式有:公募招标方式,承购包销方式,直接发售方式,“随买”方式。我国国债偿还方式:抽签分次偿还,到期一次偿还,转期偿还,提前偿还,市场购销法等。在证券交易所内进行国债交易成交订约和清算期分:回购交易方式,期货交易方式。第十三章政府预算和财政管理体制政府预算:1从形式上,政府预算是政府财政收支支配,以预算平衡表的形式体现,政府预算就是政府的工作支配。2从内容上,政府预算是政府对财政收支的支配支配,反映可供政府集中支配的财政资金数量的多少,是财政部门按法定程序管理财政资金的活动。从政治方面看,政府预算是重大的政治行为,从本质方面看,政府预算是国家和政府意志的体现。政府预算的职能:1反映政府部门的活动,2监督政府部门收支运作的状况,3限制政府部门的支出。政府预算的原则:1完整性原则,2统一性原则,3真实性原则,4年度性原则,5公开性原则。政府预算分类:1按预算编制形式分:单式预算,复式预算。2按预算编制依据的内容和方法分:增量(基数)预算,零基预算。3按预算作用时间长短分:年度预算,多年预算。4按预算收支平衡状况分:平衡预算,差额预算。5按预算项目是否直接反映经济效益分:投入预算,绩效预算,规划项目预算。6按预算管理层级分:中央预算,地方预算。我国政府预算级次及国家政权结构和行政区域亲密相关,原则上一级政府,一级财政,一级预算,我国现行政府预算体系由中央预算,省(自治区,直辖市)预算,设区的市(自治州)预算县(自治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预算,乡(民族乡,镇)预算组成。我国政府从1998年开始,进行了以实行(部门预算),(收支两条线),(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和(政府选购 制度)等为主要内容的预算管理制度改革。政府预算制度改革要性和重要性:1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本质要求,2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定选择,3是构建公共财政体制的基础。政治预算制度改革,是公共财政改革的核心内容。政府预算制度改革主要内容:1建立科学规范的部门预算制度,2推动国库单一账户体系,3实行政府选购 制度,4建立先进完备的预算技术保障体系。财政管理体制作为划分政府间财政关系的依据制度,其依据是政治职能界定和政府间事权划分。(广义)财政管理体制主要包括:政府预算管理体制,税收管理体制,公共部门财务管理体制等。(狭义)财政管理体制:政府预算管理体制。财政管理体制内容:1财政安排和管理机构的设置,2财政管理权责的划分,3财政收支划分,4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财政管理体制类型:1统收统支型,2收支挂钩型,3收入分成型,4包干型,5分税制型。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改革指导思想:1正确处理中央和地方安排关系,调动两个主动性,促进财政收入合理增长,2合理调整地区间财力安排,3正确处理政府及企业间财力安排关系,4坚持统一政策及分级管理相结合的原则,5坚持整体设计及逐步推动相结合的原则。中央固定收入包括:关税,消费税,中央企业所得税中央企业上缴利润等收入。地方固定收入包括:营业税,地方企业所得税,地方企业上缴利润,个人所得税,城镇土地运用税,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整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房产税,车船税,屠宰税,农牧业税,农业特产税,耕地占用税,契税国有土地有偿运用收入等。中央及地方共享收入包括:增值税,资源税,证券交易(印花)税,增值税中央共享75%,地方共享25%,资源税按不同的资源品种划分,海洋石油资源税作为中央收入,其他资源税作为地方收入。证券交易(印花)税,中央及地方各共享50%。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包括:1完善财力性转移支付体系,2建立财政专项转移支付体系。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改革主要成效:1建立财政收入稳定增长机制,2增加中央政府宏观调控实力,3促进了农业结构调整和资源优化配置。进一步完善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1科学界定政府职能,调整财政供应范围,2合理划分政府间事权,界定各级财政支出范围,3进一步改革和完善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第14章财政政策财政政策:国家经济政策重要组成部分,财政政策贯穿于财政工作全过程,体现在财政收支,政府预算各方面。财政政策组成:预算政策,税收政策,支出政策,国债政策。财政政策的功能:1导向功能,2协调功能,3限制功能,4稳定功能。财政政策目标:1促进充分就业,2物价基本稳定,3国际收支平衡,4经济稳定增长。财政政策工具:预算,税收,公债,公共支出,政府投资,财政补贴。公债是政府实施宏观调控的重要政策工具。公共支出政策包括:政府补贴支出,捐赠支出,债务利息支出。财政补贴政策是保持经济稳定运行重要手段之一。财政政策类型:1自动稳定的财政政策和相机选择的财政政策,2扩张性财政政策,紧缩性财政政策和中性财政政策。在社会总需求不足状况下,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通过减税,增加支出手段扩大需求。在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应状况下,实行紧缩性财政政策,通过增加税收,削减财政支出等手段,削减或抑制社会总需求。我国从1993年开始实施了适度从紧(即紧缩性)财政政策,从1998年开始实施主动(即扩张性)财政政策,从2005年开始实施了稳健(即中性)财政政策,从2008年第四季度开始实施新的主动财政政策。稳健财政政策内容:限制赤字,调整结构,推动改革,增收节支。第15章货币供求及货币均衡货币需求:货币需求实力,货币需求愿望。古典货币数量说主要有:现金交易数量税,现金余额数量税。凯恩斯货币理论:流淌性偏好论。弗里德曼现代货币数量说:关于货币需求理论,货币供应分析包括:货币供应机制,货币供应确定。货币供应量包括:现金,存款。现金是中央银行的负债,存款是商业银行的负债。货币均衡特征:1是货币供求作用的一种状态,是货币供应及货币需求大体一样,而非货币供应及货币需求在数量上的完全相等。2是一个动态过程,3现代经济中货币均衡在确定程度上反映了经济总体均衡状况。货币失衡类型:总量性货币失衡,结构性货币失衡。中央银行在宏观调控时更多留意总量性失衡。通货膨胀:1有效需求大于有效供应,2物价持续上涨。物价上涨是通货膨胀的基本标记。通货膨胀类型:1按成因分:需求拉上型,成本推动型,输入型,结构型。2按通货膨胀表现分:公开型通货膨胀,抑制型通货膨胀。通货膨胀缘由:1直接缘由(过度的信货供应),2主要缘由(财政,信贷),3其他缘由(投资规划过大,国民经济结构失衡,国际收支长期顺差)。紧缩性财政政策:1削减政府支出,2增加税收,3发行公债。紧缩性货币政策:1提高法定存款打算金率,2提高再贴现率,3公开市场业务。主动性财政政策:减税,削减社会福利开支,适当增加货币供应发展生产和精简规章制度等。第16章中央银行及货币政策中央银行:发行的银行,银行的银行,政府的银行,具有国家行政管理机关和银行的双重性质。主要任务:1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调控宏观金融,2实施金融监管,维护银行业稳健运行。建立中央银行制度必要性:1集中货币发行权需求,2代理国库和为政府筹措资金须要,3管理金融业须要,4国家对社会经济发展实行干预的须要。中央银行是国家干预经济,调整全国货币流通及信用的金融管理机关。中央银行特征:1不以盈利为目的,2不经营一般银行业务,3在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时,中央银行具有相对独立性,不应受到其他部门或机构的行政干预的牵制。中央银的行主要业务:1货币发行业务,2对银行业务(集中打算金,最终贷款人,全国清算),3对政府业务(代理国库,代理国家债券发行,对国家供应信贷支持,保管外汇和黄金储备,制定并监督执行有关金融管理法规)。中国人民银行是我国法定的唯一的货币发行机构。中央银行履行职能时,业务活动可通过资产负债表反映,流通中的通货是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负债方主要项目。中央银行组织全国银行清算包括:同城或同地区,异地。同城同地区银行间资金清算,主要是通过票据交换所进行。货币政策:不等于金融政策,是金融政策一部分,是一国金融当局制定和执行通过货币供应量,利率或其他中介目标影响宏观经济运行手段。货币政策内容:1政策目标,2实现目标所运用的政策工具,3预期达到的政策效果。货币政策目标:1稳定物价,2经济增长,3充分就业,4平衡国际收支。中央银行传统的货币政策工具:传统的法定存款打算金率,再贴现率,公开市场业务。1一般性政策工具包括:法定存款打算金率,再贴现,公开市场业务。2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消费者信用限制,证券市场信用限制,优惠利率,预缴进口保证金。3直接信用限制,4间接信用指导。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变量指标:利率,货币供应量,超额打算金或基础货币,通货膨胀率。第17章商业银行及金融市场商业银行:又称存款货币银行,以经营工商业存款,放款为主要业务,并为客户供应多种金融服务,是金融机构体系中最为核心部分。商业银行性质:以盈利为目的,主要以汲取存款,发放贷款形式为工商企业供应融资服务,并办理结算业务。商业银行是金融企业,担当着资金融通职能,商业银行经营范围广播,唯一能够面对公众汲取活期存款的金融机构,业务包括:存贷款业务,证券投资,进出口信贷,国际结算及其他。商业银行主要职能:1信用中介,2支付中介,3信用创建。商业银行组织形式:按机构设置分:单一银行制,总分行制。按业务经营范围分:专业货银行制,综合化银行制。商业银行主要业务:1负债业务(汲取存款,借款),2资产业务(票据贴现,贷款,投资),3中间业务(结算,信托,租赁,代理,询问)。在长期经营实践中,商业银行三条基本银行经营管理原则:平安性,流淌性,盈利性原则。盈利性为首要原则,商业角行的资产盈利性及平安性也呈负相关,风险越高资产业务,盈利越大,平安性越低。法玛将市场有效性分三类:弱型效率,半强型效率,强型效率。金融市场结构:同业拆借市场,票据市场,债券市场,股票市场,投资基金市场,金融期货市场(金融期权市场),外汇市场等。商业票据是一种短期无担俣证券。股价指数涨跌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股市总体价格水平或某一类别股份水平的走势,股价指数的涨跌并不反映详细某只个股的涨跌方向,代表性股份指数:美国道琼斯股票价格平均指数,英国伦敦金融时报指数。第18章金融风险及金融监管金融风险特征:1不确定性,2相关性,3高杠杆性,4传染性。我国金融风险还存在:金融结构推移及融资形式畸形发展使订中于银行,金融风险及财政风险相互传感放大,非正规金融规模庞大成为金融平安隐患等。常见的金融风险四类:1市场风险,2信用风险,3流淌性风险,4操作风险。金融危机特点:频繁性,广泛性,传染性,严峻性。金融危机类型:1债务危机,2货币危机,3流淌性危机,4综合性金融危机。传统的金融危机主要是一国金融领域行业性危机,如银行危机。由次贷危机引发全球性金融海啸。金融监管首先是对银行进行监管开始,金融监管:1银行供应期限转换功能,2银行是整个支付体系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票据清算者,降低了交易费用,3银行信用创建和流淌性创建功能。金融监管一般性理论:1公共利益论,2爱护债权论,3金融风险限制论,4金融全球化对传统金融监管理论挑战。金融监管体制:1以中央银行为重心监管体制(美国)和独立于中央银行的综合监管体制(德国),2统一监管体制(英国)和分业监管体制。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包括中国,仍实行分业监管体制。我国金融监管体制由单一全能型体制转向独立于中央银行的分业监管体制。巴塞尔协议:对国际银行业发展影响最大的国际公约之一,代表着一种监管思想和监管理论。在巴塞尔协议中,影响最大的统一资本监管是1998年的巴塞尔报告,2003年新巴塞尔资本协议。巴塞尔报告:确定监督银行资本的可行统一标准,分核心资本,附属资本。巴塞尔报告规定,从事国际业务的银行资本足够率,即资本及风险加权资产比率不得低于8%,其中核心资本不得低于4%。风险资产权重:0%,10%,20%,50%,100%。第19章对外金融关系及政策汇率制度分:固定汇率制度,浮动汇率制度。固定汇率制度:本位制度下固定汇率,布雷顿森林体系下固定汇率制度。影响汇率制度选择因素:1经济开放程度,2经济规模,3国内金融市场发达程度及国际金融市场一体程度,4进出口贸易的商品结构和地域分布,5相对通货膨胀率。经济开放程度越高,经济规模越小,进出口集中在某几种商品或某一国家的国家,一般货币于固定汇率制度。相反,经济开放程度低,进出口商品多样化或地域分布分散化,同国际金融市场联系亲密,资本流出入较为客观和频繁,或国内通货膨胀率及其他主要国家不一样的国家,则倾向于实行浮动汇率制。1994年1月1日,人民币官方汇率及市场汇率并轨,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并轨时人民币汇率为1美元折合8.70元人民币。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将其归类为传统(或)事实上盯住汇率支配。国际储备类型:货币性黄金,外汇储备,在IMF的储备头寸,特殊提款权。黄金只能算潜在国际储备,而非真正国际储备。外汇储备主要有:银行存款,国库券等。外汇储备是国际储备最主要组成部分,在非黄金储备中占比高达95%以上。国际储备作用:1融通国际收支逆差,调整临时性国际收支不平衡,2干预外汇市场,从而稳定本国货币汇率,3是一国对外举债和偿债根本保证。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成员国的国际储备由货币性黄金,外汇储备,特殊提款权和在IMF的储备头寸所组成,由于外汇储备占非黄金储备的95%以上,所以,国际储备管理实质上是外汇储备的管理。国际货币体系内容:1确定国际储备资产,2确定汇率制度,3确定国际收支调整方式。国际主要金融组织(三大国际经济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集团,世界贸易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是国际货币体系核心机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5%以黄金或美元缴纳,现改为以特殊提款权或主要国际货币缴纳,75%份额本币缴纳,总共可借款340亿特殊提款权,约合460亿美元。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贷款特点:1扶植成员国解决国际收支问题,2贷款有政策条件,3贷款是临时性的。世界银行:是国际复兴银行简称,是世界上最大多边开发机构,资金来源:银行股份,借款,转让债权,业务净收益。世界银行的贷款被称为硬贷款,国际开发协会发放的优惠利率贷款被称为软贷款。世界银行贷款特点:1贷款期较长,2实行浮动利率,3通常对其资助项目只供应货物和服务所须要外汇部分,约占项目总额30-40%,个别项目可达50%,4贷款程序严密,审批时间较长。世界银行集团其他机构:国际开发协会(向低收入国供应长期优惠贷款),国际金融公司(向低收入国生产性企业供应无需政府担保贷款和投资,激励国际私人资本流向发展中国家),多边投资担保机构(向外国私人投资者供应包括没收风险,外汇管制风险,违约风险,战争内乱风险的政治风险担保)。第20章统计及统计数据统计工作基本任务: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进行统计调查,统计整理和统计分析,供应统计资料和询问,实行统计监督。统计资料包括:原始调查资料及经过加工,整理,分析而成系统统计资料,是统计工作的成果或“产品”。统计数据计量尺度:1定类尺度,2定序尺度,3定距尺度,4定比尺度。定类尺度是最粗略,计量层次最低的计量尺度。定序尺度比定粝精确,只能比较大小,不能进行加减乘除运算。定距尺度计量结果:为数量,可计算差值,可加减运算。定比尺度:反映现象结构,比重,速度,密度等数量关系,可加减乘除。统计数据类型:分类数据,依次数据,数值型数据。定性数据(品质数据)有:分类数据,依次数据,定量数据(数量数据)有:数据值数据。变量:说明现象某种特征的概念,详细表现为变量值,变量分:分类变量,依次变量,数据型变量。统计指标,按反映内容或数据表现形式分:总量指标,相对指标,平均指标。总量指标分:时期指标,时点指标。相对数的表现形式有比例,比率。统计数据来源渠道:1直接调查和科学试验,2别人调查或试验数据(二手资料)。实际中常用统计调查方式:普查,抽样调查,统计报表,重点调查,典型调查。特地调查是取得社会经济数据的主要渠道。普查:为某一特定目的而特地组织的一次性全面调查,特点:一次性或周期性,规定统计标准调查时间,数据比较精确,规范化程度较高,可做为基本依据,普查运用范围比较窄,只能调查一些最基本及特定现象。抽样调查是实际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种调查方式和方法。抽样调查特点:1经济性,2时效性强,3适应面广,4精确性高。概率抽样是最志向,最科学的抽样方法。概率抽样形式:简单随机抽样,分层抽样,整群抽样,等距抽样。非概率抽样简单实施,成本较低,但不适于推断总体项目。统计报表是我国目前收集统计数据的一种重要方式。统计报表按调查对象范围分:全面报表,非全面报表。第二手统计资料来源:公开出版物,未公开内部调查等。误差分:登记性误差,代表性误差。从理论上讲,登记性误差可消退,代表性误差无法消退,但事先可进行限制或计算。统计数据质量要求:精度,精确性,关联性,及时性,一样性,最低成本。第21章统计数据的整理及显示对品质数据主要做分类整理,对数据型数据主要做分组整理。品质数据整理:用圆形图,条形图。分类数据整理:频数,频率,百分比,比例,。按比例乘以100就是百分比或百分数。单变量分组:适合离散变量且变量值较少的状况,在连续变量或变量值较多状况下,通常采纳组距分组。数值型数据整理:数据分组,图示(直方图,折线图)。为解决“不重”问题,统计分组时习惯上规定“上组限不在内”。数据值数据图示:直方图,折线图。统计表组成:表头,行标题,列标题,数字资料。表外附加放下方,主要包括:资料来源,指标注释,必要说明。统计表设计:1合理支配统计表结构,比如行列标题,数字资料位置,2表头一般应包括表号,总标题,表中数据单等内容,3表中上下两条横线一般用粗线,中间其他线用细线,4必要时可在表下方加注释,要留意注明资料来源。第22章数据特征测算统计数据特征测度:1分布集中趋势,2分布离散程度,3分布偏态和峰度。集中趋势测度包括:位置平均数(众数,中位数),数值平均数(算术平均数,几何平均数)。中位数主要用于依次数据,也适用数值型数据,但不适用分类数据。中位数也是一个位置代表值,不受极端值影响,抗干扰性强。算述平均数:适用数据型数据。计算和运用算术平均数留意:1自述平均数受2个因素影响,一是各且数值大小,二是各组分布频数多少。在数值不变状况下,哪一组频数多,该组的数值对平均数作用就大,哪一组频数少,该组数值对平均数影响就小。频数在加权算术平均数中起着权衡轻重的作用。2算术平均数易受极端值影响。几何平均数用途:对比率,指数等进行平均,计算平均发展速度。离散程度测度包括:极差,方差,标准差,离散系数等。极差反映变量分布变异范围或离散幅度,标准差:总体全部单位标记值及其平均数离差之平方的平均数的平方根。标准差,方差是最广泛统计离散程度测度方法。离散系数:就标准差来计算,主要用于比较对不同组别数据离散程度。第23章时间序列时间序列基本因素构成:1被探讨现象所属时间,2反映该现象确定时间条件下数量特征指标值。同一时间序列中,各指标值时间单位一般要求相等。时间序列类型分:确定数时间序列(时期序列,时点序列),相对数时间序列,平均数时间序列。时间序列水平分析:发展水平,平均发展水平,增长量及平均增长量。时间序列速度分析:发展速度,增长速度,平均发展速度,平均增长速度。平均增长速度=平均发展速度-1,发展速度和增长速度是对社会经济现象进行动态分析的基本指标。计算平均发展速度:几何平均法。第24章统计指数指数类型:1按反映内容分:数量指数,质量指数。2按计入指数项目多少分:个体指数,综合指数,3按计算形式分:简单指数,加权指数。目前普遍应用是加权指数。数量指数:产品产量指数,商品销售量指数。质量指标:价格指数,产品成本指数。较为常用的是基数加权综合指数,报告期加权综合指数。在实际应用中,常采纳帕氏公式计算价格,成本等质量指数。价值指数有:工业总产值,产品总成本,商品销售额。社会经济现象总量通常可分解成若干个构成因素。常用的价格指数:零售价格指数,消费价格指数,股票价格指数。我国目前编制价格指数主要有: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农产品收购价格指数,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零售价格指数是视察和分析经济活动重要工具之一,我国零售商品价格指数编制主要问题:1代表规模品选择,2典型地区选择,3商品价格确定,4权数确定,5指数计算。城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分析生活消费品和服务项目价格变动对职工货币工资的影响,为确定职工生活和制定工资政策供应依据。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作用:1反映通货膨胀状况,2反映货币购买力变动,3反映对职工实际工资影响。股票价格指数影响因素:1预期股息,2银行存款利息率。第25章国民经济主要统计指标国内生产总值表现形态:价格形态,收入形态,产品形态。目前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统计以生产法为主。生产法国内生产总值:中间投入,增加值。收入法国内生产总值:劳动者酬劳,固定资产折旧,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1用于最终消费,2用于投资即资本形成,3用于出口(减去进口)。最终消费包括:居民消费,政府消费。资本形成总额包括:固定资本形成,存货增加。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反映社会产品最终运用结果及其构成,是探讨消费及投资规模及其比例关系和测算经济外向度的重要依据。农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农业增加值范围:种植业林业,牧业业。目前中国农业增加值采纳生产法核算,即用总产出扣除中间投入得到增加值。工业增加值是考核工业生产成果代表性总量指标。第三产业核算分行业分别进行,一般采纳收入法。反映经济景气程度重要指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最终消费。视察一个国家对外贸易总规模指标:进口额,出口额,进出口额。顺差:当出口总额大于进口总额,差额是正数。进出口统计范围:对外贸易进出口货物,来料加工,联合国及国际组织无偿救济物资,华侨港澳台胞外籍华人捐赠品,租赁期满归承租人全部租赁货物,小额贸易进出口货物,其他。第26章会计概论财务会计:以会计准则为主要依据,对企业已发生经济业务进行事后记录和反映,供应信息是对过去生产经营活动的客观反映。管理睬计内容包括:预料分析,决策分析,全面预算,成本限制,责任会计。财务会计和管理睬计差别:1服务对象不同,2供应信息规范和依据要求不同,3会计核算模式不同,4供应信息形式不同。会计基本职能:核算,监督。现代会计职能还包括:预料,决策,评价。核算是基本,首要的,核算是监督的前提。会计职能是会计本质外在表现形式。会计对象:资金投入,资金周转,资金退出,供应,生产,销售。我国企业会计目标:1通过会计活动,向会计信息运用者供应对决策有用的,及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有关信息,以作出决策。2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状况,有助于评价企业经营管理责任及资源运用有效性,有助于会计信息运用者作出经济决策。会计信息运用者:企业内部管理人员,外部利益关系人(投资者,债权人,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社会公众,其他运用者)。会计信息内容:有关企业财务状况信息,经营成果信息,现金流量信息。会计要素:反映企业财务状会计要素,反映企业经营成果会计要素。会计要素是组成会计报表基本单位,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会计要素包括:资产,负债,全部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资产,负债,全部者权权益是组成资产负债表的会计要素,收入费用利润是组成利润表要素。反映财务状况会计要素:1资产,2负债,3全部者权益。资产按流淌性分:流淌资产,非流淌资产。流淌资产包括: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预付款项,应收利息,应收股利,其他应收款存货等。非流淌资产包括: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在建工程,工程物资,无形资产,开发支出等。负债分:流淌负债,非流淌负债。流淌负债包括: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账款,预算账款,应付职工工资,应交税费,应付利息,应付股利,其他应付款等。非流淌负债包括:长期借款,应付债券等。全部者权益包括:实收资本或股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安排利润。盈余公积和未安排利润合称为留存收益。反映经营成果会计要素:收入,费用,利润。收入特征:1企业日常活动中形成,2应当会导致企业经济利益的流入,该流入不包括全部者投入资本,3收入应最终会导致全部者权益的增加。确定为收入状况:1及收入有关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2经济利益流出企业会导致企业资产增加或负债削减,3经济利益流入额能够牢靠计量。费用包括:营业费用(狭义),投资损失,营业外支出,所得税费用。费用及成本区分:费用按时间归集,产品成本按产品对象归集。利润:反映企业经营业绩状况,是业绩考核重要指标。利润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净额,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和和损失等。会计等式:资产=权益=债权人权益+全部者权益=负债+全部者权益。会计等式是设置会计科目,复式记账,编制会计报告理论依据。会计要素计量基本原则:权责发生制原则,配比原则,划分收益性支出及资本性支出原则。企业会计核算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配比原则:逻辑因果关系直接配比收入费用项目存在时间上的一样关系。历史成本原则:企业一律不得自行调查其账面价值。划分收益性支出及资本性支出目的:正确确定企业当期损益,如一笔收益性支出按资本性支出处理了,会造成少计费用而多计资产价值,出现净收益和资产价值虚增现象。假如一笔资本性支出按收益性支出处理,会出现多计费用而少计资产价值现象,出现当期净收益降低,甚至亏损,以及资产价值偏低结果。会计基本前提: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货币计量。会计信息质量要求:1牢靠性,2相关性,3清楚怀,4可比性,5实质重于形式,6重要性,7谨慎性,8及时性。用作证明客观事实计量依据的主要是各种原始凭证,仪表记录等。会计循环:会计确认,会计计量,会计报告。会计记录:通过账户,会计凭证,账簿,为编制财务会计报告积累数据过程。会计记录方法:设置账户,复式记账,填制和审核凭证,登记账簿。会计计量内容:计量单位(计量尺度),计量属性(计量基础)。会计计量属性包括: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公允价值等。会计报告是对账簿记录资料进行再加工,为保证报告数字真实牢靠,必需做到账证,账账,账实相符,必需进行财产清查。会计报告包括:会计报表,会计报表附注,其他应当在会计报告中披露相关信息和资料。会计报表分类:1按反映经济内容分:反映财务状况报表,反映经营成果报表,反映现金流量报表。2按报送对象分:对外会计报表,对内会计报表。3按编报主体分:个别会计报表,合并会计报表。4按编制时间范围分:年度会计报表,季度会计报表,月份会计报表。会计法规:《会计法》为核心,以企业会计准则为主要内容。会计准则是制定会计核算制度,组织会计核算工作基本规范,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由财政部制定,包括基本会计准则(会计核算一般原则,会计要素准则),详细会计准则(基本业务准则,特殊业务准则,特殊行业基本业务准则)。目前财政部已印发并施行详细会计准则38个,执行详细准则企业不再执行《企业会计制度》和《金融企业会计制度》。第27章财务会计报告资产负债表是月度报表,资产=负债+全部者权益,反映企业静态财务状况。资产负债表作用:1为报表运用者供应企业所拥有和限制驾驭的经济资源及其分布和构成状况信息,为经营者分析资产分布是否合理供应依据,2反映资金来源渠道和构成状况,3了解企业财务状况,推断企业偿债实力和支付实力,4通过对前后期资产负债表的对比分析,可以了解企业资金结构的变化状况,经营者,投资者和债权人据此可驾驭企业状况的变化状况和变化趋势。资产负债表格式:账户式,报告式。我国采纳账户式资产负债表。流淌资产包括:货币资金,短期投资,应收账款,应收票据,预付账款,其他应收款,存货,待摊费用等。长期资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递延资产,无形资产,其他资产等。负债包括: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应付工资,应付福利费,应付利润,应交税金,其他应付款,预提费用。长期负债包括:长期借款,应付债券,长期应付款,专项应付款。全部者权益包括:全部者投入资本,股本溢价,评估增值引起的资本公积。资产负债表直接填列法,分析计算填列法。利润表:反映企业在确定会计期间经营成果的报表,主要依据权责发生制原则,配比原则要求,把确定会计期间的营业收入及同一会计期间的营业费用(成本)相配比,是一张动态会计报表,也是基本会计报表之一,利润表为月报表。收入-费用=利润。利润表作用:为运用者供应企业盈利实力方面信息。利润表格式:单步式,多步式。多步式利润表分:正表项目,补充资料。利润表内容:1构成主营业务利润的各项要素,2构成营业利润的各项要素,3构成利润总额各项要素,4构成净利润各项要素。营业利润=营业利润-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投资收益。现金流量表:反映企业在确定会计期间内有关现金和现金等价物流入和流出的报表。影响现金流量因素包括:企业经营活动,投资活动,筹资活动等日常经营业务。企业确定时期内发生的现金流量分三类: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投资活动现金流量,筹资活动现金流量。我国企业现金流量表属年度报表,由报表正表,补充资料两部分组成。正表是现金流量表主体,企业确定会计期间现金流量的信息主要由正表供应,正表采纳报告式。补充资料内容:1净净利润调整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2不涉及现金收支的投资和筹资活动,3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状况。现金流量表编制方法:1直接法,2间接法。间接法以本期净利润为起点。我国企业按直接法编制现金流量表正表,在补充资料中供应按间接法将净利润调整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信息,并将正表中依据直接法反映的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和在补充资料中依据间接法计算调整的经营活动现金流量进行核对。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附注内容:财务报表编制基础,声明,重要会计政策说明,计量基础会计政策确定依据,重要会计估计说明。第28章财务报表分析财务报表分析:简称财务分析,是通过收集,整理企业财务会计报告中的有关数据,并结合其他有关补充信息,对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状况进行综合比较,并通过财务指标凹凸评价企业偿债实力,盈利实力,营运实力和发展实力,为企业投资者,债权人和其他利益关系人供应管理决策的依据。财务报表分析内容:1分析企业偿债实力,2评价营运实力,3评价盈利实力,企业发展方向和潜力。偿债实力是企业财务目标实现的稳健保证,营运实力是企业财务目标实现的物质基础,盈利实力则是前两者共同作用的结果,也起着推动作用。财务报表分析一般程序:1明确分析目的,制订分析工作支配,2收集有关信息资料,3依据分析目的,运用科学分析方法,深化比较,探讨所收集的资料,计算有关财务指标,4做出分析结论,提出分析报告。财务报表分析常用方法:比率分析法,比较分析法,趋势分析法。在财务分析中,比率分析法应用比较广泛。比率分析常用:相关比率,结构比率,效率比率。比较分析法是最基本分析方法,应用最广。比较分析法三种形式:1确定数比较分析,2确定数增减变动分析,3百分比增减变动分析。按比较标准不同,比较分析法分:1实际指标同支配指标比较,2本期指标及上期指标比较,3本企业指标同国内外先进企业指标比较。趋势分析法:将两期或多期连续相同指标或比率进行定基对比和环比对比。趋势分析法报表:确定数趋势会计报表,相对数趋势会计报表。对不同时期财务指标比较时,可计算动态比率指标,分定基动态比率,环比动态比率。财务报表分析基本指标:偿债实力分析,营运实力分析,盈利实力分析。偿债实力分析包括:短期偿债实力,长期偿债实力。反映企业偿债实力财务比率指标有:流淌比率,速动比率,现金比率,资产负债率,产权比率,已获利息倍数。流淌比率是衡量短期债务清偿实力最常用比率,是衡量企业短期风险指标,流淌比率越高,说明资产流淌性越大,短期偿实力越强。流淌比率=流淌资产÷流淌负债。一般认为流淌比率应维持在2:1左右。速动比率:短期,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淌负债,速动资产=流淌资产-存货。速动资产是企业在短期内可变现资产,等于流淌资产减存货后金额,包括货币资金,短期投资,应收账款等。一般认为速动比率应维持在1:1左右较为志向。现金比率:马上偿债实力,现金比率=现金÷流淌负债。资产负债率:长期偿债实力指标,反映债权人发放贷款的平安程度。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一般讲,企业资产总额应大于负债总额,资产负债率应小于100%。假如企业的资产负债率较低(50%以下),说明企业有较好的偿债实力和负债经营实力。产权比率:长期偿偿实力指标,产权比率=负债总额÷全部者权益总额×100%,指标越低,长期偿债实力越强,债权人权益保险程度越高,担当风险越小,主要是企业清算时对债权人利益的保险程度。已获利息倍数=息税前利润÷利息费用=(利润总额+利息费用)÷利息费用。一般来说,已获利息倍数至少应等于1,这项指标越大,说明支付债务利息的实力越强。营运实力分析指标: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流淌资产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盈利实力分析指标:营业利润率,主营业务净利润率,资本收资率,净资产收益率,资产净利润率,一般股每股收益,市盈率,资本保值增值率。主营业务净利润率是反映企业盈利实力的一项重要指标,越高,说明利润实力越强,影响该指标因素有商品质量,成本,价格,销售数量,期间费用及税金等。营业利润率=营业利润÷业务收入×100%主营业务净利润率=净利润÷主营业务收入净额×100%,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额资本收益率=净利润÷实收资本(或股本)×100%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全部者权益平均余额×100%资产净利润率=净利润÷平均资产总额×100%平均资产总额=(期初资产总额+期末资产总额)÷2一般股每股利益=(净利润-优先股股利)÷发行在外的一般股股数市盈率=一般股每股市场价格÷一般股每股收益资本保值增值率=期末全部者权益÷期初全部者权益净资产收益率越高,说明企业全部者权益的盈利实力越强,在我国该指标是上市公司对外必需披露的信息内容之一,也是确定上市公司能否配股进行再融资的重要依据。市盈率高,表明投资者对公司将来充溢信念,市盈率在5-20间是正常的,越过20认为不正常,是股价下跌前兆,一般认为,市盈率在5以下股票,前景暗淡。资本保值增值率反映企业资本的保全和增值状况,越高,企业资本保全状态越好,全部者权益增长越快,债权人权益越有保障。第29章物权法制制度物权包括:全部权,用益物权,担保物权。物权法是调整物的归属关系及主体因对物的占用,利用而发生的财产关系和归属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我国物权法基本原则:1基本经济制度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原则,2同等爱护国家,集体,私人的物权,3物权法定原则,4取得和行使物权应遵遵守法律律,敬重社会公德原则。物权设立:1不动产登记,2动产交付,3其他规定。不动产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歼灭,依照法律规定应当登记的,自记载于不动产登记簿时发生效力,不动产登记簿是物权归属和内容的依据,不动产权属证书及不动产登记簿不一样,以不动产登记簿为准。动产物权的设立和转让,自交付时发生效力,船舶,航空器和机动车等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歼灭,未经登记,不得对抗善意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个人借款合同样本宝典
- 房屋买卖合同中当事人死亡的处理方法
- 电子产品购买合同案例
- 廉洁合同的签订展望
- 仓储配送业务合作合同
- 幼儿园物资选购合同
- 经济实惠外包服务合同
- 会议广告合作协议
- 家电采买协议
- 个人借款合同简单版样式示例
- 园林设施维护方案
-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示范表
- 供应链成本控制与降本增效
- 大锁孙天宇小品《时间都去哪了》台词剧本完整版-一年一度喜剧大赛
- 2024年云南开放大学《多媒体技术基础》形成性考核参考试题库(含答案)
- 220kV~750kV油浸式电力变压器使用技术条件
- MOOC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中国药科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 金属屋面工程防水技术规程
- 北京市平谷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英语试卷
- 人工智能增强战略规划
-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变更登记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