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6.3.3物质的溶解性_第1页
【原创】6.3.3物质的溶解性_第2页
【原创】6.3.3物质的溶解性_第3页
【原创】6.3.3物质的溶解性_第4页
【原创】6.3.3物质的溶解性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溶解度同种溶质在不同的溶剂中的溶解能力不同不同的溶质在同种溶剂中的溶解能力不同溶解性物质的溶解度定量描述①一定温度②100克溶剂③溶液饱和④单位是g易溶、可溶、微溶、难(不)溶固体的溶解度气体的溶解度影响因素内因:溶质和溶剂的性质外因:温度影响因素内因:溶质和溶剂的性质外因:温度、压强表示方法同一种物质在同一种溶剂中的溶解性与温度有关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1)定义(2)相互转化关于溶解度的计算明确两点:1.温度改变,物质的溶解度随之改变2.溶解度只适用于饱和溶液例题1、把55克50℃的硼酸饱和溶液蒸干,得到5克硼酸固体。求硼酸在50℃的溶解度。(一)求物质的溶解度(二)求溶质、溶剂的质量例题2、已知氯化钾在20℃时的溶解度是34克/100克水。配制20℃事500克氯化钾的饱和溶液需氯化钾和水各多少克?﹡根据某物质在某温度时的溶解度,可以求出该温度时一定量溶质配成饱和溶液时,所需溶剂的质量;或一定量的溶剂配成饱和溶液时,所需溶质的质量。(二)求溶质、溶剂的质量例题3、已知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1.6克。24克硝酸钾溶解在多少克的水里,才能配制成20℃时的饱和溶液?练习:1、下列说法正确与否,为什么?(1)20℃时,把10克食盐溶解在100克水里,所以20℃时食盐的溶解度为10克/100克水。(2)20℃时,100克食盐饱和溶液里含有26.4克食盐,所以20℃时食盐的溶解度是26.4克/100克水。(3)20℃时,食盐的溶解度是36克/100克水,将36克食盐溶解在64克水里,可以配成100克的食盐饱和溶液。练习:2、20℃时溴化钾的溶解度是66克。140克水里溶解多少克溴化钾才能配制成20℃时溴化钾的饱和溶液?3、20℃时,食盐的溶解度是36克。在20℃时食盐的饱和溶液中,溶液、溶剂和溶质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练习:5、设有A、B、C三种物质,在20℃时分别溶解在水里制成饱和溶液。已知:A物质1克溶解在10克水里;B物质150克溶解在1000克水里;C物质25克溶解在350克水里,哪一种物质的溶解度最大?练习:6、70℃时氯化铵的溶解度是60克/100克水。要配制70℃时氯化铵的饱和溶液:(1)25克氯化铵应该溶解在多少克水里?(2)在25克水里最多能溶解多少克氯化铵?(3)配制25克氯化铵的饱和溶液,需氯化铵和水各多少克?练习:7、已知30℃时,氯酸钾的溶解度是10克。现把30℃时配成的44克氯酸钾饱和溶液蒸干后,可得氯酸钾多少克?4、根据溶解度曲线回答:(1)在什么温度时,硝酸钾和硝酸钠的溶解度相同?(2)在溶解度曲线的范围内,硝酸钾和硝酸钠哪个受温度变化的影响大?(3)在什么温度范围内,硝酸钠的溶解度比硝酸钾的大?

5010203040060708089010050102030408060708090100110180170160150140130120190200硝酸铵硝酸钾硝酸钠氯化铵氯化钾氯化钠硼酸100

硼酸硝酸铵硝酸钠硝酸钾氯化铵氯化钾氯化钠

6070501020304080901001101801701601501401301201902005010203040090607080温度/℃溶解度g/100g水第三节物质的溶解性晋江紫华中学李文良

周日,晓明妈妈用热水泡了一杯很甜的糖水,开始他没喝完,等过了一段时间,发现杯底有白糖析出,他问妈妈是否当时没搅拌?妈妈说当时糖已经全部溶解。

你能帮他分析白糖析出的原因吗?结晶定义:

在一定的条件下,固体物质的水溶液达到饱和状态后,固体物质从它的水溶液中析出。通常把从溶液中析出晶体的过程叫结晶。具有规则的几何外形的固体,叫晶体。结晶定义:

在一定的条件下,固体物质的水溶液达到饱和状态后,固体物质从它的水溶液中析出。通常把从溶液中析出晶体的过程叫结晶。具有规则的几何外形的固体叫晶体。结晶后,过滤出晶体以后的滤液,称为母液。溶解度(克)16015014013012011010090807050403020102001901801701010090807060504030200蔗糖KNO3图

几种固体物质溶解度曲线601、通过冷却热饱和溶液得到晶体。

结晶:固体溶质从溶液中析出的过程叫做结晶。

结晶方法:溶解度(克)16015014013012011010090807050403020102001901801701010090807060504030200蔗糖KNO3NaCl图

几种固体物质溶解度曲线601、通过冷却热饱和溶液得到晶体。

适用于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的物质如:硝酸钾、硝酸铵、蔗糖等结晶:固体溶质从溶液中析出的过程叫做结晶。

结晶方法:溶解度(克)16015014013012011010090807050403020102001901801701010090807060504030200蔗糖KNO3NaCl图

几种固体物质溶解度曲线60

蒸发饱和食盐水溶液1、把蒸发皿放在铁圈上2、加入适量的饱和食盐水于蒸发皿3、用酒精灯加热,并用玻璃棒搅拌4、加热到有较多晶体出现时,停止加热食盐是通过蒸发水份(溶剂)结晶而来2、通过蒸发溶剂获得晶体。1、通过冷却热饱和溶液得到晶体。

适用于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大较大的物质如:硝酸钾、硝酸铵、蔗糖等适用于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不大的物质如:氯化钠、氯化钾等结晶:固体溶质从溶液中析出的过程叫做结晶。

结晶方法:粗盐的主要成分:不溶性泥沙、氯化钠海水蒸发池结晶池粗盐母液1、使用什么方法可将粗盐中的泥沙除去?溶解、过滤2、除去泥沙后,再怎样操作才能得到食盐晶体?蒸发结晶粗盐的主要成分:不溶性泥沙、氯化钠实验步骤有:1、

,玻璃棒的作用:

。加水溶解搅拌,加速溶解2、

,用到的仪器有

,其中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3、

,玻璃棒的作用是

。过滤漏斗滤纸玻璃棒烧杯蒸发结晶搅拌,防止飞溅玻璃棒的作用是

。引流粗盐提纯溶解度(克)温度(t)1601501401301201101009080706050403020102001901801701010090807060504030200硝酸钾氯化钠

设计实验方案,从硝酸钾和氯化钠(少量)的混合物中分离出(提纯)硝酸钾。实战操练混合物浓溶液结晶滤纸上:KNO3固体滤液中:大部分NaCl;少量KNO3适量水加热降温过滤

设计实验方案,从硝酸钾和氯化钠(少量)的混合物中分离出(提纯)硝酸钾。1、加热并加水溶解成浓溶液2、降温结晶3、过滤(得到KNO3晶体)降温结晶法提纯硝酸钾思考:

如何从硝酸钾(少量)和氯化钠混合物中分离出氯化钠?1、加水溶解2、蒸发3、过滤(得到NaCl晶体)

分离下列混合物时,按溶解、过滤、蒸发顺序进行操作的是()

A、氯化钠和硝酸钾

B、铁粉和硫粉

C、氯化钠溶液

D、食盐中混有少量泥沙D牛刀小试牛刀小试将60g碳酸钠溶液跟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盐酸(密度为1.1g/mL)完全反应后全部转化为氯化钠,溶液质量减少了4.4g。试求:消耗了20%的盐酸多少毫升?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若要使所得溶液在20℃时成为饱和溶液,需要蒸发掉多少水?(20℃SNaCl=36g)(33.2mL)(12.7℅)(47.9g)练习: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并加以改正。⑴在100克水中溶解30克食盐,溶液的百分比浓度是30%。⑵在90克水里溶解10克食盐,溶液的百分比浓度是10%。⑶从100克10%的食盐溶液里取出10克,其浓度是10%。⑷将100克10%的食盐溶液和100克10%的食盐溶液混合,混合溶液的浓度是20%⑸20℃时,100克水中最多溶解36克食盐,它的溶解度是36克/100克水,浓度是36%。(×)(√)(√)(×)(×)溶解度(S)与质量百分比浓度(C%)的换算联系:饱和溶液的百分比浓度=S100+S×100%不同点:

条件状态溶剂计算式单位SC%一定温度下常温饱和不一定100克不一定S=m溶质m溶剂×100克C%=m溶质m溶液×100%克无例2、20℃时,从一瓶食盐饱和溶液中取出34克溶液,蒸干得到食盐9克。求(1)这瓶溶液的质量百分比浓度(2)20℃时食盐的溶解度练习1、已知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1.6克/100克水,计算200克硝酸钾饱和溶液的浓度为多少?解:因溶液为饱和状态,所以C%=S100+S×100%=31.6100+31.6×100%=24%答:略。结论:一定温度下同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浓度为一定值,与饱和溶液的质量无关。2、现有50℃时硼酸饱和溶液,浓度为9%,求该温度时硼酸的溶解度。×100%S=9.89克/100克水答:略.9%=S100+S×100%S100+SC%=解:据题意:关于溶液稀释问题的计算浓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稀释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m浓×C浓%=m稀×C稀%m水=m稀-m浓溶液的体积V=溶液的质量÷溶液的密度加水浓溶液稀溶液m浓C浓%m稀C稀%例3、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盐酸溶液100克需要市售37%的浓盐酸多少千克?体积为多少毫升?怎么样配制?(浓盐酸的密度ρ=1.19g/mL)仪器:量筒烧杯玻璃棒A、计算B、量取C、溶解例4、工业上常用10%的稀硫酸去除铁器表面的铁锈,为了配制50千克10%的稀硫酸。问:(1)需要98%的浓硫酸多少千克?(2)需要加水多少千克?例5、实验室常用20%的硫酸溶液制取氢气,如配制500mL20%的硫酸溶液。需要:(1)98%的硫酸溶液多少毫升?(2)需要水多少毫升?密度ρ克/厘米31.011.071.141.221.301.401.501.611.731.811.84百分比浓度(C%)110203040506070809098有关浓度变化的计算1)100克10%食盐溶液中加入10克食盐,所得溶液的C%2)100克10%食盐溶液中加入10克水,所得溶液的C%3)从100克10%食盐溶液中取出10克,剩下溶液的C%4)100克10%食盐溶液与100克10%食盐溶液相混合,所得溶液的C%操作措施溶质质量溶剂质量溶液质量浓度去掉一部分加水加入溶质减少溶质蒸去水减少

减少减少不变不变

增加增加减小不变减少减少增加不变增加增大减少不变减少减小增大每份溶液作不同操作的情况分析判断浓度是否变化的有关规律1)溶质、溶剂同时变化--浓度不变如:从原溶液中倒出一部分或同浓度溶液相混合2)只改变溶质或溶剂一方面--浓度一定改变①改变溶剂m(溶质)不变m(溶液)+-增加溶剂蒸发溶剂浓度变小浓度变大②改变溶质m(溶质)变化m(溶液)变化增加浓度变大析出浓度变小甲、乙两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如下:根据上表中的数据进行判断,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30℃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C.使乙物质从它的一定温度下的饱和溶液中析出,一般采用冷却的方法

D.升高温度可使甲的不饱和溶液转变为饱和溶液甲、乙两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如上表.根据上表中的数据进行判断,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30℃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C.使乙物质从它的一定温度下的饱和溶液中析出,一般采用冷却的方法

D.升高温度可使甲的不饱和溶液转变为饱和溶液B我国有许多盐碱湖,湖水中溶有大量的食盐和纯碱,那里的农民冬天捞碱,夏天晒盐。试用你学过的知识,并结合右图所示曲线,说明其中的道理。纯碱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大,冬天气温下降,纯碱晶体易析出;食盐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大,夏天气温较高,水分易蒸发,食盐晶体易析出。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室温下,将两试管分别装入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试管底部均有未溶解的固体),再放进盛有冰水的烧杯里,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B.乙溶液中剩余的固体减少C.试管里甲、乙物质的溶解度都增大D.试管里甲、乙两溶液中的溶质都减少

再放进盛有冰水的烧杯里,则下列说

再放进盛有冰水的烧杯里,则下列说B溶解度/gt1t2甲乙丙温度/℃0(1)t2时,将三种饱和溶液分别恒温蒸发相同右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现有t2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无固体存在),请根据右图回答:(1)t2时,将三种饱和溶液分别恒温蒸发相同质量的水,析出晶体最多的是

;(2)将三种饱和溶液分别从t2降温到t1℃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甲乙甲丙在40ml沸水中不断加入硝酸钾至不再溶解为止,将上层热的饱和溶液倒入另一个烧杯里,把盛有热饱和溶液的烧杯放在冷水中降温,观察。实验:放置一段时间后,烧杯中出现部分晶体溶解度(克)温度(ºC

)1601501401301201101009080706050403020102001901801701010090807060504030200NH4NO3KNO3NaNO3NH4ClNaCl硼酸图9-12几种固体物质溶解度曲线从图中食盐和硝酸钾的溶解度曲线中你发现了什么?我国有许多盐碱地,湖水中溶有大量的氯化钠和纯碱,那里的农民冬天捞碱、夏天晒盐,试用你学过的知识说明其中的道理。温度/℃0102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