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教育热点问题培训_第1页
十大教育热点问题培训_第2页
十大教育热点问题培训_第3页
十大教育热点问题培训_第4页
十大教育热点问题培训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十大教育热点问题培训一、校本课程开发出现的问题为适应课程改革的大潮,校本课程开发也轰轰烈烈的发展起来了,现在许多中小学都进行了校本课程开发,如杜郎口中学、江苏锡山高级中学、龙山国小特色课程等。但是在开发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影响了开发的效果。我国目前有2505篇文献写校本课程开发的问题,有1324篇文章在各个期刊上发表。校本课程开发出现的问题引起了较多的关注。——福建上杭县庐丰中心小学《校本课程开发在中国》崔允漷北大教育评论2004,3校本课程的价值定位不清、学校课程能力不足、课程审议机制不完善、缺乏校际合作及资源共享。《再论校本课程开发的问题与对策》周先进课程教材教法2011,12“为何开发”的价值认识不够、“开发什么'定位不理性、"怎样开发"方法不当、"开发得怎样"上评价缺乏建构。《课改深化背景下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取向及实现路径》付全新课程.教材.教法2013,9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取向: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拓展国际视野、凸显地域(学校)特色、养成健康和谐人格。《课程改革十年:校本课程开发的进展、问题与展望》叶波教育科学研究2012,4存在的问题:缺乏校本意识、偏于技术理性、理论基础不足《校本课程开发的困境与出路》严五胤华中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6,5校本课程开发与学校管理机制的矛盾、课程开发热情与管理者观念能力的矛盾、统一的课程标准与校本课程特色的矛盾、升学需要与学生个性发展的矛盾、课程开发与各方配合的矛盾、课程开发与指导评价的矛盾总体上,上述文献对这个问题的研究比较全面,校本课程开发中出现的问题可以总结为:对课程开发的价值认识不够、课程开发的权力下放难、各方配合不到位、评价机制不完善。但是,还有值得探讨的方面。在当前新的形势背景下,校本课程开发趋向功利化,国家对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指导不够等。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就在于它“提高课程的适应性,促进学生的个性成长;提升教师的课程意识,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实现学校的课程创新,促进学校特色的形成”(钟启泉,崔允,吴刚平.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导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225-226)只有克服校本课程开发中遇到的困境,才能使校本课程长久健康发展。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当前教师专业发展虽然取得了进步,但面临着很多困难,比如发展意识不强,混沌度日。有很多中小学教师不是专业的师范院校出身,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不到位,师范院校的教育课程体系设置满足不了教师入职后的专业要求等等。有6148篇文献是写关于教师专业发展的,其中有4461篇在各个期刊上发表。教师的专业质量直接关系到学生的教育质量,值得我们思考。

《青年教师发展与教学激励机制》上海高等教育学会第五届青年学者论坛综述教育发展研究2013,21

系统设计有利于青年教师全面发展的政策、制订合理的教学评价和激励机制、为青年教师营造学术共同体氛围与环境。《论教师专业发展的“五度”境界:名师的素质表征》李源田课程.教材.教法2013,2名师的专业发展特质:温度(关爱生命的人文底色),厚度(宽厚的知识底蕴),精度(精湛的专业教学技能),力度(创新的教育思想),高度(发展和谐之美的人格)《促进高校青年教师专业发展团队建设机制研究》吴慧教育发展研究2013,7加强团队建设目标的规划、搭建横向的学术交流平台、完善有效的考核管理机制。《反思:教师专业发展的应有之举》宋明钧课程.教材.教法2006,7树立反思的专业发展观、运用正确的方法和途径、建立反思的长效机制《修道、立教与模仿:现代教师专业发展中被遗忘的儒家传统》彭正梅全球教育展望2013,12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体现科目的美德、成为学生榜样、创造有利于学生模仿学习的榜样.《教师专业发展的三个“三”》张云鹰中国教育报2005,2搭建专业人才“三格层次”(新教师“入格”培养青年教师“升格”培养骨干教师“风格”)培养铺设专业人才“三环道路”(历练“教学基本功”“锤炼教学策略”提炼“教学思想”)构架专业人才“三维空间”(学习空间、实践空间、展示空间)

总体来说,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有制定合理的评价机制、加强同行之间的学术交流、在实践中反思、有高尚的人格美德。但是都显得比较零碎,少有文献对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进行系统全面的分析。且较多从宏观角度提出建议,微观视角较少。探索教师专业发展突进是提高我国教育的质量,加快教师教育法制化进程,促进教师个人素质的不断提高,推动教育理论的创新的必经之路。三、教科书的选用实行了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的课程后,教科书的选用有了更多的自主权,然而怎样选用合适的教科书却是一个让人困扰的问题,要使教学达到好的效果,必须科学选用教科书。有6103篇相关文献是写教科书的选用,其中有2506各个期刊上发表。《我国基础教育教科书选用制度的改进策略》余志祥教育探索2008,01政府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建立教科书选用的专门机构、完善教科书选用监督机制、加大宣传以树立新的教材观、搞好相关领域的配套改革。《我国中小学教科书选用制度现状分析与改革策略研究》张恰教材分析2005,8使教科书选用制度法制化,加强配套措施的改革,建立科学、严谨的选用过程,加强教师评价和选择教科书的能力。《发达国家教科书选用制度及启示》谢艺泉现代中小学教育2002,12改进教科书编写与出版制度,改进教科书审查制度,改进教科书供应制度,改进教科书选择和使用制度《新中国成立后高中语文教科书选文变化的历史研究(1949—2000)》董美英课程.教材.教法2013,11从三个方面来研究:内容倾向、作者分布、体裁分别分析了1956、1960、1978、2000四个年份的语文教科书选文变化。教科书选文要确定两个标准,艺术和政治。既要符合主流意识形态,又要符合教育本身的价值诉求总体来说,关于教科书选用的原则多是从政策制定者的角度考虑,强调政府的正确引导、配套措施的改革、加强教科书检查制度、教科书无偿供应、坚持教科书选文的政治取向和教育取向。但是对此问题的研究方向略显单一,大多是从管理者的角度出发,且对具体该怎样选的问题涉及较少,例如参照课程标准,符合学生需求等等。多数借鉴外国教科书的选用制度,对教科书选用的价值取向没有系统分析。教科书是教师讲课最重要的工具之一,正确选用教科书是教学成功的第一步,教科书选用恰当与否关系到学生能否获得全面发展。四、如何改进教学评价方式在应试教育根深蒂固的影响下,我国教育传统中对学生的评价总是单一的分数至上。虽然目前新课改对学生的评价有所改进,但还是缺乏有效的评价机制来保证对学生的公正评价。有7745篇文献写有关教学评价的,其中有4154篇在各个期刊上发表。《选择“最适合”的优秀学生》吴小玮全球教育展望2013,12基于上海纽约大学自主招生的启示,结合学生高中学业水平、综合素质表现、高考成绩“三位一体”的综合评价选拔过程:报名申请、首轮选拔、校园日活动。“三位一体”保证自主学生立场,体验多元双向选择“合适”匹配。《表现性评价:历史、实践及未来》赵德成课程.教材.教法2013,2在课程标准或课标解读中加强对表现性评价的推介,加强教师培训使之掌握表现性评价的实践技能,中高考命题改革中引入表现性评价。《教学评价:课程与教学改革的促进者》王本陆课程教材教法2006,01既不是评价障碍论的,也不是评价中心论,也不是评价服务论。只有让教学评价回归原位,发挥其全面功能,对各种教学评价区别对待,教学评价和课程改革之间才能形成良性互动关系。《走向理解的教学评价初探》刘志军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5重视评价标准的生成性,强调对教学过程的评价,注重多样化的结果信息,在理解中开展教学评价(对评价对象文本的理解评价者与被评价者相互理解多元评价主体以评价对象为中介的理解)。《有效教学评价标准新探》关文信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06,12明确教学评价的价值定位(过程价值与终极价值的统一、中心价值与非中心价值的统一),坚持教学评价的基本原则(坚持发展性、强调和谐性、注重过程性),制定有效的教学评价标准总体来说,对教学评价的研究比较全面,主要改进方式有从学生的主体地位出发、注重对过程的评价、对结果进行多样化评价、制定科学的评价标准。实行多元化评价。但是还可以多借鉴西方国家的教学评价模式,如美国的PISA国际学生评估项目,SAT学术能力评估测试等等可以作为我国评价模式的参考,根据我国具体情况开发评价模式,促进教学评价的发展。良好的教学评价可以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诊断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确保课堂教学不偏离方向,让每位学生的潜能充分发挥,体验学习的快乐。五、多媒体技术教学的优劣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通过多种感官的刺激来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如计算机技术,翻转课堂,云课程开发等等在课堂中发挥着作用。虽然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可以活跃课堂,增加生动性和趣味性,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只有恰当的运用多媒体才能辅助教师教学。《多媒体教学的回顾与思考》张军

电化教育研究2004,10完全自助,板书搬家,喧宾夺主,滥用媒体,信息海洋,忘记学生,抛弃传统。《多媒体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张占孝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7,071、有利于增大信息量,有利于发挥教师、学生的“双主”地位,有利于实施启发式教学,有利于因材施教。2、重投人轻培训,把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对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张金磊远程教育杂志1、教师角色的转变,课堂时间重新分配,学生角色的转变2、学校作息时间安排问题,学科的适用性问题,教学过程需要信息技术的支持,教师专业能力需要提高,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要求提高,教学评价方式需改变。《“云课程”:特征、意义与问题》潘新民课程.教材.教法2013,121、聚合课程资源,提升资源利用率。共享课程资源。云课程丰富了课程开发的内涵。因材施教难题得以创新性解决。2、“云课程”理论研究薄弱问题,对学生社会化养成的影响问题,教育质量的两极化《浅谈多媒体教学的利与弊》李秀芬吉林工程师范学院学报2007,121、丰富题材,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有效扩充单位时间内信息传递的容量。提高教学效率形象直观。有助于突出教学重点,化解难点。促进了教育资源共享。使教学环境清新、优雅。2、课堂教学容易主次不分。课件制作不规范,影响教学效果。教师过分依赖多媒体课件。教师和学生之间缺乏情感互动。教师教学才能的发挥受限。总体来说,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有其巨大优势,如增大信息量,转变教师角色,发挥学生主体地位,便于因材施教,资源共享,课程开发等等。在运用规程中出现的问题有滥用教学媒体,抛弃传统教学,对学生自主性要求高,教师专业技能要提升,教师观念许转变,教育公平问题出现,教师和学生对多媒体技术过多依赖等等。多媒体技术虽然只是教学的辅助工具,但是它的正确运用可以减轻教师教学的负担,帮助学生更轻松的掌握课堂知识,提高教学效果。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主要对教师的教学技能和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出了挑战。认清多媒体教学的优劣是用好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的前提,具有重要的作用。

六、教育公平应处理的一些问题教育公平一直是多年来我国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城乡教育的公平,地区教育资源的公平,教育政策的公平,教育经费的公平,留守儿童的义务教育等等都是当前比较突出的问题。有31067篇文献写关于教育公平的问题,其中18298篇在各个期刊上发表。

《中国实施“异地高考”政策后亟待预防的三重风险》李涛

教育发展研究2013,13—14“异地高考”政策并不能使中国城市的中低层群体获益,相反可能成为共同牺牲者,外来务工人员可能遭遇二次剥夺,进一步加剧农村社会的衰败和教育的衰落。《区域内义务教育师资均衡配置:问题与破解》关松林教育研究2013,12教师待遇有偏差、工作条件有偏差,教师资格认定有偏差,教师培训管理有偏差,教师经费投入有偏差。《农民工随迁子女义务教育问题的公益性解读》郑霋鹏教育科学研究2013,10农民工子女入学困难,不合理收费现象,失学辍学严重。《国家教育公平政策的思路、问题与对策》吴华东北师大学报2007,7教育公平政策中出现的突出问题:资金补偿措施缺乏统筹规划和量化指标(在资金供给上不能满足需要,资金补偿在实际操作中也有可能流于形式)教师待遇在行业间、区域间差距进一步拉大。《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调查与思考—江西的案例》程方生教育学术月刊2008,06亲情缺失导致人格发展不健全,监管不到位与父母金钱、物质补偿导致的行为失范,双重缺失导致学业不良。

并不能使中国城市的中低层群体获益,相反可能成为共同牺牲者外来务工人员可能遭遇二次剥夺进一步加剧农村社会的衰败和教育的衰落

总体来说,教育公平应处理的问题有教育经费投入公平,区域师资配置公平,教育政策均衡发展,农民工随迁子女受教育问题,学生“异地高考”问题,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等等。教育公平要处理的问题很多,并且随着时代发展,层出不穷。对教育公平问题应全面认识,时刻关注,只有正确地认识到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才能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教育公平作为教育民主化的原则之一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教育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对提高我国教育发展的质量与效益具有双重的意义与价值。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成效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颁布以来,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经历了十多个年头,从一开始的困难重重到现在的逐步发展,课程改革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课程改革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时间来慢慢成熟和完善。在看到成就的同时,也要找出存在的问题,继续推进基础教育的发展。有88716篇相关文献是写课程改革成效的,其中有52369篇在各个期刊上发表。《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回顾与反思》靳玉乐课程.教材.教法2004,10课程典范的重构,课程理念的创新,课程体制的发展,课程文化的再生。《关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成效、问题与对策的思考》关松林课程.教材.教法2010,07课程管理与建设的能力明显提高,适应课程改革的管理机制初步建立,教与学方式的变化明显,教师队伍的专业发展受到重视,发展性评价制度已见雏形,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彰显。《新课程改革成效反思》宋华强教育与教学研究2009,11新教材还须磨炼,课堂教学应回归本真,学生学习方式必须多变,教师研修应更有效,学业评价瓶颈急待突破。《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回顾与前瞻》侯晓明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0,04教师的观念有所改变,教师的角色多样话,教师的教学方式得到改进,教师的认同感和适应性提高。学生学习方式变化,综合素质得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状态得以改善。课程管理制度更加完善,学校合作文化获得发展。总体来说,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评价研究比较深入,从各个方面看到改革的成效。课程理念有所创新,学习方式改变,培养模式多样化,教学方法多样化,评价方式多元化,课程管理体制更加完善,教学与生活相联系的课程文化,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提高等等。但是对课程改革的效果要应辩证的看待,不能盲目相信课程改革的成效,还要及时解决课程改革中的问题,坚持正确的课程改革方向。正确认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成效影响着我国基础教育的质量,是素质教育的应有之义,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基础。

八、怎样提升中小学生幸福感新课改提出了为学生减负的口号,目的是让学生快乐成长。我们应该关注中小学生对学习的看法,了解他们是否真正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幸福感是学校教育质量的体现,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参考。

《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具有重要教育价值》

全球教育展望2013,11《论中小学生幸福感的生成》

青少年研究2010,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