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课课件】高考语文复习之诗歌鉴赏专题:分析意象题_第1页
【公开课课件】高考语文复习之诗歌鉴赏专题:分析意象题_第2页
【公开课课件】高考语文复习之诗歌鉴赏专题:分析意象题_第3页
【公开课课件】高考语文复习之诗歌鉴赏专题:分析意象题_第4页
【公开课课件】高考语文复习之诗歌鉴赏专题:分析意象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分析意象题类别意象含义意象含义花木杨柳表现离情别恨或柔情杨花象征离散梧桐表现寂寞、惆怅、凄苦木叶表现惆怅落寞的心境梅花象征高洁或不屈不挠兰花象征高洁、美好菊花象征隐逸、高洁、脱俗竹象征正直向上、有气节桃花形容美女的容颜牡丹表现富贵、美好松柏表现坚贞或富有生命力绿叶表现希望、活力黄叶象征新陈代谢或表现美人迟暮禾黍表黍离之悲(对昔盛今衰的感叹)草①表现生生不息和希望黄粱表现虚幻的事或欲望破灭②表现荒凉、偏僻花开象征希望、人生的美好③象征地位、身份卑微花落表现失意、人生挫折或惜春之情类别意象含义意象含义

鸳鸯常喻夫妻,表现夫妻情深鸿雁表现书信、两情交往或思乡之情鸟兽鹧鸪烘托荒凉破败或惆怅落寞杜鹃表哀怨、凄恻、思归或冤魂悲鸣

猿猴表现凄厉、哀伤鹰表现刚劲、自由或大志

鱼表现自由、闲适乌鸦不祥之物或比喻小人、凡夫俗客

沙鸥表现人生的飘零或伤感愁怀青鸟指代情人的使者日月风云太阳表希望、活力或时光流逝细雨表现生机或缠绵的友情“夕阳”比喻年老或失落爱情或潜移默化的教化月亮①象征人生的圆满、缺;暴雨象征热情或残酷,②表现亲人的团圆、分离露比喻人生短促、生命易逝③寄托思乡、思亲之情;雪象征高洁或环境的恶劣④表现旷达、潇洒霜象征人生无常,前路坎坷春风表现希望、旷达、欢娱西风落寞、惆怅、思归、衰败云表现游子漂泊,“浓云”表现愁肠压抑晴天表现光明、欢娱阴天表现压抑、愁苦、寂寞类别意象含义意象含义

其它玉象征高洁、脱俗尺素指代书信吴钩佩带的刀剑,“看吴钩”表现建功立业的抱负珍珠表现美丽、纯洁无瑕红色象征青春、热情,喜事白色象征纯洁无瑕,表现丧事绿色象征希望、活力、和平黑色表黑暗、绝望或神秘蓝色表现高雅或忧郁黄色象征温暖、平和紫色表现高贵、神秘桑梓家乡,表现怀乡之情西楼排遣忧伤或遥望故国、思乡怀人南园泛指花草园林楼兰西域古国名,表现卫国立功关山指遥远的地方,多用以表现怀乡、思人诗中景物意象有四种:①画面意象:即诗人所见之景,通过众多景构成意境表达情感。如“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中的景物。要多品味揣摩。②传统意象:即由于经常在诗中出现而具有特定意义的景物,通过特定意蕴表达感情。如“杜鹃”“流水”“月亮”等。要多积累记忆。③比喻意象:即在诗中具有比喻意义的意象,通过把本体形象化传达感情。如李煜的《虞美人》词中的诗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将愁绪喻为一江春水。要由喻体知本体。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用豆萁比喻曹丕,用豆子比喻曹植,含蓄地指出了曹丕对同胞兄弟的迫害。

诗中景物意象有四种:④象征意象:即诗中具有象征意义的意象,通过把景物人格化表达感情。如咏物诗中的被咏之物。要由物思考人。松:松树是傲霜斗雪的典范,所以松柏象征着坚贞和在任何情况下保持高洁的品质。梧桐:梧桐则是凄凉悲伤的象征。1、词的上阙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请简要叙述。2、词中写了哪些“风尘恶”的景象?3、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有什么寓意?4、《三国演义》的开篇词《临江仙》上阙“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与侯蒙词一样,都运用了“夕阳红”的意象,但其象征意义各不相同,请做简要的分析。5、前人读这首诗说:反复讽咏,“自然生其气象”。你读这首诗,眼前出现了什么样的景象?请概括描述。6、“一时放春入”表现了怎样的情景?7、本诗前两句描写了怎样的情景?8、尾联描写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这样写有什么好处?9、两诗中均写了夜景,又有所不同。请具体说明。意象特征分析型。(一)设问方式梳理分析某意象的特征。概括某意象的形象特征。(二)答题步骤第一步:概括意象特征。第二步:结合诗句分析意象特征。(概括题此步骤省略。)(三)方法总结及运用示范意象特征分析三关注:一关注:诗人用来修饰描述意象的词语。二关注:意象本身的自然属性。三关注:诗人描写意象的修辞及衬托作用的句子。四关注:意象在诗中常见的表意作用。答题公式公式:什么意象+意象特点+意象表达的诗人的情感。模式:诗歌描绘了的意象。诗人通过

意象,表达了自己

的情感或品格。思路:①找出诗中的物象、意象;

②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出意象特点(注意诗中的意象,不得遗漏,也不得无中生有,同时要抓住意象的情态和特点);

③指出意象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常见提问方式:诗的××联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景色/情景/图景)?该景象有何寓意?如果考察意象的含义,要理解常见意象的固定含义,并且结合诗歌的语境,理解意象的特定含义(注意意象是否具有象征意义)。

高考诗歌意象鉴赏

常见题型1.根据要求找出古诗中意象

有的高考题是要求直接找出全诗的意象,有的是要求根据诗题找意象(如2006年广东卷),有的是要求根据意象的特点找意象,有的是要求找出时间变化的意象(2007年广东卷)。主要是以填空和简答的方式设题,如:(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泊歙Shè浦[宋]方岳此路难为别,丹枫似去年。人行秋色里,雁落客愁边。霜月倚寒渚,江声惊夜船。孤城吹角处,独立渺风烟。诗中写了哪些意象,营造了怎样的氛围?(3分)

诗中描写了“丹枫”“秋雁”“霜月”“寒渚”“夜船”“孤城”等意象,营造出了凄清孤寂的氛围。(意象至少答出4个,得1分;凄清、孤寂各1分。)(2、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余干旅舍①刘长卿摇落暮天迥,青枫霜叶稀。孤城向水闭,独鸟背人飞。渡口月初上,邻家渔未归。乡心正欲绝,何处捣寒衣?【注】①本诗是刘长卿寄居在余干(今属江西)旅舍时所作。这首诗用了哪些意象表达离情乡思?

暮天,枫叶(霜叶),孤城,独鸟,渡口,月,捣寒衣。(3、阅读下面的这首诗,回答问题。答柳恽①吴均【南北朝】清晨发陇西,日暮飞狐谷。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雾露夜侵衣,关山晓催轴②。君去欲何之?参差间原陆③。一见终无缘,怀悲空满目。注:①这首诗是吴均与朋友柳恽的赠答之作,此诗源于柳恽要出门远行而作了《赠吴均诗三首》,吴均这首诗正是答他的诗而作。②催轴:即催车上路。这两句也是说晓行露宿,饱尝风霜之苦。③原陆:高原和平陆。这两句是说,你这一去远隔高原和平陆,究竟去到哪里呢?本诗的第三至六句选取哪些意象?描绘了怎样的景色?选取“秋月”、“层岭”、“寒风”、“高木”、“雾露”、“关山”等意象,(1分,意象缺一个不扣分),勾勒了一幅凄清幽冷的图景,(1分)。2.找出意象并说明其含义或寓意这种题型是在第一种题型上的深入,它不仅要求考生根据要求筛选信息,还要求考生说明意象的含义或寓意。考生必须掌握一些诗歌体裁惯用的意象,并熟知其文化内涵。如望月怀人、折柳送别、长亭送别、鱼雁尺素等。如:(1、(2010年江西卷)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送人归京师①陈与义②门外子规啼未休,山村落日梦悠悠。故园便是无兵马,犹有归时一段愁。【注】①京师:指北宋都城汴梁。②陈与义:南宋初年爱国诗人,河南洛阳人。题:指出诗中“子规”意象的含义。

【答案】思念故土,有家难归的悲伤。

门外子规鸟叫个不停,让人真切的感受到诗人强烈的故乡之思,然后又通过日落时分山村中那幽梦不断的场景的描写,暗示诗人被深重的痛苦所困扰。既然只是因为思念故土,而惆怅失意,当然要解除这一烦恼的最好方式是能回一次故乡。但摆在诗人面前的现实是:即便故园没有战火,但国土沦丧,南北分裂,已是亡国奴的诗人就是能回故乡也是颇为犯愁的事。(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卜算子曹组松竹翠萝寒,迟日江山暮。幽径无人独自芳,此恨凭谁诉?似共梅花语,尚有寻芳侣。著意闻时不肯香,香在无心处。[注]迟日:指和煦的春日。这首宋词的咏空谷幽兰之词,作者为什么要写“松竹梅”这三个意象?(5分)古人称松、竹、梅为“岁寒三友”,以喻坚贞高沽的节操。作者正是以“岁寒三友”来映衬(衬托)兰花处幽谷独自坚守高洁志趣的节操。兰花幽处深谷,与松竹翠萝为伴,先从境地之清幽着笔。在和煦的春日黄昏,幽兰的倩影更见得淡雅清绝。“幽径无人”,兰花的芳馨无人领略,其芳心幽恨之欲诉无由亦可想而知。这两句既有孤芳自赏、顾影自怜的意味,也透露出知音难觅的惆怅。既然无人欣赏芳馨,这脉脉的幽兰似乎只有梅花才堪共语了,但在寂寞的深山中,也许还有探寻幽芳的素心人吧?与梅花共语,是抒其高洁之怀。幽兰这所以为幽兰的特色,其幽香可以为人无心领略,却不可有意强求。(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军城早秋严武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注】严武(726-765):字季鹰,华州华阴(今属陕西)人。曾任成都尹、剑南节度使,广德二年(764)秋率兵西征,击败吐蕃军队七万多人。(1)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有什么寓意?

晚秋、秋风、汉关、寒云、冷月、西山,诗的前两句描绘的是一幅初秋边关阴沉凝重的夜景。寓意边境局势的紧张。

将士们一定要再接再励,乘胜追击敌人,彻底歼灭他们,不要让敌人一人一马逃回敌营去!水调歌头·壬子被召,端仁相饯席上作①辛弃疾长恨复长恨,裁作短歌行。何人为我楚舞,听我楚狂声?余既滋兰九畹,又树蕙之百亩,秋菊更餐英②。门外沧浪水,可以濯吾缨。一杯酒,问何似,身后名?人间万事,毫发常重泰山轻。悲莫悲生离别,乐莫乐新相识,儿女古今情。富贵非吾事,归与白鸥盟。【注】①绍熙三年(壬子),辛弃疾奉召赴临安,在陈端仁的饯行席上赋此词。②“余既”三句《离骚》:“余既滋兰之九畹,又树蕙之百亩”“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概括“兰”“蕙”“菊”三种意象的共同内涵。(2分)兰、蕙、菊都是花草,在词中都用来象征词人高尚、纯洁的品格和节操。3.找出意象并用简洁语言描述画面

该题型要求找出古诗中的意象并用简洁的语言描述画面,答题时可以从每个句子中所给的意象进行筛选,关键是不要遗漏,在描述画面时需要就全诗意象组合进行简单的概括,关键是抓住特征、抓准特点。如:(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次石湖书扇韵姜夔桥西一曲水通村,岸阁浮萍绿有痕。家住石湖人不到,藕花多处别开门。题: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是由哪些景物构成的?请简要叙述。诗歌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清幽恬静的画面。小桥、流水、村庄、绿岸、浮萍(荷)、荷花、人家、庭院等组成的。次石湖书扇韵①姜夔②桥西一曲水通村,岸阁浮萍绿有痕。家住石湖人不到,藕花多处别开门。【注】①石湖:南宋诗人范成大(1126—1193)晚年去职归隐石湖(在今江苏苏州),自号石湖居士。

②姜夔(1155—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鄱阳(今江西波阳)人,浪迹江湖,终生不仕。淳熙十四年(1187)夏,曾去拜见范成大,这首诗约作于此时。(1)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是由哪些景物构成的?请简要叙述。

桥的西头有一条弯曲的河流通向村落,湖水和溪流相接的岸边滞留着绿色的痕迹,那是村中平静的池塘漂流出的浮萍。主人家住石湖,外人很少来到这里。原来荷花深处别有洞天,主人在那里开立了自己的门户。(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题鹧鸪天代人赋①辛弃疾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山远近,路横斜,青旗②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注】①这首词作于作者遭弹劾解官归居时。②青旗:酒旗,酒店门外用青布做的幌子。1.词的上阙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请简要叙述。(5分)

词的上阕描绘了初春时乡村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田间桑树萌发出新芽,东邻家蚕卵已孵出幼蚕;平缓的山坡上长着细嫩青草,黄色的牛犊在那儿鸣叫;夕阳斜照着初春傍晚的树林,晚归的乌鸦散落在那儿栖息。

田间小路上枝条轻摆的桑树吐出了嫩绿的枝芽,东边邻居家的春蚕也开始孵化。平整的山岗上黄色的小牛犊在春天的草地上鸣叫,几只乌鸦点缀在黄错落日、阵阵春寒的山林中。远处的青山忽远忽近,小路纵横交错着,不远处飘荡着酒旗,还有几间村民的房舍。山城中桃树李树正风雨中沐浴着春愁,溪边盛开的荠菜花正预示着春天的到来!(3、阅读这首诗歌,回答问题。乌夜啼李煜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这首词写了哪些景物,描绘出一幅什么样的画面?(3分)

写了春天的落花、寒雨、晚风等景物,描绘出一幅凄风苦雨打落花的悲凉画面。

林花调谢,失去了春天的艳红,未免过于匆匆。无奈摧残她的,有那朝来的寒雨和晚来的风。风雨中的残花,像女子脸带胭脂把泪淌,使人迷醉,更不知何时才能重逢?人生长恨,自象那流水长向东。4.找出意象并推测时令

考生必须熟识一些带有时令特征的意象,如梅花报春、落叶知秋等。如:(1、阅读下面两首唐诗,按要求作答。峡口送友人司空曙峡口花飞欲尽春,天涯去住泪沾巾。来时万里同为客,今日翻成送故人。送蜀客雍陶剑南风景腊前春,山鸟江风得雨新。莫怪送君行较远,自缘身是忆归人。题:《峡口送友人》一诗描写了什么时节的景色?他是通过那个意象表达出来的?

【答案】暮春飞花(2、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溪亭林景熙清秋有馀思,日暮尚溪亭。高树月初白,微风酒半醒。独行穿落叶,闲坐数流萤。何处渔歌起?孤灯隔远汀。(1)诗人运用了哪些反映时间变化的意象来表现其情感?(2分)

意象有“日暮”、“溪亭”、“高树”、“月初白”、“微风”、“落叶”、“流萤”、“渔歌”、“孤灯”等。题目要求选出的是“反映时间变化的意象”,按这个标准逐一衡量,符合要求的只能是“日暮”与“月初白”;进而明确诗人的“情感”,则答案为“用‘日暮’即落日,‘月初白’即初升的月亮这两个意象,表现时间由傍晚到明月初升的变化,表现作者孤独寂寞的情感”。

5.意象作用题解答此类题目,要具备下面几种意识:结构意识(结构上的作用)、内容意识(意象内涵,全诗内容表达上的作用)、情感意识(对于诗人情感表达的作用)、表达意识(运用了什么表达手法,有何作用)。①营造氛围。如《琵琶行<并序>》中的“枫叶荻花秋瑟瑟”句,就营造出与朋友离别时的萧瑟、落寞的氛围。②借景抒情。一切景语皆情语。凡诗歌中有描写的景物,一般都具有这一作用。③塑造背景或环境。这一作用与“营造氛围”有相似之处,但亦有不同,那就是通过多个意象组合——意象群,为人物的活动提供背景或环境,这种作用在山水诗、边塞诗中运用较多,如王昌龄的《从军行》之“青海长云暗雪山”即是。意象的作用④塑造意境。意境是作者描绘自然景物中景物而表现出来的境界和情调,目的是让读者“临其境”或“入其境”感知境界之妙以及作者的情感。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秋水共长天一色,落霞与孤鹜齐飞”、“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等都是意境深远的诗句。意象的作用⑤衬托人物节气、品质或性格。这种作用在写物诗中较为普遍,在表达技巧上,常用象征手法或比喻修辞,如雪、竹、梅、松、鹤、荷、平仲、金风玉露等等,衬托人物品行高洁、性格坚毅、情感纯洁等。⑥奠定情感基调。如柳永《雨霖铃》开头三句“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为全词奠定了凄凉、伤感的基调。⑦以景衬境。这一作用在山水诗中运用最多,如以闹景衬静境——“竹喧归浣女”,以动景衬静境——“莲动下渔舟”,以暖景衬冷境——“日色冷青松”,以亮景衬暗境——“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以满景衬空境——“雁字回时,月满西楼”,以物语(或物态)衬心境——“废池乔木,犹厌言兵”等等。⑧结构上的线索作用。有的意象贯穿始终,往往为线索。意象的作用寒林残日欲栖乌,壁里青灯乍有无。小雨愔yīn愔人假寐,卧听疲马啮残刍。诗的一二两句由暮写到夜,由野外写到室内,形成一种清冷、孤寂的气氛。“寒林”,除了写荒郊野景,黄叶零落,林木萧疏,还暗寓着季节。“残日”,也是一方面绘景,红日西沉,暮霭弥漫,同时也明点着时间,已近黄昏之时。冬日傍晚,“欲栖乌”,也就是“乌欲栖”,乌鸦要归巢了。残晖笼罩着疏林,寒林的梢顶盘旋着归鸦,构成了暗淡凄冷的意境。第二句由外景转为内景:“壁里青灯乍有无。”“青灯”,即油灯,其光发青,故名。“乍有无”即乍有乍无,也就是灯光忽闪忽闪,时亮时暗。这是由于灯芯小,且有风吹的缘故。乌鸦归林,旅人投宿,在此日暮天寒之际,寓居于灯影幢幢的旅舍之内,诗人心旌摇荡,思绪纷乱。寒林残日欲栖乌,壁里青灯乍有无。小雨愔愔人假寐,卧听疲马啮残刍。诗的三四两句由坐写到卧,由雨写到马,宣泄了一种空虚、落寞的情绪。“假寐”,指不脱衣冠而睡,通常指坐着打盹儿。在昏暗的灯光之下,外面下起了淅淅小雨,更使人增加愁闷。终因时间过久,解衣而卧,但怎么也不能入眠,还听到槽头的马在嚼着草料。夜阑人静,疲马嚼着残刍,窸窣之声,更使人觉得深夜的沉寂。“疲马”是疲倦的马,“残刍”,意为草料不多了。“疲马啮残刍”,既表明时间之久,夜之深,又表现声音之弱。卧听着疲马啮着残刍,触动着诗人疲于奔波,深感孤寂的情怀,更使他久久不能入眠。鹊桥仙·夜闻杜鹃茅檐人静,蓬窗灯暗,春晚连江风雨。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月夜、常啼杜宇。催成清泪,惊残孤梦,又拣深枝飞去。故山犹自不堪听,况半世、飘然羁旅!暮春时节,眺望江面,风雨连天。篷蔽的茅屋里,烛灯明灭,悄无人言。连树林里的黄莺都停止了鸣叫,惟有杜鹃,在月夜里孤苦哀啼。啼声越来越远,带着深深的漆黑的影子,惊醒了我的梦,让人清泪欲洒。年已半百,孤独一人,漂泊在孤旅的路上,想那只故园的杜鹃,带着故园的山水,让我不堪听闻矣。上片描述杜鹃夜啼的情景。词人从景物写起:“茅檐人静,蓬窗灯暗,春晚连江风雨。”“茅檐”、“蓬窗”指其简陋的寓所。坐在昏黄的灯下,是多么寂寥。同时作者想象出“连江风雨”、“萧萧暗雨打窗声”。其愁绪便跃然纸上。“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月夜、常啼杜宇。”这时他听到了鹃啼,但又不直接写,而是先反衬一笔:莺燕无声使得鹃啼显得分外清晰、刺耳;莺燕在早春显得特别活跃,一到晚春便“燕懒莺残”、悄然无声了,对这“无声”的怨悱,就是对“有声”的厌烦。“总”字传达出了那种怨责、无奈的情味。接着再泛写一笔:“但月夜、常啼杜宇。”“月夜”自然不是这个风雨之夜,月夜的鹃啼是很凄楚,何况是此时此境。“常啼”显出这刺激不是一天两天,这样写是为了加强此夜闻鹃的感受。茅檐人静,蓬窗灯暗,春晚连江风雨。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月夜、常啼杜宇。下片就写愁苦情状及内心痛楚。“催成清泪,惊残孤梦,又拣深枝飞去。”这杜鹃竟然可以在发出鸣叫,催成词人几行清泪,惊残他一枕孤梦之后,又拣深枝飞去。“孤梦”点明:客中无聊,寄之于梦,偏又被“惊残”。“催成清泪”,因啼声一声紧似一声,故曰“催”。就这样还不停息,“又拣深枝飞去”,继续它的哀鸣。“又”,表明作者对鹃夜啼的无可奈何。“故山犹自不堪听,况半世、飘然羁旅!”“故山”,故乡。“半世”,陆游至成都已是四十九岁,故说半世。这结尾的两句进一步表明处境,生发感慨,把他此时闻鹃内心深层的意念揭示出来了。在故乡听鹃当然引不起羁愁,之所以“不堪听”,就是因为打动了岁月如流、志业未遂的心绪,而此时作客他乡更增加了一重羁愁,这里的“犹自……况”就是表示这种递进。催成清泪,惊残孤梦,又拣深枝飞去。故山犹自不堪听,况半世、飘然羁旅!分析意象、意境的作用意象特征:意境特征:分析意象、意境特征意象:

画面:找出合乎题干要求的意象内容解题要点练习(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送李端卢纶故关衰草遍,离别自堪悲。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雪时。少孤为客早,多难识君迟。掩泪空相向,风尘何处期?颔联中“寒云”这一意象的创造有何作用?(4分)

这两字下笔沉重,给人以无限阴冷和重压的感觉,对主客离别时的悲凉心境起到了有力的烘托作用。

故乡遍地都是衰败的枯草,咱们分别了多么叫人伤悲!你踏上去路远在寒云之外,送你归来正遇上暮雪纷飞。少年丧亲过早地漂泊异土,多难时相交怅恨识君太迟。空朝你去的方向掩面而泣,世事纷繁再相见不知何时。(2、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余干旅舍刘长卿摇落暮天迥,青枫霜叶稀。孤城向水闭,独鸟背人飞。渡口月初上,邻家渔未归。乡心正欲绝,何处捣寒衣。问:本首诗描写了哪些景象,其作用是什么?诗歌描写了暮天、清枫、霜叶、孤城、独鸟、渡口、月初上等意象。这些景象的作用有两点:交代时令景象烘托渲染了郁郁的离情;衬托出诗人凄清悲愁的心境。

诗人独自在旅舍门外伫立凝望,由于草木摇落,整个世界显得清旷疏朗起来。淡淡的暮色,铺展得那样悠远,一直漫到了天的尽头。眼前连霜叶都变得稀稀落落,眼看就要凋尽了.望着望着,暮色渐深,余干城门也关闭起来了,独鸟背人远去,那况味是难堪的。随着时间推移,夜幕降临,一规新月正在那水边的渡口冉冉上升。往日此时,邻家的渔船早已傍岸,可今晚,渡口却是这样寂静,连渔船的影子都没有,渔家怎么还不归来呢?诗人凭眺已久,乡情愁思正不断侵袭着他的心灵,不知从哪里又传来一阵捣衣的砧声。是谁家少妇正在闺中为远方的亲人赶制寒衣?(3、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后面的问题。春行即兴李华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本首诗描写了哪些景象,其作用是什么?

诗中虽然写的是绿草、芳树、涧水、春山、鸟语,都是一些宜人之景,但着以“自”和“空”,却成了以乐写哀,以闹写寂,意境荒凉、孤寂,衬托出诗人凄凉的心境,抒发了国破山河在、花落鸟空啼的愁绪,充分显示了诗人对时代的深沉叹惋。

站立城头观赏景致,只见大片土地荒芜,处处长满了茂盛的野草。也曾看到农民利用涧水灌溉的万顷良田,但现下,这里清冷冷的山泉却再没人汲引灌溉,而是任其流逝了。经过安史之乱,再也无人来此观赏烂漫的山花,花只好任其自开自落,虽鸟语婉转,但也是自鸣自听,一切是那么的寂静荒凉。

4、阅读下面这首宁诗,然后回答问题。

祭常山回小猎①苏轼青盖前头点皂旗,黄茅冈下出长围。弄风骄马跑空立,趁兔苍鹰掠地飞。回望白云生翠谳②,归来红叶满征衣。圣朝若用西凉簿③,白羽犹能效一挥。

注释:①诗作于密州知州任上。是年十月,诗人到郡城南二十里的常山祈雨,回来路上和同官在常山东南的黄茅冈举行了一次习射会猎。②翠谳:苍翠的山峰,指常山。③西凉薄:晋将军谢艾,本书生,善用兵,胜仗无数。④白羽,即白色的羽扇,儒将所持。⑴此诗颈联写景有什么作用?

护卫们手持皂旗在车前开道,浩浩荡荡,开向狩猎场所——黄茅冈下。时广袤的围场内,呼鹰策马,箭镞纷飞,紧张而热烈。经过紧张的围猎,诗人现在一身轻快,不由回头眺望方才鏖战之处,但见常山白云缭绕,远远望去,恰似在不断吐出运气。俯视自己,一路归来,火红的树叶已经沾满了征衣。以谢艾自许,说朝廷如果委以边任,也不减谢艾,定能够挥兵败敌,抒发了自己渴望驰骋疆场、为国效力的豪情壮志与激越情怀。

4、阅读下面这首宁诗,然后回答问题。

祭常山回小猎①苏轼青盖前头点皂旗,黄茅冈下出长围。弄风骄马跑空立,趁兔苍鹰掠地飞。回望白云生翠谳②,归来红叶满征衣。圣朝若用西凉簿③,白羽犹能效一挥。注释:①诗作于密州知州任上。是年十月,诗人到郡城南二十里的常山祈雨,回来路上和同官在常山东南的黄茅冈举行了一次习射会猎。②翠谳:苍翠的山峰,指常山。③西凉薄:晋将军谢艾,本书生,善用兵,胜仗无数。④白羽,即白色的羽扇,儒将所持。⑴此诗颈联写景有什么作用?

白云、绿岭、红叶,色彩对比鲜明,更增强了诗情中的画意;映衬了诗人雄姿英发、豪气勃发的人物形象。

护卫们手持皂旗在车前开道,浩浩荡荡,开向狩猎场所——黄茅冈下。时广袤的围场内,呼鹰策马,箭镞纷飞,紧张而热烈。经过紧张的围猎,诗人现在一身轻快,不由回头眺望方才鏖战之处,但见常山白云缭绕,远远望去,恰似在不断吐出运气。俯视自己,一路归来,火红的树叶已经沾满了征衣。以谢艾自许,说朝廷如果委以边任,也不减谢艾,定能够挥兵败敌,抒发了自己渴望驰骋疆场、为国效力的豪情壮志与激越情怀。(5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

吴松道中二首(其二)晓路雨萧萧,江乡叶正飘。天寒雁声急,岁晚客程遥。鸟避征帆却,鱼惊荡桨跳。孤舟宿何许?霜月系枫桥。【注】:吴松:即吴淞,江名。请结合全诗分析“孤舟”这一意象的作用。(5分)【技法示范】第一步:判断意象类别,概括意象特征。诗中的孤舟是穿行于江面的。第二步:点出形象的意义。“舟”是羁旅行役诗中的传统意象,具有表达“漂泊”之感的作用。其“孤”字,表达出“孤独”之意。第三步:点出给读者的感受。引人联想旅途之景。第四步:分析意象是否有结构上的作用。“孤舟”是作者的所在,所以诗中句句有“孤舟”,只是诗歌语言表达的需要,大多时候被隐去了;所以“孤舟”是全诗的线索。【译文】天刚破晓,船又起航,秋雨霏霏,风声萧萧;江南水乡便满天飘舞着木叶。深秋天寒,时时听到空中大雁,鸣声惶急,向着南方飞去而无留意;一年将尽,旅程却还遥远着呢。水鸟们“啾啾”鸣叫着随在后面,有时船身猛一倒退,鸟儿们便急急地避了开去;鱼儿们聚游在船的两侧,船家一起一落地摇动着双桨,便惊得鱼儿慌不迭地散了开去。天已黑,今夜,这艘孤舟该宿于何处(何许)呢?放眼望去,一轮霜月下,我看见了那久负盛名的枫桥。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2012年高考山东卷)吴松道中二首(其二)晓路雨萧萧,江乡叶正飘。天寒雁声急,岁晚客程遥。鸟避征帆却,鱼惊荡桨跳。孤舟宿何许?霜月系枫桥。【注】:吴松:即吴淞,江名。请结合全诗分析“孤舟”这一意象的作用。(5分)【诗歌赏析】这首诗是诗人行船在吴淞江上时所写。诗中的“天寒”“叶飘”“雁声急”“岁晚”“霜月”诸语,点明季节已是晚秋。前三联描写了由盘门到枫桥的一路景色,兼及诗人自己的心情。天刚破晓,船又起航。头天傍晚下了一场大雨,这一天清晨依旧是秋雨霏霏,兼以风声萧萧,江南水乡便满天飘舞着木叶。深秋天寒,时时听到空中大雁,鸣声惶急,向着南方飞去而无留意。诗人不由得又低头思量自己:“大雁急急归去,顷刻使能回到南方,可我自己呢?一年将尽,旅程却还遥远着呢。”吴松道中二首(其二)晓路雨萧萧,江乡叶正飘。天寒雁声急,岁晚客程遥。鸟避征帆却,鱼惊荡桨跳。孤舟宿何许?霜月系枫桥。

为了排遣乡思,诗人便留心观看船的四周。“鸟避征帆却,鱼惊荡桨跳。”诗人的观察由远及近,鸟儿因为船猛地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