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幼儿园数学教学基本知识和内容编排体系
一、数学类教育活动的概述
三、根本知识与内容编排体系二、学前儿童数学教育活动的主要内容一、数学类教育活动的概述学前儿童数学教育活动以教学论的一般原理为依据,运用学前教育学、心理学的理论和原那么,研究幼儿学习数学的认知特点、规律和方法,引导儿童在生活中感知事物的数量关系、空间关系、时间关系,培养儿童学习数学的兴趣,开展儿童的数学能力的一种教育活动。1〕只有让幼儿掌握一些粗浅的数学知识,他们才有了解与认识世界的工具,才有可能清楚地感知和正确认识周围的物体,才能较好的与人交往,较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才能解决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实际问题。2〕获得一种思维方式,大于和小于.doc学会用数学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促使幼儿的思维和智力得到较快的开展,为进一步学习打下良好的根底。
二、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的主要内容
幼儿数教育的内容面很广,大的可以分为数量关系、空间关系和时间关系三个方面,具体一些可以分为集合的知识、数概念、10以内数的加减运算、简单的几何形体、度量、空间方位、时间几个局部。数与形是幼儿数教育领域中的两个根本概念,所以,在内容的安排上要表达以数形概念为主的原那么,各年龄段要注意以数概念为中心,数、形、时、空等有机结合,以及数概念形成的先后顺序,使各年龄段的教学内容重点突出,难点分散。数学类教育活动虽然具有自身的特点与规律,仍应遵循?纲要?的要求,针对学前儿童的认知特点,将教育活动有机融入儿童的一日生活中,促进其协调安康开展。三、数学类教育活动的内容和体系
一〕集合概念的教育二〕数概念的教育、10以内数的加减运算三〕认识几何形体四〕度量教学五〕认识时间、空间方位集合概念的教育〔分类、排序、区别“1〞和“许多〞、比较两组物体的多少〕〔一〕幼儿的分类教育分类即按物体的颜色、大小、形状、用途、数量等不同的特征进展区分。可先按一个特征分,再逐步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特征分。内容小班中班大班分类1.按物品的一维特征分类(名称、颜色、形状、大小)。从实物→图片。个数5以内。2.区分同级类物品(如玩具类、食物类、用品类等)把它们分成2个集合。3.认识大小、颜色、形状等分类标记。1.按物品的二维特征分类(名称、颜色、形状、大小)。从实物→图片。个数7以内。2.区分不同类物品图形,把它们分成2-3个集合。3.增加量的特征的分类(如:粗细、厚薄、高矮、长短、宽窄等)1.按物品的2-3维不同特征进行分类。从实物→图形→符号(数字)。个数10以内。2.按标记逐级分类(2-3级)如:
↗大↗空中
↘小动物→陆地
↗两栖↘水里↘非两栖〔1〕各年龄段内容编排体系〔2〕教学建议〔1〕物体分类的教学,一般应按照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原那么进展,同时,尽量结合已学的有关数、量、形等方面的知识。〔2〕引导幼儿按物体的名称、物体的外部特征、用途、数量等进展分类。教小班幼儿进展分类时,首先要教他们学会从一堆物体中,找出一样名称的物体。开场教学时,可以给幼儿一些同样颜色、同样大小的物体,让幼儿找出一样名称的物体,以后,逐步教幼儿能排除物体的颜色、大小等干扰,而把一样名称的物体找出来并放在一起。〔二〕幼儿的排序教育
排序依据物体的差异如颜色、大小、长短、粗细、高矮、先后、多少等特征,按一定的次序进展排列。排序是建立在对物体比较的根底上,它需要有一定的判断推理能力。对幼儿来说,排序比对物体进展分类要困难一些。引导幼儿发现排列规律,按一定的规那么排列。遵循由简单到复杂,由明显到隐藏、由少数到多数的原那么。排序对幼儿学习数学知识和开展智力有积极的意义和作用。〔1〕各年龄段内容编排体系内容小班中班大班排序1.按物体的某一特征(大小、长短)排序。同种材料,数量5以内。2.按一定规则指示排序(序列数量在2-3个以内,给幼儿提供此类材料,让他们接着往下排)。3.按一维要求为幼儿提供排序材料(从实物→图片→图形)。1.按物体的某一特征(粗细、厚薄、数量等)排序。数量在7以内。2.按一定规则指示排序(序列数量在3-4内,给幼儿提供此类材料,让她们接着往下排)。3.按二维要求(大小、颜色或长短、形状或粗细、颜色)为幼儿提供排序材料(从实物→图片→图形)。4.训练初步的逆向排序能力。1.按物体量的某两种特征(又圆又小或又大又长等)来排序。数量10以内。2.按一定规则指示排序(序列数量可出现5个)。3.按2-3维要求为幼儿提供排序材料(从实物→图形→数字)。4.按匹配关系排序(如:旗子:大→小;房子:高→矮_。5.学习1-10圆点卡片、数字卡片排序。6.寻找、说出排序规律。7.进一步训练逆向排序能力。〔2〕教学建议●教小班幼儿按物体的大小、长短排序。①教幼儿给差异较明显的物体进展大小排序,同时也可以和比较物体大小的教学结合起来。例如,引导幼儿从3个物体中找出最大的和最小的,然后再进展排序。●教中班幼儿按物体的高矮、粗细、厚薄排序。教中班幼儿按物体的高矮等特征排序,可以和比较物体高矮的教学结合着进展。①教幼儿按物体的高矮排序时,可让幼儿把一组物体从矮到高或从高到矮排列起来。●教大班幼儿按物体的宽窄排序。①教大班幼儿按物体的宽窄排序时,可以和比较物体宽窄的教学结合着进展。②教幼儿按物体的数量多少排序,并按数字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三〕区别“1〞和“许多〞“1〞是自然数的根本单位,“许多〞是含有两个以上元素的集合。区别两者,了解它们的关系,目的是使幼儿学习数概念之前,使幼儿初步认识一组物体〔集合〕是由单个物体〔元素〕组成,初步形成集合的概念。为后面学习点数,了解计数的结果做准备。〔1〕各年龄段内容编排体系内容小班中班大班“1”和“许多”会区别1和许多(同类物),体验许多可以分成1个,1个……1个1个合起来就是许多,可以形成一个集合。①用观察比较的方法教幼儿认识“1〞和“许多〞。教师利用实物或教具,引导幼儿边观察〔或摆弄〕边比较:什么物体是1个;什么物体有许多。初步理解“1〞和“许多〞都是代表事物的数量。教具的选择可用同类或不同类的教具。②组织幼儿进展分合操作活动从中感知“1〞和“许多〞的关系。教师指导幼儿把许多物体〔集合〕分成一个一个物体〔元素〕,再把一个一个的物体〔元素〕组成许多〔集合〕,让幼儿在分合的实践中感知集合与元素的关系。分、合操作活动按由易到难进展。先是将同颜色〔或同形状〕的物体进展操作;然后过渡到不同颜色〔或不同形状、不同大小〕的物体进展操作。使幼儿认识到物体可以按形状、大小、颜色等分类,逐步扩大对集合范围的感知,培养分类能力。③教幼儿运用各种感官感知“1〞和“许多〞。〔2〕教学建议〔四〕比较两组物体的多少在幼儿初步了解集合和元素之间的关系,懂得“1〞和“许多〞的意义后,应进一步教他们比较两个集合中元素的多少。〔1〕各年龄段内容编排体系内容小班中班大班对应1.感知一一对应:比较两个等价集合元素间的对应关系(5以内的同类物品)2.运用重叠、并放、连线对应的方法进行相关物品的比多少、一样多(数量5以内)。1.运用重叠或并放的方法比较不同类物品或圆点(数量7以内)2.进一步运用重叠、并放、连线对应的方法进行相关物品的比多少、一样多,并说出两个集合元素间的对应法则(数量7以内)1.进一步运用一一对应的方法以(重叠、并放、连线),比较2-3个集合间的对应关系(数量10以内)。2.说出2-3个集合间的对应法则(数目间、形状间、位置间、关联间的对应)。〔1〕幼儿进展重叠对应比较。重叠比较,就是将一个集合中的元素逐一重叠在另一个相应元素上。从有情节过渡到无情节的形式。从“一样多〞过渡到“多些〞“少些〞。〔2〕幼儿进展并放对应比较。并放比较,就是将一个集合中的元素,按上下或左右方向,对应并放在另一个集合的附近。同样从有情节过渡到无情节的形式,但是并放时必须注意放的距离。〔3〕幼儿选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比较。教幼儿自己组合两组物体。可以是重叠或并放,可以和不同特征的分类结合进展。以上几种方法都可以采取游戏的形式进展,要重视儿童的动手操作并注意引导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进展练习。〔2〕教学建议数概念的教育〔基数、序数、书写、组成、加减运算〕各年龄段内容编排体系内容小班中班大班数1.通过视、听、触摸等感官认识、区别1和许多及其关系。2.认知5以内的数数、形成、手口一致点数;了解5以内数的基数意义。3.认识5以内的圆点卡片和数字卡片。4.会应用实物、圆点、数字卡片按数取物或按物取数。5.渗透数与数的大小、顺序关系。1.认知6-10的数数、形成数序,认识数字,了解数的实际意义(基数、序数)。2.认识6-10的圆点卡片和数字卡片。3.会应用图片、图形、数字进行分类数数和目测数群,并巩固复习按数取物和按物取数。4.初步感知10以内数的守恒。5.练习顺着数、倒着数和顺着往下数。6.渗透数与数的对应、形成、守恒关系。1.认知10以内数的组成和加减法(口头→列式)。2.区分单双数和相邻数。3.认知零4.提高计数水平,学习两个两个数,五个五个数。5.进一步训练10以内数的守恒。6.认识+、-、=、<、>等符号。7.描写数字1-10。8.运用猜数游戏,复习10以内的数和加减法。9.渗透数与数的分合、传递、相等、互换、互补关系,加减法间的互逆关系。自然数用来表示集合中元素的个数〔多少〕时,叫作基数。〔1〕教学目标小班①初步认识5以内数的含义,会手口一致地点数5以内数量的物体,并会说出总数,懂得总数是被数物体的总和;能按实物范例或要求取出相应数量的物体。②学会运用各种感官感知5以内数量的事物。③借助于教具,初步意识到5以内数的相互关系。例如,1个苹果添上1个苹果是2个苹果,2个苹果比1个苹果多1个苹果;2个苹果添上1个苹果是3个苹果,3个苹果比2个苹果多1个苹果等。④会正确运用常用的数量词,如“4个〞、“4只〞、“4块〞、“4辆〞、“4朵〞、“4架〞等。中班①认识10以内数的含义,会正确点数10以内数量的物体,迅速说出总数,了解总数的意义;正确掌握10以内数的顺序,能从任何一个数数起,一直数到10。会按数取物。②会正确运用各种感官感知10以内数量的事物。③能不受物体大小、形状和排列形式的影响,正确、迅速地判断10以内物体的数量。大班①能熟练地运用各种感官感知10以内数量的事物。②掌握1—10的倒数,会正确区别10以内的单数和双数③会用多种方法计数,如学习两个两个地数,五个五个地数。〔一〕基数〔数数、相邻数、形成〕活动名称:小动物坐火车活动目的:复习100以内的单双数活动材料:1.用餐巾纸盒做的火车厢,共10列,写有10、20…….100,每列车厢分为两格,一是单数,一是双数2.小动物的贴绒假设干,背后写有1—100以内的数字玩法:1.按照小动物身上的数字给它放到相应的火车厢上。如56,就要找50的这个车厢,再看56是单数还是双数,再放到相应的位置。2.如果不知道是单数还是双数可以用点子卡摆一摆。〔2〕教学建议①教幼儿点数〔按物点数是幼儿数数的根本方式,是幼儿认识数的实际意义的根底〕。就是教幼儿用数词去清点物体的数量,将数词与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对应起来,使幼儿认识到数词可以表示任何有限集合中元素的数量。点数的要求逐步提高:从按物点数,说出总数过渡到用眼睛点数最后到达默数。②教幼儿运用各种感官进展记数活动。③教幼儿寻找相应数量的物体。2.认识10以内数的形成〔1〕教学目标使幼儿知道前10个自然数的产生,即1添上1是2,2添上1是3,……,9添上1是10,理解除1以外的任何一个数都是由假设干个1组成〔如3里面有3个1,3个1合起来是3〕;初步掌握10以内前后两数之间的关系〔如3比2多1,2比3少1〕。〔2〕教学建议①比较法〔包括对应比较和不对应比较〕。对应比较就是将两组物体对应排列从比较一样多到不一样多的数量变化中使幼儿理解前一数添上1是后一数及两数间的关系。不对应比较就是将两组物体不规那么地摆放,进展比较。使幼儿认识数的形成和理解前后数之间的关系。还可利用具有某一方面不同特征的同类物体为教具,借助教具这一不同特征突出几里有几个1,几个1和起来就是几。颜色或者形状不同的教具从左到右对应地排列成两行,让幼儿观察每一种教具的数量,再比较两组物体是一样多,然后在下一行教具的后面再增加一个,使幼儿认识一个数添上1就形成新数,这个数比前一个数多1。②类推法〔形成教学的后阶段采用〕。③运用幼儿的各种感官感知。3.认识10以内的相邻数
相邻数:自然数中任何一个数都比前一个数大1,比后1个数小1。〔1〕教学目标使幼儿知道按排列的每一个数〔除1以外〕都有两个相邻数,掌握2—9各数与其相邻数的位置关系和数量关系,加深对前10个自然数的认识。开展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2〕教学建议①比较法。新课时可以用三组实物进展比较,并在每组实物的下面配上相应的数字。比较时,突出中心数和相邻数的关系〔相邻数和中心数比较困难〕。在观察和比较的根底上教师应帮助幼儿学会用语言概括,如3比2多1,3比4少1,3的相邻数是2和4。②类推法〔相邻数教学的后阶段采用〕。③在游戏和操作活动中练习。序数:表示集合元素次序的数,用“第几〞表示。1.教学目标:学会从不同方向〔从左到右、从右到左、从上到下、从下到上……〕确定物体的排列顺序,正确运用序数词〔第一只、第二只……第一排、第二排……〕。〔二〕认识10以内的序数2.教学建议〔1〕采用直观教具进展演示,讲解要让幼儿明确从哪里数起,按什么方向数。例如,是从左到右、从上到下、从前到后等。新课时将不同大小、颜色、形状或不同性质的物体排成一行,引导幼儿学习,然后在同颜色、同形状、同大小的同类物体中区别它们各自的位置。讲清楚序数的意义,两个序数只有顺序位置不同,不能比较大小和多少。〔2〕可以从几个方面提问:说出动物名,问位置。例如,小白兔排在第几?说出序数名,问什么物体。例如,第3个位置上是什么小动物?抽象判断。例如,第2前面是第几?〔3〕让幼儿在游戏活动中判断物体的顺序。例如,开商店、什么东西不见了、送小动物回家、排队。
数字是用来记数的符号。数字所表示的物体数量就是数的实际含义。认读和书写10个数字,能稳固对10以内数的认识,提高对数的抽象性的理解,对以后的数学的学习具有重大的意义。〔三〕10以内数的认读与书写的教学1.教学目标中班:教会幼儿认读1—10阿拉伯数字,并能用数字正确表示10以内物体的数量。大班:幼儿正确书写10以内的阿拉伯数字,掌握正确的笔顺,字迹工整、格式标准,培养幼儿正确的书写姿势及握笔方法。2.教学建议〔1〕教幼儿认读阿拉伯数字1—10的方法①结合数数与形成,利用多种教具,出示数字符号进展讲解。例如,认识数字“3〞。先出示教具3只小鸡,让幼儿数数并答复这是3只小鸡;再出示教具3只小鸭,让幼儿数数,答复这里有3只小鸭。然后教师小结:“3只小鸡,3只小鸭,我们都可以用数字3来表示。〞边讲边出示数字3的卡片,贴于教具旁边。接着,教师还应通过另外一些例子,进一步讲解数字所表示的意义。如“3〞还可以表示什么物体。②通过形象的比喻让幼儿记住字形。当数字符号出示之后,教师可利用幼儿所熟悉的事物,与数字形象进展比较。如“1〞像小棒,“2〞像鸭子,“3〞像耳朵,“4〞像小旗,“5〞像秤钩,“6〞像哨子,“7〞像拐杖,“8〞像麻花,“9〞像气球,“10〞像小棒和鸡蛋,帮助幼儿记住字形。而且,还注意教学中对外形容易混淆的字要做比较,帮助幼儿分析区别,正确认识。例如“2〞与“5〞、“8〞;“6〞与“9〞等。③在讲清数字含义,初步认识数字的根底上,让幼儿准确地跟教师读准字音,特别是一些平翘舌音。④练习认数的活动可以用看图找数字、看数字找卡片、听声音或看动作找数字、看数字做动作、按数取物、按物取数字等。〔2〕教幼儿书写阿拉伯数字1—10的方法①写字前对幼儿进展写字常规及写字姿势的教育。②教师讲解所写数字的实际意义。幼儿书写数字时间不宜过长,一般不专门用一节活动时间进展,而是与其他数学内容结合成一节活动,大局部是与数的组成的学习结合进展的。书写顺序:教师示范书空练习描写独立书写〔1〕知道除1以外的任何一个数都可以分成两个数,这两个数合起来就是原来的数。〔2〕了解数的组成中的总数与局部数的关系,互换关系〔两个局部数交换位置后合起来的总数不变〕和互补关系〔一局部数逐一减少,另一局部数逐一增加,而合起来的总数不变〕。〔四〕认识10以内数的组成2.教学建议〔1〕演示讲解法。讲解时,必须突出数的分与合,分与合必须同时进展。先出现一个总数并放在中间,然后分成两个局部数。先用实物,然后用点子卡片,最后用数字卡片。与加法的区别:组成:研究一个数可以由哪两个局部数合起来,总数。加法:两个局部数,求总数。与减法的区别:组成:总数,分解时,只把总数分成两个局部数,而总数不变。减法:在总数的根底上,去掉一局部,求剩下的一局部,总数减少。〔2〕观察归类。〔3〕让幼儿在分合操作和游戏活动中练习稳固。〔五〕10以内数的加减运算幼儿掌握加减运算的特点为:从实物加减过渡到符号运算;从简单的口头加减应用题开场学习运算;幼儿自编口头应用题时,往往把编题与讲故事等相混淆。〔1〕使幼儿初步理解加法和减法的含义。〔2〕掌握10以内数的口头加减运算,认识加号、减号、等号,会做横式运算。〔3〕学会解答和自编简单的口头加减法应用题。简单口头加减应用题,就是把需要解决的加减运算关系的实际问题用语言表达出来,只用一步加减就能解答的应用题。应用题的构造,应用题中所提的一件事应有两个数,求一个未知数。2.教学建议〔1〕编题列式:教师结合演示,编讲简单的口头加减应用题,同时列出式题。①利用实物加减运算的方法使幼儿初步理解加法和减法的含义②注意教幼儿认识加号、减号、等号并理解含义。③教幼儿按规律进展列式运算。〔2〕看图列式。教师指导幼儿根据图中物体的数量和符号或事物的不同特征等列出算式并进展运算。指导幼儿观察图列出式子,也可以与分类结合列出式子或者按式题讲题意。〔3〕运用多种感官练习。〔4〕操作练习。〔5〕按式题讲题意。〔6〕书面练习。〔7〕教幼儿自编简单的口头加减法应用题。①教师示范编题,引导幼儿分析应用题的构造。②逐步教会幼儿编题。题目:翻翻乐目标:复习6的加减材料:1.将旧台历分割成两局部,分别写上6以内的加减计算题和答案2.用卡纸做成台历型分为加法翻翻乐和减法翻翻乐两本〔见图〕方法:1翻一翻玩一玩,第一种台历可以先翻出计算题,再翻出相应的答案来复习6以内的加减3.第二种台历随意性和难度有所提高,要把三个数字根据加号或减号翻成正确的计算题,6的加减复习的难度有了提升。认识几何形体
幼儿认识几何形体的特点为:幼儿往往把几何图形与所认识的实物混淆;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混淆;对几何形体的认识常受形体摆放形式影响;幼儿认识平面图形的顺序是:圆形、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梯形、椭圆形;幼儿认识立方图形的顺序是:正方体、长方体、球体、圆柱体。各年龄段内容编排体系内容小班中班大班形1.欣赏圆形、三角形、正方形。2.认知区分圆形、三角形、正方形。3.尝试用圆形、三角形、正方形组合拼搭。4.以圆形、三角形、正方形作为操作材料,感知5以内的数量关系。5.渗透形与形大小、多少关系。1.欣赏长方形、椭圆形、梯形。2.认知、区分长方形、椭圆形、梯形。3.尝试用长方形、椭圆形、梯形组合拼搭。4.运用圆形、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椭圆形、梯形进行想象、组合,感知10以内的数量关系。5.渗透形与形变换、顺序、匹配、守恒关系。1.通过实验发现、认识、区分正方体、长方体、球体和圆柱体。2.运用正方体、长方体、球体和圆柱体制作小玩具。3.寻找区别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异同和关系。4.学习几何图形的二等分、四等分。5.渗透形与形对应、分合、对称、包含、守恒关系。〔1〕认识平面图形的方法在教学中引导幼儿从观察物体到逐步抽象出平面图形。在操作活动中稳固对图形的认识。拼合平面图形;给平面图形涂颜色;给平面图形拼成物体的形象;对平面图形进展分类;分割平面图形;数形结合;例:一个正方形分成四个正方形或四个长方形通过平面的分解组合,初步认识图形之间的关系。例:四个小正方形组合寻找法〔2〕认识立体图形的教学运用摸感知和平面图形比较各年龄段内容编排体系内容小班中班大班量1.在比较中认识大小、长短。2.会找出三样物体中最大(长)或最小(短)的。3.结合大小、长短不同进行分类排序。4.感知量与量间的相等、多少关系。1.在比较中认识粗细、厚薄、宽窄、高矮。2.会找出五样物体中最粗(厚、高)或最细(薄、低)的。3.感知量的比较具有相对性(如马腿比象腿细但却比鹿腿粗)和顺序关系、传递关系。1.在比较中认识远近、轻重、面积、重量、容量。2.会在数量为7以内的物品中进行量的排序。3.区分长、宽、高。4.感知长度、面积、容量、重量的守恒关系。5.学习自然测量。6.学习二等分和四等分以及分合关系。度量教学
幼儿对度量的感知往往是从绝对过渡到相对、从模糊不清到逐渐清晰
2.各年龄班教学目标●小班〔1〕能区别和说出大小、长短比较明显的两个物体。●中班〔1〕能区别物体的粗细、厚薄、高矮。〔2〕能按物体大小、长短、粗细、高矮将物体按顺序排列和分类。并能找出其中最粗和最细的,最高和最矮的。〔3〕能在日常生活中应用粗细、厚薄、高矮等词。●大班〔1〕学会用目测和自然测量的方法比较物体长短、高矮、宽窄、粗细、轻重、远近等。〔2〕会按物体的大小、长短、粗细、厚薄、宽窄等进展分类,并会将它们按顺序排列。〔3〕能在日常生活中正确运用长短、高矮、宽窄、粗细、轻重、远近等词。〔4〕理解等分的含义,会将一些几何形体或有规那么的物体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合作协议合同范本大全
- 鲍温样丘疹病病因介绍
- 2023房屋租赁协议书样本6篇
- 2025工厂转让协议书
- 2024-2025学年山东省滨州市无棣县青岛版二年级上册期中考试数学试卷(原卷版)-A4
- 2023年天津市十二区重点学校高考语文二模试卷
- 重庆2020-2024年中考英语5年真题回-教师版-专题03 短文填空
- 激励与约束对基层卫生改革的几点思考课件
- 2024-2025食醋行业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报告
- PLC控制技术考试模拟题+参考答案
- 2023年盛京银行校园招聘人员笔试历年难、易错考点试题含答案解析-1
- 小学五年级语文修改病句方法
- 草甘膦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 体育心理学(第三版)PPT全套教学课件
- 初中生物趣味知识竞赛PPT
- 2023年山东省鲁信投资控股集团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旅游规划与开发电子教案
- 办公场所5S管理标识标准办公室5S管理内容与定置标准
- 企业组织结构的常见类型和其利弊
- 2023年八年级上册语文教学活动 八年级语文组活动记录优秀(六篇)
- 危重病人的转运与交接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