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解剖学 讲义 之人体解剖图_第1页
人体解剖学 讲义 之人体解剖图_第2页
人体解剖学 讲义 之人体解剖图_第3页
人体解剖学 讲义 之人体解剖图_第4页
人体解剖学 讲义 之人体解剖图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体解剖学讲义之人体解剖图(2)头颅骨的作用构成颅腔,容纳脑和保护脑第二页,共31页。椎孔、椎管、脊髓、椎间孔、脊神经的关系第三页,共31页。第四页,共31页。第五页,共31页。第六页,共31页。脊神经组成分支前根脊神经前支后根脊神经节脊神经后支(交通支)第七页,共31页。第八页,共31页。骶丛坐骨神经骶丛第九页,共31页。腰丛股神经第十页,共31页。第十一页,共31页。2)薄束核和楔束核

位于薄束结节和楔束结节的深面,接受薄束和楔束的信息,是躯干和四肢意识性本体感觉和精细触觉的重要中继核。楔束结节薄束结节楔束核薄束核第十二页,共31页。V脑神经第十三页,共31页。

二、

间脑

间脑位置:

位于中脑的上方,其左、右两侧和上方为大脑半球。背侧丘脑下丘脑第十四页,共31页。下丘脑境界分区视前区乳头体区结节区视上区主要核团主要纤维联系室旁核弓状核视上核第十五页,共31页。前叶后叶三.小脑

小脑的结构与功能第十六页,共31页。绒球小结叶第十七页,共31页。(一)大脑外形和分叶从大脑表面可观察到三条沟:外侧沟、中央沟、顶枕沟大脑背外侧面观中央沟外侧沟顶枕沟大脑背内侧面观第十八页,共31页。(一)大脑外形、分叶由外侧沟、中央沟、顶枕沟将大脑皮质分为5叶:额叶顶叶颞叶枕叶岛叶额叶顶叶枕叶五叶颞叶大脑背外侧面观中央沟外侧沟第十九页,共31页。半球内侧面脑沟:胼胝体沟、扣带沟、顶枕沟、距状沟脑回:扣带回、旁中央小叶、楔回、舌回胼胝体沟扣带沟距状沟扣带回旁中央小叶楔回舌回海马旁回海马旁回钩顶枕沟胼胝体隔区第二十页,共31页。大脑内侧面观:扣带回海马旁回海马旁回钩边缘叶(穹隆回):

扣带回、海马旁回、海马旁回钩。第二十一页,共31页。杏仁核尾状核豆状核丘脑第二十二页,共31页。尾状核豆状核丘脑投射纤维第二十三页,共31页。机能定位大脑皮质大脑皮质某一特定的部位只与某种特定的纤维相联系,形成若干不同的功能区,称为××中枢。6.

嗅觉区10.

书写中枢(8)11.

听觉性语言(听话)中枢(22)12.

视觉性语言(阅读)中枢(39)

8.内脏活动中枢边缘叶44663

121741423125.平衡觉区7.

味觉区主要中枢的位置1.(第一)躯体运动中枢(4、6区)2.(第一)躯体感觉中枢(3、1、2区)3.听觉中枢(41、42区)4.视觉中枢(17区)9.

运动性语言(说话)中枢(44、45)Wernicke区Broca区822394445海马旁回钩中央后回最外侧多个区域第二十四页,共31页。第二十五页,共31页。第二十六页,共31页。3)内侧丘系丘脑大脑脑干脊髓薄束核楔束核×内侧丘系第二十七页,共31页。4)脊丘系脊丘系脊髓丘脑束第二十八页,共31页。5)三叉丘系三叉神经感觉核三叉丘系丘脑第二十九页,共31页。丘脑三叉神经节【三叉丘系】传导头面部(深)浅感觉的二级纤维。起于

三叉神经感觉核,纤维越过中线后,上升形成三叉丘系,终止于丘脑。三叉神经脊束·1.传导头面部浅感觉2.传导咀嚼肌、表情肌本体感觉。第三十页,共31页。【外侧丘系】螺旋神经节蜗神经节斜方体内侧膝状体下丘臂传导听觉。由蜗神经核发出,走同侧或交叉至对侧后上升的纤维,称为外侧丘系。经或不经过下丘中继,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