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扩大内需问题的讨论-第一小组_第1页
关于扩大内需问题的讨论-第一小组_第2页
关于扩大内需问题的讨论-第一小组_第3页
关于扩大内需问题的讨论-第一小组_第4页
关于扩大内需问题的讨论-第一小组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扩大内需问题的讨论组员:目录1.三驾马车现状分析2.内需不足原因分析3.关于扩大内需的思考4.扩大内需途径与政策1.三驾马车现状分析1.1选题背景投资率一直维持在35%左右的水平,虽然带有明显的波动性,但总趋势是上升1;.投资率净出口占GDP的比重长期高于10%2净出口消费率却不仅低于主要发达国家,甚至还低于一些发展中国家3;消费率1.1选题背景1.

据中国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自1978年以来,我国的投资率一直保持在30%-45%的水平。进入新世纪,2001—2012年,投资率由36.5%提高到48.1%,投资率年均上升1个多百分点【1】。1.1选题背景2.受东亚金融危机影响,我国商品出口增长放缓,1996年-2000年年均仅增长10.87%,增幅比“八五”期间下降了8.23个百分点。而因内需不足,商品进口年均增长率仅为11.25%,稍快于出口增长。1998年,净出口占GDP的比重仅为14%;而2008年,我国净出口占GDP的比重超过了20%,经济的内外失衡现象更加突出[2]。3.世界银行关于各大洲26个代表性国家的数据显示,1985年-2003年间,多数欧洲国家平均消费率在70%-80%之间。英国从1985年的80.71%提高到2003年的86.63%,美国、墨西哥也差不多。大洋洲的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也都稳居高位并略有提升,2002年消费率分别达到78.47%和78.17%。非洲的埃及和南非2003年的消费率分别为84.77%和81.43%。拉美的阿根廷、巴西、智利、秘鲁四国的平均消费率也在70%-80%之间,虽有一定波动,但始终稳定在70%以上的水平。而我国则要低10-20个百分点。1.2三驾马车的含义1.2三驾马车的含义最终消费支出资本形成总额产品和服务出口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外部需求GDP内需是指内部需求,即就是本国居民的消费需求,它是经济的主要动力。投资是指财政支出,即政府通过一系列的财政预算包括发行国债,对教育,科技,国防,卫生等事业的支出,是辅助性的扩大内需。出口是指外部需求,即是通过本国企业的产品打入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扩大自己的产品销路。1.3

三驾马车怎样带动经济增长投资是社会总需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总需求的总量和结构会产生直接的影响,也是增加社会总供给的重要途径,通过增加投资能够扩大社会生产能力。投资波动会导致经济同向波动,它与总产出之间存在着乘数效应。当投资增加时,会立即增加对投资品的需求,增加投资品生产企业的产量,就业就会上升,居民收入增加,有利于促进消费需求的增加,从而使社会总产出倍数增加。投资与经济增长是一种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关系。一般来说,投资的适度增长能促进经济持久发展;投资增长不足可能减缓经济发展;投资增长过快可能引发经济过热。1.3.1投资与经济增长1.3三驾马车怎样带动经济增长消费是经济增长的真正最终需求,是推动经济稳定增长的根本动力,是总需求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对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我国的消费率是比较低的,但是仍然比投资率高,消费需求对经济的促进作用大于投资需求。消费增加直接拉动经济增长;教育、医疗保健等消费支出可以创造人力资本,政府的部分消费性支出可以提供生产性公共产品,这些均为长期的经济增长提供了生产要素,从而推动经济增长;消费需求是生产的目的,可以创造出生产的动力,并刺激投资需求,促进经济发展。1.3.2消费与经济增长1.3三驾马车怎样带动经济增长内需可以为外需提供重要的支撑和动力,同样,外需对内需也有着巨大的拉动作用。外需从不同的方面直接或间接的刺激内需,形成了如“出口——带动国内相关产业的发展——提供大量就业岗位——提高居民收入水平——扩大消费需求”或“出口——缓解国内产能过剩——减少相关企业破产——增加国家税收收入——进而扩大国内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的“拉动链”。因此,在以扩大内需为宏观经济调控立足点的同时,不可忽略或小视稳定外需的作用,需要继续重视和支持对外贸易发展,充分发挥好外贸对上下游产业的乘数效应,实现以外需带动内需,以内需促动外需。1.3.3出口与经济增长1.4三驾马车的现状与局限性——静态全球化背景主体部分肯定了我国静态全球化背景下高外贸依存度、高储蓄、高投资与低消费的经济增长方式中国现阶段经济增长方式1.4三驾马车的现状与局限性一般来说,消费包括政府消费和居民消费。2012年,最终消费支出为261832.8亿元,占GDP的比重高达50.40,其中居民消费为190423.8亿元,政府消费为71409.1亿元,居民消费在总需求中所占的比例高达82.1。所以居民消费在促进经济增长过程中消费担任重要的角色。居民消费在拉动经济增长的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后,我国的出口贸易受经济危机的影响。原本主要由投资、出口拉动的经济增长受到阻碍。我国由依靠投资、出口拉动的经济增长方式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1.4.1消费的特点和国际比较1居民消费扮演重要角色1.4三驾马车的现状与局限性改革开放初期,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快速增长,但到1990年前后消费市场开始出现疲软态势。这种现象主要是由于我国居民消费需求不足所导致的。影响因素:收入分配情况,居民可支配收入,预期影响,政府政策等。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使城市和农村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平均消费倾向不断下滑,制度的改革和变化使人们对未来的预期不乐观,从而引发消费不足,导致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缓慢。1.4.1消费的特点和国际比较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缓慢1.4三驾马车的现状与局限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不断攀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维持较高增长率。1.4.1消费的特点和国际比较3居民储蓄余额居高不下1.4三驾马车的现状与局限性高储存率资料来源:中国国家统计局,2009年2005年-2009年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1.4三驾马车的现状与局限性高储存率中国内地消费者将每月收入的45%储起1.4三驾马车的现状与局限性高储存率20世纪90年代以来,储蓄率稳定在40%左右,远高于20%的世界平均水平,与西方国家的低储蓄传统形成鲜明对照1.4三驾马车的现状与局限性我国居民消费率低于国际平均水平,政府消费率一直与世界平均水平比较接近。我国居民储蓄率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与世界消费同步或略快于GDP增速的基本趋势相反,近20年来我国的居民消费增速低于GDP的增长速度。1.4.1消费的特点和国际比较4消费需求国际比较1.4三驾马车的现状与局限性2000-2006年按资金来源和隶属关系分固定资产投资从资金来源和隶属关系看,2000年-2006年间国有及国有控股投资强劲,中央项目和地方项目投资逐年攀升1.4.2高投资1.4三驾马车的现状与局限性按构成和建设性质分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城镇固定资产为例,,如表2.3所示,1995年-2007年间,建筑安装工程部分占总投资额的比重均在60%以上,而且新建固定资产额2002-2007年间高于改建和扩建总额,2007年的新建项目达到改扩建项目的1.54倍,其中不乏导致经济过热的重复投资。总体而言,投资结构与效率问题令人堪忧。1.4三驾马车的现状与局限性房地产:房地产和工业园区的遍地开发离不开政府,使地方政府官员在拉动GDP方面上瘾。地方领导美化形象和GDP数据,推动房地产的开发和房价上涨,从强拆低价圈地后高价卖地从中渔利而推动地方财政收入猛增,从而用财政资金继续投资,绝大部分地方政府还会用政府的财税收入作为信用担保从银行进行大额贷款来扩大投资。铁路建设:近年,我国铁路里程超常规发展。可中国铁路系统仍是有发展而无改革,政企不分,滞后的体制改革已成为铁路系统诸多问题的桎梏。2012年10月31日,铁道部发布的2012年第三季度的财务报告显示,其税后利润继续亏损,债务、负债率呈继续扩大的态势。债务的增长速度远高于盈利增长。铁道部的负债和负债率不断扩大,与其依赖大量银行贷款和债券融资来投资铁路建设密不可分。高铁、高速公路……1.4.3投资带来的问题1.4三驾马车的现状与局限性会使国内经济波动程度增大,不利于国内经济的平稳发展。(国外经济的发展状况、国际政治经济关系等的影响)会使新增的供求结构更多的去迎合国际市场,将按照国际分工进行调整,使我国的产品结构主要集中在中低端,主要是劳动密集型、土地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长期以来,我国奉行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在土地、税收、融资等方面都实行优惠政策。使得外资企业在中国出口中所占的比重己经超过50%,外资企业利用中国廉价的劳动力,把高能耗、高污染的产业迁到中国,在通过出口返销本国,这表面上增加了中国出口,实际上则以压低价格的方一式,损害了我国的人力、环境和土地资源。1.4.4出口的局限性1.5三驾马车内在联系静态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经济2.内需不足原因分析世界经济全球化程度加深,国际市场风险加剧,外贸出口难度加大,国内经济持续发展更需要内部需求的推动2.1拉动内需的必要性美元贬值导致以美元为标价的初级产品进一步上涨,中国以出口为主导的增长模式都无法继续下去了,我们必须开拓国内市场。2.2内需不足的原因1农村人口比重大,消费能力弱2收入分配不均3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4消费观念及产品质量1.

农村人口比重大,消费能力弱农村消费能力长期不足。我国13亿人口中9亿是农民,而占人口近70%的农民只占居民消费的40%,这与农民普遍收入不高有关。自1997年以来,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年均增长速度只有4%,最低的年份只有211%,仅相当于同期城镇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速度的一半,且与城镇居民的收入差距有扩大的趋势。如果农民购买力不足,内需是很难真正扩大的,只有9亿农民腰袋鼓了,才会释放一个庞大的消费群体再看农民工工资收入增长情况。长期以来,农民工工资多少年没有变动过,有资料表明,在经济快速发展的珠三角地区,十多年农民工资只增涨了86元钱,比较一下期间该区GDP增长水平、企业发展与获利水平、政府增收规模,就能反映农民工收入与经济发展的极大错位、不平衡。1.农村人口比重大,消费能力弱2.收入分配不均生活在日均1美元贫困线以下的中国人实际大约应为3亿。这3亿人口辛劳终身,仅仅能够维持简单生存,购买力极其有限。贫富差距逐渐造成国内市场相对萎缩越来越严重的情况。而这种消费市场的萎缩又严重限制了生产能力的进一步扩大,进而影响到就业市场。而富人的消费已经没有多大的潜力,即使有潜力,富人的消费需求弹性远小于其它阶层。

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调查中心发布的《中国民生发展报告2014》指出,2012年我国家庭净财产的基尼系数达到0.73,顶端1%的家庭占有全国三分之一以上的财产,底端25%的家庭拥有的财产总量在1%左右。

2.收入分配不均2.收入分配不均矿主与矿工的经济学故事3.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老百姓有各种各样的后顾之忧,如养老、医疗、教育、就业、购房等等,中国低水平的社会保障体系使得老百姓普遍缺乏经济上的安全感。既然社会不能给自己提供保障,只能是靠自己提供保障,惟一的方法是尽可能多的存钱,以备将来不时之需。如此,老百姓怎肯花钱消费?扩大内需也就无从谈起。因此要扩大内需,关键要提高老百姓的经济安全感,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

长期以来,政府过度关注GDP的增长、只关注外汇储备的增加,只关注形象工程、面子工程的建设、只关注政府自己办公条件的改善、福利待遇的提高及生活的腐化与堕落。而忽视了社会基本生活保障体系、教育、医疗保障体系的建立,在GDP实现大增长、经济大发展的过程中,对民生关注不够。3.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4.消费观念及产品质量勤俭节约;注重储蓄;传统的财产继承观念;重物质产品消费,轻非物质方面的消费。产品质量无法跟上人们的需求。

4.

消费观念及产品质量

4.消费观念及产品质量3.关于扩大内需的思考3.1扩大内需的相关因素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后,世界经济就明显的处于一个重大的转折时期了。全球化与金融自由化在引领世界贸易高速增长的同时,也导致了世界各国劳动者的收入增长缓慢甚至停滞,也许不久的将来,“去全球化”,恢复国民经济会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那么,问题来了如何扩大内需?3.1扩大内需的相关因素1内需受国内市场一体化程度的限制2内需由工资和生产率的良性循环所决定3内需受资本价值链高端环节的限制4内需受国内企业间和产业间相互间生产需求的限制从历史的角度看内需1.统一国内市场可以有效扩大内需

1834年,德国关税同盟建立,德国国内的经济得到统一,德意志联盟内部之间的经济往来得到了促进,内需扩大。这对随后的德国经济政治的统一奠定了基础,德国也开始踏上大国崛起之路。德国关税同盟的建立从历史的角度看内需1.统一国内市场可以有效扩大内需

18世纪的英国工业革命是建立在保护国内重工业的基础上的,以法令统一国内所有经济事务,制定工业标准和条例,对生产和质量进行监督,保护消费者利益,这些对内政策的目的都在于通过统一国内市场,推动国内市场的一体化进而对内需进行刺激扩大。工业革命期间的英国工厂从历史的角度看内需2.保持工资与生产率的同步增长是扩大内需的根本1914年,福特汽车公司把工人的工资调高到了一倍以上,从此开启了美国学派的“福特主义”,其中重要的一条原则便是工人必须得到更高的工资,这样他们才能买得起自己生产的产品。内需才能打开20世纪初的福特汽车从历史的角度看内需2.保持工资与生产率的同步增长是扩大内需的根本19世纪下半叶美国这样的高工资经济为什么要比欧洲和其前殖民地的廉价劳动力在工业制成品的售价上要低,原因就在于生产率的增长超过了工资的增加,导致了生产产品的廉价和低利润。19世纪末的美国从历史的角度看内需3.产业结构优化对内需扩增至关重要德国经济学家森哈斯对阿根廷和澳大利亚经济的比较VS从历史的角度看内需3.产业结构优化对内需扩增至关重要

澳大利亚与阿根廷这两个国家在19世纪都是出口导向型经济,在20世纪20年代,两国的人均收入在世界上的排名不相上下:

阿根廷居世界第五位,澳大利亚第六位,但到了1977年,前者却只是后者的1/4.5。原因就在于澳大利亚在经过出口导向的经济发展阶段后,在20世纪最初10年采取了大力扶植和发展作为技术创新基础的国内资本品工业等“调结构”的战略举措,由于这种高端产业的发展推动了国内一体化的经济结构的出现,由此催生了作为内需主导力量的包括技术工人、白领工人在内的中等收入者比重的上升,从而使得工资收入在澳大利亚1975年的GDP中占到68%;但在阿根廷,由于资本品工业被外资所支配,因此,它就无法产生澳大利亚在国内经济一体化中所取得的成效,这不仅使其工资收入在1975年的GDP中只占46%的份额,而且也导致了政治上的四分五裂,这是长期以来阿根廷陷入依附型经济和“中等收入国家陷阱”而不能自拔的根源。从历史的角度看内需4.经济的协调发展对扩大内需作用深远美国1815~1914年崛起为世界上头号工业强国的历史经验说明了平衡发展对扩大内需的重要性。美国的崛起是通过典型的以内需为主导的内向型经济实现的,国内消费是经济增长的引擎。国民经济的平衡增长对推动内需市场规模的扩大曾发挥了关键性的作用。美国时代广场从历史的角度看内需4.经济的协调发展对扩大内需作用深远理查德·R.纳尔逊在《经济增长的源泉》中提到“在这一时期的美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各个经济部门自发地形成比较协调、相互促进的关系。农业和工业两大部门之间,工业中轻重工业之间,农业中种植业和畜牧业之间,以及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的关系上,发展平衡,相互促进,推动了整个经济的发展”。从历史的角度看内需历史的启发在总结了内需扩大的种种条件和限制后,我们不难得出扩大内需几条主要规律:要把扩大内需的重点更多地放在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发展服务业、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上来;着力扩大内消费需求,加强城乡市场流通体系建设,提高流通效率,降低物流成本;牢牢把握加快改革创新这一强大动力,着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抓住时机尽快在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突破,着力提高原始创新能力;着力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扩大内需,大势所趋1纵向比较2横向比较从中国现代的角度看内需纵向比较三架马车,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增长主要依靠出口投资这两辆马车,消费占的比重相对较低2008年以来,国际环境发生很大变化,金融危机爆发后,发达国家需求相对减弱,出口和投资下降,所以要扩大内需,刺激消费。从中国现代的角度看内需横向比较与国际平均水平相比,内需不足,消费不旺;与同类发展国家印度相比,消费率偏低。从中国现代的角度看内需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改善老百姓生活,所以扩大内需作为战略要点,转向扩大居民的消费需求。从世界经济发展历史来看,大国经济从根本上是内需支承的经济,要使经济长期平稳快速增长,还是要建立在内需驱动的基础之上。从中国现代的角度看内需4.扩大内需途径与政策怎样去扩大内需?4扩大内需途径及政策4.1扩大内需的政策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十措施2008年1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常务会议所提出的旨在抵御国际经济危机、加快国家建设、提高国民收入、促进经济平稳快速增长的一系列措施,总值约4万亿元人民币,约合5860亿美元。从中国现代的角度看内需加大对廉租房建设支持力度,加快棚户区改造,实施游牧民定居工程,扩大农村危房改造试点。1.加快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从中国现代的角度看内需2.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农村沼气、饮水安全工程和农村公路建设力度,完善农村电网,加快南水北调等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和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加强大型灌区节水改造。加大扶贫开发力度。3.加快铁路、公路和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建设一批客运专线、煤运通道项目和西部干线铁路,完善高速公路网,安排中西部干线机场和支线机场建设,加快城市电网改造。4.加快医疗卫生、文化教育事业发展。5.加强生态环境建设。6.加快自主创新和结构调整。7.加快地震灾区灾后重建各项工作。8.提高城乡居民收入。9.在全国所有地区、所有行业全面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鼓励企业技术改造,减轻企业负担1200亿元。10.加大金融对经济增长的支持力度。从中国现代的角度看内需4.2扩大内需的途径Forexample家电以旧换新,家电下乡,汽车购置税优惠从中国现代的角度看内需08年底,十二五规划,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家电以旧换新,家电下乡,汽车购置税优惠等,有效刺激消费。09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际增长16.9%,1986年来增长最快。从中国现代的角度看内需1.一“有”一“没有”两个问题扩大内需消费并非易事,中国城镇居民攒钱买房买车,省着花,如何让大家敢消费敢花钱?解决好一有一没有两个问题:有即有钱来消费、有购买能力和意愿,没有即没有后顾之忧;从中国现代的角度看内需解决“有”的问题提高收入,有钱可花;推进收入分配改革;从中国现代的角度看内需2000到2009年,政府和企业所得的份额增加了,居民收入虽然总量增加了,但他的份额是相对减少的,所以居民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是下降的;还有居民的劳动报酬收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