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第3课走向世界大战_第1页
我第3课走向世界大战_第2页
我第3课走向世界大战_第3页
我第3课走向世界大战_第4页
我第3课走向世界大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世纪30年代的局部反法西斯战争主要有哪些?

2、中国的抗战有何特点?

3、埃塞俄比亚反意斗争为何失败?

4、西班牙内战爆发后,主要国际势力分别持何态度?(德意、苏联和国际纵队、英法、美)

5、西班牙内战的性质?

6、简单论述法西斯轴心国集团形成的过程?

7、法西斯轴心国集团的形成标志着什么?

8、德日意法西斯集团为何要打着“反共产国际”的旗号结盟?

没有必要发生的战争!“(TheUnnecessaryWar)从来没有一次战争比这次战争更容易加以制止的了,假如当初我们采取共同的措施来保障我们的安全的话,这个灾难也许不会降临在我们头上。——丘吉尔第3课走向世界大战一、西方大国的绥靖政策

policyofappeasement1、含义2、表现(6)制造慕尼黑阴谋20世纪30年代,英法美等国为了维护自身利益和安全,对法西斯国家的侵略行为姑息纵容,不惜牺牲受害国利益以满足法西斯国家的要求,同时企图把法西斯祸水引向苏联的政策。(1)纵容日本侵略中国;(2)纵容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3)纵容德意武装干涉西班牙内战;(4)英美公司对法西斯进行进行经济援助(5)德国破坏凡尔赛和约,吞并奥地利英法没有抗议

材料一英法尽管为一战的主要战胜国,但其经济地位和军事地位仍因战争受到巨大的削弱,这种状况使得英法统治集团的部分人士不敢同德、意、日侵略扩张政策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而是试图通过满足侵略者部分贪欲的方法来维持自己的既得利益,战后英法两国国内政治也极为复杂。

4.绥靖政策推行的原因英法的经济和军事地位因一战大大削弱,存在畏战情绪。

材料二《凡尔赛和约》对德国规定了颇为苛刻的条件,这不仅引起了德国方面的不满,而且在英法两国相当一部分居民中造成了一种负罪感。它们对战后德国出现的强烈的民族主义情绪采取了一种理解的态度,对30年代德国的违约行动采取了一种容忍的立场。一战后对德国的过分惩罚,使英法产生一定负罪感。

材料三

一战充分显示了现代战争的残酷性,它导致了大量伤亡,严重破坏了人民正常生活。因此战后出现了不惜一切代价避免战争的和平主义思潮。还有经济危机使英法政局动荡,内阁更替,很难实行坚定和连续的政策。希特勒竭力造成似乎唯苏联方是德国敌人的假象,英法相信这点。“一战”后兴起了避免战争的“和平主义”思潮。英法忙于应付国内经济危机,无暇顾及。

材料四

绥靖者在很大程度上是顽固的反共产主义者,他们相信通过支持德国重新获得其原有的军事和经济实力,他们就会建起一座阻遏苏联共产主义西进的前哨堡垒。

材料五由于时机尚不成熟,法西斯国家不愿意过早刺激英法美等国,又感到苏联和共产国际是它们进行侵略的巨大障碍,这样,“反共”就成了他们结盟的最好招牌。法西斯“反共产国际”的旗号,欺骗了英法。仇视社会主义苏联,蔑视弱小国家。3、绥靖政策推行的原因(1)英法地位的削弱(2)忙于应付经济危机(3)和平主义思潮占主导地位(4)法西斯“反共产国际”的旗号,欺骗了英法等国。(5)仇视苏联和无视小国利益。4.美国实行“中立”政策的原因材料一美国地理位置特殊,东濒大西洋,西临太平洋。因为历史地理等诸方面的因素,美国国内一直流行一种以本土安全为主的“孤立主义”情绪。不为欧洲人打仗、“坐视狂热的、堕落的欧洲人自相残杀”的观念在普通老百姓中根深蒂固。美国历史学家约翰·托兰经过几十年的研究证实:是罗斯福总统一手“导演”了珍珠港事件这场悲剧。总统事先已知道日本舰队的动向,却故意让日本人进攻夏威夷基地的阴谋得逞,目的只是换取美国大多数公众对美国参战的理解和支持。美国陆军部长史汀生就曾说过:“没有珍珠港事件,我们──包括罗斯福总统──决不可能把我国推进战争中去。”当时美国国内“孤立主义”观念的顽固程度由此可见一斑。

由于国内“孤立主义”情绪的影响。

材料二20世纪3O年代的世界性经济危机把美国从“柯立芝繁荣”的发展高峰一下子抛到了谷底:国内工业生产下降46.2%,进出口总额下降70%,失业人数达到1700万人,整个资本主义世界中以美国损失最大。严重的经济危机导致人民不满情绪高涨,许多美国人要求政府将更多的注意力集中于国内事务,以迅速改善经济状况,扭转经济颓势。忙于应付经济危机。材料三美国统治集团认为,美国有两洋天险,任何外来威胁都不会威胁到美国的安全,不卷入欧洲或国际纠纷,实行中立政策,既可免于国内分裂造成的社会动荡,又可维护美国在欧洲的投资利益,控制欧洲市场,并在此基础上左右欧洲政局。垄断资本经济利益的驱动。材料四现代战争的空前残酷性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暴露无遗:交战国军民大量伤亡、社会财富的巨大消耗都严重影响交战国人民正常的社会经济生活。因此“一战”后无论英法还是美国都出现了一种鼓吹不惜一切代价避免战争的和平主义思潮。它模糊了战争的正义和非正义的界限,不加区分地反对一切战争。美国统治者受到这一思潮的影响和制约并积极推动这一思潮。可以说这一思潮是“一战”的产物,是战后一种消极反思的结果。它竭力避免战争,却加速了战争的到来,这也正是应该引起所有爱好和平的人们深思的问题。

欧美国家“一战”后“和平主义”思潮高涨,存在畏战、反战情绪。材料五美国推行中立主义政策与当时世界上社会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并存和对立这一时代背景有密切关系。同英法一样美国统治集团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对社会主义、对苏联怀有一种本能的敌意和仇视。这种敌意甚至超过了英法,在二三十年代,英法均已承认了苏联并与之建交的时候,美国依然迟迟不肯承认苏联成为当时唯一不承认苏联的资本主义大国。美国一部分统治者想指望借助法西斯国家来平衡日益强大的社会主义苏联的力量。为了削弱苏联社会主义对本国以及世界的影响,他们一直企图把法西斯这股祸水引向苏联。对此洞若观火的以希特勒为首的法西斯势力也竭力制造一种似乎唯有共产国际、唯有苏联才是法西斯国家敌人的假象,并迷惑住了美国国内的一些反共反苏的统治者。外交上的需要,阻止法西斯,压制英法,遏制苏联,“中立”政策正是使苏联、法西斯势力和英法三股力量相互牵制和削弱的最好外交手段。4、美国实行“中立政策”原因

1、忙于恢复经济2、孤立主义思潮,竭力避免卷入欧洲战事3、和平主义思潮的影响4、外交需要:阻止法西斯,压制英法,遏制苏联,利用三股力量互相牵制削弱。5、实质西方大国仇视社会主义,以牺牲小国利益来维护自身利益与安全的强权政治。(目的-------避战自保,祸水东引)6、绥靖政策的危害1.牺牲弱小国家的利益,不利于反法西斯力量的团结斗争,导致局部反法西斯斗争的失败。2.助长了法西斯的气焰,增强了法西斯的实力

1、背景:⑴德国对外侵略扩张吞并奥地利矛头指向捷克斯洛伐克⑵英法继续推行绥靖政策二.慕尼黑阴谋----绥靖政策的顶峰材料1捷克斯洛伐克在资本主义国家中国力排在第七位,并在意大利之上,绝非弱国。材料2德军在捷克斯洛伐克可布置43个师,而捷当时有45个师,近百万人。材料3捷同法国有着同盟关系,有着训练有素的军队和重要的军事工业,还有防御德国的坚固工事,这些工事正好设置在苏台德区。根据材料1、2、3,概括德国侵略捷克斯洛伐克的原因?经济发达军力较强战略地位重要1、背景:⑴德国对外侵略扩张吞并奥地利矛头指向捷克斯洛伐克⑵英法继续推行绥靖政策3、内容:二.慕尼黑阴谋----绥靖政策的顶峰

在没有捷克代表参加的情况下,强行割让苏台德地区给德国法西斯。2、时间:1938年9月莱茵河柏林德国奥地利德国莱区茵苏台德区克捷克斯洛伐维也纳布拉格慕尼黑意大利3.影响:(1)标志着绥靖政策达到顶峰。(2)助长了法西斯的侵略气焰,德国经济军事实力大增,加速了二战的爆发。(3)暴露了英法的虚弱,最终将作茧自缚。(4)欧洲集体安全落空,苏联寻求中立自保。

慕尼黑阴谋我们对一个在强大邻邦压境下的小国不论抱有多大同情,但总不能仅仅为了它而不顾一切地使大不列颠帝国卷入一场战争。如果我们不得不进行战斗的话,那也必须为了比这更为重大的问题。—张伯伦(英国首相)

①材料中“强大邻邦”和“小国”分别指的是谁?②为避免卷入战争,张伯伦是怎么做的?③与之前对埃塞俄比亚、西班牙的绥靖政策相比有什么变化?德国、捷克斯洛伐克在没有捷克代表参加的情况下,强行割让苏台德地区给德国法西斯“制裁”“不干涉”公开出卖结合张伯伦(英国首相)的谈话回答问题:④为什么说慕尼黑阴谋是绥靖政策的顶峰?在慕尼黑阴谋中,英法出于对战争的恐惧,不惜从幕后走到前台,抛开当事国,公开地把捷送到法西斯铁蹄之下,这是大国强权主义和绥靖政策的集中体现.1936ADOIF·HITLER别担心,他是一位素食主义者讽刺了英法的绥靖政策

绥靖政策是一项损人不利己的政策,绥靖政策的推行者最终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希特勒说:“没有问题的,你知道有些狗是只会吠而不会咬人的吗?”墨索里尼回答道:“我知道,你知道,但那只狗知不知道?”漫画:希特勒、墨索里尼与狗英法苏三国谈判材料(摘录)英法和苏联向对方提供军事援助上承诺:苏联向英法承诺:一旦战争爆发,可出动120个步兵师、16个骑兵师、5000门重炮、9000——10000辆坦克、5000——5500架飞机。苏联要求,英法必须派出相当于苏联上述军事力量的70%参战。英国承诺:计划动员16个师,但目前只有5个步兵师和1个摩托化师可参战。1)法西斯加紧侵略扩张,欧洲战云密布2)英法推行绥靖政策,企图祸水东引3)英、法、苏企图建立的欧洲集体安全体系落空,苏联为避战自保,以赢得备战时间.4)德国为避免在未来的战争中两线作战,需要苏联保持中立2、内容1、背景三、集体安全的落空——《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1939.8)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出席的苏共书记斯大林与德国外长里宾特洛甫你认为苏联是否应该与德国签订互不侵犯条约?应如何看待其“秘密议定书”?这个条约的签订对欧洲局势产生了什么影响?“荒唐的伴侣”《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秘密议定书:第一条波罗的海国家(芬兰、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所属领土发生领土和政治变动,立陶宛北部边界应成为德苏两国势力范围德边界。……第二条一旦波兰国家所属领土发生领土或政治变动,德国和苏联的势力范围将大体上以纳雷夫河、维斯杜拉河和桑河一线为界。……第三条对于东南欧,苏联方面提请注意在比萨拉比亚的利益。德国方面宣布它在这些地区完全没有政治上的兴趣。第四条本议定书将由双方视为绝密。

思考: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苏德互不侵犯条约》?“荒唐的伴侣”该条约附属的秘密议定书,规定苏联和德国法西斯划分势力范围,瓜分第三国,争夺势力范围。是苏联大国沙文主义的体现,与帝国主义的强权政治无别。实质上是苏联式的绥靖政策。3、评价避免首先卷入战争,赢得备战时间;避免东西两线作战,解除后顾之忧;①对苏联:②对德国:③对英法:④对世界:使“祸水东引”的企图破产,自食其恶果加速了二战的爆发走向战争小结西方大国:苏联:绥靖政策避战自保加速二战爆发慕尼黑阴谋(顶峰)——《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日本侵略中国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德、意干涉西班牙内战为什么30年代的局部反法西斯战争未能阻止二战的爆发?法西斯国家力量强大反法西斯国家国小力弱,且力量分散,未能联合起来西方大国的绥靖政策纵容了侵略

1、根本原因:是帝国主义固有的矛盾和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规律。德国随着其经济军事实力的迅速增长,强烈要求从英法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