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浙江省台州市温岭市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3届浙江省台州市温岭市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3届浙江省台州市温岭市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3届浙江省台州市温岭市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3届浙江省台州市温岭市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九上化学期末模拟试卷请考生注意: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任何溶液中都只能含一种溶质 B.溶液一定是均一、稳定的C.溶液中的溶剂只能为水 D.泥水中的泥土是溶质,水是溶剂2.学习化学可以了解日常生活中某些变化的本质,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冰川融化 B.葡萄酿酒 C.西瓜榨汁 D.玻璃粉碎3.某小组设计了如下四个实验并得出相应的结论,其中不正确的是A.甲:烧杯中的气球上升,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B.乙:实验结束集气瓶中水上升到刻度1处,说明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C.丙:点燃蜡烛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蜡烛复燃,说明白烟是石蜡的固体小颗粒D.丁:粉末状的碳酸钙反应更快,说明接触面积越大反应速率越快4.将家庭中常用的四种调味品分别放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A.橄榄油 B.番茄酱 C.白醋 D.胡椒粉5.在实验操作考查中,小明抽到的题目是“二氧化碳装置的气密性检查以及制取、收集和性质检验”。下图是他的主要实验步骤,其中操作有误的是A. B. C. D.6.如图为甲、乙两种固体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物质的溶解度比乙物质大B.t1℃时,甲、乙的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都是25%C.将t1℃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仍然都是饱和溶液D.t2℃时,ag甲溶于100g水中形成甲的饱和溶液7.下列有关金刚石和石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硬度都比较大B.都具有良好的导电性C.常温下化学性质都不活泼D.完全燃烧都能生成一氧化碳8.下列关于“2”的含义的解释中,正确的是()A.2Fe中的“2”表示两个铁分子B.Zn2+中的“2+”表示一个锌离子带有2个单位的正电荷C.H2SO4中的“2”表示一个硫酸分子中含有二个氢元素D.中的“+2”表示氧化钙的化合价为+2价9.2019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活动在中国杭州举行。活动的主题是“蓝天保卫战,我是行动者”,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A.植树造林,增加绿地面积 B.将农作物秸秆就地焚烧,增加肥效C.对垃圾进行分类回收 D.使用共享单车绿色出行10.下列描述与化学方程式表示一致的是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B.镁带在氧气中燃烧:C.碳在空气中充分燃烧:D.铁钉浸入硫酸铜溶液中:1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化合物B.分子在不停运动,原子不运动C.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D.保持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粒子是碳原子和氧原子12.如图表示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受热过程中某变量y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则y表示的是A.高锰酸钾的质量B.固体中钾元素的质量C.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D.固体中锰元素的质量分数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3.以下是实验室常用的部分实验仪器。(1)仪器⑤的名称________:(2)某同学选用上述仪器制取氧气,己选用了①③⑤⑥,他还需要选择上述仪器中的_________(填编号);(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检验二氧化碳的方法为_________;若要若要收集4.4g氧气至少需要_________gCaCO3。14.据下列仪器装置图,请回答有关问题。(1)图中仪器①的名称_____。(2)若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发生装置应选_____(填字母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用装置F收集一瓶O2,如何检验O2是否已收集满?_____。(3)实验室没有大理石和石灰石,只有碳酸钠粉末和盐酸,为了顺利制取一瓶CO2气体,请你选择最佳的装置组合_____(填字母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选择该气体发生装置的理由是_____。15.小明学习了分子的性质后做了如下实验:(1)教材实验(如图甲所示):该实验可以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改进实验:先在一支试管中装一半红墨水,再在液面上注满酒精(缓缓注人),加盖密封后静置,30日后再观察,现象如图乙所示。小明做的实验还可以说明的分子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混合均匀后,分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继续”或“停止”)运动。(3)如果继续完成图丙实验操作,对比实验乙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相比于教材中的实验设计,小明的实验改进最主要的优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为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依据如图进行实验(夹持仪器略去)。实验过程:①通入N2,点燃酒精灯,一段时间后,a、b中均无明显现象;②熄灭酒精灯,立即改通O2,a中无明显现象,b中红磷燃烧。(1)实验过程②中,对比a、b中的实验现象,可知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__________。(2)实验过程中,能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的实验操作及现象是______________。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17.酚酞是常用的酸碱指示剂,化学式为C20H14O4。(1)酚酞是由种元素组成的;(2)酚酞分子中碳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比是;(3)酚酞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最简整数比)。18.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为了测定鸡蛋壳中碳酸钙的含量。小丽称取30g干燥的碎鸡蛋壳放入烧杯中,并向其中加入了80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假设鸡蛋壳中除碳酸钙外的其他成分都不溶于水,且不与稀盐酸反应),反应后烧杯中物质的总质量为101.2g(1)30g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_____。(2)当碳酸钙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结果保留一位小数)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2分)19.(6分)下面是一些灭火的实例,请说出灭火的原理。(1)做实验时不慎碰到酒精灯,酒精在桌面燃烧,立即用湿抹布盖灭。______(2)扑灭森林火灾时,常是将大火蔓延路线前的片树木砍掉,形成隔离带。______(3)用嘴吹灭蜡烛。_____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B【详解】A、一种溶液中可以含有含多种溶质,如海水中含有氯化钠、氯化镁、氯化钙等多种溶质,故选项说法错误;B、溶液的本质特征是均一性、稳定性,属于混合物,故选项说法正确;C、溶液中的溶剂不只水,如汽油、酒精也可作溶剂,故选项说法错误;D、泥土不溶于水,与水混合形成的是悬浊液,不均一、不稳定,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B。2、B【解析】化学变化是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二者的本质区别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详解】A.冰川融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B.葡萄酿酒,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C.西瓜榨汁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D.玻璃粉碎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故选:B。3、D【详解】A、烧杯中的气球上升,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故不符合题意;B、红磷燃烧消耗氧气,生成固体五氧化二磷,反应前后有明显的压强差,实验结束集气瓶中水上升到刻度1处,说明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五分之一,故不符合题意;C、点燃蜡烛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蜡烛复燃,说明白烟是石蜡的固体小颗粒,故不符合题意;D、反应中碳酸钙的颗粒大小不同,盐酸的浓度不同,不能说明接触面积越大反应速率越快,故符合题意;故选D。4、C【详解】A、橄榄油不溶于水,不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不能够形成溶液,故选项错误;B、番茄酱不溶于水,不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不能够形成溶液,故选项错误;C、白醋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选项正确;D、胡椒粉不溶于水,不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不能够形成溶液,故选项错误。故选C。【点睛】溶液是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5、C【详解】A、检查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用止水夹夹紧右端橡胶管,然后向长颈漏斗中加水,如果长颈漏斗中能形成一段稳定水柱,证明气密性良好,正确;B、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常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来制取,属于固液常温型,可用图中装置制取,正确;C、收集二氧化碳可用向上排空气法,且导管应伸入集气瓶的底部,以利于空气的排出,错误;D、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石蕊溶液变红,正确;故选:C。6、D【解析】A、没有指明温度,无法比较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故选项A不正确;B、t1℃时,甲、乙的溶解度都是25g,一定温度下,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与溶解度的关系是:,该温度下,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故选项B不正确;C、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将t1℃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甲是不饱和溶液,乙是饱和溶液,故选项C不正确;D、t2℃时,甲的溶解度是ag,表示把ag甲溶于100g水中形成甲的饱和溶液,故选项D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的是溶解度的概念,一定温度时,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与溶解度的关系。7、C【详解】A、金刚石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石墨很软,不符合题意;B、石墨具有优良的导电性,金刚石不导电,不符合题意;C、金刚石、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碳在常温下,化学性质不活泼,符合题意;D、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完全燃烧都能生成二氧化碳,不符合题意。故选C。8、B【详解】A、2Fe中的“2”表示两个铁原子,故错误;B、Zn2+中的“2+”表示一个锌离子带有2个单位的正电荷,故正确;C、H2SO4中的“2”表示一个硫酸分子中含有二个氢离子,故错误;D、中的“+2”表示氧化钙的化合价为+2价,化合价应标在元素的正上方,故正确。故选B9、B【详解】A、植树造林,增加绿地面积,符合世界活动日主题,故不符合题意;B、将农作物秸秆就地焚烧,增加肥效,会污染空气,不符合世界活动日主题,故符合题意;C、对垃圾进行分类回收,符合世界活动日主题,故不符合题意;D、使用共享单车绿色出行,符合世界活动日主题,故不符合题意。10、A【详解】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反应的方程式为:,故正确;B、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反应的方程式为:,故错误;C、碳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反应的方程式为:,故错误;D、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反应的方程式为:,故错误;故选:A。【点睛】首先分析应用的原理是否正确,然后再根据方程式的书写规则进行判断;化学方程式正误判断方法是:先看化学式是否正确,再看配平,再看反应条件,再看气体和沉淀,最后短线改成等号。11、A【详解】A.氯化钠属于离子化合物,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故符合题意;B、分子在不停运动,原子也在不停运动,故不符合题意;C、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故不符合题意;D、保持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粒子是二氧化碳分子,故不符合题意。12、C【分析】根据高猛酸钾加热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高锰酸钾的质量逐渐减小至消失;钾元素的质量不变;固体中的氧元素质量逐渐减小,然后不变;固体质量逐渐减小,锰元素的质量不变,因此锰元素的质量分数逐渐增加,然后不变进行分析。【详解】高猛酸钾加热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

A、高猛酸钾加热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高锰酸钾的质量逐渐减小至消失,错误;

B、钾元素的质量不变,错误;

C、高猛酸钾加热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因此固体中的氧元素质量逐渐减小,等到完全分解后保持不变,正确;

D、固体质量逐渐减小,锰元素的质量不变,因此锰元素的质量分数逐渐增加,然后不变,错误。

故选C。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3、铁架台⑧⑨CaCO3+2HCl=CaCl2+H2O+CO2↑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或滴加澄清石灰水,振荡10【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实验室制气方法【详解】(1)仪器⑤的名称铁架台。(2)某同学选用了①③⑤⑥制取氧气,在已选择的仪器中有试管和酒精灯,所以他应该是选择加热方法制取氧气,那么与试管相连的导管应该选用带单孔橡皮塞的导管⑧,根据导管⑧排气口形状,应该选择排水法收集氧气,所以还要选择水槽⑨。(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检验二氧化碳的方法为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或滴加澄清石灰水,振荡;解:设制取4.4g氧气至少需要CaCO3的质量为X。至少需要CaCO3的质量为10克。14、水槽C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到集气瓶口,木条复燃,说明已满,反之未满AF可以控制反应的速率【详解】(1)①是水槽;(2)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反应物为固体且加热,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发生装置应选C,不能选D(管口应略向下倾斜,防止加热时冷凝水倒流),反应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方程式为。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到集气瓶口,木条复燃,说明已满,反之未满;(3)用碳酸钠粉末和稀盐酸来制取二氧化碳,反应速率较快,不便于控制,所以可用分液漏斗控制液体的滴加速率。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用向上排空气法来收集;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方程式:故填:AF;;可以控制反应的速率。15、烧杯B中的溶液变红分子在不断地运动分子间有间隔继续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减少对空气的污染(或还能探究温度对分子运动速率的影响)【详解】(1)氨水是易挥发的碱,通过分子的运动挥发出氨气,氨气分子通过运动进入B中,形成氨水,使溶液呈碱性,该实验可以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烧杯B中的溶液变红;实验结论是分子在不断地运动;(2)改进实验:先在一支试管中装一半红墨水,再在液面上注满酒精(缓缓注入),加盖密封后静置,30日后再观察,现象如图乙所示。小明做的实验还可以说明的分子性质是分子间有间隔;通过分子的运动,使酒精分子扩散到水分子的间隔中,因而和水充分混合。混合均匀后,分子继续运动;(3)如果继续完成图丙实验操作,可观察到丙实验中,溶液变红的更快,对比实验乙可以得出的结论是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4)相比于教材中的实验设计,小明的实验改进最主要的优点有:装置密闭,减少对空气的污染(或还能探究温度对分子运动速率的影响)。16、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步骤①中b通氮气,不燃烧;步骤②中b通氧气,燃烧【详解】(1)实验过程②中,对比a、b中的实验现象,立即改通O2,a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