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都不能剥夺我们的受教育权5_第1页
谁都不能剥夺我们的受教育权5_第2页
谁都不能剥夺我们的受教育权5_第3页
谁都不能剥夺我们的受教育权5_第4页
谁都不能剥夺我们的受教育权5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谁都不能剥夺我们的受教育权案例:

2004年6月,利川市二中扣压了该校高三年级学生陈超、向松波等7名拖欠学费的同学准考证,导致他们当年不能参加高考。事后,利川市纪委经过调查核实,对这起严重侵犯学生受教育权的违法行为作出了严肃处理,分别给予原利川市教育局长李任维、二中校长向林党内警告和撤销党内外职务的处分。利川市纪委为什么要对扣压学生准考证的相关当事人进行处罚,这案例说明了什么?思考讨论:结论:

剥夺学生的受教育权是违法行为,必将受到法律的制裁,公民的受教育权神圣不可侵犯。受教育权是我国宪法和法律赋予公民的一项权利,谁也不能剥夺我们的受教育权。1.什么是受教育权?受教育权是指公民有从国家接受文化教育的机会,以及获得教育的物质帮助的权利。公民受教育权受法律保护受教育权包括两个基本要素:一是公民均有上学接受教育的权利;二是国家提供教育设施,培养教师,为公民受教育创造必要机会和物质条件。我国有关受教育权的法律有哪几部呢?活动:感受法律法律链接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法律链接2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机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为其未成年子女或者其他被监护人受教育提供必要的条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尊重未成年人接受教育的权利,必须使适龄未成年人按照规定接受义务教育,不得使在校接受义务教育的未成年人辍学。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案例分析一朱道美家在农村,哥哥高中毕业,姐姐四年级时辍学。小学时,朱道美为了能上学,甚至去背砖赚钱。她尽了自己的所有努力,唯一的目标就是为了能上学。她说:“上学是我最幸福快乐的。”可是,在她小学五年级的那个暑假,父母告诉她不能上六年级了。朱道美说:“如果我是一个男孩的话,父母会给我机会的。”在有些农村地区,父母更愿意让男孩受教育,女孩在家做大量的家务劳动。朱道美13岁辍学,15岁就到北京打工挣钱。想一想朱道美的父母不让女儿上学的做法对吗?面对父母的错误行为,朱道美应该怎样做?假如辍学的朱道美来到法律服务中心向你咨询,你将怎样帮助她?

法律服务中心咨询处

告诉她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①让她的父母明白我国的法律规定,动员他们把子女送到学校②寻求老师、亲友的帮助③可以求助当地教育管理部门④采取法律手段(向人民法院起诉)案例分析二某市一所中学为了帮助同学减少梳洗时间,要求全校女生将长发剪短,否则不准进校上课。大多数同学虽然对此不满,但还是照办了。只有吴静心疼自己留了7年达长发,坚决不肯剪短头发。学校就真的将她拒之校门外。学校开除吴静的决定对吗?假如她将学校告上法庭,而你是法官,你该怎样判案呢?

活动:你来当法官(参考答案)

该校的做法是错误违法的。公民享有受教育权,任何人不得非法剥夺。该校的做法既违反了《宪法》的有关规定,也违反了《义务教育法》学校义务的有关规定,侵犯和剥夺了学生享受义务教育的权利。该校应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停止侵害,让吴静回校读书,并向吴静及家长赔礼道歉。某中学为提高升学率,从初一年级开始,就根据学生的考试分数,把学生分别编进快班和慢班。张凯丽同学由于几分之差被分到了慢班。一向活泼好强的她,现在变得终日郁郁寡欢。活动:各抒己见你们学校有这种分快慢班的现象吗?对此,你是怎样看的?答案参考分快慢班可能会严重挫伤一部分同学的自尊心,对学生不公平,也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而且这也是在义务教育阶段不允许的。小讨论走在城市街头,我们有时可以看到一些稚气未脱的少年儿童,有的席地而坐,拿着擦鞋工具等待顾客光临,有的手里拿着鲜花,等待顾客问价;有的跟着父母走街串巷捡废品,以换来微薄的收入。面对此情此景,你想对这些同龄人说些什么呢?我会这样说:接受教育,不仅是我们的愿望和要求,更是宪法赋予每一位公民的权利。我们要积极维护自己的受教育权。有同学说:“我们享有受教育权,学校没有权利开除我,我想咋样就咋样。”这个说法对吗?——不正确。虽然宪法赋予公民受教育的权利,任何人都不得侵犯公民的这一项权利。但是公民也要履行受教育的义务。受教育既是一项权利,又是一项义务。请你来评判:课堂总结:在生活中遇到侵害我们受教育权的行为,我们该怎么办?非诉讼方式:①与侵权人进行协商交涉②寻求学校老师、亲戚、朋友的帮助③向教育局、妇联、当地政府、媒体等有关部门反映诉讼方式:向当地的法院提起诉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