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护理:中药热奄包耳穴埋豆法艾灸疗法_第1页
中医护理:中药热奄包耳穴埋豆法艾灸疗法_第2页
中医护理:中药热奄包耳穴埋豆法艾灸疗法_第3页
中医护理:中药热奄包耳穴埋豆法艾灸疗法_第4页
中医护理:中药热奄包耳穴埋豆法艾灸疗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医护理张燕中药热奄包耳穴埋豆法艾灸疗法

中药热奄包疗法是将加热好的中药药包置于身体的患病部位或身体的某一特定位置(如穴位上)。通过奄包的热蒸气使局部的毛细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速,利用其温热达到温经通络、调和气血、祛湿驱寒为目的的一种外治方法。中药热奄包

1、评估:

①当前主要症状、临床表现、既往史及药物过敏史。

②患者体质及热奄部位皮肤情况。

③心理状况。

2、目标:通过中药热奄外敷达到消肿止疼,活血化淤、消肿利湿、通经走络的作用。减少疾病发作次数或减轻发作的程度。

3

、禁忌症:①孕妇的腹部及腰骶部禁用;②严重的糖尿病、截瘫、偏瘫、脊髓空洞等感觉神经功能障碍的患者;③对药物过敏者;④皮肤溃疡、不明肿块或有出血倾向者禁用;⑤24小时急性期内用冷敷,禁止热敷。

4、告知:①治疗过程中局部皮肤可能出现烫伤等情况;②治疗过程中局部皮肤产生的烧灼、热烫的感觉,应立即停止治疗;③治疗过程中局部皮肤可能出现水泡。5、物品准备:治疗盘、药桶、配置好的中药、布袋、毛巾、治疗巾、必要时备屏风等。6、操作程序:①备齐用物,携至床旁

做好解释,核对医嘱,评估病人。

②协助患者取舒适位,暴露热奄部位,再次检查局部皮肤情况,温水擦净。

③将药包加热,用毛巾将热药包包好敷于病患部位,用治疗巾盖好,将被子盖好。

④协助患者整理衣着,取舒适体位。

⑤清理用物,记录并签字。

7、护理及注意事项:

①询问病人情况,有无不适,及时处理。

②留药20分钟,勿剧烈活动。留药时间结束,揭开被子,祛除药包,擦干局部。

③温度适宜,不宜过烫,一般温度为:50—70℃

,用药时间每次应间隔5小时。

④冬季注意患者的保暖。耳穴埋豆法耳穴埋豆法是用胶布将药豆准确的粘贴于耳穴处,给予适度的揉、按、捏、压,使其产生酸、胀、痛等刺激感应,以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外治疗法。

1、评估

(1)当前主要症状、临床表现及既往史。

(2)耳针部位的皮肤情况。

(3)女性患者的生育史,有无流产史,当前是否妊娠。

(4)对疼痛的耐受程度。

(5)心理状况。

2、目标

遵照医嘱选择穴位,解除或缓解各种急、慢性疾病的临床症状。通过其疏通经络,调整脏腑气血功能,促进机体的阴阳平衡,以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3、禁忌证

耳部炎症、冻伤的部位,以及习惯性流产史的孕妇禁用。

4、告知:耳针局部有热、麻、胀、痛感。

5、物品准备

治疗盘、针盒(短毫针等)或菜籽等;酒精、棉球、棉签、镊子、探棒、胶布、弯盘等。

6、操作程序

(1)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做好解释,核对医嘱。

(2)遵照医嘱,选择耳穴部位并探查耳穴。

(3)体位合理舒适,严格消毒,消毒范围视耳廓大小而定。

(4)术者一手固定耳廓,另一手持探针由上而下在选区内找敏感点。

(5)将王不留行籽以小方块胶布固定在耳穴部位,俗称“埋豆”。感到酸、胀、麻或发热,贴后患者用手定时按压,进行压迫刺激。每次1-2分钟,保持2天。(6)操作完毕,安排舒适体位,整理床单位。

(7)

清理用物,做好记录并签名。

7

护理及注意事项

(1)贴压处耳穴应注意防水,以免脱落。

(2)夏天易出汗,贴压耳穴不宜过多,时间不宜过长,以防胶布潮湿或皮肤感染。(3)在留豆期间,患者感到局部热、麻、胀、痛或感觉循经络放射传导为“得气”,应密切观察有无不适情况。(4)执行无菌操作,预防感染。起针后如针孔发红,应及时处理。

(5)使用埋豆法治疗扭伤及肢体活动障碍者,埋豆后待耳廓充血具有发热感觉时,嘱患者适当活动患部,并配合患部按摩、艾条灸等,以提高疗效。

艾灸疗法

艾灸产生于中国远古时代,是以艾绒为主要原料,制成艾柱或艾条,点燃后在腧穴部位或患处烧灼熏烤的一种疗法。借其温热和药物的作用,通过经络腧穴,达到温经通络、调和气血、祛湿除寒、消肿散结、防病保健、治疗疾病的功效和目的。艾灸的作用

1、温经散寒2、行气通络3、经络调节4、调节免疫5、拔毒泄热6、防病保健评估:1、核对医嘱并评估体质及艾灸处皮肤情况.2、患者既往史、当前症状、发病部位及相关因素.3、患者年龄、文化层次、当前心理状态和对疾病的信心。用物准备:治疗盘、弯盘,艾条,打火机,蜡烛。必要时备屏风,浴巾。艾条使用方法:

1、打开灸盒上面的盖子,将一整根艾条点燃后插入灸孔,里面的卡子可以固定艾条不松动,然后再把盖子合上,上面有磁铁可以吸附在上面的。盒盖上圆孔内有金属卡子(不锈钢弹簧片),可调节固定各种直径不同的艾条,方便使用14mm-18mm不同尺寸的艾条。因为人们对温度的承受度不同,要自己去调节,患处感觉稍烫时,把艾条往上拔出一点,通过调节艾条高度,来控制艾灸温度,避免烫伤,如果温度不够的时候,只需要把艾条往下再插进去一点就可以了。2、顶盖利用磁铁吸紧,倾斜或倒置都不会掉下来,更加安全。灸器热力均衡,不受气候、环境的影响,可以较长时间连续地给患者以舒适温热的刺激,保温性能良好,艾条在盒内能燃烧,不会中途灭掉。使用安全,艾条插入盒内,火头空悬盒中,底端有金属防护网遮挡,周边有阻燃材料挡护。运用广泛,一盒可灸治多穴。3、选择使用加厚型纯竹制制作的艾灸盒,比传统的三合板温灸盒更加坚固耐用,更加耐高温且不易变形。4、将温灸盒放置在需要治疗的部位,用盒内附带的弹性松紧带固定,盒体外侧有挂钩,可以将灸盒固定在身体或四肢穴位上进行施灸,解放双手,更加方便安全。第一节方便,不用手拿,病人可以在自己操作,可以在任何体位操作、没有任何限制地艾灸你可以看电视艾灸、你可以上网艾灸、、你可以走动艾灸。5、治疗完毕,打开温灸盒,将燃烧剩余的艾条完全熄灭,方可离开,一定要注意防火。燃过的艾灰也同样要处理干净。插艾段法1、取下上盖,取出小艾段并点燃2、将点燃的艾段插到固定艾段的丝上,在夹姜片位置也可配上姜片使用3、对准上下盖的卡门衔接点,合上盖和黑色控温盖4、根据燃烧状况,旋转黑色控温盖,调节通风,控制温度5、卸掉底座的塑料隔热底盒,将随身灸装入绒布套,用松紧带固定系于患处,将非塑料那面贴于患部温灸,确保热力更好传达。插入艾条法(两用艾灸盒)1、取下温灸盒塑料上盖,扭开铜片插孔盖2、点燃艾条使其充分燃烧,直接插入并固定好3、带上隔热底座,合上盖子,直接敷于患处进行艾灸艾灸的保健穴位-足三里作用:调节机体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预防衰老,调理脾胃、补中益气、痛经活络、疏风化湿、扶正祛邪。足三里可以直接施灸内关穴

内关穴的准确位置取穴方法先攥一下拳头,可以看到手部有两根筋,内关穴在这两根筋中间,然后放松手指,腕横纹上2寸、两根筋中间的点就是内关穴。内关穴的功效:

内关穴是治疗心血管疾病的首选穴位,可治疗心痛、心绞痛、冠心病,也可以治疗痛经、晕车。灸后调养1、睡眠充足、劳逸结合2、饭菜清淡、多吃蔬菜水果3、勿感风寒艾灸的注意事项1、在灸治过程中,要注意防止艾火灼伤皮肤。2、施灸时注意安全使用火种,防止烧坏衣服、被褥等物。

3、小心艾灸烟呛着,可使用无烟艾灸

4、偶有灸后身体不适者,如身热感、头昏、烦躁等,可令患者适当活动身体,饮少量温开水,或针刺合谷、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