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交通事故的定义、分类及主要特点;定义中国定义:指车辆在道路上因过错或者意外造成的人身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大事。日本定义:由于车辆在交通中所引起的人的死伤或物的损坏,在道路交通中成为交通事故。7个构成要素:车辆、在道路上、在运行中、发生事态、违章、过失、有后果。分类①按事故责任分: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②按后果分:稍微、一般、重大、特大事故〔30天、意大利,中国731天〕③按缘由分:主观缘由—违反规定、疏忽大意、操作不当。客观缘由—道路条件、气象、水文、环境等,目前国内对客观缘由分析、调查、统计、测试较薄弱。④按事故对象分:车辆之间、车辆—行人、机动车—非机动车、车辆单独、车辆—固定物。⑤按发生地点分:等级大路、城市道路,或穿插路口、路段。主要特点①随机性:指交通工具、道路运输系统的众多因素随机影响下发生。②突发性:一般无先兆,或感知时间极短加之操作失当。③频发性:车速高、数量多、治理滞后有关。④社会性:社会进展使人际交往增多,道路活动频繁。⑤不行逆性:指行为学上不行重现或者不能重现。〔4个特点:①交通安全是在肯定危急条件下的状态,并非没有交通事故发生;②交通安全不是瞬间的结果,而是对交通系统在某一时期或某一阶段的过程或状态的描述;③交通安全是相对的,确定的交通安全是不存在的;④对于不同的时间和地域,可承受的损失水平是不同的,因而恒来年个交通系统是否安全的标准也不同〕国内外道路交通安全状况的演化及现状分析;国内外道路交通安全状况的演化经受了三个不同的时期快速增长期;稳步回落期;相对稳定期。兴旺国家:已经过前两个时期,进入相对稳定期;中国已经进入汽车时代,急需建设与之适应的汽车文化。03—04年,05年后的推测数据与实际数据差异明显增大。现状分析:国家对道路交通安全生疏的三级水平第一级:缺乏生疏、无资料和机构、缺少统计系统、政府不太关心;其次级:政府开头意识但不重视,资料不全,特地机构开头关注、争论;第三级:政府重视,机构建立,争论、教育进展中。兴旺国家处在第三级,进展中国家处于一、二级水平。我国的道路交通数量根本是随着国民经济的进展而逐步上升的,并受当时的社会经济状况的影响发生很大的波动,3198433次顶峰期到目前尚未完毕。与道路安全状况较好的国家相比,中国的道路交通事故有以下特点:①事故死亡人数多我国的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多,不仅表现在确定数量较多,而且单位事故的死亡人数也多。②事故数及伤亡人数承高速增长趋势③高速大路事故率大大高于一般大路由于中国高速大路建设的历史只有十多年,而且大规模的建设也仅在近几年,因此,无论是驾驶员和车辆的适应性,还是高速大路的规划、设计和治理水平都还处在逐步进展的过程中。206.8万km,高速大路比例又将进一步提高。因此,解决高速大路事故率偏高的问题是今后道路交通安全工作这最重要的工作之一。道路交通安全系统构成要素及主要争论内容与对象。系统构成要素:人、车、路;系统构造与要素特性:人员—交通安全工作的主体;车辆—交通安全的关键;道路—安全行驶的根底;法规—交通安全治理的手段和依据。主要争论内容与对象:①交通安全行政治理争论:治理机制〔谁管;治理政策〔依据;治理勤务〔执行;信息系统〔反响〕②交通安全技术争论:人();车(车辆特性);路(工程标准);设施环境(天文地理气象);事故分析与对策;试验技术(模拟、仿真);③交通安全设施争论:道路安全设施;车辆安全设施(气囊、ABS)救援抢救技术争论。也有将内容分成四项:道路交通事故学,道路交通安全技术,道路交通安全措施,道路交通安全组织治理,具体工程大同小异。其次章驾驶员交通安全特性: 共性差异、心理特性对交通安全的影响;共性差异①性别差异:男性:外倾,反响快、易冲动、无视危急和困难,有身体优势;女性:内向,反响慢、慎重、依靠性强、无身体优势;②年龄差异:年青:学习快、反响快、紧急状况处理好;年长:阅历丰富、稳重、一般状况下事故少。③气质差异:不同气质的驾驶员教育、治理的重点不同。多血质的要加强踏实专一教育;胆汁质要加强急躁、细心教育。心理特性:留意、心情与情感、性格、力量、意志等。操纵特性、感知特性、反响特性的内容与指标;①操纵特性:实际驾驶过程中,感知、推断、操作是有机结合在一起的,感知是推断的前提,推断是操作的依据,操作是感知、推断的结果。在这期间存在反响环节。整个驾驶过程就是感知、推断、操作〔包括反响〕持续不断地循环过程,任何一项的错误将导致过程的失败〔事故。②感知特性:感知特性
外部感觉: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感觉内部感觉:动感觉、平衡感觉、内脏感觉等知觉:视知觉、听知觉、空间知觉、时间知觉、运动知觉等。③反响特性:定义:机体承受外界信息至作出反响动作的时距,即反响埋伏期,称为反响特性,通常用反响时间来表示。反响时间=感觉时间+信息传递时间+大脑处理时间+肌肉反响时间简洁反响时间:机体对单一刺激物作出单一确实定反响所需要的时间。分类反响特性
简单(选择)反响时间:机体对几个不同刺激物在各种可能性中选择一种符合要求的反响所需要的时间。有时称为区分性反响时间。反响特性:手比脚快,右比左快〔对右势而言。年龄与性别:30岁最快、男性比女性快;影响因素车速:高速行车使心情紧急、视野变窄,导致反响缓慢;疲乏与饮酒:导致反响缓慢。驾驶员治理、教育措施。不同气质的驾驶员教育、治理的重点不同。多血质的要加强踏实专一教育;胆汁质要加强急躁、细心教育。酒后驾车行为治理法规、连续加试时间限制、限制车速治理。其他交通参与者的交通安全特性:不同年龄、性别行人的主要交通特征;①少年儿童的行为特点:生疏的局限性;留意力分散,思维很难集中;盲目地仿照成人;有贪玩、顽皮、玩耍心理;对成人有很大的依靠性;身体矮,视野窄。②老年人的行为特点:弱点-视力和听力衰退,知觉延误、行动缓慢、反响迟钝、衣着色暗,夜间不易被觉察,优点-阅历丰富,考虑周全,处事慎重。③青壮年人的行为特点:优点:精力充分、感觉敏锐、洞察力强、反响速度快、应变力量强、对交通法规比较生疏。缺点:社会工作和家庭负担较重,出行时间多,行走距离远,好胜心强,增加出行危急。④女性心理特征留神慎重,忍耐性好,横过道路时等待时间长;较细心,观看四周交通环境比较认真,标准行为的意识比较猛烈,能自觉遵守交通规章;服饰明媚,醒目,极易被驾驶员觉察;反响较慢,行动比较缓慢。穿行道路的时间较长,事故发生的时机增多;心情一般不如男性稳定,应变力较差。骑车人的主要交通特性:①速度快;②违章带人或大量货物;③扒车〔低等级大路、乡村道路多;④骑车动作不标准:如撒把、攀扶骑行,单手打伞等;⑤不遵守交通规章:如进入机动车道、红灯抢行等;安全教育措施第三章汽车主要特性定义、指标或评价方法;汽车的动力性①定义:良好的路面、直线行驶,纵向受力下的平均行驶速度;②主要指标:最高车速、加速时间、最大爬坡度;汽车的制动性①定义:短距离停车、维持方向稳定性,下长坡维持肯定速度;②评价指标:制动效能、制动效能恒定性、制动方向稳定性;汽车的操纵稳定性①定义:驾驶员不过分紧急、疲乏的条件下,汽车遵循转向系及转向车轮给定方向行驶,遇到外界干扰时,能抵抗干扰保持稳定行驶的力量。②根本内容与评价指标:分9类、近30个〔详见《汽车理论》表5-P130态响应;车辆坐标系与稳定性有关的是横摆角速度ωrυ、加速度ay汽车的通过性①定义:汽车能以足够高的平均车速通过各种坏路和无路地带及各种障碍的力量。②几何通过性的参数:最小离地间隙、纵向通过角、接近角、离去角、最小转弯半径、转弯通道圆。动力性:汽车行驶方程、驱动力-行驶阻力平衡图的作用、计算公式及绘制方法;FF①行驶方程:t
F FFw j iFt
:由发动机外特性、传动比、传动效率、车轮半径打算Ff
:硬路面上主要是轮胎弹性变形的迟滞损失造成,用滚动阻力系数f衡量,相当于单位车重的推力;FwFj
:由压力阻力、摩擦阻力在前进方向的分力组成;δ折算;Fi
:重力沿坡道的重量,与车重、坡度有关。②驱动力-行驶阻力平衡图:绘制方法:各档驱动力及Ff+Fw随车速变化的图解;T iF tq g
i0 t,F F
Gf D aC AU2rt f C AU2r计算公式:
21.15Titq
i0
:主减速器的传动比;ηr:t车轮半径;f:滚动阻力系数;C :空气阻力系数;A:迎风面积,即汽车行驶方向的投影面积;U :汽D a车行驶速度。作用:确定最高车速(FtFf+Fw的交点对应车速);du 1最大加速度:dt m
t f w t arcsinFFf Ftw最大爬坡度: 汽车附着条件、附着率的定义、计算;
FF①汽车附着条件:驱动轮转矩产生的地面切向反作用力:x ②附着率
FF
F 〔z〔
z:法向作用力〕定义:直线行驶充分发挥驱动力要求的最低附着系数。不同行驶工况要求的附着率不同,加速、上坡或高速行驶时要求的大。计算:加速上坡时:后驱汽车中,后驱动轮的附着率FC X2F
F FFf1 w
F”j2 F
F
Gh duZ2
Zw2
g g Ldtb h〔F〔Zs1
G( cosL L
sin);FZw2
h:作用于车身上并位于后轮接地点上方的空气升力;
L:汽车质心高; :汽车Gh dug轴距;
gLdt
:平移质量惯性力无视滚动、空气阻力GsinGdu
sin
1 1du
i 1 1du FF”
gdt
cos cosgdt
cosgdtC i j 2 Gh du a h
Gh du a
sin 1 1h
du a h
1 1duF g
G( cos
sin) g
( g ) g
(i )Zs2
g L dt L L g L dt L Lcos cosg L dt L L cosgdta、b:汽车质心至前、后轴之距离;qi令
1 1ducos gdt
:包含加速阻力在内的等效坡度;i 1 1ducosgdt qC 2 a h
1 1du a hg(iL
) gqL cos
gdt L L
(对后驱汽车后去轮的附着率)C q1 b hgqL L同上得对前驱汽车前驱动轮的附着率:反之,假设:路面确定,即值确定,可求出汽车能够通过的最大等效波度q〔C 〕i0du0FF 0、高速行驶时〔
i j :后驱汽车中,后驱动轮的附着率FFFC X2
F Ff1 w
F” F Fj f1 w2 FZ2
F
Gh du Fg
FZw2Zs2
Zw2
g L dt制动性:制动时车轮受力分析、滑移率计算及对制动力系数的影响;①〔有三个力〕Fxb
:由地面供给,由制动器内部〔Fu
、轮胎—地面〔F
〕两对摩擦副打算。Fu
;一样;F Fxb u
F的关系:一个特征点、两种关系;结论Fxb
首先取决制动器制动力Fu
,同时又受附着力F
限制;S②滑移率计算:
u r w r0uw
w100%u r w:车轮中心的速度;r0:没有地面制动力时的车轮滚动半径;w:车轮角速度。③滑移率对制动力系数的影响:制动力系数与滑移率的关系:三个阶段、两个特征值 结论:峰值附着系数p〔制动力系数的最大值〕消灭在滑移率20%四周,滑动附着系数s〔滑动率s=100%的制动力系数〕小于 p;制动方向稳定性消灭的主要不正常现象分析;主要不正常现象:跑偏、侧滑、失去转向力量;跑偏:制动时,汽车自动向左或向右偏驶,称为制动跑偏。跑偏现象多数是由于左右车轮制动器制动力不等造成的,经过修理调整可以消退。侧滑:制动时某一轴或两轴的车轮发生横向滑移的现象。主要是汽车受侧向力作用大于轮胎与地面侧向附着力引起,车轮抱死时更简洁发生,后轴侧滑更加危急。失去转向力量:弯道行驶沿切线、直线行驶不拐弯,当前轮抱死时会发生。结论:制动时不期望车轮抱死,尤其是后轮单独抱死或过早的先于前轮抱死。典型的制动力安排曲线与作用;抱负的前后制动器制动力安排曲线:在各种φ值路面上的制动过程中,能够保证前后车轮同时抱死的前后制动器制动力关系曲线,一般称为I曲线;参数方程形式:F Fu1 u2
G
F Fu1 u2
GFF F Fu1 z1
Fu1 z1
bhgF F u2 z2
F Fu2 z2
ahg直接函数形式:b24h LgGFub24h LgGFu1u2 2
hg
2F hgu1hg操纵稳定性:特性轮胎侧偏现象与侧偏特性;轮胎的侧偏现象:弹性轮胎受侧向力作用,未到达附着极限时车轮行驶方向偏离车轮平面的现象。侧偏刚度及侧偏特性: Fy
α=0°的斜率叫侧偏刚度k〔Nrad〕Fy
k、α>5°后消灭侧滑。车辆稳态转向特性评价参数与图解;①线性二自由度汽车模型的运动微分方程:在假设和无视次要因素后,四轮汽车简化成两轮摩托车模型,任意曲线运动时的微分方程为:(kk)1(ak
1 2 u 1
2 r 1 r(akbk) (a2k
b2kakI1 2 u
2 r 1 Z rZu :汽车前、后轴中点的速度;:质心的侧偏角,vu; :前轮转角;I :汽车绕z轴的转动惯Z 量; r:横摆角速度;
r:汽车横摆角加速度。
r)s②前轮角阶跃输入下的稳态响应:承受转向灵敏度〔稳态横摆角速度增益〕
评价稳态响应。此时〔 r为 0定值, r 〕运动微分方程为:uLuuLuLr) s
m a b
1Ku2③稳态转向的三种类型:
1L2
u2k2 k1 〔K:稳定性系数〕k中性转向:K=0,横摆角速度增益与车速成正比,斜率1/L;b)缺乏转向:K>0,横摆角速度增益比中性转向小;c)过度转向:K<0,横摆角速度增益比中性转向大。④关键车速:特征车速uu
ch:缺乏转向汽车此时
r)s)
为中性转向汽车的一半;临界车速
cr:过度转向汽车此时
为无穷大;稳态转向特性的其它描述:方向盘转角肯定时汽车做等速圆周运动,加速行驶后运行轨迹。⑤汽车稳定性系数选择:一般汽车设计K0,处在转向缺乏状态。纵向、横向稳定性计算。①纵向稳定性:定义:指上〔或下〕坡时,汽车抵抗绕后〔或前〕轴翻车的力量。汽车纵向翻倒的临界坡度角:
t
max
b/hg不致发生纵向翻倒的路面坡度角:
arctg(bh )g一般道路的坡度角远小于汽车可能产生翻倒的坡度角,汽车不会纵翻。假设质心高,装载点太靠前或太靠后,下坡或上坡时有可能失去操纵并纵向翻倒。后轮驱动的汽车上坡,当驱动力等于附着力时,汽车的滑转临界坡度角为 arctgamax
Lhg
max
max为了避开汽车纵向翻倒,应使滑转消灭在翻车之前,即a
b,即:bh h整理,得到后轮驱动汽车的纵向稳定性条件为:②横向稳定性定义:指抵抗侧翻和侧滑的力量发生环境:水平路面弯道或横坡直线行驶侧翻条件:
g g gagRF G v2agRC设汽车在弯道半径为R的路面上行驶,离心力为:FcFh GB/2横向翻倒。此时: C g a可得:发生横向翻倒的临界车速
v g设汽车在横向坡度为β的路面上直线行驶,当重力通过内侧车轮接地点时,外侧车轮对路面的压力为零,汽车将失去操纵并可能横向翻倒。B此时:
tan 2hg汽车在发生侧翻之前,假设地面侧向附着力不够,则可能先发生侧滑。侧滑条件:Gcos” G sin”横坡直行时: 侧 aFC水平路面转弯时:
GV
G2gR2gR就危害程度而言,侧滑好于侧翻,稳定性限制条件为:横坡直行时:
tan B2hg
tan”侧水平转弯时:
v max
gR侧gR侧BgR2hg有弯道超高时:横向翻倒的临界车速:
v gR(BgR(B2hgtg)2hgBtggR(gR(tg)1tgmax侧滑的临界车速:汽车性能、构造与交通安全的一般性关系。性能:动力性、燃油经济性、制动性、操纵稳定性、平顺性、通过性汽车的通过性:①定义:汽车能以足够高的平均车速通过各种坏路和无路地带及各种障碍的力量。②分类:分2类,支承通过性〔越野车辆、几何通过性〔大路车辆〕③几何通过性的参数:最小离地间隙、纵向通过角、接近角、离去角、最小转弯半径、转弯通道圆。④几何通过性的失效形式:间隙失效、顶起失效、触头失效、托尾失效。汽车构造与交通安全①预防性构造措施驾驶视野:前方通过挡风玻璃观看,侧方通过两侧门窗或后视镜观看,前方通过后视镜观看;会影响行驶、会车、超车、倒车、转弯、制动。对玻璃、视镜的尺寸、数量有规定。驾驶工作环境:噪声、振动小,温度适宜、足够的操作空间。100-15040米;尾灯、制动灯醒目和便于区分,防止追尾。信号指示装置:报警类如制动气压或液位、转向、车门、车速;指示类如车速表、温度表等,要便于观看,避开混淆。②降低危害性构造措施:(撞、碰、压)对乘员:安全带、气囊、安全转向柱、安全玻璃等;防火:油箱、油管防碰撞、防裂开,对安放位置有规定〔轿车在后轴上方,货车在右侧。第四章道路分类及主要构造参数,线形、横断面、视距、穿插口等;分类:大路、城市、厂矿、林区、乡村①城市道路: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②大路:高速,一、二、三、四级大路根本要素:线形〔纵、横、平面、视距、穿插口平面线形:直线、圆曲线、缓和曲线、弯道超高、弯道加宽、曲线转角、曲线半径;纵断线形〔坡道:包括上、下坡的纵向坡度〔坡度、坡长〕视距:停车视距、会车视距、错车视距、超车视距;车道数,行车道宽度,路肩,分车带,路基高度与坡度;交通设施:包括交通标志和交通标线、道路安全净空、护栏〔路中护栏、拉杆、行人护栏、护柱、栏式缘石、墙式护栏等、路障、道路照明及绿化,对交通安全都有特别作用。路面:主要特性:强度、稳定性、平坦度〔是车辆对路面的质量要求,沥青路面按表4-20掌握平坦度、抗滑性〔是交通安全对路面最重要的要求,路滑造成的事故占全年总事故的1/4,沥青路面抗滑标准见表4-21〕路面强度:影响车辆通过力量和舒适性;平坦度:影响行车阻力、零部件寿命;抗滑性:通过附着系数影响制动性能(制动距离、方向稳定性)。排水性:影响雨天行车安全。穿插路口:平面穿插、立体穿插、穿插路口视距〔由视距三角构成,对交通安全重要。道路交通条件对交通安全的关系与影响。交通流量与交通安全特点:①车虽少但车速过高:超车事故为主;②车多相对事故增加;③速度低超车少事故下降;④堵塞只能跟随,道路效劳水平低,事故大为削减。交通构成与交通安全各种车辆、行人在交通流中的比例对安全的影响(城市道路尤甚)。①结论:大货/客车、摩托车是干扰交通、影响安全的主要因素;②缘由:大车间隔小车,影响视距;大车动力性车速离散性大;摩托车平衡差、敏捷性高、目标小;③措施:按路段、时间对大车限行、设立公交车道、禁“摩”等车速与交通安全车速高使驾驶员反响期和实行对策的时间相对缩短,事故时的车速高,危害大第五章交通环境包含主要内容。交通环境的含义:交通环境是指在车辆运行过程中,所处的道路、交通、治理、气候条件等相互作用的关系。影响交通安全的交通环境因素:分道路条件、噪声和天气条件、法律法规、安全教育四项。特别气候条件下安全行车措施及缘由分析。冰雪天气:①安全行车措施:车轮带防滑铁链,减缓车速,上下坡不突然加速;②缘由分析:冰雪天气下,路面上的雪常呈“夜冻昼化”状态。路外表更加光滑,路面附着系数很小,车辆几乎无法行驶,制动时引发事故最多,另外雪盲也不行无视。雨天:①安全行车措施:对阴雨绵绵的小雨同暴风雨一样重视;②缘由分析:路面积水导致附着系数减小,甚至消灭“滑水”现象。驾驶员对小雨不会引起足够的重视,而在暴雨中行车,会本能的留意到危急而集中精神;小雨中的路面比暴雨中的路面更简洁打滑。雾天:①安全行车措施:开雾灯或近光灯,增加与来往车辆及行人相互间的能见度,必要时鸣喇叭;降低车速,使制动距离小于驾驶员的视距;增大车距,防治与前后车相撞,集中精力,平稳制动,防止侧滑;严格遵守行车路线,不准争道抢行;假设雾大浓,可开示廓灯,危急报警闪光灯靠边暂停,待雾散后再连续行驶。②缘由分析:雾天对行车产生的影响有两个方面:一是大大降低能见度,使驾驶员看不清运行前方和四周的状况,行车视线距离缩短,可变情报板、标志标线以尤其中浓雾天气和雾带的消灭,极易引发连锁追尾相撞事故。二是道路上的雾水使附着系数减小,制动距离增加。第六章事故调查的意义和内容;意义:搞清事故发生的缘由、过程和后果,正确的事故调查工作可保护国家利益和公民的正值权益。分类:分现场调查和事后调查。内容:事故相关人员、车辆、道路、环境、痕迹、过程、缘由、后果、其他调查九项内容P12。事故现场分类及特性;现场特性①整体性与阶段性:由事故前、事故中和事故后三个阶段构成的整体。前两个阶段是动态、变化的,后一个是静态的;②客观性与可变性:任何事故的现场都是客观存在的,但受各种因素影响会发生变化;③暴露性与隐蔽性:事故现场痕迹、物证是显露的,但因果关系有时是隐蔽的;④共同性与特别性:事故有大致可归纳的一样现象,但同一现象因时空不同具有特别性。现场分类:分原始现场和变动现场两大类。变动现场按变动缘由可分为客观〔无意〕和主观〔有意〕两类。事故现场勘查内容与流程;内容:①事故现场勘察是处理事故的根底,是获得第一手资料的唯一途径,分析缘由、鉴定责任的依据,直接影响到事故的正确处理。②现场勘察含义:对事故现场的状况,用科学方法进展调查并完整、准确记录的过程。③调查内容:分时间、空间、后果、当事人身心、车辆与四周环境的调查。流程:①现场勘察程序包括:事故报告记录、消灭场、保护现场及应急处理、勘察记录、恢复交通。②现场勘察过程分为:1.事故属性勘察,2.现场痕迹勘察,3.资料整理,4.事故再现分析,5.事故缘由分析五个过程。事故责任类型与典型案例分析;责任分类:全部责任和没有责任:一方100%,另一方为零。51~99%1~49%。50%。三方以上,按各自行为与交通事故联系分担事故责任。典型案例分析①全部责任与无责任:一方当事人的违章行为造成交通事故的,有违章行为的一方负全部责任,其他方不负交通事故责任;当事人逃逸,造成现场变动、证据灭失,公安机关交通治理部门无法查证交通事故事实的,当事人担当全部责任;当事人一方有条件报案而未报案或者未准时报案,使交通事故责任无法认定的,应当负全部责任;当事人有意破坏、伪造现场、消灭证据的,担当全部责任。②主要责任与次要责任:两方当事人的违章行为共同造成交通事故的,违章行为在交通事故中作用大的一方负主要责任,另一方负次要责任;机动车与非机动车、行人发生交通事故的,机动车一方应当负主要责任,非机动车、行人一方负次要责任。③同等责任:违章行为在交通事故中作用作用根本相当的,俩方负同等责任;当事人各方有条件报案而均未报案或者未准时报案,使交通事故责任无法认定的,应负同等责任。第七章事故分析、再现的主要内容及作用;内容:利用收集的现场迹证,推估事故的过程,如碰撞点、碰撞速度、碰撞形态等。核心是碰撞速度推算。主要分为事故过程分析、碰撞点确定、碰撞形态分析和事故现场分析。作用:分析事故发生的缘由,找出事故的重点或典型类型和形态,提出改进道路交通安全治理、汽车安全设计、道路交通安全设施等措施。为交警部门快速、准确处理道路交通事故供给技术支持和避开道路交通事故和减轻道路交通事故严峻程度的理论依据。事故车速判定的根本假设与主要方法,包括单车碰撞;汽车正向碰撞固定障壁模型:刚体墙壁,汽车塑性碰撞;分析方法:a〕用弹性恢复系数计算,b〕阅历公式2gS2gSk2gSv ,kvv,2gS0 0
vk阅历公式正面碰撞:v 86x4.8,碰撞孤立物:v 67x0 0其他文献推举:正面碰撞v 105.3x0斜向碰撞路边护栏碰撞有肯定的角度,不能直接用正面碰撞的恢复系数计算。v
vsin sin法向恢复系数k法:v,v改成v,v 后计算。k
n v vk0 n 0n
v v0n
sin0
0 sin0切向摩擦系数法:用碰撞冲量的切向重量建立方程求初速度P m(vcosvcos) (cossin)
0 0
v PP m(vsinvn
sin)0
0 (cos0
sin)0 ,
:切向重量;Pn:法向重量。单车坠落分析方法:a〕有坠落点痕迹,b〕无法确定坠落点痕迹A〕用抛物线方程计算〔路面倾斜时,考虑垂直分速度。B〕用水平距离、垂直距离及触地摩擦系数计算。2ghxhv 2ghxh0两车碰撞〔对心、偏心;①对心碰撞依据碰撞前后车速、角度变化利用动量守恒,得到两个方向的方程式。X轴:mv110
mv2 20
cos
mv20 11
cosmvcos1 2 2 2Y轴:mv
sin
sinmvsin解得:
2 20
20 11
1 2 2 2mvsin
mv
sinv 11
1 2 2 220 m2mvcos
sin20
cos
mv
cos②偏心碰撞
v 1110
1 2 2 m1
2 20 20由具体位移状况,在不同坐标轴上依据碰撞前后动量守恒,建立方程式表示前后速度之间的关系;碰撞后速度用能动守恒计算,在有回转运动状况下摩擦功的计算距离是质心移动距离的1.3倍;联立求解得到碰撞前的初速度。汽车与两轮车或行人碰撞。①摩托车正面碰撞汽车侧面汽车行驶方向转变明显〔图7-1。汽车速度按制动印痕长度推算,摩托车速度为零〔倒地,不反弹。初始速度v ,v度10 20
按公式v
vcos〔7-61〕和v 1
vsin〔7-62〕计算。m10 1m
20 m m 12 p汽车行驶方向转变不明显汽车速度按制动印痕推算,摩托车速度按阅历公式计算。碰撞时首从前叉后移,触及发动机并导致前轮椭圆变形,可用轴距削减表示前叉后移量;计算公式为:D0.67V8V1.5D12轴距削减量cV有效碰撞速度km/〕②汽车正面碰撞摩托车汽车是主撞车,摩托车被碰位置不限,图7-13为碰撞示意图。汽车速度按制动印痕长度推算,摩托车、乘员速度不为零〔倒地有印痕〕。初始速度
v
v
cos
cos
mv
cos
〔7-69〕和mvsin
sin
mv
10 sin
11 10
22 2 p p pm1v 11
1 22
2 p
p〔7-70〕计算,20 mm2 pm、v、v:汽车的质量和碰撞前、后的速度;m、v 、v:摩托车的质量和碰撞前、后的速度:m、v :1 10 1 2 20 2 p p摩托车驾驶员的质量和碰撞后的速度。给出按二轮车翻倒滑行推算速度的方法。2g 2g x1按车身滑行距离推算:2g2x2g2xxh 1 2按人体滑行距离推算:
h)xxx1 2
—地面滑行距离;v车体翻倒前速度m/;h—乘员质心高度〔;,1 2
—分别是车身、人体滑行的附着系数③汽车与行人的碰撞:碰撞运动轨迹行人与汽车碰撞的力学模型格外简单,依据接触部位、行人姿势不同有很大差异。碰撞轨迹一般规律〔轿车碰撞〕成人质心高于保险杠,碰撞后上身倒向发动机罩,引起二次碰撞,向前上方抛出。速度越高碰撞轨迹越典型。1.2米左右儿童质心低于保险杠,直接撞向前方,无二次撞击;1米以下儿童直接撞倒,碾过可能性很大。碰撞车速推算:2gS2gS
〔7-72),0.5~0.7S:汽车制动拖印长度。按行人抛出距离推算行人质量只有汽车5%,碰撞后可加速到汽车速度,依据抛物线轨迹可以推算汽车速度。2ghxv ( 2ghxvv
minmax
(km/h)3.92x(cm)13.6——(774)(km/h)2.55x(cm)33.0——(775)第八章事故统计分析的方法与目的目的:所谓统计分析就是对事故总体进展的调查争论活动,目的是为查明事故总体分布、进展动向及各种因素对事故的作用和相互关系,从宏观上定量地生疏事故的本质和内在的规律性。统计分析方法:①统计表法:依据不同分析目的,编制各种表格,可进展静态或动态统计分析。②统计图法:利用几何图形或形象图形将统计数据〔指标〕形象化,反映数量关系或变化趋势。特点是鲜亮、直观、生动,示意性好,示量性差。常用的统计分布和统计图类型及优缺点;;圆形图〔扇形图;散布图、排列图、统计地图。事故多发地点的定义及主要判别方法的一般描述;事故多发地点〔危急路段〕定义在一个统计周期内,某路段事故指标明显高于其它路段或超过某一规定数值,则该地点可称为事故多发地点。在这些地点,除去人、车的缘由外,道路条件或景观环境存在安全隐患,从而导致事故多发。事故多发地点〔危急路段〕的一般判别方法交通事故以偶然大事形式在不同路段发生,其统计规律符合泊松分布。YnP(K) eYn K!
Y——1km路上事故的平均数;n——分布参数当一般协调水平2.5~5%时,泊松分布与统计值符合较好。当计算概率比实际发生事故小的时侯,该路段危急等级高于平均水平,可以判定为危急路段。过滤法原理及案例分析。原理:是一种对事故多发路段的判别方法,对路段事故按里程统计,通过滤出路段事故密度来判定多发段。平均路段法〔原始方法〕选取路段,区间均分,统计事故,画出分布,确定标准,筛选多发。优点—简洁直接,区间无穿插;缺点—不能随机提取,且存在多发段漏判。定步长过滤法在平均法根底上,将区间分为几个小的步长,逐步推动统计事故,得出密度分布。特点:改善了平均法,精度依靠步长,仍存在漏判。动态步长法步长不固定,以相邻事故间隔为步长,统计给定区间的分布特点—随机提取性好,但仍存在漏判。固定步长法统计结果动态步长法统计结果双变量区间法〔由交通部大路科学争论院提出〕固定步长法统计结果动态步长法统计结果特点:解决了相邻小路段与滤出区间密度一样问题。案例分析:原始数据:某高速大路K19~K39公里,在1999~20225901km0.1km。分析结果:步长法,前者推动计算次数多,更符合样本特性。动态步长法的峰值为90,固定步长法的为84,在治理危急路段时,9024.82~25.828424.52~25.52公里。90际存在的。在同一判别标准下,双变量区间法好于动态步长法,动态步长法好于固定步长法。第九章道路交通安全评价的一般概念:定义、指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广东理工学院《中西跨文化交际》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广东警官学院《材料化学实验B》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中学化学教学综合技能训练》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数字化图像处理Photoshop》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建筑施工CAD》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广东财贸职业学院《建筑设计4》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泌尿系统疾病诊治》课件
- 《落落的微笑》课件
- 广东碧桂园职业学院《电视节目播音主持》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广安职业技术学院《设计基础理论》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毛坯房验房专用表格详细
- 江西省特种作业人员体检表(共1页)
- 幼儿园大班主题《我自己》个别化学习
- 派出所立体化勤务指挥室建设模式探析――以大连市公
- 物资设备部工作述职报告
- 单值移动极差图(空白表格)
- 精品资料(2021-2022年收藏)龙门吊轨道基础施工方案
- 画廊与画家合作协议书范本
- 全口义齿-印模与模型-课件PPT
- 地方课程六年级上册
- 中科院大连化物所模板PPT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