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便捷化消费发展趋势_第1页
中国便捷化消费发展趋势_第2页
中国便捷化消费发展趋势_第3页
中国便捷化消费发展趋势_第4页
中国便捷化消费发展趋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便捷化消费发展趋势

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选择足不出户、方便快捷、简单直接的消费方式。①远程办公:全国上千万企业、近两亿人开启在家办公模式,初步培养了消费者的使用习惯;②生鲜电商:很多消费者在疫情发生后才开始接触生鲜电商平台,预计疫情结束之后,仍会有相当比例的用户继续使用;③特殊商品:过去很难在网上售卖的非标商品(房地产、汽车等),因为疫情影响居民外出,消费场景“被迫”线上化,推动了消费者教育和接受程度提升。

一、远程办公

广义的远程办公是通过稳定的公用网络,建立一个稳定、安全的连接隧道,在此安全隧道中能够支持用户全方位的日常办公需求,包括获取公司内部邮件,访问局域网中文件服务器、数据库等。狭义的远程办公则是通过控制技术、远程控制软件,对公司电脑进行远程操作。按照定义,绝大多数企业目前仅能实现狭义的远程办公,而广义的远程办公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美国远程办公渗透率高,中国2018年渗透率仍不到1%。作为技术开拓者和先行者的美国,截至2017年,超过八成企业引入了远程办公制度,已有3000万人在家中远程办公,占美国工作人口的16%-19%。就全球来看,数据显示至2017年,全世界已有24%的科技公司采用远程办公方式;预计到2020年,大约50%的科技公司将会有约29%的员工实现远程办公。据调查数据显示,2005年中国仅有180万名远程办公员工,而到2014年,这一数据上升到360万,九年间年均复合增长为8%,按照这一增速进行推断,2018年远程办公人数或已经达到490万人,而与2018年中国接近7.8亿的就业人数相比,渗透率仍不到1%。

远程协作办公可以帮助公司降低场地租金,减少因外界环境影响带来的员工工作时间和效率的拖累,提高工作效率和企业管理水平。从员工角度来看,解放了员工绑定办公地点的要求,使得工作更加便捷,同时对孕期和哺乳期女性而言是巨大的利好。从社会发展角度来看,远程协作办公推动从工作时长导向向结果导向的转变,有利于培养更健康的工作生态;降低社会运输压力,降低环境污染。

国内大量工作人口聚集在一线城市,员工工作受到外界影响大、上班通勤时间长、道路/车辆拥挤是常态,严重影响员工工作积极性。而以远程办公软件为核心的SaaS系统可以帮助公司降低员工差旅频率,将见面需要解决问题转移到云端和网端,提升企业效率降低企业成本。当面临外界重大环境问题,例如台风、沙尘、涝灾等,会严重影响公司效率,而若遇到疫情等极端外界问题,则会使得公司运营陷入停滞。远程协作办公可以有效降低在非正常外界环境对公司企业运营的影响,保证公司运营效率。

企业半数员工选择远程办公可以将沟通效率提升2倍。根据某金融机构情况对远程办公带来的企业沟通效率影响情况进行测算。该机构一层员工约为150人,配备6个会议室,若按工作时间6小时、每场会议1小时测算,共可安排会议36场。若每3个人会产生一场会议,则总会议场数约50场。若每位员工每天接打工作电话4个,每个电话20分钟,其中一半需要到会议室进行通话,当天总通话时间100小时。会议和通话时长远高于6个会议室总可使用时长,缺口约为114小时,会议室供给缺口76%。若有50%的员工选择远程协作办公,则缺口总时长为39小时,会议室供给缺口26%,企业实际沟通效率将从24%提升至74%,效率增长2倍以上。

此次新型肺炎疫情相比03年非典影响范围更大,对中国企业和员工未来的办公方式造成深远影响,持续催化和加速整个远程办公市场。疫情期间,有81%的公司全员在家办公,18.9%的公司指定某些部门和分支机构实施在家办公策略。全国员工远程办公中有37.3%的人仍在异地未归,另有62.8%的员工返回工作城市并依照当地政令居家办公。而超过28天的远程办公期将帮助员工培养远程办公产品的使用习惯,使远程办公不再仅为解疫情之难,而成为未来真正渗透到各行各业的正常工作形式。

以教育、房地产、文化传媒为代表的8个行业中,超过90%以上的企业实施全员在家办公,其他行业实施部分在家办公,部分在家待命复工状态。其中私企全员在家办公占比更多,国企指定某些部门在家办公占比更高。

此次疫情中超过60%的远程办公用户为新用户,没有长期使用经验。受该轮疫情影响进行远程办公的员工中,仅有31%的人拥有长期的远程办公经历,从未使用员工办公的员工占25%以上。

从产品使用频率来看,在家办公期间使用频次最高的SaaS应用为远程会议系统,占比高达35%,不论是北京、广东还是江苏,远程会议系统的使用热力值都位列第一。此外员工健康检测系统、企业IM、在线考勤系统和项目与任务管理系统的使用频次占据前top2-5。从总体来看,围绕员工建立规律性、有作息的完成工作计划、文档系统和考核等时公司企业内部的重要管理任务,保证各个业务部门和上下级之间的联系,降低信息差是除本职工作之外最重要的环节点。

二、生鲜电商

网购生鲜消费习惯已经形成,生鲜电商市场仍呈高增长趋势,品类逐步从配送难度小的水果、蔬菜向配送难度高的水产和畜禽冰鲜延伸。每周网购生鲜1次以上的用户占比高达64%,用户考虑选择网购生鲜最看重的因素是食品更加安全,用户消费习惯已经形成。考虑到国内人口基数大,生鲜电商市场可渗透空间充足,未来有望持续维持高增长;2018年国内生鲜电商市场交易规模2045亿元,2022年市场规模有望接近7000亿元,复合增长率接近30%。随着生鲜电商与蔬果宅配等生鲜线上配送逐步成为消费者的选择,生鲜配送品类扩充成为电商的必要选择,品类逐步从配送难度小的水果、蔬菜向配送难度高的水产和畜禽冰鲜延伸。

从服务类型来看,生鲜电商大致可划分为三种模式,不同模式各有优劣。生鲜电商发展前景广阔,吸引了众多玩家加入,既有美团、饿了么、京东到家等综合外卖平台模式的商家,也有每日优鲜、叮咚买菜等前置仓模式的垂直生鲜电商模式,还有盒马鲜生、高鑫零售淘鲜达、永辉生活等基于线下门店的生鲜电商模式。相比之下,前置仓模式下,产品自营品质有保障,配送时效也相对较高,但前期固定资产和人力投入最多,模式最重;平台模式下,配送效率高,固定资产和人力投入最少,但因为产品非自营其品质和供应稳定性无法保障,而且高峰时期可能存在运力不足和运费涨价的问题;到店+到家模式下,SKU最丰富,线上线下一体化体验效果好,固定资产和人力资本投入居中。

《2020-2026年中国互联网消费服务平台行业市场运营格局及投资策略探讨报告》数据显示:疫情期间,生鲜电商订单量激增,主要APP流量和客单价大幅增长。疫情期间盒马、每日优鲜、叮咚买菜等线上生鲜购物App每日新增用户不断增多,2月6日达到3-5.4万人/天。截至2020年2月6日,京东到家日活突破100万,盒马、叮咚买菜突破40万。每日优鲜公司2020年内除夕至初四实收交易额同比增长321%,客单价提升30多元至120元,蔬菜供应量由此前的每天五百吨增长到每天一千吨。叮咚买菜大年三十订单量同比增长300%,近期整体订单约增长80%,客单价提升70%左右至约100元,每天新增的4万多用户中自然增长约占70%,约占整体下单用户的10%。达达集团表示,2020年春节防疫期间,京东到家全平台销售额同比增长470%;除夕至大年初六,蔬菜销售额同比增长510%,水果销售额同比增长超300%,鸡蛋增长770%,乳制品增长370%,水饺、馄饨等速冻食品销售额同比增长790%。

三、特殊商品

过去很难在网上售卖的商品(例如房地产、汽车),因为疫情影响居民外出,消费场景“被迫”线上化,反倒推动了消费者教育和接受程度提升。

房地产销售受疫情冲击严重,各大房企迅速上线“线上售楼处”。受疫情影响,房地产开发项目停工、建筑工人复工遇阻、售楼处销售业务叫停、无法按时交房、资金链断裂等等,都是房企面临的挑战,线上看房成为了目前特殊时期的选择,一些由房产开发商和房产电商平台开发的“线上售楼处”迅速上线,置业顾问们变身主播,把直播间布置成“售楼处”,或是在实景样板房进行直播。

以恒大集团为例,短短三天时间认购房屋4.75万套,证明“房地产线上销售”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恒大集团于2月13日率先全面实施网上销售,引入包括“24小时在线看房”、“720°VR实景展示”等模式,目前线上销售可完成在线交材料、在线验资、在线选房、在线交易等购房流程。短短三天时间,消费者认购恒大房屋4.75万套,相当于房屋的总价值约580亿元,全国600多个楼盘均有认购,其中最高的一个楼盘认购870套。

与房地产类似,各大车企纷纷加码线上销售,减缓疫情冲击。4S店作为相对封闭的环境,终端销量受到疫情影响严重,原本有意愿进行购车的消费者只能选择持币观望,全国新车零售销量受到明显影响。2020年2月上半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