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油站油气回收系统技术与应用交流_第1页
加油站油气回收系统技术与应用交流_第2页
加油站油气回收系统技术与应用交流_第3页
加油站油气回收系统技术与应用交流_第4页
加油站油气回收系统技术与应用交流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前言

参照《加油站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20952-2007)》、《汽油运输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20951-2007)》、《储油库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20950-2007)》等相关国标的要求,加油站加油、储油、卸油时排放的油气,应采用以密闭收集为基础的油气回收方法进行控制。目前,油气回收功能在加油站是必须实现的,各地区加油站也相继实施了油气回收改造。根据中石化湖北石油油气回收改造项目建设的需要,湖北新强信息技术工程有限公司作为该项目主要设备的提供方,以及项目改造的施工单位,积极配合各地市公司组织的油气回收系统培训工作,与加油站各级管理人员对油气回收改造项目的相关知识进行学习和交流。

一、油气回收系统组成及原理二、加油站油气回收系统改造项目内容三、加油站油气回收系统运行管理提纲第一部分油气回收系统组成及原理1.1.系统组成1.2.一次油气回收原理1.3.二次油气回收原理1.4.三次油气回收原理组成油气回收系统由卸油油气回收系统(即一次油气回收)、加油油气回收系统(即二次油气回收)、油气回收处理装置(即三次油气回收)组成。作用该系统的作用是通过相关油气回收工艺及设备,将加油站在卸油、储油和加油过程中产生的油气进行回收、储存和密闭收集处理,抑制油气无控逸散挥发,达到保护环境及顾客、员工身体健康的目的。范围油气回收系统目前只针对汽油油品,涵盖汽油油品的储、运、销环节。1.1.1.油气回收系统介绍1.1、油气回收系统组成1.1.2.油气回收系统流程1.1、油气回收系统组成原理一次油气回收阶段是采用密闭的工艺系统,通过压力平衡原理,将在卸油过程中产生的饱和油气通过相关工艺管道及阀门收集到油罐车内暂存,再运回储油库进行油气回收处理的过程。实现该阶段油气回收实现过程:在油罐车卸油过程中,储油车内压力减小,地下储罐内压力增加,地下储罐与油罐车内的压力差,使卸油过程中挥发的油气通过管线回到油罐车内,达到油气收集的目的。待卸油结束,地下储罐与油罐车内压力达到平衡状态,一次油气回收阶段结束。1.2.1.一次油气回收系统介绍1.2、一次油气回收系统原理1.2.2.一次油气回收系统介绍1.2、一次油气回收系统原理原理二次油气回收阶段是采用真空辅助式油气回收设备,将在加油过程中挥发的油气通过地下油气回收管线收集到地下储罐内的油气回收过程。实现该阶段油气回收实现过程:在加油站为汽车加油过程中,通过真空泵产生一定真空度,经过加油枪、油气回收管、真空泵等油气回收设备,按照气液比控制在1.0至1.2之间的要求,将加油过程中挥发的油气回收到油罐内。分类二次油气回收分为分散式油气回收和集中式油气回收两种形式,我公司主要采用的二次回收形式以分散式油气回收为主。1.3.1.二次油气回收系统介绍1.3、二次油气回收系统原理13.2.二次油气回收系统流程图1.3、二次油气回收系统原理以分散式油气回收方式为例三次回收系统,是指油气排放处理装置。在加油站,通过监控、调节油站地下汽油储罐的油气压力,利用压缩冷凝和先进的膜分离技术,将高浓度的饱和油气转变成液态汽油,同时分离释放出清洁的空气。中石化湖北地区加油站内油气回收系统目前主要涉及一、二次油气回收,暂未设置三次油气回收。1.4、三次油气回收系统原理第二部分加油站油气回收系统改造项目内容2.1.系统改造施工内容2.2.施工关键环节要点及图例2.3.系统主要设备介绍2.4.系统检测改造施工内容清洗油罐油罐油品转运、清罐、注水土建施工管沟挖填等配套土建施工工艺施工卸油口改造增设卸油油气回收(一次回收)管道增设加油油气回收(二次回收)管道增设集液罐装置(视现场管道放坡情况)增加油罐防溢措施(卸油防溢阀)通气管、油罐附件等配套工艺改造加油机改造由加油机厂家完成加油机内部改造2.1、油气回收系统改造施工内容要点:封闭管理、悬挂七牌一图、1.8m高围档、分区域、应急通道、进出口设置、设置门禁制度、柴油罐处理。2.2.1.安全文明施工布置缺失隐患:违反中石化管理制度、施工现场管理混乱、施工现场安全无法保证抽、转油检测、开具作业票进入受限空间清罐、旁站、监护注水要点:油气浓度检测、通风处理、防窒息措施、注水标记2.2.2.转油清罐缺失隐患:违反作业管理规定、油气浓度超标、人员伤害、重大事故深度测量人工除渣人工清整管沟回填混凝土养护要点:切割前探测、逐层开挖、确保坡度、面砂回填、管沟布筋、充分养护2.2.3.管沟挖填缺失隐患:不符合规范、坡度小、液阻不达标、管沟商砼脱缝、沉降、管沟商砼起砂要点:卧式安装、∮325*8无缝钢管制安、L40*4镀锌扁钢接地、设置检测井集液罐体卧式安装集液井断接卡2.2.4.集液罐安装情况缺失隐患:集液罐失效、消防验收不合格、操作不便要点:手动球阀、卸油口接头法兰边缘间距不宜小于10CM,小于10CM需要跨接处理手动球阀油气回收快速接头井及盖油气回收快速接头2.2.5.油气回收快速接头缺失隐患:油品喷溅、容易造成安全隐患;不符合规范要点:下端法兰离罐区地面1.2米、总高4.5米;安装手动球阀、P/V阀、阻火器、备用阀手动球阀P/V阀及阻火器备用阻火透气帽备用阀2.2.6.通气管改造情况缺失隐患:违反国标要求、检修困难2.2.7.油气回收气管接头安装缺失隐患:违反国标要求、静电集聚安装要点油气回收真空泵安装时电机不能朝下。加油机内新增二次油气回收气管坡度不得小于1%。进气口必须高于出气口。采用密封圈密封方式的设备,在安装时O型圈必须涂抹润滑脂。加油机改造后隔爆仓密封恢复。维修更换设备,必须使用同一厂家及品牌的二次油气回收设备。安装时间在清罐排水前完成加油机改造2.2.8.加油机改造缺失隐患:检测不达标、设备损坏、密闭失效、安全数质量事故2.3.1.一次油气回收阀门安装介绍卸油管卸油防溢阀油气回收快速接头通气管阻火器真空压力帽手动球阀油气回收快速接头:用于第一阶段油气回收系统。卸油时,油车回气管接上时,自动顶开回气管。卸油作业完成后,油车回气管取出时,自动关闭一次回收管线,可避免卸油时油气外泄。卸油防溢阀:安装在油罐内,连接卸油管线,卸油时,油位到达油罐95%容积高度时,卸油防溢阀阀门关闭,自动停止油料继续进罐。2.3.2.一次油气回收主要阀门功能介绍2.3.3.二次油气回收设备安装介绍加油枪同轴胶管油气分离器拉断阀真空泵手动球阀真空泵:是整套油气回收系统的核心设备,利用真空泵运转产生真空,通过油气回收管道将加油过程中原本向外溢散的油气吸回油罐内。加油枪:要实现油气回收功能,加油作业时需使用油气回收专用油枪,该枪在出油口有一圈多个油气回收孔,真空泵由这些孔将油气吸回油罐。加油枪管:它是油气回收专用油枪的专用软管,采用同轴胶管结构,中间是油气回收气管,外圈是油管。拉断阀:也称脱离器,它是在加油枪管受到一定外力拉扯时自动断开,并切断、密封油路、气路的装置。油气分离器:主要作用是将气路和油路分离,位于枪管与加油机机体连接处。是油气回收非常重要的部件。2.3.4.二次油气回收主要设备功能介绍2.4.1.相关名词解释油气回收系统在一定气体压力状态下的密闭程度。凝析液体滞留在油气管线内或因其他原因造成气体通过管线时的阻力。即油气通过一、二次油气回收管道时,管道内对气体的阻力。是指加油枪出油量与加油枪回气量的比值。每加1升体积的汽油,应回收1.0-1.2升范围内的饱和油气为合格标准。密闭性液阻气液比根据检测内容分为:密闭、液阻、气液比三项检测。2.4.2.检测的分类密闭液阻气液比工艺施工方油气回收设备厂家加油机厂家配合检测单位包括:自检由施工单位在油气回收系统完工时进行检测。强检由第三方检测单位进行检测。根据检测单位分为:自检和强检。2.4.2.检测的分类2.4.3.检测示意图-密闭、液阻检测2.4.4.检测示意图-气液比检测加油机内部新增回气管路密闭检测加油机各设备螺纹连接密封真空泵的安装方向及方式进、出气管的位置2.4.5.油气回收设备安装影响检测结果的注意事项第三部分加油站油气回收系统运行管理3.1.系统操作流程3.2.系统设备运行使用及日常保养要点3.3.系统运行管理要点3.4.常见故障分析操作方法1、油罐车到站后,应指引驾驶员将车停在规定的位置,做好静电接地。2、停止加油、关闭P/V阀。3、连接卸油、回收胶管。4、开启卸油、回收阀门、卸油。5、关闭卸油、回收阀门、拆卸卸油、回收胶管。注意事项1、注意区分卸油油罐车是否安装油气回收装置(详见附件:卸油操作指南)。2、卸油使用一次油气回收功能,必须先连接好回气胶管与油罐车、一次管道回气口两端的快速接头,再进行开启管道阀门,以防止油品喷溅。3.1.1.卸油操作流程3.1.1.附:卸油操作指南卸油油罐车未安装油气回收装置1号阀:保持常开。2号阀:保持常开。3号阀:保持常关。卸油油罐车已安装油气回收装置1号阀:卸油时关闭;平常为开启状态。2号阀:保持常关,需强行排气时开启。3号阀:卸油时连接油罐车回气皮管,阀门开启,卸油完成后,关闭。3.1.2.加油操作流程操作方法1、释放静电-插入加油卡-授权成功后提枪-检查集气罩及加油枪方位-加油-加油结束后挂抢-支付取卡。2、加油的操作与以前的非油气回收加油的步骤一致。注意事项1、加油过程中,油枪集气罩要完全罩住油箱口,以免降低油气回收效率。不要大力拉拽或旋扭油枪胶管,以防止拉脱拉断阀。2、加完油后要盘起胶管或放到挂钩上,防止枪管被汽车碾压破裂。3、加油机底部,连接回气铜管的球阀必须打开,用于系统检测的球阀必须关闭。4、低标号油品的油罐操作井内,连接二次回收管线的球阀必须打开。3.1.3.集液罐排油操作流程操作方法1、暂停汽油罐加油、关闭二次回收管道进罐阀门。2、打开集液罐阀盖,开启阀门,使用手摇泵将集油抽尽,卸入加油站低标号汽油储罐。3、关闭集液罐阀盖,开启二次回收进罐阀门、继续加油。注意事项1、加油站应每月对集液罐内积油进行一次检查,当积油液位超过200mm时应及时排油。2、集液罐顶部阀门平时必须关闭。集气罩使用要点1、加油时应该按规范进行操作,由低档位逐步至高档位。2、油枪枪管处的集气罩是橡胶制品,加油或挂枪时忌挤压或人为翻转。3、加油完毕后,在取出油枪前,应将油枪稍微停留片刻或轻轻抖动油枪,把枪管内的残油流出,之后再把油枪取出并挂枪。4、加油枪加油跳枪后,勿强行加油(频繁跳枪)。注意事项1、加油枪要避免碰撞、敲击,只能用干布擦拭,并经常保持清洁。2、非专业人员,不得拆卸、维修油枪及配件。3、加油枪在安装时,o型圈处应涂抹润滑脂。4、严禁使用不同品牌配件混搭使用。5、日常使用中,应注意观察油枪是否有漏油现象,特别应注意油枪回收罩处是否有漏油/滴油现象,以避免因油气回收系统中气、油路串通引起的计量失准。3.2.1.加油枪使用要点1、不要用力拉扯、碾压双层同轴胶管,防止内部气管接头脱落。2、加油枪管不得落在加油岛以外的地面上,防止车辆对胶管进行碾压。3、严禁压、折胶管。注意事项1、当加油机胶管拉脱、断裂或加油机被撞,应立即停止使用,切断该加油机电源,打开加油机底部,检查油路是否渗漏,并立即告知主管部门,由主管部门通知专业人员到站检修,修复并确认无安全隐患后,方可再次开启加油机电源。2、同轴胶管在安装时,o型圈处应涂抹润滑脂。3、严禁使用不同品牌配件混搭使用。双层同轴胶管双层胶管接头3.2.2.加油枪管使用要点1、拉断阀不具备万向活接功能。2、日常加油时不要人为故意大力拉拽或旋扭。3、日常操作时,注意观察“拉断面”是否有渗漏。4、引导车辆,顺加油车位加油。注意事项1、拉断阀在安装时,o型圈处应涂抹润滑脂。2、如有意外拉断事件发生,要尽量收集断开后所散落的零件、不要丢弃,并及时通知厂家进行恢复。3、严禁使用不同品牌配件混搭使用。3.2.3.拉断阀O型圈拉断面使用要点1、不要用力拉扯油枪及胶管,引导车辆顺位加油。2、日常操作时,注意观察“铜管接头”是否有渗漏。注意事项1、当油气分离器处铜管接头放生渗漏,应立即停止该枪加油,并告知主管部门,由主管部门通知专业人员到站检修,修复并确认无安全隐患后,方可再次开启加油机电源。2、胶管与油气分离对接处o型圈处应涂抹润滑脂。3、严禁使用不同品牌配件混搭使用。油路气路油气分离3.2.4.油气分离器使用要点1、二次油气回收系统正常工作时,加油机内二次油气回收泵出口的阀门应处于开启状态;P/V阀应处于开启状态,备用呼吸阀应处于关闭状态。2、日常使用中,应定期检查真空泵固定螺栓是否松动,与之连接的回气铜管接头是否存在渗漏。注意事项1、加油时应观察真空泵是否正常启动,有无异常声音。2、严禁使用不同品牌配件混搭使用。3、油气回收真空泵外壳必须使用配套的接地线进行等电位跨接。NP变频泵VR变频泵常关常开3.2.5.真空泵使用要点1、加油站应每月对集液罐内积油进行一次检查,当积油液位超过200mm时应及时排油。2、打开集液罐阀盖,开启阀门,使用手摇泵将集油抽尽,卸入加油站低标号汽油储罐。3、开启集液罐前应在加油机停止加油期间,并关闭二次回收进罐阀门。注意事项1、集液罐顶部阀门正常运营过程中处于关闭状态。2、当集液罐中油品在短时间内异常增多时,应逐枪检查油气回收设备是否工作正常,并报加油机厂家上站排查。3.2.6.集液罐集液罐集液井“听”是指在加油过程中,仔细听加油机内的油气回收泵是否转动、有无异常噪音。“闻”是指在加油过程中闻不到汽油的味道。如果在加油的过程中闻到汽油味,证明油气回收系统工作不正常。但闻不到油气,不代表A/L比达标。“看”是指检查加油机内部设备、铜质气管、油气分离器及胶管、拉断阀、油枪连接处是否松动、漏油、漏气等。一听二闻三看3.3.1.系统整体运行要点集液罐当罐内积液达到200mm时必须用手摇泵将其抽净。如集液罐内油品异常增多,应及时同加油机厂家到站排查原因。当集液罐中油品在短时间内异常增多时,应逐枪检查油气回收设备是否工作正常,并报加油机厂家上站排查。安全加油机改造后是否恢复隔爆措施,运行过程中隔爆措施是否有效。加油机内部空间、操作井内、卸油口、集液井内油气浓度监测。加油机内新增电机、泵体、集液罐等设备是否静电接地有效。异常情况停机上报。数质量定期自校加油机。按规范操作流程进行加油、卸油、量油操作。发现油气回收系统工作异常后立即上报,未维修完毕的设备,暂时封枪停用。3.3.2.安全数质量相关管理要点检测油气回收系统属于强制检测范围。检测项目包括密闭性、液阻、气液比。自检、强检(第三方检测)、环保部门督查。台账每天至少检查油气回收系统1次,并填写《加油站油气回收系统运行检查台账》。每季度需要使用检测设备自检1次,主要检测密闭性、液阻及气液比,并填写自检报告。每年定期委托检测机构对油气回收系统进行检测,并保存检测报告。发现油气回收系统工作异常后,立即上报,填写《加油站油气回收故障台账》;未维修完毕的设备,暂时封枪停用。3.3.3.配合相关职能部门管理工作序号常见问题可能产生的原因对应处理方法1油枪漏油①油枪密封部件密封不严;有异物;密封件失效。②各连接处气路密封圈失效。③油枪未关闭。④油气分离接头失效。⑤搂手(扳机)卡死。①清洗或更换密封件;更换油枪。②更换密封圈。③关闭油枪。④更换油气分离接头。⑤修复油枪。2油枪不自封①油枪防溢通道异常。②搂手(扳机)卡死,无法闭枪。①更换油枪。②修复油枪。3油气回收泵不工作(加油油气不能回收)①油气回收泵卡死。②油气回收泵电机故障。③油气回收主板电机保险熔断。④油气回收主板故障。⑤油气回收主板与加油机通讯中断。⑥24VDC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