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物质的组成一、选择题(共20题,共40分)(2分)下列过程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煤的干馏 B.煤的气化 C.石油分馏 D.石油裂化(2分)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①电子总数②原子总数③分子总数④物质的种类⑤物质的总质量⑥物质的总能量,反应前后肯定不发生变化的是 A.①②③⑤ B.②⑤ C.②⑤⑥ D.①②⑤(2分)根据化学反应的实质是旧键断裂、新键形成这一事实,下列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白磷在260∘C时转化为红磷 B. C.石墨在高温、高压下转化为金刚石 D.五氧化二磷吸水(2分)下列物质中,既含有氨分子,又含有铵根离子的是 A.硝酸 B.液氨 C.氨水 D.氨气(2分)下列过程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四氯化碳萃取碘水中的碘 B.生石灰被用作干燥剂后失效 C.过滤除去粗盐中的不溶性杂质 D.蒸馏法将海水淡化为饮用水(2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胶体的本质特征是具有丁达尔效应 B.阳离子、阴离子中均分别只含有一种元素,则由这样的阴阳离子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C.白磷转化为红磷是物理变化 D.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2分)下列关于古籍中的记载说法不正确的是 A.《天工开物》中“凡石灰,经火焚炼为用”涉及的反应类型是分解反应 B.《吕氏春秋⋅别类编》中“金(即铜)柔锡柔,合两柔则刚”体现了合金硬度方面特性 C.《本草纲目》中“凡酸坏之酒,皆可蒸烧”,“以烧酒复烧二次⋯⋯价值数倍也”用到的实验方法是蒸馏 D.《肘后备急方》中“青蒿—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该过程属于化学变化(2分)下列关于物质的量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1 mol任何物质都含有6.02× B.0.012 kg 12 C.1 mol H2O D.1 mol C(2分)下列变化中,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二氧化硫使品红溶液褪色 B.氯水使有色布条褪色 C.活性炭使红墨水褪色 D.漂白粉使某些染料褪色(2分)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①石油的分馏②煤的干馏③石油的裂化④铝热反应⑤由乙烯制取聚乙烯⑥氧气转变为臭氧⑦乙烯催熟果实⑧苯遇溴水⑨海水蒸馏法制取淡水 A.①②③④ B.①②⑤⑦ C.①⑧⑨ D.①②⑥⑨(2分)中华民族有着光辉灿烂的发明史,下列发明创造不涉及化学反应的是 A.用胆矾炼铜 B.用铁矿石炼铁 C.烧结黏土制陶瓷 D.打磨磁石制指南针(2分)从石油原料到口罩的生产过程中涉及的下列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石油催化裂解得到丙烯B.丙烯催化聚合生成聚丙烯C.聚丙烯熔融后喷丝压成熔喷布D.用环氧乙烷与微生物蛋白质发生反应消毒(2分)溶质分子扩散过程 A.要放出热量 B.有的要吸收热量,有的要放出热量 C.是物理过程 D.是化学过程(2分)澳大利亚科学家发现了纯碳新材料“碳纳米泡沫”,每个泡沫含有约4000个碳原子,直径约6∼9 nm,在低于−183 A.“碳纳米泡沫”是一种胶体 B.“碳纳米泡沫”是一种新型的碳化合物 C.“碳纳米泡沫”在一定条件下能吸引磁铁 D.“碳纳米泡沫”与石墨的相互转化不属于化学反应(2分)下列燃料提供能量时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氢气 B.甲醇 C.天然气 D.核燃料(2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火力发电中,燃烧是使化学能转换为电能的关键 B.凡含有添加剂的食物对人体健康均有害,不宜食用 C.煤经过气化和液化等物理变化可以转化为清洁燃料 D.纳米铁粉可以高效地去除被污染水体中的Pb2+、Cu2+、(2分)下列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煤的干馏 B.石油分馏 C.由乙烯制聚乙烯 D.重油裂化(2分)短周期元素X、Y、Z的原子序数之和为36、X、Y在同一周期,X+、Z2+ A.X、Z形成的化合物一定只含有离子键 B.Z元素所形成的两种单质间的转化为物理变化 C.同周期非金属元素中Y的含氧酸的酸性最强 D.化合物XYZ是漂白液的有效成分(2分)下列各组变化中,后者一定包括前者的是 A.化学变化、物理变化 B.氧化还原反应、复分解反应 C.氧化还原反应、化合反应 D.中和反应、复分解反应(2分)以下命题,违背化学变化规律的是 A.石墨制成金刚石 B.煤加氢变成人造石油 C.水变成汽油 D.干冰转化成原子晶体二、填空题(共4题,共20分)(5分)化学变化: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如:钢铁生锈、蜡烛燃烧等都是化学变化。(5分)构成物质的微粒有、、等。(5分)物质的溶解通常有两个过程:一个是溶质的分子或离子受到水分子的作用,向水中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溶质的分子或离子要,需要向外界吸收热量,这是一个过程;另一个是溶质的分子或离子,这一过程放出热量。是一个过程。(5分)原子、分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分子是由构成的;分子和原子的体积都很,它们的质量也很;分子是的一种微粒,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微粒。三、综合题(共4题,共40分)(10分)化学与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能源、环境、材料以及日常生活等都离不开化学。请根据题意回答以下问题:(1)海底埋藏着大量可燃烧的“冰”,“可燃冰”外观像冰,主要成分为甲烷水合物,并含有少量CO2等。可燃冰属于(填“纯净物”或“混合物”);在较低的温度和压力下,用甲烷为原料可制成金刚石薄膜,该变化属于(2)新型纳米材料氧缺位铁酸盐(MFe2Ox,3<x<4,M=i铁酸盐ZnFe2O4中ii在酸性条件下,某反应体系中共存在下列6种粒子:Fe2O42−、Fe2+、H+、(10分)「判断正误」煤的气化和液化都是物理变化。(10分)判断正误。橡胶硫化发生的是物理变化。(10分)阅读短文,回答问题。2019年10月1日上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活动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场面震撼、激动人心。活动践行了环保理念。庆祝活动伊始,56门礼炮交替鸣放70响,礼炮弹药燃烧后几乎没有留下灰渣,近乎零污染。活动中使用的约2.4万平方米红地毯,是以40余万个废旧矿泉水瓶为主要原料生产的。飞机使用的新型“航空液体彩色拉烟剂”,其研制生产中选用了环保无毒的染色材料。广场上放飞了7万个充氦气的气球,这些气球都是由可降解的材料制成的。请依据以上短文,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填“对”或“错”)。(1)礼炮弹药的燃烧属于化学变化。(2)废旧矿泉水瓶可以回收再利用。(3)“航空液体彩色拉烟剂”的研制生产选用了环保无毒的染色材料。(4)用氦气填充气球的原因是氦气密度比空气的大、性质稳定。
答案解析一、选择题(共20题,共40分)1.【答案】C2.【答案】D【解析】发生化学反应时,肯定有物质的变化和能量的变化,但是也遵循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①根据原子守恒,原子不变,则原子中的电子的数目也不会改变。②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③分子总数会变,如2H2+O2④化学变化中一定有物质的变化。⑤化学变化遵循着质量守恒,物质的总质量不变。⑥化学变化中一定伴随着能量的变化,反应物的总能量和生成物的总能量一定不相等,所以物质的总能量定发生变化。综上不会发生变化的有①②⑤。故选D。3.【答案】B4.【答案】C【解析】A.硝酸为共价化合物,化合物中只存在硝酸分子,不存在氨分子和铵根离子,故A错误;B.液氨为液态氨气、氨气是共价化合物,化合物中只存在氨分子,不存在铵根离子,故B错误;C.氨水是氨气溶于水所得的混合物,氨水中存在氨分子、一水合氨分子、水分子、铵根离子、氢氧根离子和氢离子,既含有氨分子,又含有铵根离子,故C正确;D.氨气是共价化合物,化合物中只存在氨分子,不存在铵根离子,故D错误;故选C。5.【答案】B【解析】A.CClB.生石灰作干燥剂,吸水转变为Ca(OH)C.过滤是物理变化;D.蒸馏是物理变化。故选B。6.【答案】D7.【答案】D8.【答案】A9.【答案】C【解析】A.二氧化硫使品红溶液褪色原理是二氧化硫与品红结合成无色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A错误;B.氯水使有色布条褪色原理是氯水有强氧化性能将有色布条氧化为无色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B错误;C.活性炭使红墨水褪色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正确;D.漂白粉有强氧化性将染料氧化为无色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D错误。10.【答案】C11.【答案】D【解析】用胆矾(CuSO4⋅5H12.【答案】C13.【答案】C14.【答案】C【解析】“碳纳米泡沫”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其分散在一定的分散剂中可以形成胶体,胶体是混合物,A、B项错误;“碳纳米泡沫”在低于−18315.【答案】D【解析】A.氢气与氧气反应生成水,放出热量,有新物质生成,涉及化学变化,故A不选;B.甲醇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放出热量,有新物质生成,涉及化学变化,故B不选;C.天然气主要成分为甲烷,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放出热量,有新物质生成,涉及化学变化,故C不选;D.核燃料燃烧中变化的是原子,原子核内部也发生了变化,元素种类发生改变,属于核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故D选。16.【答案】A17.【答案】B【解析】煤的干馏是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过程;乙烯通过加聚反应制得聚乙烯;石油的炼制方法中只有分馏没有涉及分子的改变,是物理变化。18.【答案】D【解析】短周期元素X、Y、Z原子序数和为30,X、Y在同一周期,X+和Z2+有相同的核外电子结构,Z在第二周期、X在第三周期,则推出X是Na,Z是O,因为X、Y、Z原子序数和为36,则Y的原子序数为36−11−8=17,故Y是A选项:X、Z形成的化合物可能是Na2OB选项:Z元素形成的两种单质为O2和OC选项:元素非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合物酸性越强,但O、F元素除外,第三周期中非金属性最强的是Cl,所以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合物酸性最强,故C错误;D选项:XYZ组成的化合物为NaClO,漂白液的主要成分是NaClO和NaCl,其中有效成分是NaClO,故D正确;故选D。19.【答案】D20.【答案】C二、填空题(共4题,共20分)21.【答案】有其他物质生成22.【答案】分子;原子;23.【答案】扩散;克服分子或离子之间的引力;物理;和水分子结合成水合分子或水合离子;24.【答案】原子;小;小;保持物质化学性质;三、综合题(共4题,共40分)25.【答案】(1)混合物;化学变化(2)i+3ii【解析】(2)iZn的化合价为+2价,O为−2价,根据在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计算,Fe为+3价。ii在酸性条件下,Fe2O42−易转化为Fe2+,铁元素的化合价从+326.【答案】×27.【答案】×28.【答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