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城市化原理_第1页
第四章 城市化原理_第2页
第四章 城市化原理_第3页
第四章 城市化原理_第4页
第四章 城市化原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章城市化原理第一节城市化定义第二节城市化的机制第三节城市化的类型和测度第四节城市化近域推进第一节城市化定义一、城市化的概念二、城市化地域空间过程一、城市化的概念1、城市化的定义人口学家:城市化是农村人口向城市集中的过程

社会学家:城市化是人们从乡村生活方式向城市生活方式转变的过程

经济学家:城市化是乡村经济结构向城市经济结构不断转化的过程景观学家:城市化是乡村景观向城市景观转化的过程

地理学家:城市化是社会经济要素、人口及第二、三产业向城市聚集和由此所导致聚集地的空间结构和空间形态变化的过程。

城市化概念城市化是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农业经济结构转化为城市经济结构,农村地域转化成城市地域、农业活动转化为非农业活动的过程。2、城市化的含义

城市化是人口和非农业活动在城市地域集中的过程城市化是非城市型景观转化为城市型景观的地域推进过程

城市化是城市对乡村施加影响的过程城市化是全社会人口接受城市文化的过程城市化I城市化II二、城市化地域空间过程第一种正统的城市化第二种滞后城市化/过度城市化第三种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乡村城镇化第二节城市化的机制一、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是城市化的原生动力二、工业化是城市化直接动力三、第三产业是城市化的后续动力四、经济发展是城市化的内生决定性力量第三节城市化的类型和测度一、城市化的类型二、城市化的指标和测度一、城市化的类型1、向心型城市化与离心型城市化2、外延型城市化与飞地型城市化3、景观型城市化与职能型城市化4、积极型城市化与消极型城市化5、自上而下型城市化与自下而上型城市化自上而下型城市化:行政指向型、重点项目带动型、大城市扩散带动型自下而上型城市化:苏南模式、温州模式、珠三角模式二、城市化的指标和测度1、城市化的指标:人口指标土地利用指标复合指标法2、城市化水平测度:时间序列模型相关分析模型用城市人口比重指标衡量城市化水平的利弊利:用城市人口代表城市化水平比较简洁、方便,也反映主要的本质内容。弊:存在很大的局限性。首先,城市定义的不同,将直接影响城市人口数量的统计,进而影响城市化水平的计算和比较。其次,城市人口的定义不同也将影响城市化水平的计算。第三,以城市人口比重衡量城市化水平只是测度了城市化的数量,不能反应城市化的质量。第四,城市化水平用城市人口比重表示,只能反映城市化发展的相对水平,不能反映城市化发展的总体规模。中国人口城市化预测基本数据年份(年)总人口(万人)市镇人口(万人)市镇人口比重(%)国民生产总值(亿元)人均GNP(元/人)19821016542148021.1314956147119831030082227421.6215161147219841043572401723.0115873152119851058512509423.7117286163319861075072636624.5218035167819871093002767425.3218873172719881110262866125.8121243191319891127042954026.2123030204319901143333019126.4124420213619911158233054326.3725902223619921171713237227.6327549235119931185183335128间序列模型1、操作步骤:插入-图表-图表类型(XY散点图)-下一步-标题(图表标题中国市镇人口比重预测趋势图;X轴年份;Y轴市镇人口比重)-网格线取消“数值Y轴主要网格线”-图例取消“显示图例”-下一步-完成-趋势线右击添加趋势线-类型(线性)-选项(显示公式、显示R平方值)-确定。2、直线回归方程:Y=0.6076X-1182.7

相关系数R2=0.95793、预测2000年和2010年城市化水平分别为32.5%和38.6%相关分析模型1、操作步骤2、对数回归方程:Y=10.835LN(X)-56.63

相关系数R2=0.90383、预测2000年和2010年城市化水平首先根据GNP增长速度预测1994-2010年GNP值其次预测1994-2010年总人口值接下来求出1994-2010年人均GNP值最后根据公式求出相应的城市化水平预测公式GNP预测:GNP递增模型Pt=P0(1+α)t

其中:P0——基年的GNP值

Pt——第t年的GNP值

α——年均增长率

t——年份年份总人口(万人)19941995-----200013034920012002----2010146189总人口预测方法:一元回归模型2000年2010年时间序列模型预测值32.5%38.6%相关分析模型预测值34.5%41.36%平均33.5%39.98%第四节城市化近域推进一、城市化近域推进的主要动力二、城市化近域推进的进程及演化模型一、城市化近域推进的主要动力1、对外交通设施的伸展与城市化2、工业的扩张与城市化3、住宅的扩散与城市化1、对外交通设施的伸展与城市化马车——狭小紧凑的城市铁路——沿触须状发展公共汽车——由触须状向圆形的城市发展高速公路的出现和小汽车的普及——城市郊区化扩散的速度更快,距离也更远2、工业的扩张与城市化首先,大型工厂和重型企业外迁的倾向强烈,主要是地价因素其次,工厂外迁以某些特殊工厂为先导,从安全角度出发考虑的再次,现代工业的专业化生产协作,形成了许多规模宏大的联合企业。多采用飞地型城市化和远郊区选址兴建。最后,工厂外迁最终不会脱离城市的影响范围上海市产业结构调整

上海市产业结构实施“三、二、一”的次序调整,产业布局实施“退二进三”的区位置换。导致城市布局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也出现新的产业布局结构,中心区以第三产业为主,市郊主要发展工、农业。中心区100km2范围内有工业企业近7000家,职工100多万人,根据规划,这些工业企业有1/3迁出,1/3关停并转,还有1/3将转变为都市型工业,如食品、服装、印刷出版等。城市中心第三产业主要以金融、保险、房地产、旅游和信息咨询为主。二、城市化近域推进的进程及演化模型

(一)城市化近域推进的进程(二)城市化近域推进的演化模型

(一)城市化近域推进的进程1、内部市区的城市化2、外围市区的城市化3、郊区的城市化4、逆城市化阶段5、再城市化阶段郊区城市化1、产生原因2、迁移形式3、利弊分析1、产生原因①政治因素:战后大量复员军人返乡导致的人口剧增是郊区化的客观前提。②土地因素:市中心区房租地价的迅速上涨是引起郊区化的直接原因之一。③社会因素:中产阶级的郊迁带动整个社会的郊区化发展。④经济因素:经济结构变化和经济高速增长是郊区化发生的根本原因。⑤交通因素:交通工具的机动化为郊区化的兴起创造必要条件。⑥政策因素:政府对郊区建设的干预政策是郊区化的重要保证。⑦科技因素:新的通讯技术引发城市空间结构的改变,进一步促进郊区化发展。2、迁移形式(1)制造业郊区化(2)人口郊区化(3)零售业的郊区化(4)办公业郊区化利弊分析利:(1)疏散了大城市中心区过密的人口,改善了人民居住环境(2)分散了那些不适合在城市中心区发展的工业企业,缓解了环境污染(3)有利于发挥城市中心区的区位优势,获得更高的土地利用效率(4)带动了郊区乡村的开发弊:(1)近域迁移结果造成了大城市建成区的蔓延,规划中的城郊隔离绿带易于被蚕食(2)城市中心区大规模更新改造,对保护城市传统历史风貌的努力形成严峻挑战(3)外迁的主要是低收入工薪阶层,导致不合理的通勤流,给城市交通带来更大的压力(4)空心城现象出现,内城问题凸显西方郊区化特点中国郊区化特点主动式郊区化被动式郊区化居住郊区化早于工业郊区化居住郊区化略迟于工业郊区化放射扩展式郊区化圈层扩展式郊区化中心城区空洞化中心区繁荣与郊区化并存社会阶层地域分异明显社会阶层地域分异不明显中外郊区化差异逆城市化逆城市化的概念逆城市化的解释内城衰退与市区重建逆城市化的概念逆城市化是指人口和工商业从中心城市向中小城镇转移,城市化地域不断扩大,城市化向农村地域推进,并以中小城镇的分散发展为主,形成城乡一体化。391、“大都市区结束”论这是七、八十年代欧美对逆城市化的主流观点。这种观点认为,美国的城市时代行将结束,人口分布模式将由城市化向逆城市化和乡村化转变,美国将进入“后都市区时代”(postmetropolitanera)。关于逆城市化的两种理论40关于逆城市化的两种理论2、“大都市区发展”论这种观点认为,非都市人口的增长主要是由于郊区化越过了大都市区的界限,或者由于小城镇的发展达到大都市区的规模,却仍被视为非都市区的结果。由于非都市区人口的增长主要靠近大都市区的边缘地带,应视为大都市区的进一步发展。411970年代以来,一些大都市区人口外迁出现了新的动向,其主要特征是人口迁移的方向发生了倒转,即从20世纪五六十年代向大城市区域迁移变为向非大城市区域迁移。大城市经历了人口净迁出,人口数量减少,而小城市和城镇以及部分农村地区人口迅速增长的过程。针对大城市发展开始趋缓的这种现象,美国地理学者布赖恩·J·L·贝里,于1976年首先提出了逆城市化(Counter-urbanization)的概念。关于逆城市化的解释42与郊区化不同的是,逆城市化并不是指人口从城市中心向周围的郊区和农村地区的迁移,而是指人口从大城市区域向较小的城市和城镇的移动。“逆”并不是指城市人口的农村化,更不是指城市文明和生活方式的农村化,而是指大城市人口向卫星城迁移的倾向。“逆城市化”不是城市化的反向运动,而是城市化发展的一个新阶段,是更高层次的城市化。逆城市化现象,实质上是城市分散化发展的继续,是郊区越过大都市区的界限向更为广泛的地区的延伸,是大都市区空间规模的进一步膨胀,是城市有机体的进一步膨胀,是城市文明和城市生活方式的普及和扩散,而不是城市化发展的反向运动。43内城衰退与市区重建(一)内城衰退逆城市化阶段,人口及就业的进一步广域扩散,给中心城市社会经济及物质环境等多方面带来了消极后果,其中一个突出后果是导致传统的工业城市出现内城衰退。44内城衰退与市区重建(一)内城衰退1、衰败主要表现高失业率及人口外移;人均收入水平大幅下降,犯罪率偏高;税收锐减,固定资产投资下降,资产贬值,市政设施破败;废弃地增多,物质性设施老化;生活质量及环境质量下降。45内城衰退与市区重建2、内城衰退的原因①经济重构与经济结构调整是造成内城衰败的主要原因。②家庭经营式地方性公司减少而跨国大公司得到发展和增加,但这些大公司与所在地的地方城市并无太多联系,从而使地方经济衰退,且失业人口增多更加速了内城衰败。③电子、汽车、航空、生物化学等新工业的选址倾向于环境良好的郊区,工业的外迁加剧了内城衰败。④政府开发郊区的城市发展策略,如建设新城及卫星城,限制中心区新增写字楼数量,动员和鼓励工厂郊迁等,促进了内城衰败。46内城衰退与市区重建(二)市区改造与重建面对市区人口进一步减少而导致中心区的衰败,各个国家先后制定了相关的政策,开展市区重建活动,主要包括重返大城市和振兴内部的旧城改造以及贫民窟的清理。这些措施是大城市中心区经济得以复苏,“中产阶级化”又使市区人口回升并重新繁华起来。再城市化——中产阶级化(gentrification)

定义主要特征成因分析负面影响

定义中产阶级化(gentrification):在一个街区内,较高收入的家庭取代较低收入居民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整个街区的本质特征和文化品位也发生了改变。

中产阶级化产生的机制1、城市蔓延、能源成本上升、严重的通勤问题等因素的作用,促进家庭接近内城工作地;2、郊区住宅成本的不断上升刺激家庭,特别是新的家庭重新注重较廉价的内城区位;3、生育高峰时期出生的人口对住房需求大量增加,引起人们对内城利用不充分的房源的需求。中产阶级化产生的机制4、存在某种社会精神和信仰,要求改变城市中存在的偏见,拒绝郊区化景观中的社区均质性和文化匮乏,提倡内城要具有个性鲜明的建筑、多元化的社会文化以及接近市区愉悦环境和休闲机会;5、家庭结构发生改变,子女减少,双收入家庭比例增加,对郊区大宅和院落的需求降低,同时可以降低住宅维护成本;中产阶级化产生的机制6、形成相对于郊区家庭信念的独身倾向的生活方式,包括同性恋文化等非传统的生活方式;7、为满足不同需求,各种机构采取措施提高内城利用不充分的区域;负面影响旧城消费被提升,使得低收入者无力负担,出现反中产阶级化的呼声。中西中产阶级化的差异:背景差异、时空耦合差异人口演变阶段中心市区郊区非都市区流失中的集中高速增长(大城市)减少减少绝对集中高速增长(城市)减少减少相对集中高速增长低速增长减少相对分散低速增长高速增长减少绝对分散减少低速增长增长流失中的分散快速减少低速增长增长霍尔的城市演变模型解说(二)城市化近域推进的演化模型练习题:根据下列数据用时间序列模型和相关分析模型测算该市2015年和2020年的城市化水平。年份总人口城镇人口城市化水平GDP(元)人均GDP(元)200010111330032.60%101110001000200110430350033.50%114730001100200210896380034.80%16344000150020031187046003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