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劳动者的权力与义务第1章职业健康与安全相关法律法规1.2劳动过程中特定问题的法律规定1.3职业健康与安全的法律纠纷1.1劳动者的权力与义务一、劳动者的权利1.对危险因素和应急措施知情的权利(1)在缔结劳动合同时,用人单位有义务将可能存在职业健康与安全隐患的环节在合同中书面载明,口头提及的无效,并且用人单位合同约定的免除自己相关责任的条款无效。(2)《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以下简称《安全生产法》)第28条、《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以下简称《职业病防治法》)第22条都明确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在有较大危险的场所、设施、设备以及工序上以醒目的位置设置警示标识和中文说明,以时刻提醒、告诫劳动者注意健康与安全。(3)用人单位还应当将应急预案中所列的事故发生时所采取的组织、技术措施和报警、急救、逃生等内容准确地告知劳动者,以便事故突发时有效地救护、逃生,降低损失。(4)劳动者有对变化中的工作场所的健康与安全的动态情况知悉的权利,用人单位不得隐瞒与欺骗。《劳动法》第56条、《安全生产法》第46条都规定了劳动者享有这样的权利。违章指挥和强令冒险作业对劳动者的生命安全与身体健康构成严重威胁,是导致事故和人员伤亡的直接原因,所以法律作出这样的规定旨在保护劳动者,警示管理人员必须照章作业。2.拒绝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的权利
在危急情况下停止作业并从作业场所撤离出来,是法律为了最大限度地保护劳动者的人身安全而赋予劳动者的一项权利。用人单位必须遵守法定义务,不得因为劳动者撤离危险劳动场所导致损失而追究劳动者的责任。3.紧急状态下停止作业或撤离权(紧急避险权)针对用人单位存在的可能导致安全与卫生事故的隐患,劳动者有权向单位或相关部门提出批评、检举或控告,以此敦促用人单位整改隐患,保障劳动者的职业健康与安全。用人单位不得因此而降低其工资、福利等待遇或者解除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4.批评、检举、控告的权利5.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权利职业健康与安全和每一个劳动者的切身利益紧密相关。《安全生产法》第7条和《职业病防治法》第36条都规定,工人(或工会)有权参与本单位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的民主管理,以维护职工在安全生产与职业健康方面的合法权益。6.要求民事赔偿的权利《安全生产法》规定,劳动者因生产安全事故而受到伤害的,除了享受工伤保险以外,还有向用人单位提出民事赔偿的权利。在工伤保险不足以补偿劳动者所受到的人身伤害及财产损失的时候,劳动者及其家属有权要求用人单位给予民事赔偿。二、劳动者的义务1.遵守规章、服从管理的义务
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与劳动纪律是确保职业安全和卫生的有效屏障,劳动者有遵守这些规章的法律义务。如果有不服从管理,违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的,由生产经营单位给予批评教育,依照有关规章制度给予处分;造成重大事故、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2.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的义务
提供符合要求的劳动防护用品是用人单位的法定义务,而正确地佩戴和使用这些劳动防护用品则是劳动者的法定义务。现实中,一些职业伤害产生的重要原因就是劳动者缺乏足够的安全卫生意识,不按照规定的要求正确使用防护用品,如高处作业的建筑工人不使用安全带和安全网致使高空坠落受伤,从事化工的劳动者不穿防护服致使受到化学物品的毒害等。3.掌握安全知识、提高安全技能的义务
劳动者有义务熟悉生产工艺过程,了解各种设备、设施的性能,掌握作业的危险区域以及致害环节,具备对有毒有害物质安全防护的基础知识、生产环境危险因素的识别判断能力和排除设备故障的技能与方法,具备一定的现场紧急救护能力和紧急情况应对能力。4.及时报告事故隐患与职业危害的义务
劳动者身处劳动第一线,他们是职业病致病因素与安全隐患的第一当事人。如果他们能够及时发现可能危及安全与健康的隐患与危险因素,并及时上报,就能够防微杜渐,为应急处理赢得时机。事实上,许多重特大事故的发生往往就与发现与报告不及时有关。所以,法律规定劳动者一旦发现不安全因素,就负有及时、准确报告的义务。1.2劳动过程中特定问题的法律规定一、关于工作时间及休假制度的规定1.工作时间我国现行劳动法明确规定: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8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40个小时;用人单位应当保证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一日;企业因生产特点不能实行劳动法上述规定的,经劳动行政部门批准,可以实行其他工作和休息方法;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一般每日不得超过1小时;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工作时间的,在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条件下延长工作时间每日不得超过3小时,但是每月累计不得超过36小时。延长工作时间,又称加班加点。劳动法规对加班加点工资的计算作出了明确的规定:
(1)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给付不低于工资的150%的工资报酬;(2)休息日安排加班但又不能补休的,给付不低于工资的200%的工资报酬;(3)法定节假日安排劳动者加班的,应给付劳动者不低于300%的工资报酬。法定节假日加班不可以安排劳动者补休,因为该节日具有特定的意义,无法通过补休来实现劳动者在该日休息的权利,只能以加班费的形式给予弥补。2.休息和休假(1)工作间歇休息:在一个工作日内,劳动者享有工间休息和用膳时间。(2)日休息:劳动者在每昼夜(24小时)内,除工作时间外,由自己支配的时间。(3)周休息:又称公休假日,是指劳动者在一周内享有的连续休息时间在1天以上的休息时间。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以下简称《劳动法》)第36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保证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一日。”企业因生产特点不能实行时,经劳动行政部门批准,可以实行其他工作和休息办法。(4)法定节假日:根据国家、民族的传统习俗而有法律规定的节日实行的休假。(5)年休假:劳动者每年享有保留职务和工资的一定期限连续休息的假期,休假时间根据工龄或工作年限长短而定。3.侵犯劳动者休息休假权利的主要形式(1)对法律明令禁止加班的特定主体如怀孕的女工或者在哺乳期的女工安排加班。(2)未与工会或者劳动者协商,用人单位单方面安排加班。(3)变相延长工作时间。用人单位通过提高劳动定额等方式,使劳动者在正常工作时间内无法完成定额,而不得不延长工作时间、侵害劳动者休息的行为。(4)超过法定的最高延长时间的规定。(5)不按规定安排劳动者休息休假。4.侵犯劳动者休息休假权利的法律责任承担这种责任的形式有多种,既有一般的民事责任任,又有行政责任,情节严重的还可能导致刑事责任。其中民事责任主要包括:支付劳动者加班的费用;赔偿劳动者因此而导致的损失;停止类似的侵权行为。而《劳动保障监察条例》则对侵犯劳动者休息休假权利的行为规定了相应的行政处罚措施。一、对女工的特别保护
女工是一个特殊的劳动群体,因其生理结构的特殊性与社会角色的特殊性,相关法律对女工的职业健康与安全做出了非常明确、细致的规定。(1)禁止安排女工从事矿山井下、国家规定的第四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其他禁忌从事的劳动。(2)不得安排女工在经期从事高处、低温、冷水作业和国家规定的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3)不得安排女工在怀孕期间从事国家规定的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孕期禁忌从事的劳动。对怀孕7个月以上的女工,不得安排其延长工作时间和夜间劳动。(4)女工生育享受不少于90天的产假。(5)不得安排女工在哺乳未满1周岁的婴儿期间从事国家规定的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哺乳期禁忌从事的其他劳动,不得安排其延长工作时间和夜班劳动。
相关法律法规对未成年工的劳动保护作了特殊的规定。(1)不得安排未成年工从事矿山井下、有毒有害、国家规定的第四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2)不得安排未成年工从事爆破、森林伐木、归楞及流放作业;凡在坠落高度基准面5米以上(含5米)有可能坠落的高度进行的作业;作业场所放射性物质超过《放射防护规定》中规定剂量的作业。三、对未成年工的特别保护(3)对未成年工的劳动时间应加以限制,不得安排其加班、加点和夜间工作。(4)用人单位在招用未成年工时,要对其进行体格检查,合格者方可录用,录用后还要定期进行体格检查,一般一年进行一次。1.3职业健康与安全的法律纠纷
在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可能发生劳动纠纷,可能会涉及职业病、工伤的认定、赔偿和治疗等问题,劳动者应该了解相应的法律规定(见图3.1),善于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一、劳动关系纠纷的解决途径
1.劳动仲裁
劳动仲裁是指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根据当事人的申请,依法对劳动争议在事实上作出判断、在权利义务上作出裁决的一种法律制度。2.劳动诉讼
劳动诉讼是指人民法院依法对劳动争议案件进行审理判决的专门司法活动,具体包括劳动争议案件的起诉、受理、调查取证、审理和执行等一系列诉讼程序。二、职业病的认定与救治1.关于职业病的检查及鉴定
职业病的产生与劳动者的特定从业经历间有着法律上的因果关系,所以法律要求用人单位承担劳动者职业病鉴定过程中因为现场调查、检测以及健康检查而产生的各种费用。用人单位不得以任何方式将其转嫁到劳动者身上,收取劳动者的相关费用应予以退还。2.职业病的治疗
劳动者不幸罹患职业病后就要接受治疗、康复和定期检查,用人单位不仅要按照国家有关工伤保险的规定支付相关的费用,还应当妥善解决职业病劳动者的工作岗位问题与津贴待遇问题,将国家规定的职业病待遇落到实处。劳动者在劳动中患上职业病会给劳动者的生活带来巨大的影响,给劳动者的身心带来巨大的伤害。作为受害者,他除了享受法定的工伤保险外,还有权利从民事侵权的角度向用人单位索赔。三、工伤的认定标准和程序1.工伤的认定标准
按照《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可以认定为工伤的情况如下。(1)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2)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3)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4)患职业病的。(5)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6)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的。(7)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
当然,在特殊情况下,即使不符合上述关于工伤的规定,但确实伤害与工作有一定的联系的,法律也明确规定以下伤害可以视同为工伤。(1)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2)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的。(3)职工原在军队服役,因战、因公负伤致残,已取得革命伤残军人证,到用人单位后旧伤复发的法律一方面明确规定了哪些可以认定为工伤;另一方面罗列出了不能认定为工伤的情况,比如说,因犯罪或者违反治安管理伤亡的、醉酒导致伤亡的、自残或者自杀的就不得认定为工伤,从而使工伤的认定有了客观的标准与依据。2.申请工伤认定的程序
申请工伤认定,应按照以下程序进行。(1)进行工伤认定用人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用人单位未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工伤职工及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可以于1年内提出申请。(2)对工伤认定不服的,可以提起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3)伤情相对稳定后,如果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可以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申请劳动能力鉴定,鉴定内容包括劳动功能障碍和生活自理障碍。(4)申请鉴定的单位或者个人对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作出的鉴定结论不服的,可以在收到该鉴定结论之日起15日内向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再次鉴定申请。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作出的劳动能力鉴定结论为最终结论。(5)根据伤残鉴定的等级,按照法律的规定进行赔付。(6)鉴定结论作出1年内,情况发生变化的,可申请劳动能力复查鉴定,并根据新的鉴定结论进行赔付。3.申请工伤认定所要提交的材料申请工伤认定,应当提交下列材料。(1)工伤认定申请表。(2)能够证明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的相关材料(包括书面劳动合同、集体合同、经济合同中有关劳动关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化工培训课件塑料注射工艺
- 《口腔肿瘤NCCN干货》课件
- 赣东学院《智能硬件与控制》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读书的好方法》课件
- 2022年个人与团队管理复习题库及答案
- 七年级下《地毯下的尘土》语文版-课件
- 小学生团队活动制度
- 小学生健身操课件视频
- 裁员告知书-企业管理
- 上半年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参考计划
- 毕业论文材料分拣装置PLC控制系统方案
- 森林报测试题
- 刑法涉及安全生产的16宗罪解读
- 京东五力模型分析
- 电大《电气传动与调速系统》网络课形考任务1-4作业及答案
- 铜精矿加工费简析
- 机电拆除专项施工方案
- 变电站电气一次工程监理要点重点
- 足球专项体育课教学大纲、教学计划
- ASTMA153∕A153M-05钢铁制金属构件上镀锌层(热浸)标准规范
- 牛津译林版四年级英语上册专项训练排序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