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下册单元测试题部编版_第1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单元测试题部编版_第2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单元测试题部编版_第3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单元测试题部编版_第4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单元测试题部编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九年级语文下册单元测试题全套(部编版)第一单元达标测试卷九年级语文·下(R版)时间:100分钟满分:120分一、积累与运用(32分)1.下面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3分)A.隧洞(suì) 纤细(xiān) 高傲(ào) 干瘪(biě)B.蜗行(wō) 胆怯(què) 翡翠(fěi) 伤痕累累(léi)C.芦荻(dí) 舵手(duò) 熄灭(xī) 笑涡(wō)D.飞窜(cuàn) 呻吟(yín) 蠢笨(chǔn) 差异(chā)2.下面诗句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3分)A.我是你雪被下古莲的胚芽;我是你挂着眼泪的笑涡。B.所有树木无非一棵,整片大地是一朵花。C.我等待着,长夜漫漫,你却卧听着海涛闲话。D.看吧,狂风紧紧抱起一层层巨浪,恶狠狠地把它们甩到悬涯上,把这些大块的翡翠摔成尘雾和碎末。3.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人生旅途,如果太过平坦顺利,反而会在______中虚度。正如流水,有波折才会______美丽的浪花。至于结局,并非是最重要的,______你享受了______的过程。A.索然无味激起而且精致B.如释重负激扬况且精妙C.如释重负激扬因而精美D.索然无味激起因为精彩4.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2018俄罗斯世界杯”引发了一场足球热,据统计,大约三分之一左右的年轻人希望亲临现场观看世界杯。B.通过纪念汶川地震十周年,使人们又一次重温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场景。C.电影《芳华》勾起了一代人的回忆,是因为他们怀念那个时代的原因。D.美国政府挑起贸易摩擦,企图遏制中国发展,这种做法不但会伤及自身,更将伤害国际经济体系,不得人心。5.下列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是舒婷的代表作之一,旨在表达诗人对祖国的一种深情。本诗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与个性特色——既有当代青年那迷惘的痛苦与欢欣的希望,又有儿女为祖国母亲献身的真情。B.《断章》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诗,这首诗以两幅优美的画面隐喻、暗示着人生中许多“相对”的关系。C.《梅岭三章》中为了表现作者革命到底的决心,用死了也要去“泉台”集合“旧部”去革“阎罗”命的说法,是因为鬼神怪异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很常见,更容易让读者理解。D.《海燕》中“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既是对革命风暴的期盼、呼唤,又是对广大人民的战斗召唤。6.诗歌默写。(10分)(1)那就从我的血肉之躯上/去取得/你的________、你的________、你的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你装饰了别人的梦。(3)所有的叶是这一片,所有的花是这一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投身革命即为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在苍茫的大海上,狂风卷集着乌云。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观察下面的图片,完成后面的问题。(5分)①②③(1)上面三个传统节日按时间顺序排列,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既是传统节日又是二十四节气之一的是:__________。(均填写序号)(2分)(2)在上面传统节日形象标志中任选其一进行简要介绍,并结合下面的链接材料,分析这一形象标志的寓意。(3分)【链接材料】民族的节日是一个民族的文化体现。中国七大传统节日形象标志用具有民俗感的符号体现隆重的节日,给每个节日赋予了美的精神,是文化灵魂的一种凝聚。8.名著填空。(2分)(1)年过六十的徽州府穷秀才________,年年科举,屡试不中,但他却恪守礼教纲常。他的三女婿死了,女儿要殉夫,公婆不肯。他反而劝亲家让女儿殉节。(2)《儒林外史》中被视为“自古及今难得的一个奇人”的正面人物是________,他不热衷功名,反对八股科举,不愿做官。二、阅读探究(38分)(一)将下列两首《乡愁》进行比较阅读,完成后面的题目。(10分)乡愁余光中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乡愁席慕蓉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惘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离别后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9.余光中的《乡愁》把人生分成四个阶段:“小时候”“长大后”“后来”“现在”;每个阶段都有“乡愁”的对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中反映了诗人的思考过程。诗歌中的“乡愁”集中体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分)10.席慕蓉在《乡愁》中用什么来表达对故乡的思念?这与余光中的《乡愁》有什么相同之处?(4分)(二)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3分)菊事丁立梅①去年冬天,我把一盆开过花的菊,随手丢弃在屋旁,连同装它的瓦盆。②屋旁有巴掌大的空地,没人理它,它便自作主张地在里面长婆婆纳,长狗尾巴草,长车前子,长蒲公英,还长荠菜。我挑过一回荠菜,挺像那回事的,把一份野趣挑进篮子里。后来,这一小撮荠菜,被我切碎了,烙进糯米饼里。饼烙得点点金黄,配了糯米的糯白,配了荠菜的嫩绿,不用吃,光看看,就很享受了。咬一口,鲜透牙。我很是感动了一回,有泥土的地方,总会生长着我的故乡。③现在,这块地里,多出一大丛的菊来,是被我丢弃的那一盆。谁想到呢,它的花萎了,叶萎了,心竟是活的。它搂着这颗心,落地生根,不声不响地,勤勤勉勉地生长。最终,它不单自己活了下来,还子孙满堂的样子——去年冬天不过一小瓦盆的花,今秋已繁衍成一大丛了。它让我想到柳暗花明,想到天无绝人之路,想到苦尽甘来,只要心没有死,总有出头之日的。④风一场,雨一场,秋季翻过,已是冬了,它还没开够,朵朵灿烂。满世界的萧条,唯它,一簇新亮,是李商隐诗里的“融融冶冶黄”,是童年乡下屋檐下的那抹明黄,打老远就看得见。路过的人,有的站着远远瞅,有的看不过瘾,走近了细细瞧,一律惊叹,好漂亮的花!它倒是沉得住气,面对众人的赞赏,不动声色,不慌不忙地,只管把好颜色往外掏。一瓣金黄,再一瓣,还是金黄。如历尽世事的女子,参透人生无常,倒让自己有了一份坚守,那就是,守住自己,守住心。所以,冷落也好,繁华亦罢,它都能安然相待,不急不躁。⑤孤寡老人程爹,在小区的小径旁种菊。小径旁的空地,原是狭长的一小块,小区人家装修房子,把一些碎砖碎玻璃倒在里面。路过的人都小心不去碰触,以免被玻璃划伤了。连调皮的小猫,也绕着那块地走。老人清理掉碎砖碎玻璃,在里面种青菜和菊。几棵青菜,几朵菊花。再几棵青菜,几朵菊花。绿配紫,绿配红,绿配白,绿配黄,小块的地,让人看过去,竟有花园般的感觉。⑥这些天,老人除了吃饭睡觉,几乎都围着他的菊在转。我上班时看见他,下班时还看见他,背着双手,很有成就感地在小径上漫步,来来回回。一旁,他的菊,如同被惯坏的孩子,正满地打着滚,撒泼似的,把紫的、红的、白的、黄的颜色,泼洒得四处飞溅。哪一朵,都是硕大丰腴的,都上得了美人头。⑦天冷,菊越发的艳丽,直艳到人的心里去。小区的人,每日里行色匆匆,虽是久住,彼此却毫不关己地陌生着。而今,因为这些菊,一个个舒缓了脚步,脸上僵硬的线条,渐渐柔软起来。话搭话地闲聊几句,说着花真好看之类的。或者不聊,仅仅站着,看一眼菊,相互笑笑,自有一份亲切,入了心头。再遇见,便是老相识了。清寒疏离的日子,因菊,变得脉脉温情。(选自《扬子晚报》)11.本文围绕菊写了哪两件事?请简要概括。(2分)12.文章第③段中作者说菊花的“心竟是活的”,这句话有哪两层含义?(3分)13.品味语言,回答下面的问题。(4分)(1)结合语境,谈谈你对句子中画线词语的理解。因为这些菊,一个个舒缓了脚步,脸上僵硬的线条,渐渐柔软起来。(2)从修辞角度,赏析第④段画线句的妙处。它倒是沉得住气,面对众人的赞赏,不动声色,不慌不忙地,只管把好颜色往外掏。14.叙事性散文中常常借助景物描写,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给读者以启示。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作者丁立梅笔下的菊给了你哪些启示。(4分)(三)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5分)爸爸教我读中国诗程怡①十个月的时候,我得了一场可怕的脑膜炎,到了一岁半还不会说话,父母非常担心。一天,爸爸看报,我坐在他的膝上,指着某一个标题中的“上”字,爸爸说:“上?”我对他表示满意,赶紧从他的膝上爬下来,拽着他走到书箱前,得意扬扬地指着书箱外“函上”的“上”字,表明我认识这个字。这件事对父母而言,真是“上上大吉”!他们不再担心我有智力障碍了。之后,爸爸开始教我读诗。②爸爸常教我念两个人的诗:一个是杜甫,一个是陆游。③依稀记得,孩提时的一个夏夜,我困极了,趴在爸爸的膝上,爸爸摇着大蒲扇,满天的星斗朦朦胧胧的。“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突然,爸爸那江西乡音很重的诵读声使我睁开了眼睛,我不知道那奇特的吟啸中有什么,但我一下子记住了这首诗。④上学前我已经会背那首《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爸爸问我懂不懂最后那句,我很得意地嚷嚷说:“那意思就是烧香磕头的时候别忘了告诉你爸爸!”当时,爸爸高兴得眼泪都流出来了。⑤1959年秋,我上小学。那年冬天,爸妈因故很长时间不能住在家。姐姐是长女,照顾我和弟弟。一天晚上,爸爸出乎意料地出现在我们面前,令我们欢天喜地,难以入眠。躺在床上跟爸爸念杜甫的诗:“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爸爸问我懂不懂这诗句,我说:“我懂的,不过,爸爸想念我们的时候,我们也想念爸爸的。”爸爸不再说话,只是听我继续背他教我的诗。⑥爸爸生命的最后几年,完全卧床不起。每当德沃夏克的大提琴协奏曲悲鸣的旋律在蕉影婆娑的窗边响起的时候,爸爸就会喃喃吟诵杜甫的诗。他告诉我,那一刻让他想起了故乡的老宅,想起了祖母和母亲。⑦那时我已在大学教中国古代文学,我理解父亲:人生无非家国之情,杜甫,陆游,我父亲他们这一代的知识分子,对家国,都有一种深情。父亲吟诗的声音,永远留在了我心底。⑧很多年后,我看见报上某篇文章引了一首绝句,感觉就像遇到了一个老熟人。我没有念过那首诗,但我熟悉那种风格,回来一查,果然是陆游的诗,“征车已驾晨窗白,残烛依然伴客愁”。我当时的感受真是难以名状。爸爸在我童年时种在我生命里的东西,突然宣告了它无可移易的存在!(有删改)15.对第③段画线部分分析错误的一项是()(2分)A.写出了夏天夜晚满天繁星的景色。B.突出了“我”童年学诗歌的模糊记忆。C.表现出了夏夜“我”蒙眬欲睡的状态。D.引出“我”被父亲的吟诗声唤醒的情节。16.第④段爸爸高兴得流泪,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17.文中围绕爸爸教“我”读中国诗,记叙了三件事,请概括。(4分)(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上学前,爸爸引导“我”理解《示儿》一诗中的句意;(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根据全文,概括爸爸的形象。(4分)(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谈谈你对第⑧段画线句的理解。(3分)三、作文(50分)20.请以《一棵小树》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要求:①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县(市、区)名、校名、人名,如出现请用××代替。②可以大胆尝试写一首长诗。③不得抄袭,不得套作。第一单元达标测试卷一、1.B解析:B项中“怯”应读qiè,“累”应读lěi。2.D解析:“悬涯”应为“悬崖”。3.D解析:这道题在一个语段中综合考查了两字词语、成语和关联词的使用。“如释重负”不会“虚度”,因此第一个空填“索然无味”;第二个空要填一个谓语动词,和“浪花”搭配的只能是“激起”;第三个空是解释原因的,因此填“因为”;“过程”是“精彩”的,因此第四个空填“精彩”,故选D。4.D5.C6.(1)富饶荣光自由(2)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3)繁多是个谎言(4)血雨腥风应有涯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5)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7.(1)②③①②(2)示例一:①标志以嫦娥奔月为设计元素,还原了中秋赏月、拜月望嫦娥的民间活动,寓意中秋月圆人团圆的美好愿景。示例二:②标志中两个简易的人形,一人执香跪拜,一人执帚扫墓,是慎终追远、敦亲睦族及行孝的具体表现,诠释了清明节祭祀祖先的意义。示例三:③标志由粽子形的山、龙舟和书法等中国元素巧妙构成,象征着趋利辟邪、一帆风顺,具有浓郁的民俗文化韵味。8.(1)王玉辉(2)杜少卿二、(一)9.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诗人的故乡之思和家国之思10.席慕蓉在《乡愁》中用故乡月夜的笛声、离别故乡时心中模糊的怅惘、离别后对故乡的绵绵眷恋来表达对故乡的思念。相同点:诗人都巧妙地把“乡愁”这种强烈的情感进行了物化,从而激荡着读者的心灵。(二)11.①一盆菊被“我”随手丢弃在屋旁,一年后却长出了一大丛。②程爹在小区的小径旁种菊,给人们带来温情。解析:本题考查事件的归纳概括。概括文章的事件,首先要通读文章,了解文章的大意;然后围绕主要人物,根据情节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等来概括文章所写的事件。12.①表示菊花还没有死。②表示有活下去的信念(对生命的追求)。13.(1)“柔软”原指质地不坚硬,这里指人们的表情温和亲切,形象地写出了菊花带给人们心情的变化。(2)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菊的淡定从容之美,表达了作者对菊的赞赏。14.①面对逆境,坚定信念,顽强生存;②面对荣誉或得意之时,淡定从容(学会坚守,无论冷落还是繁华);③营造温情,改善环境。(三)15.B16.还未上学的“我”小小年纪居然懂得了诗的意思17.(1)孩提时,爸爸以自己奇特的吟啸教“我”记住了陆游的一首诗(3)上学后,爸爸引导“我”理解杜甫诗中思念亲人的情感18.(1)爸爸是一个有家国情怀的知识分子(2)爸爸是一个深爱孩子、懂得教育的慈父19.爸爸教“我”的诗使“我”永生难忘,这些诗中蕴含的精神情怀影响了“我”的一生,表达了“我”对爸爸的感激与怀念之情。解析:对句子含义的理解,要做到句不离段,段不离篇。本句表明爸爸教“我”的诗里蕴含的精神情怀影响了“我”的一生。三、20.思路解析:这是一道命题作文题。题目的中心词是“小树”,可以实写,也可以比喻;可以写记人叙事的记叙文,也可以写借景抒情的散文,还可以像本单元中的体裁一样,尝试着写一首长诗。而无论如何构思、立意,都应该突出“小树”的鲜明特征,提炼出文章的主题,表达自己对生活或者生命成长的真实感悟。力争使文章新颖独特,主旨突出,不人云亦云,不浮于表面。例文略。第二单元达标测试卷九年级语文•下(R版)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其中卷面书写占5分)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10分)(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6分)①秋风萧瑟,__________________。(曹操《观沧海》)②______________,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钱塘湖春行》)③__________________,再而衰,三而竭。(《曹刿论战》)④东风不与周郎便,__________________。(杜牧《赤壁》)⑤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__________________。(周敦颐《爱莲说》)⑥________________,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过零丁洋》)(2)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名句。(4分)刘禹锡在《陋室铭》一文中,以古代先贤自比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9分)桐城路校区的春天如期而至,四月惠风和畅,傍晚彩霞满天。从实验室到运动场,来去匆匆的都是为梦想而拼博的少年。或许身体已经有些疲惫,或许昨天拉伸的rèn带还有一点儿疼,但每天能进步一点点,就是对汗水和伤痛最好的慰藉。给我们力量的,还有那些每一个夜晚都守望在校门口的身影……成功,难道不属于每一天都不放弃努力的人吗?在即将到来的六月,我们要用青春的璀càn,点亮十五岁的夏天。(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3分)rèn()带慰藉()璀càn()(2)文段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__________”,它的正确写法是“__________”。(2分)(3)“如期而至”中“期”的意思是()(2分)A.预定的时日B.等待或盼望C.一段时间(4)把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改为陈述句。(2分)3.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下面的填空题。(4分)赵氏慌忙揩揩眼泪,走近上前道:“爷,别人都说的不相干,只有我能知道你的意思!……你是为那灯盏里点的是两茎灯草,不放心,恐费了油。我如今挑掉一茎就是了。”说罢,忙走去挑掉一茎。众人看他时,点一点头,把手垂下,登时就没了气。这段文字选自讽刺小说《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这段文字刻画的主要人物是__________,和《范进中举》一样,它主要采用了__________手法来达到讽刺的效果。4.校学生会开展“读古诗·长知识”系列活动,请你参与。(12分)(1)请按要求修改活动通知。(6分)通知各位同学:为了更好地落实“读古诗·长知识”活动要求,经研究决定,将在九年级召开“走进送别诗”专题学习活动,请认真整理学过的送别诗,于5月17日下午3点在学校报告厅参加知识竟答活动。2019年5月8日①通知中有错别字的词语是“__________”,正确的写法是“__________”。(2分)②画线句子有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2分)③通知的格式有一处不规范,请提出修改意见。(2分)(2)下面是活动中的两道题,请回答。(4分)①根据下面的诗句,写出古人常用的两种交通工具。(2分)孤帆远影碧空尽:__________脱鞍暂入酒家垆:__________②根据下面的诗句,写出古人送别时的两种习俗。(2分)客舍青青柳色新:__________劝君更尽一杯酒:__________(3)下列对一首五律诗的颔联和颈联的补充,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________汉阳渡,初日郢门山。(颔联)江上几人在,天涯孤棹________。(颈联)A.风高还B.风高回C.高风还D.高风回二、阅读(5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分别回答问题。[一](23分)最美的化学反应邓迎雪①十几年前,我和秋明是初中同学。②那时的我总认为,他以后一定会成为大名鼎鼎的化学家。③因为秋明对化学有那么浓厚的兴趣,懂的又是那样多,尤其是会做许多非常有趣的化学实验!在我眼里,他简直像是会变戏法一样,许多普普通通的物品一经他手,好像都被施了魔法,立即变成了千奇百怪的样子。④有次我和同学去他家玩,秋明又给我们演示他的化学新实验。只见他端着一杯棕黄色飘着香味的茶水,然后用一只晶莹剔透的玻璃棒,在水里轻轻搅动三下,口中念声“变”,那杯香气四溢的茶水立即变成了蓝色的墨水。还没等大家明白这是怎么一回事,秋明又把玻璃棒的另一端在墨水里轻轻一搅,蓝色的墨水又变回了刚才的茶水。⑤“哇——”我们惊呼连连。⑥秋明嘻嘻笑:“好玩不?知道为啥不?”⑦众人摇头。⑧秋明嘴边绽放出一抹狡黠的笑,说:“这是因为玻璃棒的一端先蘸上了绿矾粉末,另一端蘸上了草酸晶体粉末,茶水里含有大量的单宁酸,当单宁酸遇到绿矾里的亚铁离子……”⑨“停——”我们大叫,“赶快再变个更好玩的。”⑩看我们对那些枯燥的化学知识不感兴趣,秋明遗憾地皱皱眉,把没有讲完的知识咽了回去,然后又做了一个清水变豆浆、豆浆变清水的化学实验,自然大家又是一片叫好。⑪我不由得感叹:“这是我见过的最美的化学实验!你这家伙以后不当化学家就亏了!”⑫秋明的眼睛更亮了,说:“对呀,我的理想就是当化学家,以后在实验室里做各种各样有趣的实验。”⑬“我觉得秋明有当魔术师的潜质。”另一个同学说。⑭“我还是最喜欢化学。”秋明说。⑮可是世事难料,秋明读高中的时候,他的父母因车祸丧失了劳动能力,全家失去了经济来源,生活捉襟见肘。坚强的秋明为撑起这个家,供弟弟继续读书,一个人离开家乡,到南方打工去了。⑯离开了校园,秋明的化学梦一定是从此破灭了。每每想到这些,我就为他难过。⑰不久,因为父亲工作调动,我们全家迁到了外地。再后来,我又去了遥远的他乡读大学,人生的轨迹离秋明越来越远,我们渐渐地失去了联系。⑱没有想到,时隔十五年,我竟然在电视屏幕上见到了秋明。这一发现让我惊喜万分!⑲此时的秋明已是一副中年人的模样,胖了,额头上有了细细密密的皱纹,但眉眼间还是那么熟悉,以至于我一眼就认出了他。⑳那是一档业余组魔术选拔赛节目,秋明和搭档笑眯眯地上场,自报家门后,台下两位评委不知悄悄地在嘀咕些什么。eq\o(○,\s\up1(21))随后评委问了秋明一个和赛事完全不相关的问题。eq\o(○,\s\up1(22))“你的个人资料上,有项内容十分吸引我,那就是你曾经获得过省里的道德模范奖,这些年资助了许多孤残儿童读书,你能讲讲这件事吗?”eq\o(○,\s\up1(23))“是这样的,”秋明不好意思地笑,“读高中的时候,我因家庭贫困失去了读书的机会。17岁时到广州打工,扫过厕所,做过零工,干过电焊,遭了不少罪,知道没有文化的痛苦,也对渴盼读书的心情有着深切的感受。前些年,我开办了一家机械加工厂,经过自己的努力,如今,日子好过了,厂子也越来越红火,我就想尽自己的能力资助一些孩子读书,帮他们圆梦。”eq\o(○,\s\up1(24))“你小时候有什么梦想呢?”另一个评委问。eq\o(○,\s\up1(25))“小时候一直想当个化学家,可惜我这个梦想没有实现。”秋明苦笑。eq\o(○,\s\up1(26))看到这里,坐在电视机前的我又想哭又想笑,我为秋明经历的这些磨难而难过,也为他没有实现理想而感到遗憾!好在,在锲而不舍的奋斗下,秋明终于在事业上取得了成功。如今,他把这成功化成了点点滴滴的关爱,给予了更多需要帮助的人。eq\o(○,\s\up1(27))秋明真是好样的!eq\o(○,\s\up1(28))我忽然想,这难道不是秋明做过的最美的化学实验吗?在坎坷曲折的人生旅途上,他播下勤奋、执着、坚持和善良的种子,努力在岁月里耕耘,终于在贫瘠的土地上绽放出了丰硕、美丽的花朵。eq\o(○,\s\up1(29))我好想立即告诉秋明,这是一场多么美好的化学反应!(选文有改动)5.请按照时间顺序,梳理小说主人公秋明的人生经历。(4分)初中时,喜欢化学,常给同学们演示有趣的化学实验→高中时,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前些年,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现在,参加业余组魔术选拔赛6.作者为什么要通过一个初中同学“我”的眼光来讲述秋明的故事?请分析这种叙事角度的好处。(5分)7.小说中多次写到了秋明的笑。请结合语境,分析下列句中的“笑”分别表现了他怎样的心理。(4分)(1)秋明嘻嘻笑:“好玩不?知道为啥不?”(2)“小时候一直想当个化学家,可惜我这个梦想没有实现。”秋明苦笑。8.第④—⑭段细致地描写了秋明给“我们”演示化学实验的场景,这些细节描写对故事情节的发展和人物形象的塑造有什么作用?(5分)9.请结合全文,说说小说题目《最美的化学反应》的含义。(5分)[二](17分)低调之美王永清①《菜根谭》中有句名言:“地低成海,人低成王。”由此可知,“低”既是成功之要诀,又是处世之良方,它演绎出深厚的境界、风范、哲学、修养。②低调的人,如梅花,暗香浮动;如兰花,清幽出尘;如菊花,有淡然的君子之风。竹外桃花三两枝,低调的人虽寥寥,却构成了世界生动的风景,让人赏心悦目。③低调是平和恬淡,对人对己,说话处事,不张不扬,不骄不狂。这样的人,逆境时能忍耐,顺境时知收敛,才高而不自诩,位高而不自傲。宽以待人,藏愚守拙,也就少了许多不必要的纷争,远离了是非旋涡。④《左传·昭公七年》记载,春秋时期,宋国的正考父被任命为士时,他就低头走路;被任命为大夫时,他就弯腰走路;被任命为卿时,他俯下身,平时顺着墙根走路。看起来虽有些夸张,但正考父的这种谦逊、低调精神却值得我们学习。⑤先贤有言:“方为一事,即欲人知,浅之尤者。”越是经历了风雨的人,越懂得低调;越是不谙世事的人,越张牙舞爪。一个人炫耀什么,说明他内心缺少什么。一个人越在意的地方,恰是越令他自卑的地方。⑥陈丹青在一次演讲中说:“国外很牛的人站在你面前,害羞得要命。明明弄了四五十年这个专业,他拼命躲,不讲。但我们这边不是。”他感叹当下国内很多搞艺术的人,喜欢自我显摆:“我发现真有人会说……我是艺术家,我是雕刻家,我是诗人,我是作曲家……我听了,好害臊。”⑦适当放低自己,少些自满,多几分低调,这不仅是一种清净内敛的处世风格,也是一门做人的艺术。老子云:“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只看见自己的人不能明辨事理,自以为是的人辨不清是非,自我夸耀的人显不出功劳,自高自大的人不可能长久)矜持内敛,谦和有礼,淡泊从容,自然活得平心静气,安稳又踏实。⑧内心越深邃丰盈,表面越淡然安宁;内心越肤浅匮乏,表面越浮躁不安。低调者无须吹嘘,并不是没有吹嘘的资本,而是有了这个资本,却更懂得拥有一颗平常的心。有内涵、有修养、有自信的人,从不在乎自己因低一点儿而被人瞧不起。⑨著名学者季羡林,当有人给他各种桂冠之时,他却感到诚惶诚恐,浑身不自在。他说:去掉了“辉煌光环”,就还“我一个自由自在身,泡沫洗掉了,露出了真面目,皆大欢喜”。这是一种参透人生的清醒,阅尽沧桑的悟见,更是包容与豁达的成熟。⑩低调,不是退缩,不是无作为,而是一种去留无意的胸襟,一种宠辱不惊的豁达。⑪总而言之,低调是一种淳朴之美,含蓄之美,大雅之美。(有删改)10.概括文章的主要观点。(3分)11.文章首段引用《菜根谭》中的名言有什么作用?(6分)12.文章第⑥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13.有人认为第⑩段是多余的,可以删去。你认为可以删去吗?为什么?(4分)[三](15分)【甲】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选自《出师表》)【乙】臣受命之日,寝不安席,食不甘味,思惟北征,宜先入南。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并日而食。臣非不自惜也,顾王业不可得偏全于蜀都,故冒危难,以奉先帝之遗意也。而议者谓为非计。今贼适疲于西,又务于东,兵法乘劳,此进趋之时也。(选自《后出师表》)14.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5分)(1)恐托付不效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当奖率三军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庶竭驽钝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至于斟酌损益损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宜先入南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翻译下列句子。(4分)(1)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2)臣受命之日,寝不安席,食不甘味。16.选文【甲】中诸葛亮认为“报先帝”“忠陛下”的职分是什么?(2分)17.选文【乙】中诸葛亮认为“出师”的大好时机是什么?(4分)三、写作(55分)18.春暖花开,柳舞莺啼,那是美妙的青春旋律;朔风卷雪,枭鸟怪鸣,那是黯淡的青春音符。成功它并不平凡,是暴风雨后的彩虹;失败也并不简单,是千锤百炼的锻造。在你青春潋滟的波光中,一定有酸甜苦辣的生活体验,有五彩缤纷的人生梦想,有敢为人先的探索追寻……请以“______________,我的青春旋律”为题,写一篇600字以上的文章。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例如填写“拼搏”“坚强”“尽责”“感恩”“诚信”“追逐梦想”“成就美德”等词语,你也可以自行提炼一个词语或短语填写在横线上,进行写作;②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③书写工整,卷面整洁;④不得套作抄袭;⑤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等。

第二单元达标测试卷一、1.(1)①洪波涌起②几处早莺争暖树③一鼓作气④铜雀春深锁二乔⑤濯清涟而不妖⑥山河破碎风飘絮(2)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2.(1)韧jiè璨(2)拼博拼搏(3)A(4)成功,属于每一天都不放弃努力的人。3.儒林外史吴敬梓严监生夸张4.(1)①知识竟答知识竞答②将“召开”改为“举行”③落款处署名:校学生会(2)①帆船马②折柳饯饮(3)C二、[一]5.①家庭发生变故,辍学打工供弟弟继续读书。②开办机械加工厂,资助许多孤残儿童读书。6.①“我”是小说的线索人物,通过“我”的见闻将秋明的人生阶段串联起来;②“我”是秋明人生经历的见证者,以第一人称来写增强了小说的真实性和亲切感;③直接描写“我”的所见所闻所感,有利于塑造人物形象。7.(1)“笑”表现了秋明给“我们”演示有趣的化学实验,看到“我们”惊讶的表现时内心的高兴和得意。(2)“笑”表现了秋明回忆自己遭逢家庭变故后,化学家梦想实现不了的无奈和伤感。8.对故事情节发展的作用:为下文叙述秋明因家庭变故化学梦破灭后的表现做铺垫,使故事的发展一波三折。对人物形象塑造的作用:这些细节描写突出了秋明对于化学的热爱以及善于钻研、做事认真的特点。9.①上初中时,秋明给“我们”演示的化学实验很美,很有趣;②秋明没有成为化学家,却凭自己的努力,取得事业上的成功,并资助孤残儿童,这种变化就像化学反应一样美丽。[二]10.低调是一种淳朴之美,含蓄之美,大雅之美。(或:低调是一种美。)点拨: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中心论点的把握。概括文章的中心论点要重点关注三个位置:标题、开头和结尾。本文结尾段中的“总而言之”表明下文是对作者观点的概括,故“低调是一种淳朴之美,含蓄之美,大雅之美”是文章的主要观点。11.①引出文章的论题——低调;②作为道理论据,有力地论证了文章的中心论点。点拨:本题考查学生对引用作用的把握。本文用《菜根谭》中的名言开篇,直接引出文章的论题——低调;“地低成海,人低成王”强调了低调的重要意义,可作为文章的道理论据,对中心论点进行论证。12.对比论证。将国外很牛的人与国内很多搞艺术的人的处世风格进行对比,突出强调了低调是一种美,使论证严密,增强说服力。点拨:本题考查论证方法及其作用。解答此类试题,首先明确常见的几种论证方法及其特点,然后分析所论述的内容是否支撑了中心论点,最后结合文本内容分析其作用,即论证了什么观点,有什么表达效果。13.不能删去。第⑩段补充交代了人们可能对低调存在的错误认识,使论证更完整、更严密、更透彻。点拨: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论证思路的把握。作答时,首先表明观点,一般是不能删去;然后分析该段论述了什么内容、与上下文及中心论点的关系如何等,并从这些方面给出不能删去的理由。[三]14.(1)效果。(2)鼓励。(3)表示期望。(4)利弊。(5)应当,应该。15.(1)这是我用来报答先帝,并尽忠于陛下的职责本分。(2)我从接受先帝遗命之时起,每天睡不安稳,吃饭不香。16.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17.今贼适疲于西,又务于东,兵法乘劳,此进趋之时也。【乙参考译文】我从接受先帝遗命之时起,每天睡不安稳,吃饭不香。想到为了征伐北方的敌人,应该先去南方平定各郡。所以我五月领兵渡过泸水,深入贫瘠的地方作战,两天只吃一天的饭。不是我自己不爱惜自己,只不过是想到蜀汉的王业决不能够偏安在蜀都,所以我冒着艰难危险,来奉行先帝的遗意。可是有些发议论的人却说这样做不是上策。如今曹贼刚刚在西方显得疲困,又竭力在东方和孙吴作战,兵法上说要趁敌军疲劳的时候向他进攻,现在正是进兵的时候。三、18.思路点拨:本题是一道半命题作文,要注意以下几点:认真审题,明确题意,补写完整题目是最关键的一步;明确中心,选好材料;在弄清题目的要求后,就要认真回忆与这个题目有关的材料,哪些事是自己最熟悉的、最有新意的,确定好中心来选取、组织材料;列好提纲,确定详略。以“________,我的青春旋律”为题,命题者想通过此题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的成长,展现生活的正能量。可以从给出的“拼搏”“坚强”“尽责”“感恩”“诚信”“追逐梦想”“成就美德”等词语中选择填写补题,然后进行创作。例文略。第三单元达标测试卷九年级语文·下(R版)时间:100分钟满分:120分一、积累与运用(3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3分)A.怫然(fú) 一豆羹(gēng) 徒跣(xiǎn)B.媵人(yīng) 一箪食(dān) 烨然(yè)C.蹴尔(cù) 缟素(gǎo) 耄老(máo)D.加冠(guān) 叱咄(duó) 容臭(xiù)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在灾后的营救行动中,涌现出了一大批舍生取义的英雄模范,他们临危不惧、勇往直前,用实际行动向全世界宣告:中华民族不屈不挠、众志成城的精神,是任何大灾大难都击不垮、打不倒的。B.穷并不能消磨我们求学的意志,即使囊萤映雪,我们也要坚持下去。C.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相比实在是相得益彰。D.《朗读者》播出后好评如潮,董卿精美的语言和睿智的思想,让很多观众受益匪浅。3.下列选项中不含词类活用的一项是()(3分)A.蹴尔而与之 B.腰白玉之环C.天下缟素 D.斗折蛇行4.下列句子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3分)A.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 B.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C.乡为身死而不受 D.缀公卿之后5.下列关于文学和文化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3分)A.《孟子》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鱼我所欲也》选自《孟子·告子上》,它的主旨是舍生取义。B.《唐雎不辱使命》选自《战国策》,该书是战国时期刘向根据战国史书整理编辑的,共三十三篇。C.《送东阳马生序》作者宋濂,是“明初诗文三大家”之一。D.古时儿童未成年时,不戴帽子,头发下垂,称为“垂髫”;男子到二十岁时举行“加冠”(束发戴帽)仪式,表示已经成人,后人常用“冠”或“加冠”表示男子年已二十。6.诗文默写。(8分)(1)《渔家傲·秋思》中写思家难归,将士们借酒浇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中,与李白的《行路难》中“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用马快弦急说明战斗激烈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满江红》中写秋瑾感叹尘世间无知音之苦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综合性学习。(4分)【细节决定成败】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完成后面的任务。材料一:细节造成的差距上海地铁一号线是由德国人设计的,看上去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直到中国设计师设计的二号线投入运营,我们才发现其中有那么多的细节被二号线忽略了。结果二号线运营成本远远高于一号线,至今尚未实现收支平衡。材料二:忽视细节的代价蚂蚁确实可以造成长堤溃决的后果,必须进行科学、细致地观察和研究,才能防患于未然,任何麻痹和对细节的忽视都会带来难以想象的后果。(1)上面两则材料给你怎样的启示?(2分)(2)一位名人说得好:“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作为中学生的你,应该怎样对待自己的行为习惯?(2分)8.阅读下面名著选段,回答问题。(5分)材料一:(他)看看号板,又是一头撞了去;这回不死了,放声大哭起来。众人劝也劝不住。金有余道:“你看,这不是疯了么?好好到贡院来耍,你家又不曾死了人,为甚么号淘痛哭?”周进也不听见,只管伏着号板,哭个不住;一号哭过,又哭到二号、三号,满地打滚,哭了又哭,滚的众人心里都凄惨起来。金有余见不是事,同行主人一左一右,架着他的膀子。他那里肯起来,哭了一阵,又是一阵,直哭到口里吐出鲜血来。材料二:范进不看便罢,看了一遍,又念一遍,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道:“噫!好了!我中了!”说着,往后一交跌倒,牙关咬紧,不省人事。老太太慌了,慌将几口开水灌了过来,他爬将起来,又拍着手大笑道:“噫!好!我中了!”笑着,不由分说,就往门外飞跑,把报录人和邻居都吓了一跳。走出大门不多路,一脚踹在塘里,挣起来,头发都跌散了,两手黄泥,淋淋漓漓一身的水,众人拉他不住,拍着笑着,一直走到集上去了。众人大眼望小眼,一齐道:“原来新贵人欢喜疯了。”老太太哭道:“怎生这样苦命的事!中了一个甚么举人,就得了这个拙病!这一疯了,几时才得好?”娘子胡氏道:“早上好好出去,怎的就得了这样的病!却是如何是好?”众邻居劝道:“老太太不要心慌。我们而今且派两个人跟定了范老爷。这里众人家里拿些鸡蛋酒米,且管待了报子上的老爹们,再为商酌。”(1)材料一中主人公是谁?他为什么痛哭不止?(2分)(2)用一句话概括材料二的内容。(2分)(3)“众人大眼望小眼”的情形可用一个成语来概括,那就是__________________。(1分)二、阅读探究(38分)(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7分)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岳飞遥望中原,荒烟外、许多城郭。想当年,花遮柳护,凤楼龙阁。万岁山前珠翠绕,蓬壶殿里笙歌作。到而今、铁骑满郊畿,风尘恶。兵安在?膏锋锷。民安在?填沟壑。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却归来、再续汉阳游,骑黄鹤。【注】万岁山、蓬壶殿:指宋徽宗时构筑的土山苑囿、亭台宫殿。9.这首词中的对比是由哪两个句子领起的?“万岁山前珠翠绕”一句中用了哪种修辞手法?(2分)10.词中写了哪些“风尘恶”的景象?(2分)11.词的开头写作者登黄鹤楼遥望中原,结尾说“再续汉阳游,骑黄鹤”,反映出作者的思想感情有何变化?(3分)(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14分)【甲】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宋濂《送东阳马生序》节选)【乙】予少时读书,一见辄能诵。暗疏之,亦不甚失。然负此自放,喜从滑稽①饮酒者游。旬朔②之间,把卷无几日。故虽有强记之力,而常废于不勤。比③数年来,颇发愤自惩艾④,悔前所为;而聪明衰耗,殆不如曩时⑤十一二。每阅一事必寻绎⑥数终掩卷茫然辄复不省⑦。故虽有勤苦之劳,而常废于善忘。嗟夫!败吾业者,常此二物也。比读《齐史》,见孙搴⑧答邢词云:“我精骑三千,足敌君羸卒数万。”心善其说,因取经、传、子、史之可为文用者,得若干条,勒⑨为若干卷,题曰《精骑集》云。噫!少而不勤,无知之何矣。长而善忘,庶几⑩以此补之。(秦观《〈精骑集〉序》,有删改)【注释】①滑稽:指能言善辩。②旬朔:十天或一个月。③比:近来。④惩艾:惩治,惩戒。⑤曩时:从前。⑥寻绎:推求探索。⑦省:记。⑧孙搴:人名。⑨勒:此处译为编辑。⑩庶几:或许,差不多。12.选出下列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2分)A.主人日再食子墨子起,再拜B.烨然若神人吴广以为然C.久而乃和而聪明衰耗D.然负此自放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13.为【乙】文中画线的语句断句,选出正确的一项()(2分)A.每阅一/事必寻绎/数终掩卷/茫然辄复不省B.每阅一事必/寻绎数终掩卷/茫然辄复/不省C.每阅一事/必寻绎数终/掩卷茫然/辄复不省D.每阅/一事必寻绎/数终掩卷茫然/辄复不省1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2)长而善忘,庶几以此补之。15.选出下列对【甲】【乙】两文的理解有误的一项()(3分)A.“序”是一种文体,亲友离别,赠言规劝,属赠序,如【甲】文;陈述创作主旨、经过等,属书序,如【乙】文。B.【甲】文意在勉励青年人珍惜良好的读书环境,专心治学;【乙】文意在交代《精骑集》一书编辑及命名的由来。C.【甲】文从衣食住行四个方面表现读书之“苦”,与“同舍生”生活的富足作对比,表现自己从读书中感受到的乐趣。D.【乙】文写自己少时读书不勤奋,后来治学时用勤奋来惩戒自己,但是不能坚持太久,容易忘记自己的目标。16.宋濂和秦观在学习方面有何异同?(3分)(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17分)【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乙】勉①虽居显位,不营产业,家无蓄积,俸禄分赡亲族之穷乏者。门人故旧从容致言,勉乃答曰:“人遗子孙以财,我遗之以清白。子孙才②也,则自致辎③;如其不才,终为他有。”尝为书诫其子崧曰:“吾家世清廉,故常居贫素,至于产业之事,所未尝言④,非直⑤不经营而已。薄躬⑥遭逢,遂至今日,尊官厚禄,可谓备之⑦……古人所谓:‘以清白遗子孙,不亦厚乎?’又云:‘遗子黄金满籝⑧,不如一经。’详求此言,信非徒语⑨。吾虽不敏,实有本志,庶得遵奉斯义,不敢坠失……”(《梁书·徐勉传》,有删改)【注释】①勉:徐勉,南朝梁武帝时人。②才:有才学,有本领。③辎(zīpíng):车辆。这里比喻财富、官职。④所未尝言:从来都不曾提过。⑤直:只是。⑥躬:自身。⑦可谓备之:可以说是什么都有了。⑧籝(yíng):竹箱之类。⑨徒语:空话。1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5分)(1)故患有所不辟也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二者不可得兼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贤者能勿丧耳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终为他有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不如一经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2)古人所谓:“以清白遗子孙,不亦厚乎?”19.【甲】文中的“本心”指____________________,【乙】文中的“本志”指____________________。(4分)20.【甲】【乙】两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在阐述观点时都使用了对比手法,这样写有什么作用?(4分)三、作文(50分)21.题目:《生活,是一面镜子》要求:①文体不限;②不少于600字(诗歌不少于30行);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学校名和地名。第三单元达标测试卷一、1.A解析:B项中“媵”应读yìng;C项中“耄”应读mào;D项中“咄”应读duō。2.C3.A解析:B.“腰”名词用作动词,在腰间佩戴;C.“缟素”,名词作动词,穿白色丧服;D.“斗”和“蛇”名词作状语,像北斗星,像蛇。4.D解析:A.“得”同“德”,感恩、感激;B.“辩”同“辨”,辨别;C.“乡”同“向”,从前,先前。5.B解析:刘向是西汉人。6.(1)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2)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3)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4)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7.(1)细节很重要,细节决定成败。(2)中学生应该从现在做起,在思想上重视细节,在行为上注意训练,养成良好的习惯。8.(1)周进。因他苦读了几十年的书,秀才也不曾做得一个,今日看见贡院,不觉伤心起来。(2)范进中举喜极而疯。(3)面面相觑二、(一)9.“想当年”“到而今”。借代。10.铁骑满郊畿,士兵“膏锋锷”,百姓“填沟壑”,“千村寥落”。11.由开头对昔盛今衰的悲慨,对外敌入侵践踏大好河山的愤恨,对统治阶层奢侈误国的隐隐痛心,对抗击敌人收复失地的决心,转到想象中“提锐旅”“清河洛”之后再登黄鹤楼的舒畅心情。(二)12.A13.C14.(1)因为内心有值得快乐的事,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人。(2)年长后容易忘记,也许可以用这个来弥补吧。15.D16.同:都觉得勤奋很重要。异:宋濂一直勤奋好学,不畏艰难,不注重吃穿,享受读书带来的愉悦。秦观在少年时记忆力突出而不勤奋,年长后记忆力衰退,用勤奋来弥补。(三)17.(1)同“避”,躲避。(2)都,同时。(3)丧失。(4)被。(5)技术,知识,经验。18.(1)所以人们想要的有超过生命的,人们所厌恶的有超过死亡的。(2)古人所说的:“把清白留给子孙,不也很丰厚吗?”19.舍生取义之心以清白遗子孙20.示例:【甲】文画线句子以从前和现在截然相反的做法作对比,鲜明有力地论证了“不辩礼义”接受“万钟”的做法是丧失了本心,从而证明了“舍生取义”的中心论点。【乙】文把别人和自己留给子孙的东西作对比,强调留给子孙清白的原因和重要性。【乙译文】徐勉虽然官位显要,却不经营产业,家中没有什么积蓄,所得的薪俸实物,都分送赡养亲族中穷困贫乏的人家。他的弟子和老友们曾善意地劝导他(要为家人考虑),徐勉回答说:“别人给子孙留下的是财物,我给子孙留下的是清白。子孙们有才干,那么他们自己会创造出财富;如果他们没有一点本领,(即使留给他们一大笔财产)最后还是归于别人。”徐勉曾经写信告诫他的儿子徐崧:“我家世代清廉,所以家境一直贫寒。至于家产这类的事情,从来都不曾提起过,委实没有什么可以经营的。我的底子薄没有背景,仅是机遇好,慢慢有了今日的尊官厚禄,可以说是什么都有了……古人所说的:‘把清白留给子孙,不也很丰厚吗?’又说:‘给子孙留下满箱的黄金,倒不如培养他们有知识有技术。’细细地琢磨古人说的这些话,确实都不是空话。我虽然没有多大才能,却有一定主见,只要能够做到古人所说的话,我是不会有一点放松的……”三、21.思路解析:“生活是一面镜子”,这面镜子可以照他人,也可以照自己。按照这个思路,我们有两种写法:一是照他人,化抽象为具体,把“生活”变成一种具体的行为、做法,把“镜子”的照见理解为从具体的生活中提炼出来的感悟、道理、启示。这样,这个题目就变成了写一件或几件生活中的普通的事,或者通过生活中的普通人的形象塑造,去体现生活的本质、生活的意义、生活的态度、生活的哲理。二是照自己,可以这样立意:就像英国作家萨克雷说的“生活是一面镜子,你对它笑,它就对你笑;你对它哭,它也对你哭”。意思是说,用好的心情和态度去看世界,你会发现世界原来是如此美好。可以通过对自己经历的一件事的叙述,对照别人,修正自己的某种行为或思想,表达自己从中明白的事理或懂得的美丑善恶。例文略。第四单元达标测试卷九年级语文•下(R版)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其中卷面书写占5分)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10分)(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6分)①________________,万钟于我何加焉!(孟子《鱼我所欲也》)②__________________,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③一轮秋影转金波,__________________。(辛弃疾《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④杏花疏影里,__________________。(陈与义《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⑤________________,半竿斜日旧关城。(纳兰性德《浣溪沙》)⑥俗子胸襟谁识我?__________________。(秋瑾《满江红》)(2)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名句。(4分)①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描写战斗场面的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②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中表现边关将士思念家乡,但因功业未建,有家难回的矛盾心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9分)读书的时候,人是专注的,因为你在líng听一些高贵的灵魂自言自语,不由自主地谦逊和聚精会神。即使是读闲书,看到妙处,也会忍不住拍案叫绝……长久的读书可以使人养成恭敬的习惯,知道这个世界上可以为师的人太多了,在生活中也会延袭洗耳倾听的姿态。而倾听,是让人神采倍添的绝好方式。所有人都渴望被重视,而每一个生命也都不应被忽视。你重视了他人,魅力就降临在你的双móu了。(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3分)líng()听谦逊()双móu()(2)文段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__________”,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__________”。(2分)(3)“拍案叫绝”的“案”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4)将文段中画线的句子改为反问句,不得改变原意。(2分)3.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1)—(2)题。(4分)(1)下列关于名著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的一部回忆性散文集,《阿长与〈山海经〉》《藤野先生》《社戏》是其中的代表篇目。B.《海底两万里》的作者是19世纪法国著名的科幻小说和冒险小说家儒勒·凡尔纳,他被誉为“科学时代的预言家”。C.《红岩》描写的故事发生在1948—1949年国民党统治下的重庆,江姐被捕后关押在渣滓洞。D.《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主人公保尔因救朱赫来而被告发入狱,侥幸出狱后,怕再次被捕而不敢回家,躲进了冬妮娅家的花园。(2)名著中的主要人物性格,往往具有多面性。从下面两个人物中任选一个,仿照示例,结合相关情节进行分析。(2分)A.罗切斯特B.范进示例:猪八戒——好吃懒做,常提出散伙回家。但他憨厚忠实,当师徒受阻于流沙河时,几次潜入水中勇斗妖怪,和孙悟空一起保护唐僧。4.学校开展“做阳光少年”主题活动,请你参加。(12分)材料一:我国16%以上的青少年有心理健康问题,其中非常叛逆的“十五岁现象”呈上升和提前趋势。材料二:《人民日报》发表社论《父母亦师》《和孩子交朋友》,并向学校发出呼吁:【A】不管遭受何种伤害,每个人都要活出精彩,活下去,生命需要保护,身体需要健康,【B】希望这个话题能得到教育界的极大注目。材料三:著名学者胡适在自述中写道:“我在母亲的教训下度过了少年时代,受了她的极大极深的影响……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1)阅读以上材料,请用简明的语言写出你从中得出的结论,至少写出两条。(4分)(2)请你为本次活动拟写一则宣传标语。要求:紧扣活动主题,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2分)(3)材料二中有两处语病,请你帮助修改。(4分)①【A】处画线句中有语序不当的语病,应将“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对调。②【B】处画线句中有搭配不当的语病,应将“____________”一词改为“____________”。(4)九年级(1)班举行“做阳光少年”主题班会,如果你是班会的主持人,请你为本次班会设计一段开场白。要求:①符合“做阳光少年”的主题;②不少于50字。(2分)二、阅读(5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分别回答问题。[一](21分)时光里的樱桃树陈树庆①人是怀旧的。每当夜深人静,我心底就会涌起对老家院子里樱桃树的怀念。在当年似乎并没有吸引我多少的樱桃树,在今天却成了我心中最醇厚、最浓烈的绝响。【甲】②樱桃好吃树难栽,但这难不倒和土地打交道的母亲。新院刚落成,母亲就欢天喜地地去集市买了棵樱桃树,把它种在小院里。父亲说,很难栽活的。可母亲喜滋滋地说,咱家人气旺,人旺树也旺,能栽活的。还真让母亲说中了,当年樱桃树发出了旁枝,郁郁葱葱,枝叶茂盛,次年的春天就开始开花结果。【乙】③一到春天,伴着春鸟的欢叫声,樱桃树一夜之间披缀出无数的小绿芽,含情脉脉。在一片春光中变成一树灿烂缤纷的樱桃花,簇拥着铺满枝丫,素雅、粉嫩,以热闹的姿态,在樱桃树上,跳跃、摇曳,花香满院。微风一吹,樱桃花随风飘舞,如雪飞,如蝶舞,整个院落成了樱桃花的世界。樱桃花谢后,长出了樱桃,一爪儿一爪儿的,像珍珠玛瑙,好看极了。在阳光下或春雨中,累累硕果压弯了枝头,慢慢地由小变大,由青变黄,最后成了诱人的红色,樱桃熟了。樱桃一熟,便引来各色鸟儿聚集在树上,啄食甘甜的果实,唱着悦耳的歌。不几天,地上会积一层连皮带肉的核,与核一起存在的,是一泡泡或白或灰酸臭的鸟屎。樱桃在绿叶中闪动着红光,在微风中摇曳生姿,在绿叶间忽隐忽现,勾着我的眼睛和馋虫。④清贫岁月里,樱桃难觅,母亲用小盅盛得三四,作为招待上宾的美味。而我最渴望的,除了可以吃到樱桃,还有用弹弓去打我没见过的鸟。每天放学,我偷偷地溜到樱桃树下凝望。只要母亲不在,我就站在凳子上偷摘红透的樱桃吃。村里的孩子们成天围着我家打转转,情景像过节一样。母亲摘些红透的樱桃,晾在藤条编的箩筐里,看见孩子们就招呼他们尝几颗红樱桃,说乡里乡亲都是一个庄的人,吃几颗樱桃不算啥,大家都来尝尝,明年又是好收成。一棵樱桃树,繁衍成数棵,为街坊邻里增添了许多生活的乐趣。我大学毕业后离开老家参加工作,从那时起,我的工作常年流动,而且行走的脚步离家乡越来越远。每年回乡探亲,我都会与母亲聊起当年她亲手栽下的樱桃树。她说,樱桃红了时,就格外想念在外工作的我。远隔千里之外的我,理解母亲对我的思念之情,也想象着樱桃成熟时的情景。⑤现在,【丙】樱桃树已长成比老屋还高出许多的大树,树丫斜伸到天井中间,将整个树冠撑得像一把巨伞,绿茵茵的,遮住了半个四合院。每年照样开出一树樱桃花,结满一树的樱桃,让人垂涎欲滴。夏日,无数鲜亮光洁的绿叶组成一道散暑消凉的屏障,庭院变成纳凉的胜地。秋日,樱桃树散尽最后一片枯叶,还一片碧蓝的秋空。冬日,樱桃树变成玉树琼枝,装扮得银装素裹。相比于夏、秋、冬季,我更渴望春天的到来,樱桃树开花时,满院子的芳香,飘落的樱桃花也是一道风景。倒不是我特别地爱恋樱桃花,而是樱桃花过后,满树挂满的樱桃。⑥樱桃树伴我度过了美好的童年和少年,如今,再到乡间去走一走,大棚栽培出来的樱桃可以经常买来尝。而我,根扎在故土之外,枝干、叶子伸向了远方。经历了一冬考验的植物们,在春雷乍动的惊蛰之后,不管怎样的春暖春寒,开花、发芽,无一不是在展示崭新的自己,就像老家院子中那棵经历了一番沧桑的樱桃树,依旧在春风中微笑,真想回去看看母亲栽种的那棵樱桃树。【丁】(选自《新青年·珍情》,有改动)5.围绕“樱桃树”,母亲做了哪些事?依据文章思路和内容,在下面横线上填写合适的语句。(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母亲用樱桃招待上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樱桃红了,母亲想念“我”6.下面的句子出自原文,它在文中的位置应该是()(2分)樱桃成了我的念想,我年年盼着它结出甜美的果实。A.【甲】B.【乙】C.【丙】D.【丁】7.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第③段中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3分)8.结合选文,分析母亲的形象。(4分)9.题目《时光里的樱桃树》有什么作用?(4分)10.作者为什么说“在当年似乎并没有吸引我多少的樱桃树,在今天却成了我心中最醇厚、最浓烈的绝响”?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4分)[二](17分)一个“熬”字益人生李邦清①常言道:“干活原本无技巧,能忍自然效率高。人生态度千万种,一个‘熬’字万事销。”②这个“熬”字很传神。人生马拉松,很多要靠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生活工作多是重复,熬才能出头;后浪推前浪,人生进进退退,熬住才有作为,对于自己的事情不轻易放弃,不随意离开自己的位置,就在那里一步一步地努力,熬得住,才有柳暗花明。③粥,多熬黏稠;汤,多熬有味。有准备的熬,是看透时势的熬,犹如磨石磨刀,越磨越锋利。“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熬得起,方有大境界。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说:“懂事需要经历,经历需要时间,用漫长的时间去经历,这就是熬了。这个“熬”的意思相当于中草药制作汤药的那个熬:煎熬。于是,可以说,意象是熬出来的,苏醒是熬出来的,人生的春天是熬出来的。”评书名家单田芳,总结人生就一个字:熬。身处逆境,苦熬能挺住;陷入危机,苦熬撑得起;适逢险阻,苦熬能过关。人生不怕熬,熬出智慧,熬出动力,熬出精粹,熬出境界。④作家冯仑在《伟大是熬出来的》一书中说:“什么是熬?熬是一种直面问题不逃避的精神。”有心志的熬,不少是自找的。旁人看似熬,自己觉得是遨游、畅游其中,自得其乐。你喜在熙熙攘攘中穿行,他好在冷冷清清中持正;你求“花月正春风”,他好“门前冷落鞍马稀”,枯燥生滋味,苦涩有甘甜。数学家陈景润破解哥德巴赫猜想,居于六平方米的小屋,借一盏昏暗的煤油灯,伏在床板上,用一支笔,耗去了几麻袋的草稿纸,熬出了成就。我国研制原子弹的科学家,在西北大漠腹地苦熬多年,终于使原子弹爆炸成功。经受了生活的风风雨雨,走过了道路的曲曲折折,摆脱了人世间的恩恩怨怨,超越了思想的高高低低,涵养了性情,升华了境界和人格,终于为国家和人民创造了丰功伟绩。⑤天地悠悠,世事茫茫,眼前事,孰能料?身后事,孰看透?熬着走,有亲历,有明白。天公不遂人意,无可奈何地熬,挺住,切莫灰心丧气;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忍气吞声地熬,忍住,且莫一怒碰得头破血流,一衰败就随波逐流;欲壑难填,利欲熏心地熬,守住,切莫眼里看得过,肚里忍不过。熬过疾风暴雨,懂得什么是坚强;熬过痛苦,懂得收获的珍贵;熬过失败,才会更好地把握成功的机会。熬的经历丰富,人生绚丽多彩。人生经得几番熬,不枉世间走一遭。⑥熬是一种坚持,一种历练,一种毅力。饱经风霜,饱经沧桑,饱通世事,阅历中有品位,挣扎中有感悟。不泯希望,熬中的酸甜苦辣有滋有味;不坠志气,熬中的跌宕曲折有情有志。冠军是熬出来的,“冬练三九,夏练三伏”才有拼搏的硬功夫;名角是熬出来的,“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日积月累的重复,才有德艺双馨的风采。⑦人生难测,世事难料,熬,不是逆来顺受,不是心如死灰,而是骨子里的坚持。熬中有思索,有窥望,有突破,便是充满活力的努力,便是充满希冀的有益人生。(选自《领导科学》2017年12期,有改动)1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3分)12.请整理第③段的论证思路。(4分)13.文章第④段主要采用了那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14.读了本文后,请说说“熬”的深刻内涵。(6分)[三](17分)【甲】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乙】信陵君杀晋鄙,救邯郸,破秦人,存赵国,赵王自郊迎。唐雎谓信陵君曰:“臣闻之曰:事有不可知者,有不可不知者;有不可忘者,有不可不忘者。”信陵君曰:“何谓也?”对曰:“人之憎我也,不可不知也;吾憎人也,不可得而知也。人之有德于我也,不可忘也;吾有德于人也,不可不忘也。今君杀晋鄙,救邯郸,破秦人,存赵国,此大德也。今赵王自郊迎,卒然①见赵王,愿君之忘之也。”信陵君曰:“无忌谨受教②。”【注释】①卒:通“猝”,突然。②受教:接受教诲。15.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5分)(1)秦王怫然怒怫然:(2)布衣之怒布衣:(3)以头抢地抢:(4)破秦人破:(5)无忌谨受教谨:16.翻译下列句子。(4分)(1)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2)人之憎我也,不可不知也;吾憎人也,不可得而知也。17.文段【甲】中唐雎同秦王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秦王以“天子之怒”威胁,唐雎以“____________________”来应对;秦王说“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则言“____________________”,矛盾冲突,富有戏剧效果。(4分)18.【甲】【乙】选文都是有关唐雎的故事,试从人物的性格、刻画人物的手法比较两文的异同。(4分)三、写作(55分)19.有人说,生活就是一次次的相遇,一场场的离别。其实在成长的路上,总有些东西一直陪伴着你,支撑着你,给你启迪,给你鼓励:也许是一句贴心的话语,一个理解的眼神;也许是一束温暖的阳光,一株无名的小草……请以“____________一直都在”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①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写作;②自选文体(诗歌除外);③不少于600字;④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第四单元达标测试卷一、1.(1)①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②会挽雕弓如满月③飞镜又重磨④吹笛到天明⑤一抹晚烟荒戍垒⑥英雄末路当磨折(2)①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②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2.(1)聆xùn眸(2)延袭沿袭(3)桌子(4)倾听,难道不是让人神采倍添的绝好方式吗?3.(1)A(2)示例一:罗切斯特——痴情、独断专行,多次试探简·爱对他的感情,向她隐瞒了自己已经有妻子的事实。但他也有多情善良的一面,虽被妻子拖累,但当遇到火灾的时候仍想到要去救她。示例二:范进——他像科举制度下无数读书人一样,以取得功名为终生理想,无比执着。他将青春乃至大半生浪费在应试和科场上,沉溺在不断的追逐和拼搏、一次次的落第和惨痛之中。科举成为他生活的唯一目标,融入他的生命之中。作为封建专制统治下的一个普通知识分子,他没有能力跳出这样的罗网。4.(1)我国部分青少年有心理健康问题:要珍爱生命;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心理健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2)趁着青春正好,争做阳光少年。(3)①活出精彩活下去②注目关注(4)示例:同学们,生活中需要阳光,每个人都应该乐观地面对生活。今天我们开展“做阳光少年”的主题班会,希望同学们畅所欲言,谈一谈我们该如何去做,下面活动开始。二、[一]5.母亲栽樱桃树母亲摘樱桃招呼孩子点拨: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梳理与概括能力。通读文章发现,第②段写母亲栽樱桃树,第④段写母亲用樱桃招待上宾、母亲摘樱桃招呼孩子、樱桃红了,母亲想念“我”。据此,将相关内容填写在横线上即可。6.B7.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樱桃花随风飘舞比作雪飞、蝶舞,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樱桃花开得烂漫,姿态优美,表达了作者对樱桃花的喜爱与赞美之情。点拨:本题考查赏析句子。分析所给句子,可知该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描写出樱桃花开时随风飘舞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樱桃花的喜爱与赞美之情。8.母亲乐观(母亲喜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