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册 《谈创造性思维》课堂实录-初中语文九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说课稿_第1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 《谈创造性思维》课堂实录-初中语文九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说课稿_第2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 《谈创造性思维》课堂实录-初中语文九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说课稿_第3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 《谈创造性思维》课堂实录-初中语文九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说课稿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谈创造性思维》课堂实录

第一部分:故事导入(一上课,我就在黑板上写下了三个名字: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斯多德。叮嘱学生抄写下来)师:孩子们,记住,这是古希腊三位最著名的哲学家。他们是三代师徒。他们的思想对世界产生了重大影响。我讲讲他们的故事啊。一天,苏格拉底在课堂上拿出一个苹果对学生们说:“请大家闻闻空气中的味道。”一位学生很快便举手回答说:“是苹果的香味。”苏格拉底走下讲台,举着苹果慢慢地从每位学生身旁走过,并要求大家仔细地闻一闻,空中是否有苹果的气味。这时已有半数的学生举起了手。苏格拉底回到讲台,又重复刚才的问题。这一次,除了一名学生外,其余的学生都举起了手。苏格拉底问那位没举手的学生说:“难道,你真的什么气味也没有闻到吗?”那位学生肯定地说:“我真的什么气味也没闻到!”这时,苏格拉底对大家宣布:“他是对的,因为这是一只塑料苹果。”这位学生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哲学家柏拉图。(生笑)师:再讲一个;柏拉图是亚里斯多德的老师。曾经,柏拉图讲述自己对人的含义的定论:“人是没有羽毛的两脚直立的动物。”于是,亚里士多德便想出了办法来推翻老师的谬论。他将一只公鸡的毛全部拔光立于众人面前,和他的老师开了一个玩笑:“这就是老师的‘人‘!"有人说亚里斯多德对老师不尊重,亚里斯多德就说:“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师板书。请学生抄)师:其实类似的话我们的古书中也有。讲过的。比如尽信书则——生:不如无书。师:那好。记住这些话。这是我们学习的原则。现在请大家谈谈对《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的初读印象。第二部分:课文“体检”生:我觉得主题很好,这篇文章能够拓宽我们的思路。师:同感。这文章在思想上对我们是很有启迪作用的。生:比较吸引我的是开头,很精彩。生:我读了这篇文章,觉得很受教育,他讲的观点我赞成。生:我觉得这篇文章有点儿杂乱。生:我觉得也是。开头说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但写着写着好像又不是写这个的。(师板书:杂乱)师:看来大家有褒也有贬。褒的是文章的主题,贬的是写法。那这样,我们来给文章做个体检。体检懂吗?(生笑,说“懂”)师:我们体检可以检查出身体的问题,课文也该体检。它们是不是好文章呢?不一定哟!怎么体检?一个最简单的方法是理清各个自然段之间的关系。师:现在咱们做第一个事情。弄明白这文章到底想讲什么问题?请读题目。(生读)师:文章是在讲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的问题吗?先看文章开头的这个例子,用了四个段落,很长的,什么地方做总结了?找出来。生:3自然段的最后一句和4自然段。生:3段末尾,读……(生读)师:关于不满足于一个答案的问题,后文还提到了吗?找!生:没有!没有!师:这就怪了。读4段——师:这个小段落的核心句是哪句?读——(生读:创造性思维又有哪些必需的要素呢?)师:这叫做议论文的“中心论题”。请勾画批注。师:看来,这篇议论文的中心论题并不在题目中。我们进一步,为了对这个中心论题进行论述,作者从哪些方面进行了阐述呢?我们一般可以在哪里去找?生:结尾!师:聪明!一般来说,写文章也好,做报告也好,演讲也好,辩论也好,正常的情况下,作者都一定会在结尾进行梳理性的总结。看结尾。读!(生朗读)师:谁告诉我,分论点有几点?文段中有什么标志没有?生:三点!两个分号就是标志。师:聪明!聪明!现在我要请一个更聪明的孩子,把这三点归纳提炼出来,用四五个字。概括是语文能力中的高层次能力,很难。谁来?(请了一个基础比较好的孩子)生:第一点是经常保持好奇心。师:你把这句话读一遍,再说。(生读:关键是要经常保持好奇心,不断积累知识)生:哦哦哦,该归纳为“积累知识”更好。师:为什么?生:“积累知识”是目的,“保持好奇心”是原因。师:这就是优秀学生,自我调整的能力很强!赞赞赞!生:第二点是运用知识!师:好!生:第三点是师:这个句子字数多,归纳很难。教你一个方法,可以把各个分句中的关键词提取出来进行整合。生:发展小灵感!师:漂亮!漂亮!(师板书:积累知识、运用知识、发展小灵感)师:好,我们继续体检。现在分别找出和这三个小分论点相对应的段落。生:讲“积累知识”的是第五自然段。生:讲“运用知识”的是6、7、8自然段。生:讲“发展小灵感”的是9段到12段。生:6段和9段是承上启下的段落。师:非常好。请把“承上启下”这四个字旁批在这两个段落的旁边。(师板书。叮嘱学生不要写错)师:读6自然段,告诉我,哪一个词提醒我们这个段落要承上启下,但主要任务是“启下”呢?(生齐读)生:“但”字!师:好!理一理,对于启下,作者有几个方面的意思?生:两个方面。一是要有活用知识的态度和意识。二是持之以恒地进行尝试。师:好。那请静静地读7、8段,这是两个事例论证段,你来评价一下,这两个事例能够证明6段中的分论点吗?(生静静读)生:我觉得能证明,挺好的!生:我觉得这两个例子都只能证明“要有探求新事物,活用知识的态度和意识”,并不能够证明“要持之以恒地进行各种尝试”。生:我也觉得是这样的。罗兰•布歇内尔的例子甚至还说“此后不久”,难道他没有持之以恒地进行尝试吗?生:这两个例子比较重复,可以举出不同性质的例子出来。师:同意!最严重的问题是观点和事例不能完全呼应。作者对事例的阐释重心略微偏离了。如果强调“持之以恒地进行尝试”,那么,段落与段落之间就更加严丝合缝了。这是杂乱的原因之一啊。师:我们再看第三点。第三个分论点讲的是“发展小灵感”的问题,但请同学们找找,课文到底是从哪一段开始才讲这个问题的?生:是从11段的末尾最后一句才开始的。师:那9段、10段、11段在讲啥呢?生:讲的是“是否存在富有创造力和缺乏创造力之分”的问题。师:你怎么看作者这么安排?生:我觉得跑题了。不好!生:我认为这是我们感觉“杂乱”的原因所在。作者好像悄悄改变了论题,扯了半天才扯了回来。师:我的感觉也是这样。就好像我们在一条主轨道上跑步,跑着跑着,跑没了,跑到另外一条道上去了。玩了半天,又回来了。这叫啥?叫跑偏了。(师一边表演一边说,全班同学狂乐)第三部分:总结师:好了,孩子们,大家很聪慧,现在我们总结一下。通过体检,我们发现这课文确实有些毛病。我们可以给作者开出药方,建议作者作如下修改:1.缩短“开头的引子”,努力三言两语即可,不要喧宾夺主。2.调整第二个分论点的表述或者调整两个事例的表述,使其对应。3.重新考虑9、10、11段的位置。或者删去。4.重新拟标题。师:好,那现在我们给课文重新拟一个标题。作为议论文,标题直接就是论点或者点明论题是比较合适的。生:怎么才能成为一个有创造力思维的人生:创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