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解读

《GB/T 11194-2004 航空无内胎轮胎气密性能试验方法》与之前的《GB 11194-1989》相比,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调整和更新:

  1. 标准性质的改变:从原来的强制性国家标准(GB)转变为推荐性国家标准(GB/T),意味着该标准从必须执行变为推荐使用,为行业提供了更多的灵活性。

  2. 技术内容的更新:新标准融入了近年来航空轮胎技术和测试技术的发展成果,对气密性能的测试方法进行了细化和优化,提高了测试的准确性和实用性。具体包括测试设备的技术要求提升、测试条件的明确界定以及测试程序的详细规定。

  3. 试验条件的明确:增加了对试验环境条件(如温度、湿度等)的具体要求,确保测试结果的可重复性和一致性。同时,对轮胎预处理步骤进行了详细说明,以减少外部因素对测试结果的影响。

  4. 数据处理方法的进步:引入了更先进的数据处理和分析方法,指导如何有效评估轮胎的气密性能,包括泄漏率的计算和统计分析方法的更新,使得评估结果更加科学严谨。

  5. 安全及环保要求:虽然标准文本中未直接强调,但随着时代发展,新标准在制定时往往也会考虑更全面的安全和环境保护要求,确保试验过程中的操作安全及对环境影响的最小化。

  6. 术语和定义的完善:对相关专业术语进行了修订和完善,使其更加准确和易于理解,便于行业内统一认识和交流。

  7. 适用范围的调整:可能根据航空轮胎技术的发展和市场需求变化,对标准的适用范围进行了适当调整,以覆盖更多种类或新型号的航空无内胎轮胎。


如需获取更多详尽信息,请直接参考下方经官方授权发布的权威标准文档。

....

查看全部

  • 被代替
  • 已被新标准代替,建议下载现行标准GB/T 9747-2008
  • 2004-03-15 颁布
  • 2004-12-01 实施
©正版授权
GB/T 11194-2004航空无内胎轮胎气密性能试验方法_第1页
GB/T 11194-2004航空无内胎轮胎气密性能试验方法_第2页
GB/T 11194-2004航空无内胎轮胎气密性能试验方法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GB/T 11194-2004航空无内胎轮胎气密性能试验方法-免费下载试读页

文档简介

ICS83.160.20G4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11194-2004代替GB/T11194-1989航空无内胎轮胎气密性能试验方法Testmethodofairretentionfortubelessaircrafttyres(ISO3324-2:1998,Aircrafttyresandrims-Part2:Testmethodsfortyres,NEQ)2004-03-15发布2004-12-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11194-2004本标准代替(B/T11194—1989《航空无胎轮胎气密性能试验方法》。本标准与ISO3324-2:1998《航空轮胎第2部分:试验方法》的一致性程度为非等效本标准根据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技术标准TSO-C62c航空轮胎》和ISO3324-2:1998《航空轮胎第2部分:试验方法》起草。本标准与GB/T11194—1989相比,主要变化如下:将"18C~36C”改为“环境温度”(1989年版第4章;本版第3章)。增加“检查轮辋密封圈是否漏气”的要求(1989年版5.1;本版5.1).对对原标准5.2、6.1作了编辑性修改(本版5.2、6.1)。对原标准第6.3C作重新表述(本版6.3C)。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化学工业协会提出。本标准由全国航空轮胎标准化分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委托全国航空轮胎标准化分技术委员会负责解释。本标准起草单位:中橡集团曙光橡胶工业研究设计院、沈阳第三橡胶厂、银川中策(长城)橡胶有限公司负责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苏荣文、盛保信、付艳秋、马建国本标准所代替的历次版本为:GB/T11194-1989

GB/T11194-2004航空无内胎轮胎气密性能试验方法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航空无内胎轮胎气密性能试验的原理、试样、试验设备、试验程序、试验结果的计算与判定和试验报告。本标准适用于各类航空无内胎轮胎的气密性能试验2原理本试验是将压缩空气充人航空无内胎轮胎至额定内压,经过一定时间静置后.测定其胎内压力下降以确定该轮胎的气密性能。3试样进行气密性能试验的轮胎在硫化后须在环境温度下停放24h以上。武验设备4.1轮辋:试验用轮辋的规格应与试验胎的规格相一致:4.2轮胎气压表:分度不大于10kPa.5试验程序5.1将试验胎安装在试验轮辋上·经检查符合要求后,向胎内充气至额定内压并检查气门芯、轮辋密封圈是否漏气.5.2将上述充气后的试验胎在试验场环境温度下停放不小于12h.使胎体充分膨胀后.如气压下降则补充至额定内压,并记录此时的内压值(P,),在室温下再停放24h后测量胎内压力并记录之(P.)。5.3检查试验胎是否出现鼓泡、脱层等缺陷并记录之6试验结果的计算与判定6.1试验结果的计算轮胎气压下降率K按式(1)进行计算:················(1)式中:K-一轮胎气压下降率,%:P试验胎补充充气后的实际压力,单位为千帕(kPa):P-第二次停放后实测的试验胎内压,单位为千帕(kPa)6.2试验结果判定6.2.1凡气压下降率K小于或等于5%时,则气密性能合格;6.2.2凡气压下降率K大于5%时,则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