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4T 4109-2022 油茶饼病防治技术规程_第1页
DB34T 4109-2022 油茶饼病防治技术规程_第2页
DB34T 4109-2022 油茶饼病防治技术规程_第3页
DB34T 4109-2022 油茶饼病防治技术规程_第4页
DB34T 4109-2022 油茶饼病防治技术规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65.02034CCSB1634安 徽 省 地 方 标 准DB34/T4109—2022油茶饼病防治技术规程发布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2022-04-292022-03-29DB34/T4109DB34/T4109—2022前 言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起草。本文件由合肥市林学会提出。本文件由安徽省林业局归口。森林病虫防治检疫站、庐江县森保站、安徽德昌苗木有限公司、安徽环宇生态农业有限公司。I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汤宗斌、曹志华、项立升、邵健、吴炜、胡娟娟、王朝晖、詹文勇、周安云、黄绪翠、费鹏飞、袁坤。IDB34/T4109DB34/T4109—2022DB34/T4109DB34/T4109—2022油茶饼病防治技术规程范围本文件规定了油茶饼病的寄主与分布、病情监测和调查、防治措施、防治效果调查等方面的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安徽省油茶饼病的防治。规范性引用文件(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油茶饼病 ExobasidiumgracileExobasidium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油茶饼病 ExobasidiumgracileExobasidiumgracile(Shirai)Syd.所引起,主要危害油茶叶芽、嫩叶、花芽和幼果。3.2茶耳、茶片 Diseasedleaflikeearorslice病叶增厚微皱呈肥耳状,俗称“茶耳”或“茶片”。3.3茶桃、茶苞 Diseasedovarylikepeachorbud早春受害植株的子房迅速膨大,形如桃,中空,俗称“茶桃”或“茶苞”。3.4发病形态 Diseasedmorphology3.4.1主要发病形态 MainlydiseasedmorphologyA附录B。3.4.2次要发病形态 Seconddiseasedmorphology34叶片,当年引起发病,其症状表现常为局部性,参见附录A和附录B。13 术语和定义寄主与分布寄主普通油茶(Camelliaoleifera)、小果油茶(C.meiocarpa)、越南油茶(C.vietnamensis)、博白大果油茶(C.gigantocarpa)等。分布安徽主要分布于皖西、皖南山区的油茶林,该病在皖东油茶林尚未见发生。病情监测与调查3在油茶林选择发病较重的病株并标号,从油茶萌芽期(3)5dC。选用抗病良种在不影响或极少影响产量的前提下,选用春季萌动迟的抗病(避病)品种。选用抗病良种在不影响或极少影响产量的前提下,选用春季萌动迟的抗病(避病)品种。营林防治病菌侵染蔓延的环境条件;增施磷、钾肥,少施氮肥,提高植株抗病能力。人工防治(担孢子尚未成熟飞散前减少病原。化学防治防治时期在病组织表皮未破裂的病害高峰期,3月下旬-4月上旬选择无雨时间开始;药剂选择选择持效、耐雨水冲刷类的药剂:a) 12%600~1000b) 30%苯甲·1500倍液~2000GB/T8321(所有部分)执行。施用方式喷雾,重点喷叶背面。2防治次数对于只有主要发病形态的油茶林,1011~2对于具有次要发病形态的油茶林,1012~3防治措施前和防治1年之后各调查1次。调查方法采取标准株调查方法,在各防治小区内按对角线位置随机选定30株~50株油茶作为标准株,或按栽植行每隔3行~5行选1行作为调查样株,即以标准株的感病指数来计算防治效果。病害分级方法见附录C中的表C.1和表C.2。效果统计油茶饼病的防治效果可用感病指数进行计算,一般采用相对防治效果表示。3相对防治效果(%)=(对照区感病指数-防治区感病指数)/对照区感病指数×1003附 录 A(资料性)症状特征现略有差异,依据侵染循环的差异分为主要发病形态和次要发病形态:5cm~8cm,最大的直径达12.5cm;叶芽或嫩叶受害常(1越夏后才发病,其症状表现为整体性,被认为是主要发病形态。1cm1~32~3其症状常表现为局部性的,被称为是次要发病形态。4病原是细丽外担菌[4病原是细丽外担菌[Exobasidiumgracile(Shirai)Syd.]。该菌的外担子层长在肥大变形的植物组115~173μm5~10μm2~43μm~41135.2~5.9μm×14.8~16.5μm。两种发病形态的担孢子形态是一致的。附 录B(资料性)油生茶饼病发 规律油生B.1 油茶饼病发生规律3月下旬开始发病一次,4月为发病盛期,发病时间相对较短,皖5月。病菌有越夏特性,以菌丝形态在活的叶组织细胞间潜伏。7d~17d,在发病高峰期,担子层成熟后大量释放孢子。孢子数量随病源距离的增加而递减,油茶林缘至10

m距离处孢子最多,20

m以上的距离尚能捕捉到孢子。在

4~5级以上的大风天:株状,期期期害:株状,期期期害12℃~18℃79%~8865%以上。萌发后的孢子产生芽管,从气孔或直接穿透侵入植物组织。5上个大循环,而中间可能有一次小循环,产生次要发病形态。5上个大循环,而中间可能有一次小循环,产生次要发病形态。病果:左:整体症 ;中:中 ;右:后病果:左:整体症 ;中:中 ;右:后病叶 左起,整 受害初期 中期,后 ;整株受 后期66此外,本病发生与树龄、日照、林分状况、管理水平和油茶品种等有着一定的关系。树龄在8年870h~80h,云量在25%以上的阴天达15d(避病。77表C.2油茶饼病(叶、果)的调查记录表附 录 C(资料性)油茶饼病调查记录表及统计方法分级计数法(感病指数)值,然后按公式计算出标准地内油茶的感病指数。感病指数=[∑(各病级株树×该病级代表数值)/(调查总株数×最高一级代表值)]×100参照LY/T2680执行,病害为害程度的分级标准如下:表C.1油茶饼病(叶、果)的分级标准病级发病程度代表数值0无病或几乎无病0Ⅰ1/4以下的叶或果感病1Ⅱ1/4-2/4的叶或果感病2Ⅲ2/4-3/4的叶或果感病3Ⅳ3/4以上的叶或果感病4标准地号面积(m2)调查株数病害各级株数感病指数0ⅠⅡⅢⅣ病株合计88参 考 文 献[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8年束庆龙、张良富.中国油茶栽培与病虫害防治[M].北京:中国林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