诱发电位与麻醉_第1页
诱发电位与麻醉_第2页
诱发电位与麻醉_第3页
诱发电位与麻醉_第4页
诱发电位与麻醉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诱发电位与麻醉张晓欣一、诱发电位机制与分类诱发电位(evokedpotential,EP)定义:外界的各种刺激(感觉、声响和视觉等)作用于感官神经引起冲动,这些冲动通过大脑整合,产生相关神经元结构自身的电活动,即为EP。诱发电位是一种客观、定量检测神经传导功能的方法。感觉诱发电位(EPs),是指神经系统(包括外周或中枢,感觉或运动系统)接受内外界“刺激”所产生的特定电活动。一、诱发电位机制与分类EPs作用原理:波幅很小(0.1~20uV),经过叠加技术-平均技术把信号放大,使波形明显,EP波形经过再平均之后就恢复了EP的原貌。感觉神经元是产生感觉诱导电位活动基础。一、诱发电位机制与分类临床常用分类1、感觉诱发电位(SEP):SEP是刺激感觉传导通道得到的诱发电位。(1)体感诱发电位(SSEP):刺激剂外周神经,,刺激信息可沿正、反两个方向传导,途径运动神经或感觉神经。正向运动刺激产生肌肉反应和正向感觉反应。(2)皮层诱发电位(SSEP

s):通过刺激特殊区域而形成,代表皮层的感觉功能。(3)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R):声信号刺激从耳蜗到中耳、内耳最后到达听皮层。2、运动诱发电位(MEPs):经颅刺激或皮层刺激。二、诱发电位改变与相关因素(一)病生理效应1、皮层血流量对EPs的影响:

脑血流(CBF)下降

脑功能

50%(25ml/100g.min)出现异常

20ml/100g.minSSEP异常反应

13~18ml/100g.minSSEPs缺失2、颅内压(ICP)对EPs的影响

ICP↑↑VEPAEP反应性波幅降低二、诱发电位改变与相关因素3、低氧血症对EPs的影响肺泡压↓↓40%EPs缺血性改变4、血液流动学对EPs的影响

Hct(30~32%)EPs随Hct变化

Hct(10~15%)Lac延长

Hct(<10%)Lac、Amp下降5、呼吸功能对EPs的影响中度酸中毒可引起SSEP微小变化6、体温对EPs的影响低温下周围神经EPs反应小,而皮层结构反应电位作用显著7其他因素对EPs的影响:外科手术引起EPs变化二、诱发电位改变与相关因素药理学效应:麻醉药物在CNS的分层反应理论:皮层→皮层下(如间脑)→中脑、脑桥→延髓功能受限,EPs反应沿该趋势发展。手术中合理选择麻醉药物剂量,满足EPs监测指标需要

EPs的麻醉药效特点

EPs↓←麻醉药↓↓↓↓

Lac+,Amp-皮层>脑干>脊髓剂量依赖性个体差异二、诱发电位改变与相关因素术前用药:对EPs的LAC大小均有影响。如氟哌利多和安定可增大正中神经SSEP的Amp,同时缩短VEP的LAC,阿托品、东莨菪碱也可产生与镇静药类似的EPs反应。吸入麻醉药1、NO2:单一使用,可出现皮层Amp和Lac的剂量-反应相关性改变;复合吸入、静脉麻醉,对EPs影响显著,应避免使用。2、氟烷类吸入麻醉呈非线性剂量-依赖效应关系,低浓度对SSEPs即可出现明显影响。二、诱发电位改变与相关因素静脉麻醉药:为防止吸入麻醉药对EPs的显著影响,临床多采用对EPs抑制作用较小的静脉麻醉药、止痛药和镇静药。1、阿片类药物:对EPs抑制作用较小,药效达到峰值时对EPs的影响达到最大。2、氯胺酮:静脉麻醉具有平稳的神经电生理活性,可用于EPs术中监测。3、巴比妥类:对皮层EPs作用强,麻醉诱导剂量可使MEPs消失。用于EPs监测不理想。二、诱发电位改变与相关因素4、苯二氮类:可使皮层的AEPs和VEPs的Amp降低,Lac延长,但BAER无影响,可用于EPs监测5、依托咪酯:对EPs影响小,持续泵注,短期用药安全。6、丙泊酚:效果确切、反应迅速和体内代谢期短,常用药。7、氟哌利多:也可用于EPs监测二、诱发电位改变与相关因素神经肌肉松弛剂:一般认为,肌松剂对于SEPs没有影响。但在某些条件下,可降低刺激对周围肌肉兴奋性的影响,改善EPs监测效果。降低术中体动发生率,防止术野位置改变,建议持续泵注。三、诱发电位临床应用用于临床诊断(临床医生)脑损伤脑外伤预后脊髓创伤脊髓创伤预后三、诱发电位临床应用术中监护1、脊柱外科(1)临床价值:术中选择性应用EPs,可准确的识别的识别神经损伤,减少病人术后并发症及后遗症的发生率。美国常规使用,,放弃监护是一种违法行为。(2)EPS选择*SSEPs:采用SSEPs监测的患者应于麻醉诱导前记录SSEPs基础数据。三、诱发电位临床应用监测前,判别麻醉是否平稳,异常,调整麻药种类和剂量以达满意临床监测效果。其次,应掌握病人体位改变时的EPs反应,鉴别神经系统损伤及脊柱手术操作不当信息间的差异。Lac突然上升超过10%或者Amp降低大于5%或两者共存则具有临床意义。SSEPs术中监护对神经功能具有保护作用。某项研究表明:脊椎手术神经损伤发生率6.9%降至0.7%,颈椎外科术后截瘫3.7%降至0。三、诱发电位临床应用MEPs:已广泛应用于脊椎外科手术,临床效果满意。对运动神经传导功能缺失敏感性高,且信号稳定,临床检查的相关性良好。经颅刺激EPs反应也用于硬膜外、周围神经或神经肌刺激反映效果较差的病例。还用于马尾神经等SSEPs监测无效的神经传导路的监测。高颈段脊髓手术的病人(C1-2),术后脊髓机械性或缺血性损伤发生率较高,建议使用EPs的联合监测,如SSEPs

、MEPs、BAER等。三、诱发电位临床应用颅脑外科(1)临床价值:可反映本体感觉、振动感觉和多种脑干-神经传导路的完整性,避免占位性病变或手术操作损伤脑神经,保护面、听神经,减少术后并发症。常用于后颅凹肿瘤切除、血管减压、血管畸形切除、颅内动脉瘤夹闭等手术。(2)EPs与脑神经保护根据不同手术选择监测:BAER监测保护听神经,后颅凹肿瘤(如前庭鞘瘤);诱发肌电图(EEMG)监测保护面神经,如桥小脑角、听神经肿瘤。三、诱发电位临床应用(3)EPs与脑实质保护:脑皮质EPs监测主要用于神经外科幕上病变切除术,对感觉和运动皮层的保护效果确切。EPs也可用于预防手术牵拉、压迫等机械性刺激对周围脑组织造成不良后果。(4)EPs与脑缺血性损伤的保护:颅内动脉瘤围术期瘤体破裂、蛛网膜下腔出血导致严重脑缺血性损伤。皮层SSEPs监测能对其进行及时准确诊断。SSEPs与MEPs特点分析

SSEPs

MEPs临床应用脊柱、心血管、脑血管手术脊柱、颅内手术解剖区分脊髓后角,中央灰质,侧角脊髓后角供血动脉脊髓后动脉脊髓前动脉及分支——甲状颈干、阿尔姆和阿尔伯特动脉易损节段T4-L1T4-L4易损期主动脉夹闭,脊神经根周围组织分离主动脉夹闭,脊神经根周围组织分离功能区分感觉或部分运动功能运动功能

CSF压力升,脊髓网状组织灌注压降刺激位点硬膜外皮层,脊髓,椎管外监测位点后棘突,鼻咽,食管外展拇短肌,胫骨前肌,马尾麻醉方案咪唑安定-阿芬太尼-丙泊酚-肌松咪唑-芬太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