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解读

GB 8783-1988 是一项由中国发布的国家标准,全称为《尘肺病理诊断标准》。这项标准主要用于规范尘肺病的病理学诊断流程与方法,确保诊断的准确性和一致性。尘肺病是一种由于长期吸入生产性粉尘并在肺部沉积,导致肺组织发生纤维化病变的职业性疾病。

标准内容概览:

  1. 范围:明确了本标准适用于因长期吸入生产性矿物性粉尘而引起的尘肺病的病理学诊断,包括矽肺、煤工尘肺、石棉肺等主要类型。

  2. 术语和定义:对尘肺病及其相关病理学术语进行了界定,帮助读者理解基础概念。

  3. 诊断原则:强调了尘肺病理诊断需结合临床资料、职业史、X射线胸片表现及必要的实验室检查结果,并在必要时通过肺组织活检进行确认。

  4. 病理形态学改变:详细描述了尘肺病在肺组织中的典型病理变化,如尘细胞形成、粉尘灶、肺泡结构破坏、肺间质纤维化等,为病理诊断提供依据。

  5. 诊断分级:根据肺组织受损的程度和范围,将尘肺病分为不同等级,如I期(轻度)、II期(中度)、III期(重度),每级都有具体的病理学特征描述,以指导医生准确分级。

  6. 特殊类型的尘肺:针对某些特定条件下形成的尘肺类型,如速发型矽肺、铝尘肺等,提供了专门的诊断注意事项和鉴别要点。

  7. 诊断报告:规定了尘肺病理诊断报告应包含的基本内容,如患者信息、送检材料描述、主要病理发现、诊断结论及分级、诊断医师签名等,确保报告的规范性和法律效力。

  8. 质量控制:提出了实施尘肺病理诊断的质量控制要求,确保诊断过程的标准化和准确性。

该标准的实施对于提高我国尘肺病的诊断水平,保护劳动者健康,以及为职业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具有重要意义。它要求病理医生在诊断过程中严谨细致,综合分析各项信息,确保尘肺病诊断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如需获取更多详尽信息,请直接参考下方经官方授权发布的权威标准文档。

....

查看全部

  • 废止
  • 已被废除、停止使用,并不再更新
  • 1988-02-22 颁布
  • 1988-09-01 实施
©正版授权
GB 8783-1988尘肺病理诊断标准_第1页
GB 8783-1988尘肺病理诊断标准_第2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0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GB 8783-1988尘肺病理诊断标准-免费下载试读页

文档简介

UDC616-057:616-07/-08:616.24C60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8783-88尘肺病理诊断标准Pathologicdiagnosticcriteriaofpneumoconioses1988-02-22发布1988-09-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UDC616-057:616-07/-08:61624GB8783-88尘肺病理诊断标准PathologicdiagnosticcriteriaofDneumoconioses尘肺系指在生产活动中吸入粉尘而发生的肺组织纤维化为主的疾病诊断原则根据详细可靠的职业史及规范化的检查方法得出的病理检查结果方可做出尘肺的病理诊断。患者历次×线胸片、病例摘要或死亡志及现场劳动卫生学资料是诊断的必需参考条件。2诊断分期标准2.1无尘肺仅见有肺及肺引流区淋巴结出现粉尘反应;或肺及肺引流区淋巴结出现尘肺病变,其范围及严重度不够诊断为1期尘肺。2.21期尘肺全肺各切面眼观及镜检尘肺结节总数在20个以上;或10个以上,伴接近1级/1度弥漫性肺纤维化、尘性弥漫性肺纤维化1级/1度以上。b全肺尘斑-气肿面积占50%以上。2.3Ⅱ期尘肺全肺各切面眼观及镜检尘肺结节总数在50个以上;或20个以上,伴1级/1度以上弥漫性肺纤维化·尘性弥漫性肺纤维化2级/2度以上全肺尘斑-气肿面积占75%以上。C.2.4Ⅱ期尘肺肺内出现尘性块状纤维化,并伴有I期以上尘肺病变基础。尘性弥漫性肺纤维化3级/3度以上。病变符合上述各期中a或b或者可做出分期诊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